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选材立意训练

中考作文选材立意训练
中考作文选材立意训练

中考作文选材立意训练

【篇一:中考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

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

导和制约。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般都是立意在先,选材

在后。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来说。

立意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

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

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待到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旺盛起来,

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下笔千言也不见得是件难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

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一是贵在创新。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

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它们

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见太阳。“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在现

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

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能使人感到

耳目一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读多

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思

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还要善

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知道一点有好处,但切

不可生搬硬套。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选材

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往往

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

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

来审视所选定的每一个材料。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

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

(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

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

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你果真动了情,那就是有。这种

鉴别方法是很有效的,不妨一试。(3)要新一点。这一条不言自明,

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

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

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

埋怨起来:“唉!可惜有一个材料没有写上。”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

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占有这些材料,你不占有它们,它们怎能听从你的调遣呢?

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

处想。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材料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

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

容易忘记,用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一片段作文

以某件实物为写作对象,写一个片段,300字左右。

要求:(1)取其象征意义来立意;(2)以该物的形状、结构、用途等方

面的特点做写作材料。

【示例】

红缨

红缨在农村经常可见,它最重要的用途是装饰高骡大马。

红缨的构造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把麻劈成缕缕细丝,染成红色,剪

裁整齐,扎成大把、小把就行了。小把的叫红缨花,大把的叫火把

花。在骡、马的鞍子上、扇尾上,栽上一朵红缨花,额头上扎上一

炬火把型的红缨絮,像火红的榴花,像一片朝霞。它是美的象征。骡、马头上扎一朵红缨,在行进中,眼前似乎燃烧着一团火。它能

热了马的心,提起骡的神,使它们越走越带劲,越走越精神。它是

军列前边迎风招展的“旗帜”。

当骡、马行进在大道、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汽车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闹闹哄哄,这时它们头上的红缨来回摆动,可以分散注

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骡、马受惊发生意外。它是定神静心

的“安神丸”。烈日炎炎的盛夏,潮湿闷热的天气,那苍蝇、蚊子,

讨厌的小昆虫,时常封锁道路,在骡、马的眼前飞来舞去。这时那

红缨随着牲口的头来回摆动,上下左右驱赶着,扑打着这些小玩意儿,保护它的主人不受其害。它是一把理想的“扇子”。

当人们光景富裕,日子红火时,为了图个喜庆,这时不免要把那高

骡大马打扮一番,所以红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它是一朵“富”字花。

红缨,虽然很普通,但是它却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

代农民的富丽年华。

本文立意十分鲜明,第二段结末说红缨“是美的象征”,这是泛泛的提示,目的在于引出对红缨的具体描述和说明;到最后一段再顺理

成章地指出,红缨“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这样一来立意就有了一定的思想高度。

材料既单纯而又丰富多彩。文章主要是写骡马行进中红缨的动态,

却又把它跟骡马的姿态和四周的环境联在一起,再分别用“旗帜”“安神丸”“扇子”三个比喻来概括红缨的作用,使本来很简单的事物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记叙文的立意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

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

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

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

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

中心,另一中在一些命题作文或非命题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

者自己去确定。前者如《记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勤奋刻苦”就是

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绝大多数文章都

属于后者。

对于没有确定中心的文章,应该自己来确定中心。确定中心,或者

说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不能指望一篇

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面俱到”

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二、立意要深。

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

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

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

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有一位同

学写《记一堂体育课》,写的是800米测验,最后两百米,作者坚

持不住了,但想到为期末的体育成绩,为了评三好学生,为了初三

中考,加油拼搏,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胜利到达终点。其中对三好、中考强调很多,给人一种功利感,不深刻,体现了小作者思想认识

水平还不够。如把有关为了三好,为了中考的内容去掉,就将主题

确立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要深刻得多。

三、立意要新

1、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江苏一考生写作此文时,独辟蹊径。他先是构思

出一个记忆移植公司的开业典礼,然后详写某成功的企业家,在移

植了贫困山区失学儿童苦娃的记忆后,体验到他渴望上学的苦衷,

含泪慷慨解囊。作者想象时,避开了个人的得失,将视角投向现实

生活的热点问题:从而使文章立意非同凡响。

2、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

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我们要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

的共同要求。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

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

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

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

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四、立意要真,即“说真话”,“诉真情”。现在有的学生写作都是瞎

编的,例如写好人好事,半数以上写捡钱包或扶老奶奶过马路,帮

老大爷推车,老师们大多感慨:“哪有那么多人的钱包可捡哪!”为

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观察什么呢?观察平

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想人之常情,想家庭的欢乐、苦恼,想同

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

来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

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合理虚构。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虚构要合乎生活逻辑,也就是要合乎情理。

记叙文的选材

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

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

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那么,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

一、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

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

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

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

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

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

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

惜地予以割舍。?

