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通过60多年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但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水沙情势的变化,以及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现有流域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本次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的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会同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开展现状评价、深入研究论证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修编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0年5月《规划》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2010年9月水利部将《规划》送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区)人民政府征求意见;201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规划》进行了评估;2011年9月,环保部与水利部共同召开了《规划》环评篇章专家论证会;2011年12月,水利部主持召开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部际联席会议;2012年12月《规划》通过了国务院有关部门会签;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该《规划》。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

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千米)。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干流河道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干流河道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为黄河下游,干流河道长786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与其他江河比较,黄河流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量534.8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人均水量

为全国平均的23%,水资源相对贫乏,且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62%的水量来自兰州断面以上。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达16亿吨,多年平均天然含沙量35千克每立方米。黄河泥沙来源具有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的特点,90%的泥沙来自中游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7~10月份来沙量约占全年来沙量的90%。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平方千米,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

面积的17.4%,输沙量占黄河总沙量的62.8%,其中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输沙量占全河粗泥沙量的72.5%。

近20年来,由于降雨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黄河来水来沙量、汛期来水比例、汛期有利于输沙的大流量历时和水量明显减少,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巨量泥沙来源于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侵蚀强度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7.6%)。侵蚀模数大于每年每平方千

米8000吨的极强度水蚀面积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侵蚀模数大于每年每平方千米15000吨的剧烈水蚀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

黄河流域具有较丰富的生境类型,沿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群落。黄河作为联结河源、上中下游及河口等湿地生态单元的“廊道”,是维持河流水生生物和洄游鱼类栖息、繁殖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黄河流域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流域之一。

(3)下游河道形态独特,历史上洪水灾害突出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自然特性,造成黄河下游持续淤积抬高,使河道高悬于两岸黄海淮平原之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现状黄河下游河床高出背河地面4~6米,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成为淮河和海河流域的分水岭,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下游“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千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河势游荡多变。两岸大堤之间滩区面积约3154平方千米,有耕地340万亩,居住人口189.5万人。由于主槽淤积和生产堤的修建,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逐步形成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严重威胁防洪安全。

黄河宁海以下的河口河段,具有“淤积—延伸—摆动”的特性,入海流路摆动范围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扇形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河道条件,上游宁蒙河段和下游的山东河段凌汛灾害也比较严重。

(4)流域土地、矿产资源丰富

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11.9亿亩(含内流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流域内共有耕地2.44亿亩,农村人均耕地3.5亩,约为全国农村人均耕地的1.4倍。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黄河流域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煤、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铌、铝土矿、钼、耐火黏土等资源具有全国性优势。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流域已探明煤产地(或井田)685处,保有储

量约5500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50%左右,预测煤炭资源总储量2.0万亿吨左右,在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流域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34941.3兆瓦。

1.2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及要求

黄河流域涉及9省(区)66个地(市、州、盟),340个县(市、旗),2010年流域内总人口约113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全流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3人,高于全国平均值每平方千米134人;其中城镇人口4543万人,城镇化率40.0%,比全国平均值44.1%略低。流域各地区人口分布不均,7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龙门以下地区,而该区域面积仅占全流域的32%左右。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流域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以来流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0%,人均GDP增长了10多倍。但由于流域大部分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现状年黄河流域GDP仅占全国的8%,人均GDP约为全国人均的90%。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黄河流域的资源禀赋,未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将形成以下战略格局:在流域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推动呼包鄂榆、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加快发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形成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满足国家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在流域中部和东部地区,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经济带,巩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随着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为:一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形成以黄淮海平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为主的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合理有序开发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建设以山西、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的能源化工基地,加快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结合上中游水电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形成以内蒙古、陕西、甘肃为重点的稀土生产基地,以山西、河南为重点的铝土资源开发基地。三是充分重视流域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强资源的深加工,强化流域的综合经济功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流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黄河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发展进程将明显加快,经济社会仍将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发展。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撑。从国家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分析,必须进一步加强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治理开发现状及主要认识

2.1 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流域综合规划的指导下,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流域及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1)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防洪能力显著提高。经过60余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基本形成了以中游干支流骨干水库、河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保障了黄淮海平原12万平方千米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上游建成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对保障兰州市的防洪安全和减轻宁蒙平原河道的凌汛威胁发挥了重要作用;宁蒙河段、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沁河下游、渭河下游及其他支流修建了大量的堤防、护岸工程,在保障两岸地区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的基本思路。通过水土保持减沙、骨干水库拦沙、小北干流放淤、挖河固堤等,减少了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2002年以来,连续进行了以小浪底水库为核心的调水调沙,通过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下游河道累计冲刷18.15亿吨(截至2010年4月底),逐步恢复了河道主槽排洪输沙功能,下游河道最小平滩流量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2010年的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2)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建成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机电井、引黄涵闸等工程,以及引黄济青、引黄济津等工程,发展灌溉面积1.1亿亩。作为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占全国12%的人口、13%的粮食产量、14%的GDP及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供水,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和饮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流域已建、在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21400兆瓦,占技术可开发量的61%。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现状年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6万平方千米,建成淤地坝9万多座,以及大量的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左右,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和加强。流域内大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水质有所改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能力增强;水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5)流域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有所增强。基本建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流域水行政管理职能得到了扩充和加强,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涉水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流域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初步建立,建设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随着能源基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战略工程的建设,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供水安

