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成果完成人:迟惠生、关海庭、牛大勇、金顶兵、宋鑫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

通选课体系

北京大学迟惠生关海庭牛大勇金顶兵宋鑫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具有文理交叉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研究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办学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确立了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把本科教育纳入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把本科教育定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由此确立了本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讨论、研究和论证,学校明确了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的思路,为在未来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及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做准备。新的教育理念奠定了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跨学科通选课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使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正确地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为本科生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教育。

通选课和主干基础课是我校本科课程体系的两条生命线,它们的质量直接涉及到教学改革,关系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制能否深入下去。北京大学从战略规划、理念更新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对通选课体系的建设予以了强有力的推动。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高起点构建精品通选课课程体系

以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于2000年9月正式推出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以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花了很大精力建设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文理学生必须互选4学分的课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通选课是从原来全校公共选修课发展而来,但无论是意义和作用、所占的地位,还是课程结构和内容,它都比公选课走的更高、更远。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教育领域获取广泛的知识,特别是掌握不同领域的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

可以说,通选课从设立之初就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即强调精品意识,力求成为我校代表教学改革方向的精品课。它的设置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课程设置制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的观念的转变:即让每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它不再是简单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是作为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被纳入到必修课体系中,强调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实施和在全校推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对本科生进行招生和培养,通选课已经成为学校本科教改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校的通选课暂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与文化;E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要求2000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都要在以上5个领

域中选够16学分且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E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其中须有1门艺术类课程。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A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它只对学生提出在每个基本领域选修的最低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以此在指导学生建构知识和让学生自由选课之间寻求平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建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通选课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本身无经验可循,只能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以完善通选课的理念,深化通选课的内涵。北京大学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促进通选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理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有关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北京大学通选课的调查与意见”、“通选课的现状与分析”等分析和研究报告,学校还以教改立项的方式——“北京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研究”加强对通选课的内涵及理念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在《关于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把通选课的理念归纳为三个要点:“兴趣、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具体说来,通选课主要有三个目的:培养学生对学术和文化长远发展的兴趣;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养的人。”可以说,目前我校开设的通选课基本上能反映这些理念。

二、注重全程管理,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凸显其“精品性”

通选课体系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北京大学通过全程管理和制度导向来达成对通选课资源的最佳配置,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通选课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

化:

1、重视师资选拔和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首先是精品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通选课作为学校本科生的支柱课程,学校要求由富有教学经验且有学术造诣的资深教师来讲授,同时要求通选课要有合理的教师梯队;还在文件中明确指出院系可以把岗位结余的钱用于聘请60-65岁的有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通选课的主讲教师。2、严格遴选标准,遵守评选程序

通选课作为全校学生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的。因此,对于课程的遴选,学校在设计阶段就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目前,通选课有8个遴选标准:(1)有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3)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5)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6)有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7)有助于学生选修著名学者的特色课;(8)有助于学生了解现有的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思路和方法。

这些课程要经过教师申报、院系推荐和专家评审三个阶段,从入口就突出课程和教师的“精品”性。

3、学生自主选课,师生良性互动

在选课方面,我们目前实行面对面选课和网上选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对教师选择权的增大无形中给教师造成极大压力。学校每学期末都会把下一学期要开设的课程简介和选课方法编辑成《通选课手册》发至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了解各门课程的情况,选课实行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双向选择的办法。学生选课后还有三周的时间视听,最后的选课结果在每学期第四周确定。在学期中期,学生还有一次退课的机会。学校还投入专项经费,摄录通选课的课题教学实况,放在网上,供学生选择点播。这些措施为学生了解课程情况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课意愿,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从选课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师生、教学相互融洽的气氛。

4、划拨专项经费,保障教学资源

为保证通选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对通选课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按选课人数进行资助,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资助办法是:50人以下资助1000元,50-99人资助2000元,100-199人资助3000元,200人以上资助4000元。这些专项经费为教师制作课件、聘请助教、加强作业和辅导提供了保障。

