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测试题附答案

核舟记测试题附答案
核舟记测试题附答案

核舟记

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

...势象.形(顺着) 3.尝...人(奇妙精巧 ) 2.罔不因

贻余

..核舟一(赠)

4.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语气

5.高可.二黍许

..(上下) 6.启.窗而观(打开 )

7.箬篷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8.雕栏相望.焉(正对着 ) 9.水..覆之

波不兴.(起)

10.石青

..而多髯.者(胡须) 12.如..糁.之(用石青)(涂抹) 11.中峨冠

有所语.(说话)

1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14.佛印绝类

..弥勒(极像 ) 15.矫.首昂视(举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数(分明可数的样子) 18.居..(不相类似 ) 17.珠可历历

右者椎髻

..仰面

19.视.端容.寂(.视线)(神色) 20.若.听茶声然.(好象…的样子) 21.其船背稍夷.(平 )

22.钩画了了

.. (.清楚明白 ) 23.长曾.不盈.寸(竟然)(满) 24.修.狭.者为之(长而窄)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 )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3. 左手倚一衡木(通横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 )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头)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

以至鸟兽、木石(树木)文曰“初平山人”(是)

③奇:明有奇巧人(奇异)④有:明有奇巧人(动词表示存在)

长约八分有奇(零数)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启窗而观(表示修饰)

为人五;为窗八(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示转折)

⑦可:高可二黍许(大约)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此中人语云(说)

四、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咿,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5.课文第二段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6. 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C)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7. 课文第二段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从中间到旁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课文第三段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船头(或舟首),以空间顺序为

说明顺序,着力描述人物的情态(外貌,神情,动作)

10.“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1.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扶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12.课文第三至五段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尾??和船背。

13.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14.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悠闲。

15.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17.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8.“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的思想感情。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

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D)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D.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

A.绝类弥勒(绝):很 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 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B??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完整版)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答案

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 答案)(5) 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核舟记》(附答案)(5)文章来自: 2007年太原市初中学业考试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 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 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 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9.【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译文: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答: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 答案: 9.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2.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 (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 (7)天启壬戌(8)篆章 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 (5)篆章:(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 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 C.石青糁之(sǎn)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 (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士卒多为用者 C.为人五,为窗八 D.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完整版)《核舟记》同步练习题答案

初2013级八年级上语文周考二答案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2分,每空0.5分) ①明有奇巧 ..(奇妙精巧)人曰王叔远,能以.(用)径寸之木,为.(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没有)不因.(顺着、就着)势.(形状)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形,各具情态。尝贻.(赠)余核舟一,盖.(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原来是)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高 可.(大约)二黍许.(上下)。中轩敞 .. ..(高起而宽敞)者为.(是)舱,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名作状)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石青 ..(用石青,名作状)糁.(涂抹)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作动)而多髯.(胡须)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说话)。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他们的)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极、很)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举)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卧.(平放)右膝,诎.(通“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仰面,左手倚一衡.(同“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的样子)。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眼睛)端.(正

核舟记课内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核舟记》课内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本段具体介绍了“核舟”的船尾部分。请用简练的词语写出舟尾刻有哪些物品。 2.从舟尾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此时小船没有划行,而是在水上任其漂浮?(用原文的一句话回答) 3.雕刻家这样画两舟子的动作、神情,用意是什么?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表现一个舟子懒惰,一个舟子勤快。 B.表现一个舟子悠闲自在,一个舟子神情专注。 C.表现自己雕刻得生动细致,形象逼真,雕刻技艺高超。 D.演染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与船头三人的神情相呼应。 参考答案: 1.船浆、蒲葵扇、炉、壶 2.舟尾横卧一楫。 《核舟记》课内阅读训练二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文中空格处应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

