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先生是一位特别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在

探讨问题时非常理性,但在他心里和文字背后却充满了对社会底层、

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深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他

总是在思考,怎样能够协助他们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和命运,走上

现代化之路,他总是怀有这样一种目的和期许。他表达感情真挚、动人。不管是对家乡的人们,还是对少数民族同胞,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协助他们,希望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改

变贫困和落后面貌。在他那里,没有大汉族主义。我到中国社会科学

院民族学所工作之后,对这点体会特别深。先生是在沿海地区长大的,肯定受到国家主义、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等思想的影响,在《乡

土重建》这部著作中,他并不是简单地将改造农民,改造民族地区和

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一个政治口号或逻辑推理结论,不主张靠强制的、

外在的力量,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希望和方向、引导和支持,这是他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人文关怀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深层理念和

情怀。这种思想和意识源于他早期对机器工业革命的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先生曾翻译过《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那时他对于理性化、科学化很警惕。当然,后来先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还是希望广大

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但这不应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

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的。他很重视方式、方法,要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二、天下观点和世界视野

先生在很多方面是以天下为家的,他有胸怀天下的整体世界观,没有

把自己的小家看得那么重。他能超越于小环境—他的家乡人民、他的

调查对象,他考虑的问题是具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比如他指出,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来促动农民进入市场,促动沿海地区按照

市场规律办事。他在“京九线串糖葫芦”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京九线

一面连着浙东地区,一面连着市场经济,它往哪方面走要看它怎么选

择。其实,从中能够看出他的取向。他到了民族地区,总结出了很多

方案、模式,其实他更多地看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力量,但这种自

我发展需要外力推动,他将这种外力视为当地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不是替代品。他有全局观和整体观,他的思想深处其实是传统的儒

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延续。先生学贯中西,出国

留学之前在教会大学受到过传教士的熏陶,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受到几

位外国老师的深刻影响,比如在燕京大学讲过课的派克,清华大学的

史禄国,还有马林诺夫斯基。史禄国是一位流落在国外的著名学者,

心怀祖国却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先生对史禄国的学术成就是

非常敬仰的,但对其不能报国这个点很惋惜。他很敬仰马林诺夫斯基,但马林诺夫斯基对自己的祖国波兰没有什么贡献,是一位客死异乡的、有很高学术造诣的知识分子。费先生景仰他的老师潘光旦先生,他认

为自己在学术上没有达到他的位育论那样的高度。吴文藻是费孝通的

老师,若从学术造诣来说,或许费先生远远超过了吴先生,但是吴先

生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很有眼光的。吴先生是牺牲自己培养人才,费先

生对此非常感激。还有一位老师是郑辟疆。郑先生和费先生是同代人,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学术贡献,但他对费孝通影响也很大。郑先生去

世后,费先生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像郑辟疆一样,费先生希望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大于自己取自社会的收益,这是中

国传统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的一种体现。

三、文化研究的三重境界

1998年,先生不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后,他思考更多的是世界命运、文化共荣的问题。这是先生一生学术追求的一条主线。

他的学术,除了“志在富民”这些实际的注重之外,我觉得在其思想

深处,他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支撑了他在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

里一个不灭的或者说一生没有改变的方向,那就是文化研究。他对这

个问题的研究不但与他个人的际遇相关,还与他的天下观、人文情怀

相关。这里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文化自觉理论。这是他反思中国传

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要保留什么,扬弃什么,目标是什么等问题的一

个创新的思考。对于这个问题,我和他有一次对话。1997年,我承担

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一个国际合作课题“亚洲价值观与社会治理”,

负责中国价值观演变的子项目。我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人主流价

值观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其中的几次重大转折。我发现,不论如何发

展变化,中国人的价值观一直强调群体价值,个人价值来源于集体,

个人要从属和服务于群体(集体、社会或者家、国)。这和西方传统

中强调个人本位、个人自由不太一致。中国的文化如何实现转变?是

否需要转化为个人价值超越集体价值才算是现代化?我一直比较困惑。我就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他给了我一些他写的文章,但没有给我直接

