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8章.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8章.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8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结构的演进。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资源配置能力

区位条件

外部环境

(一) 资源禀赋

1.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风景资源等。资源

经济社会资源: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和社会环境。

2.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

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

3.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劳动力素质的竞争。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劳动力因素基本相同。在不考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区域内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4.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5.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因素是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最活跃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技术可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区域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缺陷。

技术进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形成新的经济部门,使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6.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而论,社会环境良好,就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吸纳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 资源配置能力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1980s 以来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市场化的差异。

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政府能够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因此,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

3.企业组织水平

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从这个角度看,区域内单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组合就构成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

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特别是骨干企业的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4.区域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经济结构的先进性或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 区位条件

区位: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

区位客观上反映了某种经济活动与其它相关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

1. 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区位条件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2. 要辩证地看待区位条件

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四) 外部环境

1.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由于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实施的许多一般性(或非区域性)经济政策对不同的区域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而国家推行的区域政策更是对各区域带来差异较大的影响。

2.区域经济关系

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

展机遇;

?二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

补自身的不足。

3.国际经济背景

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国际经济形势

趋好,它可能获得的发展机遇就越多,反之,国际经济的波动将会影响其经济增长

的快慢及稳定性。

?对外开放度低的区域,虽然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从外部得到的

发展机会也更少。

(五)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从性质上讲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总体说来是一致的,即包括需求拉动和供给驱动。

需求拉动是指由区域内外对本区产品与劳务的需求促使其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

供给驱动是指资本、原材料、技术和劳动力各种生产要素供给增加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

1、要素投入增加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通过三种渠道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一是区域内生产要素从一些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流动。一旦一个区域有效的生产要素集中到高效率的、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区域必然会获得经济增长。

二是区域内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地区向高效率的地区流动。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发展的优势,如果在每一个地区生产要素都尽可能地发挥最高的效率,则该区域必定能够获得经济增长。

三是从区域外部流入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如获得了大量的外资、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生产

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了关键性的技术或管理人才等),由此必将带来区域经济的增长。2、特殊产业和行业增长的拉动机制

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特定的区域一定存在着某一个或几个增长较快的部门,它们是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如我国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业,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带动力量。而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此外,我国东部地区相对发达的对外贸易与流通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3、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不可能在空间上完全均衡,它是由发达程度不同、经济增长快慢各异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所构成。由于各个区域自身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并由此带来一定时期内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其结果必定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其经济超过其他地区而快速增长,这些地区即成为具有带动性的“先行地区”,进而带动整个区域实现经济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首先成为“先行地区”,近三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作为中西部地区,在“先行地区”的带动下经济增长速度也一直较快。

4、区内居民消费增长的拉动机制

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是解释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原因(投资、消费、出口)之一,也是一国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动力。

区域内部居民消费增加(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服务消费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品和服务产量与产值的增加、投资增加、就业率的上升、居民收入的增加等,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

相反,如果一个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因为种种其他限制因素导致居民消费不能与收入同步增长,则会对区域经济增长直接起到抑制作用。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模型最早由汉森提出,后经萨缪尔森加以补充,故这一模型又被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乘数-加速原理的基础是乘数理论和加速数理论。其基本思路是:

投资增加,通过投资乘数作用使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又促使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形成高涨;当收入增长速度放慢,根据加速理论,投资会减少,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形成衰退。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1、乘数原理

(1)乘数概念(源于经济学):

英国人卡恩1931年提出乘数概念:新投资使就业增加的总量与该投资直接产生的就业量的比例(即就业乘数k)。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乘数概念进行了扩展,用乘数表示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

(2)乘数原理: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

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即 k = △Y/ △I

△Y= k × △I

式中: k 为投资乘数

△Y为国民收入的变动

△I 为投资变动

乘数原理表明,当投资变动时,国民收入会以其乘数倍产生同方向的变动。

2、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由法国经济学家A .阿夫塔里昂1913年在《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美国经济学家Y.M.克拉克1917年在《商业的加速与需求规律》中提出,说明了收入的变动对于投资产生的倍数效应。

1、 加速数概念(源于经济学):

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投资的增加。总投资增量与收入(产量)增量的比值称为加速数。 用公式表示:

加速数(资本—产量比):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数量。

以v 表示加速数,Y 表示产量(或收入),K 表示资本,则:

v = △K /△ Y 即:△K = v ×△Y

由加速数的定义可以知道,随着产量△Y 的变动,资本量I 也需要变动。为了增加或减少资本存量,需要有净投资额,即△I = △K ,所以加速数的公式△K = v ×△Y 又可以写成: △I = v × △Y

