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一.发病机理: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

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

3.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

4.其他

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2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二.临床早期评估

A.出现早期和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缓慢进行性记忆减退。

2.测试发现有严重的情景记忆损害的客观证据:主要为回忆受损,通过暗示或再认测试不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

3.在AD发病或AD进展时,情景记忆损害可与其他认知功能改变独立或相关。

支持性特征:

B.颞中回萎缩

使用视觉评分进行定性评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或对感兴趣区进行定量体积测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磁共振显示海马、内嗅皮质、杏仁核体积缩小。

C.异常的脑脊液生物标记

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浓度降低,总Tau蛋白浓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组合。

将来发现并经验证的生物标记。

D.PET功能神经影像的特异性成像

双侧颞、顶叶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其他经验证的配体,包括匹兹堡复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亚乙基丙二氰(18F-FDDNP)。

E.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AD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排除标准:

病史:突然发病;早期出现下列症状:步态障碍,癫痫发作,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表现,包括轻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早期锥体外系症状。

其他内科疾病,严重到足以引起记忆和相关症状:非AD痴呆、严重抑郁、脑血管病、中毒和代谢异常,这些还需要特殊检查。与感染性或血管性损伤相一致的颞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号异常。

第1期

第1期(病期1~3年):主要表现为学会新知识有障碍,远期回忆能力有损害。视空间

技能损害表现为图形定向障碍,结构障碍。语言障碍表现为列述一类名词能力差,命名不能。人格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偶有易激惹或悲伤。运动系统正常。EEG和CT检查表现均正常。

第2期

第2期(病期2~10年):记忆力障碍表现为近及远记忆力明显损害。视空间技能损害表现为构图差。空间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表现为流利型失语。计算力障碍表现为失算。运用能力障碍表现为意想运动性失用。人格障碍表现为漠不关心,淡漠。运动系统表现为不安,EEG表现为背景脑电图为慢节律,CT表现为正常或脑室扩大和脑沟变宽。

第3期

第3期(病期8~12年):此期表现为智能严重衰退,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四肢强直或屈曲姿势,括约肌功能损害表现为尿、便失禁。EEG表现为弥散性慢波,CT表现为脑室扩大和脑沟变宽。

三.脑电学评估

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他癫痫疾病。

四.脑电特点

脑电波的分类脑电波就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以脑细胞电活动的时间为横坐标、电位为纵坐标,这样把时间与电位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的就是脑电图。正常的自发脑电一般处于几微伏到75微伏之间。而由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信号比自发脑电信号更为微弱,一般在2到10微伏之间,它通常被淹埋在自发电位中,其成分不规则而复杂。脑电波的波形近似于正弦波。它主要是由脑皮质层大量的神经元同时发生突触后的电位变化所引起。一般脑电信号见下图。脑电信号在安静状态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自发地表现出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它指在没有特定人为刺激的条件下,大脑细胞本身出现的电活动。节律是由频率大体一致的波构成的脑电图。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的波形、频率、波幅和位相等都具有一定特点。人体依其个体差异,身体状况,脑电图的特征都会有所不同。传统上,对脑电图的波形分类主要是依据其频率的不同由人工划分的。通常说来,频率慢的其波幅比较大,而频率快的其波幅就比较小。一般按照频率进行分类以表示各种成分。目前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其中以下两种分法是最常用的,本文根据的是和田丰治的分法[40]。和田丰治分类:δ波0.5-3Hz, θ波4-7Hz, α波8-13Hz, β波13-30Hz, γ波>31Hz;Walter分类:δ波0.5-3.5Hz, θ波4-7Hz,α波8-13Hz, β波14-25Hz, γ波>26Hz。α波健康人α波的平均振幅在30-50微幅,主要分布于顶枕区,一般呈正弦样波。大多数健康成人的脑电以α波为主要成分,在觉醒安静闭眼状态时出现的数

