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融合

多元文化融合
多元文化融合

二、多元文化融合中国文化传统形成的第二个背景条件是多民族、多国家文化融合和渗透。“多元”、“合金”、“融合”解。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有几个转折点。 中国文化融合的四次转折点。 (—)华夏文化形成华夏文化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末期至父系氏族时代。在黄河中上游分布着华夏文化圈。

在黄河下游分布着东夷文化圈。两文化圈组成黄河文化主流。黄河东西部政权交替主政,促进了东西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黄河文化形成之际,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等也有其他文化在发展,周至秦时期,成为黄河,长江乃至五大河流域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中国的版图正是在这种融合中逐渐扩

大的。图2.2.1 秦版图

(二)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早在华夏文化形成之际,周边已经出现其他族的文化,例,“东夷”、“南蛮”、“北狄”、

“西戎”等。尽管这些称呼在当时确实含有贬义,但也说明在周以前,中国版图内不仅仅只有华夏文化,还有其他族的文化。

华夏族与其他族不断接触、融合,形成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关于汉族。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早在周时就开始了。这个融合也包括了战争和冲突,但也包括了经济文化的往来和交流。

我们大致可以以汉代划一个界线,汉武帝以前,融合更多地是汉族以武力拓疆进行的。管理极限。至汉武帝(刘彻)时,通过北击匈奴、南下平越,最后巩固了秦时建立的版图。当时的中国版图可以说已是大到极限,从古代管理的角度看,其也大到极限。因此,继续依靠武力拓疆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从汉武帝以后,中国的对外战争,几乎都是防御性的,对邻国没有强烈的领土要求(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基本上以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为主。

汉代以后,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几个主要途径:

1、经济交往使民族文化互相同化

最典型的是汉代,汉族人与匈奴族的交往。

介绍匈奴。匈奴与汉的同化。

图2.2.2

汉反击匈奴全图

图2.2.3 霍去病像图2.2.4 霍去病墓前石马

图2.2.5 王可伟油画:霍去病收复河西

2、贸易之路成为连结各民族文化的纽带

介绍“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穿越西域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中原与国外进行贸易时,必然会与这一带民族互相沟通,其中也会进行文化交流。

图2.2.6 张骞出使西域图

析:丝绸之路式微的原因,以再驳斥“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必然导致封闭的中国文化论。

个性”

图2.2.7 古楼兰遗址

图2.2.8 新发现的古楼兰壁画⑴

图2.2.9 新发现的古楼兰壁画⑵

图2.2.10 新发现的古楼兰壁画⑶

说明:丝绸之路穿过的西域一带,如古楼兰,在中唐以前,河流婉延流淌,地表植被丰盛,牛羊逐水草而居(见图2.2.8-2.2.9),人民生活并不像现在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灰蒙蒙一片(见图2.2.10)。唐朝末年,西域发生地理大变迁,河流潜行地底,沙漠扩大,

古楼兰等逐渐被沙漠掩埋,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样子(见图2.2.7),丝绸之路方才逐渐式微。

3、成功的民族宽待政策成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

由于秦汉时,中国的版图已经大到古代管理的极限,因此,汉以后历代皇帝都意识到,皇朝管理对边疆的少数民族来说,已是鞭长莫及,即使穷兵黩武,也往往不济于事。于是一些英明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往往采取的是尽量缓和民族矛盾的宽待政策。

例:唐太宗与突厥(Turk)民族。

其中,最突出的是:

★“和亲政策”。例: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的赞普(臧王)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弃隶缩赞。

图2.2.11

文成公主进藏图

图2.2.12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自治政策”。例:唐时的 “羁縻(mi)州”——“夷僚之户皆从半输”。

以上民族宽待政策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除可获得边境安宁外,更主要的是促进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中国与亚洲邻国的文化交流

一个民族如有谋求发展的愿望,既使处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状态,她也会想办法打破封闭。介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及外来文化大规模入华之始的情况。

