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戏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戏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一、产生背景

歌剧产生于16 世纪末的意大利,以1564 年佩里和卡努奇尼采用里努奇尼的台本创作的《达芙妮》为历史上第一部歌剧,但是音乐没有留存下来。目前尚存的第一部歌剧是佩里与卡契尼根据里努奇尼的台本写的《尤利迪茜》。此后歌剧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音乐剧产生于三百多年之后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纽约百老汇。二者相距大约有300 多年。

此外,从文化背景上来看,歌剧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前后,它以复兴古罗马、古希腊文化为标榜,以反对宗教思想、提倡人的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赞扬对生活的热爱、歌颂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情。在艺术形式上,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方面都产生了大量杰出的作品。而音乐剧则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最初是市民文化中产生。因而,从文化品质上,歌剧属于古典文化范畴,而音乐剧则属于大众文化范畴。

二、艺术构成

歌剧以声乐为主,以舞蹈及其他表演为辅。歌剧中的声乐艺术属于“美声唱法”,主要是指起源于17 和18 世纪的意大利,强调自如、纯净、平稳的发声。声乐是歌剧中的重头戏,主要由咏叹调和宣叙调组成,由宣叙调展开剧情,咏叹调抒发情感。

而音乐剧则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其中声乐属于现代流行音乐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异同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异同 中国的戏曲与西方歌剧,是世界两大戏剧艺术体系的突出代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是多元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人们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及心理素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产物。因此,中国戏剧和西方歌剧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及深厚的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 中国的戏曲是古代的舞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最早的舞剧是葛天氏的《吕氏春秋·古乐篇》,这是一种集音乐、舞蹈、器乐为一体的艺术。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民间歌舞戏和参军戏。如歌舞大戏《大面》、《踏谣娘》,如产生于东晋时期的参军戏在隋唐时期仍属于“散乐”的范畴,并十分流行。 从原始歌舞逐渐发展成以歌舞演故事,是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历经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几千年。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是经过数百年的承续、发展,而成熟的渐变过程,因而中国戏曲根基深厚,艺术体系完善。 西方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歌剧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此意大利被赞誉为“欧洲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早期歌剧称为“音乐戏剧”,它是一种音乐、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它的诞生是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领域最伟大的一场革命。 ◆写意与写实方面 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对于美的艺术追求,都与各自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艺术观念息息相关。中国人认为“凡音之起,有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乐记》)。因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强调“以我观物”的美学准则。西方人则认为艺术应该“被物所没”,强调“以物现物”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国的戏曲与诗、词、歌、赋有着渊源的关系,偏重“言志”抒情,西方歌剧导源于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偏重再现模仿。中国戏曲“写意”求美,西方歌剧“写实”求真。这两种不同的艺术美学观与音乐的创造方法密切相关。 ◆在艺术表现方面 1﹑舞美。在戏曲舞台上,除去“一桌二椅”和简单的道具外便没了多余的装置,戏剧情节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表演而成。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西方歌剧则是花资不匪,重视舞台设计、戏剧动作及道具服装写实的综合艺术。从而形成了一种力求在各个层面上都达到真实的审美取向。 2﹑演员表演方面的差异。 西方歌剧在表演上存在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代表的西方“体验派”表演风格和以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为代表的西方“表现派”表演风格。中国戏曲表演则是“形神兼备”的表演,它要求演员创作角色要先钻进去,认识角、理解角色﹑然后跳出来,正确分析,寻找与演员认识和理解相吻合的表现形式。中国戏曲表

中外名歌剧鉴赏及对比(观后感)

