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先说《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鲁迅的杂文,光是题目,就是一大难关:鲁迅深情地“记念”着为自己所挚爱,却因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的五位青年作家,这是一个使人刻骨铭心的完整的过程,这是一个一锤定音的永恒记念的过程,为什么偏偏说成其目的是“为了忘却”呢?而在事实上,这样写来,碎金似的的记忆鱼贯而出,个性化的形象次第而现,感情深沉到你们两年前什么时候牺牲,我就在两年后的什么时候一气呵成!既然这样,怎么会是“记念”的后统统“忘却”呢?可见“忘却”只不过是激愤之词,实际上是不可能忘却的。然而,问题又不能如此一言以蔽之,“忘却”与“记念”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鲁迅思想感情的跌宕反复的线索事实上已经贯穿在全文的始终,只不过在教学过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图一时之快而穷形尽相的?

所以,在明确的题目所含蓄的奥秘以后,我们要立即转入第一部分去挖掘那些“不能忘却”的因素,从而体会鲁迅永恒记念的深情。在这个意义上说,题目能不能改成“为了记念的忘却”?从而预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非厘清“记念”与“忘却”这一对矛盾而缠绵的正确关系不可。显然,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具有警示意义的。

首先,我们要启发学生注意那些标志着记忆犹新的词句。例如刊登某篇文章的杂志名以及第几卷第几本,又如虽说有的地方已经忘却但是有的地方永远记得的那些句子——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看似朴实的记述中体验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鲁迅记白莽亲自送来的裴多菲传和诗“后来都刊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本,即最末的一本里”一句,在深夜一气呵成的写作状态中随手而出,非惦记至深者莫能为,怎么竟会今宵写过立刻忘记呢?至于代白莽收信的女士,鲁迅还记得是一个“怪名字”,至于“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用这一句加上括号,特别说明名字之“怪”的抽象记忆,忘却具体却变得次要了,足见记念之不能忘却。——后来,我在1979年创刊的《新文学史料》上看到楼适夷的文章,才知这个怪名字是“唯真”。如果我们读成“唯真是从”,便可窥探到这个罗曼蒂克的女士的内心追求是多么高扬与纯真。

其次,我们要启发学生理解鲁迅从一些生活侧面所勾勒的白莽的性格特色:他把《裴多菲诗集》亲自送来,把大家所认识的“要方便,就邮寄”的概念打破,反而觉得邮寄不便,实际上是对邮寄不放心,一定要把极其珍贵的《裴多菲诗集》亲自送到鲁迅手上才放心,足见对裴多菲的敬畏和对鲁迅的尊重,以及对事业的

认真(这种体验,非亲身经历不可及。1957年祖母一病不起之前,曾就诊于著名中医单养和。他开的方子,我一定要从长乐路常熟路的南华新村步行送到南京西路石门路的雷允上国药店,要他们配方煎药才放心,尽管只要在8号赵师母家借打一个电话,雷允上便会派人接方送药。这是当时所有国药店都为病人义务承担的规矩,但是我也同样觉得“不便”);他译文中有一个故意的曲译,把“国民诗人”的“国民”都改成“民众诗人”的“民众”,表明了人民的立场,同时又反映了单纯的特点;他见了鲁迅以后马上写信(所以第二天就能收到)给鲁迅,说是“很悔”和鲁迅相见,他的话多,鲁迅的话少而冷,句句是真话,很诚实真率,请大家想一想,现在还有人这样写信的吗,多么值得学习;他给自己规定必须穿长衣,买不起夹衫,宁愿热天穿长袍,是无心于猎奇的憨厚。总之,是一个多么纯洁的革命诗人啊!