二、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

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魏巍同志创作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

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

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

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

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三、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新颖的事物能吸引人,作

文尤其如此。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

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

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

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

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

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

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

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懒”妈妈

我妈妈刚四十出头,在单位同事都夸她精明能干,在家里却是一个

地地道道的“懒虫”。

记得十岁那年,我从外婆那儿搬回了家住,刚住不久,妈妈就和我

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打扫卫生条约》。上面规定家里

打扫卫生之类的家务活由我一人承包。我被迫接受条件,开始了“苦

命生涯”。可没过多久,妈妈越来越“懒”了,“得寸进尺”地“要挟”我

又跟她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烧饭条约》、洗衣服条约》??她“慷慨”地把这一切都让给了我,由我全权负责,我简直成

了家中的兼职保姆。放学后,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外玩,要赶

紧回家,因为还有一大堆家务活等着我去做呢!

每当和其他同学在一起讨论母亲时,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讲自己的

妈妈如何照顾他们,如何在家又是洗衣又是做饭,都是标准的贤妻

良母。我只能暗中羡慕他们,谁让我有这么一位“懒”妈妈呢?

那是上学期的一个周末,邻居阿曼姐的父母一大早就出去办事去了,留下阿曼姐一个人在家,让她中午自己做一顿饭凑合吃。这可忙坏

了阿曼姐,她是家中的惯宝宝,平时在家从没有烧过饭,如今可真

是手忙脚乱。不得已,叫我来帮忙。我到她家一看,差点笑出声来。她煮的饭水放多了,烧成了粥,做的蛋汤又放糖又放盐,喝起来一

股怪味。这下我可大显身手了,不一会儿,我就做好了一桌好菜。

佩服得阿曼姐直夸我:“你真行。”我得意地笑了,忽然想到了我的

“懒妈妈”。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呀!如果不是妈妈从小就让我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现在不是和阿曼姐一个样儿吗?我终于明

白了,妈妈不懒。她的爱子之心没有放在对我的娇惯上,而是倾注

到了对我的培养锻炼上,她培养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不再羡慕其他同学的妈妈,因为我也有

一个深爱我的妈妈。

我生活在充满着理解的集体中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我们即将奔向一个新的起点。此时,我是多么留恋这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多么留恋这个充满着理

解沟通的班集体啊!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初三上学期的一天,班里要召开一个班会,班会静悄悄地开始了。

谁是第一个发言者呢?照例该是班长吧。我心里想着。

教室里的角落里突然发出一阵桌椅的碰撞声——是她,这个班里最

沉默寡言的人。她说:“我学习不好,总是给班里拉后腿,平时也总

抬不起头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那次,我经过自己的反复复习,在考试中取得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可是一位同学拿

过我的试卷看了一眼,然后就用那种诧异的神情望着我说:?抄别人

的吧??我惊呆了,难道别人考好了就是抄的吗?”她终于抬起头,

我看见她的眼睛里分明是在闪动着泪光。这一番大胆的表白,就像

一面镜子,照得我们脸上火辣辣的。是啊!我们何曾想过当最后一

名是什么滋味呢!我们又何曾去理解过她的苦衷呢!我们又何曾去

帮助过她呢!

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低着头说:“那个泼冷水的人就是我。

我对不起你,真的,遇事我很少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请原谅我。今后,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真的。”

这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个女同学再一次地站起来说:“谢谢!”

我们都看见她的头抬起来了,班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诉说出压在心里的苦衷。班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可是大家似乎还没有说够。是啊,谁不愿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

助呢!我们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我们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得到过

的特殊的幸福,这是一种被人爱,被人理解的幸福。我终于明白,

同学们之间是需要理解沟通的,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我就生活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理解沟通的集体中,我感到十分幸福。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空气死气沉沉的,打开的窗子透不进来一丝风。

考场上,我如坐针毡。面对最后一道政治题,我束手无策,我那近

乎麻木的大脑没有一点思路。看着考卷上的“开阔地”,我心里感到

一阵慌乱。

周围好静呀!只能听到“沙沙沙”的答卷。我真羡慕那些同学,他们

写得那样流利!监考老师背靠着椅子闭上了眼。前面一个同学把手

伸向了桌内,慌张地翻着课本??