量最多且振幅也最高。当进入睡眠时,α波完全消失。清醒睁眼时或注意集中时其幅值降低,并由较高频率的β波代替。以α波的频率为基准,比α波频率慢的叫慢波,比α波频率快的叫快波。β波β波的频率范围为14~30Hz,波幅范围为5~30μV,它遍及整个大脑,以额叶和中央区最为显著。光刺激能使β波受到抑制,β波与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有关,它们在期望和紧张状态下加强。θ波θ波的频率为4~7Hz,波幅范围为10~40μV,两侧对称,颞叶较明显,一般困倦时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表现。健康成人脑电图中仅散在出现少量θ波。θ波是正常儿童脑电图中主要成分,成人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为不正常波。θ波出现与精神状态有关,在意愿受到挫折或抑郁时易出现,并可持续20~60秒之久,精神愉快时就消失。在老年期和病理状态下θ波是很常见的波形。δ波δ波出现在熟睡、婴儿及严重器质性脑病患者中,幅值在100微幅左右。该波只能在皮质内发生,而不受脑的较低级部位神经的控制。γ波γ波为30~60Hz频率范围内的脑电活动,波幅较低,在额区和前中央区最为明显。现在,基于EEG的脑机接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41]:诱发的信号和自发的信号。当某个异常事件发生后的300ms左右,将会检测出一个被叫做P300的电波峰值;当眼睛受到光或图像刺激后,视觉皮层将会产生视觉诱发电位。这两类信号可以通过诱发产生,并且判断准确率较高,但是缺点是需要外界刺激,并且依赖人体本身的某些知觉才能工作。而当某侧肢体运动或者仅仅是想象其运动时同侧的脑区产生的事件相关同步电位、通过反馈训练可以自主控制的皮层慢电位和自发的阿尔法、贝塔等脑电信号虽然不需要外界刺激,但是需要大量的特殊训练和适应过程。

五.脑电采集电路设计

一脑电信号采集原理

分析脑电信号,掌握脑电信号的特征,对于设计出准确、有效的脑电信号采集电路至关重要。首先,可以从中选择出携带最多信息量的信号;其次,可以针对特定的信号研究出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

1.1 脑电波的特征及基本组成

脑电信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100 Hz范围内;信号微弱,一般在50μV或更小;信号的源阻抗高,易于受外界信号干扰。成年人的脑电信号幅度范围一般在10~50μV之间,频率范围在0.5~30 Hz之间。

1.2 脑电信号采集原理及方法

目前,对于脑电信号的测量,在时间的维度上,可以获得很高的解析率。然而,在空间的维度上,得到的分辨率却很低,这依赖于在头皮上安置电极的数量。本系统使用16路电极提取脑电信号,采样频率为1 000 Hz。由于脑电信号的固有特性及环境因素使得脑电信号背景噪声比较复杂,有50 Hz工频干扰、心电伪迹、肌电干扰、基线漂移、电极与皮肤的接触噪声以及周围其他仪器的电磁干扰等。因此,要求采集系统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放大,并能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高质量滤波措施等。

脑电信号通常是通过在头皮表面放置一些电极来采集的。常用的电极种类有银管电极、针电极和粘连电极等,本系统使用银管电极,以实现头皮与脑电测量设备之间的连接。为了加强连通性和导电性,在电极与皮肤之间涂一些生理盐水。电极的放置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

2 脑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脑电信号采集电路包括:脑电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及USB接口电路四部分,总体构成如图1所示。

2.1 脑电信号的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信号放大检测电路是本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为后续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做了硬件上的准备。本系统采用高精度仪用放大器AD8221作为前置放大电路,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当电极和皮肤接触时,可以产生几十毫伏的极化电位,所以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能太大,以免造成电路的饱和。

2.2 高低通滤波器及二次放大电路设计

高低通滤波主要有两个作用:

(1)去除脑电信号频率范围以外的无用信号,达到抗干扰的作用;

(2)起到防混叠滤波的作用。为了不丢失有用信号,设计了截止频率为120 Hz的低通滤波电路和截止频率为0.5 Hz的高通滤波电路。

低通滤波电路(见图2)使用AD8674芯片的U1A和U1B两部分组成巴特沃型二阶低通滤波器,负责把120 Hz以上的无用信号滤掉。高通滤波电路(见图3)由U1C组成巴特沃型高通滤波器,负责滤除0.5 Hz以下的干扰信号。

二级放大电路使用AD8674(A,B,D部)的U1C充当放大器,因为当频率在120 Hz 以下时,AD8674的共模抑制比CMRR高达11O dB以上。通过调整R11和R14的比值,保证二级放大倍数为101倍。50 Hz工频干扰一直是电路设计中头痛的问题,在脑电这种微弱生物电提取系统中尤为突出。本文设计了由双T网络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有源双T陷波电路来抑制50 Hz工频干扰。

2.3 三级放大及光电隔离设计

第三级放大电路(见图4)通过调整电阻器R19的阻值来保证经过第三级放大后,lO~50μF的微弱脑电信号将变为0~2.5 V。光电隔离电路负责把信号的采集放大部分(该部分使用电池供电)和后面的A/D转换部分(该部分使用交流供电)隔离开,以防止两部分信号之间相互干扰。

