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汇报张海兰(执笔)(2013-10-30 17:46:48)转载▼

一、研究背景

1.课题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的立项意义与分工合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同时对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校往届举行的口算大赛中,口算快慢速度差距很大,口算能力严重滑坡,分析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口算作用发生异化。上学期,经过我们低段数学组认真讨论、大量调查以后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计算方法不够优化等现象。口算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确定了课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接收西安市基础教育立项通知后,我校立即组建课题组,并确定了低段数学教师魏雯、赵曼为课题小组成员。魏雯进行先关课例和教学的研究,赵曼主要负责相关课题的问题调查和资料收集汇总;张海兰在口算教学研究和各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4月30日召开开题会。本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于后:

2.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计算的问题都由机器代替了,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吗?各种媒体也在大肆宣扬外国的基础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淡化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在国内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大多是先由问题情境开始,取代了复习口算的位置,教学中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忽视了口算训练。即使在口算教学的课堂上,也因为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忘记了口算是建立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它需要大量记忆参与,需要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这种只注重算法多样而忽略必要练习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当前,由于受到教学评价的影响,对口算的关注过于注重结果,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只要学生口算结果正确就行,至于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口算中应传承什么思想,一概不去关注不予重视。甚至还有老师为了提高口算正确率,鼓励学生用笔算去口算,从而导致口算作用异化。

3.口算能力在《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的口算能力曾是我们的优势,课程改革以后,这也是争议的焦点,但今天当它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的时候,《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材,明确了口算的价值,把握口算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提高对口算教学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口算教学。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强化听、视算,改变以往看着口算题写得数的练习形式,平时的口算练习以口述答案为主,着力培养口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口算时,计算者要将计算分割成很多的小过程,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的数学思维活动。口算与笔算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策略不同;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实用价值也不同。所以务必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口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口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改进口算学法,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用口算

的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处理好口算与笔算的关系,提高对口算教学的重视,改进口算教法。

三、研究内容

1.提高低年级学困生在口算中的速度与正确率。

2.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找到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针对找到的原因,开展实践研究。

3.提高口算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抽查了二年级一班、三班,三年级三班学困生口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掌握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分类。原因如下:

①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当成“-”等,从而导致口算错误。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比较繁杂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这样一道题错了,后面的题出错率就明显提高。

②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低段孩子年龄小,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烦,此时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计算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进行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都是造成错误的原因。

③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上没有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算法,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练习不够,就导致错误的发生了。再次,在口算练习和比赛时,由于有规定时间,有的学生就不管答案的正确与否,只图快,此时,教师再不加以及时的引导,学生的口算能力势必得不到提高。另外,练习的形式单调,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的个别指导也是口算错误的原因。

④没有检查的习惯。低段孩子大多没有反复检查的习惯。即便有错题,他们宁愿在那儿玩,也不愿去静心检查,往往有一种一遍做完万事大吉的心理。

五、提高小学生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对策: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口算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2.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10—20道有针对性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训练,形式可采用开火车算、点名算、男女生比赛算、小组比赛算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优化口算教学,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策略的研究

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口算的教学内容,如: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百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等。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课堂上如何做到情境创设与口算训练兼顾、如何用好直观教学具、如何对口算方法进行优化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学习了多本教育类专著,精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大量的专著和教育期刊,并上网查资料,学习一些优秀的论文,吸纳先进的教育理论。只要有专家到学校来或我们有机会到外面学习,我们都不会放过任何向专家请教的机会。在我组教师的帮助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通

过前期在三个口算实验教学班的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口算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口算能了的应对策略,半年以来,张海兰、赵曼、魏雯在三个口算实验班坚持天天利用“快乐5分钟”口算训练,使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口算,甄别了口算方法与“笔算式口算”方法。

但是口算题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我们还想了许多的方法,如开火车、单项训练、分组比赛等形式的训练,另外借鉴现在的英语教学,重视听算,以听算测评为主,淡化看着算式动笔算的测评方式。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内容,进行阶段性过关口算竞赛,提高了实验班每个学生的口算水平,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七、问题与反思:

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这一问题,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懵懂到认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认识到口算教学要有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但是许多学生不能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

1、如何有效的操作才能是课题研究成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我们的数学生活化?