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保障要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将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1)黄河防洪防凌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下游洪水泥沙威胁依然存在。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若无后续控制性骨干工程,黄河下游河道复将严重淤积抬高,已形成的中水河槽将难以维持,河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将随之降低;目前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尚未全部完成,河道整治工程尚不完善,“二级悬河”态势十分严峻;东平湖滞洪区安全建设等遗留问题较多;下游滩区滞洪沉沙与群众生活生产、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已成为黄河下游治理的瓶颈。二是宁蒙河段防凌问题突出。1986年以来,由于水沙关系恶化导致河道主槽严重淤积,再加上河防工程不完善,宁蒙河段防凌防洪形势十分严峻,已先后发生了6次凌汛堤防决口。三是中游干流河道治理及主要支流防洪工程仍不完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尚未完成,城市防洪设施薄弱,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1995~2007年河川径流年平均消耗量约300亿立方米,消耗率超过70%,已超过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生产用水大量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严重威胁河流健康。现状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及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约22亿立方米,太原、西安等地区形成降落漏斗,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全流域实际总缺水量约95亿立方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尤其是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2020年、2030年流域内国民经济总缺水量分别为106.5亿立方米、138.4亿立方米。

(3)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目前,黄河流域还有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治理,且未治理部分水土流失强度大、自然条件恶劣,治理难度更大,尤其是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进展缓慢,生态环境改善和减沙效果不明显;已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区侵蚀模数仍普遍高于轻度侵蚀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和提高。同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尖锐,预防保护监督的任务十分繁重。

(4)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黄河流域废污水入河量33.76亿立方米,黄河以其占全国2%的水资源,承纳了全国约6%的废污水和7%的COD排放量,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有48.6%,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水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流域水功能区监管薄弱,水质监测能力不足,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河流生态用水不足、水污染、河流阻隔等消极因素造成湿地萎缩、水生物生境破坏,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下降。

(5)水沙调控体系不完善。目前,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汛期大量蓄水,造成宁蒙河道淤积加重、主槽严重萎缩,对中下游水沙关系也造成不利影响;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水流的输沙功能,影响水库拦沙库容的使用寿命,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高含沙小洪水出现的概率将大幅度增加,下游河道主槽仍会严重淤积,水库拦沙期塑造的中水河槽将难以长期维持。

(6)流域综合管理相对薄弱。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还不完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执法能力、监督监测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主要认识

在长期治黄的过程中,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探索,逐步加深了对黄河特殊性、规律性、重要性以及治黄理念的认识。一是要充分估计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二是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不仅关系到流域及相关地区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三是黄河治理开发既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约束;四是“增水、减沙,调控水沙”是解决黄河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五是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要加强流域综合管理,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六是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3. 总体规划

3.1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针对黄河水沙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增水、减沙、调控水沙为核心,以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为重点,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流域综合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流域与区域相结合;三是坚持人水和谐,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四是坚持水沙兼治,治水治沙并重;五是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六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七是坚持改革创新。

3.2 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和规划目标

(1)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

根据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今后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确保黄河防洪防凌安全;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特别是多沙粗沙区的综合治理,多途径处理和利用泥沙,协调水沙关系,减轻河道淤积;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实施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力、水运资源;完善非工程措施,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支持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规划目标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远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谋求黄河长治久安,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塑造并维持下游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中水河槽,“二级悬河”得到遏制,搞好滩区安全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入海流路。宁蒙河段及干流其他重点防洪河段和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及重要城市防洪基本达到设防标准。进一步完善水沙调控体系,优化工程调度运用方式,增强水沙调控能力,基本完成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建设,遏制潼关高程抬高并有所降低。基本建成水资源

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全面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基本保障城镇、重要工业的供水安全,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9提高到0.56,流域节水工

程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比现状年降低50%左右。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黄河干流等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重要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各功能区地下水水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干流重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水量基本保证,流域水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25万平方千米,多沙粗沙区、十大孔兑等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达到5.0亿~5.5亿吨。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支撑体系。

到2030年,基本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洪水,保障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节水型社会建设大见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接近全国先进水平,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1,流域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90%。完善流域抗旱减灾体系,适时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初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流域水功能区全部达到水质目标要求,黄河重要水生态保护目标的生态环境用水基本保证。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达到6.0亿~6.5亿吨。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

3.3 主要控制性指标

为了规范流域的开发利用活动、控制开发强度,为实施全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依据,《规划》重点确定了防洪(防凌)标准、设防流量、防凌库容、平滩流量、地表水用水量、地表水耗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水质目标、COD入河量、氨氮入河量、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和断面下泄水量等14项控制指标,作

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不可逾越的“红线”。黄河下游堤防按防御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标准设防,平滩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防凌库容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上。至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前,黄河流域地表水消耗量控制在332.8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

开采量控制在123.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53立方米以下,大中

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6以上。利津断面多年平均下泄水量控制在187亿立方

米以上,头道拐断面多年平均生态环境用水量不少于200亿立方米。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在核定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基础上,确定各水平年黄河流域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依据。

3.4 总体布局

为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目标,需构建完善的水沙调控体系、防洪减淤体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六大体系。其中水沙调控体系是防洪减淤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的核心,也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密切相关,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总体布局的关键。

4. 水沙调控体系规划

4.1 构建水沙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

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控制、利用和塑造洪水,协调水沙关系,为防洪、防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利用骨干水库的库容拦蓄泥沙,特别是拦蓄对河道淤积危害最大的粗泥沙;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河道不断流,保障输沙用水和生态用水,保障生活、生产供水安全。

4.2 水沙调控体系布局

《规划》提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组成。以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为主体,以干流的海勃湾、万家寨水库及支流的陆浑、故县、河口村、东庄等控制性水库为补充,共同构成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其中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和海勃湾水利枢纽构成上游调控子体系,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和万家寨、陆浑、故县、河口村、东庄等水利枢纽构成中游调控子体系;以水沙监测、水沙预报和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构成黄河水沙调控非工程体系,为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4.3 待建工程建设时机