的答复。直到今天,我也没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是走个

人本位的西式的路,还是继续保留我们个人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的整

体的社会观?这是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知识分子

和政治家们都在考虑的问题。我感觉到,先生在文化反思中强调文化

的现代化。但对怎样去把握这个命题,他没有给予回答。也许费先生

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对这个问题不用做出一个是与否的明确判断。

关键是在文化更新之中如何适合时代要求,作出符合现代化需要的选择。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要服从整体,我们的集体主义观点也是这样。在这

种情况下,群体和国家是什么关系呢?最典型的群体是民族,民族不

但是一个政治概念和历史文化概念,而且成为仅次于国家的一种共同体。费孝通研究过很多群体,比如家庭、村落、集镇。家庭以血缘为

联系纽带,虽然组织细胞最完善,但毕竟仅仅一个小群体。最大的群

体当属世界人类社会,但在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和国家无疑是两个最

值得研究的群体现象。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西方的民族国家

理论无法说明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现实。他从上个世

纪30年代开始一直希望解开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这个难题。在一个多民

族国家里,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如何建构,各民族之间如何和谐相处,

迫切需要理论界的科学回答而不是武断的意见。经过50年的思考,他

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中华民族是一层,这就是我们

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之下还有50多个民族,甚至还能够实行更多地分层。这是他从事民族学研究、调查、民族识

别工作以及对民族理论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一个看法。和近代民族国

家理论也就是一族一国理论相比,这个理论是一个巨大的超越。三是

天下大同的思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个

思想实际上是他想超越民族认同、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构建一

个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终极目标而提出的。1988年,他给我们讲文

化冲突问题,就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

他的思想针对的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再到2014年的克里米亚问题、苏格兰公投等所谓“民族

自决”的实践能够发现,不同群体、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文化

的差异性是客观存有的。但是,存有差异性的不同文化之间如何相处?先生提出的理念首先是“各美其美”,自己当然认为自己的文化好,

但是“美人之美”就不一定能做得到了,所以不同文化在接触中就可

能发生紧张和冲突。文化在接触之中还有涵化,在接收某种文化之后,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从而不太容易理智地对待异文化。要做到

“美人之美”是需要智慧的。只有超越了各美其美这个阶段,才能进

入“美美与共”的阶段,各种不同文化才能并存、并荣。恰恰是“多

元一体”的理论揭示了,高层次的异文化认同不一定要取代或排斥低

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能够并行不悖,从双层或多层的结构来讲是这

样的。但是对并列的结构怎样看呢?特别是有了政治实体—国家之后,国家有国家的利益,群体有群体的利益。在国家内部,能够通过政府

来调节;在国际上,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律,无法调节不同国家之间

的利益之争。所以,要实现文化的大同,美美与共是一个愿望,是得

到人们认可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当代版和现代版。我觉得这也是先生的

一个终极理想。但是,这条路注定是非常漫长的。我当时写过一篇文

章《费先生的文化论》,但那时我的理解还比较浅。这个世界是不是

只有一种主导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一统天下了呢?还是要美美与共,互相欣赏呢?有没有一种天下统一的文化体系?我当时的问题在这里。在与他的交往中,我知道他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思考。但他不轻易表态。他想透彻了,就用优美的文字将深邃的思想深入浅出地体现给世人。我认为,先生关于文化研究的这三个方面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深层

