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经济教研室

2008年3月

案例一

睡帽和汽车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理论提示:需求的定义

石油与天然气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很多美国东海岸的学校都采购了昂贵的设备,准备用来使学校能迅速地从以油为热源转而使用天然气,以避免遭受油价突然上升的打击,就像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曾遭受过的那样。

在1990年秋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油价飞涨,而那些学校已由烧油改为烧天然气。估计能源费将有很大节省的学校主管们却受到了一个打击:他们根本没有节省多少。当他们收到来自当地公共事业公司的账单时,他们发现天然气的价格就像油价一样也显著上涨。许多主管在公共事业公司愤怒地抱怨和谴责公司的价格欺诈。他们的理由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根本没有影响到天然气的供应,所以天然气的价格没有理由也上升。这些学校的主管们正确吗?这是公共事业公司乘国际危机之机,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搞价格欺诈的一个例子吗?

试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伊拉

克侵占科威特造成了油价的上升?(2)为什么天然气的价格也上升?

★理论提示:均衡价格模型

轻轨列车的票价

2002年,大连至金石滩的轻型轨道列车一期工程通车。过去,人们乘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需要1小时,现在乘轻轨只需不到30分钟。而且轻轨内部环境好,运行过程也安全。但是轻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却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每节可以容纳100余人的车厢,一般只有十几个乘客。

为什么呢?因为价格。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的票价是5元,轻轨却要10元。而且,小客车随叫随停,而轻轨只在车站才能停车,而车站多数设置在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乘客下车后还要自己打车或坐公交走很远才能到市中心。所以在票价高、不方便的条件下,人们一直都不认可轻轨。

这样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轻轨的票价由10元调整到3元。这样,虽然下车后还要搭一段公交车或出租车才能达到市中心,但毕竟和小客车相比轻轨也有许多优势,而且价格也便宜了。所以很快,轻轨的车厢里由过去的十几个人变成了座无虚席,每节车厢人数基本都在100人以上。后来,轻轨列车由过去的香炉礁车站又延伸到了市中心的大连火车站,票价又涨到5元,和小客车票价相同。但是它更方便了,它已经直达大连市中心了,所以虽然涨价,但是它的乘客却猛增,每列车都座无虚席。

这个案例中说明了我们所学的什么经济原理?

★理论提示:弹性理论

奇怪的税项

1990年,作为力图削减财政赤字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国会同意对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征收10%的“奢侈品税”。如豪华游艇、私人飞机、高级轿车、珠宝首饰和皮革制品等。到了次年,由于有钱人为了逃避税收转而前往邻国加拿大等地购买游艇,导致美国东海岸度假胜地南佛罗里达地区的游艇销量迅速下降了90%,与此同时,德国奔驰和日本凌志在内的高级轿车的销量也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而在这一年美国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进账,反而倒赔了钱,因此两年后宣布撤销这一税项。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奇怪的结果?试分析这一结果的原因。

★理论提示:货物税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

飞机票价的折扣

1997年以前,在我国飞机票价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各个航空公司不能随便定价。但是,我国民航总局在1997年放松了对航空价格的管制,实行“一种票价、多种折扣”。于是各个航空公司展开了机票的折扣大战。有些机票票价甚至低至二到三折。由于多数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漩涡,民航总局于1998年5月上收企业定价权力,并规定各航空公司不得滥用折扣。然而迫于竞争压力和任务指标,航空公司的各种暗扣行为使得禁折令流于形式。消费者仍然能够拿到折扣后的机票。

结合我国飞机票价的最低价格说明价格管制的恶果。

★理论提示:最低限价问题

春晚的怪圈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一届春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对春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来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理论提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案例七

生虫的大米

2003年的“非典”期间,盛传大米涨价,而且大米价格也的确向上浮动了一点儿,于是很多人都纷纷采购大米,大米的价格更高了。一个从农村刚刚搬到城里居住的乡下人,可能是过去被挨饿吓怕了,一看大米涨价了,一下子买了20袋。结果还不到两个月,一个多月之后,“非典”被控制住了,大米也恢复了原来的价格。那个乡下人买的20袋大米都生了虫子。