由于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尚未构建完成,现状已建工程在协调黄河水沙关系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通过水库拦沙和联合调控水沙,实现“拦”、“调”、“排”有机结合,协调黄河水沙关系,保障黄河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近期要深化古贤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2020年前后建成生效,初步形成黄河中游洪水泥沙调控子体系。黑山峡河段开发的前期工作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仍存在重大分歧。应进一步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审慎决策,根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确定其合理的开发时机。做好海勃湾水库、沁河河口村水库的工程建设工作,加强东庄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力争2020年建成生效。加强碛口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做好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尽早立项建设。

5. 防洪减淤规划

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拦、调、排、放、挖”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的基本思路,通过“控制、利用、塑造”管理洪水,协调水沙关系,减轻河道淤积,维持中水河槽,保障防洪安全。进一步完善以河防工程为基础,水沙调控体系为核心,多沙粗沙区拦沙工程、放淤工程、分滞洪工程等相结合的防洪减淤工程体系,辅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防洪调度和洪水风险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构建较为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

5.1 泥沙处理和利用

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应坚持“拦、调、排、放、挖”等措施综合治理,2020年、2030年水平,水利水保工程减少入黄泥沙分别达到5亿~5.5亿吨、6亿~6.5亿吨,并通过各种措施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使下游河槽不淤积,塑造并维持4000立方米每秒的中水河槽。

规划到203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多沙粗沙区沟道拦沙工程体系,共建设拦沙坝7065座。近期安排建设拦沙坝4238座,其中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安排大型拦沙坝10座、中型拦沙坝1827座。

近期利用小浪底水库合理拦沙和调水调沙提高河道的输沙能力;研究建设新的骨干水库,争取在2020年前利用古贤、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优化上游骨干水库调度运用方式,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黑山峡河段开发任务,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改善宁蒙河段水沙关系。

在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基础上,进行河道整治,有针对性地对局部河段挖河疏浚,加强河口治理,提高河道排沙能力。

近期开展小北干流滩区无坝自流放淤、内蒙古十大孔兑放淤、黄河下游滩区放淤,远期适时开展小北干流有坝放淤。对于挖河固堤、低洼地改造、泥沙资源化及引黄供水引沙等,在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利用泥沙行为,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5.2 下游防洪

统筹考虑滩区及东平湖滞洪区的滞洪削峰作用,《规划》明确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略为“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下游河道治理采用宽河固堤格局作为基本方案,未来根据古贤等水沙调控体系骨干工程的建设情况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滩区放淤等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情况,研究下游河道调整“宽河”格局的可行性。

近期基本完成下游堤防加固和堤防帮宽任务,新修、改建防护坝201道,对不满足防

洪要求的涵闸进行改建、加固;加快河道整治步伐,安排续建控导工程83处,改建加固控导工程坝垛3133道。远期改建加固防护坝534道,控导工程坝垛4618道。

东平湖滞洪区,近期完成围坝石护坡、二级湖堤的加高加固,改扩建退水闸,搞好老湖区、新湖区安全建设。北金堤滞洪区,近期安排改造渠村分洪闸老化设施,对堤防进行护坡加固,安全建设采用临时撤离,修建撤退道路。大功、垦利展宽区、齐河展宽区,针对遗留问题兴建水利、交通等必要的基础设施。

沁河下游,近期完成堤防加高和堤防加固,续建险工17处,改建加固险工坝垛434道,适时修建控导工程,开展河道整治。

5.3 滩区治理

《规划》通过多方案比较,推荐滩区采用逐步废除生产堤方案。为了解决好滩区群众生活生产与黄河防洪保安之间的矛盾,必须加快滩区安全建设,实施滩区洪水淹没补偿政策,逐步废除生产堤。滩区安全建设需要安置人口161.3万人,其中采用外迁安置人口35万人,滩内就近筑台安置人口84.1万人,通过修建临时撤退道路临时撤离安置人口42.2万人。

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以及陶城铺以下局部河段,采取滩区引洪放淤及机械放淤、淤堵串沟、淤填堤河等措施,综合治理“二级悬河”。

5.4 河口治理

规划期内主要利用清水沟流路行河,保持流路相对稳定。清水沟流路使用结束后,优先启用刁口河备用流路;马新河和十八户作为远景可能的备用流路。为有效保护刁口河流路生态环境,近期抓紧实施刁口河生态补水,同时加强清水沟和刁口河流路同时行河方案研究。

规划全线加高帮宽北大堤、孤东南围堤,改建加固左岸险工,新建、续建控导工程7处,加高加固现有控导工程3处。合理修建防潮堤,完善防洪防潮非工程措施。

5.5 上中游干流河段防洪

宁蒙河段,按照“上控、中分、下排”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防洪(凌)工程体系。近期要加强河防工程建设,优化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方式,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设置应急分凌区;远期进一步完善河防工程,研究建设黑山峡河段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淤积和防凌问题。

禹门口至潼关河段,规划进一步新建、续建治理工程,加高加固现有工程;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河段,继续控制三门峡水库运用水位、实施潼关河段清淤等措施,通过建设古贤水库拦沙和调控水沙,降低潼关高程。

青海贵德至民和河段,新建及加固护岸、防洪墙工程。甘肃桑园峡至黑山峡河段,新建及加固护岸工程。

5.6 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及山洪灾害防治

按照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河流(河段)和重点措施的原则,规划近期治理中小河流523条,其中2015年前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并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流域内8座省会城市以及吴忠、石嘴山、乌海、包头、延安、洛阳、开封等7座沿黄地级市,规划新建及加固防洪水库,修建堤防、护岸等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

山洪灾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2015年前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6. 水土保持规划