2、课题研究成果初步得以辐射。

我们在致力于对口算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将研究获得的初步成果放置于更广泛的范畴内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为此我们也希望教学成果得以辐射。

八、存在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一至三年级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课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课题研究的后期,着重在以下二个方面继续努力:

1.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继续实验并探索口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一步完善策略系统。

2.理论联系实践,探究提高小学低、中、高各年段学生口算能力及素养的方法体系。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我们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我们的教学将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而长足发展。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2014-03-13 22:31:39)转载▼

标签:教育家居分类:小课题研究

《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侯江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说既要口,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这就是研究口算的价值所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可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

口算也常常称为心算,是不借助任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脑想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2~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数学逻辑智能又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针对低年级学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瞬时记忆力。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兴趣,培养学生口算习惯。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4、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5、探索口算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原则

1、稳抓稳打,循序渐进的原则。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起点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

学生的层次不同,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以生为主体,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直观演示,建立数感,形成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数字卡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再看看数字卡及点子图,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要十分重视算理教学,通过说理训练,方法会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3、科学合理设计训练方法,提高口算正确率。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口算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训练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看算式精力不集中,读得慢、读错了。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了“只记算式不计算”的活动,用PPT制成课件,口算卡以各种形式从学生眼前飞过,让学生想想是那些算式,开始时是一次2张,学生能很快说出算式,然后一次出现3张,学生有些记不住,但兴趣很浓,精力就更加集中。训练之后,只要每天练口算,卡片一出示,学生就很兴奋,效果就非常好。

(2)看算听算结合训练

看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看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头作答,而听算则是通过耳听题目,脑记、脑想,口头作答,难度较大。在口算训练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看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3)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①抢答口算题②笔录口算争能手③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④帮助卡片找朋友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有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如“摘苹果”“飞鸽送信”

“青蛙过河”“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4)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训练。如: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对比;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这样让学生既掌握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复习中理顺关系,有利于口算

正确性的提高。

(5)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9加几,8加几……各有几题,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以内的退位减学完后,可以将加、减集中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如8、7、15)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在完成口算训练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评“计算小能手”;可以进行口算比赛,对取得满分的,发“满分奖,”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口算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个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口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3.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学生口算易错原因,以寻求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4.比较法:确定实验小组和对照小组进行对比,分析相关要素的关系。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8-2013.9)

①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②调查研究。执研人员对一至二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调查、统计。

③测试。对一至二年级实验班学生采用试卷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

2、实施阶段(2013.10-2013.12)

①落实计划。深入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上研究课、分析、小结、深化。

②借鉴经验:注意学习外地及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促使实验顺利进行。

③质量检测。

④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3、总结汇报阶段(2013.12-2014.1)

①作阶段性小结。

②典型课例、教案、优秀论文集、听算录音文稿、实验报告等。

八、初步成果

1、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寻求最佳捷径的思维习惯。

2、通过口算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口算比赛,并取得喜人成绩。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林.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6).

[2]顾青.浅议算法多样化的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3]王吉儿.谈谈我对“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几点认识[J].小学教学研究,2011(22).

[4]路晓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J].考试周刊,2011(26).

[5]刘明波.勿忽视口算技能的培养[J].辅导员,2011(Z3).

[6]蔡东静.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6).

方案:“知算理认算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2011-03-21 16:20:26)转载▼

标签:xkt11225 凌萍分类:课题方案

新手报到,请大家多多指导哈!!!