次的意识形态挑战和文化现代化的挑战,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 (一)家庭与人际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费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对于血缘结合的基础———家族的研究,一直是他研究的重要基础。费先生最早的论文是与婚姻和家庭问题有关的。费孝通后来不管从事文献研究,还是变为重视实地调查,都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至为重要的基本单位———家庭及社会结构变化同家庭结构变化的关系(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52~53)。费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在中国社会,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多层性。探索家的多层性结构集中体现在阶序关系和差序格局中。所谓阶序关系是强调家的纵式结构,围绕着同一父系血缘集团部的结构特征予以展开,而差序格局则强调家的横式结构,侧重于家的网络关系。按照家的上与下存在着的结构特征把家族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礼教的家、2.由家扩大成为宗族、3.家的基层———家庭4.跨越血缘的家──户费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来确定疏与近。他通过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细致观察,指出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差序格局。他说,差序格局就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所形成的圆心扩散圈。离中心越远,圈就变的越薄。同理,在中国传统农村里,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圈心,以差序方式来建构同其他人的关系(费孝通,1985 -06:21~28)。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这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经历了从分散的多元到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经过200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的汉族。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汉族遍布各地并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汉语逐渐成为许多民族的共同语言,由此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的骨架。由于汉族的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高层次的民族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从而获得这一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特定条件下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传统文化使56个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民族—— —中华民族,因此也必然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传统。这一历史规律和历史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和发扬,成为我国国家统一完整,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马启智

(整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试题.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试题 06年试题! 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321人类学概论(人类学基础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人类学家__________是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___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定义. 2.__________是美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3.在北美,人类学包括了四个分支,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在于理解他人的文化.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 2.婚姻; 3.种族; 4.马林诺斯基; 5.<<金翼>>; 6.物质文化; 7.音位; 8.文化模式.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按照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不同理解,我们可大致将宗教信仰划分为几种类型? 2.弗里的里希.拉策尔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有哪几方面? 4.体质人类学由几个方面构成? 四.论述题(40分) 什么是应用人类学?在我国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应用人类学研究,前景如何? 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专业: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导师:王建民 205 人类学通论 一、解词(25分) 跨文化比较米德核心家庭《江村经济》族群 二、简答题(45分) 1、何为体质人类学,有哪些分支,对人类学的研究有何意义? 2、何为生态人类学? 3、中国民族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费孝通的简历

