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风险管理规程

10风险管理规程
10风险管理规程

安徽丰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文件

目的: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产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从源头防控药害事件的发生,从而在保

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将药品风险最小化,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降低产品的质量风

险。

范围:用于公司所生产产品其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

责任:本文件由化验室负责起草,化验室主任负责审核,生产负责人负责批准;化验室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生产部、物资部、工程部、销售部、办公室对本规程负责实施执行。

正文:

1.定义

1.1.可测定性:发现或测定危险源存在的能力

1.2.危害:对健康的伤害,包括产品质量缺陷或可获得性造成的伤害

1.3.危险源:潜在的危害来源。

1.4.质量风险管理:一套系统的程序,用于药物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风险评估、控制、信息交流以及回

顾的过程。

(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生产、市场销售一直到最终从市场消失的全部过程。)1.5.可能性:有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

1.6.严重性: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衡量

1.7.风险评估:对可能造成系统故障的原因进行仔细检查,以便做出合理可行的决策,减少或者预防

故障的发生。

1.8.产品风险:产品风险是与产品有关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

1.9.产品风险管理:产品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通过产品风险检出、风险确认、风险最

小化和风险的信息交流等四个环节以减少风险,并通过风险最小化措施的后效评估,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产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1.10.产品风险管理计划:产品风险管理计划是生产企业在产品上市后而制定风险的计划。产品风险

管理计划是生产企业开展产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文件。

2.职责

2.1.风险管理小组职责:根据需要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并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方案,监督、检

查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价。

2.2.风险管理小组组长职责:负责协调跨职能和部门的质量风险管理,确保质量风险管理程序按本操

作规程规定执行,并且有充足的资源可用。

2.4.生产部职责:对工艺参数、小、中试试验情况深入分析,实现产品风险管理的前期预警,减少批

间差异,最大限度消除生产环节的人为风险,监控生产过程参数符合工艺规程要求,加强员工培训,减少人为差错产生的质量风险。同时对设备维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异常导致的质量风险。

2.5.质量部职责:组织风险预警方案的制定,对验证实施情况、生产过程环境监测情况、偏差处理、

变更控制、稳定性考察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做好产品质量回顾分析,负责组织审核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其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信息交流和回顾评审的系统化过程;质量风险管理计划的起草、督促、检查、指导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价;收集市场不良反应、质量投诉信息;负责所有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文件记录的存档。

2.6.物资部职责:严把质量关,从源头抓起,控制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从经审核批准的供应商购货,

并对物料验收情况进行评估。

2.7.销售部职责: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减少使用过程中风险。

2.8.企业负责人负责协调社会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和可支配资源的矛盾。

2.9.所有人员职责:按本规程执行质量风险评估,准备文件。

3.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针

3.1.基本原则

3.1.1.对质量风险的评估应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最终归结到对患者的保护。

3.1.2.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投入水准、形式和文件,应与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3.2.管理方针

3.2.1.在产品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办法主动确定并控制潜在的质量风险,消除

或者不断降低患者使用药品的风险,实现患者收益的最大化。

3.2.2.通过系统的、透明的质量风险沟通,让风险相关方了解、掌握相关质量风险,便于收益与风险

的决策。

3.2.3.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完善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实现各种标准都建立在影

响产品质量的参数上。

4.质量风险管理程序的适用范围包括并不局限于以下情况:

4.1.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

4.1.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法规方面最新的释义和应用,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适用

性及法规符合性。

4.1.2.标准/规程/记录:文件的必要性、内容准确性及持续改进性。

4.1.3.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职责应明确,职责不应过多。

4.1.4.员工的再教育与培训: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习惯;培训频率、范围、有效性以及判断员工接

受培训的能力,是否能够可靠地完成操作。

4.1.

5.质量缺陷:为识别、评估和沟通可疑的质量缺陷、投诉、趋势、偏差、调查等对产品质量的潜

在影响,确定潜在原因和整改措施。评估紧急情况处理方法,确定及时、有效、可行。

4.1.6.自检(内部/外部):检查计划、频率、范围和检查深度,确定缺陷程度及后续管理的必要性。

对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数据的趋势进行选择、分析和评价。

4.2.物料管理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4.2.1.供应商的评价与评估:对供应商提供综合性的评估(如,审计、供应商质量协议)。

4.2.2.起始物料:评估与起始物料变化(如生产日期,标准执行)相关的差异与可能的质量风险。

4.2.3.物料使用:确定处于待检状态下的物料是否适宜使用(如,进一步的内部处理)、确定返工,

再处理和退回物品再使用的适宜性。

4.2.4.储存、物流和销售状态:评估为确保保持适宜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安排的正确性(如,温度、

湿度、包装设计)、运输设施(如,确保适宜的运输条件的能力、临时储存、危险物品和受控物资的处理)、为确保产品的质量提供适宜的考虑。

4.3.生产管理的质量风险管理

4.3.1.过程取样和测试:评估过程控制的方法、频率和程度(如,说明在已证明的控制条件下减少取

样的理由)、分析技术的合理性。

4.3.2.人员操作:确认严格执行操作标准、规程及控制参数,是否有错误或缺陷。

4.4.实验室控制的质量风险管理

4.4.1.稳定性研究:确定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偏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4.2.检验结果偏差结果:在进行结果调查时确定潜在的根本原因和纠正措施。

