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

学前班数学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
学前班数学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

姓名得分

一、看数涂颜色

5 4

6 3

二、数一数,写一写

三、照样子,从1写到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得分

一、画一画,写一写(80分)

2 4 6 8 10

二、按数圈物(20分)

1、

8 2、

10

学前班数学上册练习题三姓名得分

一、写数(20分)

1、从1写到10

2、从3写到9

3、从9倒过来写到1

二、看数补充涂相同颜色

69

8

4 6

学前班数学上册练习题四姓名得分

一、任意涂成两种颜色,填写数字。

4

2 2

二、按指定数涂两种颜色

8

3 5

5

2 3

4

3 1

学前班数学上册练习题五

姓名 得分

一、补充写数

1

3

7

9

1

2

5

8

10

3

6

二、看数补充图形

8

8

8

三、看图填数

4

9

学前班数学上册练习题六姓名得分一、看图数一数,写一写

有()。

有()。有()。

有()。有()。

有()。

二、看数涂两种颜色5

4 1

3 2

2 3

1 4

学前班数学《认识数字1-10》课件【四篇】

学前班数学《认识数字1-10》课件【四篇】 【认识数字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2;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1-2;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认识数字3、4和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20分钟,写3、4和5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三、巩固练习1、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的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发生关系,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特征:不可分割性,不断发展的必然性,相对稳定与及时应变的统一性,个体差异性)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或得分效率相对较高的技术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的编制成由若干个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法特莱克:是一种速度游戏,在大自然中进行,由于地势变化,空气清新,训练方式手段丰富,可以调节运动员情绪消除不良心理现象的训练方法。 项间移植:指把某个运动项目一种或几种训练方法转移应用到其他项目上的做法(模仿型,改进型,发展移植型) 选择 三大供能系统:1,ATP-CP(100m)2,乳酸能系统(800m)3,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产生CO2,H2O,不产生乳酸) 训练计划:时间:课,周,大周期,年度,多年对象人数:个人,队组训练内容:模拟,热身,赛前 战术分类:体力分配,参赛目的,心理战术 项群分类: 疲劳: 填空 训练恢复手段:训练学(内容,环境,负荷),医学生物学(水浴,蒸气浴,电兴奋,红,紫外线),营养学,心理学(自我暗示,气功,生物反馈)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2.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3.提高现代社会生活品位4.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5.综合国力6.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7.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准备活动种类:一般性专项性 简答 体能训练:A.动(离心向心超等长)B.静(等长)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篇【必看】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 第 2 页共 6 页

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篇【必看】 第 3 页共 6 页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智力大闯关》林露萍

活动课题:数学《智力大闯关》(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升口头运算能力。 2、积极参与竞赛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多张鸭子头饰、 2、多张算式卡片、数字宝宝、 3、登山图1张、苹果树一棵 活动过程: 事先给小朋友带上鸭子和小鸡的头饰、 一、引入: 1、教师与幼儿游戏互动:拍手拍手拍拍手,手举高,手放下,手打开,转个圈,这 是头摇一摇,这是手,摆一摆,这是腰,扭一扭,这是脚踏一踏····· 2、电话想起来了,拿起电话接听:“你好,请问你是谁啊?” 3、“啊?你是羊村的村长啊,怎么了怎么了??” 4、并说:“哇,羊村的村长说他们羊村要举行运动会哦,然后他听说我们大五班的小 朋友跑步很棒,所以打电话来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他们的羊村运动会噢。” 5、教师说:“你们想不想去啊?” 6、学生说:“想” 7、村长可是说了:“要去羊村参加比赛,必须先通过三个关卡,顺利闯关的小朋友才 可以去羊村哦”这三关分别是由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出的。 8、教师说:“你们还有信心闯关吗?” 9、孩子们说“有” 10、好.现在我们分成两队。女孩子一队,男孩子一队,看看哪队的小朋友在闯关 的时候最厉害? 11、准备好了吗? 二、新授与游戏: 第一关:喜羊羊关卡: 1、复习: 我问你答。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看看哪组的小朋友算的算式又快又准? 第二关:沸羊羊关卡: 2、A、终点的苹果树贴有算式题和篮子下面有答案 B、两队小朋友,分别请出一个小朋友绕过障碍物到终点拿算式题,然后再送回 到起点给第二个小朋友,第二个小朋友拿到算式题,从起点开始绕过障碍物,跑到苹果树下拿到答案。看谁做的对,又快,连续请上三队人。做题目多的一队对的多一组为胜。 第三关:懒羊羊关卡: 登山比赛 1、出示登山算式图片,