5、淘汰、整合课程,强化精品意识

2003年6月份,我们加大了对通选课清理的力度,组织专家对已开设的300门通选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通盘的评审,根据评估和现场听课以及三年的选课情况,剔除了一些不太符合通选课理念的课程,整合了一些课程,最终确立了282门基本通选课。被淘汰的课程主要是一些泛泛的概论性课程和实用性的课程以及一些内容较专议题较窄,更适合作为高年级跨系间的选修课的课程,如天文与艺术、材料物理、预测理论、虚拟仪器与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等。同时,还对一些内容、要求基本一致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协调整合。这次梳理的目的是减少概论课、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强化方法类和跨领域课程,以凸显通选课的精品性。

6、加大评估力度,实行公平竞争

学校每学期都对通选课实行单独的教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院系进行排名。在评估方式上,我们把学生评估、专家评估和院系评估结合起来,给教师综合打分。通过公平竞争的机制,逐步推出一批具有北大特色的名师名课。我们还组织一批老教授现场听课,与承担通选课的教师座谈,与他们一起探讨和研究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抓好教材建设,促进成果转化

在通选课建设过程中,教材建设是一个基本环节,对通选课今后成为北大的名牌课、精品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以立项的方式重点进行通选课教材建设,争取在5年内形成系列。到目前为止,已有53部通选课教材得到学校立项支持,其中10多项教材已出版。这些教材使我校通选课建设迅速转化为社会成果,产生了巨大效益。

三、重点抓好理科院系开设的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选课

由于理科课程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高中分科使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自然科学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学校把理科院系开设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1、加强研究,明确思路

学校广泛听取了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类课程的设计思路:(1)能够反映学科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如“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古今数学思想”、“大学化学”;(2)能够反映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和方向,如“今日物理”、“纳米科学前沿”;(3)能够较为密切地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如“化学与社会”、“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

2、建设精品,提高课程的品质

我们本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保证一定理科通选课数量的基础上,集中精力,优先建设好一些高水平的精品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目前,“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大学化学”、“演示物理学”、“环境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脑科学导论”、“心理学概论”等课程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不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是注重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通选课把小组讨论、发言引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还利用寒假把课堂延伸到野外,并选了40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奔赴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共同就生物多样性、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实地考察和探讨。参与教学的老师和部分选修学生将此次授课和研讨会的成果编著成书,作为下一次授课的讲义和参考数目。选修“保护生物学”的物理学院王晓楠同学在学习感言中写道,“感谢您带给我们新的视角,新的思维,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感谢您给我们机会思考并讨论这些过去不曾留意今日方觉意义深远的问题,相信这一切都将使我们受益终身!”;历史系马翎同学写道,“在听了一个学期的课后,作为文科生,我没能记住大量的生物学名词,而是明白了一点: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和良好知识基础的青年人,我应当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我为我的这个领悟而自豪。”

四、成果丰硕,经四年实践走出改革发展的新路

北京大学的培养方案采取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穿插进行的方式。即一、二年级时,就让学生接触专业教育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开设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有关通识教育的课程,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四年一贯制教育。这体现了我们既注重通识教育又保证专业教育水平的理念。从实践上讲,在学校的政策支持和院系的积极配合下,我校的通选课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充分发挥了北大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布局完整、基础学科强大等优势,4年来各学科共开出320多门通选课程。每学期选课学生达1万多人次,教学内容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新兴工程信息科学和军事科学10个学科大类、48个一级学科、100多个本科专业,为大学生开创了自主选课、博学通识、强化基础、提高素质的广阔天地。

2、凝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名师和高质量的名课,有若干课程被评选为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普通统计学》、《今日物理》、《环境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心理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人文经典阅读》、《现代管理科学》、《法学概论》、《中国经济专题》、《世界遗产》等课程不仅吸引了大量校内外学生,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一部分知名教授和优秀教师,如高崇寿、刘树华、姚光庆、丁明孝、潘文石、吕植、王登峰、苏彦捷、陈平原、阎步克、牛大勇、何怀宏、张祥龙、陈庆云、林毅夫、周其仁等都站到了通选课的讲台上。

