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4.01.13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条件和要求:在下图所示的齿轮变速箱中,两轴中心距为80mm,各轮齿数为z1=35,z2=45,z3= 24,z4=,55,z5=19,z6=59,模数均为m=2mm,试确定z1-z2,z3-z4和z5-z6各对齿轮的传动类型,并设计这三对齿轮传动。

二全部原始数据:

z1=35,z2=45,z3= 24,z4=,55,z5=19,z6=59, m=2mm,a’=80 mm 三设计方法及原理:

按照一对齿轮变为因数之和(x1+x2)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零传动(x1+x2=0)

⑴标准齿轮传动。x1=x2=0,应有如下关系式,即

z>min z,z2>min z,α'=α,a’=a,y=0,δ=0

1

特点:设计简单,便于互换。

⑵高度变为齿轮传动。x1=-x2,一般小齿轮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并应有如下关系

x>=*

h(z min-z1)/ z min,x>=*a h(z min-z2)/ z min

a

z1+z2>=2z min,α'=α,a’=a,y=0,δ=0

特点:①可能设计出z

2正传动(x1+x2>0)

α'>α,a’>a, y=0,δ=0

特点:①可以减小齿轮机构的尺寸,因为两轮齿数不收z1+z2≥2 z min的限制;②可以减轻轮齿的磨损程度,由于啮合角增大和吃定的降低,使得实际啮合线段更加远离极限啮合点;③可以配凑中心距;④可以提高两轮的承受能力;⑤互换性差,须成对设计,制造和使用;⑥重合度略有降低。

3负传动(x1+x2﹤0)

z1+z2>2z min,α'<α,a’

特点:①重合度略有增加;②互换性差,须成对设计,制造和使用;③齿厚变薄,强度降低,磨损增大。

综上所述,根据各个传动的优缺点不同,应优先选择正传动,而负传动是最不理想的,在传动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时,为了提高传动质量,可采用高度变为齿轮传动代替标准齿轮传动。

变为因数可在封闭曲线上选择,封闭曲线的绘制过程见附录四设计及计算过程:

(一)齿轮z1和齿轮z2

1.求标准中心距a:

a=m(z1+z2)/2=80㎜

2.求啮合角α':

cosα'=acosα/a' α'=20°

3.求变位因数之和:

由无侧隙啮合方程式得:

x1+x2 =(z1+z2)(invα'-invα)/2tanα=0

4.变为因数的选择:

在z1- z2的封闭曲线图(见附录一)上作直线x1+x2=0。在此直线上的点满足变为因数和为0,中心距80mm。取该直线与η'=η''线的交点(0.153,-0.153).则x1=0.153,

x2=-0.153

5.计算几何尺寸:

由变位因数值知,该传动为零传动。

中心距变动因数 y=(a’-a)/m=0

齿顶高变动因数δ=x1+x2-y=0

齿顶高 h a1=(h a*+x1-δ)m=2.306

h a2=(h a*x2-δ)m=1.694

齿根高 h f1=(h a*+c*-x1)m=2.194

h f2=(h a*+c*-x2)m=2.806

齿全高h1=h a1+h f1=4.5

h2=h f1+h f2=9 4.5

分度圆直径 d1=mz1=70

d2=mz2=90

齿顶圆直径 d a1=d1+2h a1=74.612

d a2=d2+2d a2=93.388

齿根圆直径 d f1=d1-2h f1=65.612

d f2=d2-2h f2=84.388

基圆直径 d b1=d1cosα=65.778

d b2=d2cosα=84.572

顶圆压力角αa1= arccos(d b1/d a1)=28.163°

αa2= arccos(d b2/d a2)=25.095°

重合度εa=[z1(tanαa1-tanα’)+z2(tanαa2-tan

α’)]/2π=1.702

分度圆齿厚 s1=πm/2+2x1mtanα=3.364

s2=πm/2+2x2mtanα=2.918

齿顶厚 s a1=s1r a1/r2-2r a1(invαa1-invα)=1.428 s a2=s2r a2/r2-2r a2(invαa2-invα)=1.587

(二)齿轮z3和齿轮z4

1.求准中心距a:

a=m(z3+z4)/2=79

2.求啮合角α':

cosα'=acosα/a' α'=21.883°

3.求位因数之和:

由无侧隙啮合方程式得:

x3+x4 =(z3+z4)(invα'-invα)/2tanα=0.5228 4.变为因数的选择:

在z3- z4封闭图(附录二)上作直线x3+x4=0.5228 此直线所有点均满足变位因数之和为0.5228和中心距为80mm的要求。取该直线与η'=η''线的交点(0.3495,0.173).则x3=0.3495

x3=0.173

5.计算几何尺寸:

由变位因数值知,该传动为零传动。

中心距变动因数 y=(a’-a)/m=0.5

齿顶高变动因数δ=x3+x4-y=0.0229

齿顶高 h a3=(h a*+x3-δ)m=2.653

h a4=(h a*x4-δ)m=2.301

齿根高 h f3=(h a*+c*-x3)m=1.801

h f4=(h a*+c*-x4)m=2.153

齿全高h3=h a3+h f3=4.454

h4=h f4+h f4=4.454

分度圆直径 d3=mz3=48

d4=mz4=110

齿顶圆直径 d a3=d3+2h a3=53.306

d a4=d4+2d a4=114.602

齿根圆直径 d f3=d3-2h f3=44.398

d f4=d4-2h f4=105.693

基圆直径 d b3=d3cosα=45.105

d b4=d4cosα=103.366

顶圆压力角αa3= arccos(d b1/d a1)=32.204°

αa4= arccos(d b2/d a2)=25.583°

重合度εa=[z1(tanαa1-tanα’)+z2(tanαa2-tan

α’)]/2π=1.546

分度圆齿厚 s3=πm/2+2x1mtanα=3.650

S4=πm/2+2x2mtanα=3.394

齿顶厚 s a3=s1r a1/r2-2r a1(invαa1-invα)=1.236 s a4=s2r a2/r2-2r a2(invαa2-invα)=1.548 (三)齿轮z5和齿轮z6