该公式表明:要增加收入(产量),要求净投资以加速数的倍数扩大,这就是加速原理。

2、加速原理的基本思想:

投资是产量(收入)变动率的函数,投资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收入)的变动率,即产量(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加速增长,反之,当经济放慢增长或停止增长,投资将加速减少,可见加速具有正负两个方向的作用。

为了使投资不下降,产量必须保持增长。如果产量停止增长或增长放慢,就可能造成投资下降或停止。这表明,即使产量的绝对量并末减少,经济仍可能因为投资下降而导致衰退。

3、乘数与加速数的关系

加速数与乘数作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乘数k 倍 加速数v 倍

两者循环往复,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二) 区域增长极理论

1.佩鲁的增长极概念:

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 在《经济学季刊》发表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

用》一文,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而非地理空间。

20世纪60年代初,罗德文首次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区域规划中,被赋予了地理空间含义。后来布达维尔把佩鲁的增长极“改造” 成核心城市,把增长极与外围的联系“改造”成不同规模增长极的等级体系,把增长极理论“发展“成为有关区域的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由于概念的转变,增长极理论成为了经济发展与规划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将该理论应用于实践。如法国巴黎地区过度膨胀的问题、英国落后地区经济恶化和萧条地区经济停滞问题、意大利南北差异问题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2.区域增长极

(1)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2)区域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造成区域空间的不平衡。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3)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①支配效应:增长极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支配作用。

②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a.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乘数效应(k)= 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增长极的经济增长

即增长极的经济增长会导致整个区域产生乘数k倍的经济增长。

b.加速数(v)在区域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为:增长极的收入或产量的增长将引起整个区域投资加速数(v)倍的增长,反之,引起整个区域投资的v倍的减少。

③极化效应:增长级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流动,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负效应)

产生原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

④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效应)

扩散有二种形式:

a.有形扩散(人才,资金,设施,商品的转移);

b.无形扩散(智能,信息和服务的扩散)。

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是一对反作用力,且作用力大小也不相等,二者的合力则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

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机制和扩散机制是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两种机制,但由于扩散机制往往滞后于极化机制,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扩散机制往往弱于极化机制,两种机制作用的结果

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是加强政府干预,即通过政府调控,

促进经济资源在空间上重新分配,使得区域间差距保持稳定甚至逐步缩小。

3、增长极理论的意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经济发展无论从空间尺度(区域),还是从非空间尺度(产业部门)来讲,其发展都是非均衡的。

增长极通过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它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商品服务联系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增长极并不一定导致地理集聚,因此在落后区域简单移植推动型产业或企业,并不能保证所在区域的经济一定成功。

增长极理论仅仅提供了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可能的发展思路,所以不能盲目应用于实践。更确切地说,增长极理论所包含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及其实现方式更应作为评判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或标准,而不应作为政策依据。

(三)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由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 .Mydral )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认为导致社会经济制度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某一个因素变化→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 最初的因素,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

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个方向。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R. Nurkse )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 (见下图)。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在“低收入”处相连接,通过循环积累效应,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3.卡尔多的发达区域循环积累观点

(1)基本概念

相对效率工资 = 货币工资 / 生产力增长率。

(2)主要观点

相对效率工资决定了区域在全国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增长率越高。

在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较低的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率上升。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949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 )与费希尔(J.Fisher )1949年在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具体包括五个阶段:

1、自给自足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经济具有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间贸易和经济往来不断扩大。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一般情况下,最先得到发展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

(二)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960年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 W. Rostow)在其著作《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主要经济特征: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主要经济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往往被人口增长所抵销;

?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

?出于过更好的生活的想法,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为资本循环提供

了条件;

?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其势力和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使得投资机会和

就业机会增加;

?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

当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经济起飞。

3、起飞阶段

主要经济特征:

?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

?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

?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快,大量地向工业领域集中;

?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

量。

4、成熟阶段(标志:铁路、建筑、钢铁工业)

主要经济特征:

?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农业虽然还有相当规模,但是劳动力仍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

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

5、高额消费阶段(标志:汽车工业)

主要经济特征: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满足一般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对耐

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耐用消费品开始大量生产,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为耐用消费品的大量生产

提供了条件;

