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新城四小薛海娟《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最基础的是低年级口算内容,即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只有低年级把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熟练,其他学段的口算速度才能提上去,也只有口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笔算速度才能加快,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年级口算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探索。

一、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100以内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的加法后,我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

1 / 4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口算教学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首先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其次从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口算能力低年级学生能力培养 口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口算却因内容简单而常常被忽略。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枯燥的训练代替丰富的思维活动,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口算能力低下,以至于到二年级还存在一部分学生用“掰手指”口算的情况。我认为口算教学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就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如,我在教学10以内

数的认识部分时,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在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理解算理主要是激发学生怎么算的意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乐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要)

提高口算能力小方法 学生计算的问题令人苦恼。每次考试都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因为计算失分呀,你们不能犯低级错误呀!但是每次阅完卷后发现出错的原因85%以上都是因为计算出了问题。计算,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和根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我先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开始!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算错误,笔算、估算及简便计算必然出错误。《课标》指出,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算,因此,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时我觉得以下几小方法可行: 一、加强算理教学,掌握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认为口算内容简单,没有必要讲解,只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事。实际上,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做口算题,往往用的是笔算法则,他们往往都是在脑子里列算式,最后口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误以为口算没有笔算快速、准确,就对口算训练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讨厌口算。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重视口算算理的教学,督促学生按口算法则进行练习,养成口算的习惯。如口算13×2,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的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2=20,3×2=6,20+6=26,即2个13就是2个10和2个3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3×2是2个13连加,即13+13=26,或是13×2,先用3×2=6,10×2=20,然后合起来就得2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何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二、加强思维训练,掌握技巧 口算内容遍布整个小学阶段,从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至六年级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的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因此,我认人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每节课都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同时,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但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经常变换口算的练习方式方法。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同,能否根据第一个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三、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是我经常用的几种口算训练方法。 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要力求使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加强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结合学校有利的多媒体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如在讲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的内容时,根据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的已学知识,有效的结合进位加的学习特点,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小组汇报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练习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可选用以下的形式: 1、运用口算簿。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这种速算

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在专项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挑战台” 2、典型错例的“小诊所” 3、自我选题的“小超市” 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长在家中也有意的进行训练。如,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请家长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就需要家长给以创设应用口算的机会。如,在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让他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以进一步激发、培养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 总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在学

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实施方案

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实施方案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一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我将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视算听算结合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形式多样乐此不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⑵、笔录口算争奖章。 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教师提前设计一种精美的?雏鹰神算子?奖章,备用。练习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前几名上台互批,全对的当场奖一枚?神算子?奖章。 ⑶、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⑷、数数传球。 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发令开始数数,拿着皮球的同学开始按顺序传球,老师背对学生说停,球在谁的手里就算一道口算题。 ⑸、卡片辅助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二名学生用卡片出示8+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 ⑹、课堂擂台赛。练习时,大家推荐一名学生为擂主,手持十张20以内数的口算卡片。让全班学生轮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对擂主出示的十张卡片上的题,就算打擂成功。而成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十张卡片上的题,其他同学攻擂,依次类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我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如:‘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跪’、‘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3、新旧知识对比练。

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其次,口算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不感单调、不乏味;再次,结合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映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让学生理解口算算理 只有对算理的正确理解,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如用凑十法计算8+5,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8和2相加可组成10,先把5分成2和3,8和2相加得10,10再加3得13,这是计算8+5的具体过程。通过重复训练,找出规律后,可以简化思维过程,只要思考先把5分出2和8凑成10后,剩几就是十几。最后省略计算过程,直接算出8+5=13。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规律,口算就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口算训练 口算是基本功,必须经常训练,才能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有意识的渗透。比如:在每一节课前的两分钟,可以拿出来专门训练口算能力;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可以利用一些自习时间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口算类小竞赛;平时注重对口算能力强的同学的表彰,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等等…… 五、注重对口算技巧的引导 有些计算题,虽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式题数据的特点、运算定律和运算符号,找到口算的简便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方能打下扎实的口算基本功。 口算,是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灵活多样利用口算卡片,既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系列题目口算训练,又可以任意抽取,进行随机训练。口算卡片在老师手中,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视算速度,坚持天天训练,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通用版 口算能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最佳时期是低年级阶段,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能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他们能够掌握口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运用直观手段开展口算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必经步骤就是引导学生由直接感知实物逐步过渡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多运用直观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木棒,课堂上教师发给学生几张图片或几根小木棒,学到哪个数字就让学生数出相应的图片和小木棒数量,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巩固学生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10”之间数字所对应的图片或小木棒进行分一分、拆一拆的直观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并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认知,锻炼他们能够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再如,训练学生进位加分的口算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操作,如“9+2”的结果,教师可以先摆出9根小木棒,旁边摆出2根小木棒,之后提问学生:“怎样摆放这些小木棒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了?”学生很快想出办法:“从两根小木棒中拿出一根,放入9根小木棒那一部分中,这样就变成了整数10根,10根加1根,总共是11根。”无形中,学生便使用了“凑十法”,这正是口算的一个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题:“8+4、9+3、7+5……”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又使他们建立了表象,提高了口算的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新城四小薛海娟《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最基础的是低年级口算内容,即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只有低年级把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熟练,其他学段的口算速度才能提上去,也只有口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笔算速度才能加快,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年级口算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探索。 一、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100以内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的加 法后,我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 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 & 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

