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形态学

形态学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生物形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结构形态的科学。生物形态学通过对动植物的机体结构及其外部形状的关系,来了解它们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德国艺术批评家赫尔德提出对艺术形态的划分,之后是黑格尔美学的历史主义观点,塔本贝克《美的宗教》相继出现。)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的工业设计产品的形态研究,既不能单纯从艺术的观点去考察,也不能单纯的以科技形态为依据。

2、形态

形态是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形态”即形状与神态,形是外在形体,神是外在精神理念,形与态的统一才是人类理想的创造物。

分为: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

3、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异同

相同点:不论是自然形态的东西,还是人工形态的东西,它们都有自身的物质特性,并且服从一定的自然规律。

不同点:①目的性,人工形态的东西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人的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它的存在具有符合人的目的性的特点,而自然形态的东西并不以符合人的目的性作为存在的前提。

②主体性,人工形态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

③社会性,由于人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使人工制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成为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这就使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4、人工形态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

人工形态的构成: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

关联: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材料是产品物质基础,结构是产品内部不同的材料的组合方式,形式是产品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则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从而构成了对人的一定效用。

互动:①材料是结构的基础。制作任何产品都需要利用一定的材料,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结构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工艺性能、质量特征性以及市场效果都具有重大影响。

②产品总是由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发挥出一定的效用功能。任何结构的构筑都要依靠一定的材料,材料是结构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则是

由结构决定的,结构是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载体,它是实现产品物质功能的手段集合。

③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的形体、色彩、质地等产品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他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形式总是受制于材料、结构和物质功能的要求,但同时它又积极的影响到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发挥。

④产品的功能是产品动态系统产生一定活动方式的能力,即将一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能力,任何一个产品,在设计时首先要对其功能作出明确定义,才能明确揭示出这一产品的内涵和要求。

5、国际博览会

1851年伦敦国际博览会,有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构思的水晶宫,是由钢架和玻璃建成的结构,为现代建筑发展开辟了道路。

仿生学,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

6、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它是由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到脑的相应部位而产生的。感觉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基础,同样也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心理要素。

7、知觉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知觉具有整体性,是由单一分析器形成。人对空间和物体的知觉是随着人的活动而形成的。

8、形式自由度

当产品的材料、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已经确定时,形式在技术条件的制约下所允许的变化范围称为形式自由度。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构件具有不同大小的形式自由度。

9、完形理论

完形心理学(又称为格式塔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开创的。主张人在意识经验中的结构完整性是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1912年韦特墨发表《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是完形心理学派产生的标志。强调整体性。

同形论是由苛勒提出的,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完形心理学原理》

马赫,《感觉的分析》

第二章

1、功能

功能的概念,用以表示一个物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产品来说,功能便是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功能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成为产品的核心内容。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所以功能概念本身也是多层次的,可以将其划分为实用的、认知的和审美的。

2、功能的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

3、审美淘汰

从宜人性和精神功能出发,在产品选择中作出否定。

从废旧淘汰到审美淘汰的转变:

①一件衣服淘汰要待它开始破损而无法穿着。一个台灯要待它开关不灵而又难以修复时,才加以更换,这便是废旧淘汰。废旧淘汰以功能性的使用作为淘汰标准审美淘汰指从宜人性和精神功能出发,在产品选择中作出否定。

②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人的需求一般是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

③审美需要的渗透性

④审美淘汰与情感性消费,消费把需要生产出来。

4、情感性消费

情感性消费并不一定指向挥霍无度的高消费,而是指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具有人情味的生活。

5、为什么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①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②从需要的存在状态看,需要有现实性需要和潜在性需要,现实性需要是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由于没有具体的指向性,所以这种需要还不具有现实性,只是一种潜在状态的存在。只有当这种需要的对象出现以后,这种潜在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需要。

③设计是带有规划性质的创造活动,它的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所以它的着重点在于不断满足人的潜在性需要。也就是说,设计不是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为为满足人的潜在需要提供具体对象,从而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

所以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6、“形式依随功能”这一口号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

原因:①一方面,不仅与功能相关的因素影响对形式的选择,而且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对形式的选择。

②另一方面,功能的概念并非是单一的,它可能具有不同层次和内容。

因此,这一口号的逻辑内容是不完整的。

7、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看法?

