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Syllabus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轨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眼科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联系紧密。本课程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为原则,阐明眼科学的内涵。本课程为专业科,通过眼科学的学习,掌握眼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掌握常见眼科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能够对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作出诊断并明确其治疗方法。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对于理论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学定义,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熟悉眼科学发展史。

3.了解眼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讲授眼科学的研究范围、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眼科学发展简史及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2.重点讲授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难点是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3.介绍眼科学发展方面的新进展。

第六章眼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睑内翻、倒睫、睑外翻、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了解眼睑常见肿瘤及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特点。

【教学内容】

1.讲授眼睑炎症、眼睑肿瘤及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2.重点讲授常见眼睑炎症及位置、功能异常;难点是眼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要点。

3.介绍眼睑位置异常及肿瘤诊治的新进展。

第七章泪器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泪溢、流泪的定义;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及治疗。

2.熟悉泪道冲洗术。

3.了解泪器其他炎症及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要点;泪液分泌异常、泪道阻塞的病因。

【教学内容】

1.讲授泪器病概述、常见疾病。

2.重点讲授泪溢及流泪的定义、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泪道冲洗术;难点是泪道冲洗术。

3.介绍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第八章眼表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眼表、泪膜的定义、组成;干眼的定义、病因、诊断及治疗。

2.熟悉眼表上皮干细胞的来源及功能;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治疗。

3.了解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讲授眼表疾病概述、治疗原则、干眼及睑板腺功能障碍。

2.重点讲授眼表及泪膜的定义及组成、眼表上皮干细胞的来源及功能、干眼;难点是干眼的诊断及治疗。

3.介绍眼表重建及干眼诊治的新进展。

第九章结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沙眼、细菌性及病毒性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翼状胬肉的定义。

2.熟悉结膜炎的病因、体征、诊断及治疗;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

3.了解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

【教学内容】

1.讲授结膜炎概述、常见结膜炎、肿瘤及变性疾病。

3.重点讲授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常见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难点是常见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角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角膜炎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治疗。

2.熟悉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3.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软化症及圆锥角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角膜接触镜的并发症。

【教学内容】

1.讲授角膜炎总论、角膜炎常见类型、角膜软化症、先天异常及肿瘤。

2.重点讲授角膜炎总论及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角膜炎;难点是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及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3.介绍角膜炎治疗的新进展。

第十二章晶状体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白内障的定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2.熟悉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白内障的病因。

3.了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状体位置异常及先天异常。

【教学内容】

1.讲授白内障、晶状体位置异常及先天异常。

2.重点讲授白内障的定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难点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3.介绍白内障治疗的新进展。

第十三章青光眼

【目的要求】

1.掌握青光眼的概念、眼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2.熟悉开角型青光眼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了解高眼压症;常见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

1.讲授青光眼概述、原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

2.重点讲授青光眼概述及原发性青光眼;难点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3.介绍青光眼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

第十四章葡萄膜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2.熟悉交感性眼炎的概念、预防及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Behcet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其他类型的葡萄膜炎、肿瘤及先天异常。

【教学内容】

1.讲授葡萄膜炎、肿瘤及先天异常。

2.重点讲授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难点是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介绍葡萄膜炎病因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第十五章玻璃体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玻璃体的年龄性改变。

2.熟悉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治疗原则。

3.了解玻璃体感染性炎症、玻璃体手术的种类及适应证。

【教学内容】

1.讲授玻璃体疾病概述、年龄性改变、玻璃体积血、感染性炎症及手术。

2.重点讲授玻璃体的年龄性改变及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治疗原则;难点是玻璃体年龄性改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3.介绍玻璃体手术的新进展。

第十六章视网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熟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讲授视网膜病概述及常见视网膜疾病。

2.重点讲授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难点是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介绍视网膜血管病及黄斑疾病诊治新进展。

第十七章神经眼科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视神经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3.了解视神经萎缩、视乳头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讲授视神经病变及视路病变。

2.重点讲授视神经炎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难点是视神经炎的病因、临床表现。

3.介绍视神经病变诊治新进展。

第十八章眼视光学

【目的要求】

1.掌握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及矫治原则。

2.熟悉眼球光学的基本原理;正视、屈光不正及老视的概念;老视的临床表现及矫治原则。

3.了解屈光检查方法及屈光手术。

【教学内容】

1.讲授眼球光学、屈光不正、老视。

2.重点讲授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及矫治原则;难点是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

3.介绍屈光不正矫正的新进展。

第十九章眼外肌病与弱视

【目的要求】

1.掌握弱视的定义及分类。

2.熟悉斜视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眼外肌的功能;双眼视觉及斜视后的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