1.求准中心距a:

a=m(z5+z6)/2=78

2.求啮合角α':

cosα'=acosα/a' α'=23.623°

3.求位因数之和:

由无侧隙啮合方程式得:

x5+x6 =(z5+z6)(invα'-invα)/2tanα=1.089

4变为因数的选择

在z5-z6封闭图(附录三)上作直线x5+x6=1.089,此直线所有点均满足变位因数之和为1.089和中心距为80mm的要求。取该直线与η'=η''线的交点(0.5821,0.507)。则X5 =0.5821

X6=0.507

5.计算几何尺寸:

由变位因数值知,该传动为正传动。

中心距变动因数 y=(a’-a)/m=1

齿顶高变动因数δ=x5+x6-y=0.089

齿顶高 h a5=(h a*+x5-δ)m=2.985

h a6=(h a*x6-δ)m=2.836

齿根高 h f5=(h a*+c*-x5)m=1.336

h f6=(h a*+c*-x6)m=1.486

齿全高h5=h a5+h f5=4.322

h6=h f6+h f6=4.322

分度圆直径 d5=mz5=38

d6=mz6=118

齿顶圆直径 d a5=d5+2h a5=43.972

d a6=d6+2d a6=123.671

齿根圆直径 d f5=d5-2h f5=35.328

d f5=d6-2h f6=115.028

基圆直径 d b5=d1cosα=35.708

d b6=d2cosα=154.110.48

顶圆压力角αa5= arccos(d b5/d a5)=35.701°

αa6= arccos(d b6/d a6)=26.285°

重合度εa=[z5(tanαa5-tanα’)+z6(tanαa6-tan

α’)]/2π=1.381

分度圆齿厚 s5=πm/2+2x5mtanα=3.989

s6=πm/2+2x6mtanα=3.879

齿顶厚 s a5=s5r a5/r5-2r a5(invαa1-invα)=1.072 s a6=s6r a6/r6-2r a6(invαa6-invα)=1.563

五设计结果

参数名称符号z1-z2z3-z4z5-z6标准中心距 a 80 79.78实际中心距a'80 8080 中心距变动因数y 0 0.51齿顶高变动因数o 0 0.023 0.089

齿顶高ha 2.306 2.653 2.986 1.694 2.301 2.836

齿根高hf 2.194 1.801 1.336 2.806 2.153 1.486

齿全高h 4.5 4.454 4.322 4.5 4.454 4.322

分度圆直径 d 70 4838 90 110118

齿顶圆直径da 74.612 53.306 43.972 93.388 114.602 123.672

齿根圆直径df 65.612 44.398 35.328 84.388 105.694 115.028

基圆直径db 65.778 45.105 35.708 84.572 103.366 110.884

齿顶圆压力角αa 28.163 32.205 35.701 25.096 25.583 26.286

重合度ε 1.702 1.547 1.381

分度圆齿厚s 3.364 3.650 3.989 2.919 3.394 3.880

齿顶厚s a

1.428 1.236 1.072

1.587 1.548 1.563 六设计分析:

(1)z1- z2采用的是零传动中的高度变为齿轮传动,这种传动小齿轮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位。这种设计可

以提高齿轮啮合的整体承载能力,使大小齿轮的磨损接

近,改善磨损情况。但会使互换性和重合度略有降低。(2)z3- z4和z5- z6采用了正传动,可保证在无侧隙啮合的情况下可配凑中心距。增加了两齿轮的齿根厚度,从而提

高齿轮的抗弯能力。重合度略有降低。

七参考文献

【1】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孟宪源.现代机构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朱景梓.渐开线齿轮变为系数的选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附录:封闭曲线的绘制)

封闭图中各条曲线的定义

(1)不发生根切的限制线:根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因数χmin =(17-z)/17算出的两个齿轮不发生根切的限制线χ1min ,χ2min ,它们分别平行于两坐标轴,如果要求所设计的齿轮完全不发生根切,变位因数χ1要在χ1min 线的右边选取,χ2要在χ2min 线的上方选取。

图中8-28曲线①和②是允许两个子轮有微量根切的限制线。当这种微量根切的根切点不进入齿廓工作段时,将不致降低重合度。如果允许这种微量根切,则变位因数可取在曲线1右侧和曲线②的上方。

(2)重合度限制曲线:曲线③是εα=1的曲线,还有一条εα=1.2的曲线。当在曲线③的左下方选取变位因数时,则εα≥1,当在εα=1.2曲线左下方选取变位因数时,则εα≥1.2。

(3)齿顶厚度限制曲线:曲线④是S a1=0的限制曲线,另外两条限制曲线是S a1=0.25m 和S a1=0.4m 的曲线。如果要求齿厚是S a1>0.4m ,则应在S a1=0.4m 曲线的左上方选取χ1值

(4)过度曲线不发生干涉限制曲线:曲线⑤和⑥是保证齿轮1不发生过渡曲线干涉的限制线,⑦和⑧是保证齿轮2不发生过渡曲线进一步干涉的曲线。变位因数要在这四条曲线所围成的区域内选取,才能保证该对齿轮传动不会发生过渡曲线干涉。

