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593731.html,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左绪金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对于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而设施蔬菜产业也因此迅速发展了起来,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虽然在规模已经相对较大,但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制约,为此,本文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facilities in China

Zuo Xujin

(Jin'an Distri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Jin'an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327000)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demand of anti-season vegetables, vegetable industry and faciliti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for the moment, although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relatively large in scale, but also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have a lot of restricting, to that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s discussed.

[Keywords] vegetable industry in facilities;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path of development

设施蔬菜通常是指利用各种技术设施来改变局部范围内的气候、环境条件,并在这一条件下进行蔬菜栽培一种蔬菜生产模式,能够突破低温、强光照射、暴雨等外部环境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对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1;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蔬菜办公室陆志新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中国经济网消息). 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3%,总产值630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5.5%.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57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3.8%.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优势产区的逐步形成,产销布局的日趋合理,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

域。 据介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同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 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蔬菜生产季节性强,蔬菜产品新鲜易腐,贮运困难的特点,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农业部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4大功能区8大重点区域, 包括:华南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黄土高原夏秋蔬菜 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东南 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以上,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贡献额超过1200元,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 加工率达到65%以上。 为此,农业部将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采后产值;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增收作用更加明显,蔬菜总产值约5000亿元。 对全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430元, 全国958个蔬菜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725多元。 3.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 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 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坝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剂种植结构,蔬菜成为**等坝上几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产业之1。通过实行“优种优法、范围生产、市场引导、品牌销售”,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蔬菜产业已见成效,构成了种植范围化、生产标准化、品种多样化、质量安全化、销售1体化、服务多元化的生产格局,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是北方夏秋优良蔬菜生产基地。2002年**县被农业厅命名为“**省蔬菜之乡”。 2008年被肯定为北京奥运会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被农业部命名为蔬菜产业重点县。 1、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力条件 1、气候条件独特,蔬菜品质高 **地处坝上冷凉地区,具有蔬菜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1是气温偏低年平均3.2℃,昼夜温差大,为9.4⑴4.6℃,比北京地区温差大2.8℃。蔬菜产量高、品质好、耐储耐运;2是光照条件充足,年照时数2908小时,比北京多202小时,78月份光能更好,非常适合露地菜生产;3是雨热同季,月平均气温不高于19℃,蔬菜生长旺盛,病虫害产生轻。 2、无公害条件具有 **县气候冷凉,地势高,空气相对干燥,冻结期长,限制了很多病虫害的产生。蔬菜病虫害产生种类少,危害程度轻,农药使用量少,农家肥多,化肥量少,这就减少了土壤、蔬菜的污染机会。所以**县是信得过的无公害生产基地。 3、错季明显区位优越 我县7月到9月份是蔬菜采收旺季,正是**以南地区的无菜

时期,错季明显,互补性强。我县地理区位优势也明显,交通10分便利,有310多家蔬菜贩运大户,与京、津蔬菜销售公司建立了长时间合作关系,市场活跃繁忙。 4、生产条件不断完善 随着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农民种菜积极性高,蔬菜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全县大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灌溉农业。同时积极沤制购买有机肥,自发的加大投工、投肥、投资力度,蔬菜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5、良好品种不断引进 为了提高蔬菜品质,从科研单位引进了1批抗病力强、品质优的蔬菜名、优、特新品种,如大白菜主推品种有:金美、金峰、金冠等及迷你星娃娃菜、金童娃娃菜;甘兰有:中甘21、贝思特等;西兰花有优秀;莴笋主要是特大白尖叶;大白萝卜主要有春森、春蕾等;白菜花主要有:雪宝、椰莉亚等,逐渐代替过时淘汰的品种。 2、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1、发展蔬菜种植,引进名优品种 **县蔬菜从1961年开始小面积种植,80年代全县种植面积不足万亩,平均亩产唯一750千克,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如晚熟甘蓝、油**菜和本地芹菜,这些品种单1,品质不高,所产蔬菜以自食为主。由于缺菜,特别是细菜,城镇居民食菜都需要从**、北京调入。进入90年代,蔬菜面积发展到5万亩左右,引进了各类蔬菜新品种,如大白菜、西芹、、早熟甘蓝、西兰花、接球生菜、莴笋、红胡萝卜、大白萝卜等。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调剂种植结构,依照“重市场、要效益、重时差、错播期”的原则和压粗菜,扩细菜,种特菜的种植结构,发展了3白2绿1红的优良菜,积极引进西兰花、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蔬菜分团何启伟焦自高周绪元 围绕目前我省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蔬菜分团于近期召开了一次分团工作会议,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实现粮食安全和“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就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大家认识到,自1991年以来,山东蔬菜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位,但目前正处在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巩固山东蔬菜的产业优势?怎样推进山东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应该重视探讨和建立可行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现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巩固和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地位山东蔬菜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的优势产业和全国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对蔬菜产业这一优势地位前景的分析和判断,事关对该产业发展的信心和今后工作的力度。(一)面对挑战,优势地位得到了加强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多来,随着贸易壁