大家都非常熟悉费孝通先生早年的学术理想,那就是“志在富民”。但对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关注不太多。而在这一问题上费先生较多地涉及到了精神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探讨。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我志在富民,这是不错的,但仅仅是富,还够不够?其实人是不会满足于吃饱穿暖的。人要安居乐业,这里的安乐就是高一个层次的追求,而这个追求要有一个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吃饱穿暖就达不到这一点,就接触不到这最高一层。 在他看来这种比物质更高一层的文化,是属于一种精神的文化,是有关对人的情感世界进行更深层次探索的文化,而这种探索正是艺术家们所要追求的东西。他说:“我的老师是不讲这些的,只讲到吃饱穿暖,大家满足人生的需要。而人生需要什么呢?我认为,除了物质的需要,还需要艺术。艺术的需要是很难用普通的语言来讲的,因为这种需要一般的人还没有感觉到,只有一部分人感觉到了,这就是艺术家们。但我们一般普通的人,还是处在吃饱穿暖的阶段。就如从语言到诗歌到唱歌到音乐,这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谁都会说话但并不是谁都会写诗歌,就像我知道声音的变化,但要我能知道好听不好听,能不能满足我,这就要学习音乐了。音乐不仅是一个声音的刺激,还应该有一个音乐的感觉,这个就不一定大家都有,这要培养,我认为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 面对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疯狂追求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费孝通先生提出,希望有这么一天,有人出来把文化导向改变一下,把对物质发展的导向改变成对精神境界发展的导向。他认为,大家不要满足于放导弹放得准,满足于物质世界的科学,要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性。我们的文化面临着一个挑选,它的发展有两条路线,这是两条很根本的路线,也许就是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差别。但追求东方文化境界的时间还没有到,现在谈这些还是超前的,要追求人们的生活达到一个艺术的境界,先得要有一个物质的基础,大家吃饱了,穿暖了,安居乐业了,就可以在安乐上做文章了,这文章谁做呢?这就要我们的艺术家来做了。在艺术家眼里不是讲究机器文明、规模生产、成本降低,艺术家是要不断地加成本,要把精神文明的资源加进去,一生为了一个信仰、一种追求,死而无憾,连生命都可以不要了,这个投资就大了,连生命都投进去了。这是两种世界、两种文化的导向,做人的不同的路子。他认为,这种讲法虽然比较超前,但这种讲法目的是要我们回头去看看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化里至少有一种最接近这种高度艺术的成分。因此在未来的世界里,中国文化还要发挥它新的作用。 他还认为,如果我们的每一行都朝艺术的境界靠近,而不是现在讲的仅仅是科学的技术境界,这个世界就不同了。当然,我们现在应当讲的还是科技,讲科技兴国。但我们的再下一代人,可能要迎来一个文艺的高潮,到那时可能要文艺兴国了,要再来一次文艺复兴。 费先生认为,民族之间最容易接触和交流的就是艺术,因为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不靠逻辑、不靠理性思想,而是靠感触,靠感情交流,这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共同的东西。比如,我们对外国的音乐,就是不懂它的语言也可以听,可以欣赏,因为人与人的感情是相同的。 艺术是解决人类冲突和隔阂的一个工具,一个手段。现在全球一体化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必须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地球上生活,但即使如此,要大家的文化都一样是不可能的。美与不美的看法还是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形成的,这是由一个民族的历史所决定的。我们的文化基础养成了我们对美的看法。但这并不限制我们欣赏人家文化的美,其他民族的美我们也可以喜欢,比如我们也喜欢西方的音乐、西方的绘画、西方的舞蹈,甚至包括他们的服饰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借鉴。但我们不要光是借鉴别人的东西,也要把自己好的东西拿出去,得到别人的欣赏。在这一方面要好好地发展,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下一步我们要宣传我们的文化,要让人家认识到我们的美,我们文化历史的可贵,要用这些东西去打破中西文化之间的隔阂。这就要我们能发展出中国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把老祖宗给我们的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出来。 正因为费老对艺术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有如此高的认识,因此,他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非常重视。2000年费孝通先生应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做讲座,谈到他自己和艺术的渊源时说:“50年前,周总理组织了一个中央民族访问团,我参加了。当时,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很重大的事情,是开展民族工作的第一步,这个访问团的目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第一章□1) 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D) A. 6.68% B. 8.04% C. 8.41% D. 8.49% 2.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B)4个民族 A.满、壮、回、蒙古 B.壮、满、回、维吾尔 C.壮、回、苗、蒙古 D.回、藏、满、壮 3.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是(A) A.塔塔尔 B.鄂伦春族 C.赫哲族 D.珞巴族 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C) A.大杂居、小聚居 B.交错杂居 C.大分散、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有○1地域辽阔、人口稀少○2物产众多、资源富集 ○3多数居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4地广人稀、土地贫瘠(A) A.○1○2○3 B.○1○3○4 C.○2○3○4 D.○1○2○3○4 (第二章□2) 1.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有○1外来性○2本土性○3单一性○4多元性○5多样性(C) A. ○1○2○3○4○5 B. ○1○3○5 C. ○2○4○5 D. ○3○4○5 2.曾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过的游牧民族有○1猃狁(xian.yun)○2匈奴○3蒙古○4鄂伦春○5契丹(A) A.○1○2○3○5 B.○1○2○3○4 C.○2○3○4○5 D.○1○2○4○5 3.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是在那个时期(B) A.夏、商、周三代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4.少数民族不仅有发达的畜牧业,农业方面也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如宁夏的水利工程“秦渠”、“唐徕渠”,那么,新疆人民独创了什么水利工程(C) A.邓国渠 B.白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5.蒙古族的历史著作有○1《青史》○2《蒙古秘史》○3《蒙古黄金史》○4《蒙古源流》(B)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上篇费孝通先生的第三次学术生命