第三,我们要启发学生继续在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找到贯穿线。大家是不难讨论出书这条贯穿线的。正是它,使这一部分中的一次去信、一次送书、一次谈话、一遍校对、一个曲译、一封来信,一次送稿、一本杂志、一个热天、一件棉袍、一笔稿费、一件夹衫、一种宝贝、一个好着落、一个托付、一回痛惜等琐碎之事,彼此联系,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整体,特别是第六自然段用了不少关联词语交代清楚了书的来龙去脉,更体现出鲁迅对白莽的挚爱。

第四,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寻找这第一部分中的议论因素,为认识全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熔于一炉、贯穿始终的写作特点打下基础。文章第二自然段引用林莽的大段文字,肯定是要有所发挥:用林莽所记鲁迅来信要和白莽见面一句,引出“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地写信去叫他”一句;用林莽所记白莽是不愿见名人的人一句,引出“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一句,从而说明相见的原因很平常。——在这里鲁迅说自己没有这么高慢,实际上已经埋下了“自作谦虚“的伏笔。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读第二部分第一句“我的绝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时,就不会感到突兀,反而为内容的遥相呼应从而使结构严谨而赞叹不已。另外,在第一部分第四段已经说过“因为他的原书留在我这里了,就将我所藏的两本集子送给他,问他可能再译几首诗,以供读者的参看”,仿佛是第一次见面的现场,已经一方把书留下,一方将书赠送了。——这里确实需要问一问学生,以便测试他们读书有没有读到底、读仔细。因为这部分结束时,才说明书是托柔石送去的。而此时出现的柔石,正好成为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桥梁,真是浑然天成,妙手偶得。

现在讨论第二部分的教学安排。

由于第一部分开头鲁迅曾经说过自己“不高慢”,似有谦虚之意,所以第二部分一开头,就说自己不邀投稿者相见,也并不因为谦虚所致,而是希图省事儿故意回避。——这样一讲,仿佛在对待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文学青年方面,鲁迅倒是很高明似的,因而在这部分末了的时候,趁着做自我批评的机会,点明“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高的文学青年高明”,以与开头呼应,结构是十分严谨的。至于此后说到冯铿女士“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一句,并非画蛇添足,而是另有深意,到时在议。

第二部分开头如此上挂下联以后,再从上一部分最后提到的“托柔石亲自送去”一句,在对比中强调“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这样一提顿,先见其与鲁迅关系之融洽,接着再指明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让实体显现,这种先见其为人单纯、随和、踏实,后闻其姓名的写法,有里及表,印象更为深刻。

与白莽先后三次见面的写法不同,柔石的写法是在综合中分层次。这种写法适宜于时间跨度长而交往次数多的情况。所谓综合,这部分共有三次:第二自然段从柔石的身世看他的气质是硬气和迂;第八自然段从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柔石的所作所为看他的品德是损己利人;第九、第十两个自然段从柔石的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看他的性格是努力创新。

第三次综合所构成的三个维度虽然重点不同,但是,构成不同维度的材料无一不是值得记念并且不会忘却的。——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管学习到哪里,都不能不领悟这样一个从解析题目(虽然尚未解析完整)开始的垂直效应。为了急速取得鲁迅写作之前没有忘却、写作之后更不会忘却的垂直效应,我们曾经甚至把有的句子暂时搁置一边,以俟更好的机会予以关注不迟。而现在,又有字斟句酌的垂直效应接踵而至了。

在第一次综合之前,说起他们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显然,这个“不知道”,实际上是“要知道,要经过记忆、推想来知道”的意思,结果终于知道当在八九年之前,北京听讲义的课堂上。——这种追溯而得的记忆,比之一般的事过忆存,更见难忘。至于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虽然说是“忘记”了,但从柔石是住在景云里,离鲁迅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于是“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显然,这个“不知”实际上是指习惯成自然了,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有意后注意,记忆保持长久而无须意志的努力,不必刻意去记得原因了,

何况还有“最初的一回谈话”内容印象之深至今不忘可资印证了!柔石说起原名赵平复,但家乡有一个绅士气焰之盛,竟夺去名字要给儿子用;由此鲁迅疑心他原名“平福”,才中乡绅之意,对于“复”字未必这么热心。——在这里,鲁迅在柔石的原名上做文章,表示记忆的细致入微,并且由此下联最末一会的相见,形成对柔石的总体印象——硬气和迂,以此笼罩整个第二部分。为了阐明对硬气和迂的评价,鲁迅特地以孝孺为例:他因为不肯给燕王朱棣(明成祖)起草即位的诏书而被杀。燕王威胁他说你不怕灭九族吗?他反而说即灭十族又何妨。后来连师友一族也被处死。可见硬气和迂是褒义的,至少褒大大超过贬的。显而易见,下文的每个细节所归纳而成的品德和性格无不交融着这种气质,只是为了分析的需要,才分列三个重点罢了。

