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子污染测试和离子色谱测试的区别

关于离子污染测试和离子色谱测试的区别

关于离子污染测试和离子色谱测试的关系

离子污染测试和离子色谱测试都是对产品的洁净度进行的测试。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很多对化学概念了解不深的检测人员,常常会混淆这两种检测方法,或者认为,IC(离子色谱)是更高级的检测手段,可以完全覆盖离子污染测试。

其实这两种方法从测试过程,到衡量指标的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并不能够相互替代或者完全覆盖。

先说衡量的指标:

离子污染测得的是产品表面的可导电的离子型污染物总量。它不区分离子的种类,不论何种离子只要发生电离,对于导电的贡献(绝缘阻抗的下降)都是一样的。这个情况往往是一个突然的转变。比如离子污染严重超标时,遇到下雨等突变的环境,水汽在电路板表面凝结,绝缘阻抗瞬间大幅下降。如果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则可能发生瞬间短路,造成故障。另一个方面,即使环境并非特别潮湿,离子污染也会降低表面阻抗,使电路中的焊点更容易发生晶须生长,从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离子色谱是可以区分离子种类的测试。我们通常根据不同的目标,管控各种不同的离子残留量。比如针对RoHS,我们检测的是重金属离子残留。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要求测试卤素的残留指标,这是因为卤素(Cl, Br)更容易对焊点造成腐蚀。对于离子残留物主要是卤化物的情况,卤素超标不一定代表产品会在短期发生瞬间失效,可能离子污染是合格的。而对于几乎不含卤素的离子污染超标严重的样品来说,针对卤素的IC测试,结果反而令人满意。

从测试结果的描述来说,离子污染采用的是NaCl当量。拿阴离子来说,对于含量96ug的SO42-,离子污染测试中,相当于含有71ug的Cl-;IC测试中,这个值就是96ug。所以即便把所有的IC检测结果加起来,也不会等于离子污染的检测结果。而且其相对大小也没有可比性。

从测试过程来看:

一次离子污染检测,耗时大概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静态测试一般定时测15-20分钟,动态根据样品的状况,一般3-30分钟)。不需要复杂的制样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一次离子色谱检测,耗时大概2-5小时,前期制样过程较为复杂,成本比离子污染高。

从上面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检测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离子污染检测适合多场所大量采用。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是两种方法都进行配置。

对于检测仪器,SCS公司的Omegameter 和Ionograph离子污染测试仪,戴安公司的ICS系列离子色谱仪都是IPC推荐的优秀设备,在市场上拥有最多的用户。

离子色谱的标准

有关离子色谱的标准 一、国标 GB 111733-1989 居住区大气中硫酸盐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离子色谱法 GB 11446.7-1989 电子级水中痕量氯离子的离子色谱测试方法 GB 13580.5-1992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11446.7-1997 电子级水中痕量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离子色谱测试方法 GB/T 11733-1989 居住区大气中硫酸盐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离子色谱法 GB/T 13580.5-1992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14642-1993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15454-1995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钠、铵、钾、镁和钙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二、行业标准 HJ/T 83-2001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JJG 823-1993 离子色谱仪 DZ/T 0064.28-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离子色谱法测定钾、钠、锂和铵

DZ/T 0064.51-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 JJD 1008-1991 离子色谱仪 JJG (地质) 1008-1990 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JY/T 020-1996 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JJG(教委) 020-1996 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SL 86-1994 水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JJG (教委) 020-1996 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CJ/T 143-2001 城镇供水钠、镁、钙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HJ/T 84-2001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三、部分国际标准 ISO 10304-2-1995 水的质量.用液态离子色谱法测定已溶解的阴离子.第2部分:在废水中溴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磷酸盐、和硫酸的测定 ISO 10304-1-1992 水质.固液态离子色谱法测定溶解的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亚磷酸盐、溴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离子的测定 ISO 10304-3-1997 水质.用液态离子色谱法测定已溶解的阴离子.第3部分:铬酸盐、碘化物、亚硫酸盐、硫氰酸盐和硫代硫酸酯的测定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1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1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Cu. 64 A 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B.水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C.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D.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在50 ℃时水的pH小于7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 B. C. D.NH3.H2O 4.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 7 D.无法确定 5.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杂质,若要制得纯净的氯化铜(Fe(OH)3沉淀的pH是3.7,Cu(OH)2沉淀的pH是6.0),向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 B.CuO C.Cu(OH)2 D.Cu(OH)2CO3 6.常温时,将足量的AgCl固体分别加入同体积的下列各溶液中,溶解的AgCl最少的是()。 A.1 mol·L-1的MgCl2溶液B.2 mol·L-1的NaCl溶液 C.1.4 mol·L-1的BaCl2溶液 D.1 mol·L-1的AlCl3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0.1 mol/L KOH溶液和0.1 mol/L氨水中,其c(OH-)相等 C.pH为1的盐酸的c(H+)是pH为3的盐酸的100倍 D.Na2 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两倍 10.用锌和1 mol/L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欲提高制取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改用98%的浓硫酸 B.使用更小颗粒的锌粒

