水在建筑中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的应用

前言:水与建筑的关系,即两者彼此之间的相对姿态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水是一种泛指、概念的内涵,外延较为模糊;建筑是具体的实在的。因此,水和建筑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一.水作为一种创造元素

水能激发建筑师的创造性,由于水的物质特性,使其具有丰富变化的形态、色彩和声音。在中国的古代,水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是抒发诗人情怀的对象之一。对建筑师来说,水和建筑的结合同样能激发建筑师的创造思维,成就灵动的空间,,著名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常在建筑中引入水的参与,他认为“水具有刺激想象力,唤起各种可能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水是没有色彩的物质,但是谁的世界又是具有无限的多彩,而水是照物之镜,是与人的精神相关的。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忠雄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接着,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一

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世俗和神明。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赖特的流水别墅。他从完全相反的方向出发,设计了凌驾于流水瀑布之上的流水别墅。这里建筑与天然水结合得浑然一体。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赖特描述这个别墅是在山溪旁一个峭壁的延伸,生活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在这个平台上,沉浸在瀑布的响声里能享受到极大的生活乐趣。在这里,并不只是用围合空间来限定建筑形式,形成空间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介于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走道、桥、平台以及台阶。流动的溪水及瀑布是建筑的一部分,永不停息。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事实,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建筑像流水别墅这样完全且不可否认地依赖时间的历程。触觉、嗅觉及听觉总是成为一个感受建筑及其布置的整体因素。房间的对角则留有玻璃封闭的小

窗,以免小溪的水声及水气渗入房间,通过它及悬挂的楼梯,使居住者从隐喻落到实际,以一种真正的运动感知方式经历与流水别墅的建筑的交流。

二水作为建筑空间的一种构成元素

㈠水空间在东西方都有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应用最为经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北京颐和园,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它北侧依山,南面临水。全园总面积5000亩。山上树木葱郁,水面开阔,占全园总面积的五分之四,这对全园小气候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颐和园的园林建筑利用了这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景点的安排多是依山之势、依水之形。依山多是高山崇阁,依次排列,层层向上,形成了高耸突兀之势;临水多为长廊小榭,十七孔桥把宽阔的昆明湖巧妙地勾画出多层次的水面,给人以幽远纵深之感。

颐和园的北山—万寿山、南水—昆明湖构成了全园的基本山水构架。水面约占3/4,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约3000余间。全园可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区域。

风景游览区是颐和园景观的精华,以万寿山为中心,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和后山三大部分。园内建筑景观大多集中于万寿山南麓,佛香阁成为全园景色的构图中心。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高41米,是模仿佛教仙境而建的,以高大雄伟的佛香阁为主的建筑群成为万寿山以南全园的主景和控制中心。万寿山南部山脚下728米长的长廊成为山水之间良好的过渡,是我国最长的长廊。万寿山的北部,

则以汉藏风格的须弥灵境建筑群为中心,完整而又形象地表现了佛国的景象。须弥灵境的北侧为后湖,湖面随山势曲折蜿蜒,忽阔忽狭,分成六个小湖,统称苏州河。两岸仿苏州水乡风貌而建苏州街,这条水街两侧有餐馆、茶楼、钱庄、当铺、服装店、帽店、扇店等等,是皇室成员体验民情的娱乐场所。

昆明湖仿杭州西湖而建,有西堤六桥。而湖中的三大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则又是“一池三山”传统的再现。位于万寿山东北角的园中园――谐趣园,始建于1751年。虽说它是仿无锡寄畅园而设,但其趣更佳,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

㈡现今崇尚时尚的年代,许多建筑元素都被重新定义或被重新运用,水这一充满灵性的元素也似乎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作为表皮的“水”在建筑立面的处理,我们常常对建筑表皮加以处理,将立面附以装饰的元素。

作为维护结构的水。你能想象到以后的建筑物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完全是由水做成的吗?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特殊的水建筑。据悉,在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上,观众就将近距离感受这样奇特的建筑。墙面由喷涌而出的水流组成,而内部结构与正常建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咖啡厅、展览空间,顶部照明设备等同样存在于水建筑中。

“水墙”还是一个巨大的“显示器”,其水流来自于数千个小喷头,喷头通过由电脑控制的传感器进行开关和速射,图像和文字在水墙上清晰可见。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某个不断靠近的物体,并自动拉开水幕以便让其通过。当观众从外面靠近水建筑的时候,电脑传感器会自动改变水流形状,水墙忽然出现一道门,观众穿门而入之后,传感器则会将“水门”关上。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栋占地5400平方英尺的“大块头”建筑可以在顷刻间消失不见,它的屋顶可以从16英尺的高处迅速降至地面,从而完成神奇的变身。其中的奥秘是大楼的顶部有一个薄薄的水层,这个水层在巨型活塞的推动下可以上下浮沉。

