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创建 精品教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 精品教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 精品教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华民国

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勿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作为文明国家,中国此时也是文明的国家,因此,西方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地位,同世界各国都要相互尊重,互利同赢,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共同努力。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抱有幻想。

(二)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为此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提问:清宣统皇帝是什么时间退位的?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1912年2月12日。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教师讲述:清帝宣统退位后,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提问: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教师提问:袁世凯会答应这些条件吗?他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不会。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教师提问:这一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弱小,不敢同袁世凯进行抗争。

4.教师强调:1912年4月,孙中山正是解除临时大总统职位。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

2018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10中华民国的创建

3.10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技能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 三、教学法指导 教师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一滴滴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苦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 (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出示武昌起义各省独立形势图 2、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片、中华民国旗帜。 出示课本“材料研读”,探讨: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但它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临时政府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其政策目标不可能实现。)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图形展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2、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出示清帝退位诏书。清朝260的统治结束了。 思考: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出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片。 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总结: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2)袁世凯为达到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目的,除了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外,还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导学案

百汇学校八年级历史第10课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编制:审核: 编号:课题: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学习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 建立: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宣誓就职______________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 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 组织机构:选举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3. 地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课实 1. 背景 (1)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_______方式实现共和。 (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 清帝退位:1912 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_______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3. 袁世凯篡权:1912 年3 月,_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颁布时间:_______年3月11日。 2.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_______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 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_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立宪派、旧官僚、列强叫嚣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指使北洋军阀猛攻湖北革命政权,同时派人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企图谋取中华民国总统职位。在种种压力面前,革命党人选择了议和,最终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就此窃取了革命果实。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参与讨论:“孙中山到底该不该让位于袁世凯?”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 革命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孙中山获选临时大总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措施①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②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4.教师强调:南京临时政府中,除革命派外,还有立宪派、旧官僚,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无不带有革故鼎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因此,南京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5.展示史料: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清朝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6.问题思考: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 7.教师总结: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增睦谊”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走向共和》 3.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4.教师强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大致过程。 6.问题思考:从袁世凯窃取政权的过程和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两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

8年级上册历史名师优质教案: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喜欢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中华民国的创建》习题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习题 一、基础题 1.(2015?湖北鄂州)“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2016?天津市)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4.(2016?四川资阳)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兴中会②领导辛亥革命③领导戊戌变法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件历史事件发生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件历史事件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7.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8.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B.康熙四十年时康熙皇帝40岁 C.辛丑年过后十是是辛亥年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利 9.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革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接下来在社会矛盾激化,内外矛盾加重的情况下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标志、领导人、影响?(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清帝退位的时间、结果;观看视频及结合教材,列举出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并分析出袁世凯能窃取到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了解,理解其颁布的性质、意义。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展示大总统誓词图片。 右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宣读了亲自撰写的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时遵之┅┅谨以此誓于国民。” 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精神?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中华民国的创建》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中华民国的创建》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时间、地点、标志、影响?

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题

第9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管理】 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国成立:________年元旦,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宣布以___________纪年,改用________。 颁布法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主要包括振兴实业、保护人权、革新教育、___________等。这些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天赋人权”的原则和改善民生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知识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制定:1912年3月,在孙中山等人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_______________》,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___________”,还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概况:《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________、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________。 知识点3清帝退位 背景: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委任________为内阁总理大臣,代表清廷与革命党人进行谈判。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一致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稳定政局,袁世凯成为不二人选。革命党也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________,促成清帝退位,即保举他做大总统。因而在复杂的革命形势中,袁世凯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裕隆皇太后带着小皇帝________,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承认中国“定为___________国体”。接着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 清帝退位次日,________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时期。 【基础过关】 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其中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A.黄兴B.毛泽东 C.袁世凯D.孙中山 2.如下图是八路军的臂章,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平等的思想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D.博爱的观念 知识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如下图中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于()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 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大总统誓词》D.《辛丑条约》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导学案和答案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二历史 课题 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编号 010B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概况;了解袁世凯窃取辛革命胜利果实的史实;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与意义。 ◆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质与影响,理解这部法律的划时代意义,认识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领布是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领布。难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2019四川内江)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A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2.(2018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是公元【D 】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効总统的权力,这主要表明【A 】 A.行政权受到制约 B.国会行使立法权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参议院行使司法权 二、合作探究、展示 【知识点●中华民国的建立(重难点)】 1.背景 (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的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改府, (2)1911年12月,各方代表在南京集会,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3.意义:孙中山额导的资产阶级府是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识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机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其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A1921年 B.1922年 C.1931年 D.1932年