①在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形式的统一体中,形式依随功能,强调形式要适用于功能要求,是形式创造建立在纯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功能主义的形式,在技术领域中,功能形式优先,即在设计中一切都应服从于功能。

②功能决定形式的真实性原则。

③不仅与功能相关的因素影响对形式的选择,而且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对是的选择,功能的概念并非是单一的,他可能具有不同层次和内容。形式的创造也属于功能的范畴。

8、功能转化原理与所应遵循的原则

原理:①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价值是事物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产品的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和物质的需要,对人来说是一种功利价值,产品的审美功能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人来说便是审美价值。

②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审美价值涉及美的本体论的问题。价值关系反映了人在实践过程中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双向结构

③实用认知因素向审美因素的转化,当人们对于自然规律性和社会目的性的把握摆脱了强制性的束缚而取得对于功能目的性的表现时便获得产品审美创造的能力。

9、审美创造的原理与所应遵循的原则

①产品审美创造应该坚持以功能定位和取向的原则,使产品精神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整个产品的功能目的的实现。

②产品审美创造还应该坚持发展的原则,以适应人们趣味追求变化和新鲜的要求。

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章

1、文化整合

①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文化的重组,即原来性质不同、目标和价值取向各异的文化,经过相互冲突之后,逐步接近,彼此协调,它们的内容与形式、功能和价值目标的取向上不断修正,为共同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渐渐融合,组成新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重组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组合,而是相互吸收和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的过程。

2、文化

①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生存式样的系统,它与自然形态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势。

②从词源学的角度,文化来源于西方拉丁文“cultural”

③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人不仅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目的。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3、文化形态的三分法划分

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4、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

大设计观:基本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去规划和安排各项具体的设计任务,大设计的着眼点在于建立科学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充分挖掘科学技术的功能意义和人文价值。

6、生态设计

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农业,林业生产中,生态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其首先表现在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的统筹规划上。产品的生态设计,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生态观念的发展,使当代设计思维的走向产生了逆转。

7、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

①产品设计是通过对产品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确定,建构起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产品方案和模型。

②文化整合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整合的过程,它是通过设计师的主体创造性实现的。

③从创造思维的特征上看,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④从设计的专业和知识领域看,产品设计是结构与造型的一体化,是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的结合。

⑤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这就是说,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

8、何为生态设计,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

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①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农业,林业生产中,生态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10、消费定势

是消费者依据过去经验或习惯性选择来购买商品的现象,这种消费定势的形成首先与商品质量有关。习惯的形成往往与最初的选择和日后的满足程度直接相关。

当消费定势一旦形成,便在商品选择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

第四章

1、审美形式

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后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形势相对于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

2、形式美

是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结构关系所产生的审美价值。

3、形式美的形式法则:

①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韵律最初出现于诗歌领域。德国美学家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一书中指出。

②比例与尺度:比例构成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③对称与均衡:对称是事物的结构性原理。从自然界到人工事物都存在某种对称性关系。对称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它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某种不变的性质。均衡则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或称为平衡。

④对比与协调: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机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协调则是将对立要素之间调和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刚柔相济、动静与虚实互补,使不同性质的形式要素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和稳健的审美感受。

⑤变化与统一:变化是由运动成新形式的呈现,它可以渐变的微差形式或序列化形式构

成不同的层次。整体的统一性是任何设计构图的基本要求。

4、知识点: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

5、知识点:生态学的提出者: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在《普通有机形态学》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美。

6.什么是生态美

生态审美观是以生态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生态美是能满足人们生态审美需要的审美存在。生态美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态生态审美需要,在这里审美主体是融入其中的,构成直接的参与者。

7、人的形式感的形成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实践。

8、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

A.生活环境的洁净感和卫生状况;

B.环境的宜人性,可以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

C.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发达也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状态;

