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制约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节选)

并且面临很多,在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多重因素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困难。根据我们所做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升。

1.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仍不尽合理

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控制权及其配置。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受企业的产权结构制约的。经验表明,企业治理结构会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并逐渐从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合一的古典集权状态转变成为两者相互分离的现代分权状态。到目前为止,中国多数民营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我们的调查表明,在一定阶段,集权式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它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角度看,民营企业从传统的家庭制转向现代制,势在必行。在我们这次调查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产权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77.99%;股份有限公司占13.59%;合伙制仅仅占1.49%。但是,在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45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61.82%)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是家族企业。这就是说,尽管民营企业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仅有27.4%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29.7同拥有的股权不足企业股权比重的90%,%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占企业股权%以上,42.9占企业股权比重在90%。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本%,后两种合计达72.6比重为100家族制虽然能够适应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和企业发如前所述,质上仍然是家族控制型企业。这种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具但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的企业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展的实际,一方面,它有积极的一面,如企业内部各主要成员间的信任成本较低,从而有:有二重性“自如只相信另一方面,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助于较小规模企业实现更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在更广的范围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更有效地配置企业,己人”这种正因如此,才有了民营企业集团化的趋势以及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要求。资源。趋势和要求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变的历史过程已经开始。 2.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价格竞争仍然普遍存在,但开始让位于创新能任何一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力竞争的阶段。家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离开了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外就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异性及其成本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开所谓企业竞争力,“外溢”在没有创新收益拓和占领市场、维护和扩展市场并由此获得更多长期利润的能力。有助于企业战略资产积累、的情况下,创新始终是一个有助于企业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增大、成功的创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范畴。有助于更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的新的更大的创新冲动,并由此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收益。正泰集团、万向集团、联想集团的实践均表明,强烈的企业创新冲动与偏好,是大幅度提.

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精神,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人才和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民营企业认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缺乏。企业要提高其产品的科尤其是当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向跨行业生产领域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技含量、转型,实行多元化发展时,就更离不开科技人才(包括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一类是通过:人才了。从企业

技术创新角度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两类同时也需要大量科技这种创新需要较大规模的前期投入,自身研发形成的创新和竞争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可叫作创新模仿。人才;另一类是模仿别人的生产技术,许多民营企业由于财力和人才的短缺,多数只能采用创新模仿的办法参与市场竞争。业,一是物质待也难以留住人才,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之所以不能招聘到合格人才,科研由于许多民营企业是建立在县域范围内,远离大中城市和教育、遇和工资性收入低。或者吸引来因此,民营企业过低的工资和福利难以吸引到人才,中心等人才汇聚的地方,城市发展二是许多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主要是文化教育水平、了人才也不能长久留住。人才不愿意来。三是民营企业往往不能给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提供足够的空间。环境不理想,4.市场结构则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市场区位商不同,或者说,反映企业原材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集中程度不同,企业对市场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省份,企业的区位商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而其竞争力也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浙江民营企业两头在外超过50的企业比重,除来自境外原材料这一指标低于湖北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其他三省,这说明其市场结构较好。市场结构完善是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完善的市场结构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5.商务成本的高低是决定民营企业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目前,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首先,过高的土地价格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民营企业仍处于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竞争力的阶段,对土地具有高度依赖倾向。我们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调查访谈也表明,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本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在浙江,几乎所有外迁企业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土地使用不能得到满足。目前浙江共有3058

家民营企业外迁,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亿元,占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的6.1%。外迁企业中原在浙江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有1477家,占总数的89.5%,这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是浙江企业外迁的主体。浙江民营企业外迁,除了与土地供给不足有关外,还与土地供给价格过高,导致商务成本缺少竞争优势有关。1999年

以来,杭州、宁波等地房地产市场一直领涨全国,地价相当昂贵。温州市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价格高达40万元/亩,市区商业用地则拍出了1120万元/亩的天价,而上海市青浦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仅2万元/亩,浦东、昆山的价格均在8万元/亩左右。在中西部有些地区,当地政府可以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的土地,甚至是零价土地。除了土地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信息成本也是决定企业商务成本从而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该企业就会比其他企业先行一步占领市场,获得先发竞争优势。当前中国的问题是各地信息化程度不同,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获得信息(包括技术、市场和政策)的代价过高,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企更是影响民营企业至于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业竞争力的提升。.