【教师共享】《中华民国的创建》参考教案_

《中华民国的创建》参考教案 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的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在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治国措施:以_______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_______下诏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3月,袁世凯在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___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_______;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_______、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 _______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_______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归纳总结: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成立兴中会。 2、成立中国同盟会。 3、领导辛亥革命。 4、创立中华民国。 5、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发动二次革命,号召护国运动。 二、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所采取的行动 1、领导辛亥革命。 2、创立中华民国。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发动二次革命,号召护国运动。 知识运用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3)据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说课教案

课题:中华民国的创建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中华民国的创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三课内容。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重中国民族危机,给中国人们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它也冲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国开始向工 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 探索,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中华民国的创建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两大果实,在中国近代史的发 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心理上: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主要在于他们爱听历史故事,应把握住这一点,尽量用故事性的语言将问题说明白。生理上:青少年不免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见解。 三、目标分析 1、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和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 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国成立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分析归纳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 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民主革命的艰难性和曲折性;认识到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说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3、说学法、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设疑解惑--引导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再现、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 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 史的方法。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我运用以下方法: (1)资料研习法 (2)合作学习法 (3)讨论法(4)多媒体视频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我从五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新课导入(2分钟) 课堂导入是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坐桥梁,优秀的课堂导入能够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吸引和引导的作用。为此我的课堂导入设计如下: 多媒体展示——“清”字瓦解图。 提问:图片反映了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革命党人,面对这种形势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你知道中国的第一位总统是谁吗? 从而顺利的引入本课的学习,顺势进行板书“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二环节导入新知,解决重点(15分钟) 首先,设置悬念:你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都城,纪年方式及意义分别是什么吗?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等方式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我放手 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接着,教师多媒体播放视频《清帝退位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将教材中静止的字与图片变成动感直观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清帝退位诏书》,此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2.建立: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3.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识点2 袁世凱窃取革命果实 4.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 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5.经过 (1)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但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6.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知识点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9.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 A.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组建兴中会 D.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 知识点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1912年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事件是(A)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②宣统帝下诏退位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武昌起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某位导演拍摄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不适合的是 (D)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B.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它特别规定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权利 D.它是由中国同盟会制定的 4.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2.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图片。 生: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份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师:武昌起义胜利后,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浪潮。清政府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的政权随之建立,孙中山成立的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幸被袁世凯窃取。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1.中华民国成立的条件 师: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可从政治、思想、

组织三个方面分析) 生:讨论并回答。师小结:(1)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多个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崩溃。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3)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的建立 师: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讨论:孙中山是如何当上总统的?中华民国又是怎样成立的? 师总结: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会议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但是政府中也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2.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师:指导学生看课文 生: (1)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2)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临时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师:总结: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使我们看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几个月里,颁布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责任,司法独立等。 2.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3.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板书设计:

《中华民国的创建》学案(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预习提纲】部编历史八上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的胜利 时间:1912.1.1 地点: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 领导: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以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公历年=民国年+1912-1) 以为国旗。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 清帝退位:1912.2.12,(溥仪)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当选总统:1912.2.13,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继任。 1912.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北京就职:1912.3,袁世凯在就职。 2. 结果: 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制定的《》。 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 等自由和权利; ④参议院行驶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制度和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部编历史八上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总统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改革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成立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议员。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

高中高一历史word教案文档范文: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中华民国的成 立和清朝的覆亡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 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的所谓“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2.通过分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认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人民革命一贯采取敌视和破坏的态度;通过辛亥革命从基本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的学习,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的价值和进步意义;通过对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有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结局和历史功绩与教训。此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重点分析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②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学习和掌握上述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和帝国主义本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建议教师强调以下几点:a任何阶级进行革命的首要目的和基本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和清帝退位;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懂得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 提示: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提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启发学生思考: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提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4.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教材解析]: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中国兴起。经过孙中山和无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前仆后继、顽强不懈地奋斗,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请概括把握孙中山早期主要的革命活动。 目标二: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请分析把握辛亥革命的经过、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适时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中致力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 3、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屈不挠、长期浴血奋斗的胜利果实。 4、辛亥革命尽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而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知识点多,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同时给学生补充部分感性材料,给学生以丰富感受的空间。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关于孙中山革命活动与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学过程]: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的所谓“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2.通过分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认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人民革命一贯采取敌视和破坏的态度;通过辛亥革命从基本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的学习,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通过对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有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结局和历史功绩与教训。此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重点分析 1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