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维持为根本,与当地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规划》采取防治结合、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强化治理的思路,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治理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预防监督和监测,以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6.1 综合治理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多沙粗沙区和内蒙古十大孔兑为重点,开展沟道坝系工程和水土保持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结合,强化预防监督。规划安排综合治理面积28.75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期安排16.25万平方千米;多沙粗沙区近期实施综合治理面积3.92万平方千米。

建设淤地坝6.22万座(包括骨干坝1.53万座,中小型淤地坝4.69万座),其中近期安排建设3.72万座。多沙粗沙区规划建设淤地坝2.66万座,其中近期安排建设1.53万座。

规划近期建设梯田215万公顷,远期通过将窄幅梯田改造为宽幅梯田等巩固提高措施,改造梯田162万公顷。并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建设各类小型水土保持工程等综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2 预防监督

建立完善配套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健全执法机构,增强监督执法能力,落实管护责任,规范各类生产建设活动。规划期末,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达到100%,实施率达到9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达到80%以上,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进一步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6.3 水土保持监测

开展全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遥感监测、重点支流水沙监测、典型小流域和野外原型观测等,规范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编。近期建立起能够满足重点区域、重点支流不同空间尺度监测需要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远期建成覆盖全流域的监测网络体系。

7.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规划》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节流开源并举,节流优先,适度开源,强化管理,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节水措施、进一步强化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上,合理安排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合理开发水电、水运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7.1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方案

《规划》采取强化节水模式进行需水预测,2030年流域总需水量由基准年的486亿立方米增加到54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减少19.6亿立方米,生活和城镇生产用水比例持续上升。利津断面生态环境年均需水量220亿立方米,其中汛期170亿立方米。

2020年水平,在考虑强化节水、严格管理以及引汉济渭调水10亿立方米生效等情况下,流域内仍然缺水94亿立方米,其中河道外缺水63亿立方米。应在优先保证人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节水、调整产业结构,保证重点行业的发展。2030年水平,若不考虑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效,经济社会缺水量由基准年的66.0亿立方米增加到104.2亿立方米;在引汉济渭、南水北调西线一期等调水工程生效后,流域内缺水量将减少到26.6亿立方米,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大为缓解。

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效至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前,《规划》配置河道外各省(区)水量332.8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87.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等调水工程生效后,引汉济渭、南水北调西线一期等调水工程调入水量97.6亿立方米,配置河道外各省(区)水量401.1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211.4亿立方米。

7.2 水资源利用的对策措施

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约用水,其中农业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是节水的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城市。与现状比较,2020年和2030年黄河流域节水量分别为56.9亿立方米和76.4亿立方米。

近期加强主要支流的水量统一调度体系建设,形成全河水量统一调度体系。远期结合水沙调控体系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实现全河水量优化调度。

尽快建设干流古贤、黑山峡等枢纽工程,续建、新建泾河的东庄、马莲河、沁河河口村、洮河九甸峡等一批支流水库工程,增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加强现有引提水工程的改造和配套,在具备水资源条件、用水增长较快和饮水困难的地区,适当建设一批引提水工程。实施引汉济渭,适时建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7.3 城乡饮水安全

针对城市饮水安全,规划近期改扩建、新建水源地工程,增加供水量40.7亿立方米;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到2015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得到全部解决。

7.4 灌溉规划意见

灌溉是保证黄河流域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现状年黄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为8855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7765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考虑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以及新建灌溉工程等,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341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8383万亩;2030年达到9880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8697万亩。

规划期建设的重点是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主要是水利条件较好、农业增产潜力较大的宁蒙平原地区、陕西关中及山西汾涑河地区、下游引黄平原地区,以及上游的湟水河谷及陇中地区。

近期进行引大济湟工程、九甸峡引洮工程、汾渭地区扬黄工程、宁蒙地区引(扬)黄工程等灌区续建配套,发展部分灌溉面积;远期结合西线一期工程发展黑山峡生态灌区,解决生态移民的安置问题。

8. 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规划

《规划》采取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强化监管的基本思路,加强黄河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

8.1 地表水资源保护

黄河流域176条(个)河湖共划分水功能一级区355个,其中黄河干流划分水功能一级区18个。经核定,流域水功能区COD、氨氮现状纳污能力总量分别为125.23万吨、5.81万吨,其中干流纳污能力占流域总量的70%左右,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占12%左右。

目前流域污染物入河相对集中,主要纳污河段以约20%的纳污能力承载了9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城市河段入河污染物量远超出其纳污能力。

要加强流域地表水资源保护,统筹协调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完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流域水量、水质监测体系,保障黄河干支流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

8.2 地下水资源保护

黄河流域共划分地下水二级功能区693个,其中开发区410个、保护区180个、保留区103个,面积分别为19.2万平方千米、49.2万平方千米、11.1万平方千米。要通过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实施节水、跨流域调水及其他替代水源措施,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020年逐步退还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8.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规划》考虑水资源支撑条件,确定了17处重要湿地为重要生态保护目标,其中河源地区和河口湿地是保护的核心;选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鱼类的“三场一道”栖息地,共7个河段为黄河干流重点保护鱼类及其栖息地,其中源区特有土著鱼类及栖息地是保护重点。

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干支流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将敏感水生态保护目标划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给予严格保护,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黄河土著鱼类和珍稀濒危鱼类及栖息地保护;加强水资源生态调度,保障重要断面关键期生态流量、过程和水质。

9. 干流梯级工程布局和水力发电规划

9.1 干流梯级工程布局

龙羊峡以上河段,《规划》在吉迈至龙羊峡河段布置塔格尔、官仓、赛纳、门堂、塔吉柯一级、塔吉柯二级、夏日红(宁木特)、玛尔挡、班多、羊曲等10座梯级工程,总装机容量4675兆瓦。对目前提出的“夏日红+玛尔挡”、“宁木特+玛尔挡”方案,下阶段进一步研究论证;对于尔多、茨哈峡梯级,可根据国家今后对自然保护区的调整情况,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方案。