D.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

E.人的生命体验与对象世界的交融和谐。

第五章

1、符号

广义上的符号是利用一定的媒介来代表或指称另一事物的信息载体。符号是实现信息储存盒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手段,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

从符号的表达对象的角度可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

从符号的媒介性质可划分为:性质符号、单一符号、规则符号

符号学是研究有关符号性质和规律的学科。符号学的两个源头分别出现在逻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中①美国哲学家査·桑·皮尔斯②瑞士人索绪尔

能指与所指(这是索绪尔论)

语言符号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内涵组成的,前者成为能指(意符),后者成为所指(意指),能指和所指是符号的俩个结构因素,前者是表征物,后者是被表征物。

2、标志

由来:人类为了交流和记录而创造了符号。

①标志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符号,首先,标志是一个符号,这是表现在外在形式上。

②它的内涵代表了特殊意义,这个符号就是对某人某企业来讲,在某方面具备某种资格,

能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

③按内容划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

3、广告

由广告主将有关一种商品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目的在于是接收者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内容。

广告分为行动广告、态度广告和形象广告。

作用:①引人注目②换取兴趣③激发欲求④促成购买

4、后现代主义,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萌发是以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1966年发表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为标志的。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口号,他提出了“少则令人生厌”。

后现代建筑意义的传达,其手段是依靠隐喻。

5、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①所传播的文化必须具有共享性,只有当人们对传播对象有一定认同或理解时,才能发挥传播的效果。

②传播关系的建立,任何传播都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完成的,因此需要建立起连接双方的渠道,一般的传播并不限于两个人之间,而往往形成一个社会的关系网。

③传播媒介的应用,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所使用的载体,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表示各种传播手段的总和。

④传播方式的选择,不同的传播过程有不同的模式。

6、商标形象设计中有哪些要求?

①商标形象应该构成一个视觉完形,使之能从背景中突现出来,以便给人造成鲜明的印象。

②商标的形象应该具有独特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以便与其他品牌商标区分开来。

③商标形象应该尽量简明。符号形象的简化有助于人们认知和识记,可以使人一眼就辩认出来,而且容易过目不忘。

④商标形象应该富有寓意性和象征性,从而使商标形象的意义蕴含更加丰富。

⑤商标形象要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第六章

1、风格

风格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

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当一种类型的产品构成一定的审美形象时,它的相对稳定的形式特征便升华为一种风格。风格是设计文化中高层次的问题,构成设计美学中一个特有的范畴。

2、知识点:青铜是一种铜和锡、铅的合金。

3、知识点: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传统的青瓷、白瓷、黑瓷等瓷种都有新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造型、釉色和装饰方面都有新的创造,它使传统陶瓷艺术中单纯而秀美的风格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哥汝官定钧)

4、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富于民族特色。家具的古典式样已定型成熟,史称“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

①注重结构美。不用胶和钉,主要用榫卯结构。

②注重材质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不加遮饰,色泽雅致,木纹优美,质感坚致细腻。

③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线条流利。

④注重装饰美。装饰简洁,不事繁琐雕琢。装饰线脚简练细致,朴实无华。

5、包豪斯

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

主要特征是:

①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

②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③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融合;

④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相结合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守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继承了莫里斯“人性化”的一面,提倡创造精神,主张审美与实用功能的新统一。

6、现代装饰的趋向:

①装饰趋向简洁化

②装饰要讲究变化

③装饰要适应于整体形式

④要充分发挥产品质料自身的装饰效果

⑤充分发挥产品结构自身的装饰效果。

7、怎样认识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中的不同风格特征?