请解释这个案例中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理论提示:预期价格的影响

案例八

大企业的低价

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生机勃勃地存活在市场经济的沃土里,而且每一天都有无数小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诞生。但是小企业并不是适合于任何行业和任何门类的。在市场中大企业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比如,湖南有一家“老百姓大药房”,开业的时候对外宣称,5000多种药品的价格,将比原来国家核定的零售价降低45%,有的降价竟达到了60%以上。一般的小药店能和他们比吗?同样的,在很多大型超市里,它们的商品价格的确很低,它们出售的商品甚至比其他一些商家的进货价格还要低。

小企业在价格上为什么竞争不过大企业呢?请加以解释。

★理论提示:规模经济问题

案例九

泛美国际航空公司的倒闭

1991年12月4日,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关门倒闭。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公司的白底蓝字标志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志之一。然而,对于熟悉内情的人来说,这家公司的倒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奇怪的是什么支撑了这个航空业巨子这么多年?因为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除了一年以外,这家公司年年都在亏损,亏损总额将近20亿美元。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然而这个日子距离公司关闭的日子又将近一年。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垂死的巨人又多活了一段时间,而且,在1980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会马上停止该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12年之久?

请运用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

★理论提示:利润最大化原则

案例十

折扣和优惠券

王大爷刚过完他的60岁生日,这天,他带着孙女去看电影。他很高兴地发现他可以得到老年人的五折电影票,但是他也很惊讶地发现,在他买爆米花时却必须付出全价。王大爷的经历引出了两个关于厂商定价决策的问题:

(1)对老年人实行折扣是慷慨之举,还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2)如果对老年人的电影票实行折扣是明智的,为什么爆米花的折扣就不明智呢?

与折扣类似的,就是消费品生产商与零售商,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经常发行的一些商品优惠券。凭这类优惠券在购买商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比如,正常价格下买一个汉堡包需付12元,凭优惠券却可以以10元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汉堡包。为什么厂商不降低产品的价格而是发行优惠券呢?

试用所学经济理论说明以上两个案例中提到的经济现象。

★理论提示:价格歧视问题

案例一

地狱与天堂

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请加以解释。

★理论提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案例二

挤奶

“刘大爷牛奶厂”在万众瞩目之下开张了,他饲养的奶牛膘肥体健,产出的牛奶物美价廉,刘大爷得意洋洋地享受着每天盈利的快感。尽管工作甚是辛苦,但心里仍然美滋滋,于是刘大爷决定更加努力赚钱,加大工作量去挤奶。起初产量增加,无可厚非,可是奶牛们却有“见瘦”趋势。日复一日,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而且呈现出貌似“身心疲惫”的征兆。刘大爷费解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如此一结果。于是,伤心欲绝,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加紧挤奶。这样又过了数日,奶牛们便开始出现心慌、气短、供血不足、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间歇性死亡、不吃不喝不睡不走直线等异常现象。直到有一天,当刘大爷按往常一样起五更天拿着桶准备去挤奶时,却发现奶牛竟昏死在脚下。唉!估计如果大家都照这样下去,不但收获不了牛奶,奶牛这种动物也得灭绝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原理?

★理论提示: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案例三

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呀!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呢?

请你说明为什么三个动物的回答不一样?

★理论提示:效用的定义

案例四

宿舍奇遇

在一间小屋里给你放第一遍《二泉映月》,你会被深深打动,拍手称好;紧接着放第二遍,你会泪流满面想再听一遍;第三遍后你会哼着曲调,心满意足,准备离开。但这时却发现门被锁上,你出不去了。而音乐又关不掉,于是你又坐下听着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后,你开始发呆;到第十遍后,你开始按捺不住,在屋内转个不停,试图掩住耳朵,或堵住音乐;到第二十遍后,你会出现独自大吵、大叫、歇斯底里等非正常症状;第三十遍后,你会出现血压降低、体温下降、目光呆滞等生理症状;第五十遍后,赵本山的担架找到了买主——你将被抬着出来,到此故事并未结束。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响起亲爱的阿炳那首深沉的《二泉映月》时,人们都会看到你手拿菜刀并大喊:“阿炳在哪里?”目光呆滞,余音袅袅……

请说明这个故事中反映出的经济学原理。

★理论提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案例五

狡猾的农场主

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这样一则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从今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元毛收入。如果我付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元),我就会亏本,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以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了2万元。如果为了那些价值3.5万元的粮食而让我花上5万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如果你们愿意只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万元),我的总成本将为3.5万元(2万元+1.5万元),至少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们不同意降低工资,那么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