(四)中西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丝绸之路,但大规模出现是近代的事了。

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也带上了异域文化的色彩,其中最典型的是戏剧。

例:中国戏剧的产生及其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

中国戏剧的多民族性和中外交融性表现在:

l、戏曲的音乐和演技带有突出的中亚和“西域”色彩。

中国传统民乐与西乐的区别:“乐器之和和“旋律之和”。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与美学思想。

2、戏曲文学部分吸取了印度文化的精萃,如佛教文化。

3、近代以后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和美学的有益内容。

因此,有人说,当代中国戏剧实际上是以中为主,“三美”(中国、印度和西方)皆具的产物。

除了戏剧以外,中国在近代以后,一直到现代,均大量吸收了外国,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尤其是科技、哲学以及现代经济管理、教育管理和国家管理等方面的文化。

说明古代中国(公元五世纪之后)与欧洲文化的交流,其出超大于入超,原因是文化的流通特性,与中国是不是封闭无关。文化有这样—种特性,那就是高层次文化会向低层次文化流动,而低层次文化要向高层次文化扩散就比较困难。

附图:环境与系统间信息传播的几种状态。

图2.2.13的含意是:参阅龚红月:《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结构》载《暨南学报》1995第3期。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地冲突与融合

论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传统文化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与融合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1]。网络文化的产生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对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为了能够清晰的把握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展开论述,探究二者的冲突与融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发展,有其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的血脉与经络。认识这个脉络与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握其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其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2],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 、孕育时期-殷周时期。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经济有所发展,阶级对立越演越烈,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久而久之,在原始的宗神观念、图腾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命运观念,天命观念,神鬼意识。为了预知天命和自己的命运,古代人在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后来对这些占卜的方法和记录加以总结形成“卦辞”和“爻辞”,编撰成书《周易》。这就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关天地,人生,吉凶,祸福,美丑,善恶等观念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与胚胎时期。 2 、发展成形时期-春秋战国至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发展的理论化时期。根据《尚书》,《诗经》,《左传》等文献的记载,阴阳、五行、天命、神鬼、天人等观念,在春秋中后期得到了重大发展,逐渐系统化,理论化。这就为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供了思想资料和认识基础。在思想文化初步发展的起初上,开始形成关于“天道”和“人道”的系统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了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多元互补互黜,逐渐发生融合。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势力的争斗,导致各种思想理论此起彼伏,直至汉武帝上台后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合法的主导地位,但从此,儒学中渗透了道家,法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这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儒道为主体的多元格局。 3、融合与演变时期-晋至唐宋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大发展时期。晋时期儒,道思想进一步合流,演变为“玄学”的理论形式;道家文化历经“黄老之学”的思想融合演变为道教文化;两汉时期,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完成了本地化,从此出现了儒、道、释三教并存,融合发展的局面。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合和演变的结果,出现了宋明时期的“理学”。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时期。 4 、反省与转型时期-近现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加上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一批富于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进行反省和总结。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不足,开始引进西方文化,认知西方文化中与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引起了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一直以来冲突和融合被认为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冲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冲突即意味着其过程中可能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甚至是对当地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但冲突亦是文明传播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通过对当地的武力征服,强行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各种物质和精神文明。当一种文明侵入,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促进文明的发展。而融合则是促进文明发展的一种柔和的方式,文明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明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这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过程,各种文明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博采众长,这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含义,因此文明融合世界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其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当今时代和平发展的主题更倾向于以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明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冲突,融合,文明传播,文明发展 【正文】 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发展向来都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与融合中向前推进的,文明里面包含了文化,而文化又是文明的展现形式,因此,文明的冲突过程中文化之间的交融便成为了文明冲突过程中人类种群之间的一种载体。在人类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把历史推向了今天。如今,文明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未来人类共同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人类社会也将在文明和文化的交融里达到统一。 【文明的冲突】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时代的更迭往往少不了战争与征服,而文明的冲突作为其中一个因素也必不可避免,冲突带来的文明碰撞更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熠熠生辉。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发表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他指出: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什么是文明冲突,萨缪尔.亨廷顿定义为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而界定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文明冲突固然存在,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文明冲突在文明发展中的表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虽然这是一次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战争,但这次战争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希波战争实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普通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希波战争及希腊方面的胜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再者我们就提到亚历山大东征,这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