说到柔石的品德,可以用本部分第八自然段的一句话来概括:“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损及利人”是“损人利己”这个成语的仿词,再典型不过地映照出柔石的品格和德操。从这个高度看,他的“躲在寓里弄文学“,并不仅仅是图清静,防干扰,专心致志于文学事业,而是有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设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持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所以,他的“也”创作,“也”翻译,“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都是在循着这条线而迈开坚定的步伐。这里的“也”和“印”几次重复,都是“走”出来的实绩,都是第三自然段中不可忽视的动词。

类似的动词在第四自然段中更多,体现柔石损几利人的品德的地方更多。他自己没有钱,借了两百多块钱来做印本,为了上述的理想,大有倾家荡产在所不惜的气魄,一个人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这股干劲才行!除了买纸(这个事情,一个人干不了,虽说人情薄如纸,但是纸厚重于人),他真的做了大部分稿子和杂物,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这些动词的前面高悬着他为之奋斗的理想,而背后是支撑着他为理想而斗争的坚定信念——相信人们是好的。鲁迅在这部分两次提到他的“人心惟危”说即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尽管柔石办事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但一听鲁迅这样说,埋头苦干的他便会抬起头来,办公室一般很暗,白天也要开着日光灯,这时光线照在柔石宽广的前额上,所以“亮晶晶”的了,同时他近视的眼睛也惊疑地“圆睁”了,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在这里,柔石从善

良的愿望出发,用反问来否定人会这样骗人,卖友、吮血;用破折号来补充退一步说,即使不好,也不至于不好到这个地部;又用省略号补充进一步说出不言之言——何况我还是相信人们是好的。

但是,在下一个自然段,鲁迅记述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柔石理想的头,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花,还得去借一百块钱去复纸帐。因此,他对鲁迅的“人心惟危”说减少了怀疑,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这个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定是上联上一次的想法,下联鲁迅接着写的一句:“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这就应该是:难道我以前的想法错了?——稍一动摇,却又走回坚定。于是,他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托人去卖,希望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译书,其目的都是“还借款”,绝不赖帐。——柔石就是这样一个忠厚老实程朴单纯的人。

接着文章又写到柔石的狭义的迂有所改变。先写他跟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起走路时,总要保持三四尺的距离。——一股稳重之风便迎面吹来。但这样写是为了对比他与鲁迅走路的距离之近,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而鲁迅也为他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活活勾勒出师生无间的情意与无价的生命共同体。于是总结出柔石的损己利人的闪光的品德高峰。

最后写他的创新精神,虽然篇幅不多,但是至关重要。因为这里写出了鲁迅与柔石的思想交锋:柔石要改变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鲁迅却认为这是难办,使惯了刀的的,怎能去耍棍;柔石简洁地回答只要学起来,而且付诸实践。

又因为这里接着鲁迅通过自我批评而肯定了柔石的创新精神;这集中地体现在两个由三个“疑心”组成的句子中:第一句先“疑心“柔石带来结识的冯铿女士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后“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接着就写第三个“疑心”。——本来,三个“疑心”一般写在一个句子中,用两个分号隔开便行。但是,鲁迅把第三个“疑心”独立成句,这是精心安排,颇有深意的。在这里,鲁迅“疑心”的是他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的迁怒到她身上去了”。这样,第三个“疑心”就否定了前两个“疑心”,因此是不能把三个“疑心”的内容写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两个分号把它们隔开,以示三者的并列关系的,而必须像现在这样,写成两句,用第二句去颠覆第一句的内容的。——在这里,标点符号使用的别出心裁,省去了多少的文字说明,而让位于读者的思考与补充,真是又讲又练,受益非浅。

鲁迅在责己扬人以后,又回到第二部分开头所提出的、他之所以不邀投稿者相见的原因,不是第一部分开头所说明的“不高慢”即谦虚,而是要回避感觉很敏锐、自尊心很强的文学青年。这样一说,就仿佛自己要比他们高明似的。——这就是为第二部分最后留下的伏笔。而现在,当文章写到以自我批评作结的时候,便顺势点明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高的文学青年高明,以挑明伏笔之匠心所在。