费孝通先生的第三次学术生命(上篇) 潘乃谷* 1978年年底,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去看望费孝通先生。此时父亲(潘光旦)已去世11年了,这是自“文革”劫难后,我第一次见到费先生。我们都没有谈及十几年的遭遇,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不久后,我被借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费先生指导下开始查找整理父亲的遗稿。此工作开始不久,1979年,中央决定重建社会学学科,我就随同费先生调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参加了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1985年,我又随同他到北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此后,我一直担任费先生在学术工作方面的助手。 一 记得1994年年末,费先生应《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编辑工作委员会之约,亲自编了《费孝通学术文化随笔》—书,并撰写了跋,题为“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他在文中说: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为止的这—段时间是我意外得到的“第二次学术生命”,意外是指这段生命的取得我确是没有预料到的,自从50年代的反右斗争起,接着又经过触及灵魂的“文化大革命”,为亲人痛惜,路人侧目,不仅别人甚至自己,对我早年的学术思想早已全盘否定,我也口服心服地认为我的学术生命已告结束。不料70年代后期世态剧变,我如大梦初醒,重又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拾起了我的学术工作,所以称之为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他还说: 人原有生物人和社会人这双重性,两者可以合一,也可以分离,社会人是可以离开生物人而存在的。当其存在,仍在社会上发生作用,没有死,还是活的,古人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就是指利用生物人活着的时机,立下一些不朽的或是比肉体消亡得比较缓慢的社会存在。我在进入85岁时,心头考虑的正是这个“身后之事”,这些还会影响我身后还活的人的事。我本人固然不一定能是个跨世纪的人物,但不能不想到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想到自己对生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先生是一位特别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在 探讨问题时非常理性,但在他心里和文字背后却充满了对社会底层、 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深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他 总是在思考,怎样能够协助他们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和命运,走上 现代化之路,他总是怀有这样一种目的和期许。他表达感情真挚、动人。不管是对家乡的人们,还是对少数民族同胞,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协助他们,希望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改 变贫困和落后面貌。在他那里,没有大汉族主义。我到中国社会科学 院民族学所工作之后,对这点体会特别深。先生是在沿海地区长大的,肯定受到国家主义、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等思想的影响,在《乡 土重建》这部著作中,他并不是简单地将改造农民,改造民族地区和 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一个政治口号或逻辑推理结论,不主张靠强制的、 外在的力量,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希望和方向、引导和支持,这是他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人文关怀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深层理念和 情怀。这种思想和意识源于他早期对机器工业革命的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先生曾翻译过《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那时他对于理性化、科学化很警惕。当然,后来先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还是希望广大 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但这不应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 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的。他很重视方式、方法,要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二、天下观点和世界视野 先生在很多方面是以天下为家的,他有胸怀天下的整体世界观,没有 把自己的小家看得那么重。他能超越于小环境—他的家乡人民、他的 调查对象,他考虑的问题是具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比如他指出,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来促动农民进入市场,促动沿海地区按照 市场规律办事。他在“京九线串糖葫芦”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京九线 一面连着浙东地区,一面连着市场经济,它往哪方面走要看它怎么选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1411062005 朱鹏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 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 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 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

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 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 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 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 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 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正是由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坚持,中国的社会学终于获得新生和发展。 二、为人民福祉殚精竭虑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为祖国富强和人民福祉殚精竭虑。在他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江村经济》中,费先生就提出了对农村和富民方面的见解,这篇文章得到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1) 1.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 × 2. “三农”是指农业、农民和农村。 √ × 3. 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为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专项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专项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渠道,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 × 4. 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社会活动、一定的区域、设施设备和文化。 √ ×

5. 费孝通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无信息不发展”的命题。 √ × 6.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终身社会化 7. 一个人同时担任了几种角色,而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角色混淆 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角色失败 8.

社会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恢复的时间是( )。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9.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我国最有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分别为( )。 杨开道李景汉 李景汉吴文藻 梁漱溟晏阳初 吴文藻费孝通 10. 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系统的农村社会学研究报告——《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作者是( )。 亨德森 巴特菲尔德 萨姆纳 加尔平 11.