我这时浑身燥热,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我敢说,哪怕只是看一眼课本,也能唤醒我的回忆,使我摆脱目前的困境。我眼睛盯着老师,

手也不由自主地伸向桌内,已经摸到书了,这时,监考老师突然睁

开眼睛,我赶紧缩回手,心差一点没蹦出来。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集中精力从头检查起

试卷来,可那道难题仍像鬼影一样缠着我的心。前几门考得不太理想,政治一向是我的强科,就指望它拿分了。这科如果考砸了,总

成绩可就完了。想到这里,我又有了偷看的念头,同时在心里原谅

自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今后我一定好好复习。

当我的手又一次触到课本时,我突然发现我的好朋友小萌正在朝我看。顿时。我浑身冒出了冷汗。我看到了他那惊愕的眼神!我忽然

感到我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可怕,我这是可耻的作弊行为!如果事情

被揭穿,老师、同学们会怎样看我??更重要的是我将失去诚实的品德。想到这里,我赶紧缩回手,闭上眼睛,努力使自己狂跳的心平

静下来,然后又集中精力思考起来??

起风了,窗外的白杨发出轻轻的“刷刷”声,那微风就像一双柔软的手,拂去了我心头的灰尘,我顿时感到一阵轻松。我的思路渐渐清

晰起来,慢慢的,这道题居然被我答出了一大半。

走出考场,我如释重负。我第一次不为失去几分而感到懊丧,分数

在我眼里第一次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

没有失去,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我有满肚子的话想跟您说,可是因为胆小,怕您骂我,所以

不敢讲。这次我就借写作文的机会,一下子全都倒出来吧!

爸爸,自从我上中学以来,您就把我关进了“关键时刻”的囚笼。您

不但每天布置像小山一样的补充作业,还经常千方百计地限制我的

课外活动,即使是星期天,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爸爸,您还记得吧?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做完了老师布置的

作业,累得头昏眼花了。正在这时,隔壁邻居家响起了《四驱小子》

的主题歌声。这可是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呢。我忍不住,甩着发麻

的右手来到了正在看书的您的跟前,哀求道:“爸,让我看一会儿电

视吧,就一会儿。”话刚落下,您就猛地站了起来,把书重重地摔在

桌上。顿时,您的脸色就由晴转阴,疾言厉色地对我说:“不行!现

在是关键时期,不做完我指定的作业,就别想开电视!”“就一会儿。”“半会儿也不行,你老师没有教过你,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吗?现在是‘关键时期’,初中可不比小学!

如果你考不上高中,将来去干什么?”我再也忍不住了,便争辩道:“列宁也曾经说过‘谁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爸,我知道,您这是

为我好,但您也不能这样对待我呀。”大概是妈妈在房间里听到了吧,便带着乌云般的脸色,气冲冲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什么?什么!

小孩子懂什么,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今天不许看电视!”在你们的

两面夹攻下,我沮丧极了。我蹒跚地走到书桌前,写啊,算啊。不

知不觉,我便睡着了,我梦见我跳出了“关键时刻”的囚笼,坐在沙

发上舒服地看着电视,在碧绿的草坪上尽情地踢球??爸爸,这件事

也许您已经忘记了,但它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每当我想起它,我

心里难受极了!

爸爸,难道您没有过童年吗?难道爷爷也是这样对待您的吗?难道

您就不能体察一下我的心吗?爸爸,邓爷爷号召我们要“三个面向”,学校也要我们全面发展。爸爸,我想对您说:“我多么渴望您能真正

地体贴我,能给我一丝自由,能让我尽情地踢一场球,能让我认真

地看完一部动画片,能让我看足够的课外书??”爸爸,请您还我一个

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吧!

【点评】这篇文章所反映的情况——父母对上了中学的孩子管得特

别严,一天到晚总让他(她)抠课本,比较普遍;作者提出的意见——要全面发展,“能给我一丝自由……”很有代表性。看来所写很

有价值。

这篇文章全用“呼告”式,叫人感到亲切自然,效果很好。

家长应该如何管教孩子,孩子又该如何对待家长的管教,是个大有

可说的话题,难以期望轻易得到理想结果。还望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篇二:中考作文选材】

作文系列训练(三)------选材2014、12

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要根据写作要求,在审题、立意之后从已经积累的材料中

选择要用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针对中心需要来确定,才能使中心

表现得丰满,进而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二、选材常犯的错误

1、材料陈旧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谢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谢师生交往,必写自