提出这一设计理念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们表示,这个水建筑堪比“水晶宫”、“白城”等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建筑,估计造价为300万美元。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水和可持续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卡尔洛·拉蒂指出,这栋建筑全部采用循环水,从而提供一种蒸发冷却的效果,不需要空调来降温。近年来建筑界的一个梦想便是设计出可变形、交互式、动态的建筑。如果你利用砖等传统材料实现这一梦想,难度一定很大。

在现代的建筑中,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生态型越来越成为设计的重点,而水则是人性化、生态性的主要设计元素之一。在建筑的室内外引入水,除了能丰富建筑的造型外,在空间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划分空间,引导人流,隔绝噪声,扩大空间,丰富环境色彩,遮挡光线,软化建筑实体,滋润绿化,以及增添环境气氛等。

三水最能表现各地的传统文化

水最能表现各地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建筑中常用水创造传统的特色空间。在中国古代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绝唱,水成为古代文人骚客歌咏的主旋律之一。因此,建筑设计中可以用水来创造建筑的文化性。江南水乡古镇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中国历史城镇和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遍布江南水乡的古镇,凝聚了江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江南文明的缩影。近年来,周庄、同里、直、南浔、乌镇、西塘和朱家角这些江南水乡古镇声名鹊起,游客云集。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还有清涟的河水,广阔的田野,幽谧的街巷,古朴的民宅。徜徉在石板路上,追寻古人留下的踪迹;驻足石拱桥上,欣赏旖旎的水乡风光,举目所见,是原存的历史沉淀,小憩品尝,是地道的家乡醇味。

小桥,流水,人家”是元曲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正可以作为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

桥,是构成水乡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水乡河多桥也多,像同里、直、古镇区域都只有一个多平方公里,桥却有四五十座。桥是水陆交通的纽带,桥下要通船,要起拱,拱桥有圆孔和方孔。朱家角的放生桥是明代修建的五孔大桥,气势雄浑。桥在水陆交叉处,桥堍就成为镇上最活跃的场所,桥旁就筑起了桥楼。

在江南平坦的地平线上桥是制高点,拱背隆起,打破田野村镇的单调和平直,将远山和近水烘托得那般调和,把水路和陆路紧相连接。站在桥上河街景色尽收眼底。桥,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景物,秀水拱桥,石栏环洞,极富诗情画意,周庄的双桥因成名画而蜚声海内外。

水乡的民居以木构一、二层为主,为适应江南湿润的气候,布局多穿堂,有天井。院落构造为木架、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和马头墙,形成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因水生存,营建了水街、石板路、石拱桥、石驳岸、石码头。临水建房,出现水阁房、水墙门、水廊、水榭、水亭、水楼;建筑和水打成一片,人和水尽量亲近。你看,周庄是前街后河,西塘沿河全是柱廊,南浔傍水尽是券门,乌镇临河的房屋索性跳出河面,做成水阁房,家家枕河而眠。弯弯的河道,排排的廊柱,重重的券门,灵空的水阁,粼粼的倒影,是充满诗意的梦境。

结语

水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传统形式水的运用,还是现今被赋予了新功能的水,这一灵性的物质总给我们以惊喜。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长流不息,普及一切生物,凡是有水的地方我们总能感觉到生机活力。

水能屈能伸,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形状,容器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形状就变成什么样的,但最终的目的却是流必向下。