这样,第二部分以柔石始,以柔石终,结构可谓严正,何必画蛇既毕,又添一足,写下“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个自然段呢?从形式上看似乎多余,但从内容上看,又非此不可。一是上文已写到了对柔石颇有影响的冯铿,二是下文所写到冯铿时她已进监狱,而且“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作为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联系桥梁,冯铿是必须在这里显现其特征的,而且让她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她的意志是坚强的,她的内心是美丽的。

至此,鲁迅对被捕前的白莽(在第一部分)和柔石等(在第二部分)的追忆基本结束,之后全文重点开始转移,第三部分的两段和第四部分的前五段共七段由他们被捕前写到被捕后,写到对青年朋友的痛惜、悼念和对反动派的憎恨、抨击。而这种爱憎感情又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如同第一部分由“书籍”、第二部分由“硬气”做贯穿那样,这七个自然段可由时间做贯穿线。这期间历时二十天,反动派的迫害越甚,天气越冷,因而鲁迅对亲人的思念越烈,对反动派的憎恨越强。我们要求学生找到时间线索,并不是仅仅在每一段中找出那些表明时间的词语而已,而应该让他们从中体会记叙以时间为线索,而时间线索又为感情的发展所渗透,因而二十天里的事情尽管详略错杂,虚实相间,由于鲁迅爱憎感情的逻辑发展,亦能堆波叠浪,俨然一体。

从第四部分的第六段得知如此中忠厚纯朴的柔石横遭反动派如此残暴凶狠的虐杀以后,鲁迅急转直上了对反动派的憎恨之情。一句“原来如此!……”独立成段,意味着对反动派的彻底看穿,极度愤怒,抑郁畅所揭露,却又被迫中止。至此,“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鲁迅总是处在“悲愤——沉静——悲愤”的感情波涛的起伏之中。“沉静”是前一阶段“悲愤”的深化,又是后一阶段更“悲愤”的预伏。这具体表现在时时想写文章,却由于“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时时不能写的郁愤之中。在这里,议论抒情化了,抒情议论化了,其标志就是跌宕反复的语言。从第八自然段起到第五部分全部结束,正是这种语言特色把爱憎感情推到了最高潮。

然而,粗看这些内容,却是杂得不能再杂了:既写口凑诗句,又写手书条幅;写了日本歌人,又叙德国版画;忽而以裴多菲喻人,忽而以向子期自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中把握跌宕反复的语言规律呢?一是要熟读成诵,二是要找出表示语意转折的词语。比如,第八自然段中的“然而”一词,是“不能写”到“想写”的转折;其他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也都起着这个作用,都要一一列举。但是,表示语意转折的并不局限于这些关联词语。比如第八自然段中从诗的“凑成”到诗句的“无处写”是一个转折,第十自然段中从“不能够”写文章到“只得选”版画也是一个转折。只是诸如此类表面无标志的转折,需要老师就意念的转换多所启发,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举一反三。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需要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一个是教师先要补充一些具体的日期:“凑成”诗句是在1931年2月下旬;终于将诗句写出来给一个日本的歌人是在1932年2月7日几个青年作家牺牲一周年的纪念日;《北斗》创刊时想写文章而不能写是在1931年9月。然后,让学生思考:在这里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排列呢?

另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自己会提出来:这里何必提到翻阅白莽留下的一本书?这个细节放在第一部分不是更连贯吗?有的同学可能会回回答:第一部分尚未写到白莽的牺牲,因此,不宜调前。这样的回答固然有理,但没有触及要害。

要害是,这两点都有利于增加文章跌宕反复的频率。请看:从“凑成”诗到“无写处”(可见是口头凑成)到“终于”写出来,是一个反复;从当时“确无写处”到《北斗》创刊时就“想写”到“只得选一幅版画聊表记念,又是一个反复;从“寻”白莽来信(为了写)到“没有什么”(不能写),又是两个反复;下文的“只”又转过来了,终于找到了一些思想痕迹,把它写出来,这又是一个反复。显然,如果不错乱时间顺序,不插入翻书细节,行文至此,无论如何还是跌宕不起来的。