1.讲授斜视与弱视相关概念及理论、斜视各论及弱视。

2.重点讲授弱视的定义及分类及常见斜视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难点是常见斜视的临床表现。

3.介绍斜视、弱视治疗的新进展。

第二十二章眼外伤

【目的要求】

1.掌握角膜及虹膜睫状体挫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类、并发症及治疗原则;酸碱化学伤的急救及治疗。

2.熟悉眼球其他部位挫伤表现;眼异物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酸碱化学伤的临床表现。

3.了解眼紫外线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

1.讲授眼外伤概述及各论。

2.重点讲授眼钝挫伤、穿通伤、酸碱化学伤;难点是眼球穿通伤的并发症、治疗原则及酸碱化学伤的急救及治疗。

3.介绍眼球穿通伤、酸碱化学伤治疗的新进展。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部分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均有相互联系。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等有助于阐明眼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并提高眼病诊治水平。有些眼病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一些眼病也会有全身表现,如青光眼等。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科书

1.管怀进.眼科学(案例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

1.赵堪兴.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3.刘家琦.实用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教学大纲审定者:雷宁玉授课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

授课教研室主任:雷宁玉所属学院:临床学院

学院院长:王强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眼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Test Syllabus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轨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眼科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联系紧密。在见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掌握眼科学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提高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为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实验考试为闭卷考试,占全部成绩的30%。对于实验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三、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眼科教研室2012年12月制定的《眼科学教学大纲》。

四、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眼科学见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眼科学体格检查及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能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熟悉疾病诊断的步骤并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眼球解剖结构特点。

2.掌握视功能检查的方法、意义及书写格式;直接检眼镜的使用方法;滴眼液点眼方法、涂眼膏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眼球重要组织的生理生化特点。

4.熟悉眼部检查的方法;球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的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5.了解眼胚胎发育过程。

6.了解眼科检查常用仪器设备;睑板腺囊肿刮除术、睑腺炎切开排脓及睑内翻矫正术的方法及适应证。

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学时:眼科学总学时24学时,其中实验部分有8学时,占总学时的33.3%。

教学文件: 《眼科学见习指导》,实验报告统一标准格式。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学生实验前温习理论课教科书,预习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仪器使用等,并针对实验难点、重点作具体指导。

六、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教科书

1.管怀进.眼科学(案例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

1.赵堪兴.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3.刘家琦.实用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教学大纲审定者:雷宁玉授课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授课教研室主任:雷宁玉所属学院:临床学院

学院院长:王强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土壤学教学大纲+教案-2007

土壤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基本理 化形状及如何进行利用改良的科学。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等农学类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过硬。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掌握土壤基本组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土壤耕作与管理、土壤污染 与防治、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及土壤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区划及 丰富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奠定坚实基础。是农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土壤学》课程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且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相互渗透,具有较强的系 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阐述土壤圈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 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特征、土壤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土地退化机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实用性:内容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 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生易于掌握和融会贯通。 《土壤学》紧紧围绕土壤肥力讲授土壤组成(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气、热、 肥状况;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主要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课程主要讲解土壤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近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 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能鉴别主要的岩石、母质类型和地形地势。能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划分及土壤剖面观察。 2、系统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特性、基本理化性状及利用改良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土壤的主要类型,并且能进行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壤资源调查工作。 (二)能力、技能方面: 掌握土壤资源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及常规的土壤分析方法,并且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属于《分析测试系列试验Ⅰ》的内容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6 学时,课堂讲授为32 学时,另有教学实验14 学时。 在教学中以土壤的形成、演化为线索,系统讲解土壤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介绍土壤的形成及土壤 剖面;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土类别,土壤学研究的动态。 土壤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土壤是绿色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主要 来源于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而土壤是农、林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士壤管理是农业生产的 3 个主要的组成环节。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供临床、影像等专业使用) 前言 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医学临床课程,它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眼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在眼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还要适当介绍眼科学的一些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眼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能有所了解。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斌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2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2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2 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2 第四章结膜病2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2 第六章葡萄膜病自学 第七章青光眼2 第八章晶状体病2 第九章玻璃体病自学 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2 第十一章眼外伤2 2 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 视、弱视 第十三章眼眶病自学 第十四章防盲治盲自学 合计20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目的要求 掌握眼球的解剖,掌握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掌握视路的定义及组成。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生理功能。了解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总结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总结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的 设施园艺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农学科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适用于其他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大纲。课内学时72,共计4学分。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涵了生物、环境和工程三个交叉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学习了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业气象学等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背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侧重讲授园艺设施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目前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园艺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环境特点,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环境的影响,如何通过温、光环境调控和水肥管理满足园艺作物生产的要求,实现高产、高效目的。掌握目前设施栽培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介绍设施园艺的定义和内涵,设施园艺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设施园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等,使同学了解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几种主要园艺设施的结构、类型、性能的讲授,使同学了解不同设施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覆盖材料性能的讲