第五单元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可以传承的文化包括 ( ) ①远古的神话、史话②文明古迹③生活方式④人生态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一个国家或民族要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②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③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为世界所尊重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一样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欧洲人的生活习惯与亚洲人有很大不同,这归根到底是决定的。 ( ) A.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B.人种的区别 C.历史的差异 D.居住的环境 4.每个民族都有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 ( ) 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②使世界文化变得多姿多彩 ③是世界文化冲突的原因④是由该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蒙特卡洛的投票结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城市(上海),以一个合适的主题举办世博会。这个城市选择的合适主题是 ( ) A.城市,远离硝烟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D.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6.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是 ( ) A.文化的单一性 B.文化的多样性 C.文化的继承性 D.文化的融合性 7.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雅典奥运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向世界展示了古代希腊文化和现代希腊的风采。这告诉我们 ( ) ①奥运会不仅是金牌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②一个国家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③应该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全面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 ④只要有灿烂的文化,奥运会的举办就能获得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温家宝总理曾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因此“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说明( ) ①各国文化应该是有差异的②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差异会引起冲突④不同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从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人体模型解剖、彗星入水、崇尚运动、追求创新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极大不同。我们的文化不讲解剖——科学精神的体现,而是讲究整体认知;我们不认为彗星是吉祥之物,而是认为它是不祥之物。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是( ) ①居住的环境不同②生产活动方式不同③社会组织形式不同④人生态度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上海“申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 ) A.上海城市规模比其它城市大 B.上海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C.上海的经济比其它城市发达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1.探戈舞原由阿根廷创造,传到欧洲变成上流社会的舞蹈,后又传回阿根廷变成适合普通人的舞蹈。这说明 ( ) A.不同文化会产生对立 B.全球化趋势使一些民族文化消亡 C.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强化民族传统 D.探戈舞经过传播已失去其本质 12.《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中国美丽的爱情传说,经过艺术家用小提琴协奏曲、芭蕾舞等不同形式的演绎,已走向世界。这告诉我们( ) ①中外文化可以相互交融②中外文化的碰撞可以产生崭新的艺术 ③中外文化在交流中前进④文化交流将使一些民族文化失去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以下反映多元文化交流的事件有 ( ) ①“中国功夫”在国外受到欢迎②奥斯卡影片评选中,多部外国影片获奖 ③在奥运会上,不同肤色、语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 ④2004年,“中国文化节”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举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现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趋势 ( ) ①使文化越来越走向统一②是不同文化共同生存、共享文化成就的过程 ③使文化产品流动越来越快捷④推动各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05年晚会节目的其中一个亮点是魔术《丹尼斯梦幻》,外国人表演艺术家首次参加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这说明 ( ) ①中国文化已愈来愈开放②中国文化已经与世界文化交融与沟通 ③中国人更喜欢外国艺术④春节晚会是外国人的舞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继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成功举办“中国文化年”之后,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活动在中国隆重拉开帷幕。中法互办文化年,是因为 ( ) ①人类文明彼此存在差异②中法两国文化已融为一体 ③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能博采众长④我国文化发展离不开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近几年,京剧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也涌现过—批优秀剧目,但不少改革者在鼓吹“艺术创新”时,迫不及待地将西洋艺术嫁接到京剧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出现以上情形的原因是( ) A.忘记了艺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 B.不能把西方的文化吸收到中国 C.不同的文化不能相互借鉴 D.不能搞艺术创新 18.日剧、韩剧,加上美国当红肥皂剧风靡中国城市,青少年、白领人人争睹……;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快成了明日黄花……。这说明 ( ) A.外国文化比中国文化优越 B.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低 C.我国应加强文化建设,重视发扬传统文化 D.我国应积极引进外国文化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doc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山西省第一家规划设计和建成上线运行的地市级数字文化工程,是我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工程,是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也是我市“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工程情况 (一)建设思路 1.资金来源:一是2013年我市申请创建国家示范区,原市长李正印专门从2013年度市长基金中拨出782万元,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二是该工程被列为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文化部资助50万元。 2.建设背景:该项目是正式从2014年10月开始建设。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工程?如果按当时文化共享工程标准建设,我们可以“买一批电脑,建一个网站,联一个大网”,就很容易完成工作要求。政府给我们这个项目这么多钱,这是朔州建市以来文化系统单笔资金最大项目,我们想要通过这个项目发挥文化惠民最大效益,让朔州老百姓通过先进技术享受先进文化。考虑到以下两点,对原来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 一是文化部、财政部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