于是,工人们围坐在一起以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降低工资。这时,有一位略懂一点经济学知识的工人很快进行了一番计算,然后,他肯定地说:农场主在吓唬我们,即使我们不同意降低工资,他也会让我们为他收割小麦的。”

这个工人说得对吗?为什么?请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说明。

★理论提示:利润最大化原则

案例六

囚徒困境

刘刚和苏生合谋盗窃,在作案过程中被警察局抓住了。但是警察局获得的证据不足,对于两者的量刑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情况。于是,警察局将他们分别关押,防止他们互通消息。并且向两个人说明了量刑的政策,即如果两人都坦白,将各自判刑5年;如果两人都抗拒,将会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自判刑1年;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抗拒,那么坦白的会宽大处理,立即释放,抗拒的则从严,要判刑8年。结果,刘刚和苏生最终都选择了——坦白。然而,他们两个都面临着5年的监狱生涯。

两个罪犯为什么会做出看似有些傻的行为呢?其中的经

济学原理是什么?

★理论提示:博弈论的含义

案例七

聪明的小猪

笼子里有两只猪,一只大猪,一只小猪。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在笼子的两头,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如果小猪先到可以吃到4个单位,而大猪吃到6个单位。经过策略分析,最终两只猪的选择是:小猪按兵不动,坐享其成地等待;而大猪却要跑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为什么大猪会看似那么笨呢?请加以解释。

★理论提示:纳什均衡

案例八

火烧庆功楼

相传朱元璋做皇帝后,建造了一座庆功楼。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以除后患。这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却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看穿了。席上,刘伯温坐坐在了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后,功臣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可怜赴宴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皇帝夺取政权之后总会以种种借口杀掉曾经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呢?请用经济学的观点加以说

明。

★理论提示:信息不对称问题

案例九

南郭先生的故事

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滥竽充数的寓言:齐宣王好大喜功,喜欢群竽合奏,每次演奏的时候有300只竽一起吹奏,蔚为壮观。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是他装模作样地混迹于300名乐手中,一直也没有被人们发现,也体面地在宫中混了碗饭吃。后来齐宣王驾崩,齐泯王即位。齐泯王继成了老爸的爱好,也喜欢听如丝如缕的竽乐。但是他的喜好又不完全相同于他的老爸,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独奏。这回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这个寓言大家都很熟悉。你能够解释其中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吗?

★理论提示:搭便车行为

技术经济学在线作业1

1.第1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自有资金的表述是错误的。() A、自有资金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 B、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本金最低限额是不同的 C、以土地所有权作为资本金时,允许无形资产超过企业注册资 D、资本金就是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全部投资额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2.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经营成本的表述是错误的。() A、资金何时发生何时计入 B、不包括摊销费用 C、包括当期全部实际现金支出 D、利息支出不计入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3.第3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无形资产。() A、土地所有权 B、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C、开办费 D、现金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4.第4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流动资金是流动负债的货币表现 B、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 C、预付款属于流动资产 D、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始终被占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5.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表述是正确的。() A、计税依据为计划完成投资额 B、预测该税项时,不考虑预备费用 C、不是所有投资项目都缴纳该税项 D、所有投资项目采用同一的税率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6.第6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一般都予以资本化 B、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C、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 D、图书版权不属于无形资产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7.第7题单选题关于“经济”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社会再生产过程 B、社会经济制度 C、经济总量 D、经济效益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8.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的表述是错误的。() A、这里的“经济”具有节约的含义 B、主要研究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的后评估 C、具有比较性的特点 D、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技术经济学吉大2016-2017大作业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为什么强调可比原则?有哪些可比原则必须考虑? 2、试分析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全投资财务效果评价与自有资金财务效果评价有何不同? 3、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动态指标有哪些? 4、全投资财务效果和自有资金现金财务效果有什么不同? 5、一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包括哪些内容? 6、资金约束条件下独立方案选择比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7、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8、试述标准投资回收期的确定方法。 9、比较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有何联系与区别? 10、备选方案选优时间可比的含义是什么? 1、解答:方案是互相排斥的,具有可比性的方案才能进行比较,决定取舍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考察时间段及计算期的可比性;收益与费用的性质及计算范围的可比性;方案风险水平的可比性和评价所使用假设的合理性。 2、解答:当全投资内部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时,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大于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且贷款比率越高自有资金的内部收益率越高;当全投资内部收益大于基准折现率,且基准折现率大于借款利率时,自有资金净值大于全投资净现值。 3、解答:财务评价应该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编制,比较重要的参数有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税后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等。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4、解答:内部收益率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该项目是可行的。投资项目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为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就是项目的内部收益