3、通选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同。从学生的评估结果看,通选课的评估优秀率达到70%以上,参评课程的平均分高于全数课程的平均分。我们利用暑期学校期间对开设的通选课进行问卷调查,90%的同学认为通选课开设合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从其他学科中借鉴了好的思想和方法。历年全校学生投票评选的“北大十佳教师”中,通选课教师占半数以上。这表明学生对

通选课总体上给予了肯定。

4、对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京大学在2003年3月“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暨基地建设研讨会”和2004年5月“全国高教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研讨会”的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先后有50余所高等学校向我们索取了“通选课手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附件一:管理文件

◎《关于设置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的通知》,校发【2000】123号

◎《关于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校办【2002】239号◎《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教务长办公会2003年12月通过)

◎《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选课手册》,2000.8-2004.6

附件二: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章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通选课及公选课成绩统计及问题分析”,教学与研究简况,第2001-4期

◎“2002年秋季学期通选课教学情况总结”,教学与研究简况,第2003-12期◎“北京大学2003年春季通选课听课结果分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

◎全校通选课“保护生物学”教学总结

◎“演示物理学”汇报研讨会纪要

◎张顺燕,《心灵之花——北京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学生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朱青生,“北京大学通选课的调查与意见”

◎宋鑫,“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与分析”

◎赵存生、关海庭、金顶兵,“通选课——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21期

◎关海庭、宋鑫,“北京大学建设精品通选课的理念与实践”,文化素质教育会议论文集

◎宋鑫,“中国高等教育的教与学:北京大学的实践”,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关海庭、王海欣、宋鑫,“高起点不间断地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5-16期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一.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000字) 成果简介:开展自我评估是教育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基础。南昌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当中,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理念,立项研究,积极实践,先后开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点)、专业综合评估(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面)、学校基本教学状态数据监测(体)的自我评估工作,构建了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测和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该体系由教学决策、资源保障和教学执行、监控督导和教学评估、信息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见图1),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系统(质量评价与诊断)为核心,在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自我评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与诊断,然后通过质量反馈及修正系统进行改进。自我评估坚持每年进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每学期开展),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常态监测,在“质量信息收集—自我评估诊断—评估信息反馈—调控与修正” 的闭环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自我诊断、自我调控、持续改进”的功能。

项目实施过程,制定了覆盖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合纵连横的全贯通的评价组织机构,建设了基本状态数据与时点评价数据相结合的结果呈现平台,形成了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在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投入、本科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水平、本科生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图1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示意图本成果以问题为导向,旨在破解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北航研究生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 北航教字〔2010〕18号 为奖励在我校教学工作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优秀教学成果的内涵 优秀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可操作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包括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是指: 1、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实践教学等的改革和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2、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估,加强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和学风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结合我校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国内外先进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显著效果的成果。 二、奖励 1、等级 优秀教学成果奖是我校在教学工作方面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奖励,设校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特别突出的可授予特等奖。 2、周期 学校将在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3、奖励 学校向获得校教学成果奖的单位或个人将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者,记入本人考核档案,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 凡属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评审委员会有权撤消其奖励,收回证书及奖金,并根据情节予以处理。 三、申报 1、申报条件 申报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应具备以下条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面向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又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立之初就具有工程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以哈雄文、梅季魁、侯幼彬、郭恩章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建筑教育专家奠定了哈工大建筑教育的基石;今天,在新一代学术团队的带领下,实现了新时期的跨越发展。自2005年起,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着力改革和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新世纪全球一体化建筑设计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2011 年、2013 年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一个标准、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重保障"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1)"一个标准" ——建立体现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目标的专业培养标准通过长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建筑学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国际化趋势下的专业人才需求,提出指向"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着力实现建筑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国际化能力等"三种核心能力" 全面提升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2)"两个体系"——构建体现核心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核心课程体系和特色化实践训练体系 整合课程、精炼主干,设计课程以问题为先导,与建筑技术类和历史人文类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轴、技术和历史人文类课程为两条辅线的" 一轴两线、立体交织" 的核心课程体系。与海外高水平学者与机构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建设国际化特色课程群。聘请海外兼职教授、合约教授执教设计课程;国际顶级研究学者或设计大师讲授专题化课程;开展工作坊制的国际联合教学。 在基础能力构建、拓展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塑造三个阶段,针对进阶式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开放教学平台,构建强化工程执业能力培养的"2+2+l" 层级式、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科学总结 成果名称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李元元、王迎军、邱学青、李正、徐向民成果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1(前言 本世纪头2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工程人才培养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世纪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和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提出相应的行动纲领和改革举措,是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 本项目组基于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课题“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广东省教育厅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7个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自2004年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类专业进行了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理论创新