课题名称:“知算理认算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凌萍

研究起始时间:2010.9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是一切数学学习的基础,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对于我们低年级来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纵观低年级数学试卷,涉及口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约占85%以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正确率均不能达到国家低限要求(一年级人均8题/分;二年级人均10题/分)。

而导致学生口算速度和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学生方面的原因。

①行为方面:包括习惯不良(例如学生口算时经常会出现东张西望、抓耳挠腮等小动作)与书写速度慢。

②心理方面: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等。

2. 教师指导方面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的口算方法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算理不熟练、机械记忆、思维僵化、易受错题干扰。

据我观察所知,低段学生每做一道口算题都需要停顿一些时间,不同的学生停顿的时间长短不等。我认为导致学生口算速度缓慢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诉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低段学生做口算是每题必算,即“算算式”,而我们成人做口算是每看到一道题目便成快速的反应出答案,即“认算式”。这正是我们成人与小孩的口算的速度差别。所以,教会学生从“算算式”慢慢过渡到“认算式”,便能大大加快低段学生的口算速度。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口算能力:是指在保持正确率基础上的速度追求,不是单纯求快,而是要至少达到国家低限标准的正确计算。

知算理,认算式:口算是指在学生清楚明白、懂得算理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算式的能力,是学生经历从算算式到认算式的过程,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采取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在学校传统教育中,“2+3=”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算式来看待。而我却认为:应该把“2+3=”之类的一大批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特殊的“字符”来看待。在进行口算训练的时候,把这些特殊的“字符”当作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而真正的“知算理认算式”口算,必须要做到:一、认题认得快;二、得数写得快。

低段学生只有对算式的概念进行了突破——突破了“算算式”的概念,才会真正认识到“认”比“算”快。可以想象,一个低段学生的口算速度如果有成人那么快,那么她做起数学作业来肯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研究指向:分清楚口算和笔算不同的算理,摸索和引导学生研究关于口算独有的算理、计算方法,并记录。记录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和品质变化,用口算中学生运用的口算方法和算理作为主要的论证资料。

研究内容:

1、二级训练。

①一级训练:设计一套基础题(20以内数的加减),制作成卡片,反复口算练习,使学生具有快速“认算式”口算的能力。

②二级训练:形成一套和人教版数学教材进度配套的训练低段学生口算速度的习题集(100以内数的加减)。

2、把训练融入活动中。把口算训练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建立“兑换式”激励机制。只要学生每次训练顺利通过,便可拿到一张小的笑脸贴纸,当集齐10张小笑脸便换一张大笑脸贴纸,当集齐10张大的笑脸贴纸便奖励一本本子。有效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中训练口算,使效果大大提高。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形成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申请立项。

该阶段主要采用资料搜集法和文献法。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编写基础题。通过对二年级学生及学困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二年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班的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同时根据学生情况编写比较系统和严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加、减、乘、除的基础题(如10以内加法表、10以内减法表等等),制作成一套卡片。

2、第二阶段:强化算理,训练“认算式”口算。进行学困生个案分析研究,做好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尤其是与教材配套的口算题目的搜集。

3、第三阶段:成果检查,改进方法。分别记录采用普通口算方法和“认算式”方法,学生口算相同数量题目所需要的时间,检查口算速度的提高效果,反思方法并加以改进。撰写相关总结。

4、第四阶段:实施改进方法,强化“认算式”口算。做好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并补充相配套的口算题目。

5、第五阶段:再次成果检查,做好研究小结。所有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形成一套和人教版数学教材进度配套的循序渐进地训练低段学生口算速度的习题集。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该阶段主要采用观察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观察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和个别观察法。

(三)总结阶段:做好课题总结工作,所有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和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该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口算教学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首先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其次从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口算能力低年级学生能力培养 口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口算却因内容简单而常常被忽略。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枯燥的训练代替丰富的思维活动,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口算能力低下,以至于到二年级还存在一部分学生用“掰手指”口算的情况。我认为口算教学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就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如,我在教学10以内