垒的打破,蔬菜进口国却显著增加了技术壁垒,我省蔬菜出口企业的速冻菠菜等产品曾一度被拒之门外,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出口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致使产品出口量增加,创汇额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省2000年蔬菜出口量为79.98万吨,创汇4.43亿美元;2003年蔬菜出口量达到177.5万吨,创汇7.98亿美元,分别增长121.9%和80.1%。而且,我省蔬菜出口量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量的份额也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35%以上,全国第一蔬菜出口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再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前几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内多数省、自治区将扩大蔬菜种植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导致全国蔬菜面积、产量迅速增加,国内蔬菜总量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由于我省专业化、规模化蔬菜重点产区的形成,蔬菜产地、销地市场和运销体系的不断完善,重点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产品质量有所改善,提高了我省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我省2000年瓜菜播种面积为3081.9万亩,总产量8375.7万吨,总产值549.5亿元;而2003年全省瓜菜播种面积达到了3765.0万亩,总产量10673.0万吨,总产值720亿元。2003年瓜菜的面积、产量、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22%、27%和31%。说明我省蔬菜的播种面积、总产量近三年仍在持续增加,而效益增加更显著一些。(二)展望未来,有

调研报告: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蔬菜产业现状 (一)蔬菜生产发展历程。XX蔬菜是从1983年历阳镇太平村“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开始初步发展。2012年2月,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蔬菜产业为特色产业,并成立XX蔬菜产业发展局,蔬菜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XX蔬菜经过三十年的长足发展,不仅在全国率先摆脱了小农经济束缚,并迅速跨越了商品菜经济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由生产、加工和市场贸易相互啮合的三大环节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形态。XX还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XX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截止2015年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由2011年的40万亩、90万吨、16亿元,增加到43.5万亩、111万吨、22亿元,分别增长8.8%,23.3%,

37.5%。蔬菜从业人员年人均种菜纯收入由2万元增加到2.88万元,增长44%,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该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园区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引导下,全县累计拉动社会投资6亿多元,新建规模化蔬菜标准园区41个,总面积3万多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9个,省级蔬菜标准园7个,市级蔬菜标准园26个,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子产业示范区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弘利教育) (三)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XX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验收,并获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6家园区通过GAP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县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由2011年的99.3%提高到100%,未出现一起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四)科技支撑成效明显。XX一直高度重视蔬菜科技创新工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推合作关系,2015年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正式

我国绿色蔬菜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绿色蔬菜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绿色蔬菜产业现状分析 摘要:基于化肥农药的污染严重,野生蔬菜、无土栽培蔬菜等无公害绿色蔬菜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蔬菜消费将进一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绿色蔬菜将成为我国蔬菜消费的主旋律。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突破现实束缚,能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蔬菜;意义; 途径 1 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的原因和必要性分析 需求紧迫性现代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 ,进入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的新时期 ,居民消费观念,内容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已更多的从讲求产品的数量到追求生活的质量,出现了对产品消费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据农业部在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对蔬菜等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在抽检的