现代设计:①追求时尚与潮流②造型简洁,奉行“少即多”③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④提倡人性化⑤提倡创造精神

后现代设计:①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

②讲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③表现出对现代设计风格的批判(代表人物:文丘里)

设计美学考试题

设计美学考试题 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 动? 答:设计审美的核心是融合了“迪扎因”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感性,技术美和艺术美创造性活动。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无形的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视觉化手段化为有形的产品过程,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促使产品产生的整过思维过程和行为过程。设计什么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强调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人是研究设计审美的主导因素。设计审美是把美学原理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是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美学产生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实用功能和与审美功能以及物质效能和精神效能的统一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同时也为理性通往感性开拓了现实的道路。劳动条件、劳动环境适应了劳动者的生理机能,市劳动生产中形成生理上的快感、舒适感、安全感,从而激起劳动者心理活动的愉悦感。劳动条件符合人的生理结构,促使劳动中的快感上升为美感,使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况向更高境界发展。因此,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2、为什么说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 创造? 答: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科技的影响,设计是设计者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它给人们带来实用和美观结合的产品,给使用者带来愉悦。设计的产品要考虑实用性,美学的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在设计创作时,都应当围绕着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考虑和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外部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都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实用工艺品应当适用、经济、美观。就是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审美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不仅希望日常生活用品坚固适用,而且希望这些用品精致美观,甚至把美观放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未来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人类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然泪设计的发展。 3、简要说明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如何体现的? 答:设计的本质是○1设计是人类创造的○2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设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依据实际需要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物体。审美的本质是不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分三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的萌芽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工业设计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拉工业设计的发展。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1956年应邀去台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拉台湾工业设计运动。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88年正式成立。 工业设计大致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搜索阶段。第二时期: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时期。 ※ ※3即传统又现代※4主要在英国※5商品废止制、通用标准化设计 ※6塑料时代、反传统风格※7罗维航天设计大师(有洁癖)

设计是人类为拉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便开始萌发拉。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距今有300万至50万年。距今七八千年,人类出现拉第一次社会分工,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并有拉产品交换。手工艺设计阶段由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前。手工业设计阶段有两个重点的特点,一是实用性;二是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 制陶是通过火的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性质。这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重要的一页。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出现。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陶器的造型一般是为拉适应生活实用而设计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中水用完时,瓶口自动朝下,打水时方便。打满水时瓶口朝上,方便提运。关键是瓶的造型和栓绳瓣的位置恰倒好处。 南北朝时进入瓷器时代。明代家具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四个重要因素:意匠美(朴素得人机工程学)、材料美、结构美和工艺美。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他有三大建筑体系:中式及佛教建筑体系;欧式、哥特式、拜占廷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体系。古埃及金字塔最成功的代表是公元前27~26世纪建于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叫作库富金字塔,其次是胡夫金字塔。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建筑影响欧洲2000年。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Doric)柱式的最高成就。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典型的希腊爱奥尼克(Lonic)柱式神庙。科林斯柱头(Corinth)柱头上饰以卷草。13世纪的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风格。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到17世纪的设计进入拉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史称浪漫时期。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设计风格开始流行,主要流行地区为意大利。;洛可可(ROCOCO)原意为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商业化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起点。18世纪各种流行的风格此起彼伏,从巴洛克、洛可可、中国风、哥特式直到新古典,表明拉日益扩展中的市场对于新奇的不断追求。在无数的消费品生产领域中,新颖的设计成拉一种主要的市场促销方式。18世纪前所未有的广大市场使“时尚”、“趣味”等成设计演变中的关键因素,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也促使拉设计的专业化,推动拉设计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机器成拉工业中的新成员。许多技术性的工作由大量未受过传统手工艺训练的工人来承担。由于机器重复生产的准确性,这些工人不可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设计产生个人的影响,只能按照预先制定的设计进行大批量的重复生产,这就使得在机械化的工业中,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进一步分开。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由于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复古思潮统治着18世纪下半叶的设计活动,这个时期比较流行的是新古典和浪漫主义。新古典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的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拉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主义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特点是放弃拉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浪漫主义始源于工业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开始就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

美学原理资料整理.