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汇编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知识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判断题: 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 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 多选题: 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 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 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判断题: 1、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2、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3、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 点? A.竞争性 B.公平性 C.规范性 D.公开性 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 A.教练员 B.运动员 C.裁判员 D.球迷和观众 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多选题: 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区分左右 教育教学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进一步感知空间。 活动准备: 1、海底图大的1份,小的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图示6张(教师可随意编),黏贴的小图片每人各六张 4、课前认识生字:左、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区分左右手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 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 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3)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4)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5、教师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 点点在那边呢?

小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 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二、基本部分: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陈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 小结:我和你们的是相反的,你的左边我的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 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 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 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4)、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 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 谁的右边是谁?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 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 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 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 三、结束部分:帮动物找家 师:转呀转,哎呀!不知不觉转到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可真漂亮,那里住着许多海里的小动物,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来帮 帮 他们吧?

学前班认识数学教案

学前班认识数学教案 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一起看看学前班认识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学前班认识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2;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1-2;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 20分钟,写1和2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

2?(指名)(齐读)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学前班认识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时钟》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时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 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 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 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 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 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 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 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 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 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 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 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 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 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 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 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 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 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 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 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 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 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 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 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 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 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 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 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 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 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 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左右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名称:集体舞——以主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二、活动目标:1、萌发感知体验左右空间位置活动的兴趣。 2、正确区别左右空间位置关系,并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 3、提高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三、活动准备1、小贴画。 2、奖励贴。 3、五幅卡通图画。 四、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拇指游戏大拇指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嘀嘀嘀。食指食指是妈妈,妈妈在做饭,擦擦擦擦擦擦。中指中指是哥哥,哥哥打电话,咔咔咔咔咔咔。无名指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在跳舞,蹦擦擦蹦擦擦。最小小指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 (二)课前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你们高兴吗?我们应该对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些什么呢? 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不仅懂礼貌,而且一个个的都很聪明,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会不会被我的问题难住。 (三)区分左右手 1、猜谜语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 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答对贴奖励贴。小朋友都知道我们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 2、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做的对。 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 幼:我的右手举起来。 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 幼:我的左手举起来刚才有的小朋友举对了,可是还是有小朋友分不清,到底哪边是我们的左手,那边是右手呢? 3、说说左右手。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做的事情多,还是右手多。先来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 幼:画画、写字、拿勺子~~~ 师总结答案。 师:那我们的左手呢,,左手一般都做些什么?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又好又快。 (四)左右的相对性。 1、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小贴画。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嘛?你知道它是我的哪只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2、师观察幼儿举手情况,并在据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小贴画。 3、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4、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请把有小贴画的手举起来。 请把有小贴画的右手举起来。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再次强调:我们贴有小贴画的是哪只手?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导语: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应该怎样写?快来看 看吧!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 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 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 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 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 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 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 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 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

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 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 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学前班数学课件:《认识数字》

学前班数学课件:《认识数字》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认识数字3、4和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20分钟,写3、4和5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PPT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图卡及笔。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