戴安公司ICS系列离子色谱测试题

戴安公司ICS系列离子色谱基础理论测试题 公司名称:姓名:性别: 一、选择题 1. 离子色谱是 B 的一种,主要用于弱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A 气相色谱 B 液相色谱 C 质谱 2. 离子色谱最常见的分离方式为 A 。 A 离子交换B离子排斥 C 离子对色谱 3. 最通用的检测方式为 C 。 A 紫外检测 B 安培检测 C 电导检测 D 荧光检测 4. 与常规HPLC相比,离子色谱仪主要差异之一在于,在色谱柱之后和检测器之前,离子色谱带有 ____A________。 A 抑制器 B CR-T C C 脱气装置 D 保护柱 5. 离子色谱的流路系统主要采用 B 。 A 不锈钢 B PEEK C 聚四氟乙烯 D 玻璃 6. 离子色谱常用淋洗液,按淋洗强度从小至大次序,分别为 __A_、 ___、 __ 和 ___等几 种。 A 硼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 B 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硼酸钠、碳酸钠 C 氢氧化钠、硼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D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硼酸钠 7._____B____淋洗液通过电导抑制后的背景电导更低。 A 碳酸盐淋洗液 B 氢氧根淋洗液 8. 测定弱酸化合物,最好采用___B______分离方式。 A 离子交换B离子排斥 C 离子对色谱 9. 含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水样在进行无机离子色谱分析前,必须经去除有机物的处理。可以使用的固相 萃取小柱是____B____。 A H柱 B RP柱 C Ag 柱 D 滤膜 10. 离子色谱的淋洗液浓度提高时,一价和二价离子的保留时间的变化是( A )。 A 缩短 B 延长 二、判断题 1. 离子色谱只能测定无机阴、阳离子( F ) 2. 离子色谱无法测定过渡金属( F ) 3. 离子色谱测定糖类时,采用阴离子交换分离( T ) 4. 离子色谱一定有抑制器( F ) 5. 4mm内径的色谱柱采用1ml/min,对应2mm内径为0.25ml/min (T ) 6. 同样进样量,2mm内径的色谱柱比4mm内径色谱柱的灵敏度提高4倍( T ) 7. 要测定碳酸根离子可以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淋洗液( F ) 8. 在阴离子抑制器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来实现( T ) 9. 低含量离子采用大体积的进样量( T ) 10. 磷酸根任何时候都在硫酸根后面出峰( F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离子色谱