授,使同学们了解各种覆盖材料在生产中的选用原则;通过对设施内温、光、湿、气和土壤环境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掌握设施性能与调控技术;简单介绍园艺设施的选址要求、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最后介绍园艺植物设施栽培的特点及主要蔬菜、花卉和果树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通过以上内容的讲授,使同学们初步掌握设施园艺相关理论与技术。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设施园艺学综合性很强,从知识内容上涉及到园艺植物栽培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工程力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设施园艺学属于实用技术,应用性很强。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方法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 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 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 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 编写时间:2012年

《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内容提要 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 (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 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 (三)考核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 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 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 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 第一节:调解幅度 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 2、掌握其方法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资源环境分析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土壤、植物、农产品品质、肥料、环境污染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样品的采集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剂配制与测试操作技术、操作的要点难点,方法的误差产生与干扰的克服方法、常规分析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分析质量的控制、分析数据的处理与评价应用知识。为学生开展SRT课题的研究,参与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在实际生产中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施肥、食物和饲料的检定、环境评价与环境修复、有机绿色农业生产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水、试剂、器皿 1.水的制备与检验 2.试剂的规格、标准、选用与配制 3.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使用与洗涤 习题要点:水的检验方法与要求,试剂的规格与配制方法,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和洗涤方法。 第四节分析误差的控制与数据处理 1.分析误差的来源 2.分析误差的表示方法 3.系统误差的控制 4.偶然误差的控制 5.允许误差的范围 6.可疑数据的取舍 习题要点:分析误差的类型与表示方法,如何控制分析误差和进行数据的取舍。 本章重点、难点:实验室用水的检验、试剂的选用与配制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减免。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实验用水的检验指标和检验方法,试剂的规格、选用、配制与保存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检验与减免。 理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方法、试剂的标准,分析数据的统计与检验。 了解:特殊用水的制备方法,标准试剂的要求和前处理方法,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土壤样品的采集 2.土壤样品的制备 3.土壤样品的保存 习题要点:如何使土壤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特殊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要求。 第五节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植物组织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2.瓜果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3.籽粒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习题要点:根据研究的要求采集制备与保存植物组织。 第六节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习题要点:比较肥料样品、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的异同。 第五节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1.常压烘干法 2.减压烘干法 3.共沸蒸馏法 4.卡尔·费休法 习题要点:根据样品的特性选用其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要点。 本章重点、难点: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水分测定的烘干法。 理解:特殊土样、诊断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水分测定的减压烘干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原理。 了解: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选择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第三节概述。 1.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意义 2.土壤有机质的形态与含量 3.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关系 4.有机碳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选用

中医眼科教学大纲学

《中医眼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医眼科学》属中医学外科系统的临床学科。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既系统地体现中医学理论,又反映中医眼科学特点和最新的学术发展,同时包括重要的现代眼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的知识。通过运用中医眼科学理论阐明眼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临床学科。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对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并且具有西医学关于眼的解剖生理和眼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中医眼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术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中医眼科学》课程是考察课,理论考试形式是开卷,理论课考试成绩占100%。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眼科学发展的概况及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中医眼科发展的概况。 2、中医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各临床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解剖与生理,以及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3、了解:视路、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1、眼球壁的解剖与生理、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及眼球内容物与视路。 3、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4、专业进展:动物眼球解剖。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眼与五脏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熟悉:眼与胆的生理关系。 3、了解: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眼与肝、心、脾、肺、肾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眼与胆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3、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第四章眼与经络的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眼与足厥阴肝经的关系。 2、熟悉:眼与手少阴心经和手足三阳经脉的关系。 3、了解:眼与督脉、任脉、阴阳跷脉、阳维脉、手少阴之正及足少阳之正等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眼与足厥阴肝经的关系。 2、眼与手少阴心经和手足三阳经脉的关系。 3、眼与奇经八脉、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第五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2、熟悉:七情、饮食失宜、劳伤、外伤、先天及衰老及其他因素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3、了解: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发生眼病的病机。 【教学内容】 1、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2、七情、饮食失宜、劳伤、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因素伤目的特点。 3、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发生眼病的病机。 第六章眼科诊法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四诊中的问诊、望诊及五轮辩证的内容和方法。 2、熟悉:辨外障与内障及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内容。 3、了解:闻诊、切诊的内容和方法,眼科特殊检查及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闻诊的内容、范围,望诊的范围和方法及五轮辨证的内容。 2、眼病的外障与内障分属范围和特点及眼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辨证。 3、闻诊、切诊的内容和方法,扼要讲述特殊检查及临床应用。 第七章眼科治疗概要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常用内治法、外治法和方剂。 2、熟悉:眼科局部用药剂型及用法。 3、了解:传统外治法、眼科常用中药及加减、常用针灸穴位的主治和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2015级植物保护学概论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一)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农业昆虫识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熟悉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正确识别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在田间能正确诊断植物主要几大类病原的病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基本具有对当地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初步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方面:培养学生植物保护意识;从事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中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在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虫等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病、虫致害机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机理,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讲授1) 主要讲述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和趋势。 1.基本要求