第一章 朱立元:“美存在么?它是怎样存在的?”因为只有“美”存在了,然后才能言说“美”是什么等其他问题,而传统美学不问美是否存在或怎样存在就直接问美是什么,绞尽脑汁给美下定义,结果陷入理论误区,因为连是不是有美都没有解决,就问美是什么,这在逻辑上也说不通。因此,美的存在问题是美的首要问题。 美概念不是一个合理的名词性概念,因为现实中没有一个可以被美概念指代的美事物。 美概念是其他事物的符号,不是实际中一个独立事物的符号 美本质问题研究的终结 建立在错误判断的基础上的问题,造成回答的吊诡。 所有对“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都在证明这一回答是不正确的,因此不成为一个回答;所有试图说明“美”确实是个存在物的理论,都表明“美”不是个存在物;只要说明美是什么事物了,这个事物就肯定不是美;只要对美是什么命题做出回答了,这个回答一定在进行着自我否定。 美概念是一个代名词!(概念的概念 审美知觉的建立 人类具有一般审美能力之后,并不是把所有事物都当作审美对象。 美学研究应该清晰地揭示:事物自身的因素是怎样的,起什么作用;人的因素是怎样的,起什么作用。 第二章 由美本质转向审美

世上原本没有美事物,美的事物怎样形成?世上原本没有美感,美感怎样形成?世上原本没有审美,审美怎样形成? 审美活动的特征 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它是对事物外在形式、形象相对独立地加以知觉并因此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的过程。 由于审美活动带有形式知觉的特征,不是实用需要得到满足的活动,因此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非利害性。 所谓审美发生,就是非利害性形式知觉活动的发生。利害与非利害?? 人的需要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生存活动相关的实用性的需要,是利害性的;一类是不与生存活动相关的非实用性的需要即审美需要,是非利害性的。 审美活动完成之后的社会功用不能等同于审美活动本身的性质,不归于审美活动本身的利害属性问题。 利害性?? 美学中的“利害性”概念专指与人的生存需要直接关联的价值属性。 生存需要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生理性需要,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关; 第二类是社会性需要,如对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需要; 第三类是精神需要,如荣誉感、道德感、幸福感等等。 利害性快感与非利害美感的体验性区别 到目前为止,利害性快感与非利害性美感的区别都只能是凭借人的主观感受来划分的。凡是利害性的需要及其满足都会被体验为同一类感受,可称之为“生存感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 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 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 四是注重装饰美。21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35——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1)

