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带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带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带答案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2015年(1月)高中地理会考试卷(附答案)

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4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l.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图1是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发生在A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图1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3.图2中能正确表示“海陆风”的是() 图2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图3是地球上气压带示意图,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图3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4是水循环示意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干预的环节是() 图4 A.a B.b C.c D.d 6.图5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与图示相符的是() 图5 A.a洋流流向是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B.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海轮从甲到乙是顺洋流航行 D.乙处水温比同纬度海域的水温低 图6是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6 7.图中岩层发生弯曲及断裂位移的主要原因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8.与汾河谷地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7 9.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l0.形成③→⑤→⑥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海拔 11.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崇拜又依赖 B.对抗性明显增强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美国“硅谷”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原料 13.微电子工业的特点是() A.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低 B.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长 C.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表1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读表回答14-15题。 表1 14.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5.四川、广东两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 B.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死亡率高 C.文化观念 D.广东省人口出生率高,增长快 图8是江西千烟洲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图8 16.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文 17.20世纪80年代初,该地区乱砍滥伐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资源枯竭 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 18.汽车导航服务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雷达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19.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 ①减少牧区草原的水井数量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积极恢复自然植被④大水漫灌旱地,保证作物生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不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是() A.开辟大型农牧场 B.雨林观光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雨林缓冲区 21.与松嫩平原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热量丰富 D.地广人稀 图9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重庆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卷

重庆市2008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温度 C.路程D.速度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 C.开普勒D.卡文迪许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 N和40 N,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 N B.35 N C.50 N D.70 N

a b E 图1 B 图2 A I 4.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 ,当用力F 竖直向下压它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A .G B .F C .G -F D .G +F 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保持轨道半径不变,当角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向心加速度大小将为原来的 A . 2 1 B . 4 1 C .2倍 D .4倍 6.布朗运动证实了 A .分子的体积较大 B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C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运动跟温度无关 7.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一个静止于A 点、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的功等于 A .U B .qU C .q /U D .U /q 8.图1是匀强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这两点相比,有 A .a 点的场强较大 B .b 点的场强较大 C .a 点的电势较高 D .b 点的电势较高 9.电源的电动势为4. 5 V ,内电阻为0. 5 Ω,外电路接一个4. 0 Ω的电阻,这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A .3. 5 V B .4. 0 V C .4. 5 V D .5. 0 V 10.如图2所示,长直导线中通有从A 到B 的电流I ,C 为导线正下方的一点,则该电流在C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 A .向右 B .向左 C .垂直纸面向外 D .垂直纸面向里

高二会考生物实验专题

高二会考生物实验专题 1、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书P17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或 蛋白质 注意:斐林试剂的配制: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双缩脲试的配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这三个实验中: 实验需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需要水浴加热。 2、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P30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的运动作为标志。 3、实验三:观察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P39 观察植物cell的有丝分裂过程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如 )着色。低倍镜下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3+4、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的催化效率 P46 酶的特性酶具有性 5、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P47 酶的特性酶具有性 6、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P53 丙酮层析液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 7、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P59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现象。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现象。 8、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P79 ?结合考纲P260 25、向性运动是植物受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9、实验九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P6 DNA的提取 DNA的鉴定 (水浴加热) 向装有鸡血细胞液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 10、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P9 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规则的结构 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双链 ? 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构架, 排列在内侧 ?碱基按照原则两两配对,A, ,C, ,T, ,G, ,并且以连接。 11、实验十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P23 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 DD:Dd:dd,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12、P103 将植物的幼苗分别放在的玻璃罩内,并且在玻璃罩内生成的SO,就可以观察SO对植物的影22响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35° 30° 25°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地 理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如下图所示)。具体范围为以下六点连线与我领海线之间空域范围:33o11′N 、121o47′E , 33o11′N 、125o00′E , 31o00′N 、128o20′E , 25o38′N 、125o00′E , 24o45′N 、123o00′E , 26o44′N 、120o58′E 。我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 岛屿等均属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读图完成1、2题。 1.11月23日,下列四点地方是最早的是

A.33o11′N、121o47′E B.31o00′N、128o20′E C.25o38′N、125o00′E D.26o44′N、120o58′E 2.下列节气,我国钓鱼岛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太阳风出现于太阳外部结构中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辐射区 4.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处于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5.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交通优势是 A.公路畅通 B.空运便捷 C.水运发达 D.管道密布 6.浙江省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A.水稻种植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7.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备的优势是 A.人才储备充足 B.交通运输便利 C.基础设施完善 D.自然资源丰富 8.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 在反应Cu+2 H2SO4(浓) CuSO4+SO2↑+2H2O中,还原剂是A.C u B.H2SO4C.CuSO4D.SO2 选:A 分析: · 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试题分析:在反应Cu+2H 2 Cu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到+2价,Cu为还原剂,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 选:A ? 分析:

试题分析: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正确;B、根据△H—△S<0,反应自发进行可知:△H<0、△S<0的反应在低温时,△H>0、△S<0的反应在高温时,也可能自发进行,错误;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碳酸钠,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比Cu稳定的Ag、Au 等金属,不含Zn、Fe等比Cu活泼的金属,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自发反应的判断、产物的判断。 3.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分散系中可以有一种分散质,也可以有多种分散质 B.浊液的分散质都能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选:A 分析:乳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 项错误;分散系中的分散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C项错误;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其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无法确定,D项错误。 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高中生物实验会考

高中生物实验会考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丹IV~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4、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2013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3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1.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 .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 C .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具有相同的 A .自转周期 B .大气成分 C .公转方向 D .表面温度 3.太阳活动可以 A .诱发地震和海啸 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 .改变大气圈厚度 D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读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中表示岩浆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冷却凝固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重熔再生 D. ④ —— 变质作用 读图2“桂林景观图”,完成6~7题。 6.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搬运 D .海浪堆积 7.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气候干冷 B .地表崎岖 C .植被稀疏 D .径流稀少 读图3“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8~10题。 8.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 .反射作用 B .吸收作用 C .保温作用 D .辐射作用 10.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 2排放可以使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据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9日预报: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10~12℃,并伴有降雪。据此完成11~13题。 11.“未来三天”影响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低气压 B .暖锋 C .冷锋 D .高气压 图2 图1 图 3

2016年宁夏高中地理会考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16年7月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读图1,完成1~2题。 1.图1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A .河外星系 B .太阳系 C .行星系统 D .总星系 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B .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C .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氮 D .耀斑现象发生在光球层 图 1

2015年9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据此完成3~4题。 3.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川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B .吴忠白昼时间渐短 C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D .北极点进入极夜 4.从博览会举办至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 .先南移后北移 B .先北移后南移 C .始终北移 D .始终南移 2015年10月4日,第22号台风“彩虹”在我国广东省湛江市登陆,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灾情严重。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日影响湛江市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 6 .监测上述灾情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数字地球 结合图3的新疆景观图,完成7~8题。 7. 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A .吐鲁番盆地 B .天山山脉 C .风蚀城堡 D .沙丘地貌 8. 形成天山山脉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挤压隆起 B .火山喷发 C .冰川侵蚀 D .流水堆积 图2 图3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地 理 试 卷 考生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 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日全食是指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北京时间2015年3月20日15时41分,挪威朗伊尔城(78oN,15oE )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日全食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总星系 D .银河系 2.此次日全食导致 A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左偏 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3.观测日全食时,挪威朗伊尔城正值 A .上午 B .黄昏 C .午夜 D .凌晨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4~5题。 4.图1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 .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读图2“该日20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6~9题。 6.北京市大风、沙尘(暴)预警级别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图1

重庆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C

B A D C 图1 重庆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C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 . 牛顿 B . 千克 C . 焦耳 D . 米 2.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 速度 B . 质量 C . 时间 D . 重力势能 3.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其大小分别是6 N 和8 N,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 . 1 N B . 2 N C . 10 N D . 14 N 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乙甲a a 3= B . 乙甲a a = C . 乙甲a a 31= D . 乙甲a a 4 1 = 5. 如图1所示,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6.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 . 宇航员从地球到达太空,惯性减小

C . 战斗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惯性增大 D . 给空卡车装满货物,卡车的惯性增大 7. 如图2所示,商场自动扶梯的梯面为水平面,人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梯面上,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只受重力 B . 只受支持力 C . 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D .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8.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B .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C .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 D .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9.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 F 的科学家是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洛伦兹 D . 开普勒 10.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 周期 B . 线速度 C . 合外力 D . 向心加速度 11. 下列所述的事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 木箱沿斜面匀速向下滑行的过程 B .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C . 小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过程 D .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12. 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沿路径Ⅰ从A 运动到 B 重力做功为W 1,沿路径Ⅱ从A 运动到B 重力 图3 A B Ⅰ Ⅱ

高中会考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供学生使用)

高中会考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一)(供学生使用) 长度的测量 学校会考证号班级座号考生姓名 总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 实验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金属管 考查要求满分值得分 1写出桌面上:刻度尺的准确度__________________ 游标卡尺的准确度_____________ 2 2 用刻度尺测量金属管的长度:L=_________________ L 1=______________ L 2=_______________ L 3=_____________ 2 3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内径:d = ________________ d1 =______________ d2 =____________ d3 = _______________ 2 4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D=__________________ D1=_____________D2 = _________D3 = __________________ 2 5实验素养:态度认真、尊重事实、器材布置合理、 操作有序、整理复原等 2 监考人签字总分

高中会考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一)(供教师使用) 长度的测量评分标准 考评得分班级 满分值 座号 评分点 姓名 1 1 正确写出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 准确度(含单位) 2 2A 用刻度尺在不同方位测 量管的长度,并求其平均值。 1 B 记录数据时符合有效数字 要求 1 3 A 会使用内测量爪测量金属 管内径 1 B 分别在管两端测出两个 互为垂直方向的内径,求出平 均值。 1 44A 会使用外测量爪测量金属 管外径 1B 分别在管两端测出两个 互为垂直方向的外径,求出平 均值。 1 5 实验素养:态度认真、尊重事实、器 材布置合理、操作有序、整理复原等。 2考评总得分 总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