青岛盛翰离子色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离子色谱泵 类型:高压双柱塞串联往复平流泵(可选配PEEK泵) 进口泵最大压力:42 MPa PEEK泵最大压力:35 MPa 流量范围:0.001~9.999 mL/min 压力显示精度:≤0.1 MPa 流量精度:RSD < 0.1 % 流量重复性:RSD≤0.1 % 离子色谱仪数字式温控检测系统 电导检测器 结构:五极环型钝化电极316不锈钢 电导池检测模式:双电导检测 池体积:≤0.8μL 输出电压:-5000~5000 mv可调 检测范围:0~30000 uS/cm (10档可选) 分辨率:≤0.0045 ns 基线噪声:≤0.6% FS 基线漂移:≤±2.0% FS 控温范围:室温5 ℃至60 ℃控温精度:±0.01 ℃ 温度补偿:1.7 %/℃最大操作压力:10.0 MPa 离子色谱仪特点:独特的模拟放大技术,采用先进的屏蔽技术及精确控温设计,既消除了极化、 双电层等负面影响,又提高了电导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选配) 波长范围:190~740 nm 光源:氘灯 波长精度:±1 nm 光谱扫描:停流自动扫描 基线噪声:2×10-5 AU(254 nm,室温)基线漂移:15×10-5 AU/h(254 nm,室温)最小检出浓度:5×10-9 g/mL(254 nm,萘标,甲醇流动相,室温) 柱后衍生-可见光光度检测:Fe(Ⅲ)≤1 ppb;BrO3-≤0.5 ppb;CrO42-≤1 ppb;Cr3 ≤1 ppb 电化学检测器(选配) 电子类型:中央CPU控制的数字处理信号 检测类型:单通道或双通道电化学检测 信号范围:直流安培检测方法:5 pA -100μA 积分安培检测方法:50 pC-200μC 噪音:直流安培检测:≤1 pA 积分安培检测:< 10 pC 电位范围:-2000 mV到2000 mV,增幅为1.0 mv 模拟信号输出电压:10、100、1000 mV

化学反应原理自测试题11页word

月考一复习题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命名 1.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汽跟过量O 2混合后点燃,生成13.2gCO 2 和5.4gH 2 O,该有机物 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 2,又能跟新制Cu(OH) 2 悬浊液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还能跟乙酸反应生成酯 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H 3一CH(OCH 3 )一CHO B. C.D. 3.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3—二丁烯B. 3—丁醇 C.甲基苯酚D.2—甲基丁烷 4.蛭得净M是一种抗血吸虫病药,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可看作是酚类化合物B.M可看作是芳香族化合物 C.M可看作是磷酸的酚酯D.M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5.《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人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为: 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为313.5 g B.属于芳香烃 C.分子式为C 12H 19 Cl 3 N 2 O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 2 发生加成反应 B.2一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硝基甲苯的反应 D.2,2—二甲基丙烷和氯气等物质的量反应 7.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中滴入AgNO 3 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2H+=Ca2++H 2 O+CO 2 ↑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8.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B. C. D. 9.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82的高效能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除产生高温外,还可使山洞内的氧气耗尽,致使所有生物窒息死亡而山洞不致完全崩塌,以便后续军队进入山洞鉴别死者身份。燃料空气弹所装炸药的成分之—是环氧乙烷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668788.html,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作者:刘松欢林仰锋 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24期 【摘要】目的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方法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Ionpac AG22保护柱,流速1.0mL/min,流速等度。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阴离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204 前言 近年来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 )是美国人SMALL1972 年发明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主要用来分离极性和部分弱极性化合物的一种分离技术,是色谱技术在离子型物质检测领域的一种突破[1]。本文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高效、快速新型分离技术离子色谱法,来测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常规必检项目: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根这四种阴离子。 一、原理与材料 1.1 原理 根据分离柱对各种阴离子的亲和力不同,从而使样品中各种待测阴离子随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之后分离开来,已分离的阴离子流经阳离子交换柱或抑制器系统转换成具高电导度的强酸,淋洗液则转变为弱电导度的碳酸。电导检测器测量电导率之后以相对保留时間定性,峰面积定量[2]。 1.2 仪器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 淋洗液自动发生器(KOH); AERS 300 4mm阴离子抑制器; 分离柱:Ionpac Dionex AS19;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离子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摘要:离子交换色谱主要包括阴离子交换色谱和阳离子交换色谱。本文介绍了,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原理,检测方法,淋洗液、色谱柱类型和特点,以及离子交换色谱的应用。 离子色谱(IC)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有3种分离方式,它们是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3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的树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HPIC 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HPIEC用高容量的树脂,MPIC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3种分离方式各基于不同分离机理:HPIC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HPIEC主要为离子排斥,而MPIC则是主要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 离子交换色谱的离子交换分离基于流动相和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之间发生的离子交换过程。对高极化度和疏水性较强的离子,分离机理还包括非离子交换的吸附过程。离子交换色谱主要是用于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分离。离子交换功能基为季铵基的树脂用作为阴离子分离,为磺酸基和羧酸基的树脂作为阳离子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分析常见的Cl-,F-,Br-等无机阴离子,有机酸,糖和氨基酸等有机阴离子,分析的阳离子主要是同一元素的多种价态金属阳离子的分离与分析;离子排斥色谱主要用于分离和分析有机酸和无机酸;离子对色谱主要是用于对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和分析。 1分离原理 离子交换色谱的色谱柱的填料主要由基质(substrate material)和功能基(functional)两部分组成。功能基是可解离的无机基团,与流动相接触,在固定相表面形成带电荷的离子交换位置,与流动相中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在离子交换反应中,功能基的本体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仅由其离子交换功能基的离子与外界同性电荷的离子发生等量离子交换。色谱柱填料又被称为“离子交换剂”[1]。离子交换分离机理如下: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包括10小题,共20分)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 .小苏打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 .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⑥③①②⑤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3.相同温度浓度的溶液,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4、对于0.1mol ·L -1的Na 2S 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 (S 2-)>c (OH -)>c (HS -) B .c (Na + )=2c (S 2-)+c (OH -)+c (HS - ) C .向Na 2S 溶液中加水稀释,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5.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 (s )+H 2O (g ) CO (g )+H 2(g ),当增加反应物 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 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