西方经济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研组 2006年9月

案例(一)大炮与黄油 1.案例名称:大炮与黄油 2.案例适用: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性 3.运用到的知识点:稀缺性问题、选择问题、机会成本问题、资源配置方式问题 4.案例内容: 经济学家们常常爱议论“大炮与黄油”问题。大炮代表军用品,是保卫一个国家的国防所必不可少的。黄油代表民用品,是提高一国国民生活水平所必须的。“大炮与黄油”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如何配置自己的稀缺资源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有无限多的大炮与黄油,这就是欲望的无限性。但任何一个社会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社会所面临的稀缺性。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决定生产多少大炮与黄油。这就是社会所面临的选择问题。作出选择并不是无代价的。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单位大炮,就要少生产若干单位黄油。为多生产一单位大炮所放弃的黄油数量就是生产大炮的机会成本。“大炮与黄油”问题概括了经济学的内容。 各个社会都要解决“大炮与黄油”问题。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叫嚣“要大炮不要黄油”,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霸权,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大炮-----军事装备与火箭的生产等,使得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长期缺乏黄油-----匈牙利经济学家称之为“短缺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民主的兵工厂”(美国总统罗斯福名言),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也把相当多的资源用于生产“大炮”。大炮增加,黄油减少,因此,美国战时对许多物品实行管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而生产更多的大炮,都要求经济的集中决策——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或美国的战时经济管制。这些体制都可以集中资源不计成本地达到某种目的——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的霸权,以及美国的反法西斯。但代价是黄油的减少,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在正常的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共同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以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整个经济学都是解决大炮与黄油问题。 5.案例讨论: (1)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大炮与黄油问题。 (2)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关系问题 案例(二)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1.案例名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2.案例适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运用的知识点: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解决的主要问题 4.案例内容: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一是生产什么物品和各生产多少?二是如何生产这些物品,或者说怎样安排产品生产过程?三是为谁生产,即产品如何分配问题。 对于这三个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做法显然是不同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生产什么物品各生产多少。在美国这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里,生产什么和

技术经济学--石大在线作业

单选题 试卷要求: 一、单选题 答题要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 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评价原则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 ?B) 方案比较时,价格上应具有可比性 ? ?C) 只需要考虑技术和经济两种因素 ? ?D) 可以使用年等值法统一方案比较期 ? 参考答案: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5.0分) 下列哪项资金不具有资金时间价值。() ?A) 存入银行的资金 ? ?B) 银行贷出的资金

? ?C) 投入股市的资金 ? ?D) 埋于地下的藏款 ?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5.0分) 下列哪项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资金在时间推移中的增值能力 ? ?B) 所有的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 ? ?C) 利润和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形式 ? ?D)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折现率 ?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5.0分) 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评价原则的表述是错误的。() ?A) 核心原则是经济效益原则 ? ?B) 应遵循可比性原则 ? ?C)

应遵循综合评价原则 ? ?D) 所有因素必须定量分析 ?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5(5.0分) 下列哪项关于净现值法的表述是正确的。() ?A) 属于静态评价方法 ? ?B) 表示投资项目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 ?C) 折现率越大,净现值越大 ? ?D) 应舍弃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 ?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5.0分) 下列哪项关于有效利率的表述是错误的。() ?A)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产生区别的前提是复利计息法 ? ?B) 单利计息法无所谓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问题 ? ?C)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产生区别的条件是付息周期大于计息周期 ?