视力保健培训大纲

视力保健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中医眼科发展的概况。 【内容要点】 第一节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简述) 第二节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1.学习眼科是临床实际的需要2.学习眼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时分配】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目的要求】掌握眼球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熟悉视路及眼附属器结构和生理功能。 了解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内容要点】 第一节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球壁。2.眼球内容物。 第二节视路 1.视神经2.视交叉3.视束4.外侧膝状体5.视放射6.视皮质 第三节眼球的血循环与神经分布 1.血管及血液循环2.神经分布 第四节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1.眼眶2.眼睑3.结膜4.泪器5.眼外肌 第五节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1.眼珠2.胞睑3.两眦4.泪泉、泪窍5.眼带6.眼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结合模型及动物实验课示教。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教学图片等。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目的要求】掌握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了解眼与六腑的关系,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内容要点】主要从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及脏与腑相表里等方面叙述。此外,尚需说明胆与眼中神膏、瞳神的关系密切。 第一节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1.眼与肝的生理关系 为重点叙述内容。主要围绕“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与“肝主疏泄”以及“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等方面叙述。 2.眼与心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心藏神”及“心主血脉”等方面叙述。

3.眼与脾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脾主运化”、“脾统血”等方面叙述。 4.眼与肺的生理关系 主要从“肺主气”方面叙述。 5.眼与肾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肾藏精”、“精生髓”、“肾主水”等方面叙述。 第二节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1.眼与胆的生理关系2.眼与小肠的生理关系 3.眼与胃的生理关系4.眼与大肠的生理关系 5.眼与膀胱的生理关系6.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 【课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教学图片等。 第四章眼与经络的关系 【目的要求】了解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主要叙述经络与脏腑相通,而十二经脉又直接或间接与眼有关系,脏腑是依靠经络将精气上输于目的。 【内容要点】 第一节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1.起止,交接及循环与眼内眦的经脉。 2.起止,交接及循环与眼外眦的经脉。 3.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 第二节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1.眼与督脉的关系2.眼与任脉的关系 3.眼与阳跷脉的关系4.眼与阴跷脉的关系 5.眼与阳维脉的关系 第三节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1.眼与经别的关系2.眼与经筋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眼病病因及其致病的临床特点。 2.了解眼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内容要点】 第一节病因 1.六淫。 介绍外感六淫为眼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并分别说明六淫致病的临床特点。 2.疠气。 说明疫疠之气引起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 3.七情。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动物营养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大纲下载PDF版本 课程编号:学时:60 其中实验 10 学 时教学实习 0.5周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动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与营养缺乏症、饲料营养价值与饲料加工利用、畜禽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合饲料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管理等内容。既是畜牧业生产的必备知识,又是饲料工业生产的技术核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基本理论,能配制日粮/设计配合饲料产品;进行日粮营养诊断,处理常见问题;会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等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学习动物生产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饲料营养物质组成及营养生理作用;掌握主要营养物质缺乏和过量对动物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2.了解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规律,掌握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了解饲料分类方法及原则,掌握各类饲料的营养特点。 4.了解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方法。掌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配方设计原则,掌握主要动物饲料配方设计技巧。 5.了解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管理措施。 (二)能力教育目标 1.会判别典型营养缺乏症,能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2.会合理利用饲料原料。 3.会使用饲料产品,能根据现有条件设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配方。 4.会进行日粮营养诊断,能解决常见问题。 5.会饲料原料常规分析操作。 (三)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控制饲料安全以保证食品安全;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已开课程专业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通过生产实例讲授;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密切结合计算机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计算机及行业软件辅助教学。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把握能力,可配合机房开放进行。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 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

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了解】问诊是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是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熟悉】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熟悉】发热的常见原因。 【了解】发热的机理。 【自学】发热的问诊要点。 二、皮肤黏膜出血 【掌握】紫癜的概念、常见原因、。