水能洗涤万物,循环水,可持续性又是它的另一特性。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水的这些特性。水亦动亦静,静态的水给人以宁静祥和,动态的水给人以欢喜活跃。在高科技的帮助下,水的这些特性被更进一步地发挥,水与建筑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水在人体中的比例如果用“人”字结构打个比方,水应该是一撇,其他营养素是一捺,有了水合其他营养素的相互支撑,才有了生命。 水约占人体组成的70%。男性体内含水分较女性多,年轻的人较年长者多,新生儿体内所含水量约为70%~75%。在人体各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分布于骨骼和软骨中的水约占骨总量的10%;脂肪当中的水约占脂肪总量的20%~35%;肌肉中水的分布已高达肌肉总量的70%左右;而血液中的血浆里面,除了6%~8%的血浆蛋白,0.1%左右的葡萄糖和0.9%左右的无机盐以外,其余的成分全是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1%~92%。 人体每天要消耗多少水分呢?经营养学的方法测定,一般情况下,每天以不同方式消耗的水量如下: 通过呼吸排出水分约400毫升; 通过皮肤排出水分约400~800毫升; 通过粪便排出水分约150毫升; 通过尿液排出水分约1500毫升; 以上共计2500毫升。 然而,每天从食物中可以得到的水分约为800毫升,每天在体内分解氧化营养物质时(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水分)约产生400毫升的水,其余的1300毫升水必须通过饮食(包括饮料)来补充。 每人每天该喝多少水,和人的年龄、体重、活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婴幼儿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110毫升;少年儿童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成年人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所以,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需饮水约2500毫升。 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在: 一、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水的溶解力甚强,并有较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人体内的水溶物质的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又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能,在人体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二、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其基本单元均含有水份,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物均为液体。如果缺水,则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受影响,食欲下降,血流减缓。体内废物积累,代谢活动降低,导致体内衰竭致病,并加重病情。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详解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详解 水在身体中的作用: 1.身体出现局部缺水,首先会抑制身体的某些功能,并最终使之彻底丧失。 2.水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身体的「流动资金」。 3.水在身体所有细胞内部产生电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4.水是细胞结构的建筑粘合剂。 5.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坏,并使基因因此更能发挥他的所长。 6.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统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7.水是所有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溶剂。 8.水可有助于食物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促使它们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 9.水可以提高身体吸收食物核心物质的效率。 10.水可以运输身体内所有物质。 11.在血液、红细胞和肺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水可以提高效率。 12.当水到达一个细胞时,它可以为细胞输送氧气,并把细胞产生的废气交由肺处理。13.水可以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14.水是关节空隙的主要润滑剂,它有助于防止关节炎和背部疼痛。 15.水可以使椎间盘成为「防震气垫」。 16.水是最好的倾泻剂,可以防止便秘的产生。 17.水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几率。 18.水可以预防心脏和大脑的血管阻塞。 19.水对身体的冷却(排汗)系统和加热(产生电能)系统至关重要。 20.水为大脑行使正常功能(尤其是大脑的思考功能)提供活力和电量。 21.水是提高所有神经传递素(包括血液中的血清素)生产效率的关键物质。

22.水是大脑产生所有荷尔蒙(包括褪黑激素)的必需物质。 23.水有助于预防注意力缺乏症。 24.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注意力的范围。 25.和所有饮料相比,天然矿泉水是最好的饮料,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26.水有助于减少压力、焦虑和抑郁。 27.水可以改善并恢复正常的睡眠**惯。 28.水有助于减少疲劳,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更加富有朝气。 29.水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并可延缓衰老。 30.水可以使眼睛更有神采。 31.水有助于防止青光眼。 32.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机制恢复正常,并有助于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33.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对抗感染和癌细胞的产生。 34.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凝固。 35.水可以减少经期前疼痛以及潮热。 36.水和心跳机能可以产生稀释物和水流,防治血管形成废弃物沉积现象。 37.在脱水过程中,身体不会储存任何剩余水分,这也是你必须每天及时补充。 山东银丰深海矿泉有限公司水源地位于旅游胜地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取水位置为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深海岩层,深海岩层水历经近万年岩层渗透精滤,富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天然洁净、更具活性、温度低,没有微生物、藻类生长及其它有机与无机有害物质存在,易被细胞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符合新一代健康饮用水要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首先,本条标准中“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行为条件,其中“说明……”中的说明属于行为动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认知内容。 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阐释……”。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的层次。 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基本能力的要求。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如水资源,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定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在全章中起到了一个总结提高的作用。前两章对水圈的基本概况,尤其是水循环和水运动有了系统学习,这为本节进一步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必要性,也将前两节的理论学习上升到本节的实践方法类的学习,是总结升华的部分。 2.线索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是围绕水资源这一知识点展开,先让学生掌握什么是水资源以及判定水资源丰缺的标准,再次分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加强学生对水资源重要性的主观认识,最后再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阐述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方法。总结来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套思路展开的。