数的认识部分时,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在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理解算理主要是激发学生怎么算的意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乐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工作总结 千泉校区三年级三班李成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计算这一块的教学中,笔算显然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与笔算在各种计算中正确率较高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而由于现在的评价机制——考试的分数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使我们大部分教师更是重视学生的笔算。但是,虽说是笔算,但却不是纯粹的笔算,其中也或多或少穿插了口算的内容,如:除法笔算当中的试商,假如要一次性的试对,那口算就必定会参与。因此,这几个月来,我对口算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口算进行研究。采取课前口算训练,口算测试,利用口算题卡等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从测试结果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口算速度要和以前相比有所降低。但口算速度基本上达到有关要求,口算正确率有所上升。从中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强化训练就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经常的有效的训练。而口算的训练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容易形成惧怕口算,逃避口算的心理。口算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2. 多种形式变换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不使他们对枯燥的口算厌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方式进行。 3.每堂课上安排练。每节数学课教师可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二)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夺红旗、找朋友等,都应当充分运用。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学生当堂演练,讲究其速度及正确率,同时及时反馈,当堂校对、当堂评价。当堂练习口算,打破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格局。课堂口算练习,既能减少学生课外负担,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口算比赛时不怯场的目的。 (三)布置适量课外练习,保证口算的训练量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通用版 口算能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最佳时期是低年级阶段,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能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他们能够掌握口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运用直观手段开展口算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必经步骤就是引导学生由直接感知实物逐步过渡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多运用直观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木棒,课堂上教师发给学生几张图片或几根小木棒,学到哪个数字就让学生数出相应的图片和小木棒数量,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巩固学生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10”之间数字所对应的图片或小木棒进行分一分、拆一拆的直观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并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认知,锻炼他们能够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再如,训练学生进位加分的口算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操作,如“9+2”的结果,教师可以先摆出9根小木棒,旁边摆出2根小木棒,之后提问学生:“怎样摆放这些小木棒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了?”学生很快想出办法:“从两根小木棒中拿出一根,放入9根小木棒那一部分中,这样就变成了整数10根,10根加1根,总共是11根。”无形中,学生便使用了“凑十法”,这正是口算的一个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题:“8+4、9+3、7+5……”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又使他们建立了表象,提高了口算的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要)

提高口算能力小方法 学生计算的问题令人苦恼。每次考试都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因为计算失分呀,你们不能犯低级错误呀!但是每次阅完卷后发现出错的原因85%以上都是因为计算出了问题。计算,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和根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我先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开始!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算错误,笔算、估算及简便计算必然出错误。《课标》指出,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算,因此,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为笔算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时我觉得以下几小方法可行: 一、加强算理教学,掌握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认为口算内容简单,没有必要讲解,只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事。实际上,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做口算题,往往用的是笔算法则,他们往往都是在脑子里列算式,最后口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误以为口算没有笔算快速、准确,就对口算训练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讨厌口算。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重视口算算理的教学,督促学生按口算法则进行练习,养成口算的习惯。如口算13×2,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的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2=20,3×2=6,20+6=26,即2个13就是2个10和2个3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3×2是2个13连加,即13+13=26,或是13×2,先用3×2=6,10×2=20,然后合起来就得2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何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二、加强思维训练,掌握技巧 口算内容遍布整个小学阶段,从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至六年级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的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因此,我认人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每节课都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同时,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但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经常变换口算的练习方式方法。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同,能否根据第一个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三、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是我经常用的几种口算训练方法。 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要力求使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加强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结合学校有利的多媒体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如在讲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的内容时,根据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的已学知识,有效的结合进位加的学习特点,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小组汇报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练习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可选用以下的形式: 1、运用口算簿。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这种速算