提出“社会学”一词的学者是( )。 孔德 斯宾塞 马克思 圣西门 12. 最早出现“社会学”一词的著作是( )。 《社会学》 《实证哲学教程》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13. 农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 农村居民 农村社会成员 农民 乡镇企业工人 14. 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农村社会的主要形式是(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5年人类学概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是《金翼》,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是《江村经济》,两人都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 2、博厄斯是美国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3、美国早期人类学家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期。 4、英国功能学派的两位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 5、马歇尔?莫斯在《礼物》一书中阐述了交换理论的雏形。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E?B?泰勒 2、级别婚 3、联合家庭 4、影视人类学 5、千禧年运动 6、族群 7、基因流动 8、图腾信仰 三、简答题(每道题15分,共60分) 1、古典进化论的“母体范式”是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学术遗产? 2、简述结构主义思想的来源。 3、都市人类学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确定和发展? 4、怀特的普遍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4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学研究的看法。 2005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金枝》施密特(Wilhelm Schimidt)《文化模式》吴文藻 《文化资料大纲》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简述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的主要学术贡献 2、请简要说明自观(emic)和他观(etic)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80分) 1、试论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来源。(25分) 2、试述特纳的仪式过程研究。(25分) 3、马林诺斯基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有哪些,对中国当下场景的人类学研究有哪些启示。(30分)2005年民族学理论方法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 1、认知人类学。 2、形的标准与量的标准。 3、《古代社会》。 4、社会学年刊派。 5、多线进化论。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民族学产生的三个标志是什么?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导读:《乡土中国》有许多的延伸意义,让人看完有一种 对乡土社会发展未来探窥的欲望,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

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 费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统一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时势权力的权力的构成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环境是固定的,变迁慢。

12农村社会学

12农村社会学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12月—2012年6月学期 《农村社会学》课程论文 题目: 一、论述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写作提示: 1.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提出的背景; 2.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主要内容; 3. 费孝通小城镇思想对中国城镇化和城乡关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2]朱启臻.小城镇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二、论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 写作提示: 1. 农村社区的含义; 2. 农村社区发展的含义; 3. 农村社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三、调查村民选举中的问题。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可自拟题目:如某某村村民选举调查。主要描述存 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友田.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0 [2]徐付群.村民自治现状与案例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3]詹启智.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政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四、试论“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 写作提示:

1. 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 2. 农业问题的表现; 3. 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五、论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写作提示: 1. 介绍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 2. 从农村特点、农户特点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等方面论述农村社会保障的 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3]任宝平.中国社会保障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 2.论文字数3000字以上。(专科2500字以上) 3.论文要有充分的实证资料,避免空对空,提倡使用本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亦可适当用二手资料。 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农村实际,做到立论正确、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有据。 5.论文要求规范化: 标题——内容提要(100—15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6.论文要求结构严密,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要体现学术性,不能用文学语言,也不能公文化。 7.引用资料要注明出处,文章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否则扣分。题目所给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论文写作不限于这些参考文献。 8.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综述中华民族理论

综述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理论 摘要:关于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的研究可以追述到19世纪出至今,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由顾颉刚发表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后引发的大讨论,而是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后引起的新一轮大讨论,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时期学者对中华民族问题的研究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中华民族一个多元一体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我们需要看看这个问题的源头。 一、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华民族从“一个”到“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 (一)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争论 1938年12月,顾颉刚在昆明创办《益世报·边疆周刊》,目的是

引起学者对边疆问题的重视,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的合作,以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不久,他在《益世报·每周评论》发表《“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指出:“中国的历代政府从不曾规定某一部分地方叫做‘本部’,在四十年前我们自己的地理书里更不曾见过这个‘本部’的称谓。”“这个名词就是从日本的地理教科书里抄来的”,日人伪造、曲解历史来作窃取我国领土的凭证,因此必须废弃之。傅斯年在看到顾颉刚的文章后,给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顾颉刚“读到这位老友恳切的来信,顿然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同情”,于是撰写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章开首即云:“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从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接着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第一,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到秦始皇统一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第二,中华民族既不组织在血缘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现有的汉人的文化是和非汉人共同使用的,不能称为汉人的文化,而只能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三,“汉人”二字说不通。因为汉人在血缘上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中国人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的人,在中华民族之外决不该再有别的称谓;第四:斥责五大民族(即汉、满、蒙、回、藏)之说,认为“五大民族”之说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成为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觉”分化中国的口实;第五:当务之急就是使“种族的界限一代比一代的淡下去而民族的意识一代比一代高起