A/D转换电路(见图6)的采样精度为16位,采样频率为1 000 Hz。USB控制器通过CNVST#管脚(AD7675的35号引脚)控制AD7675对每路脑电信号进行转换,同时还通过查询BUSY管脚(AD7675的29号引脚)来获知AD7675当前的状态。USB控制器还要响应主机的请求,把脑电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送给主机。为了提高转换的准确性,设计了采样保持电路,负责把16路脑电信号同时锁存,然后逐一进行转换。由于每秒产生32 KB(16×16×1 000)的脑电数据,因此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暂时保存这些脑电数据,在

CY7C68013芯片外扩充了一块SDRAM,容量为256K×16 b。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述评

临床上常用的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诊断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简明痴呆筛查测验:临床多用于老年期痴呆的筛查 1、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MMSE是国内外最普及、最常用的老年痴呆筛查量表,敏感性好,易操作。对痴呆的敏感性大多在80%~90%,特异性大多在70%~80%。重测信度~,施测者之间信度~,MMSE具有相当高的平行效度,与Blessed痴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和;与韦氏智力量表的平行效度较好。它的内容有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复述、命名、理解指令)、计算、即刻与短时听觉词语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满分30分,费时5~10 min。中文版MMSE依据不同教育程度,以文盲组17/18分,小学组20/21分,中学以上组24/25分为分界值,在痴呆筛查诊断中的敏感度为%,特异度%。 但MMSE量表有如下缺点: (1)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教育程度低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不敏感。 (2)记忆力检查如命名测验过于简单。 (3)受语言的影响大,操方言者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4)语言项目占绝大部分,非语言部分项目少。对右半球功能失调和额叶功能障碍不够敏感; (5)不能用于痴呆的鉴别诊断,作为认知功能减退的随访工具亦不够敏感。故深入研究认知损害往往采用多个更特异的测验工具搭配使用。 2、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ale,HDS):在我国使用也较多。Hasegawa1974年编制,1991年修订。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WHO也曾在讲习班中介绍,文化背景与中国相似,其评分简单,不受文化程度影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筛选AD较理想的工具。时间和地点定向、命名、心算、即刻和短时听觉词语记忆与MMSE相似,无“复述、理解指令、结构模仿”3项,有“倒背数字、类聚流畅性、实物回忆”3项,满分30分。在类聚流畅性测验(即在规定时间内就某一类别列举尽可能多的例子),AD患者从语义类别中列举例子比从词形、语音类别中列举例子更困难。由于汉语的音、形、义分离,同音字较多,方言繁杂,文盲和低教育老人较难完成听觉词语记忆,HDS修订版采用视觉实物记忆更易为国内受试者接受,缺点是不能作记忆策略和机制分析。 3、常识-记忆力-注意力测验(information-memory-concentration test, IMCT又名Blessed痴呆量表BSSD):由Blessed等于1968年编制,是一种常用的认知功能缺损筛查工具。对痴呆筛查诊断的敏感度83%、特异度75%。经改良的中文版共25项,涉及常识、定向、记忆、注意。这些能力常在痴呆早期即受累,测验敏感性较好。其中10项与MMSE完全一样。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IMCT与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的平行效度良好(r=, , P<)。 4、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 CDT):常用于痴呆的筛查,对顶叶和额叶损害敏感。检出AD患者的敏感度为%,特异性为%。对痴呆的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79%。CDT可分2种,一种是要求受试者在空白的纸上画1幅几点几分的钟,反映执行功能;另一种是要求受试者模仿已画好的钟,反映结构能力。 5、“7 min神经认知筛查量表”: 诊断AD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耗时7 min许,内容包括线索回忆、类聚流畅性、时间定向(用Benton时间定向测验计分法)及画钟测验