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在专项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挑战台” 2、典型错例的“小诊所” 3、自我选题的“小超市” 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长在家中也有意的进行训练。如,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请家长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就需要家长给以创设应用口算的机会。如,在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让他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以进一步激发、培养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 总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在学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的口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效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 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 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 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 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 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保留出处。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 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浅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 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 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 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 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 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 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 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 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 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 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 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 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 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算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学生的笔算离不开口算做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笔算的计算速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四则混合运算出错率的高低,究其原因也主要取决于口算的熟练程度。 2.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进行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时,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和(或差),个位上的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大小关系,也只有通过观察,在大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并迅速做出判断,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是不进位(或不退位)的加、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快速的思维过程,口算的训练,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识记能力和再现能力的重要措施。 3.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学生的思维,则是由一般到抽象,又由抽象到一般的复杂过程。先是对具体实物的感知形成数的认识,也就是形成实物的直观表象,然后通过对实物的感知,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数量关系,即使不出现实物,头脑中也能形成数的表象特征,正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关键。例如,给出两个数的加、减口算题,学生首先进行一番时间极其短暂的逻辑思维,确认“不进位(或不退位)的,还是进位(或退位)的”,事实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很大,口算的对与否、快与慢,其关键也正是反映在对两个数的判断速度与准确性上。 4.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反应”是指对某一事物,做出准确地判断,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一个小孩,初次拿他的手触摸火焰,由中枢神经迅速地反映到大脑,感觉到疼痛,受神经的支配自动把手缩回来,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如果再次让这个小孩接触火焰时,不等靠近,他就会把手往回缩。实验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迅速反应能力,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去实践、去尝试,逐步形成对数字的快速认识反应。个体对某事物、某事件做出的反应速度是很重要的。毋庸置疑,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谁的反应速度快,谁就回答问题的概率大,对于小学生来说,甚至没等他人说,反映较快的学生早把答案说了,不仅他自己受益最多,而且掩盖了其它人的思维,他人“坐享其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也是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之一,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学生优、差两极分化。 5.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们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我们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口算教学提倡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是指一个学习群体里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身上的几种方法。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如: 我在教学“19+18=”这道口算时,我说:“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全班交流。生1、我是这样想的 10+10=20 9+8=17 20+17=37;生2、19+10=29 29+8=37;生3、20+18=38 38-1=37

这些思路是每个同学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灵活运用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四、注意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 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要靠我们不懈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小课题研究结 盐池一小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1、课题的提出背景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所 听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大多是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如找规律,统计,观察图形等。当大家都把研究的慧眼放在新增的教材内容时,我发现一一孩子的计算能力下降了。通过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能 力普遍较低,这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使学生的口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2、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以及寻找如何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几年前,泉山区文教局就开展了“堂堂清”的活动,我积极响应和学习 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并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学校的二年级(2),班级里的学生总体水平还不错。但是学生的计算口算能力较弱。在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计算而失分。因此在本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上,已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1、了解本校学生在培养计算技能方面的发展现状,调查学生对于数学数学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数学论文 教师:张岚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

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总结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问题研究总结 本学年,我们申请了校本研修一般性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问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个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