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后来真

相大白而对方转学或者死亡??这样的材料老生常谈,难得高分。

2、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为了感人而无病呻吟,甚至过分夸张,导致情感失真,细节失真,

漏洞百出。材料可以有合理的想象,但是想象必须源于生活,合乎

情理。

3、材料不具体

写人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只是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缺乏细节??这样的文章缺乏细节展示,缺乏深度。

4、材料欠考虑

有的材料格调低下,稚拙可笑,比如写“尝试”,写尝试偷东西,尝

试考试舞弊;有的写文章总一些捡到钱包,买东西老板找多了钱经

过思想斗争把钱还回去注意幼稚可笑的事情;有的作文不动脑筋,

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把平时见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中,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作文,不论是否和话题切合,一概“拿

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三、选材的原则

1、根据写作要求和目的选材

材料要能表现文章的主旨,中考作文的长度只有六百字左右,在这

样的篇幅里,我们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表现文章

主旨的材料来写,而且所选择的材料还要尽量少而精。那些与主旨

无关的材料,再好也不能选;即使那些能表现主旨的,但彼此之间

只是简单重复的材料,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2、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说材料本身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能从本质上反

映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真实的材料是让文章具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保证。如果材料不真实,胡编乱造,不仅

文章的主旨得不到真正的体现,而且往往让人读来会感到虚假不可

信,甚至产生反感。这样,在考场上,你的作文也就很难拿到高分了。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拒绝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像小说、剧本等文学形式中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并

不感觉到虚假,这是因为其中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是一种艺术化

的真实,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3、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

新颖,是说材料要有新鲜感。我们不能老是用一些陈旧过时的材料。比如,一提起父母,不少人写起来就是满头白发,送我上学接我放

学之类的材料;一提起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学夜加班批改

学生作业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不好,只是为大家所熟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主题,很容易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文章的

感染力。

同时,我们所掌握的林林总总的材料中,有着典型和一般的区别。

在具体的构思和写作时,我们就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来写,以一

当十,更好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魏巍的

4、选择的材料要经过加工、润色

我们不能把材料毫不修饰地加以使用,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

调整分析角度,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改造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在

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使材料发挥其最佳的效果。如雕

刻家的精雕细琢。

小结:选熟不选生;选新不选旧;选近不选远;选小不选大;选深不

选浅;选好不选坏。

四、材料的积累

1、着眼“我”所亲历的事情。

2、着眼“我”所目睹的事情

3、着眼“我”所听过的事情

4、着眼“我”想过的人和事

5、着眼“我”用过的材料

五、选材的策略和方法

1、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

2、把独特的材料选出来

3、把时代的影子

照下来

4、把陈旧的材料改过来

5、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

6、把精华的部分

亮出来

7、选材的角度要小 8、选材要兼顾细节 9、善用课本中的材料

小结:初想一大片,写在纸上边;再想一条线,不忘挑比看;三想

定一点,过好挑材关。

六、选材演练

(一)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2、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

决而忘记了吃饭。

? 3、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4、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 5、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6、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

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 7、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 8、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二)请以“泪”为题,选择材料。

悲伤之泪、喜悦之泪、感动之泪??

七、例文积累

空气一样的母爱

中考那紧张的气氛传染了每一个迎接它的考生,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我也不例外。也许是中考的压力太大,我异常烦躁。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

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

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

不抬。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

中带着一丝焦虑。“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

大吼。

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死寂,很尴尬,妈妈就像没有甲壳的乌龟一样被

我扎得遍体鳞伤。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

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

妈妈默默地收拾着我铺在床上的书本,见我没有“睡意”,转过身叹

了口气,轻轻地带上门……

听着妈妈掩门而去的脚步声,望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牛奶,我心中充

满了内疚,我多想跑出去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可是,我没有勇气。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伤害了妈妈,妈妈却一笑而过,对我如此宽容。博大的母爱,让我感到如此的伟大,却又让我充满了罪恶感。

我突然觉得,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

它的存在。

【点评】

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因“母爱”这个作文话题之触及和碰撞,

引起了小作者的心灵震颤。于是小作者敞开心扉,将来自心底的愧疚、悔悟、感激之情浓缩升华,倾吐而出。那么朴实无华,那么真

切感人。“像空气一样的母爱”,多么贴切的比喻。,生活中无时无

处不在的母爱,“让我赖以生存”。面对母爱,“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甚至“伤害”它。而母爱在“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微笑