?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权益缺乏保障;

?由于社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来诱

导需求增长,于是出现了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标志:教育、卫生、福利等)

主要经济特征:

?在物质生活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

?随着消费倾向的改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

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

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核心是“起飞”,这个质变过程的发生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资本积累:①私人储

蓄;②政府发行债券、增税和出让公有土地等;③国外资本输入。

?主导(工业)部门高速发展,既能带动其他部门,又能赚取外汇。

?具有利于现代产业扩张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

(三)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以陈栋生等人在1993年的《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不仅有从待开发、成长到成熟的过程,还会出现衰退,但衰退是可调控的。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初始阶段。

主要特征: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

?资金积累能力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成长阶段

主要特征:

?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了主导产业;

?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

?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于是形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3、成熟(发达)阶段

(2)主要特征:

?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

?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讯基本形

成网络;

?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日益突出,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

(2)该阶段也出现一些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

?“空间不可转移”和“不易转移”的要素价格上涨(如地价、水费、工资上涨,排污费

增加,生活费指数提高,职工积极性下降),使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增高;

?过去一度领先甚至独占鳌头的技术,随着它的逐步普及而丧失了其“独占利益” ;

?“硬件”陈旧、老化,综合表现为愈来愈多的产业和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4、衰退阶段

(1)主要特征:

?经济增长缓慢,区域逐渐走向衰落;

?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衰退。(2)出现衰退的原因:

?区位性衰退,即由于区位优势失去而导致经济增长出现衰退;

?资源性衰退,因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资源枯竭致使经济增长发生衰退;

?结构性衰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出现衰退,同时又出现新的主导产业,

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出现衰退;

?消聚性衰退,即经济活动出现过度的集聚,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和水资

源不足、能源和劳动力供给紧张等问题,从而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一个区域出现经济增长衰退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就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几点启示:

?经济发展阶段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把经济发展视为一系列主导部门的动态演替过程;

?部门间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的相应改变;

?劳动力的部门间转移具有强烈的空间含义;

?无论是组织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

相关的概念: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工业地域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在上述概念中,应用广泛的是“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的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地理学家、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巴朗斯基(N. N. Baransky,1881-1963年)提出,后在科洛索夫斯基(N. N. kolosovsky)和萨乌什金等人的共同研究下不断得到完善。该理论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重视自然条件的研究,重视区划和综合分析,强调区域观点在经济地理中的运用。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H. H .科洛索夫斯基认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相互制约的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

涅克拉索夫(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

学者阿甘别吉扬认为: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

目前学术界的观点: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二)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第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其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

第三,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配合。

第四,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它的专业化部门选择和相关综合发展部门的建设,社会发展部门的建设,建设地域选择,范围划定,建设步骤

设计等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且,是以全国或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为根据。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划分

(1)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加工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划分

(1)矿物-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燃料-动力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农业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4)劳动力资源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5)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按经济开发水平划分

(1)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划分

(1)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5.按地域范围划分

(1)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

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四大类:

①经营性要素,即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导专门化企业,体现了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并表征其经济面貌,因而是核心组成部分。

②关联性要素(服务性要素),即与专门化企业有密切联系,为它提供原料、设备,或为其半成品进行加工的企业。

③依附性要素,指利用专门化企业的废料进行生产的部门。

④基础性要素,,即为上述各类生产企业提供一般生产条件的各种设施,其中包括:

生产性基础设施,如管道、动力网络、运输、仓储设施、供水系统、建筑等;

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民宅、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

结构性设施,如国家机构、教育设施、科研和计划管理机关等。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功能(要素组合方式)

1、生产循环。前苏联对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内部生产工艺关系上。

20世纪40年代,科洛索夫斯基首先提出了“生产循环”的理论,认为这种生产循环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选,直到获得某种成品为止。而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这个地域生产,是因为拥有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对它们加以合理的利用。这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循环是按照生产工艺上的“链”所组成的稳定的、反复进行的生产体系进行的,它们把自然资源、劳动手段和劳动资源三者合理地组合在一起。

科氏的这种生产循环的理论,来源于对工业内部实际结合情况的考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工业客体,都有其较稳定的结合方式。例如完整的钢铁工业,多数与炼焦、氨、苯和其他化工产品生产、水泥生产等密切结合。科氏把这种生产循环体系概括为八类,后来经过一些专家不断地补充,扩大到更多的类型(见下表)。