浅谈中外名歌剧的鉴赏和对比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他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者是镇定灵魂的一种抚慰。”排除现代商业元素的融入,单纯来讲我认为音乐其实本身是一种可以让人肃静的艺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的载体。如果生活中还需要加入一种基调,便是戏剧性。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这便是我对歌剧的理解。简单地说,歌剧即是用演唱的方式来表演某个戏剧故事,其间往往带有连续不断的音乐。因为变幻的歌剧有其音乐和戏剧综合形式的本质属性,所以含有歌曲、戏剧、文学、舞蹈甚至舞台美术等许多门艺术贯穿其中。正是这种特色的综合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歌剧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载体并不断得到新的进步和发展。纵向观察,歌剧的地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区别和特色。由于笔者对歌剧艺术的理解仅停留在课堂,故无力长篇奇谈,仅选用中外歌剧经典之二——法国歌剧《卡门》和中国歌剧《江姐》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两部歌剧的每幕经典桥段进行分析,浅谈作者对中外歌剧的各自特点的理解,共同和不同之处和个人启示,并对未来歌剧发展过程的初步见解,望与君共勉。 《卡门》是我接触的第一部完整的经典歌剧,无论从逼真完美的舞台艺术和演员服饰,还是从表演者的歌剧表演,都深深地触动我对音乐的理解:最原始的心声当由半说半唱形式表达出来更显淋漓尽致,更显音乐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水乳交融。四幕《卡门》讲述一名生性无拘束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中,先后爱上士兵豪塞和斗牛士吕卡,最终当她为斗牛士胜利而欢呼时,却死在了豪塞的剑下。 歌剧的序曲《斗牛士之歌》耳熟能详,是一首在音乐会上经常被单独演奏的曲目,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虽然整体给人产生华丽、紧凑和引人入胜的感觉,但是同样也为整部剧情的跌宕埋下伏笔,暗示着未来未知悲惨的结局。每当卡门遭遇紧张局势或由暗转名时总会响起,交相呼应,明暗对比,给整体话剧蒙上一层神秘的跌宕气势,不仅让每一个人心情随其起伏跌宕。 第一幕主要是士兵豪塞和卡门的出场和见面。最著名的就是卡门表达内心悸动的那首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散漫的步伐加上婉转而有力的声音,将卡门的热情、奔放、神秘魅力的天性暴露无遗。与之后其在引诱豪塞而唱的另一曲咏叹调衔接恰到好处,后者节奏更浓烈,像是一种西班牙舞蹈曲,热情和野气将卡门的直率和泼辣性格自然流露出来。 第二幕之前的间奏曲基调依旧停留在洒脱和富有活力的氛围之中,第二幕将之渲染浓烈,吉普赛女郎的酒店欢歌纵情的场面,喧闹的人声刻意夹杂在紧凑的音乐中,将所有人的期待落在欢悦的氛围中,为下一幕做出了坚厚的铺垫。二三幕间奏曲属于一个过渡,将热烈分为转为温柔抒情,行情脉脉的温情,或许是这段轻柔优美的旋律,将故事由扬转抑,带到了转折的地方,同时也预示着卡门悲惨的人生以及坚强的内心之间的斗争,卡门悲剧人生略显端倪。 第三幕,最经典的便是中心曲《斗牛士之歌》,凯旋式的歌声节奏感突出,声音浑厚有力,把吕卡的勇敢和百战百胜的英雄魅力表现得恰到好处。之后还有一曲重唱的音乐给人不祥之兆,正是这种狂欢的场面,最终走向悲伤的第四幕。 第四幕,其中脍炙人口的西班牙舞曲的喧闹中转到两位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局。 提到法国歌剧《卡门》,作者比才功不可没。真实是其最大的特点,正是这种对人类善恶的真实体现,才对之后的歌剧发展创造了灵感。同时,比才运用的民间元素众多,不仅表现了民族文化,同时热情奔放更易表达感情。全剧以女工、农民和群众作为主人公,在当时的歌剧作品中实属罕见,作者的刻意创新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

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们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和表现形式。从它们的艺术特征上来看,有以下几点不同。2013 ■在唱法方面西方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终。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方法来划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这个区分是由歌剧的作曲家来给予区别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由一位男低音演员来主唱的,也可能是由一位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来主唱的;而一位老人却也同样可能是要么由男低音来唱、男中音来唱或者是男高音来唱;也就是说,一个剧中人的歌唱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来决定的。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根据角色,而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而在中国的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行当”的特点。每一个特定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比如,小生绝不是“男高音”;花脸也绝不是“男低音”,青衣不能作为“女高音”,老旦也不能作为“女低音”。任何一位演员,如果掌握了这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与发声要领,那么就可以演唱这个行当的角