4.4.3.复验周期和有效期:评估中间体、辅料和原料的测试和储存的正确性。

4.5.包装与贴签管理的质量风险管理

4.5.1.容器密封系统的选择:确定容器密封性的关键参数。

4.5.2.标签控制:基于不同的产品标签和同种标签的不同版本混淆的可能性设计标签管理规程。

4.6.产品流通使用的质量风险管理

4.6.1.质量投诉:评估质量投诉的产品在物料、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根本原因和纠正措施。

4.6.2.抽检:通过抽检数据对比,评估在检验方法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纠正措施。

5.风险管理流程: 启动质量风险管理过程

6.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和流程:

6.1.质量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是一个标准的系统化管理流程,用以协调、改善与风险相关的科学

决策,分为: 风险启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风险审核、回顾,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同时风险沟通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

6.2.风险管理流程: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质量风险项目→启动风险管理程序→执行质量风险

评估→制订、执行质量风险控制计划→执行质量风险再评估→关闭风险管理程序。 7.启动并计划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7.1.确定风险项目 :确定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包括对相关潜在风险的设想。搜集与风险评估有关的

潜在危险、伤害或人体健康影响的背景信息和数据资料。质量风险评估从一个定义明确的难题或风险疑问开始。 7.2.组建质量风险管理小组

由难题或风险问题部门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组长,风险管理小组的成员应该至少包括该难题或风险问题部门的成员及化验室人员。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邀请其他相关部门的专业成员参加。

7.3.风险管理小组组长,搜集潜在危险源、危害或风险评估相关的人员健康影响的背景资料或数据,

并向风险管理小组的成员讲解整个项目的情况,帮助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了解整个项目。 7.4.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专业,使用适当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找到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影

响到产品质量的危险源,并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分析讨论,确认各类危险源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的

质 量 风 险 管 理 工 具

严重性,风险管理小组组长根据最后的风险分析的结果,起草《质量风险评估表》,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项目名称、存在的危险源、风险发生后的危害、目前的控制方式等。

7.5.明确风险评估的计划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7.6.质量风险分析报告交相关部门会审,化验室批准质量风险评估的启动。

8.风险评估:

就是先要对产生风险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引起的危害进行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什么可能出现问题?)?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严重性)?

8.1.风险评估的频次

8.1.1.一般情况下企业每年对所有生产品种进行一次全面质量风险评估(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

评估)。

8.1.2.在下列情况时,按要求要进行风险评估:

8.1.2.1.新建车间或车间改扩建完工后和引入新生产线、新产品时;

8.1.2.2.生产方法和操作有明显改变时;

8.1.2.3.厂房、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

8.1.2.4.所有发生偏差及异常时;

8.1.2.5.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等进行变更;

8.1.3.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和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主

要因素时,还应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三个批次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8.2.风险识别:

是指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等中间存在的风险,简单说就是辨别(识别)质量风险产生的环节,找出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及关键点,指出风险在哪里;

8.2.1.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异常现象统计汇总,包括:法定检查、各类偏差等;

8.2.2.对在检测化验中发现的问题分别统计汇总;

8.2.3.对上市产品的投诉分别统计汇总,包括:投诉;

8.2.4.其他信息,逐一识别其潜在的质量危害,它关注“什么可能会出现问题”,以及可能的后果进

行以下评估。

8.3.风险分析:

是运用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估计(影响因素、范围、关联、趋势;额外的信息资料;根本原因等),分析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概率,找出主要的原因和产生风险的关键要素,进而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的后果。

8.3.1.通过分析每个风险的严重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深入的描述,然后在风险评价中综

合上述因素确认一个风险的等级。在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分析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及质量相关人员共同完成。

8.3.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8.3.3.风险发生的严重性。

8.4.风险评价: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

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应考虑证据的充分性。

8.4.1.风险标准: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用风险指数矩阵图来综合评价风险的等级。

风险综合指数=危害严重性指数值×发生可能性指数值

风险级别:低级风险:1~5;中级风险:6~10;高级风险:11~30

9.风险控制:对于已经评估过的风险,质量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或做出接受风险的决

定,使风险降低、达到可接受的水平,用于风险控制的努力程度应与风险级别相适应。

9.1.风险控制的方法:质量风险控制方法的着眼点在于人员、硬件和软件3个部分。

9.1.1.人员:与产生风险或质量缺陷相关联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岗位培训、操作水平有关,以此

着手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弥补,来控制质量风险的发生。

9.1.2.硬件及材料:从厂房、设备、环境、原辅材料方面找出影响因素着手控制。

9.1.3.软件:从与产生风险相关联的文件(例如从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检测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

方面)进行风险的控制。

9.2.风险控制的措施:风险控制措施要符合有效、可控、可追溯检查的原则。

9.2.1.有效:指控制措施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能防范风险的再发生,在实施了这些措施后能杜绝事

件的发生,弥补产品的质量缺陷,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9.2.2.可控:可操作性强,解决实质性问题。