(5)等滑动磨损曲线:曲线η'=η''表示两齿轮材质相同时,它们的齿根部分的磨损相等。 (6)节点位于一对啮合区或双齿啮合区限制曲线:曲线δ1=0.0表示节点正好位于图8-15中靠近B 1点的C 点位置上,C 为一对轮齿啮合区和双齿啮合区的分界点;曲线δ=0.6表示节点位于靠近B 1点的双齿啮合区内,于C 点相距0.6m ;曲线δ2=0.0表示节点正好位于另一单齿于双齿啮合区的分界点D ;δ2=0.6m 的曲线表示节点位于B 2靠近点的双齿啮合区内离D 点距离为0.6m 。而在曲线δ=0.0与δ=0.0之间的区域内选择变位因数,则节点位于单齿啮合区内。

(7)两轮齿根等弯曲疲劳强度曲线:点画线a 是两轮材料相同,小齿轮为主动时,两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相等的曲线;点画曲线b 是两轮材料相同,大轮为主动时,两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相等的曲线。

由上述可知,对两齿轮齿数不同是组合,就应有不同的封闭图,但在已有的封闭图册上,齿数组合是有限的,当所设计的齿轮其齿数组合与图册上不相符时,可以参考齿数组合相近的封闭图。

附录一:z1- z2齿轮啮合封闭曲线

附录二:z3- z4齿轮啮合封闭曲线

附录三:z5- z6齿轮啮合封闭曲线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让我们合理的分析

提高传动质量,可采用高度变为齿轮传动代替标准齿轮传动。

变为因数可在封闭曲线上选择,封闭曲线的绘制过程见附录四设计及计算过程:

(四)齿轮z1和齿轮z2

5.求标准中心距a:

a=m(z1+z2)/2=80㎜

6.求啮合角α':

cosα'=acosα/a' α'=20°

7.求变位因数之和:

由无侧隙啮合方程式得:

x1+x2 =(z1+z2)(invα'-invα)/2tanα=0

8.变为因数的选择:

在z1- z2的封闭曲线图(见附录一)上作直线x1+x2=0。在此直线上的点满足变为因数和为0,中心距80mm。取该直线与η'=η''线的交点(0.153,-0.153).则x1=0.153,

x2=-0.153

5.计算几何尺寸:

由变位因数值知,该传动为零传动。

中心距变动因数 y=(a’-a)/m=0

齿顶高变动因数δ=x1+x2-y=0

齿顶高 h a1=(h a*+x1-δ)m=2.306

h a2=(h a*x2-δ)m=1.694

齿轮啮合示意图

机械原理--齿轮传动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卡 齿轮机构:习题1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 1.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正压力的方向与该点 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B .相对速度 C .滑动速度 D .牵连速度 2.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 A .20° ° C .15° D .25° 3.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 a c h m 、、、α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 齿槽宽的齿轮。 A .小于 B .大于 D .小于且等于 4.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直径 B .宽度 C .齿数 5.齿数大于42,压力角α=20°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外齿轮,其齿根圆 基圆。 B .等于 C .小于 D .小于且等于 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 的比值。 A .齿距 C .齿厚 D .齿槽宽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 的压力角。 A .基圆 B .齿顶圆 D .齿根圆 8.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1h 20* a ==、 α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

A.14 B.15 C.16 9.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B.等于C.小于D.小于且等于 10.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B.等于C.小于D.小于且等于 11.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上。 A.端面B.轴面C.主平面 12.在蜗杆传动中,用来计算传动比i12是错误的。 A.i12=ω1/ω212=d1/d2C.i12=z1/z2D.i12=n1/n2二、填空题 1.渐开线离基圆愈远的点,其压力角愈大。 2.以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廓的优点是保证定传动比,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具有可分性。 3.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的标准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轮坯的分度圆之间作纯滚动。 4.用同一把刀具加工m、z、α均相同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它们的分度圆、基圆和齿距均相等。 5.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两轮的节圆分别与其分度圆重合。 6.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节圆总是相切并作纯滚动,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等于两轮的分度圆半径之和。 7.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比较其齿顶高增大,齿根高减小。 8.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顶高和齿根高,无论从法面或端面来都是相同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2015级车辆*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15******** 指导老师:张庆荣 二零一七年五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1) 2.设计说明书 (3) 3.参考文献 (7) 4.心得体会 (8) 5.设计图 (9)

变位齿轮机构设计任务书(变位系数) 一、机构简介 如图所示为机车牵引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电气机车上电动机传动车轮的减速装置。减速器为闭式传动,齿轮z1、z2有充分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模数、齿数、压力角均无变化;但是正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远,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增大,齿根高减小,齿顶高增大,分度圆齿厚与齿根圆齿厚都增大,但齿顶容易变尖;负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近,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减小,齿根高增大,齿顶高减小,分度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都减小。 采用变位修正法来制造渐开线齿轮,不仅可以避免根切,还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提高齿轮机构的承载能力、配凑中心距和减小机构的几何尺寸等,并且仍可采用标准刀具加工,并不增加制造的困难。 二、设计数据

三、设计内容 已知齿数z1、z2,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轮为正常机制,工作情况为闭式传动。 要求选择变位系数x1和x2,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尺寸,绘制齿轮传动

变位齿轮机构设计说明书(变位系数) 要有详细的设计过程、数据、必要的图标,小四号宋体,1.5 倍行距。

变位齿轮机构设计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罗洪田,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八版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邹慧君、张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4.《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李瑞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机械原理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关系,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齿轮传动设计:包括齿轮的选择和计算、齿轮传动的布置以及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等。 2. 曲柄连杆机构设计:包括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件的设计和计算等。 针对以上内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1. 理论学习和分析:学生首先需要通过课本学习相关理论,理解齿轮传动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实践操作和计算: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和方法,通过软件模拟或手工计算齿轮传动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设计。 3.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设计结果,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目标、方法、步骤和结果等,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评价:

1. 设计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包括所设计机构的功能需求、工作条件和要求等。 2. 设计方法熟练: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齿轮传动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计算,并能进行参数的优化和调整。 3. 设计结果合理:学生的设计结果需要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能够满足机械运动和力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设计报告规范: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撰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目标、方法、步骤、结果和分析等,报告内容清晰、条理性强。 四、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1. 第一周:学生进行课本理论学习,熟悉齿轮传动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第二周: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完成齿轮传动的设计。 3. 第三周:学生进行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完成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4. 第四周: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目标、方法、步骤、结果和分析等。 五、课程设计的预期成果和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熟悉齿轮传动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增强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践能力。此外,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会在这个 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一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功用。 2.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3.了解渐开线的形成过程,掌握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方程及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4.深入理解和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需要满足的条件。 5.了解范成法切齿的基本原理和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不根切的条件。 6.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及特点,学会根据工作要求和已知条件,正确选择传动类型,进行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设计。 7.了解平行轴和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传动的特点。 8.了解直齿圆锥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齿廓曲线(第一、二节共1学时)第三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5学时)

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5学时) 第五节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变位原理 第六节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第五、六节共1学时) 第七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1学时) 第八节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学时) 第九节直齿圆锥齿轮机构(1学时) 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设计。 难点: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四、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非圆齿轮机构传动。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本章的特点是名词、概念多,符号、公式多,理论系统型强,几何关系复杂。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清晰掌握主要脉络,对基本概念和几何关系应有透彻理解。注意突出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黄茂林,秦伟主编.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齿轮设计

上海……学院 实践环节报告(含课程大作业)首页 报告(大作业)题目:带式输送机中齿轮传动设计 报告(大作业)摘要: 齿轮传动有很多优点,因此在各类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份报告主要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中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根据要求计算各类相关参数,通过自选齿轮材料,自拟齿数和半径,详细说明了齿轮传动及结构设计的过程,并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报告的结尾对本次齿轮的传动设计进行了小结。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单级闭式齿轮传动齿轮结构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的传动设计 一、设计简介: 众所周知,齿轮传动有很多优点,因此在各类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份报告主要介绍了输送机中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根据要求计算各类相关参数,通过自选齿轮材料,自拟齿数和半径,详细说明了齿轮传动及结构设计的过程,并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报告的结尾对本次齿轮的传动设计进行了小结。 二、设计要求: 设计如下图所示带式输送机中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7.5 kw, n=960 r/min, 传动比i=3.8, 载荷平稳,每日单班工作,使用寿命为15年。 三、设计计算内容: 设计计算内容结果 1.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精度等级、齿轮齿数 因是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齿轮材料可选用45号钢,传递功率不大,且对结构尺寸无严格要求,可选择软齿面齿轮传动,参考表6-2,选小齿轮调质,小齿轮齿面硬度230~240HBS;大齿轮正火,齿面硬度190~200HBS。精度等级为8级。 2.选取齿轮齿数和螺旋角 闭式软齿面齿轮转动,Z1可以多选点,初选Z1=30,Z2=iZ1=3.8×30=114。 直齿轮,所以螺旋角β=0°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承载能力一般取决于齿面接触 齿轮材料 45号钢 小齿轮调质,齿面硬度190~200HBS 8级精度 Z1=30 Z2=114 i=3.8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实验 ——齿轮传动机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定义及其意义. 2.了解齿轮传动的构成,认识其组成原件. 3.掌握齿轮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4.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计算. 5.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试验台机架1 2主动轴带轮1 3电机轴带轮1 4主轴2 5端盖3 6卡环2 三.实验原理 一齿轮参数 二传动比计算 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传动比大小: i12=ω1/ω2 =Z2/Z1 转向外啮合转向相反取“-”号 内啮合转向相同取“+”号 对于圆柱齿轮传动,从动轮与主动轮的转向关系可直接在传动比公式中表示即:i12=±z2/z1 其中"+"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同,用于内啮合;"-"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反,用于外啮合;对于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由于主从动轮运动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不能用"±"号法确定,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只能用画箭头法确定. 对于齿轮齿条传动,若ω1表示齿轮1角速度,d1表示齿轮1分度圆直径,v2表示齿条的移动速度,存在以下关系:V2=d1ω1/2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在数值上等于组成该定轴齿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的连乘积,也等于首末轮之间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设定轴齿轮系首轮为1轮、末轮为K轮,定轴齿轮系传动比公式为: i=n1/nk=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i1k=-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主动轮 齿数的连乘积式中:"1"表示首轮,"K"表示末轮,m表示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当m为奇数时传动比为负,表示首末轮转向相反;当m为偶数时传动比为负,表示首末轮转向相同. 注意:中介轮惰轮不影响传动比的大小,但改变了从动轮的转向. 四.实验分析 一齿轮参数的计算 一对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的模数m=5mm,压力角=20°,中心距a=350mm,传动比i12=,求两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基圆直径以及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 二传动比的计算 如图所示齿轮系,蜗杆的头数z1=1,右旋;蜗轮的齿数z2=26.一对圆锥齿轮z3=20,z4=21.一对圆柱齿轮z5=21,z6=28.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大作业四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008301 设计者:丁烨 学号: 1100801020 指导教师:张锋 设计时间: 2012 年 10月 1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 三、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 (3) 四、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3) 五、计算传动尺寸 (6) 六、大齿轮结构尺寸的确定 (7) 七、参考文献 (9) 一、设计任务