不得不说说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病,老年痴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得不说说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病,老年痴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病,老年痴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备受好评的纪录片《人间世》,其既无绚丽光彩的特效,也无耀眼夺目的明星,单凭着求真务实的精良制作,博得豆瓣9.5的高分。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病,老年痴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分别有不同病因、病理及最佳治疗和预防方法,故需要“因人制宜”。医学界还惊讶地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是机体对炎症、支持大脑的重要营养因子RSHWHO 缺失(可以使用营养剂补充)、胰岛素抵抗、毒素(如汞、霉菌)入侵等所导致的损伤性机制的自我保护反应,这些致病因素是诱发认知能力下降的关键性因素。9个摄制组,在医院里两年时间,陪着200多个拍摄对象一起见证一段生命的尽头是怎样,拍出来的每分每秒都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弦。 第二季第七集,讲的是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一集的内容。 生命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非要说生命有什么意义的话,可能就是努力活着的过程是有意义的。阿尔兹海默症,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人老了,都会走到这一步吧。 第七集主要讲述的是那些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的生活,这些老人丧失了所有的生活功能,需要别人的照顾,他们不能自己大小便,不能自己吃饭,需要别人将饭打成粉末才能进食,有些病人就这样被照顾了十五年,最后由于功能衰竭,不得不选择插管维持生命。影响阿尔茨海默症康复的三大因素和解决方案: 认知衰退大多数起因于对大脑的三大基本危害:1、炎症;2、大脑营养因子RSHWHO缺乏;3、毒素接触。这些,会让大脑产生我们现已认识到的损坏神经突触,并导致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的黏性β一淀粉样蛋白的形成。 这就是为什么要用(逆转、认知、恢复)个性化治疗程序来对付这三大类可恶的威胁因素的原因。如果我们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消除这些潜在的隐患,大脑就不会被迫产生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因此,我们要努力防范威胁神经系统的分子靠近,让它们离我们的大脑越远越好。

阿尔茨海默症康复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 辛苦劳碌大半辈子,原应安享晚年,但是,由于被疾病困扰,很多老人在晚年时过得很不好。一方面,老人受到疾病折磨,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又觉得给子女造成了麻烦,心理负担重。在众多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又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您说说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 自2017年1月1日起,青岛市率先试点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制度保障,试行“失智专区”管理,这也是岛城继身体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障待遇之后又一全国首创。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近期,青岛市社保局在原来6家试点护理机构的基础上新增5家护理机构,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业务,而新增设的单位中,青岛颐佳医养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市南颐佳诊所(颐佳老年公寓)是市南区一家试点单位。青岛户籍的重度失智老人入住颐佳“失智专区”可以享受医保报销了,这无疑对失智老人和家属来说是一个特大好消息。

省钱!市南区!入住老人可享医保报销 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去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并实行“失智专区”管理的试点意见》,决定将入住机构照护的重度失智老人试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针对失智老人的精准护理保障制度。凡参加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年满60周岁的参保职工和一档缴费成年居民,经社保经办机构确定的失智诊断评估机构特约专家明确诊断,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费用,由护理保险资金按规定支付。符合条件的失智老人在护理保险“失智专区”接受照护服务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参保职工报销90%,一档缴费成年居民报销80%。“颐佳是市南区家享受此类医保报销的养老机构,入住颐佳的失智老人达到要求的可以每个月享受近千元的报销比例,这将为失智老人家庭减轻很大的经济压力”,颐佳集团董事长王平表示。 省力!家属负担被减轻 曲大爷的老伴今年61岁,“从她50岁退休开始,她就慢慢出现忘东西的症状,

阿尔茨海默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一.发病机理: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 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 3.头部外伤

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研究

前言阿尔茨海默病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 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1。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 正文老年痴呆症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早期老年痴 呆的症状往往被患者忽视,误认为是老年人机体症常衰老的现象,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了解老年痴呆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疾病的早期辨别诊断,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那么,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在此,对老年痴呆的症状有哪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记忆功能减退,甚至影响工作。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电话,但事后能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痴呆症患者则不然,他们不但经常忘记事,而且事后回忆不起来,甚至多数患者会否认自己存在记忆障碍,否认自己因记忆力差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②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任何人都有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痴呆症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某个词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结果别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严重者甚至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 ③时间和空间定向力障碍。痴呆症患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那儿的,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家。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等。 ④智力低下,思维迟钝,计算力差。痴呆症患者可能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⑤判断力差,易将东西放错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将钱包或钥匙放错地方,而痴呆症患者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上,把手表放在饭碗里。 ⑥精神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气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改变非常显著,情绪波动迅速,有时会毫无原因地突然哭泣,或突然变得极为愤怒。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越来越暴躁、固执,有的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如被盗、被迫害幻觉等。 ⑦生活和工作的主动性丧失。正常人有时也会对家务、工作和社会义务感到厌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能很快恢复工作主动性。而痴呆症患者则表现得极为被动和消极,终日无所事事,在家里无目的地晃来晃去。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 目前针对A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Aβ毒性、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基因突变、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小胶质细胞激活、自由基损伤及氧化应激等均和AD发病有关。ApoE、APP及PS基因突变促使正常细胞内存在的APP更多的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协同作用下产生Aβ,增加的Aβ聚集成可溶性寡聚体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过多的Aβ产生级联反应使神经元退行性变。加之蛋白激酶的激活、蛋白磷酸酶活性的降低以及相关基因的突变,导致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同时存在异常糖基化和泛素化,异常修饰的Tau蛋白就会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FT),导致神经元功能降低,直至神经元死亡。中枢神经胆碱能递质是保证学习和记忆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Aβ的沉积会增加AchE,ChAT活性的降低和AchE活性的升高,使AD患者脑内Ach水平明显降低,Ach减少会导致神经营养因子NGF的合成减少,AD患者内在神经营养因子缺乏,NGF的营养作用得不到发挥,会进一步加重Aβ的沉积和NFT的形成。 3.神经递质耗竭学说 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表达的TrkA受体结合,使基因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合成乙酰胆碱(Ach)。Ach可增加NGF的合成与转运,也可增加神经营养作用。AD患者的皮质与海马NGF 的减少使基因表达Ach分泌减少,引起认知功能减退 4.胆碱能损伤学说 中枢神经胆碱能递质是保证学习和记忆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AD患者