9.2.3.可追溯检查:能查到追溯情况。

9.2.4.风险控制方式与风险的严重性相呼应。评估降低风险影响的措施,这些措施可能造成新的风险

或增加早前风险的严重性。

9.3.风险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的过程要包括供应链、生产制造、分发流通3个过程的全部,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储存、分发、营销的流通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

9.4.风险控制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一般包括风险降低和接受风险两个部分。重点

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

(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

(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9.4.1.风险降低:是指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当其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时,所应采取的降低

风险的措施,包括:

9.4.1.1.降低危害严重性和可能性采取的措施,或提高发现质量风险的能力。

9.4.1.2.无法解决的固有风险,要制订应急措施及预防措施。

9.4.1.3.风险可以避免或降低,由化验室制定详尽的整改、预防措施,并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

改进,化验室跟踪监督其落实情况。

9.4.1.4.在实施风险降低措施过程中,有可能将新的风险引入到系统中,或者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性或严重性。

9.4.1.5.应在措施实施后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变化。

9.4.2.接受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等级和降低风险所需的成本两个方面,从而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风

险等级,一旦风险降低至该等级,就接受该风险而不用再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因为理论上风险是不可能降为零的)。

9.4.2.1.风险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低级风险),不必做任何处理。

9.4.2.2.在实施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后,评估利益、质量风险和资源之间的平衡点,找到将风险降低到

可接受的水平,对残余风险作出是否接受的决定,如果风险结果不能被接受,应该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新的风险或者未曾评估过的因素。

9.4.2.3.评估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9.5.风险管理小组组长依据风险控制方法制定风险控制实施计划,实施计划中应该包括,但不局限于

以下内容:风险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的开始时间、控制方法的完成时间、控制方法的负责部门及负责人等。

10.风险沟通:

10.1.在风险管理程序实施的各个阶段,决策者和相关部门人员应该对进行的程序和管理方面的信息

(质量风险的本质、形式、可能性、严重性、可接受性、处理方法、检测能力或其他)进行交换

和共享,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10.2.对内而言,产品的缺陷以及质量投诉的信息均应在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生产环节相互沟通,

做到信息共享,从而引起全员对风险的重视、关注、献策、预防;

10.3.产生风险时,公司应重视风险的级别、危害程度以及控制措施,及时向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沟

通,争取专业机构的指导,把因产品质量缺陷给患者带来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10.4.产品风险沟通要体现在文件上,有记录,列入产品的质量档案中,对质量风险评估后的控制措

施、整改结果均要以文件记录形式公开,必要时通过媒体对外宣传、发布。

10.5.质量风险分析报告交相关部门会审,化验室主任批准质量风险分析结果。

10.6.化验室人员在《质量风险管理记录》中记录所有的质量风险控制实施情况。

10.7.公司质量风险由化验室主任统一对外联络沟通。

11.风险评估的关闭

11.1.风险控制方式实施结束后,风险管理小组组长根据风险控制实施计划实施的结果,填写《质量

风险评估表》,风险控制执行完毕后的风险再评估,对控制后的风险项目,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风险是否消除或降低风险至可接受的程度。

11.2.风险控制执行完毕后的风险再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控制方式实施后的风险结果、

实施风险控制方式前后的风险对比、实施结论等。

11.3.《质量风险评估表》交相关部门会审,如果结论经会审确认风险已经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的,则接受风险,由化验室主任关闭风险管理程序;如果结论经会审确认风险没有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拒绝风险,按照程序,重新启动风险管理程序。

11.4.《质量风险评估表》完成后,作为最终风险评估验收的标准之一,来判断风险评估是否最终完

成。

11.5.完成的《质量风险评估表》由化验室归档,每年在年度回顾中对质量风险进行回顾。

12.质量风险管理方式

12.1.质量风险前瞻性管理

对于已作出评估的质量风险,尚未有产品上市进入流通环节,可采用前瞻性方式进行管理,做到事先排除防止,这种方式可用于工艺变更、供应链变化、环境改变等引起的质量风险管理。12.2.质量风险回顾性管理

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在经过评估、控制沟通,评审后为防止再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储运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用回顾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13.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

13.1.人员的素质与操作水平;

13.2.原辅材料变动引起的质量风险;

13.3.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13.4.生产工艺变更引起的风险;

13.5.关键设备的变更;

13.6.供应商的变动;

13.7.公用系统、环境的变更;

13.8.流通、使用环节的疏漏。

14.建立不同侧重点的风险管理制度

14.1.产品生产工艺变更引起的质量风险:生产工艺变更引起的质量风险评估可分主要变更和次要变

更两种形式评估

14.1.1.主要变更有:工艺条件变动、生产流程变动、配比处方的改变、质量标准的改变、检测方法的

改变。

14.1.2.次要变更有:操作上的变动、包装设计变更、包装形式的变动、人员的变动。

14.1.3.评估变更对质量的影响,可能影响的范围有4种:对产品质量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对产品标

准产生影响(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在有效期内的可控性影响、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后按控制、沟通、评审的步骤进行有效管理。