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生产循环

资料来源:M. M.帕拉马尔丘克等著《矿物资源和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基辅,1978年版,第37页。

2、基础设施。前苏联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它不仅包括产品生产部分,而且还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

(1)生产性基础设施

类型:前苏联把生产性基础设施分为:同供水有关的部门;各种运输业和电力输送线路;各种通信联络设施;情报业(收集、加工和传递情报的企业网和公用系统);物质技术供应

(采购、销售、仓库、冷藏库、粮库、集装箱业等);实行经济核算的服务业和组织。

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具体任务在于:保证再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有计划地加速再生产过程;实现部门内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资料和最终产品的转移;收集、加工和传递大量情报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就可以使基本生产企业摆脱生产服务职能,集中力量来改善它们的基本活动。

(2)非生产性设施

类型:根据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同影响,前苏联学者把非生产服务部门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起直接影响的卫生、教育、文化、艺术等社会文化部门;二是起间接影响的住宅、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客运、旅游等部门。

作用:非生产性设施通过改善劳动力再生产中的精神和智力方面,进而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产生了新的特点:在劳动力的消耗中,与体力消耗相比,精力和智力消耗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增长。劳动力再生产光靠物质福利已越来越不能得到保证,只有在强化物质福利的同时扩大非生产性服务行业,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素质的劳动者。通过非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一般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增强劳动者的体质,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最终则能为物质生产提供素质更高的劳动者,从而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总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它将同时为许多经济部门和社会领域服务,因此它们的建设和管理应统一地、综合地按地区原则来进行。

在经济地域综合体中,基础设施起沟通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作用,因而具有能促使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成为整体的重要职能。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1.基本概念

在经济地域综合体的部门组合中,

(1)专业化部门:指主要向区外提供产品的部门。又分为:

主导专业化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产业关联性强,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部门;

一般专业化部门:产品主要输往区外,但在区内产业关联性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有限的部门。

(2)综合发展部门:与专业化部门有着前向或后向联系的关联性部门,为专业化部门提供配套服务或产品的部门,以及为专业化部门正常运行服务的基础性服务部门。

2.意义

专业化部门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分工,确立本区域在全国或大经济区中的地位,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的经济组织核心,依靠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和组织其它部门的发展。

综合发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障和支持专业化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没有被纳入与专业化生产有关的资源,并满足区域内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3.选择依据

专业化部门的选择依据:有相应的资源优势作基础,包括自然、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的指标:

(1)区位商: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

判断标准: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在专业化部门中再选出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最大;产业关联性最大;需求收入弹性高;技术上处于兴旺阶段。

专业化部门选定之后,就要根据专业化发展部门在产品生产中的资源和原材料供给、产品利用、技术服务、生产设备供给、废料利用等方面的需要,选择和发展属于综合发展范畴的部门,从而形成内部分工协作、结构有序的生产体系。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地域结构(布局)

在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地域结构方面,前苏联学者的看法比较一致,都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全苏各基本经济区的构成部分,主要承担经济区在全国的专门化生产职能,并由它们表征经济区的经济面貌。

经济地域综合体由工业枢纽或地域工业中心组成。综合体内所包含的工业枢纽可能是一个或若干个,这些工业枢纽集中于一个地点或范围有限的小区,它们可能是一个大型的联合企业,也可能是若干个联合企业在地域上的结合。

工业枢纽内部各部门企业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它们与主导专门化企业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在这方面,泼罗勃斯脱提出了工业枢纽内各类企业地域结合的圈层模式。各类企业围绕着枢纽核心,分层向外扩展,各层组成分为:

(1)枢纽的核心,即枢纽的主导专门化企业,通常为大型联合企业,可以称为核心企业。(2)第一圈层,安排直接靠近枢纽核心的各类企业。它包括:

①与核心企业生产上相衔接的、在利用其产品基础上与其发生密切经济联系的各种企业;

②利用核心企业废料进行生产的各种企业;

③为平衡和充分利用男、女劳动力而安排的某些企业。

第一圈层的所有企业,实际上都是核心企业的补充部分,可称为补充性企业。它们的布局并不直接取决于各自布局因素的要求,而是决定于次生因素,即核心企业的布局。

(3)第二圈层,由为核心企业和补充性企业服务的生产企业组成,它们与核心企业、补充性企业的生产相衔接,提供原料、燃料、辅助材料、零配件与设备。此外还有综合修配厂、建筑业和建筑材料企业。