着关切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默默地收拾着”“轻轻地带上

门”“走近而又离开”……这些镜头的回放中愈显宽容、博大。也正因

为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朴实无华的文字,才让人感动。而那些发自

肺腑的倾诉:“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

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真切自然,又使同龄人产生共鸣。

八、提供可以选择的题材

1、爸爸妈妈为我裁鞋垫

2、和我大谈天地鬼神人间万物四时节令以

满足我的好奇心

3、我治牙时被我拉着手任意掐

4、和我一起喂小鸡,让我拾鸡蛋

5、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吃瓜子,爷爷把眉毛烧焦了

6、妈妈为我脚上擦药膏

7、我坐在妈妈的电瓶车后面为她捶背8、妈妈给我搓背

9、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嘴里没有皮,外公便将小馒头泡在水里

给我喝下去,填饱肚子

10、我给妈妈梳头11、我吃鱼肚子,妈妈吃鱼头鱼尾12、妈妈吃

我的剩饭

13、我和爸爸一起放鞭炮 14、外婆为治好我的咳嗽,东奔西走找

偏方

15、妈妈为我挠痒痒16、妈妈掏蟹黄给我吃17、妈妈挤虾仁给我

吃18、我帮爸爸拔白头发

19、奶奶吃饭时老是坐在桌角,让我坐中间20、爷爷帮我用藤条做

秋千

21、奶奶去吃喜酒,把发的巧克力喜糖带给我22、我失眠,爸爸用

艾草为我泡脚,按摩我的脚底

23、和外婆一起在银杏树下挖花生 24、和奶奶做三轮车,奶奶和三

轮车夫讨价还价

25、我为妈妈捶肩26、夏天我和奶奶一起在河边捞螺蛳,摸河蚌,

捉螃蟹

27、春节住在奶奶家,平时在家只盖两条被子,可奶奶怕我冷,一

会儿加一条被子,一会儿加一条毯子,压得我都呼吸都困难 28、傍

晚我和奶奶一起把鸭子赶进鸭棚

30、爸爸为我戒烟31、切洋葱时熏疼了我的眼睛,妈妈小心翼翼地

帮我吹吹

32、妈妈为让我多睡会儿,帮我挤牙膏,端洗脸水 33、我踩三轮

车带奶奶春游(待续)

八、写作实践: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

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

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

一篇文章。

【篇三:中考作文之选材(导学案)】

九下语文no:18-19 主备:李林峰初审:同钢复审:卓俊明第

周星期授课人:班级:学生姓名:组别:

中考作文——选材

[学习目标]

1、明白文章材料的重要性。(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动笔之前,它是立意的基础;写作时,它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2、学习怎样选材才能做于新颖独到。

[导学过程]

一、导入(见p47页的故事,讲后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写

作有什么启示?)

二、自主学习

阅读《新编新作文》47-54页,并作勾画,思考:选材要注意些什么?文章选材有哪些诀窍?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讨论后,写出探究到的选材方法?

我的选材方法老师讲的选材方法

2、请将你听到的选材的方法记在上面的右表中。

3、先独立完成p49页的“真题再现一”,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第一步,请将你的题目、立意和所选的材料的要点写在下面。

题目:立意:材料:

四、当堂训练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

爱吃面,四川人爱吃麻辣;“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

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然后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吃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合

面、~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课堂实录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中学徐玉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师: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又是中考的“半壁

江山”。而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

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

不符”等。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

择什么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的问题。

师:何谓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

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

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师:何谓选材?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师: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

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它们两者的

关系是: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

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那么,立意与选材

有哪些要求呢?

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看幻灯片所

展示的材料)

例:人生难免有离别。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a、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b、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c、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d、材料: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我一段又一段路。立意: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e、材料:我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忆起过去种种情景。立意:表现亲人之间的“死别”悲情。

生1:我觉得a、答案不太正确,审题不清,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b、答案正确,但是选材、立意太普通,缺乏新意,多数人会这样写。生2:我认为

c、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答案较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生3:我的想法是e、答案虽平常,但写得好,容易写出真情,打动人心。

师:大家对作文的立意与选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判断,根据以上

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幻灯片展示)

生集体朗读:立意的要求

①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

②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深刻:是的旨不能只罗列事物的表面现象,应揭示本质的东西。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六步十五法”写作训练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 7、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第二部分:话题作文“九问审题法” 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话题,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话题。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应注重审题,审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仔细阅读“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吃准这个“话题”的含义;②认真看准“注意”(有时是“要求”),照规定去完成话题作文。 如何细化话题,锁定中心,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做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话题作文的中心。 例一: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范围细化缩小到具体的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话题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二: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