原始数据如下: 有冲击,室内工作,机器成批生产 方案 Pd (KW ) (/min)m n r (/min)w n r 1i 轴承座中 心高H (mm ) 最短工作 年限L 工作环境 5.1.4 2.2 940 80 2.1 160 5年2班 室内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 1.选择电动机 按照工作要求,工作条件以及已知参数,查阅参考文献[2]表14.1,选用型 号为Y112M-6的封闭式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n=940r/min , 电动机轴颈D=28mm ,轴颈长L=60mm 。 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 并分配传动比 94011.7580 m w n i i n = ==总传动比为 由已知数据知带式运输机为二级传动系统,且要求第一级V 带传动的传动比=2.1,后根据实际带传动设计情况得实际传动比为12i =。 故第二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2111.75 5.8752 i i i = ==。 3.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 I 轴 940/min I m n n r == II 轴 1940470/min 2I II n n r i = == III 轴 247080/min 5.875 II III n n r i = == 卷筒轴 80/min w III n n r == (2) 各轴的输入功率 根据参考文献[2]表9.1查得,V 带传动、开式齿轮传动、齿轮联轴器和滚 动轴承的传动效率概略值1η、2η、3η和4η分别为0.96,0.94,0.99和0.98,则 I 轴 2.2I d P P kW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设计题目 2 1.1设计题目 1.2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第2章、方案设计及讨论 3 第3章、机构尺寸设计 6 3.1.齿轮系设计 3.2.双滑块机构设计 3.3.右凸轮设计 3.4.杆长设计 3.5.左凸轮设计 第4章、机构运动循环分析 8 第5章、机构运动学分析 9 5.1.送料机构运动分析图 5.2.冲压机构运动分析图 第6章、机构力学分析 11 第7章、设计心得 12 第8章、参考文献 12

第1章、设计题目 1.1.设计题目 本机用于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零件件,工艺原理如图所示。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上模以逐渐增加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入下模腔内将坯料拉延成形,随后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模腔,最后快速返回。其主要工艺动作有: 1、坯料间歇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上模冲头拉延成形; 3、成品被推出下模腔后侧移出加工区。 图1.1工艺原理图 1.2.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从动件(执行构件)为上模, 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右图所 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 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 的压力角a应尽可能小,传动角γ 大于或等于许 用传动角。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4、生产率为每分钟70 件。

5、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m 6、上模拉延行程为100mm 7、上模行程速比系数K≥1.3 8、坯料输送的最大距离为200mm 9、工件送料传输平面标高1000mm 10、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适方便 第2章、方案设计及讨论 冲压机构的原动件是曲柄∶从动件(执行构件〉为滑块(上模),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机构还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将若干个基本机构恰当地组合在一起协调工作。 2.1.如图所示是以中间齿轮为主动件,分别与另外两个大小、齿数相等的齿轮相连。左右两齿轮分别与不同凸轮相互连接,再与其他机构相连,以完成冲压和送料的目的。左凸轮与一滑块相连,再与另一滑块相连接,形成一个与凸轮相连的双滑块机构,通过齿轮带动凸轮转动,使双滑块以一定规律往复移动,从而达到推进和回退的作用,从而完成移动柸料的作用,通过凸轮轮廓的设计可以完成对于滑块运动规律的设计,从而达到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的工作,即送料机构设计。右凸轮与上模相连,通过齿轮带动凸轮机构的转动,完成柸料的拉延成型工作,通过凸轮轮廓的设计,可以通过凸轮转动来达到使上模有规律的往复运动,从而完成上模以逐渐增加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入下模腔内将坯料拉延成形,随后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模腔,最后快速返回的工作,即冲压机构的设计。运用两个大小、齿数相等的齿轮,使两齿轮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次数的周转,从而使两凸轮完成周转次数相同,完成一次整周转动的的时间也相同,通过中间齿轮与电动机相连,控制该齿轮的转动可以使两凸轮同时完成一周转动,两凸轮控制的过程的整个完成过程,共同构成一整个精压冲压及送料的过程。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齿轮传动设计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大作业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刻:6月20日-6月25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齿轮传动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 轮最大 传动比 模 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9 970 40 45 50 5.2≤ 4≤ 2 4≤ 3 4≤ 3 二.传动比的分派计算 电动机转速min /970r n =,输出转速min /5001r n =,min /4502r n =, min /40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5.2m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 动比4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d i 。

按照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400.1950970011===n n i 556.2145970 022===n n i 250.2440 970 033===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份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 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ax 1= f v p i i i i 2m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 4max 3==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份的传动比为 425.24 *5.2250 .24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200.38625 .1*5.29 .14max 11== =f p v i i i i 556.38625 .1*5.2556 .16max 22== =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343.18625.1max 33=≤===d f d i i i 三.齿轮齿数的肯定

齿轮减速器传动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设计题目:齿轮减速器传动设计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电设备4班 学生姓名:景东方 学号: 020******* 指导老师:隋冬杰 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设计内容 (4)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 3 设计与计算 4 3.1电动机的选择 3.2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3.3各轴的转速,功率及转矩,列成表格 3.4齿轮的设计计算 3.5轴与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3.6键等相关标准键的选择 3.7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3.8箱体结构设计 4小结 (19) 5参考文献 (19)

1 设计内容 设计计算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键,选择联轴器等。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原始数据:碎料箱滚子轴转速71.66 rpm;碎料箱输入轴所需功率KW。 技术条件:该压碎机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回转,有较大振动,压碎机滚子转速允许误差为±5%,使用期限8年。 3 设计与计算 3.1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是常用的原动机,具体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便和维护容易等优点。电动机的选择主要包括选择其类型和结构形式、容量(功率)和转速、确定具体型号。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取Y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工作所需的功率: P d = P w/η P w = F*V/(1000ηw) 所以:P d = F*V/(1000η*ηw)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的效率)为 η*ηw = η1*η2*η2*η3*η4*η5*η6 式中η1、η2、η3、η4、η5、η6分别为齿轮传动、链传动、联轴器、卷筒轴的轴承及卷筒的效率。 取η1 = 0.96、η2= 0.99、η3 =0.97、η4 = 0.97、η 5 = 0.98、η 6 = 0.96 ,则:η*ηw = 0.96³0.99³0.99³0.97³0.97³0.98³0.96 =0.832 所以: P d = F*V/1000η*ηw= 2600³1.5/(1000³0.832) kW = 4.68 kW 根据Pd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w使P m = (1∽1.3)P d = 4.68∽6.09 kW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叠衣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1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叠衣机构 设计:07209302 郑晋峰 20091000180 指导老师:***