(1)高可二黍许 (2)雕栏相望焉 (3)神情与苏黄不属 (4)诎右臂支船 3.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选文是如何突出这一主题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5苏黄二人与佛印的神态有什么不同? 6试分析这两段选文在作者写作意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2.左右相对类似同“屈”弯曲 3.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4. 用核舟窗户上刻是苏轼的诗句“山高月小,水落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来暗示的 5.如有所语矫首昂视 6.都表现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八 核舟记(题集)(题及答案)讲课教案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 八核舟记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者:明朝魏学洢。 2.作品:选自*《虞初新志》,我们学过的课文《口技》(朝代:清作者:林嗣环)也选自其中。 二、课文分析 1.主旨: 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2.内容分析(“总—分—总”结构): ①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核舟。 ②第二部分(第2—5段):按空间顺序,围绕“奇巧”的特点,先总后分地描述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③第三部分(第6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赞美雕刻者“技亦灵怪矣哉”,与开头相呼应。 3.写作特色: ①对比的手法。核舟形体之小和雕刻的人、物之多、之精细形成对比,突出了核舟的精巧。 ②说明中穿插描写。对核舟中人物的肖像(外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富有神韵与情感。 三、习题 A套 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是一篇说明(表达方式)性的文章,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关键词:其、端、寂、然) 3.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 ..的一项是B(A 应该是先总后分再总,文章末段总结了核舟体积大、容量小的特点C 没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文章不是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3分) A.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先总后分,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 B.第二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照应了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D.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先后介绍了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B套 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文中“神情与苏黄不属”中“苏黄”分别是指苏轼和黄庭坚。(填写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都是/无不是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事物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 (关键词:罔不、因、象形、具) 3.下面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C(应为空间顺序))(3分) A.“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 B.本文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C.本文按照从正面到背面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 D.本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 C套 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核舟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贻: (3)箬篷覆之之: (4)雕栏相望焉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不属: (6)其船背稍夷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5.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 (2)诎右臂支船通 (3)左手倚一衡木通 6.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 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 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贻.()有奇 ..()衣褶.() 诎.()楫.()壬戌 ..()虞.山()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罔不 ...核舟一()..因.势象.形( ) 2.尝贻余 3.高可.二黍许 .. ( ) 4.其.两膝相比.者() 5.佛印绝类 ..( ) ..弥勒( ) 6.神情与苏、黄不属 7.珠可历历 ..,其色墨.( ) ..数也( ) 8.钩画了了 9.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 3.左手倚一衡木(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东坡() 2.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4.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 _________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7.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8.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4.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参考答案 一、 wǎng yí yòujī zhé qū jí rénxū yú 二、1.无不顺着雕刻 2.曾经赠我 3.大约黄米上下 4.他们的靠近 5.极像 6.不相类似 7.分明可数的样子 8.清楚明白黑 9.竟然满 10.长而窄 三、1.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弯曲3.通横4.通拣挑选 四、1.雕刻是 2.表示并列、表示转折3.大约可以4.句尾语气词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子敬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鲁直4. 盖大苏泛赤壁云5.“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6.列数字作比较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7.嘻,技亦灵怪矣哉8.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六、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 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他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4. “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8《核舟记》练习卷及答案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 ...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尝贻余 ...,各具情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 ..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 ..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 ..。东坡..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 ..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 神情 ...也。..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 舟尾横卧 ..一楫.。楫左右舟子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 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 .....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一书,其编者是清朝的张潮。 本文的作者是明朝的魏学洢。 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鲁直”即他的好友、诗人黄庭坚。 《核舟记》是一篇写物说明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按空间顺序生动细致地介绍了核舟,表现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雕刻精巧的特点,由衷赞叹了雕刻家高超(精湛)的技艺。