我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

我读《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著戴可景译商务印书馆记得自己正在参加一个课题是关于农村的,于是便向学长请教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书籍,他推荐了《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不怎么样,后来上刑法课时,刑法老师说是一本经典著作,于是加深了印象。由于忙于准备期考,无法将其在学校看完,庆幸的是昨日将其读完。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跟中国法制史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业命题思路差不多,今日想来便觉得那份作业不过是马虎了事,心里有点悔意。其次是最近在做我国农村纠纷状况的调查问卷,虽与作者的一个月在江村实地考察不太一样,但是有类似之处,不过自己做的还不太好,需多努力。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提供了一种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对中国三十年代的研究,但许多方面值得今天的我学习。 前言讲述这本书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最近觉得能够把书上的用于实践需要我们自己敢于走出来,只有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学法学更应如此。 在做任何调查前,最好事先确定好调查区域,这也就是干什么事都要有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行动。调查区域的确定——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村里的人——选择这个区域的理由。作者认为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至于其他小标题我认为是让大家更加熟悉调查者的调查区域。至于为什么选这个地区,作者认为这个地方有值得注意和重点研究的地方。首先,该地区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其次,自然资源极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土地占有制度在这里也有特殊的细节。再次,这里河网密布,广泛使用水上交通,因而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作者是吴江人以及其姐姐个人关系,使得调查工作极为便利。 农村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就是家,一个扩大了的家庭。家在中国的社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人讲究家国天下,道理便在此。家,扩大的家庭——“香火”绵绵——人口控制——父母和子女——教育——婚姻——家中的儿媳妇——表亲婚姻与“小媳妇”。研究一个村落,最重要的是研究这每家每户,才能够彻底了解其问题。在中国乡村都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延续香火,在他们眼中重要的是传宗接代。在人口控制方面,也有一些表现。父与孩子,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同。至于教育,在这一方面,孩子主要受家庭教育,至于学校教育与村子的打草这一活动有冲突。村子的教育制度与总的社会情况有些不相适应。在这个村子,不存在求婚的说话,大多是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父母的安排。大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意味,作者还介绍了具体的过程。家中的儿媳妇一开始地位不是很高,干重活,但是如果生一个孩子,那么地位有所提升。至于其它附带关系,婆媳纠纷,离婚等做了讲解。作者进一步说了表亲关系以及“小媳妇”。 对于农村人来说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财产以及继承。所有权——家产——财产的传递——继承对婚姻和继嗣的影响——赡养的义务——新的继承法。这个村里对财产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所有者的性质来分的。(1)“无专属的财产”(2)村产(3)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4)家产。物可以分为(1)用作生产资料的物(2)消费品(3)非物质东西其他的东西作者论述比较详细,我也说不出。 接下来主要阐述作者每章的标题,至于具体的研究思路须阅读作者的原著。苏力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他大概是这样说的,阅读著作在美国对学生的要求并非记住全书,而是要求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论题、研究方法、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引言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这些学界前辈毕路蓝缕,在曲折艰难中将社会学研究推向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不仅使其在中国扎下深厚的学术根基,而且形成了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社会学派。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情结 读过无论哪一种费孝通传记的人,心中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费孝通和传统社会下的乡土中国不是完全契合的。虽然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但是费孝通所受的教育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而是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从启蒙院开始,一直到燕京大学,清华研究院,虽然也讲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无一例外的带有西方的色彩。 能有如此的学习经历大概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因为他的父亲费璞安当年曾作为政府所派的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专门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后即开办了新学。他的母亲杨纫兰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也是