脑内ChAT水平明显降低,ChAT和胆碱酯酶活性亦均降低,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及脱失。 5.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Aβ刺激小胶质细胞释放NO,增加谷氨酸的释放,过度激活突触后的NMDAR,导致Ca2+内流,胞内Ca2+超载引起细胞死亡。 6.免疫炎症损害学说 小胶质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白介素IL-1、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使神经元受损。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星形胶质细胞聚集是促进Aβ沉积的。 7.氧化应激学说 Aβ可通过诱导产生ROS而使神经细胞膜系统的脂质和蛋白被氧化修饰,使活性氧增加,还可以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而加剧氧化应激反应,ROS 也可促进APP裂解,增加Aβ的生成。 8. 金属离子代谢紊乱学说 钙离子参与神经系统发育,调节并维持神经元的兴奋,还作为第二信使介导着细胞信号转导等功能。AD患者神经元内钙浓度升高,刺激Aβ聚集,后者可在脂质膜上形成非电压依赖性阳离子通道,导致钙摄取增加,加重钙超负荷,引起毒性反应,最终使神经元损伤。而且Tau蛋白的磷酸化也与钙的调节有关。 脑内异常升高的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AD的形成:①促进Aβ的分泌、聚集形成老年斑,②过量的铁与过磷酸化Tau蛋白结合促进NFT形成,③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诱发大量炎症介质和和神经毒素的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有老年人患病,表现痴呆,并具有进行性和致命,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极大添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进行性的、致命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明确。AD会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脑组织明显萎缩、重量变轻,破坏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AD比较少见,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属晚发性,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随着人体衰老和环境影响会导致患病。临床上,AD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中期性格恶化,行为异常;到晚期病人生活已不能自理,无法正常活动[1]。 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多万患有AD。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而只有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将不断增长[2]。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庞大,对AD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病理 AD患者脑的宏观和微观均有明显形态改变,主要是脑萎缩,患者的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脑萎缩始于内嗅皮层,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展至海马、内测颞叶、额顶区,而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枕叶视皮层、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相对保留[3]。 但脑萎缩的病人不一定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是在显微镜下可见淀粉样蛋白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主要病理改变。 1、老年斑 神经炎性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老年斑是一种细胞外的病变,共有四种类型[4]:弥散斑,也称前淀粉样沉积,这种不含淀粉样蛋白纤丝的沉积是老年斑的初始阶段;原始斑,这种夹在正常与异常神经细胞间的聚合物由少量淀粉样蛋白组成边界不清楚,大小差别较大,斑内可见少量神经细胞;最后淀粉样蛋白则完全由淀粉样蛋白物质组成。这些淀粉样沉积物在脑组织及脑膜的微血管上可见,又称血管淀粉样变[5]。 2、神经元纤维缠结 神经元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三种神经元纤维变性的一种,也是最主要的表现。神经元纤维缠结的一般特征是胞体内原纤维变粗、扭曲、不规则排列,甚至成一种绒球状,占据了胞质的大部分,将细胞器及细胞核挤在一起,乃至将其取代。末期阶段神经

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阿尔茨海默病的简介*二、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三、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四、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人群*五、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的简介阿尔茨海默病,又名“老年痴呆症”, 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目前明确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族史: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 2、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 3、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