1.浪漫主义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始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反对机械化,对抗机器生产。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2.样式设计即经常性地改变汽车的外部风格以强调美学外观,而技术零件的生产则可保持相对稳定。以市场为导向,本质是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多样化的统一”原则让位其反面“统一中的多样化”。以福特公司为例,是商业设计的代表。 3.折衷主义其历史背景是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体系”得到更广传播。美国发展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社会,开始意识到他在世界上的地位,并努力寻求文化上的认同感。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就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某种特定风格,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4.后现代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轩然大波。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有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于三点:即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5.青春风格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得名于《青春》杂志。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作品中,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重要步骤。雷迈思克米德是“青春风格”的重要人物,他设计的餐具标志着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贝伦斯也是青春风格的代表人物,美国的代表人物泰凡尼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 6.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商业的三种废止形式:功能型废止,合意型废止,质量型废止。其本质是形式主义。 7.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理性主义强调以设计科学为基础,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它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无名性”为特征的理性主义设计为国际上一些引导潮流的大设计集团采用。如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布劳恩公司等。 8.孟菲斯孟菲斯是一个国际设计集团,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组织杰出代表。提出了“反设计”的观念。1980年,由索特萨斯和7名年轻设计师组成。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孟菲斯”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孟菲斯”设计是试验的,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设计。“孟菲斯”对功能有全新的解释,即功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它是产品与生活之间一种可能关系。这种功能的含义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产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更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和符号。1988年,索特萨斯宣布孟菲斯结束。 9.有机现代主义软功能主义是现代主义和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风格走到一起后出现的,设计风格从几何型走向S型曲线,从以纯粹的功能主导,走向一定的人情味道,是现代功能主义和北欧的人文情调和手工艺文化相结合,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这个名词真正出现的时间为二战以后。 10.绿色设计:20世纪末,设计师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绿色设计成了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上) 设计艺术学09研陈百超《中国设计史》是一本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而有系统的讲述和研究中国设计 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本书。作者高丰先生,现为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并担任中国工业设计理事会理事。 该书共分为九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序论,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另外八个章节分别叙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种类的设计,以及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及变化。 在序论中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学习设计,必先要了解设计的历史,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接设计历史中一些好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传统,把这些运用到我们现行的设计当中,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设计更有底蕴,才能逐渐形成中国的设计特色。中国设计史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其不同于过去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设计史侧重于设计的研究,而工艺美术史则偏重于工艺方面,而工艺只是设计的一个部分而已。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设计作品,是评价一个时代艺术设计的主要标准。 设计的起源和发生,是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为了劳动而制作工具开始的。从打制石器开始的旧石器时代到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变换和石工具加工技术的进步,更是原始工具设计的一个重大飞跃。不仅石工具的使用功能大大的扩大,又使石工具的形体趋于规范化,具有了形式美。原始人的造型设计观念由此而逐步产生,而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原始人对设计的造型、装饰、色彩和工艺审美因素的考虑。七空刀石这种收割工具可堪称是新石器时代工具的杰作。其七个石孔通过穿绳使石刀牢固的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七孔整齐有序的排列,也使造型产生了点、面组合的形式美感和节奏韵味,也达到了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实用性和审美性。 原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原始陶器的设计。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火的利用;二是丰富的黏土资源。把黏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烧结成坚固耐用的陶器。根据原始陶器的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水器、酒器、杂器等六大类。原始陶器的成型工艺主要分为手制法、模制法和轮制法三种。手制法是最为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又可以分为手捏法、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原始陶器的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开创的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重要准则,从设计的意义来说,原始陶器的设计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商周时期,从社会学叫顾看,称为奴隶社会;从物质文化史角度看,叫做青铜时代。因此,青铜器即是奴隶社会的时代象征,也是青铜时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青铜,主要是指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它与纯铜相比,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4026) 主编:罗礼平、潘日明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2 年 2 月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04026) 指定用书:《设计美学》徐恒醇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设计美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对设计美学理论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门课程对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继而建立起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文莱的、开放的设计观,更好的做出高质量的设计。 二、考试目标 考核要点 (一)第一章形态构成论 1.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2.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

3.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 4.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二)第二章功能转化论 1.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 2.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 3.功能转化原理 4.审美创造与意象生成(三)文化整合论 1.文化的形态构成 2.设计文化的构成 3.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 4.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四)审美范畴论 1.形式美 2.技术美 3.功能美 4.艺术美 5.生态美 (五)符号表现论 1.符号与传播 2.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 3.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 4.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六)风格变迁论

1.风格范畴的内涵 2.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 3.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 4.装饰的审美趋向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建议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和实施建议。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一定的考核要点,这些要点便可视作考核目标,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够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系统地学习本科目,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能够更加明确其命题范围,从而比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设计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涉及知识内容广泛的科目,在本大纲考核要求中,按照考核要点分成若干部分规定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应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二)关于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美学》,徐恒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无论是应考者还是社会集中辅导,应以本大纲对知识点与考核要点做出的规定为纲,认真专研制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把握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和文化整合论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理论基础,以及学生的理论思辨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意识。孤立地识记一些零散的知识