水工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知识系列(1).doc

水工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知识系列(1)- 1.什么叫泄水建筑物?它有几种型式? 在水利工程枢纽中,用来泄放水的水工建筑物称为泄水建筑物。其型式有岸边溢洪道、溢流坝、泄洪隧洞及坝下涵洞四种型式。 2.岸边溢洪道主要有几种型式? 岸边溢洪道主要有以下三种型式: (1)正槽溢洪道:溢洪道的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2)侧槽溢洪道:溢流堰设在泄槽一侧,溢流堰轴线与泄槽大致平行。 (3)井式溢洪道:进水口在平面上为一环形的溢流堰,水流过堰后,经竖井和隧洞流向下游。 3. 溢洪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溢洪道从上游水库到下游河道通常由引水段、控制段、泄水槽、消能设施和尾水渠五个部分组成。 4.溢流堰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溢流堰纵断面一般有实用堰和宽顶堰两种基本型式。实用堰的流量系数较大,但结构比宽顶堰复杂,当堰口狭窄、地面高程较低,或地面高程虽较高,但开挖容易且方量不大时可以采用。宽顶堰的流量系数较实用堰小,但施工简单,当地面较高,开挖方量大且开挖比较困难时,采用这种堰型可以减小一些开挖量。 5.为什么溢洪道进D要设计成喇叭形状? 溢洪道进口设计成喇叭形状的主要目的是使水流平稳均匀地流向溢洪堰,防止发生漩涡或横向水流,降低局部水头损失,

提高溢洪道的泄洪能力。 6.溢洪道陡槽段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溢洪道陡槽段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l)衬砌表面不平整,特别是横向接缝处下游块有升坎。 (2)接缝止水不良,施工质量差。 (3)地基处理不好,衬砌与地基接触不良。 (4)衬砌底板下排水不畅。 以上因素都将导致底板下产生很大的扬压力和动水压力,以致使底板被掀起破坏。 7.为什么溢洪道下游容易引起冲刷破坏? 从溢洪道下泄的水流,流速很高,单宽流量大,在泄水槽末端集中了很大的能量。因此,末端必须设置消能设施。在实际中,很多工程因消能设施考虑不当,高速水流与下游河道的正常水流不能妥善衔接,能量没有完全消除,致使下游河床和岸坡遭受冲刷破坏,危及大坝和溢洪道自身的安全。 8.为什么要在溢洪道陡槽段底板设置排水设施? 为了排除地基渗水,减小衬砌所受的扬压力,须在衬砌层下面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必须确保畅通。排水系统由若干道横向排水沟和几道纵向排水沟所组成。 9.泄水建筑物的消能措施有几种类型? 泄水建筑物的消能措施,大至可分为三种类型: (l)底流式消能。 (2)挑流式消能。 (3)面流式消能。 此外,还可以将上述基本的消能结合起来应用。 10.底流消能的原理是什么?

第3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3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标解读】 1. 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 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该节教材以水资源作为案例来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材首先介绍了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着重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接着,教材阐述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在活动中安排了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探究让学生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并以咸海面积的缩小的原因分析及其产生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案例。最后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占儿童体重的80%以上。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那水份有什么作用呢? 1.水份帮助身体完成生理及代谢活动 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流动,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份在调节身体体温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3.水份是人体内部的润滑剂 水能滋润皮肤,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面容苍老。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水是最廉价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 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同时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大面积烧伤以及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都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防止严重脱水,加重病情;便秘时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心脏病人在睡觉前喝水可以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有胃病的,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稀饭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第九章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第九章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1、计算消力池池深和池长的设计流量一般选择 ( ) (1) 使池深和池长最大的流量 (2) 使池深和池长最小的流量 (3) 使池深最大而池长最小的流量 (4) 使池深最小而池长最大的流量 2、下面几种情况,哪一种情况不需做消能工 ( ) (1) h c02 >h t ; (2) h c02 < h t ; (3) h c02 = h t ; (4) 无法确定; (h t :下游水深; h c02:临界水跃跃后水深 ) 3、从水跃发生的位置、水跃的稳定性以及消能效果综合考虑,底流消能的水跃流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跃为佳,必须避免出现_________________水跃 。 4、底流消能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来消耗水流的动能,底流消能水力计算的任务是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矩形断面渠道中有一泄洪闸,闸门为平面闸门。已知闸上游水深H = 5m ,下游水深 h t = 2.5m ,闸门开度 e = 2m ,垂向收缩系数 'ε= 0.6 ,流速系数 ?= 0.95 。试判别闸孔下游是否要做消能工。 (闸上游发生无离式水跃,要做消能工。) 6、设有一溢流坝,各部位的高程如下图所示。当下泄单宽流量 q =15 m 3 /s 时,下游矩形断面河槽中的水深h t m =55.,坝趾收缩断面水深 h c0=0.86 m ,流量系数 m =0.49。(1)求坝顶全水头 H 0;(2)求坝前水流总比能 E 0;(3) 坝下游是否产生水跃 ?(4)判别坝下游是否要采取消能措施。 (1、m 65.3H 0=2、m 65.18E 0= ) 7、有一宽顶堰,如图所示。其堰前水深不变,当下游水深为 h t 时,堰下游为远离式水跃 ,问当下游水深逐渐增大时,水流情况如何变化? 8、无闸门控制的溢流坎,下游坎高m 6P s =,单宽流量m s /m 8q 3?=时的流量系数45.0m =。用数解法求收缩断 面水深h 及临界水跃的跃后水深' 'C h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 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 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人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在人体内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除骨细胞外,大多数细胞内液都占细胞总量80%以上,同时每个细胞又被细胞外液包围,所以细胞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水。新陈代谢是细胞能个体生存、繁衍的前提,细胞是人体新代谢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代谢中,水充分体现了运输功能,胃肠道吸收并经肝脏再加工的各种营养,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在新水(细胞外液)携带下,由细胞膜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使人的细胞更具活力。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将带走各种废物,最后以尿、汗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避免了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如果没有水,将会出现下列情况: (1)吃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2)氧气不能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3)养料、各种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不能到达它应该作用的部位。