50个蔬菜品种中,有22种蔬菜不合格,接近50 % ,表明蔬菜中有机农药残留问题十分严重。因此 ,人们对安全可靠“绿色蔬菜”的呼声将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绿色蔬菜食品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地仅仅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基地,未能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不会满足于现在的蔬菜产品质量和数量,从而出现绿色蔬菜食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社会的发展也要求食品结构向营养型转变,以人体健康为保证,这些都是绿色蔬菜食品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生态紧迫性我国蔬菜生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发生一些重大的技术和观念革命,引进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但在我国农村,蔬菜生产仍然是以高产为目的,以粗放经营为主要模式,没有形成优质生产,精耕细作的蔬菜生产格局。这样的生产局面必将对生产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生产者在一味追求高产目标的同时 ,必以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农药为手段 ,不顾生产环境的平衡 ,造成土壤环境的日益破坏,使得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同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三废的排出和污染,给生产环境中的水、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容易引起生态环境的恶性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关于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蔬菜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成果,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实践证明,蔬菜产业化是蔬菜种植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打破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是我县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怀仁县气候冷凉,导致蔬菜生产旺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大量上市,正值以南蔬菜倒茬,以北蔬菜尚未收获,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我县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蔬菜和大地蔬菜。目前我县蔬菜产业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滞后,各村的蔬菜种植分散,无法形成规模。以我县新家园村尚希庄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从大地蔬菜产业和大棚蔬菜产业两个方面分析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新家园镇尚希庄村的大地蔬菜种植,分析如下: (一)、近年来,蔬菜生产变动情况 尚希庄村的蔬菜生产在过去属于家庭副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加之政府部门的引导,到2009年我县蔬菜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当年的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是历史最高值,蔬菜形

成的产值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蔬菜生产处于发展上升态势,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制约着农民增收。 (二)、尚希庄村蔬菜生产及销售的特点 1、蔬菜产业品种多、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蔬菜生产投资大、成本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同时产品鲜活,不易贮存、运输,市场风险较大。 2、我县气候冷凉,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蔬菜上市主要分以下几个时间段:6月上旬以前蔬菜产量很小,6月中旬,蔬菜产量急剧上升,到6月末8初达到高峰;直到9中下旬进入第二次高峰;9月份蔬菜主要以圆菜,胡萝卜为主,且产量比较稳定。 3、尚希庄村蔬菜的销售主要以自主销售、外地客商销售两种形式进行。外地客商销售是我县蔬菜销售的主体,其销售量约占全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蔬菜运输主要通过208国道,大运公路和大运高速公路外运。由于修路和车辆往来较多,特别是大货车,时常发生拥堵,对不易储存的蔬菜来讲,直接影响了我县蔬菜的外运。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销售,应开辟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服务客商,有效地解决了蔬菜外运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蔬菜种植风险大,且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导致蔬菜播种面积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菜”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以平襄、碧玉为主的城郊水川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依托旱作农业项目,在全县大力发展地膜覆盖蔬菜种植,进一步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步伐,不仅有效改善和促进了城区居民蔬菜供给,还成了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一、蔬菜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通渭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常规露地种植, 1981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1988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93年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一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到了90年代末,才形成了以地膜覆盖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为主,日光温室栽培为辅的设施蔬菜生产新格局。近年来,全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关键举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6万亩迅速扩大到2015年的5.5万亩;总产量由3.2万吨增加到14.3万吨;总产值由4480万元增加到31460万元。平襄镇旧店子、宋堡、河南、孙庄等村,碧玉乡玉关、碧玉等村,寺子乡窑坡等村,陇川乡菜子、蔡铺等村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以青椒为主、兼顾其它茄果类、