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 4、头部外伤: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 5、其他: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1、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生活独立性差,对生活,工作,社交活动等造成影响。 2、严重者则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逐渐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情况,因此而需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形容消瘦等状况。 3、情绪不稳定,易引发精神病理症状,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人群阿兹海默症多发与60--90岁的老年人,一般以65岁的年龄段进行划分,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由于老年人肾上腺功能减退,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 ,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容 易导致记忆衰退,行动迟缓等行为。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基本信息 别????称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 英文名称Alzheimerdisease,AD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多发群体70岁以上 常见症状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人格、行为改变等 传染性无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 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阿尔茨海默病属于 A、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记忆障碍表现为 A、错构或虚构 B、远事遗忘 C、近事遗忘 D、顺行性遗忘 E、逆行性遗忘 二、A2 1、患者男,71岁,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 A、抗焦虑药物 B、抗抑郁药物 C、抗精神病药物 D、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E、促脑代谢药物 2、患者,女性,72岁。因记忆力进行性下降、失语、经常外出后迷路不归,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该疾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 A、氯米帕明 B、阿米替林 C、氟西汀 D、多奈哌齐 E、丁螺环酮 3、患者男,70岁,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对其患者进行护理时,错误的做法是 A、鼓励患者多料理自己的生活 B、反复强化训练病人大脑 C、多鼓励病人回忆往事 D、病人外出时无需陪伴 E、保证夜间休息 4、患者男,65岁。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5年,病情进展,不会穿衣服,把衣服当裤子套在身上,患者的问题属于 A、定向力障碍 B、记忆障碍 C、判断障碍 D、失用症 E、失认症

5、患者张某,男,55岁。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2年,近期家属发现张某出现新的症状,经常叫不上物品的名字,如要手机,就说“那个输入数字,按一下可以跟别人讲话的”。此症状属于 A、失用症 B、失认症 C、认知障碍 D、判断障碍 E、语言障碍 6、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四处徘徊,无目的走动时,应高度关注,因为患者此时最可能发生 A、走失 B、情绪高涨 C、攻击他人 D、摔伤 E、失忆 三、A3/A4 1、患者女,69岁。近3年来逐渐出现特别好忘事,做事经常丢三落四,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近1 年不会自己穿衣服,有时把裤子当上衣穿,有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你是谁”,2周前一个人跑出家门,找不到回家的路,说不清地址,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幸被邻居碰上才未发生意外。 <1>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血管性痴呆 B、精神发育迟滞 C、遗忘障碍 D、阿尔茨海默病 E、记忆障碍 <2> 、对患者的精神行为进行干预时,护士应 A、给予及时制止,必要时保护约束 B、让患者认识到其行为的异常 C、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后耐心解释和疏导,帮助患者使情绪平稳 D、不去理睬患者的行为 E、对家属进行药物相关知识指导 <3> 、该患者的护理目标为 A、患者能按时服药 B、重新建立患者的定向感和现实感 C、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D、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E、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教案)

xx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案内文 教学题目: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内容: 1、前期回顾: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及治疗。 2、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1)生理功能方面:加强饮食护理,促进患者营养,防止发生噎食。必要时给喂予食。 (2)安全方面:评估病人可能受伤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防止危险因素发生。 (3)生活方面:引导患者做简单的事情,加强生活功能锻炼。给予必要的生活帮助,如理发、穿衣、洗漱等 (4)心理功能方面:与其交谈时要态度和蔼、亲切,出现意外事情(如大小便失禁等)时,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降低激动。 (5)社会功能:①沟通技巧:谈话时最好由患者选择主题,或是由远期记忆的 事情开始谈起,并注意语速要慢、清楚、简单易懂,这样沟通会进行的比较顺利,病人常可由谈到过去的事情而获得愉悦。②定向力训练:应尽可能随时纠正或提醒其准确的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使病人恐慌与不安。注意保持患者能量,避免过度消耗患者能量。 (6)家庭的护理措施:①加强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做好家属的心理准备。②在社区建立成人日间照顾中心或日间医院。严重者转入其他地方。

教案尾页 小结: 1、AD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智力减退与人格衰退,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诸多问题。 2、注意加强患者饮食、安全、个人生活、自尊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护理 3、家属作为A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应得到良好的指导与支持。 思考: 1、AD患者主要的护理包括哪些方面? 2、如何保持AD患者的能量? 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 1.学生反映:学生对本部分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兴趣。 2.经验教训:在原来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情景剧教学。通过情景剧表演和视频展示,学生更加直观的参与教学组织、设计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尽可能恰当的开发此种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3.改进措施:学生对AD患者存在的视力、听力、行为笨拙、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不能够亲身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体验病人这种感受,如用眼罩蒙蔽学生眼睛、用耳塞塞住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在设有障碍的地方行走。对学生同情心、同理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一、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一般在 65 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 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SP 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 p rotein,Aβ),NFT 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有4 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 rotein,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EN1)基因、早老素 2(presenilin 2,PSEN2)基因和载脂蛋白 E (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其中,前3 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