工程,但发展仍不平衡,中央财政对县区、乡村有投入,对我们市级没有投入,而且县乡文化共享工程设施利用率低、存在着“肠梗阻”现象;二是文化部当时已提出开始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要求,国内南方先进城市已在探索实施,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3.建设思路:本着大文化理念,通过整合文化共享、数图推广、电子阅览室三大工程,整合文化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等馆内、馆外、系统外三大信息资源,整合文化管理、服务、需求三大职能,在源头上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起始一公里,在终端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朔州文化工作新平台、新领域。 (二)项目内容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两中心两站一平台”系统项目,是由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241.395万元,其中软件平台由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两中心:市文化局数字文化管理中心、市图书馆机房中心;两站:市博物馆、市群艺馆数字服务站;一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分布式互联网站集群——朔州数字文化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有文化资讯、文化有约、群众文化、数字场馆、特色文化、专题片、文化志愿、文化艺术、文化共享、文创商城十大栏目。该项目2017年7月17日上线试运行,8月24日通过专家初审。 二是“六馆八库”资源项目,由中科九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389.65万元),包括数字图书馆、群艺馆、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红色文化馆六个数字场馆或虚拟全景场馆,还有“右玉精神”、朔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解读_喜福会_中的母女关系

3 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 ,还不得不忍痛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 文 ( 母 寓 , 性 [ 1相 [ 2长 ,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李雪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 ,集中展现了华裔 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以及最终相 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揭示了血浓 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 : I10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辱 ,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 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 ,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 ,连年灾害迫 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 ,跃居美国畅销书的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 ,名为少奶 榜首长达 9个月之久 ,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 25种奶 ,实则童养媳 ,受尽各种侮辱 ,最终凭借自己的智 文字 ,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 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 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 (母女关系)主题。极大伤害 ,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 ,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 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出绝境 ,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 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活。这 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 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 ,乡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不得不隐藏在原有 从个人的记忆出发 ,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将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 我经历放大 ,将家庭矛盾、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 ;同样也是受 的层面 ,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 言化 ,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树立了近自己的女儿们 ,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 ,成 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 ,对于母亲的管束 ,女 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 ,在这个种族、阶 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 ,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 向另一个家庭”。]5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互认同的悲喜剧。 流坐庄 ,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于美国 ,真如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当初“逃离”旧中国 ,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 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 [ 1 ]1 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 ,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 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 ,寄人篱下受尽羞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 ,吃美国食品 ,穿美国衣服 , 作者简介 :李雪峰 (1984 - ) ,女 ,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55?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论数字文化馆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40441.html, 论数字文化馆建设 作者:张金湖 来源:《神州民俗》2017年第0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广东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设经验,本着相互学习,相 互交流的原则,抛砖引玉,提出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解决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实践;经验;建设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中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文化部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首次把文化馆“具备数字化服务基本能力”列入必备条件,突出数字文化建设;2015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 见》,要求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公共文化“互联网+”建设要求。从2015年伊始,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文化部、财政部的支持与指导下,积极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连续两年,全国共启动25家单位开展数字文化馆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900万,其中省级试点广东省文化馆、地市级试点东莞市文化馆、区县级试点深圳市福田区 文体中心一共三家单位入选国家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与此同时,广东省文化厅提出重点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构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形成“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线下联动、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全省数字文化建设呈现一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围。