2020年整理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pdf

篇一: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我对工业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工业革命是工业设计的母体,所以,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和经济发展而孕育出来的,它以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手段,以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原则,通过人性化的造型设计,推出具有全新面貌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曾长的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关于莫里斯,为什么他是现代设计之父?我难以理解,也许这是我上此课的最大遗憾。其成就是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都有的;其机遇或者想法也并非自成一家,别无分店。其最大成就是打破装饰性为主的传统建筑,然而是否设计世界以此为古今分界呢?难以定论!我将继续研习史潮以求真解。 2、我较喜欢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格罗比乌斯和唯美主义的拉里克,前者的设计精神领导了包豪斯;后者的高雅风格征服世界成为法国高雅风格的代表 3、我最崇拜的设计师是美国人罗维,可口可乐标志设计者,流线型风格的倡导者,工业设计专业的先驱。原因很简单:他让流线型深入产品深入人心!这也是我最喜欢用的风格。 4、战后日本意大利发展神速。德国也不落后,似乎但凡战败国,只要其略有改悔之意便得万人扶正。日本有三菱日产本田丰田索尼佳能??每一个在我们国家都人皆耳熟能详。这是日本人的骄傲也是我 们国家的悲哀! 我开始关注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却发现工业设计真是无处不在,它绝对不只是冰冷的机械,从我们手中的铅笔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桌一椅,再到家用电器,到汽车轮船,甚至航空母舰无一不属于我们工业设计的范畴。是的,设计无处不在!酝酿了那么久,终于转入了对工业设计史的具体学习.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应该算是工业设计的开端了。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工业革命后,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混乱是难免的。由于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这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素来是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多数美学著作都归总为五种主要的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艺术思潮的发展经历: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样式—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 艺术的发展经历:为神的设计—为人的设计 20世纪初,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在中国兴起了“东学西渐”之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图案”这个学科。20世纪中国的造物艺术走了一条“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道路。 艺术设计分为六大类,即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 洛可可是流行于18世纪法国宫廷建筑和工艺美术的一种艺术风格,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洛可可风格原意为“贝壳形”.源于法语的“精巧”。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的贵族崇尚纤巧轻佻、华丽繁褥。洛可可的室内装饰色彩明快,细腻柔媚,多用弧线,缠绵盘曲,以涡旋纹为标志。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提倡自然艺术,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和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追求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约翰·拉斯金: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新艺术运动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在装饰上反对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主张设计的城市、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红房子”,是1859~1860年由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莫里斯结婚而设计的私人住宅。 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强烈反应工业化风格,重视与热衷传统手工艺;其次,他们都反对繁琐矫饰和过分装饰的风格,他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而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形式,比如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不同之处:“工艺美

设计美学试卷(A)

设计美学试卷(A) 学校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分数____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阅卷人____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4) ①毕达哥拉斯②苏格拉底③柏拉图④鲍姆嘉通 2、青铜器的美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美?(3) ①原始的美②铜的材质美③狞厉的美④粗犷的美 3、设计艺术的首要功能是(3) ①认识功能②道德功能③审美功能④娱乐功能 4、技术美的核心是(2) ①形式美②功能美③色彩美④线条美 5、工业设计与其它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工业设计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②工业设计是一种人工制品③工业设计是意象思维的结晶④工业设计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6、设计活动产生于(4) ①模仿②巫术③游戏④实践 7、在西方美学史上,主为“数或数量的关系是万物的本源”的美学家是() ①柏拉图②康德③毕达哥拉斯④黑格尔 8、西方美学从古典形式向现代设计形态转变的时间是()

①18世纪末期②19世纪中期③20世纪初期④20世纪中期 9、设计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 ①社会中的审美对象②自然中的审美对象③产品中的审美对象④人生中的审美对象 10、“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内涵是(2) ①人为美而存在②有了人,世界才有美③有了世界,才有人的美④人是世界中最美的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设计的本质是(1、 2、 3、4) ①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设计是人类创造的③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④设计是将理念变为现实的物化过程⑤设计是现代艺术 2、工业美的结构要素是(1、2、 3、4) ①功能的结构②材料的结构③机体的结构④形式的结构 3、设计美的本质特征是(1、2、3、 4、5) ①功能性特征②社会性特征③形象性特征④历史性特征⑤交易性特征 4、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有(1、2、4、5) 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色彩美④形式美⑤功能美 5、产品结构的特征有(1、2、3、5) ①层次性②有序性③艺术性④抽象性⑤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国史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 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 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

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 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 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详见P40) 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漆器新品种——雕漆。 19.缂丝(详见P58 - P59)“通经断纬” 20.戗金是宋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 21.犀皮漆器(宋代独创),表面光滑,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天然流动,色泽灿然,非常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