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脸的演唱要领来唱好张飞,一个男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演唱要领来表演尤三姐。女演员演唱的男角色,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人物,而不是“女声”表演;男演员演唱的女角色,给我们看到的也同样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不会是“男人装女人”———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人物。由此可见,二者演唱方面的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音乐创作方面首先,中国的戏曲基本属于“一曲多用”的范畴,而歌剧则基本属于“专曲专用”。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盖尔曼所唱的歌曲,就不能也不应当通过什么手法改造后换上新词在《利哥莱托》中去给利哥莱托演唱。然而对于中国戏曲来说,它们的乐曲就可以通过板眼变化和曲牌连接来换上新的唱词进行演唱。比如,豫剧的曲调即可来演唱《花木兰》,也可通过板眼变化和曲牌连接演唱《朝阳沟》。因此,戏曲音乐构成了“一曲多变应用”的体系,而歌剧则构成“专曲专用”的体系。 ■在艺术表现方面1、舞美。在戏曲舞台上,除去“一桌二椅”和简单的道具外便没了多余的装置,戏剧情节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表演而成。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1]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异同通俗与传统分析 摘要:本文对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在社会地位、戏剧元素、音乐元素、舞蹈元素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从中得出: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而在众多的歌剧艺术作品中,普契尼的《托斯卡》则是所有歌剧中最富于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一部,也就是它自1900年罗马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本文从《猫》和《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入手,浅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和联系。 一、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子中文人墨客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20世纪初,源于欧洲

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沉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并且,从发展过程来看,歌剧一直延续了传统与古典,成为一种典雅、高品位的代名词。虽然它早已不是仅属于皇家贵族的音乐,但也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歌剧的艺术层次决定了它的欣赏者的欣赏层次和艺术品位。然而音乐剧不是这样一种“高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向下发展的艺术,是一种娱乐化、戏剧化、大众化、商业化的艺术,这使得音乐剧的受众更加广泛。 同时,社会背景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时欧洲社会的文化艺术无不效仿古希腊文化的典雅、严谨,歌剧于这个时候诞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决定了歌剧的发展方向。音乐剧虽同样源于欧洲,但发扬光大的舞台却是美国,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最善改变的地方。音乐剧这种形式不仅在感官上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冲击,同时以其娱乐化的精神和富于改变的手段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人生态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 再者,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还从人们的态度上看到,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但是看音乐剧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宗吴萍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被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他综合了各种舞台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于一身。王国维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同样是综合各种表现手段,以歌舞的形式演故事的西方音乐剧,虽产生一百多年,却是后来者居上,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尤其近些年来越多的音乐剧在中国上演,从《猫》到《歌剧院的幽灵》,他们各有所长,让中国的观众意识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但是关于音乐剧的一些问题却知之甚少,因此下面将中国戏曲和音乐剧做一简单的特征上的对比。 一、戏曲与音乐剧的相似之处 (一)综合性。 中国的戏曲始于原始歌舞,自优孟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的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到北宋形成宋杂剧,才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经元、明,进入了成熟时期。在它的萌芽、发展、确立、成熟和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不排持任何一种传统艺术因素的综合和借鉴,采取开放性的传统,具有极强的同化力,融化了别人,壮大了自己。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如武术本来是传统的防身手段,与戏剧并不相干,但被吸收融化到戏曲中,就成了塑造英雄豪杰武生、武旦行当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还有柔术、杂技虽有表演性质,虽主要属于一般的娱乐性的技巧炫耀,但一旦和剧中人物和舞台气氛结合,就形成了戏剧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贵妃醉酒》中的“卧鱼”。戏曲涉及的艺术门类之多,在古今中外的综合表演艺术类别中可以说是罕见的。 音乐剧也是以歌、舞、剧的合一为基本形态的,音乐剧的实质就是一种歌舞剧,但不是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只用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去唱,所以一部音乐剧中有爵士乐风格的,也有摇滚和乡村音乐风格的。舞蹈方面,不仅有芭蕾舞还有踢踏舞,也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的舞蹈词汇。