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审批经济”的困扰,包括政府垄断部因此,在企业成本构成中必然有一块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的交易费用,门的各种不合理摊派、收费、拉赞助,政府中某些官员的“寻租”收入,等等。根据我们对浙江等四省的调查,这方面的费用还是比较多的。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是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6.由于不同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不同,民营企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其中,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同。沿海各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也较强。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集中反映。一个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就很难是决定于这个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一些较小的民营往往是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难获得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平等的,“融和企业则基本上

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中小型企业天生就具有“自然融资屏障”向国会提供的关于中Mcmillan“融资缺口”一词最早出现于1931年英国议员资缺口”,万英镑时,很难在25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他发现当企业需要的外源资本的规模低于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从而形成中小型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型企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较少,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较小,我们的调研表明,凡是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的被33.61%的竞争力也较强;反之,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就较弱。有关数据表明,浙江有另据调查,远大于湖北、四川和吉林三省的比重。调查企业能够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贷款,仅在温州和台州就有民间融资便利也是浙江民营企业竞争力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亿元左右的民间资本在流动。浙江民营企业内部集资和拆借比重高于其他三省,这3000 ,从而企业竞争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也表明湖北、四川和吉林等省民营企业融资难公共政策和制度环境对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具有直接影响 7.长期以来,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次近年来政府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和制度已经大大改尽管从总体上说,国民待遇”问题。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必然因此,善,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各种偏见根深蒂固,在客观政策和制度上存在的地区性差异,会经常受到来自于政策面和制度面的种种歧视。主要原因竞争力高,上也造成了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快、也而湖北、四川和吉林民营企业发展之所以落后,是该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湖北省和四川省的调查进同样是因为在政策和制度创新方面落后于浙江。我们对吉林省、摘自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供稿,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文献

出版社《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 30日年中国网200411月企业的根: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

作者:徐金标

如果说企业就如同人的遗传基因。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是企业的第一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影响企业2年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5年的发展,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则可以影响企业10年甚至一生的发展。

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之间相互影响,良好的产权结构有利于确立良好的法人治理机制,良好的法人治理机制可以影响产权结构的整合方向和方式,从而使公司的产权结构得到优化和发展。

企业的发展决定于企业的资源、管理和战略三项因素;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本身就是企业资源提供者的组织形态,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是企业资本运作的平台和品牌,确定了未来资源的获得能力和获得方式。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的组织结构: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是企业管理模式和战略的确定者,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方向以及公司的职能体系、权力体系、决策机制。

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机制是企业的根,如果没有好的的根,无论如何浇水、施肥、修剪,都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和改善企业的根本和基础管理体系,我们可以根据管理领域对企业发展影响程度进行分级,那么第一级

应该是企业的产权结构、法人治理机制,第二级应该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最后才是企业的职能管理员工配置管理、营销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

如果有人说企业文化很重要,该分为哪一级呢?实际上,不存在单纯的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各管理领域内容的综合,是管理的实施手段,是对企业管理体系的锦上添花。

企业的组织是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的结合,决策体系是管理的核心,法人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是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等综合改革的必然产物。实施有效的公司治理,也必对公司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种探索,最终还需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周围环境做出相应的考虑和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无论采取何种治理模式,最终总是要符合某种要求,达到某种目的,并以此要求与目标中观衡量其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根据和要求。在当今公司治理改革的主流中,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目标是形成一个健全的公司运作机制,保证公司的运作以股东的长远利益为依归,最大限度的降低“代理成本”,实现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提高公司的运作质量和竞争力。

对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来讲,应符合三项主要要求:公平、公开和诚信。有效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强化董事与董事会的责任;二是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的审计、薪酬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和责任;三是建立一套健全、可操作性强的、责权利明确的公司管理治理规则,保证内控的实施;四是注重风险管理,增加公司价值;五是增加公司透明度,提高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六是强化对公司董事、高管人员的监督。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建设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应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起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能与改革的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保证公司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与发展;三是能保证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调控;四是能保证公司经营者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五是能够有效的运用激励和控制机制全面地调控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职工的行为,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对比国外经验同时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公司股权结构模式应当是:银行、业务上有关联的并相互持股的企业法人、国家持股公司、基金组织、其他企业法人和社会公众等参与持股,且与银行和业务上有关联的企业法人持股为核心。应指出,本模式的选择是以下列假定条件为前提的:1)银行、企业都是完全独立的货币经营者和商品生产经营者;2)经理市场是一个有限市场,换言之,经理的流动性将受到很大约束;3)劳动力市场也是有限市场,劳动力流动性也受到很大

的约束;4)一般情况下,国有股在公司股份中的比重不应大于银行与业务上关联的企业法人持股量之和;5)这里所说的公司,主要是指竞争性行业中的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模式

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只是为选择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确立,关键在于建立一套与股权结构相适应、责权分明的组织体系。具体地说,一是要合理设置领导机构,二是要合理设置各机构的人员构成,三是要合理划分各机构的权责。

从国外的实践可知,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公司的结构模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尽管日本、德国的股权结构模式非常相似,但是两国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在日本,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与高层经营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合二为一,决策者与执行者合而为一,而德国则不然,股东大会、监事会与执行董事会分设,且监事会与执行董事会人员不相互交叉。

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的具体组织形式及其人员构成要优于日本。根本原因是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不利于发挥董事会对公司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作用。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上明确规定必须设立股东大会、监事会和执行董事会这三个领导机构,他们分别代表所有权、监督权和经营权,而且监事会和执行董事会人员不能交叉兼职。德国这种三权均都实现了监督权和经而且在人员构成上,不仅在组织形式上,衡配置相互制约的领导机构,