目录 目录 (1) 一、设计原理及任务 (2) 1.1 设计目的及原理 (2) 1.2 设计任务 (2) 二、方案确定及其机构选型 (3) 2.1 总体结构设想 (3) 2.2 执行机构方案 (3) 2.2.1 执行机构方案一 (3) 2.2.2 执行机构方案二 (4) 2.3 传动方案 (4) 2.4 整体机构示意图 (5) 三、尺寸设计 (6) 3.1 齿轮传动设计 (6) 3.2 执行机构设计 (8) 四、执行机构运动分析 (10) 4.1 四杆机构运动分析 (10) 4.2 导杆机构运动分析 (13) 五、设计评价 (17) 六、心得体会 (18) 七、参考文献 (20) 八、附录 (21) 附录一四连杆铰链机构运动分析程序 (21) 附录二导杆机构分析源程序 (23)

一、设计原理及任务 1.1 设计目的及原理 设计目的:该机构可以供给家庭叠衣服运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做不完的工作,面对没完没了的应酬,人们感觉非常的疲惫,更头疼的是还得抽出时间做家务,做清洁。现代化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洗干一体,榨汁机,豆浆机,面包机,洗碗机,我们就在这样的方便当中来缓解生活的压力,那么,人们同样希望有个机器能够代替他们去整理洗干的衣物所以我们从现代化机械发展和人们需求方面考虑的,就想设计一款能够整理衣物的机器。 运动过程设计:电机的转动提供动力,引起主动件转动。主动件引起整个机构运动,折叠板实现衣物折叠运动,整个机构以机械原理课本上的铰链四杆机构和导杆机构为主导来实现该机构的运动。 为了实现折叠板的运动是确定的运动,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折叠板的转动铰链处装上复位弹簧使折叠板能够实现完全确定的运动。 该机构采用电力驱动,传动方式为:电机-主轴转动-齿轮转动-工作部分的折叠运动。1.2 设计任务 1.自动叠衣服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导杆机构、齿轮机构三种常用机构。 2.设计各机构的相对位置和各构件的尺寸。 3. 利用CAD画出各机构的运动方案简图,并用运动极限位置确定各机构运动最大行程或最大转角。 4.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各构件的尺寸,在soliworks上建模做模拟运动分析,检验运动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运动设想。 5.利用MATLAB对各个机构进行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绘出运动曲线图。 6.齿轮机构的计算与设计。根据传动比选择齿轮,根据齿宽确定各两齿轮的齿数,给出模数,进而确定齿轮的各个参数,绘制成表。 7.编写设计计算程序,运用MATLAB软件对函数关系进行绘图表达,最后输出图形,直观表达设计结果。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1.传动方案的分析及拟定 2.选择电动机 3.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4.传动方案简图绘制 三、齿轮传动设计计算(画出轮齿受力分析图) 四、轴的设计计算 五、滚动轴承选择计算 六、键的选择及计算 七、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八、润滑与密封设计 九、减速器结构设计 十、设计小结 十一、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1.任务:设计一台冶金、矿山用带式运输机上的二级展开式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 2.工作情况和设计要求: 1)工作机轻微振动; 2)经常满载工作; 3)单向运转;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两班制工作; 5)总传动比允许相对误差小于5%; 6)带传动轮直径D=340mm,传动带所受最大拉力F=2.8kN,带传动速度V=1.60m/s。 二、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1.传动方案的分析及拟定 滚筒与减速器之间位置相对固定,且载荷较平稳。根据一中数据:带传动轮直径

D=340mm ,传动带所受最大拉力F=2.8kN ,带传动速度V=1.60m/s ,可以计算功率 kW kW FV Pw 48.46.18.2=⨯== 滚筒转速 min /5.90min /)]/(100060[r r D V n w =⨯=π 通过查手册可知,一般工用电动机额定转速最小为750r/min ,与所要求获得的转速差 距超过了8倍,故此处选择二级减速装置。 方案一:采用蜗杆减速器,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较低,在长期连续使用时不经济。 方案二:采用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适用于繁重及恶劣条件下长期工作,使用维护方便,但结构尺寸较大。 方案三:直接用皮带传动,具有过载保护,但传动比不稳定,寿命比较短。 综合考虑选用方案二。总体结构简图如下: 图1- 蜗杆减速器 图2-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 图3-皮带传动 本设计选用图2所示的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 2. 选择电动机 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根据电源及工作机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且载荷轻微振动,我们初选为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和传动方式。齿轮机构的设计涉及到齿轮的类型、材料、齿轮之间的啮合方式、传动比的计算等多个方面。本文将结合齿轮机构的原理和设计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 齿轮机构的原理 齿轮是一种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力与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根据啮合的方式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与蜗轮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齿轮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传动要求。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通过齿面的摩擦力和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完成力的传递。根据不同齿轮的大小和传动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2. 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 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包括齿轮的类型、材料、齿轮的模数、齿比、啮合传动比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首先,齿轮的类型应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来选择,例如在重载与高速传动条件下,应选择强度高的齿轮,对于变速传动则需选择适合的变速传动齿轮。 其次,齿轮的材料选择应考虑齿轮的使用环境和传动要求,通常常用的齿轮材料