数小2了……。在教学十几减几时主要用“破十减”,如在教学十几减九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十几减九的减法题有序的罗列出来:11-9=2 , 12-9=3,13-9=4,14-9=5,15-9=6,16-9=7, 17-9=8,18-9=9。( 1)归纳算法,“破十减”。(2)引导学生找出“十几减九”题的规律:减数都是9,被减数越来越大,差也越来越大,差总比被减数个位数字多1。通过对十几减九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十几减& 7、6、5、4、3、2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破十减”,并且在归纳十几减8的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多2了……。表内乘法开始 学习时也让学生找口诀间的规律,这样学生用规律记口诀,记得速度很快,口算能力提高得也很快。学生记熟了口诀,用口诀求商便不再是难事。 二、练习形式多样,提高口算兴趣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没有漂亮的画面,比较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 (1) 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通过让学生抢答,提高学生口算速度。 (2) 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几组算式,每组几道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导读:本文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在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的电化教学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2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2个中拿1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1个,一共11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

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3=?,9+4=?……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并能类推出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16-7=(),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9+7=16,所以16-7=9”,我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

(完整)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乔胜慧《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

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 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双手多做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中一些区域的智力激发出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需要借助直观操作,让手脑并用起来。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在计算25+4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得出29时,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感知5+4=9,就是将5根小棒和4根小 棒合起来,也就是5个一加4个一等于9个一,再加20就是29。 因而总结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同理,减法也是如此。而在后面的一节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中“56+30”,通过拨计数器明白,3应拨在十位,进而得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汇报张海兰(执笔)(2013-10-30 17:46:48)转载▼ 一、研究背景 1.课题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的立项意义与分工合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同时对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校往届举行的口算大赛中,口算快慢速度差距很大,口算能力严重滑坡,分析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口算作用发生异化。上学期,经过我们低段数学组认真讨论、大量调查以后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计算方法不够优化等现象。口算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确定了课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接收西安市基础教育立项通知后,我校立即组建课题组,并确定了低段数学教师魏雯、赵曼为课题小组成员。魏雯进行先关课例和教学的研究,赵曼主要负责相关课题的问题调查和资料收集汇总;张海兰在口算教学研究和各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4月30日召开开题会。本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于后: 2.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计算的问题都由机器代替了,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吗?各种媒体也在大肆宣扬外国的基础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淡化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在国内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大多是先由问题情境开始,取代了复习口算的位置,教学中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忽视了口算训练。即使在口算教学的课堂上,也因为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忘记了口算是建立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它需要大量记忆参与,需要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这种只注重算法多样而忽略必要练习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当前,由于受到教学评价的影响,对口算的关注过于注重结果,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只要学生口算结果正确就行,至于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口算中应传承什么思想,一概不去关注不予重视。甚至还有老师为了提高口算正确率,鼓励学生用笔算去口算,从而导致口算作用异化。 3.口算能力在《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的口算能力曾是我们的优势,课程改革以后,这也是争议的焦点,但今天当它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的时候,《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材,明确了口算的价值,把握口算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提高对口算教学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口算教学。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强化听、视算,改变以往看着口算题写得数的练习形式,平时的口算练习以口述答案为主,着力培养口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口算时,计算者要将计算分割成很多的小过程,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的数学思维活动。口算与笔算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策略不同;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实用价值也不同。所以务必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口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口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改进口算学法,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用口算