营权的分割。这样不仅可以保障监地代表股东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保证经营者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鉴于德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比日本具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模式主要应以德国模式为基础进行构建。具体而言:1)在组织形式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会三个领导机构分设,且监事会和经理会成员不能相互交叉。2)在责权划分方面:股东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选举董事和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任务;董事会主要负责对经理会的监督以及人员的任免等;经理会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调控模式

以上主要是从股权和组织形式的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问题,然而采用何种经营者调控模式,也是事关公司治理结构能否发挥作用的大问题。

代理成本或管理者的擅自处理权行为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副产品,也是经济学界至今没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有的甚至认为代理或管理者的擅自处理权行为只能减缓,而不能消除。

同时,许多人认为,公司管理者的擅自处理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正如前文所述,所有者或股东行为的短期化,也会扭曲经营者的行为。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设计或运用了许多控制或激励机制来减缓代理成本或管理者的擅自处理权行为,如股东控制、公司控制市场、管理者市场、产品市场、高薪制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控制和激励机制各有利弊,因而在实践中必须加以综合运用。

在这里,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在运用有关经理市场和高薪制这两种机制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既要创建经理市场,又要适度约束经理流动。经理市场有积极的作用:一是可为有管理天资的年轻人或经营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可以通过建立或破坏经营者的声望机制来约束经营者的擅自处理行为,因为经营者声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未来潜在的晋升机会和报酬等利益。然而也应看到:经理市场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这是因为:第一,经营者是否合格的完整信息很难得到,因而给选拔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第二,如果经营者不经常调换工作,那么经理市场也就失去了活力,反之,如果经常调换,那么其经营能力则很难得到客观的评价,因为公司短期的经营效益主要是由上一任经理的经营策略所决定。同时公司经营者的频繁更换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及业绩的稳定增长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类认识,一是要创建经理市场,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那些连续多年取得佳绩、实践证明确有管理才能的经营者提供重新选择的机会和更好的施展舞台;二是要采用具体的措施,防止经营者频繁流动,以保障

公司长期稳定增长与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例如可以这样规定,对于经营业绩较差的经营者或被解聘的经营者,在离任一段时间内不许为其他公司聘任。

经营者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获取较高的报酬。传统体制下盛行的公司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在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必须坚决纠正。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经营管理者收入偏低,因而在与公司效益挂钩的前提下提升经营者的收入是当务之急。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员工模式

德、日公司获得成功的一个奥秘,就是他们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公司员工与管理的相结合。在过去传统的资本主义企业中,所有权和管理权是统一的,而员工和管理是分离的。然而随着现代公司的诞生,企业出现了一种新的分离-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因此产生了代理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德、日公司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员工与管理的统一,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造成的代理成本。.基于对上述情况的认识和总结,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也应向德、日两国学习,建立工人董事会制度,把员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力争实现员工与管理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背离,其特点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体现出来。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结构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总之,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现代公司制的基本产权下对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体系,是控制、管理公司的一种机制,是对生产要素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主要以契约、章程、组织机构和法律法规为主要表现形式。 一般情况下,公司治理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1)公司管理层、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容问题;(2)公司管理层的能力问题,即由于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思维方式与环境要求的错位问题及管理层出现管理失误问题。(3)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最有利于投资者获得保护与利益回报,且其合理利益不被企业管理层侵蚀。 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公司治理结构,其内涵为: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经济关系 公司治理中的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之间,均是一种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财产权利的直接体现。出资者投入资本,享受剩余索取权;经营者受托经营,承担经营责任,行使法人财产权,并分享剩余收益;经理人员受聘于公司,行使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权,维护出资者利益并获得相应的收益。治理结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与对策 雷士照明案例分析

从雷士照明管理控制权之争反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一、案例背景 中国最大照明品牌之一的雷士照明,再次陷入了内斗的狗血剧。 8月8日,雷士发布公告称ceo吴长江因为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被董事会罢免,公司董事长兼大股东德豪润达负责人王冬雷任临时ceo;同时下课的还有其他3名吴系高管。 当天下午,王冬雷带领数十人员到吴长江办公室发生打斗事件。8月11日下午,吴长江和王冬雷分别坐镇重庆和北京,分别召开“雷士照明媒体见面会”,隔空叫阵,相互指责。 这一系列风波将雷士内乱再次曝光。对雷士而言,这不是吴长江与资本方的第一次争斗。事实上,自引入资本以来,如何处理股东之间、创始人之间、创始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困扰着雷士,它亦因此堪称近年来少有的公司治理典型教案。 二、影响与评析 雷士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内部之争,其本质是公司治理结构求取平衡,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经理人角色错位 在公司治理中, 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但职业

经理人和股东之间本身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利益和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 使委托人无法掌握代理人的所有行动, 职业经理人就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股东利益,从而与大股东产生严重分歧和矛盾。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上移现象 2、权力制衡机制不足 从王冬雷反映吴长江被罢免CEO主要原因是在未告知董事会成员情况下,将雷士照明品牌权利私自授予给了另外三家与吴长江有深度关联企业一案来看,内部的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三、启发与思考 反思雷士照明的公司治理问题,对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有益。 1、创始人地位是否承认? 要承认创始企业家的独特地位。在建立企业的过程中,创始人留下了自己的深刻烙印,联想、华为等优秀企业莫不如此。吴长江最大的筹码,如同当年娃哈哈的宗庆后,是公司独立而庞大的经销商网络。 2、董事会究竟应该如何监控管理层? 1)每年要对CEO进行正式的评估。2)要有CEO的继任计划。3)对于管理层自身发展的问题,每年CEO都应向董事会递交一份关于公司管理层发展项目的报告。 四、解决方案