有合金钢、铸铁、黄铜等。 再者,齿轮的模数和齿比的确定是齿轮设计的重要环节。模数是齿轮上的参数,表示齿轮齿数与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齿轮的模数决定了啮合齿轮的大小、齿数等参数,齿比是用来描述两个啮合齿轮的传动比,齿比的大小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性能。 最后,计算齿轮的啮合传动比也是齿轮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计算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传动要求。 3. 齿轮机构的设计流程 齿轮机构的设计流程包括确定传动要求、选择齿轮类型、计算传动比、确定齿轮材料、确定齿轮的模数和齿比、确定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进行齿轮的结构设计等多个环节。 首先,确定传动要求是齿轮机构设计的基础,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传动要求来确定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和齿轮类型。 其次,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传动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例如在高速传动条件下选择强度高的齿轮,在变速传动条件下选择适合的变速传动齿轮。 再者,计算传动比,通过合理地计算齿轮的传动比,来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设计题目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示意图如下: 1—电动机 2—V 带传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鼓轮 6—输 送带 1.1已知条件: 1. 鼓轮直径: D= 390 mm ; 2. 鼓轮上的圆周力: F = 2700 N ; 3. 输送带速度: V =0.80m/s ; 1.2技术条件与说明: 1. 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预定为12年,每年按300天计算,二班制工作,每班按8小时计算; 2. 工作机的载荷性质为轻微冲击;单向回转; 3. 电动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220伏; 4. 输送带允许的相对速度误差≤±3%。 1.3设计要求 减速器装配图1张(A0图); 零件图2张(从动齿轮、从动轴各一张,图纸大小自定);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少于8000字),按指导老师的要求书写。 2.电动机类型选择: 1)传动装置要求工作电压为三相交流电为220V/380V ; 2)在有轻微粉尘的工作环境; 3)要长期运转,容易发热; 结果:选择Y 系列的三相笼型异步交流电动机,采用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V 。 1 2 3 4 5 6 v × × × × Ⅰ Ⅱ Ⅲ 0Ⅰ Ⅳ

该系列的电动机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广泛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无特 殊要求的机械。 2.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2.2.1 工作机的有效效率(即其输出功率) Pw=FwVw =2700× 0.8 =2.25kw η=0.96 2.2.2 电动机所需功率: Pd=Pw ηa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输送总效率: ηa=η齿∙η滚子轴承∧3⋅η带∙η联η滑动轴承按表3-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查得 η齿=0.97,η滚子轴承=0.98,η带=0.96,η联轴器= 0.99,η滑动轴承=0.97 得ηa=0.84 Pd=Pw ηa = 2.25 0.84 =2.67kw 由表17-7中的Y系列电动机技术数据,查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ed=3kw 2.2.3 确定电动机转速和型号 工作机的转速ηw: ηw=60×1000×Vw =39.2Υ/min 由于V带传动的传动比常用范围为: i带=2~4,i高级=3~5,i低级=3~5所以,总传动比的范围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齿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五) 姓名 杨军 ___________ 专业 液压传动与控制 班级 液压 09 —— 1 ______________ 学号 0907240121 已知: 齿轮齿数 乙=22, Z 2 =44, m = 5 mm ,分度圆压力角 :一 20° ;齿轮为正常齿制,在闭式的润滑油池中工作。 四、要求: 1) 用C 语言编程序,选择两轮变位系数,计算齿轮各部 分尺 寸。 2) 用2号图纸绘制齿轮传动的啮合图。 3) 编写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郝志勇、席本强 开始日期:2011 年6 月26 日 完成日 期:2011 年6月30 日 、设计题目: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齿轮机构设计 、系统简图:

目录 1、设计题目及参数 (2) 2、数学模型地建立 (2) 3、程序框图 (6) 4、程序清单及结果 (7) 5、设计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设计题目及参数 已知:齿轮齿数乙=22,Z2=44,m=5mm分度圆压力角a =20 齿轮为正常齿轮,在闭式的润滑油池中工作。 要求:1用C语言编写程序,选择两轮变位系数,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 2)绘制柴油机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说明书一份。 】、数学模型的建立 d2s 而 n. 3 Dr F呈 冲 2 「BS3)I A带轮

(a/5+1 ) 5; inv : =2tan :(咅 x 2)/(z z 2) inv :; z min 二 2h : :17 sin : X 1 min = h a (z min -Z 1 ) / Z min X 2min _ h a (z min _ z 2 ) / z min (inva -inva"/ +z 2) X i X 2 5.齿轮基本参数: (注: 模数: 1. 实际中心距a •的确定:…T ; a = 2. 啮合角:■ cosc r^Z^I cosO ; 2 g " 3. 分配变位系数 4.中心距变动系数 y=( a - a )/m ; mr) m=5 压力角: 二=20 齿数: z i =22 Z 2=44 齿顶高系数: a 九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4.01.13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条件和要求:在下图所示的齿轮变速箱中,两轴中心距为80mm,各轮齿数为z1=35,z2=45,z3= 24,z4=,55,z5=19,z6=59,模数均为m=2mm,试确定z1-z2,z3-z4和z5-z6各对齿轮的传动类型,并设计这三对齿轮传动。 二全部原始数据: z1=35,z2=45,z3= 24,z4=,55,z5=19,z6=59, m=2mm,a’=80 mm 三设计方法及原理:

按照一对齿轮变为因数之和(x1+x2)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零传动(x1+x2=0) ⑴标准齿轮传动。x1=x2=0,应有如下关系式,即 z>min z,z2>min z,α'=α,a’=a,y=0,δ=0 1 特点:设计简单,便于互换。 ⑵高度变为齿轮传动。x1=-x2,一般小齿轮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并应有如下关系 x>=* h(z min-z1)/ z min,x>=*a h(z min-z2)/ z min a z1+z2>=2z min,α'=α,a’=a,y=0,δ=0 特点:①可能设计出z0) α'>α,a’>a, y=0,δ=0 特点:①可以减小齿轮机构的尺寸,因为两轮齿数不收z1+z2≥2 z min的限制;②可以减轻轮齿的磨损程度,由于啮合角增大和吃定的降低,使得实际啮合线段更加远离极限啮合点;③可以配凑中心距;④可以提高两轮的承受能力;⑤互换性差,须成对设计,制造和使用;⑥重合度略有降低。 3负传动(x1+x2﹤0) z1+z2>2z min,α'<α,a’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齿轮机构的设计