何为正歌剧

何为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趣歌剧,以及之间有什么差异和联系? 歌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体,把丰富多采的表现手段至善尽美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成为在本质上区别于其它舞台艺术的一种形式。歌剧基本上分正歌剧与喜歌剧两种。自17世纪初经长期发展又派生出多种类型,有正歌剧、大歌剧、喜歌 剧、轻歌剧、乐剧及清唱剧等。 正歌剧(opera seria) 这名词常指17世纪或18世纪早期的意大利歌剧,或者相类似的歌剧。题材崇高,以神话人物、英雄骑士为主要角色、营造一种理想化了的纯美境界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追求歌唱技巧的歌剧。是和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相适应的,在形式上注重华丽的演唱技巧。音乐包含序曲、咏叹调、有伴奏的宣叙调、重唱、合唱等。正歌剧不仅盛行于意大利而且还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作曲家也常采用意 大利剧作家的脚本写作正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喜歌剧 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这些国家的 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 正歌剧:盛行于十七世纪,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讲求歌唱技巧。 喜歌剧:盛行于十八世纪,取材于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趣歌剧 属于喜歌剧的特殊重要类型。一般分为两类:①意大利趣歌剧:指18世纪具有喜剧性内容的意大利歌剧,与正歌剧相对而言,常取材于现实生活,通常分为两幕。剧中人物分正角与趣角两大类,后者以男低音为重要角色。剧中无对白,多使用干朗诵调,有重唱,并常有小合唱的终曲。意大利趣歌剧在1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如G.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大利作曲家G.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②法国趣歌剧:19世纪法国喜歌剧的变种,是一种较轻松活泼的通俗音乐喜剧,部分对话使用说白,规模接近于独幕歌剧,也有分为两幕的,J.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尔甫斯》为其代表。 轻歌剧 源于喜歌剧和歌唱剧,因此它可以自由地运用对白。剧本题材通俗轻松,内容大多抒情。结构通常比较短小,大多为独幕剧形式。剧中除独唱、重唱、合唱外,还有说白。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与正歌剧的严谨风格形成对比。轻歌剧这一名称源自意大利文“operetta”,其原词意为“小型歌剧”,它是歌剧的缩小形式,因此,“operetta”又可译做“小歌剧”。在一般意义的“轻歌剧”,是指法国的轻歌剧和维也纳 的轻歌剧,也把滑稽歌剧为轻歌剧。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 艺术的异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一样都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与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独特之处在于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中的音乐、唱词、舞蹈、美术、灯光都是用来说故事的,歌舞必需和故事相结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每一个安排都应该有戏剧理由,歌舞必须非常自然地融进剧情,非常有机地整合在故事中,不是生搬硬套歌舞,堆砌歌舞。以《猫》为例,所有的表演就是围绕着在讲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剧情进行的。这也是音乐剧与相声,曲艺等只有表演没有剧情舞台艺术的区别所在。以《囚中之舞》为例,舞蹈推动了剧情发展,各色歌曲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尽可能地简化故事情节,将复杂的剧情、角色的情感以及戏剧的冲突用音乐,舞蹈,演员的语言动作和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剧的舞蹈形式不拘泥于一种,如《猫》就融合了芭蕾、爵士、踢踏舞等多元化舞蹈元素,观众从一场音乐剧中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舞蹈方式,美轮美奂。音乐剧的舞台设计也相较其他舞台表演形式逼真,如《猫》的3倍于原物搭建的猫窝舞台——“垃圾场”,《囚中之舞》阴暗晦涩的女子监狱让观众有如同在观赏电影一般真实感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不得不说是一场美的盛宴。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 2013年06月13日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当我们在观看一台音乐剧的时侯,我们会被舞台上所营造的很有意境的氛围还有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所吸引,也会被华丽逼真的舞台布景所感染,不知不觉就会身临其境。而当我们品味一出中国戏剧的时侯,我们也会为那一板一眼的唱腔,还有一招一式的身段,以及简洁却应景的舞台布置和别具东方神韵的细节处理而折服。 一个是在西方的优雅开放中孕育而生; 一个是在东方的古典内敛中脱颖而出。 西方歌剧是在西方广阔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艺术之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中国戏曲的本质截然不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著名剧作家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广泛而深刻的反应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但是他们又不属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和全世界。 中国戏曲的生命力极强。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悲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就是中国戏曲。古希腊戏剧在雅典时期比较繁荣,印度梵剧产生于纪元前后,公元5到10世纪比较繁荣。中国戏曲在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才完全成熟,比前面两种戏曲至少晚了一千年,可以说是三者中最年轻的。但中国戏曲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丰富、改革更新和发展,一直继续到现在,表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一、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相似之处 1、从历史形态来看,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从原始社会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而西方歌剧的产生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中国戏曲历经先秦到初唐漫长的萌芽阶段,最终在唐代形成,再到宋金元时期达到成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空前的繁荣鼎盛。西方歌剧则历经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众多音乐形式的演变的发展,最终在16世纪诞生。可见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