集团化运作与治理结构

第二十四章、集团化运作与治理结构 第一节、集团化运作模式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节、治理结构的职责界定 第一节、集团化运作模式 1、典型的企业组织模式 (1)U型结构 高度集权的职能式组织结构——单元结构 ?执行层权利较小,在经营上没有自主权,在财务上没有独立性。 ?集权程度高,管理控制严格,母公司的战略决策可以在子公司中有效贯彻执行,组织效率高。 适合于: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少、生产连续性和专业性强的控股公司,产业比较单一的中型企业。 (2)H型结构 多元化产业经营和控股型公司结构——控股结构 ?子公司权利较大,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在财务上具有独立性。 ?分权程度高,控股公司总部专注于战略管理。子公司负责具体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适合于:规模较大、产业相关性不强、产品品种多的多元化控股公司。(3)M型结构 U型结构和H型结构发展和演变的产物。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强调企业整体的协调功能和效应。——多元结构 ?M型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总部董事会和总裁班子是最高决策层。主要职能为战略管

理和交易协调。 ?第二层次.由职能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计划部门是公司战略研究的执行部门。 ?第三层次.围绕公司的核心业务,建立互相依存又互相独立的子公司。 子公司在一个统一经营战略下承担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子公司负责人是受母公司委托管理部分资产和业务的代理人.而不是子公司自身利益的代表。 M型适合于:多元化控股公司。 其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公司尤其是相关多元化经营大公司管理的主流模式。 运行原则: ?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 ?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缺陷,达到最佳控制。 ?充分鼓励下属机构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达到最佳激励。 六统一原则: ?统一集团的核心思想和理念系统,保持员工行为规范和企业识别系统的一致性。 ?统一带普遍性的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保持集团政令一体化。 ?统一规划集团的产业布局和投资项目,保持发展战略和决策一致性。 ?统一关键岗位人事招聘和任用,保持人事政策和制度一致。 ?统一财务管理系统,保持控制体系一体化。 ?统一提供能发挥总体效益的服务,包括金融、培训、信息、重大策划、后勤保障、安全保卫、进出口及商务、重要的社会关系处理等服务。(4)矩阵式结构 职能制与母子公司制的变型,强调集团内部跨部门的协作。

最新全国最全广电网络组织结构

全国最全广电网络组织结构 2016-04-25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各自定位越来越清晰,分工越来越明确。 各地的广电网络公司已经推行了转企改制,身份的转变之后,大部分都完成了股份改造,形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创新、颠覆以及跨界,对传统公司的战略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正在产生深远影响。 在战略方面,过去企业制订长期发展战略的模式已经变得滑稽,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公司战略最长在1年内有效,处于不断动态调整和变化之中。 在组织形态方面,扁平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大公司正在被拆分,变得小型化,机构正在小微化。 1、为什么扁平化组织结构被热衷? 2、组织结构的定义、组成、模式有哪些?工业时代下的组织结构与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有哪些不同?

3、如何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扁平化组织才有生产力? 4、什么时间点或时机下可以进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变革? 5、怎么看待互联网公司的结构与广电网络结构的差异?广电网络的组织结构多长时间进行变革一次呢? 一、需要知道的前提 1)广电网络经过多年发展,从几十人,小的省网发展到1-2K人,多的省网到1-2W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这么些人,除了少部分以事业身份到企业任职的老同志(随着组织要求,这种情况逐步杜绝)之外,绝大部分都已经是企业身份。 2)广电网络的实际控制人一般都要么是台/集团,要么是局,主要是在整合过程中,有行政整合,划拨,也有市场兼并或购买,或是资本注入方式等多种形态。 3)广电网络具体的考核单位一般都是当地的国资单位(也有文资办、文改办等); 4)广电网络开展相关业务所需要的各种资质,新闻广电相关资质要找新闻出版广电局,宽带等相关资质的要找通管局,集成等资质要找经信委;(概括就是婆婆比较多)

公司治理结构说明

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法人治理结构(见组织结构图),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对子公司的管理职能等。 (一)董事会 第一条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七人。其中:由XXXX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名六人,公司职工代表一人。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首届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工会委员会确定。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任。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第二条董事会对出资人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执行股东的决议; 2、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4、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5、制定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债券的方案; 6、制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7、批准总经理提出的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8、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总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