14.2.供应商变动引起的质量风险管理

原辅、包材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若发生变更也会对产品产生质量缺陷。对不符合要求的原辅、包材应拒绝使用。

14.3其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产品质量,但只要从源头把控,对供应、生产、流通、使用几个环

节进行风险的管理,完全可以杜绝事件的发生。

15.常用的质量风险管理工具

15.1.通常用组织数据和简化决策用图表形式:流程图;过程图;检查表;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失

败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A);故障树形图分析;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基础危害分析;因果关系图(鱼骨图;支持的统计学工具。

15.2.非正式工具-以经验和企业内部操作规程为基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质量审计、投诉处理、

产品质量趋势分析、偏差处理,CAPA等。

16.附录

01 质量风险评估表启动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02 质量风险评估表执行正式风险评估

03 质量风险评估表风险控制执行完毕后的风险再评估

04 质量风险控制跟踪记录

05 风险管理台账

质量风险评估表启动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质量风险评估表执行正式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工程项目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车辆段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 2.职责 项目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生产副总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风险评审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组织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巡查,主持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 项目安质部是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3.风险管理和评价机构(详见附件: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 组长: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总项目总工 成员:工程部安质部办公室 财务部经营部物资设备部 4.内容 风险分级制。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标准见表4.1.1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4.1.2 表4.1.2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单位工程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见重大危险源清单)。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 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别 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7、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或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

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篇一: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融资部资信评审岗位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能: 负责公司业务品种的风险控制工作,从完整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担保项目进行机构深刻并负责组织评审,修订和完善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组织公司保后跟踪管理和追偿,建立法务处理机制,承担公司业务品种的开发等。具体为: 1.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的报审资料重点从法律角度加以审核; 2.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从整体风险进行评定; 3.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的反担保抵押措施从法律风险角度提出意见;办理反担保抵押 手续,审核确定相关合同及法律文本; 4.熟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信贷决策体系及投资担保体系,精通投资、担保、财务、金 融及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5.熟悉国内企业现状、投资担保政策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控制管理意识和能力; 6.完善风险评审办法及合理化风险评审相关各项操作规程,业务规程; 7.跟踪公司各项业务进展,汇总各类业务的风险情况及发出风险预警;协调部门相关人 员和公司相关部门保持业务流程的高速运转; 8.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9.根据公司发展状况,设部门经理,审核专员,法务专员等岗位。 二、风险控制部岗位工作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研究风险政策,草拟风险政策,设计风险评审岗位的工作指引和运作流程; 2.建设风控系统,建立自动风险报表管理系统,参与建立投资风险审批系统; 3.合规风险评审:负责组织事前风险审核、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检查,出具风险预警提示和风险评估报告; 3.定期出具风险评估常规报告,针对即时风险问题,评估风险状态与风险程度,分析风 险来源和影响,提供解决方案。 (二)、风险控制部评审人岗位职责 1.负责投资项目的风险审核 2.负责对业务部上报的调查报告及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和检 查; 3.负责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向部门领导提供参考意见; 4.负责对业务部风险评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5.负责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及可行性进行评 价,充分揭示项目风险,设计实施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6.协助业务部完善风险控制相关手续; 7.协助法务部门进行法律诉讼、处置反担保资产。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二:风险管理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风险控制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经理岗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公司政策和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各类监管合同文本,承担监管业务风险评定管理,检查督导公司各部门风险防控操作程序,促进业务运营管理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有效防范业务经营风险。 二、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分析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搞好经济预测,掌握监管业务发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业务发展合理化建议。 三、负责对公司所有监管项目的风险评定和管理。 四、负责公司监管业务审批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审核项目是否进入。

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定稿)复习进程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莒州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 分级管控目的 (2) 2 分级管控的依据 (2) 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3) 4 名词解释 (3) 5 企业概况 (4) 6 职责 (5) 7工作程序和内容 (5) 8 文件管理 (14) 9 绩效考核 (14) 10 持续改进 (1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1 分级管控目的 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 分级管控的依据 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2014)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C16083-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多套答案汇总100分

下面三套题答案都经过纠正!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项属于操作风险管理范畴:( ) A. 反洗钱监控 B. 经纪业务客户异常投资行为监控 C. 自营业务投资行为合规性监控 D. 支付系统故障,且未及时启动灾备流程,导致日终交割失败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以下不属于操作风险七大类别的是:( ) A. 内、外部舞弊行为 B. 有形资产损失 C.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 D. 声誉损失 描述:操作风险分类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操作风险是指() A. 因手工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 B. 因系统故障导致的风险 C. 因员工舞弊行为导致的风险 D. 以上描述均不全面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以下属于“前瞻性”风险管理工具的有:( ) A. 内部风险损失事件分析 B. 外部风险损失事件分析 C. 关键风险指标监控 D. 新业务评估 描述: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以下哪项不属于操作风险范畴:( ) A. 交易系统故障导致自营交易暂停20分钟,多笔委托下单无法执行 B. 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自营账户亏损 C. 客户在开户及尽职调查提交的文件中伪造收入信息,骗取公司为其授信开展业务 D. 离职员工就补偿事宜向公司提起劳动仲裁,公司向其进行了赔偿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6. 以下哪些属于瑞银23亿巨亏未授权交易案暴露的内控缺陷:( ) A. 由于系统配置错误,自动发送的“删除与修改交易”统计未能发送至新的交易团队负 责人 B. 交易员将持仓簿记/隐藏在中后台未监控的账户内,使得各类风险、损益监控数据不 完整 C. 清算人员经验不足,在跟进对账差异时轻信交易员的解释,未及时跟进多笔长期巨额 差异且未及时报告主管 D. 财务人员未深入核实因遗漏和延迟簿记导致的大额的事后损益调整 描述: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应用 您的答案:D,A,C 题目分数:10