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

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 发表时间:2017-12-26T16:57:20.0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9期作者:李文光[导读] 口算能力越好,其大脑思维的运转速度越快,同时也预示其笔算速度越好,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因此,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教师的工作重点。文章以此为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李文光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北水小学519055 摘要: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口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大脑思维的转换速度。口算能力越好,其大脑思维的运转速度越快,同时也预示其笔算速度越好,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因此,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教师的工作重点。文章以此为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提高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而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做题习惯的重要前提。基于此,一定要抓好学生的口算,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低年级学生进行口算学习的现状 低年级学生的口算练习主要包括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比如5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内容。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在进行加减法练习时正确率不高且计算时间较长,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计算规律,尤其是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练习,学生没有形成敏感的数字概念,比如3和7组成10、2和8组成10等等;而对于乘除法计算来说,则是因为学生不能真正运用九九乘法表知识,出现了记忆偏差、记忆混乱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特探索出相应的策略予以解决。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掌握计算方法是关键。要想提高口算能力,必须先从计算方法开始。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形成惯性思维,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才会提升速度且保证正确率。在加减法的口算计算内容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找朋友”的技巧,正如上文所说的谁和谁能够加在一起组成10,比如1和9、4和6等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彼此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整十的加减法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如21+39、58+22、60-37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分解的方法演练,即在“找朋友”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分解。比如9+4的口算,因为9和1是好朋友能够组成10,所以将9+4分解形成9+1+3,更容易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如此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加法计算时也就更加快捷。如67+54,将个位上的7+4分解成7+3+1,再如法炮制进位计算十位上的数字。同理,计算减法时也是如此,如121-38,将个位上的1-8看成是1+2=3,再计算后面的内容。而在进行乘除法口算练习时则主要考察学生乘法表的运用基础,乘法表记忆越准确,实际计算时越熟练,也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技巧。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方法技巧,才能最终提高口算速度且保证正确率。 2.增加练习频率是途径。学生在掌握计算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实践练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让方法技巧掌握得更加扎实,才能逐步提高做题速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拿出口算题卡,限时做题,要在几分钟以内做多少题目;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以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时刻集中精力,从而锻炼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除这些形式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口算大赛的计算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比如由教师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提前准备好口算大赛需要准备的题目,且设置好时间,并抽取合适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只需按照顺序书写得数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口算做题速度;还可以由教师进行口念口算题目,学生通过聆听默算书写计算结果。如此多种形式的应用和转化在丰富学生练习形式的基础上起到了增加练习频率的作用,对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助益。以上形式的应用都是以加减乘除多种混合的口算题目为内容,增加学生对口算的敏感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专题训练模式,比如将加减法和乘除法内容分开,让学生对不同的内容有个缓解适应的过程。 3.家长的配合监督是辅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因此具备大量充足的时间进行口算能力的练习。除了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在每周内抽出固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口算互动,即由家长出题,学生说得数。由家长充当教师的角色更容易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创设相对轻松的练习环境,反而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家长的配合监督作为强有力的辅助,能够很好地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 综上所述,口算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后期笔算能力的快慢,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都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口算练习必须从低年级学生抓起,做到充分锻炼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提前做好铺垫。值得注意的是,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从策略应用中入手,先要强化学生的计算技巧与方法,形成学生自身的财富;再运用大量的计算实践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丰富学生对计算重要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联络家长的配合和辅助,进一步全方位地做到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新华小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04期。 [2]沈春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05期。 [3]丁蕾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预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 一、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可是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粗心,算错了。通过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运算符号混淆错误 (2)粗心大意错误。如:300×8=1600(误把300当30算) (3)运算顺序错误。 (4)题目数字错误。 (5)进位退位错误。 (6)没有口算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口算习惯,口算题也是经常进行笔算,即使不允许学生用笔算算口算题题强调口算必须用口算时,学生口算时在大脑中出现的还是笔算的竖式过程。(7)口算枯燥无味。每次做口算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

二、加强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就能更快更准确的口算。学生熟练基本方法之后,就转入提高训练,即交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利用”凑整×法”计算 (1)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分析法”口算 根据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4×8×=20×8=160计算. 3.运用“速算法”口算 三、强化口算训练 1.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2)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2.加强个别差异辅导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种方法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的几种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垣曲县新建小学王芳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数学教师最重视的问题。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新城四小薛海娟《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最基础的是低年级口算内容,即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只有低年级把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熟练,其他学段的口算速度才能提上去,也只有口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笔算速度才能加快,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年级口算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探索。 一、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100以内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的加 法后,我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 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 & 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

数小2了……。在教学十几减几时主要用“破十减”,如在教学十几减九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十几减九的减法题有序的罗列出来:11-9=2 , 12-9=3,13-9=4,14-9=5,15-9=6,16-9=7, 17-9=8,18-9=9。( 1)归纳算法,“破十减”。(2)引导学生找出“十几减九”题的规律:减数都是9,被减数越来越大,差也越来越大,差总比被减数个位数字多1。通过对十几减九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十几减& 7、6、5、4、3、2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破十减”,并且在归纳十几减8的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多2了……。表内乘法开始 学习时也让学生找口诀间的规律,这样学生用规律记口诀,记得速度很快,口算能力提高得也很快。学生记熟了口诀,用口诀求商便不再是难事。 二、练习形式多样,提高口算兴趣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没有漂亮的画面,比较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 (1) 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通过让学生抢答,提高学生口算速度。 (2) 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几组算式,每组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