技术经济学课下作业及答案

《技术经济学》作业 评价指标计算练习 1、某项工程,前三年的每年年初分别投资1000、1500和2000万元。若资金都是银行贷款,复利利率为8%,从第3年末开始,分10年等额偿还,求:每年偿还银行多少万元? 713 2、某方案期初投入18万元,第2年开始至第10年每年净收入2.8万元,折现率8%。求净现值和净年值。 净年值-0.27 3、某地新建一个地下通道,初始投资50万元,建设期1年。每年可增加相应地段收入6万元,但管理费用需1万元。如果资金的机会成本是10%,计算期30年。①试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②若有残值10万,该方案是否可行? ①-7.41; ②-6.84 4、某方案期初投资200万元,第1至10年中每年净现金流量39万。①求IRR;②若有残值20万,则IRR变为多少? ①14.5%;②15.2% 5、某企业花费1万元购买一台小设备,使用期5年,每年可带来收益4000元,但第三年末需要大修理一次,费用5000元,求IRR(企业希望至少达到10%)。 15.6% 6、某方案的每年净现金流量如下,求IRR 38.1% 7、某地方发改委收到3个寿命期均为5年的独立投资项目申请,基准折现率为10%。单位:万元 项目0年投资年净收益残值 A 100 32 8

B 180 50 12 C 230 62 16 问题:①如果A、B方案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最优方案必选,该如何选择?②如果该地区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只有400万元用于三方案的选择,应当如何进行决策? ①建立增量方案,并求△IRR。选A;②求各方案的净现值。选A 8、某地方发改委收到3个独立投资项目申请,数据如下,基准折现率为10%。单位:万元 项目0年投资年净收益寿命期(年) A 100 40 6 B 150 50 7 C 200 60 8 ①如果只能建一个项目,应批准哪一个(最低期望收益率为10%)? ②如果该地区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只有400万元,应当如何进行决策? 求各方案的净年值。①A;②B+C 9、某机械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件,单位产品售价2000元,生产总成本为52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20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量成正比关系。 试求:(1)以产量、销售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2)销量为4万件时的保本单价是多少;(3)若年目标利润定为1000万元,盈亏平衡产量是多少? (1)1.47万件,1040元;(2)1140元;(3)2.21万件 10、某工厂拟安装一种自动装置,据估计,初始投资I为1000万元,服务期限10年,每年销售收入B为450万元,年总成本为28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ic=10%,分别就I、S,以及C各变动±10%时,对该项目的NPV作敏感性分析,并请判断该投资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 敏感性分析表 SAF(I)=-22.4; SAF(B)=62.0; SAF(C)=-38.6。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学期周数:16周 周课时:4课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言 一、授课章节:导言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重点、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方法: 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 八、教学建议:

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一、授课章节:均衡价格理论 二、本章课时:10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8学时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需求规律 2.供给规律 3.均衡价格 4.需求(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6.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7.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六、重点、难点: 重点: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 难点:需求(供给)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区别、弹性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讨论式逐层推进教学。着重结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一是结合世界市场石油生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

石油大学《技术经济学》第阶段在线作业

1(5.0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技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A) 调查研究 B) 计算分析 C) 综合评价与系统选有 D) 实践验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无 2(5.0分) 下列哪项关于固定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 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 B)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C) 使用期限较长,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 D)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参考答案:?D?? 解析: 无 3(5.0分) 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估算的表述是错误的。() A)

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B) 流动资金至少含有30%的自有资金 C) 流动资金借款在第一年采用全年计息法 D) 流动资金属于建设工程总造价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D?? 解析: 无 4(5.0分) 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是错误的。()A) 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 B)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C) 研究影响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 D) 不研究技术本身的水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无 5(5.0分) 下列哪项属于递延资产。() A) 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 B) 筹建期间的差旅费

C) 计入固定资产的构建成本的汇兑损益 D) 计入无形资产的构建成本的利息支出参考答案:?B?? 解析: 无 6(5.0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A) 技术方案的设计 B) 经济发展战略的论证 C) 工业发展规模的论证 D)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论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无 7(5.0分) 下列哪项属于经营成本。() A) 利息支出 B) 人工成本 C) 折旧费 D)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Economics) 学时:60-72学时 参考教材: 1、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三版),1998, 2、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3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8 4、[美]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6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和风险;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关市场的均衡;*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部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课程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4-5学时)

《技术经济学》第1阶段在线作业

1(5.0 分)
下列哪项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 A)一般都予以资本化 ? B)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 C)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 ? D)图书版权不属于无形资产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2(5.0 分)
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流动资金是流动负债的货币表现
? B)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 ? C)预付款属于流动资产 ? D)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始终被占用
参考答案: A
收起解析 解析:

3(5.0 分)
下列哪项关于自有资金的表述是错误的。()
? A)自有资金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
? B)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本金最低限额是不同的

? C)以土地所有权作为资本金时,允许无形资产超过企业注册资
本的 20%
? D)资本金就是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全部投资额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4(5.0 分)
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估算的表述是错误的。()
? A)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 B)流动资金至少含有 30%的自有资金 ? C)流动资金借款在第一年采用全年计息法 ? D)流动资金属于建设工程总造价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5(5.0 分)
下列哪项关于借入资金的表述是错误的。()
? A)包括所有需要还本付息的资金 ? B)实行年中法计息 ? C)流动资金借款最多占流动资金总额的 70% ? D)借款利息不一定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参考答案: B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技术经济学作业 1

本答案是基于吴添祖《技术经济学·第二版》所做,希望对小伙伴们有用。 6、求表4-18所列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表4-18 习题六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年0123456 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 解:静态现金流量表为: 年0123456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累计净现金流量-60-100-70-203080130由静态投资回收期公式 得:=3.4年 动态现金流量表为: 年0123456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净现金流量折现值-60-36.424.837.634.431.528.3累计净现值-60-96.4-71.6-340.435.563.8 由动态投资回收期公式 得: 7、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4-19所示: (1)试用净现值指标判断项目的经济型; (2)计算该项目方案的净现值率( 年限(年) 项目 01234~10 投资30750150 收入6751050 其他支出450675 净现金流量-30-750-150225375 解: (1)NPV(10%)=-835.79+225*(P/F,10%,3)+375*(P/A,10%,7)=-930+169.04+1825.65=704 .91 故此方案可行。 (2)===0.84

8、某项目初始投资为8万元,在第年末现金流入2万元,在第二年末现金流入3万元,在3、4年末的现金流入均为4万元。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金率、内部收益 率、动态投资回收期(。 解: NPV(10%)=-8+2(P/F,10%,1)+3(P/F,10%,2)+4(P/A,10%,2)=2.04万元 NAV=NPV(A/P,10%,4)=2.04*0.31574=0.644万元 NAVR==0.255=25.5% 经试算可得:NPV(15%)=0.925 NPV(20%)=-0.0359 由内插法可以得到 IRR=15%+ *5%=19.8% 年01234净现金流量-8000020000300004000040000净现金流量折现值-8000018181247933005227320累计净现值-80000-61819-37026-697420364 3.26 10、某工业公司可以用分期付款来购买一台标价为22000美元的专用机械,订金为2500美元,余额在以后五年末均匀的分期支付,并加上余额8%的利息。但现在也可以用一次支付现金19000美元来购买这台机器。如果这家公司的基准收益率为10%,试问应该选取哪种方案?(用净现值法) 解:设第一种购买方式为A,第二中购买方式为B 年度012345 净现 金流 量折 现值 2500 =21056.18元 因为NPA(A)NPA(B)故选择方案B,选择一次性支付。 11、某厂可以用40000元购置一台旧机床,年费用估计为32000元,当该机床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7000元。该厂也可以60000元购置一台新机床,其年运行费用为26000元,当它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9000元。两种机床收益相同。如基准利率为10%,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解:设第一种方案为A,第二种方案为B。 PV(A)= 40000+32000*(P/A,10%,4)-7000*(P/F,10%,4) =-136655.8 AC(A)=136655.8(A/P,10%,4)=136655.8*0.31547=43110.81 PV(B)=60000+26000*(P/A,10%,4)-9000*(P/F,10%,4) =136270.4 AC(B)=136270.4(A/P,10%,4)=-42989.22