(4)各种新陈代谢无法进行。 水不仅有媒体和载体的作用。而且参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构成生命物质,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一、水的生理功能 在人体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年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体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应足够的水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将不能维持。正常成人每天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基本为动态平衡状态,总计量为2500亳升左右。 水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化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和实现,水在人体中扮演着溶媒、活化细胞的角色。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关节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内脏相互挤压也相安无事,平安相处。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是铁的10倍)。因此水温就不易波动,人的体温才能保持平稳。水对食物和盐类有很强

人教版地理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学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 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 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 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考试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考试题 水工建筑物-泄水建筑物 一、判断题: 1.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接近平行的岸边溢洪道,称为侧槽溢洪道。( √ ) 2.侧槽溢洪道的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 ) 3.溢洪道泄槽中的水流均为急流。( √ ) 4.分离式闸底板具有将结构自重和水压力等荷载传给地基的作用,故底板较厚。( × ) 5.在水闸闸室的渗流分析时,假定渗流沿地基轮廓的坡降相同,既水头损失按直线变化的方法称为直线法。( √ ) 6. 水闸闸室的稳定计算方法与重力坝相同均是取一米的单宽作为荷载计算单元。( × ) 7.在水闸中海漫的作用是进一步消减水流剩余能量,保护护坦安全,并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防止冲刷。( √ ) 二、单项选择题: 1.过堰水流约转90度后,再经泄槽泄入下游的岸边溢洪道,称为( C )。 a、竖井式溢洪道 b、正槽式溢洪道 c、侧槽式溢洪道 d、虹吸式溢洪道

2. 枯水期下闸挡水,洪水期开闸泄水,这个水闸可能是( A )。 a、节制闸 b、分洪闸 c、进水闸 d、挡潮闸 3. 在水闸的闸室中,用于分割闸孔和支撑闸门的部件是( B )。 a、底板 b、闸墩 c、胸墙 d、翼墙 4.不透水的铺盖、板桩及底板与地基的接触线,既第一根流线,称为( A )。 a、地下轮廓线 b、防渗长度 c、护坦 d、防渗设施 三、多项选择题: 1. 溢流重力坝的消能型式有( A B C )。 a、挑流消能 b、面流消能 c、底流消能 d、自由跌流式消能 — 1 — 2.拱坝坝身泄水的方式有( A B C )。 a、自由跌流式 b、鼻坎挑流式 c、滑雪道式 d、底流消能式 3. 正槽溢洪道的溢流堰可选用 ( B C D )。 a、薄壁堰 b、宽顶堰 c、实用堰 d、驼峰堰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完整版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 体外→口→胃脏→小肠→血液→肝脏→心脏→血液→细胞→血液→肾 脏→膀胱→尿路→体外 水是人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它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并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完整细胞膜的组成。一般来讲,水在机体内划分为三大“水域”,即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血浆。正常成人的体重约有60%是体液,存在于数百万个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左右;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5%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体液存在于血管中,主要为血浆,约占体重的4%左右,其余的1%则为淋巴液和脑脊液等。这三大“水域”有隔膜将其分开,例如,细胞膜将细胞内液和外液隔开;血管壁将组织液和血浆隔开。三大“水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为了人体的健康,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维护生命活动的使命。可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围绕水进行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那么,这么重要的水在人体内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1.水的进入:水通过我们的口而下.快速通过食道进入消化器官中,在胃中稍作停留,留下胃所需的那部分水后,将胃内的物质带人肠道系统。在肠道中,我们五脏六腑系统的各个部位根据各自的需要,通过血液不但取走了水,还把从胃里带来的各种物质进行按需分配。随后,把各个系统都不需要的各种物质,以及使用过的没有价值的各种物质,重新集中到肠道里。同时,把已经使用过的废水也集中到肠道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胃部吸收的水分非常稀少,绝大部分的水都是通过小肠和大肠黏膜吸收的。 2.水的输送:水分和营养素通过淋巴液送人血液中,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再注入静脉被送往心脏。然后通过心脏,血液由动脉送出,再经由血管分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考试题