(完整版)核舟记测试题_附答案

核舟记 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 ...核舟一(赠) ...势象.形(顺着) 3.尝贻余..人(奇妙精巧) 2.罔不因 4.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语气 5.高可.二黍许 ..(上下) 6.启.窗而观(打开 ) 7.箬篷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8.雕栏相望.焉(正对着 ) 9.水波不兴.(起)..覆之 10.石青 ..而多髯.者(胡须) 12.如有所语.(说话)..糁.之(用石青)(涂抹) 11.中峨冠 1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14.佛印绝类 ..弥勒(极像 ) 15.矫.首昂视(举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数(分明可数的样子) 18.居右者椎髻 ..仰面 ..(不相类似 ) 17.珠可历历 19.视.端容.寂(.视线)(神色) 20.若.听茶声然.(好象…的样子) 21.其船背稍夷.(平 ) 22.钩画了了 ..者为之(长而窄).. (.清楚明白 ) 23.长曾.不盈.寸(竟然)(满) 24.修狭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 )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3. 左手倚一衡木(通横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 )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头)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 以至鸟兽、木石(树木)文曰“初平山人”(是) ③奇:明有奇巧人(奇异)④有:明有奇巧人(动词表示存在) 长约八分有奇(零数)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启窗而观(表示修饰) 为人五;为窗八(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示转折) ⑦可:高可二黍许(大约)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此中人语云(说) 四、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咿,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5.课文第二段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6. 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C)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7. 课文第二段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从中间到旁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课文第三段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船头(或舟首),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着力描述人物的情态(外貌,神情,动作) 核舟记·1·

最新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2)知识分享

《核舟记》自测题 命题:梦在他乡年级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是《》中的句子。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有奇巧 ..因.势象.形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 2.罔不 3.盖.大苏泛赤壁云_______________ 4.尝贻余 ...核舟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启.窗而观_______________ 6.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雕栏相望.焉_______________ 8.箬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覆之 9. 如有所语._______________ 10. 中峨冠 ..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2.石青 ..糁.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佛印绝类 ..弥勒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5.矫.首昂视_______________16.神情与苏、黄不属 ..数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珠可历历 18.居右者椎髻 ..仰面_______________ 19.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若.听茶声然.______ _____ 21.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__22.钩画了了 ..,其色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4.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2.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_3.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_____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_______________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_______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_____ 以至鸟兽、木石_______________文曰“初平山人” _______________ ③奇:明有奇巧人_______________④有:明有奇巧人_______________ 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____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启窗而观_______________ 为人五;为窗八______________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 ⑦可: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课堂练习含答案.doc

《核舟记》 班级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贻()有奇()衣褶()..... 诎()楫()壬戌()虞山().....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 罔不因势象形 ( ) 2. 尝贻余核舟一() ....... 3. 高可二黍许 ( ) 4.其两膝相比者() ..... 5. 佛印绝类弥勒 ( ) 6.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 7. 珠可历历数也 ( ) 8. 钩画了了,其色墨 ( ) ..... 9. 长曾不盈寸() 10.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2. 诎右臂支船 ( ) 3. 左手倚一衡木 ( ) 4.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2、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东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3、可:高可二黍许()4、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 _________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 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 .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 作用是。 7.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8.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核舟记》文言文练习测试题(排版 带答案)

《核舟记》文言文练习测试题(排版带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贻.()有奇 ..(;)黍.()箬.篷()糁.()峨冠.() 髯.()衣褶.()诎.()椎髻 ..(、)虞.山() ..(、)壬戌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 3、左手倚一衡木(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 ..因.势象.形( )()()..人( ) 2.罔不 3.尝贻余 ...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 ..( )()()8.雕栏相望.焉( ) ..覆之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 ..糁.之()() 11.中峨冠 ..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 ..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 17.珠可历历 ..仰面( ) ..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 ..,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 四、解释多义词。 ①以、木:②曰: 能以径寸之木()()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④有: 明有奇巧人()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⑥而: 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最新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课题:核舟记大道之行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罔不因势象形. 因: 象: 尝贻余核舟一贻:箬篷覆之之: 雕栏相望焉焉: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不属: 其船背稍夷夷: 钩画了了了了: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石青糁之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奇可许 其两膝相比者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修:为: 3.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4.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2)诎右臂支船通(3)左手倚一衡木通 5.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 6.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编纂.()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亲:子:子:) ⑵女有归(归:)⑶谋闭而不兴(兴:) ⑷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⑸故外户而不闭(闭:)⑹大同(同:)9.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10.《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大道的内涵是、、。11.《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12.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8.译句: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繁华初级中学初三语文练习题(006) 课题: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测试题与答案