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ApoE 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分为“ABC”三大类。A (activity)是指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 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工作能力的损害更加突出,同时个人生活能力受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在疾病晚期,患者在包括个人卫生、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全由他人照顾。 B(behavior)是指精神和行为症状: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患者变得主动性缺乏、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会使精神行为症状恶化,可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多以被偷窃和嫉妒为主);无目的漫游或外走;睡眠节律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昼夜颠倒情况;捡拾收藏废品;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性脱抑制、过度进食;有时可出现激越甚至攻击行为。 C(cognition)是指认知损害: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认知损害以遗忘为先导,随后会累及几乎所有的认知领域,包括计算、定向、视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病,于1906年被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早期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力受损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可出现失语、失写、焦虑、淡漠、攻击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深重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AD的发病机制: β淀粉样蛋白学说即“Aβ假说”,目前该假说广为大家所接受。β淀粉样蛋白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等所表达的蛋白质的蛋白样淀粉前体。AD所具有的一个最典型的组织病理特征便是β淀粉样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组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02-25T19:45:57.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6期作者:隋研洁[导读] 探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江苏苏州 215131)【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本病区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护理该类患者的专业方法:该类患者往往有人格改变,可出现激惹行为、幻觉、妄想、情绪易激动等,我们应接纳患者的人格改变,不强行制止,不否定患者,对患者的情绪、行为改变予以理解,注意和患者的沟通方式。结果:40%(24例)患者症状较前改善,60%(36例)的患者症状未加重,无一例患者发生安 全事件,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到了100%(60例)。结论:合理运用专业护理方法对缓解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生活护理;老龄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6-0191-01 随着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多[1]。目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病因并不明确,尚未有根治药物[2]。该病不仅仅会对老年人自身带来诸多不便,更让照顾者痛苦不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6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 1.1 尊重患者 由于疾病的原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常发生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表现为:主动性不足,变得懒散、退缩、对亲人冷淡、自私、情绪不稳、易怒等,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对于患者的这些精神、性格和行为的改变护理人员要理解、宽容。对待病人态度诚恳,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于患者的唠叨、指责无不耐烦情绪,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不能满足也要给与耐心解释,不指责、不强行制止患者的怪异行为,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1.2 多开导老人 多与患者交流,鼓励老人表达情感,观察老人的情绪状态及行为反应,发现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 2.1 注意营养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进食和吞咽功能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常常不知饥饱。而且由于老年人本身肝肾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基础代谢降低和活动减少等原因,身体对各类营养的消化、吸收容易产生障碍,容易产生营养不良。因此对该类患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卫生,根据患者的身体需要帮助患者控制饮食总量,避免过饱或摄入不足。应选用易消化、易吞咽的食物,对蛋白质、脂肪的摄入不必加以限制。 2.2 注意就餐方式 尽量鼓励患者自行进食,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应协助进食。卧床病人喂饭时应抬高床头,喂食速度宜慢,喂食后不宜立即平卧,应保持半卧位30分钟后再平卧,防止窒息。 3.环境护理 3.1 环境舒适 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舒适和清洁,帮助患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病室应采光通风良好,地面防滑,走廊有扶手、设施布局合理。 3.2 物品的摆放 病室物品不宜过多,应固定摆放,不随意改变物品的位置。 4.一般护理 4.1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了解病人的生活规律,安排病人合理的作息时间。尽量帮助患者按作息时间起居、进餐、康乐活动,使其生活能形成正常规律,以保证患者的充足休息和睡眠,让患者劳逸结合,有益身心健康。 4.2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由于年龄及疾病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我们护理员督促或协助。我们要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定时协助患者洗澡、擦身、修剪指甲、理发、更换清洁衣裤,让患者感觉舒适,可以尽量鼓励患者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等;对于患者的不卫生行为应采取措施制止,如随地大小便、捡地上东西吃等。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协助患者增减衣被,病室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被褥常晒。长期卧床者要定时翻身、叩背,避免压疮等并发症。 4.3 进行日间适宜的康乐活动 适宜的康乐活动有益患者身心健康,制定合理的康乐计划,每日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乐活动,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患者积极性。康乐活动可选择听音乐、晒太阳、读书、听广播、搭积木、手工、看电视(轻松愉悦的节目,避免恐怖、惊险及伤感的节目),让患者在康乐活动中表达情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4 注意睡眠护理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常有睡眠障碍,夜间不睡觉,在房间内乱翻东西,或者干扰他人休息,有时可有日夜颠倒。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要正确理解,不能去责怪老人,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对于影响老人睡眠的因素要及时纠正。首先保持环境安静,利于患者入睡;其次入睡前可帮助患者温水洗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等,不饮酒、浓茶、咖啡,不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于日夜颠倒者可以适当增加患者的日间活动量,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对严重失眠者必要时予以药物辅助入睡,夜间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5.小结