高二政史地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卷共5页,考生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A. 雨后天空格外蓝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2017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7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考场地点、毕业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 .牛顿 B .千克 C .焦耳 D .米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速度 B .质量 C .时间 D .重力势能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其大小分别是6 N 和8 N ,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 .1 N B .2 N C .10 N D .14 N 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乙甲a a 3= B .乙甲a a = C .乙甲a a 31= D .乙甲a a 4 1= 5.如图1所示,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A D C 图1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 .宇航员从地球到达太空,惯性减小 C .战斗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惯性增大 D .给空卡车装满货物,卡车的惯性增大 7.如图2所示,商场自动扶梯的梯面为水平面,人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梯面上,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受重力 B .只受支持力 C .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D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8.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B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 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2 1r m m G F 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洛伦兹 D .开普勒 10.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周期 B .线速度 C .合外力 D .向心加速度

20132015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1.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具有相同的A.自转周期B.大气成分C.公转方向D.表面温度3.太阳活动可以 A.诱发地震和海啸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改变大气圈厚度D.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读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中表示岩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外力作用 C. ③——重熔再生 D. ④——变质作用 图1 读图2“桂林景观图”,完成6~7题。 6.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搬运D.海浪堆积

7.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气候干冷 B .地表崎岖 C .植被稀疏 D .径流稀少 读图3“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8~10题。 8.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 .反射作用 B .吸收作用 C .保温作用 D .辐射作用 10.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 2排放可以使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据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9日预报: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10~12℃,并伴有降雪。据此完成11~13题。 11.“未来三天”影响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低气压 B .暖锋 C .冷锋 D .高气压 12.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①暴雨摧毁房屋 ②低温造成冻害 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A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伴有降雪 C .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D .气温升高、伴有降雪 读图4“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14~17题。 图2 图 3

2015年福建省高中学业会考-地理试题

2015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图l是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发生在A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3.图2中能正确表示“海陆风”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图3是地球上气压带示意图,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4是水循环示意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干预的环节是 A.a B.b C.C D.d 6.图5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与图示相符的是 A.a洋流流向是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B.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海轮从甲到乙是顺洋流航行 D.乙处水温比同纬度海域的水温低 图6是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岩层发生弯曲及断裂位移的主要原因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8.与汾河谷地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9-l0题。 9.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0.形成③→⑤→⑥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海拔 11.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崇拜又依赖 B.对抗性明显增强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据此完成l2-l3题。 12.影响美国“硅谷”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索是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原料 13.微电子工业的特点是 A.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低 B.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长 C.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表1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读表回答l4-l5题。 表1 1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5.四川、广东两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 B.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死亡率高 C.文化观念 D.广东省人口出生率高,增长快 图8是江西千烟洲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 回答l6-17题。 16.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文 17.20世纪80年代初,该地区乱砍滥伐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资源枯竭 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

高中会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整理

高中会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整理 低倍镜、高倍镜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葡萄糖+Cu(OH)2葡萄糖酸+Cu2O↓(砖红色)+H2O,即Cu(OH)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OH)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OH)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作者: ————————————————————————————————日期: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 2017年夏季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3月30日19时左右,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美丽上演。据此完 成1~3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C.太阳系?? D.地月系 2.出现此次“火星合月”天象时,英国伦敦 A.旭日东升??B.日近中天?C.夕阳西下? D.夜幕深沉 3.火星和地球具有相同的 ?A.自转周期 B.大气成分?C.表面温度 D.公转方向《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4~5题。 4.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A.黑子 B.日食 C.日珥 D.耀斑 5.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极光现象 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 2017年2月,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倾泻而出,火山灰遮天蔽 日。读图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8题。 6.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B.岩石圈? C.软流层D.地核 7.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A.①增加?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减少 8.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D.海洋内部 图1 读图2“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0.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一) 地理试卷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据此完成1~2题。 1.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 B.核裂变 C.太阳辐射?D.风能 4.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A.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 C.阴雨连绵 D.强烈地震 5.图1中热我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A.①? B.② C.③??D.④ 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据此完成6~8题。 6. “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7.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低、天气晴好????B. 气温低、阴雨天气 C. 气温高、天气晴好??? D. 气温高、阴雨天气 8.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①低温造成冻害②暴雨摧毁房屋③降雪阻塞交通④大风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读图2,完成9~12题。 9.图中各圈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差异性 B.复杂性 C.区域性 D.整体性 10. 图中M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11.主要由M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喜马拉雅山 B.长江三角洲??C.东非大裂谷 岩浆 喷出 型岩 浆岩 ①② ③ ④ 沉积岩 M 图2 变质岩 侵入 型岩 浆岩 图1 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