黑山峡河段可规划赋予协调水沙关系、防凌防洪、全河水资源合理配置、供水和发电等任务。鉴于有关方面对该河段开发方案仍存在争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维持黄河

健康生命的大局出发,统筹兼顾水资源合理配置、协调水沙关系、宁蒙河段防凌防洪、改善附近地区生态环境、提高上游梯级发电效益等客观需要,对于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及大柳树水利枢纽涉及的水库功能定位、梯级开发方案、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环境影响、权益分配、调水调沙运用等重大问题,要进一步从长计议,深入研究论证。

干流龙羊峡至桃花峪河段,规划共布置36座梯级工程,总装机容量25736.3兆瓦。目前,干流已建、在建梯级工程28座。

9.2 水力发电规划

《规划》经复核,黄河干支流可开发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4741兆瓦,其中干流30411兆瓦;年总发电量1234亿千瓦时,其中干流1046.0亿千瓦时。《规划》强调水电开发应服从黄河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统筹考虑水资源合理配置、防洪、防凌、协调水沙关系、供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以及维护河流健康的要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序开发、综合利用,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核准(审批)和开发建设。

10. 岸线利用和干流航运规划

10.1 岸线利用规划

《规划》将黄河岸线河段划分为三类114个功能区,其中保护区21个,保留区30个,控制利用区63个,并针对不同功能区分别提出了管理目标和管理意见。保护区主要是国家和省级各类保护区、重要水源地;保留区主要是规划的重要水利枢纽库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支流入黄口、河口备用流路、水事矛盾突出的河段等,其他一般为控制利用区。

对于现状影响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岸线利用行为,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应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0.2 干流航运规划

《规划》本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提高的原则,提出2020年重点发展兰州市区、宁蒙河段、已建和规划期安排建设的水库库区等区段通航,2030年实现全河适宜河段的分段通航。

11. 主要支流规划意见

《规划》对流域内49条支流提出了规划安排,重点对湟水、洮河、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13条主要支流分别提出了规划意见,对其他支流分类提出规划要求。

支流的治理开发,要符合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总体部署,水资源开发利用要考虑支流本身的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和所在省(区)的水量配置指标,用水管理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入黄水量和水质目标满足控制性指标要求;多沙粗沙区主要支流要承担拦沙任务,减少入黄粗泥沙;水电开发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水式电站应保持坝下一定的生态基流。

12. 流域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体系规划

12.1 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规划》按照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事权明晰、运作规范、权威高效的黄河流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防汛抗旱管理、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河道与水工程管理、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水行政执法等职能。

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议事协商机制,建立干流及支流重要水利枢纽工程的管理和调度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机制,完善省(区)界断面水量、水质责任监督机制,完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健全突发水事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

结合黄河实际,在法律层面制定《黄河法》,在行政法规层面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在部门规章层面要对黄河源区管理、黄河东平湖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构建完善的黄河水法规体系;严格实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完善黄河水权转让制度,实行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淹没补偿政策,研究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能力、监督能力、工程管理和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12.2 科技支撑体系规划

《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黄河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包括水文站网布设、水文监测基础设施和测报能力、水库河道及滨海区水文泥沙测验、水情报汛通信网络、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水文水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等;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应用服务平台,加强数学模型研发,提高对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支撑能力;建设流域科研与创新试验基地,继续完善“模型黄河”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13.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了生态保护的理念,根据对流域环境现状和规划方案的分析,提出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岸线功能区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主要评价结论为:规划综合考虑了各河段的资源环境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各河段治理开发与保护任务、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并提出了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避免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盲目开发,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水和谐。规划实施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规划实施对龙羊峡以上、黑山峡—青铜峡、古贤—三门峡等局部河段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一定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给予减缓、减免和补偿;规划不存在环境制约性因素,规划总体方案环境可行。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梯级工程实施时应考虑建立鱼类增殖站,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减轻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重视移民安置工作,进一步完善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开发方案。

14.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远景展望

黄河的根本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开发和保护黄河是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本次规划的实施,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到2030年,黄河的大洪水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入黄泥沙减少6.0亿~6.5亿吨,水沙调控体系基本形成,下游河道在40~50年内基本不淤积抬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有效改善水功能区水质,流域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黄河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但从长远来看,黄河水资源依然不足,远景缺水仍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古贤水库拦沙库容逐渐淤满,即使考虑远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量仍有8亿吨左右,若不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黄河泥沙,水沙关系仍然不协调,黄河下游河道又将面临淤积抬高的严峻局面。现状下游河床高出两岸背河地面4~6米,两岸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密布,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不允许下游河道再改道。

针对未来黄河依然存在的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根本性问题,为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必须在立足于黄河下游现行河道长期行河的条件下,按照“增水、减沙,调控水沙”的基本思路,继续强化节约用水,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后续工程及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同时,使黄河的输沙用水也能够基本得到保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争使进入黄河的沙量不超过8亿吨,兴建干流碛口水利枢纽继续拦沙,在有条件放淤的滩区继续实施引洪放淤,进一步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继续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协调水沙关系,提高河道排沙能力,控制河道淤积,维持中水河槽排洪输沙能力;结合淤筑“相对地下河”开展挖河疏浚,进行河口治理。同时,在黄河下游要继续完善河防工程体系和滩区保安体系,保障防洪安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调控黄河水沙、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水平将不断提高,在国家资金投入基本保障的前提下,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可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永久造福中华民族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 1、1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与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与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与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水文特征 - 1 -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流域水汽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 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月)。 北江就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4、67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北江防洪控制断面石角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0立方米每秒 - 2 -