AOX测定离子色谱法

AOX测定离子色谱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的离子色谱法。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和污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包括可吸附有机氯、有机氟和有机溴。 当取样体积为50?200ml时,可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氯的浓度范围为15?600ug/L,可吸附有机氟的浓度范围为5?300 ug/L,可吸附有机溴的浓度范围为9?1200 ug/L。 1.3干扰及排除 1.3.1水中的无机卤素离子,在样品富集过程中,也能部分残留在活性炭上,干扰测定。用20ml酸性硝酸钠洗涤液淋洗活性炭吸附柱,可完全去除其干扰。 1.3.2当水样中存在难溶的氯化物、生物细胞(如微生物、藻类)等时,使测定结果偏高,用硝酸调节水样的PH值在1.5? 2.0之间,放置8H后分析。 1.3.3当水样中存在活性氯时,测定结果偏高。采样后立即在100ml水样中加入5ml 亚硫酸钠溶液。 2.定义 2.1可吸附有机卤素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和溴〕的总量(以Cl计)。 2.2可吸附有机氯: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氯元素的总量。 2.3可吸附有机氟: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氟元素的总量。 2.4 可吸附有机溴: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溴元素的总量。 3.方法原理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卤素化合物,然后将吸附上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高温炉中燃烧、分解、转化为卤化氢(氟、氯和溴的氢化物)经碱性水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 4.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去离子水过活性炭柱后用全玻璃蒸馏器蒸馏,临用前现蒸馏。 4.2活性炭:分析纯,0?60目。 4.3吸附用纯化活性炭。 4.4 氧气99.9%(V/V)。 4.5 5%高锰酸钾溶液(m/V)。 4.6 10%氢氧化钠溶液(m/V)。 4.7高纯氮99.99%(V/V)。 4.8亚硫酸钠溶液0.2mol/L。 4.9硝酸。 4.10硝酸溶液1 mol/L。 4.11硝酸钠储备液17g/L,称17 g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25 ml硝酸溶液,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12硝酸钠洗涤液:将硝酸钠储备液用水稀释20倍。 4.13 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0.18mol/L碳酸钠;0.17mol/L碳酸氢钠。 4.14离子色谱淋洗使用液:0.0018mol/L碳酸钠;0.0017mol/L碳酸氢钠。 4.15氟离子标准储备液:1 000mg/L:称取2.2100g氟化钠(105℃烘2H)溶于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 ml淋洗储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6氯离子标准储备液:1 000mg/L:称取1.6484g氯化钠(105℃烘2H)溶于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7溴离子标准储备液:1 000mg/L:称取1.2879g溴化钠(105℃烘2H)溶于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 高迎新 离子色谱(简称IC-Ion Chromatography)是高效液相色谱(简称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的一种,是用于分离能在水中解离成有机和无机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很快成为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重要分析手段。应用范围从分析水中常见的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类,发展到分析极性有机化合物以及生物样品中的糖、氨基酸、肽、蛋白质等。 一、离子色谱方法的特点 对离子型化合物的测定是经典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对阳离子的分析已有一些快速而灵敏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高频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而对于阴离子的分析长期以来缺乏快速灵敏的方法。一直沿用经典的容量法、重量法和光度法等。这些方法操作步骤冗长费时,灵敏低且易受干扰。而发展起来的离子色谱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组分的优点。可以说,离子色谱对阴离子的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项新突破。 1快速、方便对7种常见阴离子(F-、Cl-、Br-、NO3-、NO2-、SO42-、PO43-)和六种常见阳离子(Li+、Na+、NH4+、K+、Mg2+、Ca2+)的分析时间小于10min。如采用高效分离柱对上述七种常见阴离子的分离时间只需3min。 2 灵敏度高离子色谱分析的浓度范围为μg/L~ mg/L。当进样量为50μl时,常见阴离子的检出限小于是10μg/L。如增加进样量并采用小孔径柱(2mm直径)或在线浓缩时,检出限可达10-12g/L。 3 选择性好IC法分析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的选择性主要由选择适当的分离和检测系统来达到的。由于IC的选择性,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简单、一般只需做稀释和过滤。 4 可同时测定多种离子化合物与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相比,IC的主要优点是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多种成分。 5 分离柱的稳定性好、容量高 IC中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是应用最广的填料。这种树脂的高pH稳定性允许用强酸或强碱作淋洗液,有利于扩大应用范围。样品分析时,溶解、稀释和过滤是前处理的主要工作。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检测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乙醇C.醋酸D.铜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CaCO,受热分解B.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C.C与CO2反应D.Ba(OH)2·8H2O与NH4C1反应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A.HClO B.NaCl C.FeCl3D.CH3 COONa 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c(OH一)