瓜类、食用菌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平襄、碧玉、寺子、义岗、李店、襄南、榜罗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白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葱算类为主的地膜蔬菜生产基地。 (二)种植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我县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经济效益较低,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全县蔬菜种植品种逐步得到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县共种植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西葫芦、甘蓝、大葱、大蒜、食用菌等9大类60多个品种。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产量达6.2吨,产值3.5万元,纯收入2.5万元;塑料大棚蔬菜平均亩产量达4.8吨,产值1.3万元,纯收入0.9万元;地膜覆盖蔬菜平均亩产量达2.8吨,产值0.5万元,纯收入0.3万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为加快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县上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营销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县建立交易市场20个,培育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组织63个,营销大户320多户,营销网络遍布全县18个乡镇。特别是通渭县西川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建成集蔬菜交易、仓储于一体的专业交易市场一处,贮藏能力达300吨,年贮藏销售高原夏菜1200余吨,为全县蔬菜产后销售、平抑菜价、稳定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该合作社针对华川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实现长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新形势下,在蔬菜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上,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1.1 产业规模基本满足需求,产业内涵发展不足① 2.1.1 蔬菜产业规模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从2001~2009年我国蔬菜总产量来看,基本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我国蔬菜年人均占有量已达440 kg,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 kg。而从蔬菜需求来看,短期内国内蔬菜人均需求量变化不大,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因此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正常年份(无大灾)基本能够满足国内蔬菜需求。过多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将导致蔬菜价格下跌,加剧波动。考虑到在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红线下蔬菜与粮、棉、油存在争地问题,蔬菜发展应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主。 1.1.2 蔬菜生产成本呈上涨趋势,其中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增加明显1998~2003年,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成本变化幅度都不太明显,6年共增长4.3 %,但2003年以后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成本增长迅速,到2008年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每亩平均成本已高达2 216.08元,比2003年净增904.92元,增加69 %,高于同期蔬菜总产值和净收益的增长速度(同期蔬菜每亩产值增长1 445.72元,增长率为54.5 %,净利润增长540.20元,增长率为40.3 %)。过快的成本增长速度直接导致了同期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的下降。 蔬菜生产成本主要由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三大部分组成。1998年三大部分的比例为57∶39∶4,到2003年这一比例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为58∶38∶4,但2004年以后,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长,这一比例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到2008年达到50∶41∶9。可见2003年以来土地成本在蔬菜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很快,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虽然只增加了2个百分点,但2000年以来,蔬菜种植中劳动量投入的减少却非常明显,每亩投入劳动的天数由51.25天减少到2008年的39.06天,减少12.19天,表明蔬菜劳动投入机会成本在不断提高,菜农经营蔬菜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劳动力投入逐渐减少。 1.1.3 蔬菜生产效益波动较大,并有下滑趋势1998~2008年的11年间,我国蔬菜种植无论是产值还是净利润都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其中,蔬菜每亩产值从2 394.78元增长到4 097.77元,增长71.1 %,蔬菜净利润由1 137.69元上升到1 881.69元,增长65.4 %。但在这11年间,蔬菜生产效益波动很大,蔬菜成本利润率最高为2001年的107.09 %,最低为2006年的76.50 %,只有2001年的70.9 %。从近十年来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1.2 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进一步培育和规范 1.2.1 蔬菜产业的小生产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功能集中,但是单个菜农蔬菜种植规模偏小的问题仍然存在,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在全国抽样调查的2 317户蔬菜种植户来看,蔬菜种植面积不超过3 335平米(5亩)的有1 384户,占59.7 %。小规模的蔬菜生产导致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不利于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蔬菜种植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蔬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难以胜任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重任在农业部及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近些年有了很快发展,但蔬菜合作组织仍然偏少,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能力弱,运作也不规范。据不完全调查统计,蔬菜合作组织成员仅占蔬菜从业人员的约4 %;中部地区63 %的合作社所吸收的菜农不足200户;大多数蔬菜合作社覆盖半径偏小,成员分布范围村内占51 %,乡内占33 %,市县区内占15 %,省区直辖市区占0.8 %,跨省直辖市区占0.2 %;蔬菜合作社服务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蔬菜产品包装、销售方面,大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缺乏物流配送能力,成为合作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合作社带头“能人”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调查中也发现,尽管每个合作社在成立时都建立了章程,但很少有合作社根据本社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制度;一些合作社的重大事务都是由核心领导成员做出,社员大会有名无实,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普通社员对合作社经营情况很少知晓,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08-11 10:29 索引号fggw-zx-00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日期2011-08-11 文号灵政协发〔2010〕10号发布机构政协灵台县委员会 市政协: 按照市政协的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蔬菜产业发 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紧紧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蔬菜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04万亩,主要种类有胡萝卜、甘蓝、辣椒、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总产量13.52万吨,总产值91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比2003年的5万亩增长了120.8%,产值比2003年的2840万元增长了220.4%,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技术部门以追求高品质、高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在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名、优、特蔬菜新品种16类120余种,多数品种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增收途径。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技术单位的指导下,全县蔬菜生产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达溪河、黑河川区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和什字原区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并建成中台西川区千亩无公害辣椒生产示范区等各类蔬菜示范区6个。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蔬菜生产逐步向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测土施肥、间作套种等准化栽培技术,制定了灵台县12种主栽蔬菜的地方标准,规范了栽培过程和生产行为。检测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万亩,申报通过了番茄、胡萝卜、辣椒3个产品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取得了无公害注册商标,实现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首次突破。蔬菜单产由2000年以前的900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200公斤,增长33%,蔬菜商品率由原来的46.8%提升到76.7%。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县农技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在重点示范区派遣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进行实地指导,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群众科学生产。2005年成立了灵台县无公害农产品质安全监测站,全面开展了县域蔬菜检测服务,每月开展两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了蔬菜质量的监管。在全县新建和扩建了中台、朝那等7个辐射功能较强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6万吨以上,外销量2.7万吨以上,交易额6000万元。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投资400多万元,筹建了中台脱水蔬菜厂,购置了脱水干制设备,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到0.8万吨,建成了中台瑞天祥果蔬保鲜库,蔬菜保鲜能力达到1000吨,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自07年以来共开展订单蔬菜种植5.2万亩,实现收入10400万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县蔬菜生产五年规划中提出的“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4万亩,其中春种蔬菜5.28万亩,复种6.86万亩,建成规模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14个1.65万亩,全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 1、地膜早熟马铃薯全面丰收。今年我县突出菜用型和早熟性两个关键,引进了克星2号和