作文指导——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张酉权 (2018年01月04日) 一、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二、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 三、怎么来审题 (一)审题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审题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四种方法”。五种方法为“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 1.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命题教师一般都会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或者生活实际进行命题。 2.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目中含有“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论、说、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教案

中考作文——选材教案记叙文就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通过人物或事件或景物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所谓的“选材”就是根据中心,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文章的中心,无外乎“亲情空间”“友情天地”“故乡眷恋”“自然怀抱”“感悟历史”“讴歌生命”“拥抱幸福”“品味孤独”“直面挫折”“敲击心灵的音符”“逆境抗争”等等。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就像蜜蜂采花粉酿蜜一样,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的花粉,经过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例子:PPT5--8 【点评】本文是对人内心精神家园的讴歌。对于一个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多年,对这个地方有过热情的人,这个地方都可以成为“乡土”。也就是精神上的“家”。这便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为表达这个中心,作者抓住爷爷的孤独,“爷爷”在“奶奶”的葬礼后被子女带到城里,在外人看起来是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但在内心,“爷爷”却远离了那给他无限经历的“家”。作者对“爷爷”在远离家园后的一系列描写是那么细腻,丝丝入扣,使读者产生共鸣,情感抒发很到位,能突出中心。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即使观点再新颖、再正确,也会因空洞无物,犹如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使人印象不深。犹如一个人要有躯体一样,文章必须要有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人的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合理一样,材料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常见的选材失误

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死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景物,可以大大方方地写成亲眼所见;自己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可以无中生有地成为文中的亲朋好友。即便是想象,也必须源于生活,合乎情理。 很多学生的作文形式相似,内容雷同,千篇一律,虚情假意,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具有广泛性。有一个中考作文是要求考生写在生活中是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奋发的。结果,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坷”。阅卷过程中老师发现,大量的考生不是写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亡故,就是写自己手脚残疾后如何克服困难。 据报道,有一个考场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考前父母双亡!至于将好好在一块儿生活的父母写成离异的就更多了。后来媒体上对中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有文章在惊问:我们这一年的考生,绝大多数是不幸的??其实,这是考生为了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肆意渲染,胡编乱造莫须有的困难来感动阅卷老师。 二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议论时只会将相同的意思翻来覆去地说。这样的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空洞无物。 三是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母爱,不是送伞就是深夜背你去医院;写同学,总是写因误会导致友谊破裂,而后对方转学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让人不爱读不想读。此外,常见的题材“撞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2.何谓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学生齐读) 3.从题目中审出什么 (1)审清词语含义,拓宽思路。(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一道风景线》(“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 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 《送你一轮明月》(学生思考) 含义:友情、亲情、安慰、鼓励、希望。最好虚实结合 (2)审清写作重心,找准立足点。《下雨天,真好》 (3)审清限制要求。(文体、人称、范围等) 《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 注意:题目后的写作要求,字数、体裁等。 4.怎样审题 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大家看这个题目,逐字推敲,看写作时该注意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小组讨论) 例:《这也是一种美》 “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 “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 “美”(给人享受、教益) 题眼:也 三、立意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只是明确