2011年05月 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 文/王佳 摘 要: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关键词:音乐剧;特征;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0-02 科教纵横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音乐剧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 1、综合性 指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上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现代性 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性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国式的踢踏舞,不光有芭蕾舞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舞蹈语汇。事实上,很多的现代舞蹈动作都起源于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音响、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音乐剧的舞台。 3、多元性 多元性指的是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如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Revue),舞蹈也有多种流派。 4、灵活性 即不拘—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从布景上讲,《西贡小姐》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从天上降下来,传统上是做不到的,音乐剧则可以花本钱让直升飞机从天而降。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伦敦西区受轻歌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例如《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5、高度的商业操作性 因为音乐剧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我们知道,音乐剧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录相制品,演到一定程度才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应该说,这也是反映了观众的需要。 简言之,音乐剧就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不同的人对音乐剧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文化背景。除此之外,音乐剧的那些制作人、作曲家、词作家,甚至那些表演者也都有不同的胃口,其中最大的争议可能是在纽约百老汇和在伦敦西区之间。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她的发展是和美国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美国的音乐剧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这些风格跟过去的摇摆舞、踢踏舞有密切的关系,也和美国芭蕾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因此,美国音乐剧有它的传统。1904年,比特尔 踪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演出船》综合地把歌曲、舞田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结合得相当好,“老人河”等都是《演出船》中的著名歌曲。另外,正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到了1943年,美国音乐剧舞台上出现了《俄克拉荷马》,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进展,即把舞蹈非常紧密地融汇在剧情之中,而不是过去那种似乎让你感觉到在剧情进展中暂停一下,给一段舞蹈或者给一曲歌的油水分离状况。传统歌剧往往就是如此,例如《茶花女》,第三幕开场给出了丁几段舞蹋,但这舞蹈与故事的进程不是那么特别有关系,似乎仅仅是一段华彩的炫耀。1957年,《西区故事》又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舞蹈、剧情和歌的结合非常流畅、平滑、顺理成章。一个好的制作不是为了舞蹈而编舞,不是为了唱歌而把戏停下来,也不是为了入场时的“亮相”而安排剧情进展。《西区故事》体现了场景、歌、舞非常流畅的结合另外,导演、舞蹈设计帅配合的密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到1975年,有人认为《平步青云》在这方面是达到顶峰了。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对话的安排也能够和歌舞穿插得非常流畅和同步,这也许是百老汇在那些年代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伦敦西区相比,这显得非常突出。那时候,美国搞音乐剧的人可以尽情贬低伦敦。 伦敦则更多地受歌剧和轻歌剧的影响。有些纽约人认为,伦敦太偏重歌剧和轻歌剧,英国人不如道怎么去制作音乐剧,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英国人不太善于运用舞蹈语言。英国虽然也在音乐剧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别突出的改 210 2011.05