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本文从世界蔬菜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蔬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蔬菜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业;现状;对策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world's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the analysis of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of China's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Vegetabl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目录 1我国蔬菜栽培的发展趋势 (1) 向绿色食品型转 (1) 向新鲜多样型转化 (2) 向加工方便型转化 (2) 由露地栽培向保护地栽培发展保持地栽培主要有温室、大棚、多层覆盖、网棚、遮阴等。 (2) 2 我国蔬菜业的发展现状 (3) 我国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3) 我国蔬菜产销现状及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 (4) 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 (4) 我国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的现状 (5) 3我国蔬菜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 (5) 我国蔬菜业的发展策略 (6) 我国蔬菜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7) 4.参考文献 (8)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精选资料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村**自然村地处县城南郊,距县城0.5公里,全村152户,人口602人,耕地326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36元,农民收入以蔬菜种植、外出务工为主。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大做强一个新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结合本村实际,经村民大会讨论,依托我村区位、资源及人才优势,做大做强我村蔬菜产业,制定本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一、蔬菜生产现状 1、我村蔬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气候优势明显,是生产蔬菜的理想之地;第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蔬菜能当天采摘,当天上市,保持蔬菜固有品味和新鲜度;第三,水利基础设施好,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沃,为此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充分保证;第四,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此产业经几年发展,农民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有很大提高。 2、全村现有蔬菜种植面积82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8亩,创产值106.5万元,以大蒜、西红柿、冬瓜、藕、辣椒、白菜种植为主,户均在蔬菜生产中的纯收入达1.2万元。但我村蔬菜销售仅仅面对县城,市场不广,品种不多,蔬菜产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产业效益不显。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为保障,抓投入、扩基地、拓市场、树品牌、促生产,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 2、发展目标: 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发展80亩露天地菜、30亩大棚反季节蔬菜,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亩;2011年计划发展100亩露天地菜、40亩大棚蔬菜,计划种植面积达到216亩。 效益分析:2009年全村露天地菜面积84亩,大棚68亩,创产值208万元,户均从中创收1.78万元,人均纯收入从中达到4600元;2010年全村露天地菜面积164亩,大棚88亩,创产值306万元,户均从中创收2.1万元,人均纯收入从中达到6000多元。 技术体系建设:以县农业局蔬菜站为主要技术依托,以镇农技站为技术指导体系,严格按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稳定和加强推广队伍建设,确保完善的推广体系。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村两级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抓出规模,抓出成效。 2、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支持力度。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倾斜农业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及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等。 3、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每年至少引进示范蔬菜新品种4-6个,提高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 4、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镇、村两级组织经常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上田间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5、积极推广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龙头企业,扶植大户,实施“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方式,健全和完善龙头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扶持重点种植大户,引导他们与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使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46种植科学 1.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当地的降水资源丰富,土壤面积广阔,地形多样化但相对来说地势较为平整,气候温暖适宜,全年气候类型较为单一,大大增强了当地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可以实行一年多种的播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种植优势,增进当地蔬菜种植业全年收益和面向市场供应的连续性。并且附近的村镇较多,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近,有利于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生产商品批量销售,能够有效连接市场,增强当地蔬菜种植业的特色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2.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蔬菜种植成本较高。蔬菜种植一般需要提前购置育苗来进行栽培,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必要的农药以及肥料对抗疾病和促进产量,然而蔬菜种植的整个时期相对较长,肥料及农药投入量较大,加大了蔬菜种植的成本。并且在种植中还有许多不可抗的因素,比如土壤内出现的根线虫等害虫消灭不彻底,导致蔬菜苗的不可补救,更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2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目前云南的大部分蔬菜种植仍处于个体种植阶段,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蔬菜产业基地,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加之蔬菜种植种类与数量不稳定,经常出现盲目跟风种植的现象,某类蔬菜种植量过多或过少因而导致蔬菜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会引起蔬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大了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风险性。 