关爱父母,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最终定稿)

关爱父母,认识阿尔茨海默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兴安盟人民医院的9号选手—马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父母,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爸,开门啊,我,我是你儿子啊”。“我、我不认识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冰箱在哪,厕所在哪,甚至不知道家在哪里。有一次带他外出吃饭,盘子里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竟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我愣住了,不好意思的看着大家,羞愧的说:“爸,你干嘛呀!”爸爸喃喃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每次看到这个公益广告,我的眼里总会噙着泪水。是啊!他忘记了许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 这则公益广告中老人的症状,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疾病。病情发展得非常缓慢。就像海水慢慢侵蚀礁石,最终改变海岸风貌一样,这些慢性病的影响要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能被发现。 或许你觉得它离你很远,或许你以为这种病不过是记忆力下降而已,其实不然。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430万老年痴呆患者,且每年以460万新增病人速度增长,相当于每7秒钟就增加一位新病例。 老年痴呆的最初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最终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缓解大脑萎缩,以防止病情发展。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仅有10年。当然了,如果患病后早期介入治疗,充分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寿命就能延

长到20年以上。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假如父母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后,我们如何担起责任,照顾他们呢?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希望能将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日常护理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老年痴呆是缓慢发生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劝说老人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情绪抑郁等。对于离退休的老人来说,应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子女尽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让他们不脱离家庭,脱离社会。 如果一旦患病,我们一定要尽量为老人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因为痴呆老人在饮食、大小便、起居等卫生方面自理能力很差,需要家属们精心地看护和帮助。 此外,在个人生活方面,我们要像对待孩子那样,既不能大包大揽任何事,也不能听之任之。人的大脑、躯体、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训练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延缓智能衰退。 很多家属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病人明明刚吃过饭但是忘了,又要吃饭,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发现后一定加以制止,还有的老人会不爱进食甚至拒绝进食,这样会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所以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他们吃饱吃好。 针对不同时期症状的患者要进行不同的看护,其中对中、重度痴呆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留意其安全状况。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在出门散步前最好在衣袋中放一张写有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八节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八节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阿尔茨海默病属于 A、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记忆障碍表现为 A、错构或虚构 B、远事遗忘 C、近事遗忘 D、顺行性遗忘 E、逆行性遗忘 二、A2 1、患者男,71岁,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 A、抗焦虑药物 B、抗抑郁药物 C、抗精神病药物 D、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E、促脑代谢药物 2、患者,女性,72岁。因记忆力进行性下降、失语、经常外出后迷路不归,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该疾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 A、氯米帕明 B、阿米替林 C、氟西汀 D、多奈哌齐 E、丁螺环酮 3、患者男,70岁,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对其患者进行护理时,错误的做法是 A、鼓励患者多料理自己的生活 B、反复强化训练病人大脑 C、多鼓励病人回忆往事 D、病人外出时无需陪伴 E、保证夜间休息 4、患者男,65岁。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5年,病情进展,不会穿衣服,把衣服当裤子套在身上,患者的问题属于 A、定向力障碍 B、记忆障碍 C、判断障碍 D、失用症

E、失认症 5、患者张某,男,55岁。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2年,近期家属发现张某出现新的症状,经常叫不上物品的名字,如要手机,就说“那个输入数字,按一下可以跟别人讲话的”。此症状属于 A、失用症 B、失认症 C、认知障碍 D、判断障碍 E、语言障碍 6、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四处徘徊,无目的走动时,应高度关注,因为患者此时最可能发生 A、走失 B、情绪高涨 C、攻击他人 D、摔伤 E、失忆 三、A3/A4 1、患者女,69岁。近3年来逐渐出现特别好忘事,做事经常丢三落四,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近1 年不会自己穿衣服,有时把裤子当上衣穿,有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你是谁”,2周前一个人跑出家门,找不到回家的路,说不清地址,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幸被邻居碰上才未发生意外。 <1>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血管性痴呆 B、精神发育迟滞 C、遗忘障碍 D、阿尔茨海默病 E、记忆障碍 <2> 、对患者的精神行为进行干预时,护士应 A、给予及时制止,必要时保护约束 B、让患者认识到其行为的异常 C、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后耐心解释和疏导,帮助患者使情绪平稳 D、不去理睬患者的行为 E、对家属进行药物相关知识指导 <3> 、该患者的护理目标为 A、患者能按时服药 B、重新建立患者的定向感和现实感 C、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D、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E、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