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 1、目得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工作,防范与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工作。 3、职责 3、1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公司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与培训计划,保证风险管控经费投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督促检查,并定期开展“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组织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或措施,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 3、2安全质量部对公司风险管控工作具体负责,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与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风险管控经费使用计划并监督实施,执行风险管控监督检查,监督落实“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或措施并监督实施,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定期开展风险管 控工作总结与改进建议。 3、3公司得业务部门对本单位得风险管控具体负责,职责包括:落实风险管控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参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向安

全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管控工作汇报与改进建议。 3、4公司基层单位实施具体风险管控,职责包括:落实风险管控规章开展,风险降低等风险管控工作警示告知、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风险事件发生后得应急处置工作,参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向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汇报与改进建议。 4、风险辨识 4、1 确定辨识范围 公司根据业务经营范围,综合考虑不同业务范围风险事件发生得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一个或以上风险辨识范围。 4、2 划分作业单元 按照风险管理需求“独立性”原则,根据业务范围、生产区域、管理单元、作业环节、流程工艺等进行作业单元划分,并建立作业单元清单。 4、3 确定风险事件 针对不同作业单元,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综合考虑历史风险 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各作业单元可能发生得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分析表见附表 1。 4、4 分析致险因素 针对不同作业单元,按照人、设施设备(含货物或物料)、环境、管理四要素进行主要致险因素分析。致险因素分析表见附表 2。 4、5 编制风险辨识手册 针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及其生产经营环节,按照相关法规标准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最新版) 1目的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 3.1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

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3.4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 4.1风险的分级管理

风险管理规定(ISO9001 :2015)

1.目的: 识别和确定组织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目标,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的管理。 3.定义: 3.1 风险:不确定的影响。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或事件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组合来表达。影响是与期待的偏差,可以是积极和/或消极的;不确定性是指,与事件和其后果或可能性的理解或知识相关的信息的缺陷的状态,或不完整。风险主要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五大类。 3.2 风险源:单独地或以结合的形式具有产生风险的内在可能性的因素。一个风险源可以是有形的或者无形的。 3.3 风险程度: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表达的风险的量或组合结果。 3.4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的整个过程。 3.5风险处理:修正风险的过程。 3.6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发展目标,在管理的各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制度流程和方法技术等),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总体要求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应把识别和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及应对的措施,在过程的策划和建立中整合并实施,并通过过程目标或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4.职责: 4.1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定的归口管理和解释。负责全面组织开展对应风险识别、分析、评定和风险处理对策制定的管理;负责把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应作为体系策划的输入,并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

SOP01质量风险管理操作规程

质量风险管理操作规程 1.目的:采取有效可行的分析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2.范围: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 3.责任:采购、生产、销售全体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对执行和实施本规程负有组织检查责任。 4.内容: 4.1风险评估使用的工具:风险排列和过滤 (1)矩阵图:

(2)RRF列表: 4.2风险分析 4.2.1供应商风险评估 4.2.1.1供应商质量风险评估 物料供应商具备不具备供应资质是关键,没有合法的生产经营条件,很难保证其所供物料质量,同时其可追溯性更差,其人员素质、质量保证系统的完善性、售后服务等存在一定风险,现利用风险排列和过滤(RRF列表)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供应商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供应商质量风险评估表: 通过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其最大风险为质量保证系统的完善性,为中等风险,能通过供应商现场考察、走访等方法督促其改善或更换体系完善的供应商,进而解决,可以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4.2.1.2供应商风险等级评估

针对原药材、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材供应商进行等级评估,确定存在风险最大的供应商,采取必要的管理办法。 供应商风险等级评估表: 通过对供应商风险等级评估,显示中药材风险最大,对中药材严格按质量标准采购,采购药材按规定全检,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4.2.2物料储存风险评估 储存条件的变化可以引起物料成分的变化;虫害、鼠害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污染引起物料质量的变化;温湿度的变化超过范围容易引起霉变、虫蛀等现象;特殊物料的储存,管理不完善容易引起混淆,现利用风险排列和过滤(RRF列表)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供应商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供应商风险等级评估表: 通过对物料储存的风险评估,显示仓储色标管理、毒性中药材储存风险最大,色标管理是避免不符合规定物料下转的有效措施,对毒性中药材严格按专库储存、双人双锁管理、色标标示管理、特有标示管理,发放使用双人称量、双人复核管理,使其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程度。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Ⅹ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一条【宗旨】 (4) 第二条【定义】 (4) 第三条【操作风险的主要类别】 (4) 第四条【适用范围】 (5) 第五条【操作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 (5)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与职责分工 (5) 第六条【架构原则】 (5) 第七条【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 (6) 第八条【高级管理层】 (7) 第九条【分行管理层】 (8) 第十条【风险管理部】 (8) 第十一条【各业务条线和职能部门】 (8) 第十二条【法律合规、运营管理、信息科技、安全保卫、人力资源等部门】.. 10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 (10) 第三章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10) 第十四条【范畴】 (10) 第十五条【制度体系】 (11) 第十六条【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11) 第十七条【操作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11) 第十八条【内部控制制度】 (12) 第十九条【紧急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12) 第二十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细则】 (12) 第二十一条【对分支行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细则的特别规定】 (13) 第四章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技术 (13) 第一节业务标准操作流程管理 (13) 第二十二条【基本思路】 (13) 第二十三条【职责】 (13) 第二节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 (14) 第二十四条【操作风险识别】 (14) 第二十五条【操作风险评估】 (14)