2.3蔬菜销路不畅通。蔬菜种植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没有专业的种植大户或者产业化种植基地的带动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蔬菜的销售渠道不宽阔,并且蔬菜销售要通过一级一级的中间商,利润被多层剥夺,蔬菜种植者赚取的利润降低,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者的积极性,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陷入滞后化境地。 3.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蔬菜生产中的病虫等灾害都有了相应的整治措施与科技产品,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现代化机械设施水平与数量不断加大,无论是农业种植生产还是种植土地的养护都得到了现代化技术的支撑。未来蔬菜产业会不断朝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蔬菜种植与蔬菜商品的生产也会朝着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要及时转型,积极发展蔬菜种植的同时,加强产业化的加工线生产,形成当地蔬菜产业的自动化链条,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收益。 4.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4.1巩固和加强现有优质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优势蔬菜产业指的是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下生长力旺盛并且产量高蔬菜品质好的蔬菜种植产业。在进行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规划时,要重点将优势蔬菜种植产业进行优化,联合附近种植区形成产业化种植,培养当地优质品牌蔬菜产业,以当地种植农户的联结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生产销售效应,打开当地农产品销售多渠道,提高当地蔬菜种植产业的竞争力。 4.2加强科学技术政策支持。相关农业种植部门要加强对当地蔬菜种植的技术指导,通过在各地设立农业指导科技站,为附近蔬菜种植提供理论化指导和病虫灾害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加大当地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为蔬菜种植的创收提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节省人力和时间投入,保障蔬菜种植的现代化、科学性。 4.3以政策扶持打开市场销路。当地政府要紧跟国家政策,为当地的蔬菜生产与销售积极联络外地市场。增加与外地市场考察人员的交流,多加举办类似当地蔬菜种植产品展览会的活动,用当地优质蔬菜产品吸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侯增龙 (云南省易门县小街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易门 651102)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蔬菜产业越来越朝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蔬菜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期,给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多方面考虑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具有效力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待蔬菜产业要谨小慎微,做到提前预防,不至于使更大问题更大损失出现。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问题;措施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06-0046 (下转第93页) ·46·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政协七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川区园田化、基地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以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特色精细菜和高原夏菜为重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调整结构,建龙头、扩基地、增效益,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汭河川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是政府投入加大,助推规模扩张。全县蔬菜拱棚、日光温室分别达到了10000座和1000座,建成于家湾、平头沟和冉李等8个蔬菜专业村,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2万亩,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县种植蔬菜2.9万亩,生产蔬菜2.4万吨。 二是建办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先后招商引资建办了方盛果蔬保鲜和阳光生态苗木繁育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了蔬菜产业链条。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协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与农民群众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调动了菜农的积极性,在调整发展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是积极流转土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引进韩国、榆中、定西等外地客商落户经营,在冉李、枣林和东庄等村流转土地5100亩,新建蔬菜基地5处,蔬菜生产基地累计达到10处,蔬菜产业发展由传统粗放型经营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 四是健全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招商建办的方盛蔬菜公司,配套建成4000平方米的盖棚式交易市场,年蔬菜吞吐量达8万吨。扶持发展了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等9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吸纳会员1200多人,带动农户4500多户,签订蔬菜订单5100多亩。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县内家悦超市、农贸购物中心签订了购销订单,实现了农超对接,蔬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加强技术培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举办各类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51期,编发宣传资料7000多份,培训技术骨干850人、农民7300多人(次),推广测土配方、滴水灌溉等新技术,引进航天辣椒、西甜瓜等新品种8类24个。通过开展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坐诊”技术帮扶活动,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技术难题,确保了蔬菜生产质量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2013年06期(2月) 摘要:以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发展为例,在分析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进行SWOT 分析,提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达到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寿光市;蔬菜产业化;SWOT 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寿光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面积、产量、效益、加工、出口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可以说,“全国蔬菜看山东,山东蔬菜看寿光”,寿光逐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蔬菜物流配送、价格形成、信息交 流中心。