第五部分从写出“以上这些文字”到“要写下去”“还是没有写处”的,又是一个反复;从“怪”向子期写得那么短(想到自己应该能写的长一些)到“现在我懂得了”(自己也有了不能写长的同感),又是一个反复。如此反复递进,到结穴处又是两转:“不如忘却”,“但”总会记得他们,再说他们的。两个转折,用词不同,意思则一,都是感情发展到最悲愤之点的表达方式。

整个过程,学生可以边议论,边领会。这样,学生就可以找到作者感情发展的轨迹,并体会到议论、抒情、叙事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现在,我们把上

文涉及跌宕反复的词语综合整理并编号如下,按单双号分成两组,一组由“悲愤”管,其中每个词或短语无不渗透着“悲愤”的因素;另一组由“沉静”管,其中每个词或短语无不渗透着“沉静”的因素。

①悲愤②沉静

③凑④无写处

⑤写给了一个日本的歌人⑥确无写处

⑦《北斗》创刊时想写⑧不能够

⑨选⑩只有我心里知道

⑾寻⑿一无所得

⒀翻⒁没有什么

⒂《格言》诗旁有译文⒃从悲愤中沉静下去

⒄积习抬头⒅没有写处

⒆怪向子期写得短⒇懂

(21)写几句文章(22)不如忘却

(23)总会记起他们

接着,我们把这两组的词语落实到跌宕反复的感情线索的示意图中:

这张如物理学振幅式的的图像表明鲁迅总是处在“悲愤——沉静——悲愤”的感情波涛的起伏中,而且感情是越来越强烈了。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15处全文抄录白莽的译文,实际上是表明鲁迅是确信白莽的心是同裴多菲相通的,白莽就是这首诗,白莽就是裴多菲。这是一种悲愤感情的升腾,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感情线索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且慢!请看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课文编者对鲁迅“疑心”白莽的真姓名的“徐培根”加上了注释:“白莽的哥哥”。学生读了这一注释,可能会想到这是鲁迅疑心错了,把白莽的哥哥当作了白莽。这样一来,不但会对这一段简练含蓄的文字感到索然无味,而且也有违于鲁迅借名字以抒情的初衷。但是,应该说明,问题并不在于“徐培根”究竟是谁。鲁迅当时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白莽的思想痕迹;《格言》诗旁既然注上了译几,便可理解为白莽特别喜爱这首几乎可以影射白莽的诗;第二页上既然写着“徐培根“,就“疑心”这是他的真姓名。因而这个“疑心“实在是为终于得知了白莽的真姓名而抒发着真挚而炽热

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佚名 下面围绕几个具体问题对新教材做出解读: 编写体例 现在高中《语文》分为必修、选修,必修是两册,所有的学生都要选的,选择性必修是三册,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要学。老师们可以灵活安排教材课程,必修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可以安排在高二,也可以灵活处理。 新教材由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其涉及面比较宽,但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二是文化自信,三是责任担当。学习任务群则是另外一条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一共16个单元,覆盖了7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一共12个单元,覆盖了9个任务群,它组织单元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以课文为主的,另外一类专题性的语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课文学习为主的单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导引主要交代主题,选择课文的意图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文,有的是两篇、三篇作为一课,有的是一篇作为一课。 第三,每一课都有个简短的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的情景,引发兴趣,提示学习方法。 第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学习任务,到了高二选修,叫单元研习任务。一般设计三到四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主题活动,另外两个活动是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还有一个活动是指向写作,每个单元结构上有四个活动。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古诗词的诵读,安排在必修上下两册。 这是基本的体例结构。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老师感觉是很亲切的,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游移,有些焦虑和陌生感。学习任务,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那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根据呢,为什么教材要以它来作为单元来教学呢? 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能力点很突出;但缺点是分析、讲解、刷题练习太多,学生自主性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所以语文课经常因其随意而受到批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以任务来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破除它的统整性,突破完全靠单篇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为主,作为一学期的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任务群搞清某个单元或者某个课主要围绕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哪些关键的能力,有哪些干货,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特别是改变以往老师讲述灌输,学生做题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带着问题去学习,拓展阅读量,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如何用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做几步工作。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单元导引、学习导示、案例学习任务要求老师自己去了解分析,归纳、设计,然后把单元学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高一语文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题