歌剧与戏剧的比较

歌剧与戏剧的比较 时间艺术作为时间艺术的戏剧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它们的作品同都在时间流程中展开,具有不间断性,并通过对时间流程的阶段性划分,使作品的发展体现出层次和结构,例如呈示、展开、高潮、结局等。其次是两者的作品都具有发展性。与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深入细节品昧的造型艺术相反,戏剧与音乐的艺术形象都是逐步丰满、逐步完成的。作品的欣赏总是先由细节积累,最后才造成整体印象的。再者, 这两种艺术都必须通过素材的内在联系,如重复、循环、再现等手段,克服稍纵即逝的短促性,使信息在记忆中形成线索,因此线条思维在这两种艺术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是音乐和戏剧又是两种不同的时间艺术,时间的概念并不完全戏剧中的表演时间,无论剧中人在回忆昨日 黄昏的约会还是梦想明天的婚礼,都得在完成行为所需要的真实的时间中进行,亦即与观众正在感受着的时 间是同步的。但音乐中的时间,却是一种心理时间,它是无数次行为进行时间的概括,它并不受表演时间的限制。例如忧郁的心情,它可能是笼罩终身的,也可能只是掠过心头的瞬间阴影, 但在音乐厅里这样的片断既 不可能一二秒,更不可能是无休止地进行,通常只有几分钟而已。因此,综合两者特性的歌剧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时间就出现了两种类型: 行为进行时间与表情时间,前者是真实时间,后者是虚拟时间。 音乐所需要的表演时间,是由音响符号运行规律所决定的。为了使各个孤立而抽象的音响符号系列化,并能够表现某种意义,作曲家总是通过某种格律化的形式把它们组织起来--例如用一定的曲式表达一段完整的 乐思--这种格律化,通常是以某一组符号的周期性重复或循环为基础的。命运之神敲击贝多芬的门决不会 只敲一次的,它至少得三四次乃至几十次才能构成一点意思。 表意符号--语言,则无须这种重复的格律。荷马早就说过:"有什么比重复叙述一个故事更令人厌倦的呢?" 因此,在表达一个最简单的意象上,音乐和戏剧的推进速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舞台上表现一个角色 的猥琐,让他当众用手指挖鼻挑牙,或者一句粗话就足够了,那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而音乐则需要比之更长的时间进行表达。 音乐与戏剧进展不一使歌剧成了先天两腿就有长短的跛子。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歌剧让人看来是那样的滑稽:情节紧张地发展着,到了让人心急火燎的时候主角却会笃悠悠地唱上一大段。 且以普契尼的《托斯卡》第三幕卡伐拉多西咏叹调《今夜星光灿烂》为例: 《托斯卡》原是法国剧作家萨尔杜(V.Sardou,1831-1908)的五幕悲剧。普契尼把它缩成三幕,并将法国大革命背景淡化,故事移到罗马。歌剧叙述画家卡伐拉多西因帮助政治逃犯而遭受规觎他情人的警长迫害的故事。卡伐拉多西在临刑前为"天空中星光灿烂,大地正散发着芳香,"而感慨, 幻想着 "草地上有轻轻的脚步声, 爱人悄悄进来,我投入她的怀抱。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难忘,轻纱下是她美丽的容貌和身材!" 转而又悲叹"爱情梦幻将要永久消失的时间已来到,我将要绝望地死去,我从没有这样热爱我的生命!"在这段 音乐进行的同时,剧情却是停顿的。 这样的例子在歌剧文献中可谓俯拾皆是。从戏剧文学的立场观察,人们会对这种剧情发展时间的拖延很不以为然,并会认为动辄就有大段的抒情,使得情感成为廉价品。但如果站在音乐的立场则认为,这正是歌剧发挥自己抒情功能的范例,听众会给这种时间上的不真实以宽容,甚至认为在时间流程上享有虚实结合的自由却 正是歌剧的特权呢。 空间艺术歌剧和话剧又同样都是开展在舞台空间的艺术。但由于音乐的心理活动性质而致使这种以音符覆盖的戏剧具有了某种虚拟的性质。 就本质而言,传统歌剧的剧中人物不用日常生活的语调说话而用优美的歌声唱出内在的思想感情,这本身就与生活的真实不一。观众必须认可这种不真实性才有可能接受歌剧形式。这种不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 歌剧的舞台空间带来虚拟性。 威尔第的《阿伊达》第一幕第四场有一段三重唱,三位主角唱出各自的内心活动 : 安涅丽斯要窥破阿伊达 对拉达梅斯的爱情,拉达梅斯唯恐自己的真情被揭露,而阿伊达则为祖国的沦亡而悲痛。所有的听众都明白,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课论文)老师:王小莉 时间很快,歌剧与音乐剧欣赏的课程即将结束,虽然自己本身不是学音乐的,但是通过不断地视听,似乎也有一些感觉。下面就大众与个人观点谈谈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 首先,谈谈何为歌剧,何为音乐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其次,谈谈二者的区别,即异同。 1、音乐剧主要是面向老百姓;歌剧的观众则大多都是贵蔟。