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随着我省广东公共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级试点单位均反馈国家、省里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试点单位很难开展相应的数字化工作。各试点单位只能本着立足实际,总结经验,针对问题的原则,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探索数字文化馆建设。广东省文化馆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多次向文化部全国文化发展中心反馈标准建设问题。为了编立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指南,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广东省文化馆成立文化馆联盟,为指导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为创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各地文化馆在统筹规划中,开展高效、高质量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以促进全省文化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广东数字文化馆标准指南的编立工作日益迫切。广东数字文化馆标准指南是提高文化馆数字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机制,从横向方面是基于文化馆的基本职能,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字资源规范、业务系统规范、线上线下服务规范、管理运营规范、评估评价等方面;从纵向方面是基于文化馆的组织体系架构,本着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鼓励首创的原则,针对省、副省、地级市、县(区)文化馆不同级别不同地域的文化馆提供不同的建设标准指南。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试卷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 一. 选择题(40分) 1.重新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于960年建立的王朝是 ( ) A.隋 B.唐 C.北宋 D.南宋 2.澶渊之盟的后果是 ( ) (1)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2)宋辽之间维持了长达百年的相对和 平关系 (3)宋辽之间开展了边界贸易 (4)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1)(2)(3) B.(1)(3)(4) C.(2)(3)(4) D. (1)(2)(3)(4) 3.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 ) (1)受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2)曾与宋政权 并立 (3)曾与北宋达成和议 (4)被蒙古政权所灭亡 A.(1)(2)(3) B.(1)(3)(4) C.(2)(3)(4) D. (1)(2)(3)(4) 4.率领军队作战勇敢、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 百姓爱戴的抗金将领是 ( ) A.李纲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 5.1271年,建立了元朝的是 (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 6.今天的江南被人称为“鱼米之乡”,其实早在南宋就流传着“苏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那么这一谚语反映的是 ( ) (1)当时北方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2)南方经济取得了重大成 就 (3)当时江南地区出现了农业高产区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A.(1)(2)(3) B.(1)(3)(4) C.(2)(3)(4) D. (1)(2)(3)(4) 7.宋朝时从越南引进的农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这个新品种 是 ( ) A.胡萝卜 B.占城稻 C.粟 D.葡萄 8.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 ) A.乌泥泾 B.长安 C.东京 D.景德镇 9. 北宋汴京建立了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专业 ( ) A.建筑队 B.卫生队 C.消防队 D.救助队 1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达高峰是在

塑造融合文化内涵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塑造融合文化内涵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陈鹤琴先生也提出:“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够给他以一切刺激的物质。”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让儿童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儿童。 2003年以来,我园先后进行了总园的主体改建和4所分园的整体建设,正处于创建优质教育环境的实践过程中。 一、需要明确教育环境的整体定位——融合文化的内涵价值 幼儿园文化是指园领导、教师、职工以及幼儿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幼儿园环境包含了设计者、建筑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我园在塑造环境的过程中,以幼儿园文化理念为核心,以使用功能为重点,以舒适雅致为标准,园长领衔主导,核心团队与设计师倾力合作,拓展视野,品读格调,在时尚与经典中寻找定位,不断为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教师的教育生活注入审美品质。 1.我们追求自然流淌的田园诗意 清新韵雅 园舍不追求时尚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是追求清雅和恒久的视觉舒适感。我园的园舍清新淡雅,以浅绿色为主色调,因为绿色给幼儿柔和、平静的视觉感受,并以黄色为点缀,富有韵味,因为黄色给幼儿带来活泼和热情的心理知觉,体现幼儿感官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体现人文的视觉效应。 稚朴亲切 诗意的儿童生活应该是让孩子充分的与阳光、水分、土地接触,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环境,给予孩子和家长们的感觉应该是稚朴而亲切,人文而温馨。我园的户外环境在设计师眼里,是一种杂乱和无序,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它是可以亲近的自然。我们以草、树、花、藤、石、沙、水、木、这些元素编织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好的教育总是在方寸点滴之间,教育者似乎自然而随意,但在有意无意间却蕴含着深远而悠长的教育韵味。我园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简朴而稚拙的原木制作的小木箱,小木箱设计有4个轮子,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在木箱里栽种了爬藤类、块茎类等农作物,一起掊土,一起施肥、一起浇水,在教师和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会看到枝头上结出了红红的西红柿、藤蔓上挂下绿绿的黄瓜、丝瓜、藏在土壤中的土豆,这些美妙的农作物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在春雨绵绵里,教师和孩子们一同把小木箱推到雨中,让细细的雨水润泽;在骄阳下,教师和孩子们一同感受植物的干裂,把它推到一片荫凉中;在寒冬中,教师指导孩子们共同给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精编版)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破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推动工程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 提升服务效能,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__新时代__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_大和十_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应用, 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 促进工程转型升级和服务效能提升。 4.开放共享, 社会参与。创新工程建设模式, 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 打破信息壁垒, 探索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开放共享。 (三)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 实现工程的统筹管理, 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框架, 推出统一的基层服务界面, 初步形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服务总目录, 统筹开展基层数字文化资源配送, 做好工程平台、资源、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工作。 到20__年底, 基本建成统一的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实现工程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更加健