第二十六条【操作风险控制自我评估(RCSA)】 (15) 第三节操作风险控制与缓释 (15) 第二十七条【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15) 第二十八条【外包】 (15) 第二十九条【保险】 (16) 第四节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16) 第三十条【操作风险监测】 (16) 第三十一条【关键风险指标】 (16) 第三十二条【操作风险报告】 (16) 第三十三条【操作风险预警】 (16) 第三十四条【操作风险事件举报】 (17) 第五节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17) 第三十五条【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17) 第六节操作风险资本管理 (17) 第三十六条【监管资本】 (17) 第三十七条【经济资本】 (18) 第七节配合监管 (18) 第三十八条【政策程序报备】 (18) 第三十九条【提交报告】 (18) 第四十条【配合检查】 (19) 第四十一条【整改】 (19)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19) 第四十二条【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19) 第四十三条【传达】 (19) 第四十四条【业务培训】 (19) 第四十五条【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培训】 (20) 第四十六条【全员操作风险管理培训】 (20) 第四十七条【操作风险管理考核及奖惩】 (20) 第六章附则 (20) 第四十八条【重检】 (20) 第四十九条【解释】 (21) 第五十条【实施】 (21) 附件:名词解释 (22) 一、操作风险来源 (22) 二、固有风险与剩余风险 (22) 三、可能性和影响性 (23) 四、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23) 五、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KRI) (23) 六、风险映射 (24) 七、操作风险控制自我评估(RCSA) (24) 八、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 (24)

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我司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保证公司安全、稳健、持续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市场及公司实际需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力求实现以下风险管理总体目标:

(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确保内外部,尤其是公司与股东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三)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房地产行业相关规定; (四)确保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 (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五条风险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臵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六条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

质量风险管理操作规程

质量风险管理操作规程 ****药材公司 1.目的:制定公司质量风险操作规程,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按风险管理预防降低各种质量风险,减少质量风险带来的损失,确保公司经营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2.依据: 根据《药品管理法》、新版GSP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 3.范围:适用于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的管理。 4.职责: 4.1、公司全体员工执行风险管理措施。 4.2、质量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监督。 4.3、质量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风险管理标准、应对计划。 5.内容 5.1、质管部对公司全体员工培训质量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操作规程、年度质量风险管理报告、风险清单(质量风险评估标准和应对计划)。公司每一位员工应具有药品质量风险意识。 5.2、每年11月各部门经理组织部门员工采用回顾式和前瞻式的方法,在部门内开展质量风险管理讨论,对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各部门经理在11月30日前将年度质量风险控制情况、下一年度必须继续加强管理的风险控制点,不必控制的风险点、新的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清单上报公司质管部。 5.3、每年12月上旬质管部检查各部门执行风险应对计划情况、收集各部门工作环节的风险项目清单,在此基础上整理提出质量评估报告草案、质量风险预案草案,提交质量风险管理小组。 5.4、风险审核、回顾:质量风险管理小组每年12月召开质量风险评估会议,采用回顾式和前瞻式的方法,对年度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做出总结--风险评估报告,对下一年度质量风险预案清单进行讨论、分析、对质量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制定出下一年度质量风险应对计划清单。 5.5、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各部门经理将公司质量风险小组审议通过的质量

操作风险管理规范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风险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公司稳健经营,有效控制操作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17号)》等法律法规以及《阳光保险集团内部控制指引》(阳光保险发[2010]207号)等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信息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公司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及监管合规风险。 本规范所称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信息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公司资产损失、对外服务中断、受到监管处罚或权益丧失的事件。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应至少满足以下特征之一:(一)形成风险金额; (二)存在既遂的盗窃、挪用、贪污、受贿等内部欺诈行为; (三)受到监管机关行政处罚或公开批评; (四)公司被起诉或被申请仲裁; (五)造成对外营业中断。 第三条 公司按照损失事件、业务条线、风险成因、损失形态和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