9、制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 10、修改公司章程;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对于前款规定的第7项以及第8项中的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公司董事会可以通过决议的形式授权总经理直接行使。 第三条除《公司法》及公司章程保留给出资人的权力外,董事会拥有公司其他的一切权力。董事会可以授权董事、总经理行使董事会的部分职权,也可以对《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赋予经营管理机构的部分职权进行调整。 第四条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主持董事会,检查董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代表公司签署有关文件;在紧急情况下,对公司事务行使特别裁决权和处置权。 第五条董事会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 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依次由副董事长和董事长指定的其他董事主持。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并应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董事。 第六条董事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出席方为有效。董事因故不能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时,须书面委托他人参加,由被委托人履行委托书中载明的权力。董事会对所议事项作出决议应经全体董事二分之一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董事会会议应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1,2

2006404030 丁纲意 2006404031 邱达超 2006404032 陈明春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一: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 安然事件使我们看到,不论多么有实力的公司,一旦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最终将葬送企业的发展前程,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安然公司破产并非偶然,其公司治理外部和内部机制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暴露出美国在公司制度建设,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模式以及会计准则制订效率和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一、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中的缺陷 公司造假不仅危害投资者利益,还严重是投资者信心。安然事件反映的问题有制度方面因素,但更多的是执行方面因素,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缺陷为: 1. 独立董事不“独立”、不“懂事”。美国的公司治理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行同虚设! 安然公司17 名董事会成员中,有15 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就是这些德高望众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赢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孰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2. 股票期权计划并不完美。股票期权指公司根据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授予其高层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可将公司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鼓励经理人员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从而有助于克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经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最终使公司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90 年代,这一计划

分权手册

四川海天水务集团 业务分权流程 (征求意见稿)

2007-7-12 目录 一、部门简称与全称对照表-----------------------------------------------(02) 二、有关术语-----------------------------------------------------------------(02) 三、说明-----------------------------------------------------------------------(03) 四、一般工作流程-----------------------------------------------------------(04) 五、规划发展分权流程-----------------------------------------------------(06) 六、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分权流程--------------------------------------(08) 七、财务管理分权流程-----------------------------------------------------(13) 八、审计监察规范流程-----------------------------------------------------(16) 九、购物申请裁决权限表--------------------------------------------------(17)

十、部分费用开支裁决权限表--------------------------------------------(18) 十一、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与下属公司交接界限-------------------(19) 十二、集团对外宣传与发言权限划分----------------------------------(19) 一、部门简称与全称对照表 二、有关术语

华为公司治理结构含清晰组织结构图

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内外合规监督,检查公司财务和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和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公司设立基于客户、产品和区域三个纬度的组织架构,各组织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效增长、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客户满意度负责。 ?运营商BG和企业BG是公司分别面向运营商客户和企业/行业客户的解决方案营销、销售和服务的管理和支撑组织,针对不同客户的业务特点和经营规律提供创新、差异化、领先的解决方案,并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消费者BG是公司面向终端产品用户的端到端经营组织,对经营结果、风险、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负责。

?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公司面向运营商及企业/行业客户提供ICT融合解决方案的组织,负责产品的规划、开发交付和产品竞争力构建,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支持商业成功。 ?区域组织是公司的区域经营中心,负责位于区域的各项资源、能力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并负责公司战略在所辖区域的落地。公司持续优化区域组织,加大、加快向一线组织授权,指挥权、现场决策权逐渐前移至代表处。区域组织在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伙伴关系、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进一步支撑公司健康、可持续的有效增长。 ?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公司治理问题的案例分析(doc 20页)

公司治理问题的案例分析(doc 20页)

高科技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 及公司治理问题——W公司案例分析 2002-06-13国研网 本文通过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独特成因——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与传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与增长机会和价值驱动资源高度粘合,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高科技公司。从普通投资者到专业风险投资商纷纷介入高科技企业,希望分享高科技带来的巨大资本增值收益。但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是从民营小公司成长而来,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总经理或某些关键个人的影响力远超过公司规章制度。当外部投资者开始进入时,会发现很难对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使投资商进入企业后面临巨大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潜在风险。

一、W公司案例 1.W公司 W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的中外合资民营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软件。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金120万美元,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800万元。W公司的中外两家股东均为王力所有。因此,王力为W公司的最终实际投资人和所有者。随着W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王力希望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而上市融资,使W公司发展壮大。 2.风险投资方 F公司是国内专业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IT、生物医药、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基金M是境外一家上市基金,主要投资于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IT、生物医药、通讯等高科技项目。基金M与F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F公司负责基金 M在中国投资项目的运作托管,基金M则负责项目的海外上市工作。 3.项目初步介入 F公司接到W公司的项目后,对其所在的行业和竞争对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显示:W公司的软件产品科技含量高,专业化强,有一定的进入壁垒。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及下属企业,市场地域分割性明显。目前国内类似于W公司这样规模的企业有数十家,大多具有政府背景或高校参股,像