当时为数不多的接受了西式教育的知识女性之一。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使费孝通接受了严格而又规范的系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负笈英伦的求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接受西方的思想,但是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得他与农村社会在生活上是脱离的。这种脱离,并不是不常见的特殊现象,而是近代中国一种带有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化的文化改造过程——从农村到城市,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脱离传统的农村社会。⑴但是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不同,费孝通内心中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在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因而不愿意回国,或者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加了解就否定,甚至不讲中文的时候,费孝通仍然是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这似乎也是得益于他所受的新式教育。正如美国教授阿古什(A.D.Arkush)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 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感情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他是在不背弃他小时所受的传统教育的情况下,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获得西方知识的。他的父亲留学日本意味着,是父亲而不是他的儿子们代表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代,费孝通不像其他人那样,与旧脑筋的父辈们在感情上格格不入。他不属于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代,但他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反封建思想。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更是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

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郑杭生

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 --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 郑杭生 纵观费孝通先生70年的学术研究,他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就我看来,他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他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 一、成绩卓著的社会学中国化 就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来说,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他对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不仅和当时社区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实际上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那时基本照抄照搬西方的局面,而且还以他的出色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代表作:《江村经济》(1939)与《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与《乡土中国》(1948)等。其中,《江村经济》与《禄村农田》,主要是实地的社区研究。 我曾指出,《江村经济》作为社会人类学的著作,对该学科传统的突破主要在于,(一)它没有拘泥于异民族,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来研究自己熟悉的本民族,并把功能方法从原始社会推广到文明社会,如果说布?马林诺斯基提出了人类学必须“离开对所谓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而应该进入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和政治上占重要地位的民族的较先进文化的研究”,那么《江村经济》则是非常出色地实践了这一要求。 (二)它改变了社会人类学者以往那种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的单纯研究者的学究面貌,而树立了一种力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社会改革的爱国主义变革者的新形象。(注:郑杭生:《读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第五期。)正因如此,马林诺斯基在该书序言中称赞它“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禄村农田》一书所研究的禄村,和江村相比,尚处在开始受工商业影响的初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事业,以农田生产来维持最低的生计。《禄村农田》是《江村经济》的姊妹篇,同样采用了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研究法。但《禄村农田》研究范围较《江村经济》狭窄,以土地制度为核心。这样,反而抓住了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方面,且有利于深入探讨。此外,《禄村农田》理论解释与事实叙述并重的写法,与《江村经济》注重事实的叙述相比,也更符合社区学派代表人物所倡导的现代社区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注: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教出版社,2000,第143页。) 《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则是在对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结构的研究,以从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从《江村经济》与《禄村农田》到《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应当看作是从实地社区研究到社会结构研究的提升。毫无疑问,这种提升对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周文玖 【专题名称】历史学 【专题号】K1 【复印期号】2007年10期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4期第102~109页 【英文标题】Fron“the Chinese Nation Is One”to“the Configuration of Plurality in an Organic Whole”:Evolution of the Theory on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简介】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周文玖,男,山东金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历史学博士。【内容提要】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从而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论。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为以后民族理论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者、历史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民族理论、历史理论方面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尤其是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和白寿彝“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高屋建瓴地揭示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趋成熟。 During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Gu Jiegang set up Frontier Weekly attached to the newspaper YiShiBao in Kunming and published the Chinese Nation Is One, which led to many debates. Owning to the war-time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discussion did not last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t laid a bas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fter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ethnologists and historians using Marxism national points and modern anthropology to study the Chinese Nation, hist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society have raised many creative standpoints. Among which the configuration of plurality in an organic who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by Fei Xiao-tong and the manifold unification of plural nations by Bai Shou-yi are most representative. Being signs of the mature theory on the Chinese Nation, they both explored the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its forming and developing.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顾颉刚/费孝通/白寿彝the Chinese Nation;Gu Jie-gang/Fei Xiao-tong/Bai Shou-yi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07)04 —0102—08 “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