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B.NaOH C.Na2SO4D.NaCl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NH4+、CO32-B.Fe3+、Cl-、NO3- C.Na+、OH-、HCO3-D.Al3+、OH-、NO3- 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含0.1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0.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B.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电子转移D.所有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

离子色谱检测的类型

离子色谱检测的类型 离子色谱的检测手段主要有电导检测、电化学(安培)检测和光度检测。电导检测主要用于在水溶液中化合物的酸式离解常数(pKa)或碱式离解常数(pKb)小于7的离子的检测,有时也可用于间接法检测;安培检测有直流、脉冲和扫描3种操作方式,用于能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化合物分析,即在某一特定的外加电压下能产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化合物的测定。光学检测的工作原理及性能与HPLC完全相同,在离子色谱中主要用于通过柱后衍生反应生成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的离子的测定,如过渡金属、镧系元素以及磷、硅等。 离子色谱的检测器是用于连续监测样品被色谱系统分离后的柱流出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的装置。其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以完成定性定量的任务。因此,检测器是一种信号接收和能量转换装置。 对于离子色谱检测器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出μg/mL以下溶质的含量; (2)线性范围宽,在样品含量有几个数量级变化时,也能落在检测器的线性动态范围之内,以便准确、方便地进行定量测定; (3)响应快,以便能快速、精确地将流出物转换成能记录下来的电信号; (4)稳定性好,对流量、温度的变化不敏感; (5)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6)噪声低,漂移小,对冲洗剂组分的变化不敏感,从而在进行梯度淋洗时也能测定; (7)〖JP2〗不会引起很大的柱外谱带扩张效应,以保持高的分离效能。 检测器按照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型和选择型两类。通用型的检测器如直接电导检测器,它能连续地测定柱后流出物某些物理参数如电导值的变化,这是任何淋洗液都存在的物理量,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因其灵敏度低,且对流动相也有响应,因此容易受流动相的组成、流速、温度等的影响,引起较大的噪声和波动,它不能使用梯度淋洗,限制了使用范围。选择型检测器有光度检测器、安培检测器,它们对检测物质的响应有特异性,而对流动相则没有响应或响应很小,因此灵敏度很高,受操作条件变化和外界环境影响很小,可用作梯度淋洗。 离子色谱检测器除了上述常用的检测器外,已经开发了离子色谱与原子吸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等联用技术,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如下: 一、噪声和漂移 噪声和漂移是检测器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噪声是指与被测物无关的检测器输出信号的随机扰动变化,分短期噪声和长期噪声两种。 噪声和漂移:短期噪声使基线呈"绒毛状",因信号频率的波动而引起,由有关电子部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l -1 B .-4 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下列关于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吸热反应的速率,减慢放热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压强的改变只有通过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 、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了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就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放热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H >0,当反应吸热时△H <0 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热△H 为负值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C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0kJ/mol 可知,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 D 、在101kPa 时,2g 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 -285.8kJ/mol 7.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B .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C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D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3 mol·L -1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 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 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 A.2SO 2(g )+O 2(g)2SO 3(g) ΔH<0 B.4NH 3(g )+5O 2(g)4NO(g)+6H 2O (g ) ΔH<0 C.H 2(g)+I 2(g)2HI(g) ΔH>0 D.2A(g)+B(g)2C(g) ΔH>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指导老师:郭文英 实验人:王壮 同组实验:余晓波 实验时间:2016.3.21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离子色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3. 掌握离子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法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离解的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树脂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离解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分配,最后达到 平衡。不同阴离子(32,,,F Cl NO NO ---- 等)与阴离子树脂之间亲和力不同,其在 交换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根据离子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可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应用电导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分析色谱柱;阴离子分析色谱保护柱;超声波发生器;真空过滤装置;注射器 试剂:20ppm 、30ppm 、40ppm 、50ppm Cl -和3NO -标准溶液、未知样。 五.实验内容 1. 打开电脑,打开power ,后打开IC 软件,等power 灯不闪后,就可以使用了。 2. 按下列条件设置仪器参数:淋洗液流量为0.8mL/min ;数据采集时间为10min ,设置完后扫基线。 3.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分别吸取0.5mL 各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4. 测定未知水样。取0.5mL 未知样按同样实验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表1. 不同浓度F-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2.不同浓度Cl-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3. 不同浓度 NO-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3 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所测得的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离子色谱法实验报告