中国部分大型综合性集团简介及组织构架

中国部分大型综合性集团简介及组织构架 一、保利集团 1、公司简介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 大型中央企业,成立于1993年2月,前身为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秉承“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国家 现代化服务”之宗旨,在激荡的国内外市场大潮中艰苦创业、自 强不息,业已形成以军民品贸易、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经营、 矿产资源领域投资开发为主业的“四轮驱动”发展格局。 集团公司下辖5个一级子公司,企业及项目遍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包头、济南、青岛、武汉、 长沙、南昌、杭州、成都、广州、深圳、贵阳、南宁及香港等地区,在国外设有子公司和办事处。旗下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与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均为国内或境外上市公司。 2008年底,集团总资产876.2亿元,同比增长28.4%;净资产136.2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营业收入234.4亿元,同比增长66.8%;利润总额48.7亿元,同比增长28.8%,已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缴纳税金34亿元。截止2009年6月,

集团合并总资产逾1000亿元,同比增长29%,在自身发展史上首次并提前突破千亿元大关,进入138家中央企业前50名之列,跻身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第一方阵。 2、组织架构

二、中信集团 1、公司简介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中信集团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在 东京、纽约设立了代表处。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 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截至2009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为21,538亿元;当年净利润为282亿元。 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1989年曾被称为十大官倒公司之首。2006年12月31日,中信宣布

章5.《机构》习题(学生)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部分习题 一、判断题 1.()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可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类。 2.()在多数国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 3.()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划分的最重要的依据在于是否开展证券业务。 4.()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吸收活期存款。 5.()金融机构体系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类金融机构。 6()早期的高利贷信用是现代银行制度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7()早期银行只有信用媒介功能而没有信用创造功能。 8()哪种将自由化当做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说法是对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曲解或误判。 9()吸收活期存款并非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专利。 10.()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运作体系的主体。 11.()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的领导和核心的地位。 12.()其实中央银行并不是一家金融机构,而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13.()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已逐渐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14.()其实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一样,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共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15.()政策性银行是重要的专业银行之一。 16.()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存款是政策性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7.()不追求盈利是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特点之一。 18.()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19.()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组织。 20.()其实专业银行也就是商业银行。 21.()投资银行是一国专门负责开发性建设项目投融资的专业银行。

某公司治理结构及运作范文(DOC 30页)

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及运作 在集团公司管理的执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大家心知肚明却又无力解决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者合一,决策和执行合一成为了普遍现象;董事不“懂事”,经营决策走过场;监事不“监事”,监事会作用有限,大多受制于董事会或管理层,成为“鸡肋”;独立董事不“独立”,看大股东的眼色行事,成为继监事会后第二个“橡皮图章”;经营管理层能动性不强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大家有心无力的治理结构缺陷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集团的健康、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曾经是新经济典范的世界五百强美国安然公司,经营层串谋编制财务假账炒作股价,个人从而获得巨额红利和期权,事件的曝光让全世界为之震惊,随后为强化公司治理、加强监控而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虽然是针对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系统的漏洞、管理层的失职、内部控制的缺乏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等而制定,但对国内企业强化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有效防范集团经营风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宁波一位公司经理何小姐写来了一封信,她告诉小林: 我们公司原本是一家单一的建筑公司,经过规模扩张迅速演变成的集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于一身的集团化管理的母子公司。一直让我们困惑的是,对于这个转变,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应该相应调整? 小林考虑了一下,这样回信: 何小姐,你的问题实际上是个如何进行治理管控的疑问,这同时也是一个目前让很多人迷糊的问题。 不用做太多解释,我们都知道公司治理是企业的根源。只有在治理这个层面改善了公司的管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系、业务体系、利益体系其他种种派生的管控措施。 而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之间划分权力、责任、利益,以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相互依赖的组织制度安排。我想,这就要从单体公司和母子公

IBM公司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案例研讨个人分析报告 工商管理(本)____________ 第_2______组 学生姓名学号 本次案例题目:美国IBM公司的兴衰 本人承担的具体学习研讨主题: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问题五: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何启发? 案例概要: 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7亿美元。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 问题四:请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 1.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与被监督角色。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IBM公司前任董事长的罢免和新董事长的产生,主要靠的就是董事会约束这股力量。董事会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审查、批准公司的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财务决算,盈利分配方案;选举、监督和罢公司正、副总经理(经理)等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这些职责能否得到有效行使,自然与董事会的组成是否合理有关。在IBM公司,其原来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董事会议已沦为形式,董事会只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然而公司执行委员也没有行使好执行董事的有力监督权。 2.资本市场约束。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尤其是股票上市的公众公司,随时都在对公司经营者发挥一种鞭策和牵制的力量。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涨跌与企业的金利能力和资产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司经营状况看好,股价就会上涨,经营状况不良时股价就会下跌。这种关系在IBM公司“三起两落”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正是从切