黄河知识试题

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河床不抬高)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 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1950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小浪底库区模型、

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 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泺口水文站) 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振动式测沙仪) 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补充课程)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2.中游做好 工作,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以 综合治理。实行 综合发展。 3.下游做好 ,继续巩固 、 河道与河口,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缓解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实行 ,如 水利工程。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 , 严重,河流的 量剧增;春季在 、 河段易形成凌汛。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中游 和下游 。 (4)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6)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流域界线 水利枢纽黄河流域示意图 a b c d

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黄水政[1993]35号)

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来源:黄水政[1993]35号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日期:93-11-29 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防洪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权限的通知”,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跨堤、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建筑物,厂房、仓库、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一、审查权限 第三条在水利部划定的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实施建设项目审查,必须按照下列权限,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干支流审查权限划分为:(一)黄河干流托克托(头道拐水文站基本断面)以上河道,支流湟水(含大通河)、皇甫川、窟野河和渭河耿镇桥以上(含泾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经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审后,报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审查;兴建中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报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审查; (二)黄河干流托克托至禹门口区间河道管理内兴建大中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经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审后,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地方河道主管机关审查,抄黄委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核备; (三)黄河干流禹门口以下,左岸至风陵渡黄河铁路桥、右岸至陕豫两省交界处河道(包括该段三门峡库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黄河小北干流山西、陕西管理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 (四)黄河干流左岸风陵渡黄河铁路桥、右岸陕豫两省交界处至三门峡大坝保护区,渭河干流耿镇桥以下至吊桥工程处河道(包括该段三门峡库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分别由陕西、山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 (五)黄河干流三门峡大坝保护区至西霞院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报黄委审查; (六)黄河干流西霞院至黄河入海口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及各类穿堤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或山东黄河河务局审查; (七)支流沁河紫柏滩以下至入黄口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黄委河南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黄委河南黄河河务局审查;紫柏滩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中型建设项目,报黄委审查; (八)黄河北金堤滞洪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审查;

水利防洪规划

水利防洪规划 1 防洪规划的定义 防洪规划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水灾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根据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安排,研究提出规划的目标、原则、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内容。规划类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规划、河段防洪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或河段的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防洪规划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河流的洪水演进特性,包括河湖对洪水的自然调蓄作用,天然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大洪水漫溢泛滥的情况。它是一种战略性计划,对河道治理及防洪设施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2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根据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规划范围内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以及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需要与可能,研究防治毁灭性灾害的应急措施。防洪规划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规划的主要目标,此外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3 规划原则 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3.1局部与整体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和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有时要做局部牺牲。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 3.2近期与远期洪水灾害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历次洪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要根据各地区或部门对防洪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一般地区防御常遇洪水灾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资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较少投资,减轻洪灾损失,是防洪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规划中要研究二者的结合,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设。 3.4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人均、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把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修建山谷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洪水,消减水沙洪峰;平原区一般以泄为主,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顿、挖潜为主,争取少花钱多办事。②兴建控制性水库与堤防工程相结合,水库工程应结合兴利考虑防洪等综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标准选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突出体现城市与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城市防洪规划”遵循的原则如下:“为提高该区的综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两岸的洪水威胁,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防洪重点,上、下游兼顾的原则,选择经济指标优越,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占地少,动迁少,工程坚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文化教程》评鉴论文 1.绪论 中国文化以悠久、博大著称于世。勤劳、勇敢、智慧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们通常说“中华文化五干年”,这是依据了传说中的黄帝年代,黄帝距今四千多年。实际上,中国文化远不止五千年,按科学考古材料,中国这块土地在8000年前已进入氏族社会,6000年前的氏族文化就很繁荣,说“中华文化八千年”是完全不过分的。中国自从有了文化,文化就具有连续性,没有出现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文化断层。关于中国文化起源专家学者有着各自的见解,但普遍认为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本文试从农耕民族的人文思想、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起源。 2.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 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疆域、经济环境、民族、人口等。 2.1自然地理 地形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也有纵横的山脉,有蜿蜒的海岸。大陆框架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形状。这三级阶梯是由东西两列山脉构成的。四列山脉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由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东倾斜,构成第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东列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有内蒙古高原、黄士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构成第二级阶梯。东列山脉以东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与海洋之间是大陆架和岛屿带。沿海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全国总面积中,山地占1/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流域防洪规划大纲范本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 BIDR/J005-2004 2004-03-01发布2004-03-01实施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说明 本工作大纲范本以《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为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已完成的流域(区域)的防洪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编制防洪规划的经验,按照“QMS2000.D30勘测设计工作大纲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本大纲针对流域防洪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工作内容和质量、深度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大纲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防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1日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 批准:杜雷功 技术质量处:熊明武 审阅:吴颖民郑永良 校核:任晓枫 编写:杨洪书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YYYY]NN号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批准:审定:技术质量处:经营及项目管理处:设总(项目负责人):编制:

目录 1 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 (1) 1.2 地形及地质 (1) 1.3 水文气象特征 (1) 1.4 经济社会概况 (1) 1.5 规划沿革及规划实施情况 (1) 1.6 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 任务来源 (1) 3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2) 4 规划原则和任务 (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任务 (2) 5 规划依据 (2) 6 基础资料 (2) 6.1 水文气象泥沙资料 (3) 6.2 地质测量资料 (3) 6.3 经济社会资料 (3) 6.4 规划设计成果收集 (4) 6.5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4) 7 工作任务及要求 (4) 7.1 水文分析复核 (4) 7.2 防洪保护区划定和防洪标准确定 (5) 7.3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5) 7.4 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研究 (6) 7.5 防洪水库规划 (7) 7.6 上游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8) 7.7 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 (8)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黄委会考试黄河基础知识大全