(4)第三圈层,由专门为各圈层企业职工及家属服务的工业企业组成。这类企业有食品、轻工、公共福利事业的生产性企业、印刷厂等。这些部门企业的布局一般都属于消费地指向,它决定于整个工业枢纽的居民分布状况。

(5)第四圈层,由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组成。就是所谓郊区农业单位,它们生产蔬菜、薯类、乳、肉等不便于长途运输的居民消费品。

(6)第五圈层,主要由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组成。这些单位保证枢纽内外以及与全国各地区之间的运输与通信联系。

(7)第六圈层,指的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

泼罗勃斯脱这一圈层分布模式只是假定性的,在实际运用时,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变体,具体圈层的摆布序位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泼罗勃斯脱本人也认为,这种模式是假定的,其目的是借助这一模式来说明:

①构成枢纽的各类企业的布局条件是不同的,有原生的,有次生的;

②把各类企业结合成一个整体(枢纽)的各种联系也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生产—技术联系把各种不同的生产部门联结为构成枢纽专门化生产的基础;

生产—经济联系把范围更广的各圈层的部门企业联结成为作为整体的枢纽。

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经济效果

经济地域综合体在前苏联的发展,其根本动力还在于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果。

前苏联学者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之所以能获得比企业单独布点更大的经济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

①顺序加工同一种原料,即在生产过程的工艺顺序方面发生纵向联系的各不同企业,在地域上紧凑结合,彼此接近,可以使生产过程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的劳动和物质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②由于生产上各个衔接的企业在地域上聚集,节省了产品从生产单位送达用货单位的运费,另外还缩短了整个产品生产的周转时间,从而也就节省了部分流动资金;

③这些企业可以共同合用车站、码头、装卸设备和仓库等。这样就既减少了对这类设施的投资,又提高了对它们的利用率,各个企业在地域上的合理结合,还可以使一些企业得以利用另一些企业的单向运输所形成的回空车辆,从而节省运费支出;

④经济地域综合体便于利用统一的动力基地(中心电站、锅炉房)为各类企业服务,这就可以大量减少对动力基地的投资,降低单位动力设备容量的投资和动力生产的成本。

⑤此外,在一个有限的地域内,不是建设一个而是一批企业,这样就可以建立并充分利用技术装备优良的大型建筑基地,从而可以降低建设费用。

实践表明,在同样的产品生产规模条件下,企业合理的成组配套布局,比之分散的企业布点,可以减少用地面积20%一40%;把可以互补的各不同企业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还能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通过这些企业的适当搭配,可以消除一些企业单纯利用男劳力和另一些企业单纯利用女劳力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以上各方面的优势,使得经济地域综合体在前苏联成为重要的经济布局形式。

五、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某些内容(如完全按计划地建设与管理)已显得过时,但是仍然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

首先,经济地域综合体本身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无论在计划经济环境中,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类型或发育水平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因此,也就有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并形成反映其内在规律的理论。

其次,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在较大程度上揭示了经济地域综合体内部要素结构、部门关系、空间结构等形成、变化规律。这仍是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理论依据之一。

再次,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关于经济地域综合体建设的一些思想,对于我们开展区域经济布局、基地建设、区域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群。

集群被引入到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中,则是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亦称企业集群(clusters of enterprises),或称区域集群(regional clusters)。在意大利,一般又称为产业区或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s);中国浙江省则称之为“块状经济”或特色经济,广东省称之为专业镇。中国也有些人把它称为“产业群”、“企业簇群”、“产业群簇”、“产业簇群”等。

顾名思义,产业集群就是一群在同一地理位置从事同一产业的企业群。硅谷、中关村的电子信息产业,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浙江诸暨大唐袜业产业以及河北清河羊绒产业等,都是产业集群的例子。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其重要性日益显著。

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曾试图给它下一个比较完整并且规范的定义。但由于研究背景与目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主要有:亚当·斯密:从分工的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以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为目的而结成的群体。

韦伯:在企业集群的定义中引入集聚因素,强调集群是企业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相互联系的集聚体。

威廉姆森: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

层级组织灵活。

波特: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我国国内有些学者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中企业的地理集中。

关于产业集群还有其他一些表述的方式,但是总结起来,各种定义主要描述了两种类型的产业集群:

一种是仅限于一个产业的产业集群(主要是集中于中小城镇并由与同一产业相关联的众多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产业集群),