第四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事业部及各分支机构。 第二章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 操作风险管理是偿付能力风险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防范和识别操作风险,应对和处置操作风险事件。公司建立由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承担直接责任,风险管理部作为牵头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覆盖所有业务单位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六条 董事会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包括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第七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组织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二)明确公司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三)组织制定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案; (四)组织评估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不断完善; (五)组织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确保内控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统中; (六)审核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 第八条 风险管理部是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统筹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渠道和分支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完成相应工作。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牵头部门,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维护并不断完善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协调、指导、督促各职能部门、渠道和分支机构组织实施操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 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职责: 质量受权人和质量部;负责质量风险管理计划的起草、监督实施和 考核; 生产部;负责确保产品质量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实施; 内容: 1、定义 1.1、风险:指不确定性因素对目标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出现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结果。 1.2、质量风险:导致药品达不到预期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生产过程出现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各种因素的组合。其三要素分别是:可能性、可检测性、严重性。 1.3、质量风险管理:是药品整个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1.4、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药品研发到技术转移、工业生产直至产品终止的全过程。 1.5、可测定性:发现或测定危险源存在的能力。 1.6、危害:对健康的伤害,包括产品质量缺陷或可获得性造成的伤害。 1.7、危险源:潜在的危害来源。 1.8、可能性:有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 1.9、严重性: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衡量。

2、风险评估实施的范围、方式 2.1、目前本公司将开展风险管理的领域及风险管理方法、工具见下表: 开展领域风险管理方法、工具厂房、新设备的URS 失效模式效果分析、矩阵供应商审计调查表(见供应商管理标准) 关键物料失效模式效果分析 质量标准、工艺关键点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CAAP)、流程图发运、收回和退回重新发失效模式效果分析 货 返工失效模式效果分析 根据偏差和变更具体内容选择此表中的风险管理方偏差、变更法、工具 投诉失效模式效果分析 质量回顾趋势图、控制图 验证失效模式效果分析、流程图、矩阵、鱼骨图检验异常(OOS) 调查表(见检验异常处理管理标准) 2.2、实施方式: 2.2.1、采用分散式风险评估管理方法,即各类风险所在领域,在处理流程中设置,对于风险处理流程成熟的领域,风险评估可不按本标准流程建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管理。可按各自管理标准中规定的流程分析、管理执行。如供应商审计,可按供应商管理标准中规定执行。检验异常可按检验异常处理管理标准中规定执行。 2.2.2、对于一些风险领域已有明确分级的,如偏差、变更、投诉等,对于分级级别高的(一级),存在质量风险较大,应按本管理标准流程,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使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规避其存在的风险,避免出现产品质量。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号 目次 1 目的和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与流程 4 职责与分工 5 风险管控要素 6 计划编制 7 作业组织 8 现场实施 9 检查与改进 10 附则 附录A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图 附录B 春(秋)季检修作业风险管控重点措施十二条 附录C 电网计划检修风险预警通知书(样例) 附录D 检修作业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健全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辨识作业安全风险,落实关键环节管控措施,防范人身伤害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梳理了生产作业活动流程,针对计划编制、作业组织、

现场实施等关键环节,明确了主要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以对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实施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形成“流程规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可控在控”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1.3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系统生产性企业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直属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 生产性企业是指以从事输变电、供电、发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网省公司控股、代管的县供电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513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国家电网[2007]206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电网安监[2008]248号)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8]917号)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国家电网安监[2008]917号)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国家电网安监[2008]1168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10]278号) 3 定义与流程 3.1 生产作业风险 production operation risk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工艺风险管控措施 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的控制符合重点监控参数的要求;及时收集生产过程中工艺的安全生产信息;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包括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 正常停产、紧急停产和复产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包括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 围及偏离正常情况的后果及纠正方法、步骤,操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操作规 程应受控并确保现场始终保存最新的版本的操作规程,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工艺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工艺信息的变更管理; 加强安全联锁投入情况、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安全设施的完好情况的检查;加强 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管理;停复产作业制订详细的停复产方案,严格执行停复 产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抽堵盲板作业应在挂牌后,安排专 人逐一确认并签字。 (二)设备风险管控措施 各种工艺设备,包括电机、仪表、开关、管道和阀门等要按顺序统一编号, 防止误操作。设备名称、序号等要标在醒目部位。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设备 科应建立设备台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建立装置泄漏监测制度,监制生 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制定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大型机组、管件设 备应制定专门维护计划定期维护;对重点部位加大监测、检查频次,特别是高压 设备接头、管道弯头等易冲刷部位应定期监测设备、管道的壁厚情况并做记录。 保持设备装置的自动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装置、投用与完好;建立仪表自动 化控制系统日常维护制度。岗位人员应加强现场仪表与自控仪表的比对检查,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仪表人员。加强设备防腐保护并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包括重点装

置设备腐蚀的状况、设备腐蚀的部位、工艺防腐措施,材料防腐措施等;特种设 备安全附件定期检验维护;高压设备、管道的防震动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管道的 阀门、法兰、垫片及螺栓、安全阀等附件的安全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隐患。 (三)构筑物风险管控措施 加强防火、防爆墙的有效性检查;办公室、控制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远离火灾 爆炸及有毒有害场所。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2 个;构筑物内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高低压配电室、电缆夹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远离噪声、水雾场所。配电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四)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 生产操作规程;按规定设置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 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培训及持证上岗;对从业人员进 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等作业许可的安全管理制度,保留作 业许可票证。保证安全投入保障;定期进行有效的应急演练。 厂部组织人员每月至少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业隐患排查。车间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现场操作人员应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 检时间间隔不大于 1 个小时。 严格管理外委施工,必须告知外委施工人员与其作业有关的潜在的危险因 素,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全程风险控制。 (五)危险作业管控措施 建立八大作业票,作业前进行全面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措施,对作业人员进 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有专业人员检查确认安全签字后,方可作业。