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二、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1.出示PPT① 师:玩了碰球的游戏,我要带你们去逛公园啦,出发吧! (1)车站里有几辆公交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开走了几辆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辆车? (2)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4)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5)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飞走了几只蝴蝶?(2只)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条鱼,游走了3条鱼,还剩下几条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块面包?买走了几块?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前后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前 后 目标:动力系统:对空间方位感兴趣,积极参与操作和游戏活动。 能力系统: 1、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知识系统:认识前后。 准备:一、教师教具 1、熊哥哥、熊妹妹、小袋鼠、小刺猬、大萝卜 2、其他:黑板、磁扣 二、幼儿学具 1、《操作册》第20页 过程:一、导入 有一天,熊哥哥去菜园里拔萝卜,它使了好大的劲,可是萝卜一动也不动。熊哥哥赶忙叫来了熊妹妹一起拔萝卜,熊妹妹抱着熊哥哥的腰,“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熊妹妹喊来小袋鼠一起拔萝卜,小袋鼠、熊妹妹和熊哥哥一起使劲,“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后面是谁?(小袋鼠) 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这时小刺猬跑过来帮忙,和它们一起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呦、嘿呦”使劲儿拔。 小朋友,小袋鼠的后面是谁?(小刺猬)

小袋鼠的前面是谁?(熊妹妹) 萝卜终于被拔出来了!今天大家能吃到美味的萝卜汤了。 二、主体 1、回顾故事,解析知识点。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谁最先去拔萝卜的?(熊哥哥) 开始时熊哥哥拔出来了吗?(没有) 谁排在熊哥哥后面帮它拔萝卜?(熊妹妹) 熊妹妹来帮忙了,这时萝卜拔出来了吗?(没有) 后来谁排在熊妹妹后面拔萝卜了?(小袋鼠) 小袋鼠过来也没有拔出萝卜,后来谁又来了呢?(小刺猬) 谁排在队伍的最前面?(熊哥哥) 谁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小刺猬) 小刺猬来了以后萝卜拔出来了吗?(拔出来了) 2、幼儿操作和练习。 幼儿自己操作,感知前后。 发《操作册》第20页,引导幼儿操作感知前后。 小朋友,看看《操作册》里有什么?(公共汽车和一群小动物)原来是一群小动物乘坐公共汽车去旅游,请你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分别坐在什么位置上?请你贴一贴。 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坐的?(老虎坐在上层的最前面,小牛坐在老虎的后面,河马坐在上层的最后面,小狗坐在河马的前面,小兔子坐在下层的最前面,小刺猬坐在小兔子的后面,熊猫坐在下层的最后面,狐狸坐在熊猫的前面。) 三、结束

学前班数学教案:2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2的认识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教学目标: 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2。 掌握2和1的顺序以及2的组成,认识">"。 通过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他们从小要爱学习,做事要认真。 教学重点: 理解2的含义,掌握2的组成。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2。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熟悉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下面就请你们看大屏幕。 观察主题图出示课件2:2的主题图。 师: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到了,天是那么蓝,看,谁来了?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生:有2只小鸟、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 师:2只小鸟、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这就是数字"2"。 出示数字卡片"2"(印刷体的)。 问:2是一笔写成的,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小鸭子在游水。

5、理解2的含义(1)(继续出示课件2):河中有两只小鸭子游水。 问: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水?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找一找自己的身上长着几个2? 生:2只耳朵、2只眼睛、2个鼻孔、2只手、2只脚等。 (2)老师演示拨珠子:先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就是2颗珠子,1添1就是2。 (3)学生数圆片: 问:1的后面是几?2的前面是几? (4)比大小出示实物图:教材第8页中间的方块图。 师:左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右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 来表示?(板书:1)2和1比,结果怎么样? 生:2比1多。 师:2比1多也就是2大于1,在2和1的中间要写大于号">"这就是大于号,这个 式子读作:"2大于1"。 学生练习读。 (5)2的组成依次出示2片枫叶图,演示1再添上1。 问:这是几片枫叶?用几来表示? 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呢? 板书: 学生读:2是由1和1组成的,1和1组成2。 学生用小棒摆:1根,再添上1根,合起来就是2。 2根可以分成1根和1根。 6、指导写"2"(出示课件3):演示2的写法。 学生在教材第8页下面的第一行田字格中练习描2。 7、巩固练习观察图中数量是1的有谁?数量是2的有谁?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楚雄市中山镇中心幼儿园罗朝慧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二、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 四、活动流程: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摸一摸,数一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用记号笔将每一个面标上序号。