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 环境的问题。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朱欢敏 一、主要内容:《绝版的周庄》 二、老师讲解《绝版的周庄》的讲课思路(一)《梦里水乡》的音乐导入 播放关于水乡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周庄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春日晨阳"的周庄和"入夜酣睡"的周庄(3)欣赏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2聊聊人--感受周庄的意义 (1)沈万山的故事--周庄的富贵气 (2)三毛的故事--周庄的故乡感、家园感 3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文本提升 谈一谈对"绝版"的理解 总结: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保存好我们的民俗文化 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 (五)拓展讨论 如果你要在周庄开一个餐厅 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才不会辜负周庄的古典气息? (六)作业 写一篇追忆温州文化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本文《绝版的周庄》 是属于一篇十分唯美的散文 字里行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宁静和深沉的忧郁 因此怕旅游照太过热闹 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当然只有一张画作的PPT的确显得单薄 2、本文字词比较简单 没有生僻的字词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3、的确有点辛苦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4、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在引导中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高中语文必修课登高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课《登高》课文解读 讲义《登高》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 风急①天高猿啸哀②,渚③清沙白鸟飞回④。(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翱翔低空飛回。①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②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③渚:水中的小洲。④飞回:回旋地飞。) 无边落木①萧萧②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然无边无际,萧萧索索纷纷而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滔滔奔腾而来。①落木:落叶。②萧萧: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身在万里作客悲秋,常年到处漂泊;年过五旬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万里”两句含意丰厚,概括了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

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多病,用今天的医学知识分析,杜甫当时患有肺病、风湿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①,潦倒②新停浊酒杯。(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无奈戒酒停杯。①繁霜鬓:白发日多。②潦倒:衰颓、失意。) 这首诗的前两联写登高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勾画出一幅清秋君临天下的动人图景,融会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起笔择取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描摹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暗示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描绘出一幅惨烈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些细节,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在“天高风急”的秋天,万物惶然无主,仿佛就是国难当头之时,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深深地浸透着诗人长年飘泊,居无定所的悲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前句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可修改).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分层级赋分选择题突破要领 明确各分项的设误形式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 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 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 3 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 ▲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 行为有偏差(行为) 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总结: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 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 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二、真题训练 1、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做如下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 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 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近几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从选材的角度来看,文本一般取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但近几年的选文主 要为社会科学类,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文章贴近现实,注重时尚,题材 多样且宽泛,既不规避社会热点,也不回避专业论文,尤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素 养的提升。文章篇幅不长,一般是1000字左右,但信息量大,适合考生阅读、理解。 2.从考查方式、设题量及赋分情况来看,三道题均采用客观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共9分, 题型基本固定。从近两年高考语文的三套全国卷来看,选项字数由往年的50个字左右变成 35个字左右,阅读量减少,但选项信息概括和加工的程度加深。 3.从考查的知识点(命题热点)来看,主要考查理解语句含意,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命题思路非常有层次,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 一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举例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临时意义、修辞 意义、引申意义等。从历年的高考考情来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考查热点,考查 频率极高,且多套试卷出现了“概念在文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对它的考查更为灵活。 释义 类别 “重要概念”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作者观点 态度的概念。 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 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 重要的指示代词。 蕴含深层意义的词语。 示例一:(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示例二:(2014年辽宁卷第1题)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示例三:(2015年安徽卷第1题)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朱欢敏 一、主要内容:《绝版的周庄》 二、老师讲解《绝版的周庄》的讲课思路 (一)《梦里水乡》的音乐导入 播放关于水乡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周庄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春日晨阳"的周庄和"入夜酣睡"的周庄 (3)欣赏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2聊聊人--感受周庄的意义 (1)沈万山的故事--周庄的富贵气 (2)三毛的故事--周庄的故乡感、家园感 3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 (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文本提升 谈一谈对"绝版"的理解 总结: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保存好我们的民俗文化 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 (五)拓展讨论 如果你要在周庄开一个餐厅 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才不会辜负周庄的古典气息? (六)作业 写一篇追忆温州文化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本文《绝版的周庄》 是属于一篇十分唯美的散文 字里行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宁静和深沉的忧郁 因此怕旅游照太过热闹 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当然只有一张画作的PPT的确显得单薄 2、本文字词比较简单 没有生僻的字词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3、的确有点辛苦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4、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在引导中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每学期都组织“周研究课”活动。2008年10月,我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备课组组长,在这次活动中讲《滕王阁序》这篇课文。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开课。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其音乐美。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设计难点突破时,我考虑到学生独立赏析难度较大,给学生提示了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形、色、声、动。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文的美,自己能够从不同角度揣摩、品味诗文的艺术性。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校语文教师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在那个班,学生反映很好,我对教材进一步熟悉,自我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诵读,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一切按我原来的设计进行。然而到赏析名句这一还节,虽然我已经提示了角度,但一大部分学生仍然露出茫然的神情,感觉无从入手,有些冷场。这时,我只好另辟蹊径,用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语句,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顺利回答。最后归纳: 点面结合: 作者首先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水天相连,浩淼无边。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一派宁静祥和。 色彩绚丽: 水天相连,一片青碧而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 动静结合: 落霞、孤鹜写动态,秋水、长天写静景,动静结合,妙语天然。秋日佳景,跃然笔上,宛然在目 比拟修辞: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赋予画面以动感。 声韵和谐:运用对偶句,韵律优美。 学生们终于领悟了千古名句,所言不虚。我又在学生啧啧称叹时布置学生将这两句扩写为一段散文,学生们热情很高,甚至下课时还大声背诵,有点意犹未尽之感。