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基础 1、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2、眼球出生前后径16mm,3岁23mm,成人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 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面有眶骨壁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3、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 (角膜,巩膜,角膜缘,前房角),中层为葡萄膜层(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4、角膜的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5、巩膜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界处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 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 巩膜在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 组织学上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 6、[角膜缘]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 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7、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其内可见: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 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 8、眼球壁中层为葡萄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的中央有 一个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9、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10、眼球壁内层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 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 视盘,又称视乳头,是距黄斑鼻侧约3mm、大小约1.5mm×1.75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有视网膜中央A、V通过。 视网膜是由胚胎时期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视杯外层形成单一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杯内层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二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11、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上三者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12、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外肌、眼睑、泪腺。[眼眶],由【7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 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成人眼眶深40-50mm,容积25-28ml。 13、眼眶骨壁有以下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第 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和交感神经纤维),眶下裂(第Ⅴ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核静脉),眶上切迹与眶下孔(眶上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一支及血管眶下神经核第Ⅴ颅神经第二支)。 13、眼睑的结构从外向内分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14、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目的要求: 从眼科学角度系统复习的解剖和生理。 教学内容: 1、掌握眼求的组织解剖和生理: 2、掌握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 3、了解视路传导径路; 4、了解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教学方法: 结合绪论讲授2小时,实习2小时,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结合多媒体示教。 第三章眼科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病史采集: 2、视功能检查:包括 (一)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暗适应、色觉、视野、对比敏感度。 (二)视觉电生理 重点要求掌握视力(远、近视力)检查。、 3、眼附属器及眼球检查 (一)眼附属器检查 ①眼睑 ②泪器(包括泪道冲洗) ③结膜(包括翻上眼睑及暴露上下穹窿) (二)眼前部检查 ①角膜②巩膜③前房 ④晓膜⑤瞳孔:直间接光反 应⑥晶状体 (三)眼底检查(直接眼底镜的作用) ①皮璃体②视乳头、血管、视网膜、黄斑 (四)眼球位置及运动 (五)眼眶 (六)眼压则量(正常眼压值) 教学方法: 一、实习2小时。先由老师重点讲授,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并记录眼科检查结果(见门诊眼科检查 记录单) 二、检查内容: 外眼 (一)视力:中央视力:包括远、近视力。周边视力:视野(对比法)。 (二)眼眶:双侧形状大小对称否、眼眶有无触压痛、凹陷、肿块。 (三)眼睑:位置有无下垂、内翻或外翻:皮肤有无红肿、瘢痕。运动是否自如。睑缘有无鳞屑、 溃疡、倒睫等。 (四)泪器:泪点有无外翻,泪囊区

皮肤有无红肿,手压后有无分泌物溢出或触痛。 (五)结膜: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水泡。睑结膜血管清晰否?有无肥厚、瘢痕、乳头、 滤泡、结石、异物、肿块等。 (六)角膜:大小、形状,弯曲度和透明性,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角膜后有无沉着物(KP)。 (七)巩膜:厚薄、颜色、弯曲度是否正常,有无压痛,有无充血。 (八)前房:中央和周边深度。房水有无混浊,积血各脓等。 (九)虹膜:颜色和纹理,有无前后粘连。 (十)瞳孔:形状、大小、对称否?光反应(直接与间接) (十一)晶状体:透明度和位置,有无震颤,瞳孔区前囊有无色素沉着。 (十二)眼球:大小、形态、突出或内陷等。有否眼位偏斜和活动受限等。 (十三)眼压计测量法:了解眼球的压力等。 眼底检查:注意下列各项: (一)玻璃体:有否混浊,出血。 (二)视乳头:大小、形态、边缘清晰否,杯盘比,颜色及杯沿等。 (三)视网膜:颜色,有无渗出质,出血块、色素块或萎缩区,有否视网膜脱离等。 (四)视网膜血管:大小(动脉:静脉为2:3)、弯曲度,动脉反光、动静脉交叉有无改变,沿血管有无白线。 (五)黄斑部:中心凹反光点存在否?有无其它病变等。 第四章眼睑病 目的要求: 掌握眼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诊疗原则。 教学内容: 1、眼睑对保护眼球的重要性及其疾病概述。 2、眼睑炎诊断与治疗原则: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溃疡性、鳞屑性、眦部)。 3、眼睑与睫毛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睑内翻、倒睫、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 教学方法: 讲授1小时,多媒体示教,实习1小时。 学生开始接触病人,通过病史询问、眼科检查等项目,掌握常见眼睑疾病的诊疗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泪道冲洗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2、急性、慢性泪囊炎和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