新版GMP之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规范产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存在风险、需要风险管理的情形。 3 责任 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所有相关人员。 4.标准 4-1质量风险管理(QRM)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就药品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QRM的运用领域如下: (1)文件记录:文件到期修订或药政法规更新,需要较大规模的修订文件记录时,确定修订的范围和深度; (2)质量缺陷:确定可疑的质量缺陷、投诉趋势、不合格品、退回、偏差、OOS,以及产品、洁净室(区)环境、工艺用水等定期回顾中不良趋势对质量的潜在影响; (3)审计/自检:发现潜在的风险范围,制定外部审计/内部自检的范围和深度; (4)变更:分析变更产生的风险; (5)厂房和设备:合理化厂房和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设立适当的校正和维护保养计划; (6)确认和验证: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以及验证后取样、监测、再验证、关键工艺参数等; (7)产品研发:评价是否需要进行与扩大生产和技术转移的附加研究;(8)其他存在风险需要风险管理的情形。 4-2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4-2-1启动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出现4-1所列的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事件后,事件责任部门即报告质量部,经确认后,质量部指定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及小组成员,即启动本程序。小组成员至少应包括风险事件责任部门负责人及QA 人员,并根据需要也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由QA 对风险事件进行编号,编号方式为:QRA YY- XX ,YY 为两位年号,XX 为两位年度流水号,并发放编号后的《质量风险评估表》(见附页)到风险管理小组,同时在《质量风险项目台账》(见附页)上进行登记。 4-2-2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程序启动后,即对潜在的危害源进行识别,对接触这些危害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4-2-2-1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风险评估的问题,评估相关的潜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附件2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试行) 陕西省电力公司发布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目次 1 目的和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与流程 (1) 4 职责与分工 (4) 5 风险管控要素 (6) 6 计划编制 (8) 7 作业组织 (11) 8 现场实施 (12) 9 检查与改进 (14) 10 附则 (15) 附录A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图 (16) 附录B 春(秋)季检修作业风险管控重点措施十二条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 电网计划检修风险预警通知书(样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D 检修作业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实施细则(试行) 1 目的和范围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健全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辨识作业安全风险,落实关键环节管控措施,防范人身伤害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梳理了生产作业活动流程,针对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现场实施等关键环节,明确了主要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对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实施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形成“流程规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可控在控”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1.3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系统生产性企业。生产性企业是指以从事输变电、供电、发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号) 《陕西省电力公司施工检修计划管理办法》(陕电生[2006]34号)《陕西省电力公司周控/日控计划工作管理办法》(陕电生综

风险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大地纺织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会议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指示精神,计划、布置、总结、评比我公司安全工作,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寿光大地纺织有限公司、潍坊公司。 3.公司安委会的会议具体分为年度会议、半年会议和月会议,会议召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安委会举行会议时,在家公司级领导都要参加会议,听取安全工作汇报,研究布署安全生产工作。各车间、各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均要参加,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5. 安委会会议召开内容分为: 5.1 传达、贯彻中央及地方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文件及最新的劳动安全卫生法 令、法规。 5.2 审定、分解考核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听取安全部门的工作汇报、情况反映和工作总结。 5.3 研究解决重大隐患,且在会上提出对策,拟定解决的办法及防范措施,协调 各部门在隐患处理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指定隐患整改的具体负责人及隐患整改的要求和期限。 5.4 通报他人事故教训;审议企业的重大事故,审定并通过对重大 事故的处理决定和通报。 5.5 公司级领导布置全公司性安全生产活动或作安全工作报告。 6. 公司安委会会议必须有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内容、参加人员等方面的

完整的原始记录。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 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减少事故隐患,促进各车间、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寿光大地纺织有限公司、潍坊公司。 3. 企业实行车间(部门)或班组自检、“青安团岗”互检、综合办人员专检的三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 每月28日为我公司安全活动日,各车间、部门要对各自责任区内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公司部由综合办组织有关人员对各车间、部门进行检查考核,着重检查企业的重点部位,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制止“三违”行为,发现和查明事故隐患,并将所查隐患以隐患整改指令书形式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车间,督促其按时按质整改。 5.综合办专职人员不定期地对各车间、部门进行安全专检,发现问题及时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考核和验收;责任部门必须按时按质将隐患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综合办。 6. 班组互检工作由公司生产办自行组织安排,每月互检应不少于一次,并按规定填好“互检表”。对所查出的隐患,公司团委应逐条进行跟踪考核,直至整改完毕并将“互检表”反馈给综合办。 7. 各车间、部门每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自检不少于一次,并对所查隐患自行整改;应按规定填好“自检表”,综合办派人不定期到各车间、部门抽查,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