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自17-4 姓名:海鹏 学号:1707010430

总评成绩及评语 评语: □经考核,该同学根本完成了课程设计的全部任务,到达任务书的训练要求。 □经考核,该同学在课程设计期间未完成设计任务。成绩: 根据该同学完成任务情况,结合课程设计期间表现,经教研室辩论小组综合审定,该同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成绩为

教师签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十一〕 海鹏 专业 机自 班级 17-4 学号1707010430 一、设计题目:插床齿轮机构的设计 二、系统简图: 三、工作条件 :齿数1Z 、2Z 齿轮与曲柄共轴。 四、原始数据 五、要求: 1〕依据题目条件和不根切条件,计算符合的变位系数〔至少5组〕; 2〕选定一组变位系数,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各局部尺寸; 3〕在A3纸上画出齿轮啮合图;要求:①按设计尺寸画;②作图表达:极限啮合点1N 、 2N ,啮合角α',四个圆b d d a d f d 和节圆d ',12B B ,每个齿轮画出3条渐开线〔2同1

异〕,每条渐开线找出起始点〔b b b P S e =+〕齿顶圆齿厚〔1a s 2a s 〕。 4〕编写说明书。 指导教师:席本强 曲辉 开场日期:2021年7月10日完成日期:2021年7月17日

1数学模型 1中心距a ': 2)(21z z m a +⨯ = ; a '=〔a/5+1〕⨯5; 2啮合角α': ; )cos(2) ()cos(21ααα⨯'⨯+= 'z z m 实αααinv z z x x inv +++=')/()(tan 22121; 3分配变位系数2 1 x x 、; 17sin 22min ≈=* αa h z min 1min min 1/)(z z z h x a -=* ; min 2min min 2/)(z z z h x a -=* ; ; α ααtan 2) )((2121z z inv inv x x +-'= +4齿轮 根本参数: 〔注:以下尺寸单位为 mm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器)

Hunan Traffic Engineering College 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 设计说明书 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名称机电工程 指导老师 职称 班级 学号Xxxxxxx 姓名Xxxxxx 2019年 1月8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工作条件:单向连续转动,有轻微冲击载荷,经常满载、空载启动,单班制工 作,小批量生产,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3、传动方案运动简图: 题号 原始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运输带拉力F 2000 1800 2400 2200 1600 2100 2600 2200 1900 2300 (N) 卷筒直径D 300 350 300 300 400 350 300 330 310 320 (mm) 运输带速度v 0.9 1.1 1.2 0.9 1 1.2 0.9 1.45 1.45 1.5 (m/s) 设计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减速器装配图一张(0号图纸); 3.减速器零件图2张(2号图纸)。 开始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3) 二、电动机的选择 (3) 2.1、电动机的选择 2.2、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四、齿轮的传动设计 (5) 4.1、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2、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13) 5.1、输入轴的设计 5.2、中间轴的设计 5.3、输出轴的设计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6.1、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6.2、中间轴键选择与校核 6.3、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七、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6) 7.1、输入轴轴承计算与校核 7.2、中间轴轴承计算与校核 7.3、输出轴轴承计算与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 (27) 8.1、输入轴处联轴器 8.2、输出轴处联轴器 九、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8) 9.1、减速器的润滑 9.2、减速器的密封 十、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29) 十一、设计小结 (32) 十二、参考文献 (3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一热处置车间传送设备的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0二、电动机的选择 (2) 三、确信传动比 (2)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3) 五、斜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5) 1、高速级传动 (6) 2、低速级传动 (9) 3、齿轮的结构设计 (13) 六、轴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15) 1、高速轴的设计及计算 (15) 2、从动轴的设计及计算 (20) 3、中间轴的设计及计算 (24) 七、键连接强度校核计算 (28) 八、轴承的寿命计算 (28) 1、主动轴轴承 (28) 2、中间轴轴承 (30) 3、从动轴轴承 (31) 九、润滑、密封装置的选择及设计 (32) 十、减速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33) 十一、设计总结 (35)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设计一热处置车间传送设备的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下图所示为其传动系统简图),用于传送清洗零件,双班制工作,工作有轻微振动,利用寿命为10年(其中带、轴承寿命为3年以上)原始数据:卷筒直径D=330mm,运输带速度v=0.75m/s,运输带所需扭矩T=370N.m。 设计任务: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2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二、电动机的选择 卷筒的转速n w n = D π60v 1000⨯=30314.30.75 601000⨯⨯⨯=4r/min 运输带功率P w : P w =9550 Tn =9550 3.4064370⨯=KW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a η 5423421ηηηηηη=a =5×498.0×279.09=0.816 1η为V 带的效率,取0.95; 2η为轴承的效率,取0.98; 3η为齿轮啮合的效率(8级精度),取0.97; 4η为联轴器的效率,取0.99。 电动机输出功率P 0: P d =P w /a η2/0.816=2.06kW 依照动力源和工作条件,电动机的类型选用Y 系列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转速选着经常使用的两种同步转速:1500 r/min 和1000 r/min ,以便比较。 由于两种总传动比都不是专门大,从经济方面考虑,选择Y100L1-4型的电动机。 三、确信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 m 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 =n m /n = 预取带传动比为 01i = 减速箱总传动比为 0j i 减速箱高速级传动比 02i 低速级传动比 03i = 0j i /02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