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1.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学生齐读)即:写本文的目的 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 正确明确深刻新颖 3.立意的技巧 a 变换视角《珍惜》(实、虚)(顺、逆) 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 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 顺向立意: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 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要言之成理) b联想想像《绿色》 自然的绿色: 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绿色食品、青春、希望、绿色军营、生机…… c 展现个性(张扬个性、写出独特体验) d 聚焦时代(学校、家庭、社会折射的时代风貌) 四、练兵场 1.《我想握住你的手》 2.《翅膀》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 解析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 “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形象,亦可是拟人化的事物。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 (精选优秀试题+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审题立意训练 1.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审题立意】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他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夏天,枝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美丽的绿色叶幔。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但感觉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 第二年,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正对着他微笑。楼下的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立意】 4.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叶总是微微地摇摆着。 我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五部分作文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一)立意选材方法 一、立意选材提炼新颖的立意 庄子说:“语文所贵者,意也。”“千古文章意在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看它的立意如何。立意主要有四个原则:(1)正确;(2)新颖;(3)深刻;(4)简约。 1.以小见大,以新颖见长 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比如,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弘扬时代精神。例如初中教材中的《变色龙》一文,写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这件小事,但反映的是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与罪恶。 又如: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家,是早出晚回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寻找寄托……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如我们在写作“回家”一文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平凡小事着笔,写让流浪儿童回家,留守少年盼望在外打工的父母快点回家;考试失利后回家的一段心路历程等。也可结合中央电视台“回家”栏目中被拐卖人的漫长回家路来写;也可写空巢老人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的主题;也可以从关心动物的角度写流浪猫狗回家,保护森林让鸟雀回家。 通过一些细小的事情来反映当前重大的主题。让一滴水显出太阳光辉。 2.纵向开掘,以深刻取胜 通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例如作文题“苦趣”。要想出彩,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表现“趣”上。写出深意,写出高度,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散步时,发现石头下伸出的小草,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在练舞、练字的过程中,表现出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自己收获的感悟,心灵上受到的启发等。 结合生活常识和个人阅历,不断深入挖掘材料的隐藏内涵,就能写出深刻优秀的作文。 3.挑战旧论,以独到启思 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定论大胆说“不”,旨在从反面发现事物新的特点,独辟蹊径,表达出令人信服的全新思想和观点来,让入耳目一新。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本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按照惯常思想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耐心等待,不必杞人忧天;晚行一样见风景;过程比起步更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当然,这些立意也可从反面进行,如浮躁的等待;忧虑孩子比不过别人;输在起跑线上;过程往往被人忽略;等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材料作文“题目说明”的类别: (一)给一段材料,再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武汉市08年元月调考题): 18.阅读下面新闻,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文体自选,文题自拟。 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海水拍打和潮汐涨落会在风琴管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美妙的乐声也随之产生。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二)给一段材料,并结合材料,写了几句提示语,再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一(武汉市08年4月调考题): 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我们认识了一个弱女子,她坚守一位医生的良知,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但她十年不辍,无怨无悔,被她揭露的伪劣医疗器械有20多种,其中8种已被查处,她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她——陈晓兰,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也是强大的;是有限的,也是无穷的……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例题二(武汉市08年5月调考题): 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极端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在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背后,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在设计火种灯的过程中,由于以往常用的液体航空煤油6500米以上无法正常工作,科研人员先后试验多种材料都被—一否定,后来,退休科研人员任国周看到一个用碳做热源的暖手炉后突发灵感,决定用碳做火种,但第一次试验效果不理想。后来,任国周看到一个烧饼摊旁的蜂窝煤炉,顿生联想,将碳柱象蜂窝煤一样上下深放在火种灯内,下面的碳柱燃尽化成灰,上面的碳柱自动落下来,这样通过不断添加碳柱就可以保持火种灯不灭,而且排友问题也能解决。最终珠峰火种灯装上了5节50毫米高的特殊碳柱,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 一个大难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个小发现迎刃而解,这个现象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例题三: 花园。有朵玫瑰花,边上有只青蛙。玫瑰认为青蛙很丑陋,就把它赶走了,可过了几分钟,青蛙再来到花园时,发现玫瑰花已经枯萎了。原来没有青蛙吞食害虫,玫瑰花也就失去了保护。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给一段材料,并结合材料,写了几句提示语,并给一话题,再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一: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小骇稍微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书本,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闻书本上的蜂蜜。 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书本是甜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书本是甜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 例题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无独有偶,有只日本苍鹭肚子饿得发慌,它瞪着眼睛,注视着池中小鱼。突然它飞到附近的树林中,衔来一根嫩枝。折成几段,丢入池中,并不时用嘴移动小枝,水中鱼儿误以为是小虫,便浮上水面抢食,苍鹭趁机捉来饱餐一顿。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篇一: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结合审题指导拟题。学习重点: 通过审题方法的分类整理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学习难点:审题中的全局把握。 学习设想:引导学 生通过分析和演练,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教师板书 二、学习过程(审题方法指导) 1、明确重心法 【含义】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

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1 【典例】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2、以问领想法 【含义】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 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课题)【典例】 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审题指导】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

中考作文选材指导教案全解-共11页

九年级作文训练(1) 教学内容:作文的选材(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选材组材的误区; 2.培养学生选材组材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优秀的作文往往需要很优秀的材料,或者善于将平凡的材料精细化,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内容。那么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呢?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选材误区在哪里呢? 二、何谓选材: 选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如《我的妈妈》,可以叙述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也可以写她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可以写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也可以写她坚强、乐观,艰苦创业。这不同的内容就是你选择的材料。 三、选材上常见的误区: 1.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等主题上。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议论总是堆砌事例,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2.材料陈旧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 3.材料单一化600字左右的字数虽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显得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4.抄袭现象严重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5.选材杂乱,凑足字数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话题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成600多字。结果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四、选材的常规要求: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每年考场作文都会出现一些考生作文思想偏激或消极情形,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文以载道。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激进的思想,能体现你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考场上,为求稳妥,最好不要涉猎思想禁区、道德禁区、恋爱禁区。 2.新颖典型,力避陈腐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Llt32100 2017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问题特征鲜明; (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中“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识,考生可从中选取角度进行写作,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他感悟与认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考生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 【审题立意】写作时,既要写“经历与体验”,也要写“认识与思考”,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意深刻。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止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