(1)先尝试独立数数,教师巡视指导,。 (2)再由老师范数,指导:怎样数更好?注意数的顺序的指导,最好是上下、前后、左右的指导。避免重复。 (3)标出数的各个面的序号。 (3)做后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教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 1、出示多媒体图片: (1)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2)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小结:说说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2、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在用课件演 活动请每桌小朋友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和课本中一样的图形。再数一数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

学前班数学课教学设计

学前班数学课教学设计《3的组成和加减法》 胡先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二、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三、教学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 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大风吹”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2+1=33+0=3 3—1=23-2=13—0=3 6、复习总结。 反思: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 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 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定义汇总情况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定义汇总 第一章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组成部分。 运动选材:“运动员选材”就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竞赛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系,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满足民众对竞技观赏的社会需求。 运动管理: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得到理想的效果。因而,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训练团队:运动训练团队通常由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组成。 思考题: 1、试述近百年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表现 2、试述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与现代社会价值 3、试述运动训练学的定义及主要学科特征 4、试述依研究容组构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5、试述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三层次结构及理论研究的主要容 第二章 运动成绩:是一个使用极其广泛的基本概念。但是,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实践中,不同项目的人们对运动成绩的解释和应用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保持理论表述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从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一般训练学的角度,我们将“运动成绩”这一概念定义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及竞技结果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也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比赛名次:是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哪一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束时都必须要分出名次。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价值。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不论是竞技水平,还是比赛名次,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类》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类》 幼儿园数学教案:开个饼干专卖店—分类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图形片按颜色或形状分类排放。 2.按图形片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进行配对,并学习命名。 3.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3种颜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3种形状的图形片若干。 2.红、黄、绿3种颜色标记各一个,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无色)标记各一个。 3.放置图形片的扁平框(或盒)若干。 4.3个娃娃,身上分别有红色的圆形,黄色的正方形,绿色的三角形标记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商店进货 (1)一起商议玩开饼干商店游戏。 商店货架上只有一个一个空的筐,还没有进货,现在先要小朋友把饼干拿来布置货架。 (2)幼儿看自己的小箩筐里有些什么饼干?看看讲讲,如:三角形饼干……红色的饼干…

(3)按教师筐前出现的颜色标记,请一部分幼儿把饼干分送到三个筐里,边送边说。如:我把红饼干送到红色标记的筐里。我把绿饼干送到这绿色标记筐里…… (4)按教师筐前出现的形状标记,请另一部分幼儿把饼干分送在三个筐里,边送边说,如:我把饼干送到有圆形标记的筐里,我把方饼干送到有方形标记的筐里… 2.介绍饼干 (1)幼儿看一个有颜色标记里的饼干,介绍这儿的饼干都是* 色的饼干(如都是红色的饼干)。说:“要买红色的饼干到我这里来!”教师帮助补充:“要买红色的饼干可以到这里来,也可以挑选你喜欢的形状。因为这里是红色的饼干但有不一样的形状。” (2)幼儿看一个有形状标记筐里的饼干。介绍这儿都是**形状的饼干(如都是方方的饼干),说:“要买方饼干到我这里来!”教师帮助补充说:“要买方方的饼干可以到这里来。!” 3.买饼干,幼儿当顾客去购买饼干。 (1)买2块不一样的饼干。(幼儿挑选,并让大家看看讲讲。这两块饼干什么地方不一样?) (2)买2块相同的饼干。(让幼儿挑选并让大家看看讲讲,这两块饼干什么是相同的.?) (3)出示3个娃娃(身上有标记),要小朋友买他们最喜欢吃的饼干,先看看说说他们各自喜欢吃的饼干.。 如:红色的圆饼干,黄色的正方形饼干,绿色的三角形饼干。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