2.1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在全国率先提出现代“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组在全国较早地从认识上解决了研究型大学要不要培养工程师和培养怎样的工程师的问题。2004年,学校明确提出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使命。根据以工为主的学科特点和办学基础,学校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工程师作为自身的重要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以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一方面致力于培养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关键技术,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型工程师;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具有学科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受过严格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训练,能领导和驾驭科技型企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集专业技术、市场经验和管理才能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家。“研 1 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见图1)。 “大工程”研究型大学需求与挑战背景(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型国家战略人才定位人才需求综合性学科结构创新型 经济转型科学实力工程师产业升级师资队伍 办学基础全球一体化挑战理工科工程训练条件优势 研究型科技型 工程师企业家 共性能力 工程实市场管 专业技技术创践能力理能力 术能力新能力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4.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6. 序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c为省级代码(详见下表); def为省级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911001”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911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001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7. 编号:由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 1.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2.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3.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4.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 1.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2.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3. 实践检验单位指除成果主持人所在单位之外的参与实践的地区或学校。如有,选择不超过3个主要的实践单位填写。没有可不填。 4. 实践效果:指成果解决问题的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由实践检验单位填写并盖章。 四、成果曾获奖励情况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所设立的教育教学奖励。成果曾获有关奖励,需在附件中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五、成果持有者情况 1. 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在个人名义申报栏中填写。每项成果持有人不超过6人(含主持人)。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写明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并签名。 2.以单位名义申报的成果,在单位名义申报栏中填写。每项成果持有单位不超过3个(含主持单位)。单位是指学校或其它法人单位。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公章。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系统性专业实验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多元化人才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缺乏必要联系,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验资源有限,给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性,不能适应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注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忽视实验过程中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实验评价体系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实验管理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指根据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种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要求有相应的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组合与选择。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进入80 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兴起,我国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做的大部分实验完全是照葫芦画瓢,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有效训练太少; 其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实验学生人数增多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日趋显著;再次,大学物理实验课课时过少,上课时间安排的过于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解决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革,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也必须变革,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正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可行之道. 二、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大学物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并通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推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附件1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报送数量限额 (省辖市、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厅直单位)

附件2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单位(省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信息表 年月日 注: 推荐单位填写此表 (一式二份),并于2014年2月25日前寄送或传真至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办(415房间)。

附件3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编号 河南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 □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省级教学成果奖总结

《基于“以赛促学”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9月20日

《基于“以赛促学”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 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竞赛任务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针对这一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设计竞赛活动,构建“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 下面将课题组多年来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基于设计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 何谓被动实践?即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 被动实践是对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然而,真正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真正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则需要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应该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而选择实践的对象、目的、方法、程序等,全部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也就是主动实践。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方法的组建而获得的,组建构成中需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这与主动实践的要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因此不难看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被动”和“主动”的平衡,对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启示。 对于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设计竞赛是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附件4: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等填报说明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2.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按《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填写。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3.推荐等级建议:指成果推荐单位按《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给推荐成果所定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建议。 4.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家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 5.推荐时间:应为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奖的时间。 6.成果所属科类:按下条《成果所属科类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7.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