【优质】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口算能力,是指人在有目的的数学口算活动中能够正确迅速地完成数学口算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口算能力高低除了智力因素和所处的环境影响外,口算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的高低。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能力和口算习惯、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但是,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实际数学学习活动中出现了口算能力不平衡,良好的口算习惯没有形成,口算结果的正确率低,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延缓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通过对班级学生在口算方面存在问题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分析,探求有利于提高口算教学效率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分析影响我校学生口算速度慢和正确率低的原因; 通过对本校的五位数学教师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中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的速度低,影响课堂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进程和质量,学生表现出来一脸的“茫然”,对学习过的口算

方法在教师的提示下才会“恍然大悟”,通过对我校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听课调研、走访学生,分析、整理、归纳出我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寻求能够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确率的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1)重视基本口算,夯实口算基础;(2)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口算兴趣;(3)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口算速度;(4)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现代教学结构理论; (3)心理学认为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发展,但是这些手段只有符合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本课题研究的是六羊小学1----5年级学生在口算教学方面和口算素质方面提升的能力。 (二)课题参与者:本课题是由六羊小学1—5年级数学教师参与实施。 (三)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实施研究自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具体实验分三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预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 一、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可是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粗心,算错了。通过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运算符号混淆错误 (2)粗心大意错误。如:300×8=1600(误把300当30算) (3)运算顺序错误。 (4)题目数字错误。 (5)进位退位错误。 (6)没有口算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口算习惯,口算题也是经常进行笔算,即使不允许学生用笔算算口算题题强调口算必须用口算时,学生口算时在大脑中出现的还是笔算的竖式过程。(7)口算枯燥无味。每次做口算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

二、加强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就能更快更准确的口算。学生熟练基本方法之后,就转入提高训练,即交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利用”凑整×法”计算 (1)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分析法”口算 根据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4×8×=20×8=160计算. 3.运用“速算法”口算 三、强化口算训练 1.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2)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2.加强个别差异辅导

《小学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开题报告

《小学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开题报告(一).题目:小学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二)选题意义: 一年级口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口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口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口算计算来实现完成。 (三)、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交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2、优化口算教学过程,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探讨应用口算有效训练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利用课题研究的过程,提升自身的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能力,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四)、研究内容: 1、探索如何根据班级学生的口算现状,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口算兴趣与习惯。 2、通过多形式、多情境的口算训练设计,寻求低年级口算有效训练的意义。 3、探讨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和口算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4、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口算有效训练的方法过程,探索课题实验研究促进自身教学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 (五)、研究假设: 1、了解班级学生口算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设计口算有效训练的途径。 2、探讨出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和口算能力的方法。 3、学生能够在口算有效训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六)、研究思路: 口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先导,学生受性格特征的影响,往往容易对持之以恒的基本口算训练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就需要在进行口算训练是采取结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形式灵活多样,结合图形,游戏等方式方法,以直观表象,理解算理,加强说理训练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而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更有用新理念进行口算教学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技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计算打好坚实基础。 (七)、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2、本课题以文献法研究法、比较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可达到准确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以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 比较法是通过实验前后的调查,进行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对比分析,检查课题研究的效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王慧梅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它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口算的扎实发展,直接牵动学生着其它方面的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还促进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没有口算这块奠基石,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也无从谈起,没有口算准确性的保证,提高数学成绩也是无法保证的。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前期知识的铺垫。 在学习口算之前,有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分与合,主要是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成,这部分知识是计算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时,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二、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

能力。如计算“9+5”的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同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三、方法优化,加快口算速度。 在进行加减法的口算时,有时会有好几种口算方法。如15-9,第一种方法是一个一个地减,一直减掉9。第二种方法是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减9得1,再把1和5合起来是6。第三种方法是先用15减5得10,再用10去减4得6。第四种方法是因为9+6=15,所以15-9=6。这四种方法,都有学生能想到,特别是第二种“破十法”和第四种“想加算减法”,都是比较好的,就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合 适自己的方法来使用。 四、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 培养孩子的口算兴趣,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口算形式来进行。这一点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经常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势必会让他们感受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到练习的效果。因此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方式。如抢答口算题,妈妈、爸爸和孩子一起玩口算大比拼。妈妈做裁判,我和爸爸进行比赛。妈妈快速的念出题目,孩子和爸爸抢答,回答正确者得1分。这样不仅好玩,还有小礼物相送。看书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从哪页看到哪页,共看了多少页。另外在逛超市时让孩子看物品的价钱进行口算……这样的练习使孩子感受到数学走到了生活中,学习变成了件有趣而快乐的事。这样

一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老师必须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说既要口,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这就是研究口算的价值所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可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 口算也常常称为心算,是不借助任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脑想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2~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数学逻辑智能又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