水工建筑物-泄水建筑物 一、判断题: 1.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接近平行的岸边溢洪道,称为侧槽溢洪道。( √) 2.侧槽溢洪道的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 3.溢洪道泄槽中的水流均为急流。( √) 4.分离式闸底板具有将结构自重和水压力等荷载传给地基的作用,故底板较厚。( ×) 5.在水闸闸室的渗流分析时,假定渗流沿地基轮廓的坡降相同,既水头损失按直线变化的方法称为直线法。( √) 6. 水闸闸室的稳定计算方法与重力坝相同均是取一米的单宽作为荷载计算单元。( ×) 7.在水闸中海漫的作用是进一步消减水流剩余能量,保护护坦安全,并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防止冲刷。( √) 二、单项选择题: 1.过堰水流约转90度后,再经泄槽泄入下游的岸边溢洪道,称为( C )。 a、竖井式溢洪道 b、正槽式溢洪道 c、侧槽式溢洪道 d、虹吸式溢洪道 2. 枯水期下闸挡水,洪水期开闸泄水,这个水闸可能是( A)。 a、节制闸 b、分洪闸 c、进水闸 d、挡潮闸 3. 在水闸的闸室中,用于分割闸孔和支撑闸门的部件是(B)。 a、底板 b、闸墩 c、胸墙 d、翼墙 4.不透水的铺盖、板桩及底板与地基的接触线,既第一根流线,称为( A )。 a、地下轮廓线 b、防渗长度 c、护坦 d、防渗设施 三、多项选择题: 1. 溢流重力坝的消能型式有( A B C)。 a、挑流消能 b、面流消能 c、底流消能 d、自由跌流式消能

2.拱坝坝身泄水的方式有( A B C)。 a、自由跌流式 b、鼻坎挑流式 c、滑雪道式 d、底流消能式 3. 正槽溢洪道的溢流堰可选用( B C D)。 a、薄壁堰 b、宽顶堰 c、实用堰 d、驼峰堰 4.对水闸海漫的构造要求为( C D) a、光滑性 b、不透水性、 c、透水性 d、柔性 5.当闸墩与底板设缝分开时,称为(D)。 A.平底宽顶堰式底板B.低实用堰式底板 C.整体式底板D.分离式底板 6.水闸孔口形式有:( B C D )。 A.开敞式B.宽顶堰式 C.低实用堰式D.孔口式 7.正槽式溢洪道由( A B C D)部分组成。 A.进水渠B.控制段 C.泄槽D.消能防冲设施 8.溢流坝的孔口形式有:( A C)。 A.坝顶溢流式B.坝身泄水孔式 C.大孔口溢流式D.岸边溢洪式 四、填空题: 1. 溢流坝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除应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泄流能力要求。 2. 非常泄洪设施经常采用漫流式非常溢洪道、自溃式非常溢洪道和爆破引溃式溢洪道三种型式。 3. 水闸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闸室、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 4.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起着控制水流和连接两岸的作用。 5. 水闸地基渗流计算的目的在于求解渗透压力、渗透坡降,并验证初拟的地下轮廓线和排水布置是否满足要求。 6. 常用的闸基渗流计算方法有流网法、直线法、改进阻力系数法、有限元法和电拟试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从古到今都是我们中国人歌颂的主题。但是早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就了解到,现在的母亲河经常出现断流的现象,情况实在令人痛惜。 提问: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黄河本身水量在减少,还是有其他原因?(学生:工农业用水,不合理利用) 介绍:荒漠化现象、沙尘暴 德育升华: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多都与缺水有关,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些现象都是由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引起的。人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持续下去,缺水的范围将扩大,后果可想而知!(引发学生对于因缺水造成灾害的思考) 思考:为什么会缺水?应从那些方面来考虑? 板书:一、缺水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回忆一下本章第一节中的知识我们会知道,而我们能利用的淡水并不是陆地水的主体冰川,而是除冰川外的且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3%的这些水,然而,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而它们的储量只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3%,还不足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由此,可以看出水资源的总量非常有限。 德育升华:面对如此紧迫的事实,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的共鸣) 板书:1.数量有限 展示:世界和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提问)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 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量由大到少的排序。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人体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在人体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除骨细胞外,大多数细胞液都占细胞总量80%以上,同时每个细胞又被细胞外液包围,所以细胞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水。新代是细胞能个体生存、繁衍的前提,细胞是人体新代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代中,水充分体现了运输功能,胃肠道吸收并经肝脏再加工的各种营养,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在新水(细胞外液)携带下,由细胞膜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使人的细胞更具活力。细胞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将带走各种废物,最后以尿、汗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避免了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如果没有水,将会出现下列情况: (1)吃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2)氧气不能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3)养料、各种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