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思路点拨】“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耳熟能祥”、“习以为常”等等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也是初中生不难理解的话题。但是,受自身思维囹圄的限制(责任主要在于老师),很可能会提笔瞢圈,不知所云.其实,打开思维就好写.譬如,“优秀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中学生最大的毛病,同学们可据此阐述和旁证博引,一篇锦绣文章便如汩汩江水从指尖流出…… 【范文】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过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恶习就是懒惰。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然而,一朝梦醒,洗尽铅华,才发觉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对,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战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正途!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诸多品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外烁教育的品质;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是砥砺学习的品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物华天宝的品质;喜鹊连声叫,黄狗轻声吼,是山高水长的品质……修身、养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当代中学生必需的功课。 这门课如果做的不好,不仅遗祸自己,更会戕害他人,甚至误国误民。现代大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害死了自己.小时候,母亲让差不多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母亲责怪,他却说:“白糖红糖都是糖,差不多.”长大了,他要坐火车去外地,原本8点30的火车,可他到车站已经8点32了,火车已开走了,他抱怨:“30和32差不多啊,火车咋就开了呢?”;得病了,家人找不到东村的王大夫,他让家人请西村的兽医汪大夫,结果庸医误诊,生命垂危之际,他还说:“王和汪,就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初中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 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 2、“审题”的含义 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 范围、体裁等要求,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以便有的放矢进行写作。 3、审题的方法 (一)“辨”——辨识类别(常考的作文题形式有四种) 文题的形式:①全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③话题作文④材料作文例: ①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 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全命题作文) ②《想起这件事,我就__》,题目中的“__”要先填写完整,再写成记叙文。(半命题作文) ③以 “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话题作文) ④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 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材料作文) (二)、“审”——逐个破译 1、审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 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文字虽然简短,指令性和指导性却很强。如果小看了它,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练习] 1.下面文题的“要求”中有哪些重要的内容? 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 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 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一件事来

中考作文之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篇一:中考材料作文题目精选】 1、《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为不与人 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 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 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 要套作,不要抄袭。 【构思提示】:从“曲则全”、“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等,看到为人应该“谦虚,处人之下”,这样则更容易获得你想 得到的。也就是说看到《老子》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过 老子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委曲是为了保全,低下是为了获得 更多,不争是为了别人无法与之争,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启示: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更应该从古人那里吸收智慧,讲究方式 方法,去取得成功。勾践、韩信。。。 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 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 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 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 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 了一车的木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 沉香” 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 木炭” 羡慕不已,最终的 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 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 做事要

(完整版)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任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在杭州做环卫 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马路。一些网友表示,博士生利用假期分担父母的辛苦让人感动,但是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的压抑和不得志。而“文革”中,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屡遭批斗,却以一篇自制的“陋室铭”激励自己: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的 信念,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 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字是十九大报 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 “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 !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具体的立意内容: 一、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如何精深立意 1.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如鲁迅在《风筝》里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行为。事件的表层意蕴是:“自己的行为是对儿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六步十五法”写作训练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容 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 7、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第二部分:话题作文“九问审题法” 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话题作文在写作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话题,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话题。 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应注重审题,审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仔细阅读“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吃准这个“话题”的含义;②认真看准“注意”(有时是“要求”),照规定去完成话题作文。 如何细化话题,锁定中心,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做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话题作文的中心。 例一: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围细化缩小到具体的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话题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二: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造幸福?怎样享受幸福?⑤为什么“享受幸福”?为谁守护幸福?……还可以设问下去。总之,每一个设问就是一个角度,一个思路,一个切入点。经过筛选,最后敲定你最有把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教案 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和立意 【教学目标】 学习中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各种文题信息的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一、导入 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二、全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1.何谓审题、立意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 2.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3. 审题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1)重点分析“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避免了写作的误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 《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成功是被逼出来的》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也是课堂》《这也是一道风景》《其实很简单》 例:《这也是一种美》:也 “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 “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 “美”(给人享受、教益)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南京中考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这也是一道风景》、成都中考题《我心中的风景》《心中的彩虹》《画一扇窗给自己》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