2、歌剧以流行音乐为主,以古典音乐为辅;音乐剧以美声唱法贯穿全剧。 3、歌剧以夸张的咏叹调与宣叙调表示内容,全剧侧重点为心理;音乐剧少了宣叙调和咏叹调,多了无伴奏对白,全剧以内容为中心。 4、音乐剧强调声乐的技术含量,而歌剧强调舞台效果。因此,歌剧比音乐剧多了舞蹈的成分。 5、歌剧内容多以暗调为主,而音乐剧永远是高雅、愉悦的。 6、从唱法上,歌剧有通俗(如摇滚、蓝调、爵士、乡村、R&B等)、美声两种唱法,而音乐剧绝对只用美声唱法。 7、音乐剧的伴奏以现场管弦乐为主,而部分歌剧(如《猫》)的伴奏是事先录好的。 8、从内容上讲,歌剧强调“想象、现代”;音乐剧着重“优雅,愉悦”。 事实上,很难对这两种艺术形式制定准确的区分标准,但是对那些常去剧院的观众来说,二者各自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最后,谈谈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与其说音乐剧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倒不如说音乐剧是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虽然它具有艺术手法的综合性,但就艺术形式来说它依然独具歌剧的传统。仔细分析;如果话剧不用道白,舞剧不用舞蹈,那么我们肯定不会称之为话剧和舞剧了,因为道白和舞蹈是它们各自唯一重要的特征。可是,音乐剧要是没有了道白和舞蹈,它依然是音乐剧,因为他属于歌剧的类型,它传承的是歌剧的特征,它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歌唱。它只是属于戏剧的一个范畴。从歌剧,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到充满歌剧色彩的音乐剧。音乐剧在牛津简明音乐

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 音乐剧的音乐形式是歌剧化的,它是古典歌剧艺术的现代传承。是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音乐剧与歌剧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断代。 与其说音乐剧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倒不如说音乐剧是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虽然它具有艺术手法的综合性,但就艺术形式来说它依然独具歌剧的传统。仔细分析;如果话剧不用道白,舞剧不用舞蹈,那么我们肯定不会称之为话剧和舞剧了,因为道白和舞蹈是它们各自唯一重要的特征。可是,音乐剧要是没有了道白和舞蹈,它依然是音乐剧,因为他属于歌剧的类型,它传承的是歌剧的特征,它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歌唱。它只是属于戏剧的一个范畴。从歌剧,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到充满歌剧色彩的音乐剧。它有非常纯正的血统,从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乔治·格什温、理查德·罗杰斯、伯恩斯坦、韦伯、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这些伟大的人物之间要么是同属欧洲体系,要么象乔治·格什温和伯恩斯坦有师徒情份,或者,象普契尼和韦伯不同时代却共同拥有迷人的旋律,这也经常让我错误的以为《当晴朗的一天》和《回忆》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正如韦伯所说:他在创作的时候没有觉得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不同;“可能因为我是出生在20世纪,如果出生在18世纪,我可能就写歌剧了”。音乐剧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的注解是这样:MUSICAL 歌舞剧,一种近似轻歌剧[OPERETTA]的戏剧体裁,但通常指美国的从纽约百老汇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比起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显得更为复杂精致而更接近歌剧。假如我们用德国伟大的歌剧大师瓦格纳对歌剧的论断来看音乐剧;即“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那么,我们也可以这么说“音乐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已。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坛之上,有代表性的创作作品凤毛麟角,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因为这类观众必须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歌剧常识和音乐涵养的基础上,它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因此,它的观众在很大一部份是我们所谓的“圈内人”。但同时,在从后工业化时代转变为资讯时代,电影、电视、网络对大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人们对娱乐的取向已经变得更加广泛,单就一种艺术形式也需要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逐渐占据了歌剧的市场份额成为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