浅析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

浅析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 2011级学科教学(语文)季惠梓 西谚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不同的读者对相同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然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下对于同一个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如果不是十分勉强,大多文质兼美,值得学习和鉴赏的地方、层次很多,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到作品花园最美丽的地方,一直是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所涉及到的两个问题“教什么”与“怎么教”相比,前者要比后者更为重要。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由“统编教材”到“一标多本”,由“以知识为主线”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主线”,不一而足。于漪曾说过解读文本应该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和情感,因此语文教改无论向那个方向伸展,我们都应该把握住这一点。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解读,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陌生化阅读 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文本解读模式化、公式化已经成为了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到周朴园,就是自私、冷酷:提到王熙凤,就是狠毒、刁滑、工于心计。这样的结论,或许并不错。但问题在于有了这样的结论,就使我们的阅读过程失去了应该有的意义。因为在这种已有结论的支配下,阅读就很难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认识。因此现在有人提倡一种名为“陌生化阅读”的范式,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陌生化本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现在常常被借用来表达阅读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说,陌生化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当做全新的文本对待,哪怕你阅读的对象是你多次读到过的文本,都要把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搁置起来,使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之间形成一种距离,用新鲜的阅读触觉感受文本。所以说,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要以一种空白的心灵去对待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前就将自己的认识“格式化”。每个人都是多重角色的复合体,而不同的角色,对对象的评价则会不一样甚至完全不同。某报曾经报道,一个法官脱了法袍以后大声责骂那个被她判赢官司的原告。当记者采访时,她说“在法庭上,我穿着法袍,我是法官,我代表法律,我只能根据法律判他胜诉:现在我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母亲,我可以责备他缺少良知。”我们教师也有着多重身份,相对于文本来说,我们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普通的读者。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能够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去阅读文本。这样能使我们得到更真实的,也更贴近学生阅读过程的体验和认识,从而才能让文本、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产生共鸣,语文是文学的一种,也是艺术的一种,因而对于语文文本的解读绝不能拘于条条框框,一板一眼之中。那种高度的技术化的文本解读,其实是对语文文本的一种摧残,也是对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毁灭。 二、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主要指学生在阅读理解之前,由自己文本解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对文本呈现的方式、意义、结构等作出预测和期望。它是由读者传统阅读经验、以往解读习惯或个体特殊学习态度构成的。这种视野包括两个形态:一是由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也称个人期待视野;二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也称公共期待视野。后者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制约、影响着前者的构成,并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期待视野”既是读者解读文本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读者解读文本的局限和制约。当然读者的这种期待视野也会随着文本的解读实践发生迁移和拓展。有时一个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吻合,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会顺利实现;有时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出现部分不一致或者完全冲突,读者就得重新构建新的阅读经验,拓展和形成新的阅读视野,新的文本解读才有可能实现。正是期待视野在规范与反规范之间这种冲突、碰撞、磨合与调节,才形成了文本历史运动的驱动力。 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正如德国姚斯所说:“在艺术的历史中,一部过去作品不断延续的生命,不是通过永久的疑问,也不是通过恒久的回答,而是通过疑问与回答、问题与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有人就有环境,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有环境美就意味着环境审美观。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准确地说,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 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人们才定居下来,才有了家。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生产在田园。家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民走向城市开始的。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大不相同,这种文明培育的环境审美观念只能建立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上,而不再是兼具田园风味的自然山水景观。对于这种环境,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上由不适应到适应,在审美情感上由惊奇到赞美。而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甚至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这个文明至少在观念上也部分地在实践上出现了,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 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审美的一种重要性质:生态与文明的共生。从总体上来看,人类仍然在向自然索取资源,但这种索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意义,那就是同时在对自然回赠,具体来说,就是力促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共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生成:一方面自然满足人的需要,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另一方面人满足自然的需要,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表现为人向自然的生成。文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本是破坏生态的,现在要求文明不破坏生态,而且参与已破坏的生态的修复,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它是文明的,也是合乎生态的,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代自然或助自然司职——司生态之职。 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它重视的是生态自身的意义。换句话说,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但人要尊重这种美,这种尊重就是要明白,这种美其实并不是为