西方经济学教案设计

《西方经济学》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观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长期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部分: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两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微观部分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讲授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讲授重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经济: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2、经帮济世;3、生产关系 (1)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定义一、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书P3页 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二、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学科)—萨谬尔森。或者,研究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支出,以取得所期望的目的的原理或方法的科学。 经济学的定义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率地利用他们的资源。 1.稀缺性: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人心不足蛇吞象”,“存天理,灭人欲。” 2.资源配置: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3、资源配置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资源配置是如何把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一种资源有很多用途,如钢铁,可以制造飞机、轮船、大炮等等。到底生产什么?怎样进行选择?选择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一吨钢铁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 (2).如何生产(How?) 用什么方法生产。如蔬菜,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3).为谁生产(for whom?) 是分配问题。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 以上是由资源配置而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这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何时生产(When?) 4、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三种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此有明确的区分,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也称社会经济结构。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和。如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常通用,如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称市场经济为经济制度。在我国强调二者的不同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有这种体制而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2016年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技术经济学-第二次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2016年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技术经济学-第二次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2016年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技术经济学第二次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已完成0%(共40题,还剩40题) 单选题(共5道题) 收起 1.( 2.5分)假设某公司发行期限为25年,债券票面利息率为12%的债券1000万元,发行费用为3%,所得税税率为33%,这种债券的成本是多少? A、0.083 B、0.1 C、0.12 D、0.11 2.(2.5分)某企业获得一笔80000元的贷款,偿还期为4年,按年利率10%计复利,在4年中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请问第三年偿还的利息是多少? A、4352.1 B、4380.09 C、4500 D、5210.36 3.(2.5分)如上题所述,每年偿还的本利和是多少? A、32352.4 B、25000 C、25237.66 D、26876.3 4.(2.5分)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不包括哪一种。 A、技术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效益 5.(2.5分)以下不属于负债性筹资的是: A、银行贷款 B、发行债券 C、融资租赁 D、企业保留盈余资金 判断题(共35道题) 收起 6.(2.5分)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 正确 错误

7.(2.5分)增值税是就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正确 错误 8.(2.5分)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利润额征收的一种税。 正确 错误 9.(2.5分)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引起资金价值的增值。 正确 错误 10.(2.5分)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可以体现为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应给予的必要补偿 正确 错误 11.(2.5分)利息是贷款人向借款人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得到的一种报酬 正确 错误 12.(2.5分)复利法是以本金与累计利息之和为计息基数,即“利上加利”。 正确 错误 13.(2.5分)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 正确 错误 14.(2.5分)“现值”专指一笔资金“现在”的价值,它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正确 错误 15.(2.5分)技术经济学现金流量中的现金,仅指现钞。 正确 错误 16.(2.5分)投资回收期指标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真实效益。 正确 错误 17.(2.5分)一般情况下,同一净现金流的净现值随着折现率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 错误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案例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案例 案例一:从买车看需求 我国已经入世了,不少汽车厂也在忙着降价,关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话题又多了起来。笔者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蓝领朋友,一个是教授朋友,这两个朋友的实际情况很不相同,但在汽车进入家庭方面却颇为一致,那就是近期不会拥有汽车,尽管这只是同果不同因。 先说蓝领朋友。蓝领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职工,公司离家很远,工作节奏又很紧张。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得起大早,太辛苦。从蓝领朋友内心来讲,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即使考虑到降价的因素,蓝领朋友盘算一下自己的收入,还是养不起一辆汽车。因此,购车计划只能作罢。而教授朋友则是一所高校的知名学者,改革开放所启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运动,给这位教授朋友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经过几年的讲学、办班,教授朋友也成了有钱人。对教授朋友来讲,买车和养车的费用问题早已不在话下,但教授朋友仍然没有买车的意思。据教授朋友自己讲,我大部分的活动是在家与学校之间,活动半径不超过一公里,即使外边有事,也总有专车接送。所以,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买车。鉴于以上情况,汽车销售公司在开发这两类市场时,必须区别对待了。蓝领朋友虽然有强烈的购买意愿,但却受制于支付能力不足,汽车公司要想满足这部分需求,就要解决这部分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开发经济适用车型以及

实行汽车消费信贷等;教授朋友没有形成需求主要在于其购买欲望没有被刺激起来,汽车公司可以考虑通过广告攻势和营销策划来改变他的消费观念,使这部分潜在需求得到开发。

摘自:李仁君,《从买车看需求》,《海南日报》2002年3月21日 问题1:形成需求需要哪些条件? 问题2:开发需求的方法有哪些? 案例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肯德基 很多人都对街头随处可见的有白胡子老头的招牌不陌生,人们知道,肯德基快餐店到了。近年来,肯德基在亚洲各国的业务量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韩国,肯德基已经成为快餐业的老大。在2000年,肯德基在中国国内的营业额大约为20亿元人民币。在最繁忙的天安门广场分店,701个座位每年会接待250万人次。然而,在美国,肯德基的销量相对其他快餐业竞争者却在萎缩。在1991年,它在美国的销售甚至下跌了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