音乐剧剧目一览表

音乐剧剧目一览表 西方音乐剧 A字部 《不可无礼》(Ain’t Misbehavi’) 《经典巨著》(A Class Act) 《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 《快板》(Allegro) 《安妮》(Annie) 《安妮,拿起你的枪》(Annie Get Y our Gun) 《万事成空》(Anything Goes) 《掌声响起》(Applause) 《前世今生的阿伊达》(Aida) 《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 《困苦中的年轻女人》(A Damsel In Distress) 《什么是艺术?》(Art) 《一个欢快的姑娘》(A Gaiety Girl) 《刺杀》(Assassins) 《X大街》(A venue X) 《爱的观点》(Aapects of Love) B字部 《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美丽游戏》(Beauty Game) 《铃声在响》(Bells Are Ringing) 《大河》(Big River) 《劲爆的彩绘管子》(Blue Man Group:Iubes) 《兄弟情仇》(Blood Brother) 《舞厅》(Ballroom) 《做个好人》(Be good) 《亿万富翁》(Billion Dollae Baby) 《乡村歌手巴底》(Buddy) 《再见了小鸟》(Bye Bye Birdie) 《南海天堂》(Brigadoon) C字部 《酒店》(Cabaret) 《卡米洛特》(Camelot) 《坎坎舞》(Can-Can) 《坎戴德》(Candide) 《卡门琼斯》(Carmen Jones) 《嘉年华会》(Carnival) 《旋转木马》(Carousel) 《猫》(Cats) 《棋王》(Chess)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异同 00648043 姚金宇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们各自遵循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显现出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美学特征。一方面,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随着各自音乐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成熟过程而逐渐形成、完善的表演体系,在音乐为主、多种艺术形式汇聚的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在二者各自漫长的发展史中,具有本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东西方不同的发展环境都对戏剧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西方歌剧的历史概况 西方歌剧的诞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歌队和角色朗诵、吟唱的韵文都附加伴奏。随后经历了中世纪的教仪剧【1】、15世纪的田园剧【2】、早期意大利牧歌剧【3】,以及15世纪末在意大利宫廷出现的幕间剧等形式。其中,幕间剧这种在戏剧表演的幕间安插音乐演出,迅速成为比戏剧本身更受欢迎的节目,并影响了新的艺术形式——歌剧的发展。 西方歌剧的真正诞生,一般认为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早的一部音乐戏剧诞生于1597年,名字叫《达夫尼》【4】。西方音乐史上至今保存最早的,也是第一部对外公演的歌剧是写于1660年的《尤利迪斯》【5】。随后西方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个不同风格的歌剧派别,包括佛罗伦萨歌剧、罗马歌剧、威尼斯歌剧、那不勒斯歌剧等,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伟大剧作家,例如莫扎特、罗西尼等。 不难看出,西方歌剧传承了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的宗教、礼仪的内容,但却本质上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对自由的呼声体现在了歌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西方歌剧的魅力在于它不是用单纯推理分析展开剧情和人物,而是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把人物中最本质最原始的内心活动放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面前,通过感官的刺激使我们感到真正的戏剧力量。因此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剧”的因素在歌剧艺术中已经退居其次,而对音乐本身的追求成为了推动西方歌剧发展的主流力量。 西方歌剧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有特色的音乐系统。歌剧运用咏叹调、宣叙调、宣叙调式的咏叹调和咏叹调式的宣叙调完成的,并常出现重唱、合唱的演唱形式。歌剧在演唱的时候使用美声的发声方法,这也是由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那种试图表现神权的空虚、阴暗的音色和单纯显示歌唱技巧、毫无生命力的冰冷的声音已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时代需要真正表现人类情感的声音,需要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声音。 总体来说,西方歌剧各环节的发展无一不充满着历史、民族的痕迹,它是西方文艺复兴思想变革的产物。而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西方歌剧也逐渐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1】中世纪的许多作品与宗教相关,戏剧化的表现了基督教圣徒们的生活片断 【2】田园剧大都应贵族的要求而作,在各城邦的宫廷演出,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 【3】牧歌套曲可能是用对话来表达简单的戏剧情节及一系列场景和情绪,有田园场景或至少采用田园题材,用一组牧歌来描绘这些简单的情节,人物以形成对比的小组唱或短小的独唱加以烘托。 【4】《达夫尼》讲述了太阳神阿波罗初恋的故事:阿波罗杀死了巨蟒皮同后,向丘比特夸耀,丘为了报复,他借达夫尼的爱情来折磨阿波罗,达最后变成了月桂树使阿沉浸在深的悲痛中。 【5】《尤利迪斯》是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婚礼而作。歌剧的情节大致是:尤丽迪茜是奥菲欧所心爱的妻子,她和精灵们与牧童们在草地上采花跳舞,不慎被毒蛇咬伤致死。精灵达夫尼把噩耗告知奥菲欧。悲痛中的奥菲欧求教于维纳斯,在维纳斯的帮助下,奥菲欧到达冥府,乞求冥王,获准让尤丽迪茜起死回生,并带她返回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