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备课综合资料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备课综合资 料大全 参考《逍遥游》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的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文章深赜古奥,对于中学生,难度很大。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第一、把握庄子的风格。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第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本文主旨较难理解,但是“遵路斯得真”,只要理清思路,就不难把握。文章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doc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教案是指在教师授课之前,让教师说案标、说教材、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的教研活动。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欢迎阅读。更多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实用资料栏目!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教案是指在教师授课之前,让教师教案标、说教材、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的教研活动。显然,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成功的教案,不仅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节课怎样教,而且简炼精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这节课为什么这样教。本文就如何使教案更深刻、更生动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搜集和选用材料是使教案深刻生动的根基 课题确定后,你的教案能否深刻、生动,从而吸引人、说服人,那么材料的搜集和选用是最关键的一步。否则,教案的内容不充实,只能显示出一种浅薄,而缺乏一种厚重感。应依据哪些标准?选取哪些材料呢? 1.教学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教参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2. 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 3.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这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情况。 4.为了突破或分散本节难点,而需要的有关铺垫材料。 二、削枝强干,锤炼教案内容是使教案深刻充实的保证 教案的显著特点在于说理,即内容与说理的有机融合要体现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这样,靠内容的充实和环环相扣,使教案具有科学性、逻辑

性、深刻性。要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所以要对教案的内容进行锤炼,削枝强干。怎样锤炼教案的内容呢? 1. 要具有清晰的结构 能抓住听者心弦的教案,必须有一个经得起推敲的逻辑结构,要在注意把握教材自身内容联系的条件下,组织好教案的结构。 2. 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说教材是教案的“血肉”,结构就是教案的“骨架”,那么,教学目标是整个教案的“灵魂”。也就是说,目标确定后,教案的整个安排,一切一切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虚晃一枪,不能和教学内容脱节,还要具体、明确而全面。 3. 要分析准确重点难点 要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尤其要注意分析难点的位置、程度、成因和突破难点或分散难点的关键与措施,以及在难点的教与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4. 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效,即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即所选择的教法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另外,教学手段的采取要从正确发挥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 5. 要设计有目标控制的,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 为了确保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从新课引入——归纳小结,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随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也就是说,使教学目标的控制必须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搭花架,一锤一音,一步一印。着眼于各个环节去实实在在地完成任务。要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

而 蟹六跪而二螯 一、《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节选)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33=9分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4=12分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完整word)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综合测试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综合测试试题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解析:选C 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

高一语文备课组个人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备课组个人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备课组个人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暨第一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的教学目标继续定位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累·整合、(二)感受·鉴赏、(三)思考·领悟、(四)应用·拓展、(五)发现·创新,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

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 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班上的“图书角”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图书阅读(因本学期课时紧,可隔周上)+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介绍、美文选读等。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