另一种是多个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由相互关联的行业构成,包含有各行业的大、中、小各种类型的关联性企业)。

综合上述观点,可提出一个较为规范的产业集群定义: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这些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孙久文《区域经济学》2006)

(二)产业集群的地域规模

虽然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但这种集聚的地域规模是有差异的,小到一个专业村镇,大到可能波及多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跨越国界。然而,从总体上讲,各国的产业集群大多局限在一个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或者一个国内区域的大部分地域。

(三)产业集群的作用

(1)产业集群能促进企业创新。

意大利学者巴格拉(Bagella)和贝塞蒂(Becchetti)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显示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助于模仿能力的提高,其原因是集聚中的技术外溢。他们对意大利400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研发支出比孤立的企业少,但是他们通过模仿和“干中学”仍然保持了相当水平的创新。

(2)产业集群能提高企业效益。

法比亚尼(Fabiani)等学者评估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生产率和赢利能力的影响。他们研究了10939家意大利企业,其中70%雇员人数在20—99之间,21%雇员人数在100—250之间,9%雇员人数在10—19之间。10939家企业中有6389家企业在集群内,占企业总数的58%。数据显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孤立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生产率更高。

另外,学者贝塞蒂(Becchetti)和罗西(Rossi)对2000家企业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借款信用更好,中期投资回报更高,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资助的政策效果更好。(3)产业集群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区域品牌。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生产企业的集聚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由于产业领域比较集中,各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一般都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如美国好莱坞制造的影片、硅谷生产的IT产品、印

度班加罗尔设计的软件、温州生产的打火机等,都在世界上具有较好的声誉。

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及特征

(一)产业组织的视角

马库森把产业集群分为马歇尔式集群及其意大利式演变、轮轴式集群、卫星平台式集群和国家主导式集群共四种类型。

韩国学者朴杉沃把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九种类型。(教材P.220-221)

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

特点:当地的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规模经济效应不强。

2.轮轴式产业集群

特点:一个或几个大型的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占主导地位,规模经济效应较强。

3.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

特点: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由集群外部的总部控制,规模经济效应中等偏上。

4.国家主导式集群(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特点:由一个或几个大型的政府机构主导(如军事基地、首都、大学等),公共部门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强。

(二)企业组织的视角

根据集群内企业的性质、企业之间关系和交易活动的性质不同,Gordan和McCann将集群分为三种类型:纯粹聚集(pure agglomeration )、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1、纯粹聚集(pure agglomeration )

在纯粹聚集的产业集群中,企业像原子一样分散在产业区内,整个集群内的竞争很激烈。这样的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进入集群的成本仅仅只是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租金,房地产市场租金的增长是这种集群绩效的主要指示器。

2、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

在产业综合体中,一般拥有一个或多个规模较大、竞争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企业,起着支配性或主导作用;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这类集群最常见的是在钢铁和化工产业中。形成这种集群的原因是地理临近可以最小化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这类集群既可以在城市也可以在农村。

3、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代码:0508312 学分:2 学时:34 适用对象: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自然地理学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务性。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了解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多要素,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撰写读书报告,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以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的相关概念、范式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4,其中讲课30,课堂讨论、专题分析4学时。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书籍、期刊,撰写小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熟悉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掌握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关系,了解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企业、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的调查分析方法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篇章安排 1.何谓经济地理学?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与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人文地理试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经济地理学习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A.《史记》 B.《山海经》 C.《禹贡》 D.《汉书》 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 B.商业地理学 C.农业地理学 D.工业地理学 3、20世纪上半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 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 D.配鲁的“增长极理论“ 4、依据本教材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经济活动的内容 B.经济活动区位 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分别为:,和。 2、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本书从研究,和三方面概括了20 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成两种学派。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 的,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 7、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 三、判断题 1、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2、以前苏联学者萨乌什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配置规律。 3、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就是单纯的经济环境。() 4、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分支,区域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5、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所持的观点主要倾向于欧美学者的观点。() 四、简答题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4.简述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以及各种思维方法所强调的观点。 五、论述题1、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谈谈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作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A.杜能 B. 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2、“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4、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5、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经济区为产生影响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6、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7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 8、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 社会可进入性 二、名词解释1、区位2、区位理论3、区位主体4、区位条件5、区位因子 三、判断题 1、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2、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地理可进入性即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这里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数理地理位置。()4、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6、一个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交通越为便利。() 四、简答题1、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基本内涵?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并对各指标作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