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省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也遇到了多种问题和挑战。因此,认真研究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巩固其优势地位,增加市场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寿光蔬菜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Chenery,Hollis B.,1953,“Regional Analysis ”,in H.B.Chenery,P.G.Clark and V.C.Pinna,eds.,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Italian Economy,Rome:United StatesMutual Security Agency,pp.91-129. [2]Moses,Leon N.,1955,“The Stability of Interregional Trading Patterns and In -put-Output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5,pp.803-826. [3]Isard Walter,1951,“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Input -Output Analysis:AModel of a Space Economy ”,Review ofEconomics andStatistics,Vol.33,pp.318-328. [4]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张亚雄,赵坤.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潘文卿,李子奈.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7(5). [7]李晓,张建平.中韩产业关联的现状及其启示———基于《2000年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9(11). [8]彭连清.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与经 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8(4). [9]黄伟,张阿玲,张晓华.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 [10]刘小敏.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研制方法及应用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表4 区域间产业感应系数 行业北京 天津 河北 其它 农林牧渔业0.5630.5430.5450.6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889 1.0160.8560.88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68 1.631 1.0600.967金属矿采选业0.6300.7340.4240.512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1.1580.9290.9480.940纺织业 0.9520.8170.7170.988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0.9260.9710.951 1.018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0.8290.900 1.034 1.167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250 1.142 1.008 1.087化学工业 1.133 1.0060.795 1.0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165 1.017 1.404 1.069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58 1.031 1.599 1.180金属制品业 1.109 1.139 1.919 1.264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成机械大类) 1.186 1.186 1.156 1.24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37 1.2370.938 1.319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0.9840.9530.8740.827其它0.9640.7480.7730.771合计 17 17 17 17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 基于SWOT 分析法■ 张德华 许书婷 经济观察 22

某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18年某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18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府字〔2015〕38号)、《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18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7〕24号)精神和市有关会议要求,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提升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发展思路。突出丰富市民“菜篮子”、建设优质蔬菜外销基地、推进蔬菜产业扶贫三大任务,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适度规模种植,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化服务,引领蔬菜龙头企业、规模基地、基本菜农同步发展,努力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工作目标。18年力争全县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较上年增加0.5万亩、1.38万吨和0.80亿元,达到15.45万亩(复种面积,复种指数为2.5)、23.95万吨和6.10亿元。新(扩)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面积5600亩,其中钢架大棚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400亩(含1个集中连片1000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全年不发生产地蔬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把XX打造成为赣州重要的蔬菜生产县。 二、工作任务 (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按照《XX县2016—18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科学布局蔬菜种植重点区域和品种,有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发展蔬菜产业,瞄准东南沿海和省内目标市场,合理安排种植品种,进一步拓展本地特色蔬菜品种销售市场,做大做强做优本地特色蔬菜品牌。 (二)大力发展规模基地。以赣州市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以《XX县2016—18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为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蔬菜基地,着力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生产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高我县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 1.位于蔬菜产业核心圈的潋江镇、高兴镇分别新建1个集中连片1000的蔬菜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