离子色谱法 测定样品中F-、Cl-、SO42-、NO3-含量的 实验报告 1)样品名称:上岗考核样品 编号:考2(F-、Cl-、SO42-、NO3-) 来源:四川省计量认证评审组 收样日期:2011年8月22日 测定日期:2011年8月22日 报告日期:2011年8月23日 方法来源:HJ482—2009 2)原理 当水样随氢氧化钾淋洗液通过阴离子分离柱时,由于F-、Cl-、SO42-、NO3-四种离子对低容量强碱型阴离子树脂的亲和能力不同而分开,被分离的阴离子在流经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抑制柱)时被转化为高电导的酸,淋洗液则被转化为弱电导的水(清除背景电导),用电导检测器测量生成的酸型阴离子,与标准进行比较,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3)3.1仪器:ICS-900离子色谱仪。 3.2试剂: 1)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产1000mg/LF-标准溶液 2)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产1000mg/L Cl-标准溶液 3)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产1000mg/L SO42-标准溶液 4)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产1000mg/L NO3-标准溶液 5)去离子水:电导率小于0.5us/cm的二次去离子水 4)实验步骤: 1

校准曲线的绘制: ①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依次从四种阴离子标准溶液中吸取0.50、1.00、2.00、5.00、 4.00、 5.00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标线。此混合溶液中F-、Cl-、SO42-、NO3-、PO43-六种离子浓度分别为5.00mg/L、10.00mg/L、50.00mg/L、40.00mg/L和50.00mg/L。 ②分别向前6个100ml容量瓶中加入混合标准使用液0.00ml、2.00ml、5.00ml、10.00ml、 20.00ml和40.00ml,用去离子水稀释到标线。将这6个浓度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与混合标准使用液①一起构成7个浓度水平的标准序列。 ③依次将这7个浓度水平的标准序列进样100.00ul到离子色谱中分析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离子浓度(mg/L)为横坐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校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2、质控样品、考核样品的测定 ①用10ml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l考样原液于250ml干净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 ②将定容后的考试样品进样100.00ul到离子色谱中分析测定峰面积,用峰面积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考试样品浓度。 ③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质控样品浓度。 5)实验记录和计算: 1、校准曲线方程: 2、实验记录见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