09,医学—10,管理学—11,军事学-12,其他(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3。 *科类代码(规范)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的学科代码(规范)一致。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归类。 c:成果完成人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其它填0。 d: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它填0。 e:成果属高职高专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其它填0。 f: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它填0。 *填写编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8.序号: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c为省(部)代码(详见下表); def为省(部)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911001”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911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001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

附件: 关于开展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市教委、市财政局出台的《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京教高[2008]1号)落到实处,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北京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要求,决定开展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此次评奖工作依照《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附件1)开展。 二、为加强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的领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成立“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领导小组”(附件2)。 三、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委高教处,负责日常工作。 四、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采取自愿申报、逐级推荐(限额)的办法,各申报单位择优推荐本单位教学成果参加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特等奖不超过本单位限额的3%,特等奖、一等奖总数不超过限额的40%) 五、被推荐申报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的成果应至少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检验完成时间应不迟于2008年7月31日。 六、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条例》和《办法》,切实加强此次奖励工作的领导,组织好本单位教学成果奖励的评审、推荐工作。 七、请各单位于2008年10月31日前,将《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单位信息表》(附件4.Ⅳ)发送到北京市教委高教处,以便于联系工作。 八、请各单位于2008年11月14日前将全部材料报送到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第四教学楼五层),逾期不予受理。 市教委高教处联系人:金子琦刘洋 联系电话:66075043,66075045 传真:66075044 电子信箱:jzq@https://www.360docs.net/doc/8817328098.html, 清华大学联系人:李蔚宋文晶 联系电话:62782914,62773921 附件:1.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实施办法 2.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3.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学校推荐名额分配表 4.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书及相关材料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

附件2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评审工作安排 一、评奖条件 (一)成果内容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就,代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成果,针对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实施效果显著,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主要包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二)成果要求 申报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应符合《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的有关条件,一般应获得省级或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及以上奖励。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做出主要贡献。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并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内产生较大影响,一般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经过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序号□□□□□□ 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和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和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和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使用和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和指导 □02—幼儿学习和发展领域研究和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和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和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和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和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成 果 完 成 人 许崇任、张雁云、邵小明、饶广远、刘全儒、 张志翔、谢莉萍、贺新强、张正旺 附件目录 1.成果总结报告 2.其他支撑材料目录 (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评议表 (2)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6)“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介绍 (7)“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章程 (8)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证明 (9)首都高校生物学实习基地结题验收PPT

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建设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成 果 完 成 人 许崇任、张雁云、邵小明、饶广远、刘全儒、 张志翔、谢莉萍、贺新强、张正旺 一、成果主要内容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动植物、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探究的兴趣和从事科学研究基本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能够胜任宏观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师资、教材及相关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从2005年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就在野外生物学实习教师中开展了教学交流,搭建了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在学生中开展跨校的研究型课题交流和评选活动,着手共同编写野外生物学实习教材。 经过几年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广泛合作,在完善了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2008年生物学野外实习优势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五所理科生物学基地点高校在北京百花山、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烟台海滨共建了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成功实现了多校联合共建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并成功实行了跨校联盟教学培养的新型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在2008年至2013年的野外实习教学中,不仅实现了生物学野外实习优势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有效地保障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我国培养优秀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共享实践平台,同时为其他院校

优秀教学成果奖总结讲课稿

2015年优秀教学成果 奖总结

教学成果总结 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自我评价。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符合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大趋势,也符合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目前研究的情况,将自主学习理论与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践相结合并进行实证研究,将会促进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问题。 一、研究成果的总体目标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积极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这一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实验,全面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而探索出民办高校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紧迫性以及规律与对策。以此帮助我校英语教师积极转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机制;也可以帮助我校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引导他们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较高英语语用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在郑州科技学院内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浓厚氛围与办学特色。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关于基础教育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有关事项的说明 现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关事项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成果奖性质 1.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置。 2.基础教育领域内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 3.每4年一届,2014年是首届。 二、关于奖励规模和推荐指标 1.奖励规模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表彰452项,其中特等奖不超过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按照坚持标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允许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2.教育部下达给我省的推荐指标数 共55项。教育部根据各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数量,以及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并适当考虑地域平衡因素,向各省下达限额推荐指标数。 3.各市州各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 为面向广大基层学校,扩大遴选面,实现优中选优,我厅对各市州和有关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但请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关,保证本地本单位申报项目的质量,把能够真正反映本地本单位基