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制约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节选) 在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并且面临很多困难。根据我们所做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多重因素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仍不尽合理 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控制权及其配置。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受企业的产权结构制约的。经验表明,企业治理结构会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并逐渐从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合一的古典集权状态转变成为两者相互分离的现代分权状态。到目前为止,中国多数民营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我们的调查表明,在一定阶段,集权式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它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角度看,民营企业从传统的家庭制转向现代制,势在必行。在我们这次调查的企业中,XX公司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产权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77.99%;股份XX占13.59%;合伙制仅仅占1.49%。但是,在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45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61.82%)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是家族企业。这就是说,尽管民营企业采取了XX公司等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仅有27.4%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不足企业股权比重的90%,29.7%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占企业股权比重在90%以上,42.9%的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占企业股权比重为100%,后两种合计达72.6%。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本质上仍然是家族控制型企业。如前所述,家族制虽然能够适应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但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的企业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这种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有积极的一面,如企业内部各主要成员间的信任成本较低,从而有助于较小规模企业实现更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另一方面,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只相信“自己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在更广的X围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更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正因如此,才有了民营企业集团化的趋势以及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要求。这种趋势和要求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变的历史过程已经开始。 2.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价格竞争仍然普遍存在,但开始让位于创新能力竞争的阶段。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任何一家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离开了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所谓企业竞争力,不外就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异性及其成本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维护和扩展市场并由此获得更多长期利润的能力。在没有创新收益“外溢”的情况下,创新始终是一个有助于企业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增大、有助于企业战略资产积累、有助于更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X畴。成功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的新的更大的创新冲动,并由此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收益。正泰集团、万向集团、联想集团的实践均表明,强烈的企业创新冲动与偏好,是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

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细则

文件编号 ZD/ZD-ZT-02 版次/修订状态C/0 生效日期 2007-12-01 第一章公司治理结构分工关系 根据《公司法》及《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股东会向全体股东负责,拥有公司所有权,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鉴于集团公司实际情况,股东会可以一次性授权董事会进行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和最高决策。 集团公司股东会可以聘任监事会或独立董事,对董事会、总裁及其经营团队工作进行监督,维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定期向股东会(根据中东集团的具体情况可向董事长)汇报工作。 集团公司董事会是股东会的延伸机构,对股东会负责;在股东会授权下,拥有公司的重大决策权和最高决策权。 集团公司董事长是董事会的常设代表,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授权下,拥有公司的重大决策权。 集团公司监事会由股东会选举组成,向公司股东会负责,对公司董事会、总裁及经营团队进行监督,维护股东会和投资者的利益。 集团公司总裁是公司日常经营的最高决策人和负责人,拥有公司经营权,向董事会和董事长负责,在董事会的决策体系下领导实施日常经营工作,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结合集团公司的特点,明确投资者(股东会、董事会、董事长)、经营者(总裁)、监督者(监事会)间的工作关系,提出本建议。本细则分为四部分: ?董事会的定位、职权范围与议事规则 ?董事长的定位、职权范围与议事规则 ?监事会的定位、职权范围与监督权执行程序 ?总裁的定位、职权范围 此《治理结构细则》针对目前集团公司目前特点而提。集团公司正式改组上市、规范化后,可以按照《公司法》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第二章董事会的定位、职权范围与议事规则 第一节董事会的定位和职权范围 集团公司董事会是股东会的延伸机构,对股东会负责;在股东会授权下,拥有公司

中信银行Z分行大客户管理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整理版]

中信银行Z分行大客户管理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4.1中信银行Z分行背景分析 4.1.1中信银行Z分行发展概述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中信实业银行),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创立 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2006年,中信银 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西班牙对外银行(BBV A),2007年,中信银行成功地在上海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同时募集上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信银行秉承“以客 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以及“专业、快捷、灵活”的服务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勇 于业务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引进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金融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形象和业界评价不断提高。 中信银行Z分行成立于1998年,是中信银行在全国设立的第十家省级分行。截 至2010年底,下设二级分行4家,同城支行级营业网点17家,自助银行网点80个,自助设备共达到200多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服务网络,整体实力不断攀升,实现 了质量、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 2005年以来,中信银行Z分行按照“调整年”、“质量年”、“发展年”、“创 新年”、“文化年”的工作思路,通过改革谋发展,积极创新求进步,取得了显著 成绩。在总行考评中实现了由“关注行”、“一般行”、“良好行”、“优秀行” 到“标兵行”的巨大跨越。在河南银监局2009年度监管评级中被评为最高级“一级”;在河南省政府2009年对金融机构的综合考评中,中信银行Z分行被荣获“卓 越贡献奖”。2009年以来,中信银行Z分行被媒体和有关部门评为“河南最受尊敬 金融企业”、“2009年度中原最佳财富管理银行”、“2009河南最具创新力企业”、 《当代金融家》“首届中国银行业十佳好分行”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Z分行秉持“中信服务,天天进步”的 理念,在零售业务领域推出的中信理财宝、中信star信用卡、魔力女性信用卡、中 信晒卡、住房按揭贷款以及出国金融服务、贵宾理财服务等,为客户实现财富增值29 的梦想提供了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中信理财,更加精彩”的理财品牌享誉中原,深受客户赞誉。除传统的存贷款公司银行业务外,中信银行Z分行在公司业务领域 推出了“财富阶梯”品牌,包括“全程通”贸易金融服务、资金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网上银行、资产管理等产品,可为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全方位 的产品和服务支持。 2010年初,中信银行Z分行制定了“新五年”跨越发展计划,即:通过未来五 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到2014年力争实现存款规模超千亿元,各项业务指标稳居系统内和同业市场第一梯队,成为中原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信银行Z分行资产总计530亿,合并人民币自营存 款时点余额450亿,总量位于中信银行系统内第10位,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三;机构客户(主要是行政机构)四百多家;折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0亿, 不良贷款率仅0.97%;实现营业净收入15亿元,该行合计人民币税前利润8.3亿,税 后利润6个多亿,中间业务净收入1.5亿元。战略客户120家,日均存款150亿元,占比全行日均存款的44%;小企业380家,金融同业客户35家。2010年作为“新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为中信银行Z分行 新五年计划谱写了好的开始。 4.1.2中信银行Z分行所处市场环境分析 1)郑州市区域经济概况