全, 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统筹工程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的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统筹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 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1.统一称谓。在保持现有机构稳定的基础上, 将原来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 统称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规划设计统一的工程宣传标识, 提高工程的辨识度。 2.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统筹制定工程发展规划, 调整、整合、完善现有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标准规范, 编制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绩效指标, 形成完备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同时, 坚持开放兼容的原则, 有条件的与社会行业事实标准兼容互通。 3.统筹开展业务培训。统筹制定工程业务培训计划, 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和培训业务内容, 建立涵盖专题培训、馆员研修等多种类型的分级培训体系, 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人才队伍业务水平。 4.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建立工程建设协商机制, 提高工程建设科学化水平。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 组织实施单位统筹制定、发布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项目建设指南, 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同时,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整合工程平台与服务界面

2010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010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010.5 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笔记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题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炫图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各项是这句话的概括,其中其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1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融合与文化融合的定义-LibraryBinus

第二章 融合与文化融合的定义 关于文化融合的意义、在Koentjaraningrat人类学引论的书上说、融合是一群人和一种文化在人际关系里面对着一种外来的文化、时间长了、外来的文被当地人接受、结果融合在自己的文化里、但不会失去自己文化的特征。( Koentjaraningrat 1979:247-248 ) 文化融合的过程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记载。从很久以前在人类历史上有迁移的举动、人类在地球上的搬动。迁移一定会遇见一群文化不一样的人所以每个人难免会面对外来的文化。 人类居民分布和迁移时也散发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成分、这就叫做扩散。扩散的例子是一群迁移的人把一种文化从一个地方散发到另一个地方。文化散发也能发生不只一群人或民族迁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是个人带进来的新文化、他们是商人和航海家。外来文化成分在无意和无逼迫中被商人带进来(Koentjaraningrat,1979:244-245)。 印尼大辞典(1989) 、融合定语是个人或一群民族吸收某个文化的质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交流、而文化融合是一些文化经过人类交际再产生了新的文化。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能总结来说文化融合跟文化接触相似、那就是两个不一样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所以产生了新的文化接触或一种新的文化接触但没有失去本土的文化。 文化融合的形态过程发生在几个文化长时间的深入交际然后每个文化互相适应再合唯一。文化融合的效果我们能从语言、宗教和信仰、社会团体、智慧制度、艺术和建筑还有结婚礼服。文化融合的呈现是人类其中一个活动内的文化结合过程。 印尼多样性的社会结构常常引起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Melting Pot的概念(各种种族、宗教和国际的停留处)成为其中一个的文化融合形态、当一些文化成分相见和结合成一个文化。这个文化的变化过程发生的原故是因为有不段的跟外来的文化接触(有容易被接受的文化也有难以被接受甚至被拒绝文化) 第一节 中华和巴达维的文化融合体现 雅加达长久的历史记载着中华文化浓厚地影响了巴达维文化。这显示华人跟巴达维已经有了悠久美好的关系。中华人民的文化被商人带进巴达维文化里、 给巴达维的的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从巴达维新娘的服装和头上的装饰品来分析中华和巴达维的文化融合。