不能到达它应该作用的部位。 (4)各种新代无法进行。 水不仅有媒体和载体的作用。而且参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构成生命物质,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一、水的生理功能 在人体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年人体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体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应足够的水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体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将不能维持。正常成人每分的摄入和排出基本为动态平衡状态,总计量为2500亳升左右。 水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化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和实现,水在人体中扮演着溶媒、活化细胞的角色。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关节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脏相互挤压也相安无事,平安相处。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是铁的10倍)。因此水温就不易波动,

水资源合理利用

青州二中高一地理组BCA课堂 高一地理BCA教学案 主备人:集体备课审核人:路长顺使用时间:2010.11 课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提高节水意识。 2、了解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了解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案反思提升使用说明:根据提示预习教材并完成预习检测。 【温故】回顾第一节中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大小 【知新】1、阅读教材P61第一自然段,了解: 水资源的概念:广义:包括内的水量总体。 通常:主要是指。 2、阅读教材P61第二、三自然段,了解: 1)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 2)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大洲:最多,其次南美洲;最少 国家:最多,其次俄罗斯,我国居 我国水资源特点:空间: 时间: 3、阅读教材“水资源与人类社会”部分,了解: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影响 4、阅读教材“合理利用水资源”部分,了解: 1)利用现状(1)需求量过大 (2)浪费和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 (2)节流: 【自测】 1.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2.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 C. 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

(完整版)水工建筑物

1、水工建筑物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挡水;泄水;输水;引水;整治;专门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拦截或约束水流,抬高水位及调蓄水量。 泄水建筑物:保证水利枢纽安全宣泄水库,湖泊及河渠多余水量。 输水建筑物:输送库水或河水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工业用水。 引水建筑物:从水库中或河流取水满足各种用水要求。 整治建筑物:改善河道水流条件,调整河势,稳定河槽,维护航道及保护河岸。 专门建筑物:专门为发电,航运,过鱼及过木等单一目的而设置。 2、水利工程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妥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对水利枢纽进行分等,水工建筑物进行分级,等级越高者,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要求也越高 等级的划分通常依据,工程规模,水库总库量,防洪区域及面积,排涝面积,灌溉面积,供水范围及水电站装机容量。 3、水工建筑物特点有哪些? 答:复杂性,艰巨性,个别性,显著性 4、水库枢纽三大件指哪三类建筑物? 答: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是水库枢纽的三大件 5、按水闸作用分有几类?按闸室结构形式如何分类? 答:进水闸,节制闸,排水闸,分洪闸,挡潮闸 按闸室结构:开敞式,涵洞式,双层式 6、水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闸室段,上游连接段及下游连接段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起着挡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 上游连接段包括上游翼墙,铺盖,护底,上游防冲槽及上游护坡,上游翼墙能使水流平顺的进入闸孔,保护闸前河岸不受冲刷,同时还有侧向防渗作用。铺盖主要起防渗作用,护底起着保护河床的作用,上游防冲槽可防止河床冲刷,保护上游连接段起点不致遭受损坏 下游连接段包括下游翼墙,消力池,海曼,下游防冲槽及下游湖泊,下游翼墙能使闸室水流均匀扩散,防冲和防渗作用,消力池作用是消除过闸水流动能,防冲作用。海曼消除剩余能量,保护河床不受冲刷。下游防冲槽是海漫末端的防冲措施。 7、闸孔型式有哪几种?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宽顶堰孔口,低堰孔口,胸墙孔口 宽顶堰孔口: 8、水闸底板高程如何确定? 答: 9、水闸采用什么消能方式?为什么? 答:底流式,面流式和挑流式 对于各类地基而言用中,低水头的水闸,采用底流式消能方式最经济适用 水闸下游尾水深度较大且变化较小,河床及岸坡抗冲能力较强时,可采用面流式 当水闸承受水头较高,闸后河床为较坚硬的岩体时可采用挑流式 10、海漫的作用是什么?对材料有什么要求? 海漫是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动能,减缓分布不均匀,流速的水流及紊动比较厉害的水流根据水流流速可以选着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石笼,梢捆及堆石 11、什么叫地下轮廓线和闸基防渗长度?如何确定闸基防渗长度?防渗长度有何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基应如何布置地下轮廓线?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教学课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时】一课时 【教材】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 节教材内容重在让学生知道水资源利用情况及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怎样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水资源的概念,知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2.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意义,理解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措施。 ?技能目标 结合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综合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目标 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合理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 【学教思路】 一、本节学习重点 1.世界和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2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分布规律 水资源及其分布世界分布不平衡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的影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质量的影响 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 对策 【教学过程】 [1]导学诱思 有人说:水是可再生资源,所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怎样认为的?当今世界、中国的水渍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2]看多媒体播放:世界、我国的干旱以及水污染的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冲击力感受到水资源存在的严重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3]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插图、看多媒体图片理解、自主完成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