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指标的选择与构造

摘要 国有集团公司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标准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关于效率定义的本源出发,重新探讨有关公司治理效率的评价问题,我们认为公司治理效率应该包括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即公司治理效率的“好”与“差”应该体现于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之差,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两大类9种指标作为衡量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收益;治理成本;治理效率

目录 1 公司治理效率核心内容的演变及其含义 (1) 1.1公司治理效率内涵的演变 (1) 1.2公司治理效率的含义 (2) 2 中国大型国有集团的治理效率指标选择 (3) 2.1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程 (3) 2.2中国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效率指标选择 (4) 2.3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 3 中国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特殊性对公司治理效率评价的影响 (5) 4 中国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治理效率指标体系的构造 (6) 4.1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结构指标 (6) 4.2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机制指标 (7) 5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1 公司治理效率核心内容的演变及其含义 以往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问题的考核通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家对公司内部具体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为依据,采用上市公司的考核办法或者对该办法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来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进行考核。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考核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时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考察企业所依据的理论与法律基础均是建立在西方较为完善的成文法与现代企业理论所形成的适合于私有制前提下的西方企业,其理论与方法经过直接或者改良后都将产生部分失效的现象;二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与其他类型大型集团公司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集团,利用上述方法所筛选的指标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进行考核时,可能导致无法产生较为准确的结果。因此,考虑到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特殊性有必要制定或者设计一套适合于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考核指标体系。 1.1 公司治理效率内涵的演变 早期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认为解决两权分离所出现的公司治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如何能更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这构成了最初的公司治理效率的核心内容。这一代理成本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外部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和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Jensen and Meckling,1976),建立最优所有权结构的标准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实现股权与债券总代理成本的最小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Hart(1995)、Shleifer & Vishny (1997)、Pagano & Roell(1998)等人提出了更为广泛的公司治理内涵。Hart认为公司治理问题存在的两个条件是企业内部存在代理关系,并且面临一个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公司内部的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从而把公司治理的效率问题由考虑“一元”的代理成本转化成了“二元”的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而Shleifer & Vishny、Pagano & Roell则跳出了所有者与管理之间分析框架,从另外一个角度即控制性投资者与其他分散投资者之间的关系1,提出了所谓的“第二类代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将损害分散投资者利益的“隧道行为”将至最小程度,而由于其存在而增加的成本被称为第二类代理成本。随着对公司治理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到21世纪初经济学家们已经将公司治理问题由公司的内部拓展到了外部,提出了包括市场治理成本和政府治理成本在内的外部治理成本,外部治理成本的提出增添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新内容,即由内部治理机制扩展为内部和外部双向治理机制。

神华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神华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神华集团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 年8 月正式成立为国家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神华集团在组建和起步阶段由国家计委代管暂行股东权利公司。初期注册资本为25.8 亿元其中包括国家计委煤代油办公室历年投入到华能精煤公司的煤代油资金21 亿元和华能精煤公司历年积累的所有者权益4.8 亿元。这4.8亿元由华能集团公司无偿划入神华集团公司。 神华集团公司根据国务院大型企业集团试点的要求从组建伊始就面临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1. 股东大会 公司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决定。因此神华集团公司目前没有股东会。 2.董事会 董事会是神华集团公司的决策机构。神华集团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董事长由国家计委推荐,国务院任免,列入国务院管理。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副董事长、董事由国家计委委派和管理。在公司成立初期,考虑到神华集团公司负责开发经营神府东胜煤田及其配套的铁路、电站、港口、船队等需要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由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四省区有关部门的代表暂任公司董事。 可见神华集团董事会绝大部分由外部董事组成。董事长叶青自1995 年至1999 年兼任神华集团的总经理,2000 年以后不再兼任。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经营班子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均不是董事会成员。这种情况在公司董事会中是及其少见的。根据神华集团公司章程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依法决定除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之外的公司重大事项。主要职权包括审定公司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融资方案、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拟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制定分公司子公司设置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聘任或解聘公司总经理、根据总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解聘副总经理三总师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 据了解神华集团公司董事会平均每年开一次会议,并没有聘任专职董事会秘书。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的最高决策由领导班子联系,会议决定即董事会党组和经营班子共同决定。3.监事会 神华集团公司属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其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2000 年2 月国务院派出的监事会有以下四项职责: 1、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 2、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3、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情况; 4、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