(3)中轩敞者为舱:为宫室、器皿、人物: 4.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作者是按_____顺序来写的,先写核舟的_______面,次写它的______面;写正面,先写舟的_____部分,次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 ”“________”。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 》,右边的刻字出自《__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 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尝贻余核舟一(赠) 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 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 6. 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 中轩敞者为舱 B. 通计一舟,为人五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 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 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8.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9. 文章介绍核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来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序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10. 从全文看,核舟这个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11. 文章重点介绍了核舟的哪个部位?为什么要把它作为说明的重点?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1课《核舟记》作业设计学生版

《核舟记》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9分) 器皿.()罔.不()贻.()有奇 ..() 黍.()糁.()峨冠.()髯.() 衣褶.()诎.()楫.()椎髻 ..() 壬戌 ..()虞.山()篆.章()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20分) 1.有奇巧 ..人( ) 2.罔不 ..因.势象.形( )()() 3.尝贻余 ...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 ..( )()() 8.雕栏相望.焉( ) ..覆之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 ..糁.之()() 11.中峨冠 ..而多髯.者()()() 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 14.佛印绝类 ..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 17.珠可历历 ..仰面( ) ..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 19.其人视.端容.寂()()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 ..,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24.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5分) 1.便要还家()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18分)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15分) 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的《》。作者是,朝人。 2.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3.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4.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5.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6.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

《核舟记》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 (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 (7)天启壬戌(8)篆章 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 (5)篆章:(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 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 C.石青糁之(sǎn)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 (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士卒多为用者 C.为人五,为窗八 D.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核舟记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23课——《核舟记》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 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便要还家()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

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 ,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 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核舟记》学生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试题 一、文学常识。 《核舟记》的作者是,字,(朝代)嘉善人;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二、解词。 1.有奇巧 ...势象.形( )()()..人( )2.罔不因 3.尝贻余 ...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 ...之()() 11.中峨冠 ..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 ..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 17.珠可历历 ..仰面( ) ..数也( )18.居右者椎髻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 ..,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一课《核舟记》资料汇编 相关常识 1.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他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但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2.魏学洢的《核舟记》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一书。课文即选自《虞初新志》卷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 内容主题 《核舟记》细致巧妙地介绍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细致准确而生动有序地向读者展现了“奇巧人”王叔远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雕琢出的“大苏泛赤壁”的完整场景。 作者在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把握准核舟之后,按照空间顺序全面而准确地介绍了这件工艺品的各个动人细节,其中蕴含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高超技巧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关键字词 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奇巧,手艺奇妙精巧)人曰王叔远,能以(以,用)径寸(径寸,直径一寸)之木,为(为,制作,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罔,无)不因(因,

借着,顺着)势象(象,模拟)形,各具情(情,情貌,情壮)态(态,姿态)。尝(尝,曾经)贻(贻yí,送,赠送)余(余,我)核舟一,盖大苏泛(泛,泛舟)赤壁云(云,语末语气词,不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jī,余数,零头),高可(可,大约)二黍许(许,左右,表示约数)。中轩敞(轩敞,高大、宽敞)者为舱,箬篷(箬ruò篷,用箬篷,名词作状语)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启,打开)窗而(而,连词,表示修饰)观,雕栏相望(相望,相对)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石青,用石青,名词作状语)糁(糁sǎn,用颜料等涂抹)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峨,高)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卷端,手卷的右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语,说话)。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相比,相靠,靠近。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衣褶zhě,衣服的褶皱)中。佛印绝(绝,极)类(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矫jiǎo,抬,昂)首昂视(昂视,仰望),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相似,类似)。卧右膝,诎(诎qū,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椎髻chuí jì,梳着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衡,同“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啸呼,大声呼喊)状(状,样子)。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视端,视线端正,平视)容(容,神色)寂(寂,平静),若(若,好像)听茶声然(然,…的样子)。 其船背(船的顶部)稍夷(夷,平),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天启壬戌rén xū,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检的年号,天启壬戌年即公元1622年)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