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改革”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改革”分析 作者:刘巍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公共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公共文化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但公共文化服务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把文旅融合做到1+1>2,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在文旅融合后,对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展开分析。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服务;融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247-01 DOI: 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75 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过程中,我国各地纷纷建立文旅融合的相关机构,使得文旅机构不断壮大、完善。本文的着重点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对提高公共服务进行分析。 一、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向性分析 1.从宏观角度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公益性公共文化可以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公共文化,减少公共文化不均衡的现象,是衡量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时,既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又要考虑地域特色,集中建设接地气的公共文化区域,提升公共文化的整体水平,进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2.从特定的时代要求看。在公共文化设施建立的过程中,融入商业性元素,可以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利用现代的技术,对老城区加以改造,保留城市元素中独有的特色。将旧城区的历史怀念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氛围。另一种方式,现在已经有一些历史文化沉淀的古老的村落,等过融合现代的设计元素,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了一些充满不同文化底蕴的民宿村。在改善这些地区公共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3.从微观分析层面看。在文旅融合的模式下,要充分发挥民众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公共文化的建设,激发他们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兴趣。这样可以逐渐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素养,让民众真正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可行性报告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类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业主单位:政府机关 申报单位: 负责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2016年4月12日

目录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1) 第一章总论 (6) 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6) 1.1.1 项目的基本情况 (6) 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 (7) 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 (10) 1.1.4 项目预期目标 (12)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1.2.1 项目建设内容 (13) 1.2.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5) 1.3 问题与建议 (16) 1.3.1 项目实施的关键 (16) 1.3.2 建议 (1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17) 2.1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17) 2.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现状 (19)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2.3.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推动全省文化服务信息化的需要 (22) 2.3.2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把建成全国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范城市 (23) 2.3.3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 (24) 2.3.4公众生活的需要 (24) 2.3.5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25)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25) 3.1网络体系建设 (26) 3.2 对已有基础文化信息数据进行改造 (27) 3.3专题数据收集、采集、处理与整合 (27) 3.4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27) 3.5 目录数据生产及建库 (27) 3.6 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8) 3.7 示范工程建设 (28) 3.8 保障体系建设 (28)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9) 4.1文化发展基础条件 (29) 4.2文化系统发展现状 (29) 4.3技术条件 (31)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喜福会》——母女纠葛中的文化碰撞 在这一书中,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一直着重描写的一对矛盾。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到最终还是融合到了一起。母亲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和代表。但是女儿们是出生在美国的新女性,总有新思想,所以母女之间即使是有亲情的纽带进行维系,但是她们之间仍然存在代沟,仍然充满着矛盾。母女双方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式的价值观念,所以她们陷入了僵局——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她们施加了许多的影响,以“这都是为了女儿好”的心态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教育。但是女儿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冲破束缚,想要取得自我独立的权利,母女双方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这里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式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冲突。但是,当女儿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磨难的时候,母亲们都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进行开导,帮助女儿们明白自身的处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并走向了融合和和谐的道路。这四个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浓缩了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并融合的过程。女儿从母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来源和价值,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正确地找到了如何对待文化冲突的方法,即肯定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并在新环境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谭恩美女士通过艺术地描写两代人的文化冲突、融合、碰撞展现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融合的过程。 二、《吃一碗茶》——第三空间的挣扎

广东省阳江市高三文综第一次摸底测试试题

文科综合(2012.06) (本试卷11页,共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班学号和试室填写在相应位置,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填写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第2题: 2.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 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 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第3题。 3.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读右图回答 4~5 题 4.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