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重大成果推荐出来。 4.要坚持面向基层 各市州向省推荐的项目中,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指成果第一持有人,含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幼儿园(成果第一持有单位)承担的项目不少于推荐总数的70%。 三、关于申报主体 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主要完成人必须直接参加了成果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仍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退休人员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必须一直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没有间断,其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除厅直属单位、高校,以及省批准设立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外,其它学校、单位、个人均向所在地市州教育局申报。以个人名义申报的,不超过6人;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超过3个单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进一步说明: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作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单位,不排斥有关负责人以个人名义申报。 2.教学成果持有者身份以现工作岗位、职务确定,不以成果产生时为准。如,某人原为学校校长,完成了某一项教学成果,后调教育行政部门任职,现在如果申报该教学成果,申报者身份按现在的职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申请等级申报时间成果科类代码 学 校网址 渤海大学2008年12月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起高校实施扩招政

策,当年扩招三十万名大学生。以后几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加招生名额,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总数中,高职在校学生的数量已占大学生半壁江山。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满足了广大考生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课程设臵、单一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实训投入不足等,无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渤海大学高职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状况,确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果研究内容 (一)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专

业 专业设臵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思想汇报专题是学院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我院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坚持动态化,文工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发挥原有财经管理类老牌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工科专业,把专业“做实、做强”。 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 以就业为导向,减少专业设臵数量,集中优势办好重点专业。经过论证我院将原来的29个专业调整为16个,2005年专业调整结束。同时,对重点专业加强软、硬件环境投入与建设。财经管理类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充分发挥老牌专业优势,将其建成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以点带面,建设品牌专业 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对原有财经管理类专业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 系统性专业实验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多元化人才的能力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缺乏必要联系,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验资源有限,给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性,不能适应 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注 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忽视实验过程中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形成 和培养。实验评价体系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 变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实验管理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 学方法的开放,是指根据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种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要求有相应的 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组合与选择。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进入80 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 命浪潮的冲击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兴起,我国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多 方面的改革尝试.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做的大部分实验完全是照葫芦画瓢,对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有效训练太少; 其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实验学生人数增多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日趋显著;再次,大学物理实验课课时 过少,上课时间安排的过于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解决以上问题,实验教 学模式必须有所改革,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也必须变革,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正是实验 教学改革的可行之道. 二、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大学物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并通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推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 力培养,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体现了以人 为本的教学理念. 20 世纪中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提 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权威性、同一性、确定性和封闭性等种种弊端,不仅束缚了学生好奇、疑问、怀疑的本性,漠

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四、成果创新点 我们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为学院锻造优秀竞赛良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应各种生产任务。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推荐序号:11025 附件目录: 1.教学成果报告(不超过5000字,报告名称、格式自定)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仅限1份)

附件1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袁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 智/郑泉水/张文雪/苏芃 成果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2018年4月

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清华大学认真研究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学堂计划”为载体,分别建立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以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作为专用教学场所,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领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力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每年动态选拔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创立了“领跑者”理念,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学堂计划”提出了“领跑者”理念,“领跑者”理念即让优秀学生作为“领跑者”,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领跑者”理念是“学堂计划”的核心理念。学校把进入“学堂计划”的学生定位为“领跑者”,希望他们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既要在“跑”中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追求,又要在“领”中表现出厚德载物的使命和责任;并告诫他们“领跑者”的五个“不是”五个“是”:不是光环,是使命;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娇宠,是磨练;不是圈养,是放飞;不是孤傲,是引领。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这是“领跑者”理念的根本和终极的追求。这一理念已被大家广泛认可,也成为国家“拔尖计划”的基本理念。 2、开展了综合教学改革,推动计划顺利实施 1)建立了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 探索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