是指。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水、水和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的 %。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来衡量。 3.世界水资源就大洲来说,洲最丰富,洲最少;就国家而言,国最丰富,中国居世界第位,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分布不平衡:从空间上看,多,少;多,少。从时间上看,较丰富,较贫乏。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会影响到的大小,水资源 的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 2.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利用河湖水,人类主要在和地区发展;比较发达时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陆续开采;发达时代,开发了技术。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人类对水资源需求产生的问题:从数量上看,许多地 方需水量增长的速度供水量的增长的速度。从质量 上看,人们排放的直接进入水体,造成。 2.咸海的忧虑:面积缩小的原因占20%,占 80%,从而产生了,土地沙化,气候恶化,渔业 衰落。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开源方面——合理开发和提取 ;修筑;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海水;人工。节流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 识;重视改进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 4.世界用水典范之一以色列——开源;节流 。 [4]讨论探究: 1.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碟片,比较我国与世界、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污染情况:讨论分析我国在水资源在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怎样解决?今后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对自己的家乡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做一调查。 [5]课堂练习(单项选择) 1.反映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年径流总量 B.人均径流量 C.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 D.多年平均径流量 2.下列大洲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北美洲 3.造成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 A.总量不足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季节分布不均 D.水质污染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材分析: 地理必修一侧重自然地理,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共三节内容,前两节主要是从不同的空间介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环境”的特点,而本节则侧重于阐明人与水的相互关系。标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蕴含着本节的内容:什么是水资源,分布如何?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时间空间的分布贯穿整节内容。 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懂得科学、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无疑是本节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学生已接触、了解过的,但却是较零碎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亦可使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强化对人水关系、人地关系的认识。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分析数据明了水资源的概念。 2、结合事例了解水资源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3、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认识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提高读图分析 能力。 4、以我国为例,针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学生 合作探究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进而归纳基本的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策略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学习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学会用因果关系分析降水与水资源丰 歉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 习惯。 2、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 行为。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地球上,生命只能在有水的地方存在。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没有了双手可以生存,没有了双脚也可以生存,但是没有水,我们的生命便会戛然而止。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万物都离不开水,只有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存在可能。而对人体而言,水在人体中平均占到75%,但不同的年龄段其比例是不一样的,母体内胎儿92%是水组成的,出生后的婴儿83%是水,成年人65%是水,而55岁以上的人只占到50%,甚至45%。不难得知:人的衰老过程就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过程。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的。没有水,养料无法被吸收;氧气不能运到所需部位;人体所需养料和激素也不能到达它的作用部位;人体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人体的新陈代谢将停滞,人将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成年人平均而言,水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3%,血液含水81%,肌肉含水67%,甚至坚硬的骨胳也含水20%左右!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2%-3%,感到渴;缺水6%,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7%,往往甚于饥饿。据研究: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如果没有食物和水也,能活一周左右。同时,水是有活性的,人的衰老过程也就是人体的活性降低的过程。水不但能解渴,更重要的是水对人的生命还具有功能性,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调节体温、氧气输送、食物消化、废物排泄、血液循环、细胞代谢、关节润滑、心脏跳动等都是靠体液(水)来帮助完成的。古语即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水是指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干净水,不是指那些被污染的水。 有人会说“我喝了这么多年的水,也没见着我有毛病。”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偏激的说法,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人的身体也有自我调节的过程一样。但是需要周期,而当你在每个周期都不去注意的话,问题终究会产生的。水是我们的生命,而只有你突然间意识到,你才会发现。就像我们家里如果哪天突然自来水停水了,我们才发现生活缺了水不行;突然间发现水中有脏兮兮的东西,我们才意识到净水器的存在;突然间感受到我们身边发生了水污染事件,才意识干净的水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水有如此的重要地位,人们对水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随着国家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水资源尤为紧张,西部地区的母亲水窖,干旱地区的蓄水池等等,都是明显缺水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