最全黄委考试资料+试题 资料一 5、治理洪水思路:控制、利用、塑造。

15、《黄河流域防洪规划》设防流量仍按国务院批准的防御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考虑到河道沿程滞洪和东平湖滞洪区分滞洪作用,沿程主要断面设防流量为:夹河滩21500立方米每秒、高村20000立方米每秒、孙口17500立方米每秒,艾山以下11000立方米每秒。 27、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下游。

38、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李仪祉。他第一次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进行治理的方略。第一次提出调水调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第一次提出治沙应着重控制粗泥沙的是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钱宁。 40、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按照河道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可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弯曲型和河口型4类。 43、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正式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1999年3月1日。

51、观测者面向河流下游,在右边的陆地,称为右岸。 52、在河流弯曲河段,不受主流冲击、水深较小、流速较缓、常呈淤积状态的一岸,是弯曲河段岸线的凸岸。 53、黄河下游孟津县白鹤镇至东明县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河道宽度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大超过20公里。这段河道长299公里。 54、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的三件宝是河图、开山斧和避水剑。 55、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是911kg/m3。(三门峡站,1977年) 56、黄河来沙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沙量是39亿t。(1933年陕县站) 57、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治河策》,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上策、中策、下策。上策:滞洪改河;中策:筑渠分流;下策:加高培厚堤防。 58、潘季驯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10 年。他第一次把治沙提到黄河治理方略的高度,凝练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束水攻沙”的方策。 59、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后,淤积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为统一思想,尽快作出治黄决策,解决三门峡水库淤积问题,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 60、《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于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61、根据《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水利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姿势文化的深远关系?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8年3月 目录 1、基本规定1 1.1 目的意义 (1) 1.2规划任务 (2) 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 1.4规划水平年 (4) 1.5指导思想 (4) 1.6规划原则 (4) 1.7规划依据 (6) 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 2.1社会经济 (1) 2.2 水文气象 (1) 2.3 河道地形 (2)

2.4 河道治理 (2) 2.5 航运及码头 (3) 2.6 供水与排水 (3) 2.7 跨河建筑物 (3) 2.8环境与生态 (3) 2.9相关规划资料 (4) 3、河势稳定性分析6 3.1基本要求 (6) 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 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 4、岸线控制线确定9 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 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 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 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 5、岸线功能区划分14 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 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 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 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

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 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18 6.1概述 (18) 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 6.3基本要求 (19) 6.4分析评价内容 (20) 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 22 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 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 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 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 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详细]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通过60多年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但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水沙情势的变化,以及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现有流域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本次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的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会同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开展现状评价、深入研究论证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于修编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0年5月《规划》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2010年9月水利部将《规划》送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区)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规划》进行了评估;2011年9月,环保部与水利部共同召开了《规划》环评篇章专家论证会;,水利部主持召开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部际联席会议;《规划》通过了国务院有关部门会签;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该《规划》.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包括内流区 4.2万平方千米).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干流河道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干流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2008-09-19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b3585501.html,/ztpd/tszt/lyfhgh/cjly/20080919114310845554.aspx(水利部)注:相关内容摘录(具体内容见第4页) 根据长江防洪总体布局,考虑三峡工程兴建、上游后续建设其他水库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按照蓄滞洪区的启用几率和重要性,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分为重要、一般和规划保留三类。 重要蓄滞洪区为现状条件下使用几率较大(一般在20年一遇以下)的蓄滞洪区,共13处,包括荆江分洪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康山蓄滞洪区。 一般蓄滞洪区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1954年洪水,除重要蓄滞洪区外,还需启用的蓄滞洪区,共14处,包括洪湖中分块、九垸、建新、江南陆城,屈原、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东西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 规划保留蓄滞洪区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或特大洪水需要使用的蓄滞洪区,共有15处,包括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虎西备蓄区、洪湖西分块、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君山。 一、流域基本情况 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长江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公里,集水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江西鄱阳湖出口(湖口)称中游,长约955公里,集水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38公里,集水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长江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8条。 至2005年底,长江流域人口约424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5%。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约60332亿元,占全国的32.8%。耕地面积约223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27.8%。长江流域防洪区面积为15.38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上游(主要包括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及重庆市)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区面积为14.0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保护区总面积11.81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的84.1%;人口约9188万人,占防洪区人口的89.9%;耕地面积472.2万公顷,约占防洪区的86.2%;地区生产总值为22136亿元,占防洪区的97.0%。 二、洪水特征 长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各地均可能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季节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各河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支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气象异常,干支流洪水遭遇,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暴雨量大、历时长,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 长江的洪水,按暴雨地区分布和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1998年洪水;另一类是区域性洪水,如1981年、1935年洪水。前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

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流域防洪规划大纲范本[详细]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 BIDR/J005-2004 发布实施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说明 本工作大纲范本以《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为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已完成的流域(区域)的防洪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编制防洪规划的经验,按照“Q米S2000.D30勘测设计工作大纲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本大纲针对流域防洪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工作内容和质量、深度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大纲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防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1日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 批准:杜雷功 技术质量处:熊明武 审阅:吴颖民郑永良 校核:任晓枫 编写:杨洪书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YYYY]NN号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批准: 审定: 技术质量处: 经营及项目管理处: 设总(项目负责人): 编制:

目录 1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 (1) 1.2 地形及地质 (1) 1.3 水文气象特征 (1) 1.4 经济社会概况 (1) 1.5 规划沿革及规划实施情况 (1) 1.6 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任务来源 (1) 3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2) 4规划原则和任务 (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任务 (2) 5规划依据 (2) 6基础资料 (2) 6.1 水文气象泥沙资料 (3) 6.2 地质测量资料 (3) 6.3 经济社会资料 (3) 6.4 规划设计成果收集 (4) 6.5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4) 7工作任务及要求 (4) 7.1 水文分析复核 (4) 7.2 防洪保护区划定和防洪标准确定 (5) 7.3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5) 7.4 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研究 (6) 7.5 防洪水库规划 (7) 7.6 上游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8) 7.7 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 (8)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复习过程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 域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文化教程》评鉴论文 1.绪论 中国文化以悠久、博大著称于世。勤劳、勇敢、智慧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们通常说“中华文化五干年”,这是依据了传说中的黄帝年代,黄帝距今四千多年。实际上,中国文化远不止五千年,按科学考古材料,中国这块土地在8000年前已进入氏族社会,6000年前的氏族文化就很繁荣,说“中华文化八千年”是完全不过分的。中国自从有了文化,文化就具有连续性,没有出现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文化断层。关于中国文化起源专家学者有着各自的见解,但普遍认为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本文试从农耕民族的人文思想、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起源。 2.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疆域、经济环境、民族、人口等。 2.1自然地理 地形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也有纵横的山脉,有蜿蜒的海岸。大陆框架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形状。这三级阶梯是由东西两列山脉构成的。四列山脉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由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东倾斜,构成第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东列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

等。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有内蒙古高原、黄士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构成第二级阶梯。东列山脉以东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与海洋之间是大陆架和岛屿带。沿海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全国总面积中,山地占1/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原文化受制于黄河,荆楚文化受制于长江和洞庭湖,内蒙古文化受制于草原,青藏文化受制于高原,千姿百态的山水造就了林林总总的文化。 2.2气候的特征及其变化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地势高低悬殊,幅员辽阔,使得气候形成三个大陆性气候强,其三是气候类型多样。复杂的气候影响着中国各地的民俗和人文,导致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气候方面,5000年前的中国气候普遍比现在温暖湿润。 2.3人文地理 古代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发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条大川有众多的支流,构成了广大的空间。不仅如此,在中国的辽河、准河、珠江等流域都有文化发生。在河与河之间、河与湖之间、山与水之间都容易形成文化区域。山川绵延,文化交融,形成几个特点: 其一,大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大的文化土壤,在中国本土,历史上形成了大的民族、大的国家。尽管在历史上有分分合合的局面,但中华民族一直保持大一统格局,统一是总趋势,代表了人们的愿望和心声。在大的时势运作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 清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洪水基本上都由暴雨形成,暴雨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雨量的70%~80%,清江流域除金沙江中上段,雅砻江、岷江上游基本无暴雨外,其余150万平方公里广大地区均有暴雨出现,因此清江流域受洪水威胁的范围很广。在干流上游及支流的山区,有因暴雨引起的山洪及触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为害。干流上游及支流的中下游沿岸,有因江河洪水上涨漫溢造成淹没两岸河谷阶地的洪水灾害,干流中下游及支流尾闾冲积平原有因江河洪水泛滥或堤防溃决造成的严重灾害,滨海河口地区除受暴雨洪水灾害外又受风暴潮的侵袭。清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承泄了上游干支流及中下游支流的巨大来洪,虽有比较宽、深的河道宣泄洪水,但安全泄洪能力仍远小于巨大洪水来量,平原区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几米至十几米,因而是清江流域洪水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清江防洪的重点。兹将建国40余年来清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概述如下:一、防洪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一)清江中下游平原区1950年2月清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委会”,1956~1988年期间又改为“清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1989年又改为“长委会”)成立后,在水利部直接领导下,即大力进行堵口复堤和堤防的整修加固工作,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基本资料整理搜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由于认识到消除洪患是治理清江的首要任务,因而即着手进行清江中下游平原区防洪排渍规划工作。当时根据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清江防洪工程极为薄弱的现状和建国初期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提出:(1)当前清江防洪的最高目的是“保证在1949年同等水位的情况下不发生溃决,争取1931年水位不发生溃决”。(1949年或1931年的最高洪水位是在沿江两岸溃口后,平原区蓄纳了300~400亿立方米或500~600亿立方米的洪水后的水位)。(2)在还没有合理解决清江河槽所不能安全承泄的300~400亿立方米洪水以前,必须按照中央“重点防护,险工加强”及“临时紧急措施”等原则去尽力减少灾情。据此,保障荆江大堤,武汉市区,两湖平原及沿江重要市镇的安全即成为当时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1951年春拟订了“以荆江分洪建闸工程为中心,结合洞庭湖整理,荆江河床治导及中下游沿江全部湖泊控制的整体规划”。并从1951~1953年先后提出和完善了治江三阶段的计划,即第一阶段以加培堤防为主,整顿平原水系,有条件的地方陆续兴建分蓄洪工程;第二阶段继续兴建分蓄洪工程,并加培堤防,在条件成熟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库,承担部分防洪任务;第三阶段结合兴利大力修建山谷水库,逐步代替分蓄洪工程的防洪任务,以减轻修堤防汛的工作量。在此期间于1950年举办了大通湖蓄洪垦殖试验区工程,1952年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1953年初长委会成立了清江汉江流域轮廓规划委员会,除积极开展清江中下游防洪,排渍工作外,并对汉江流域以防洪为主的规划工作进行了研究,对清江上游山谷水库蓄洪的规划工作进行了准备。1954年大水后,长委会集中了相当大的力量对九江以上地区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划,并于1955年提出了“清江中游平原区防洪排渍方案”上报水利部。事后根据水利部及有关省市对方案的意见,并结合下游地区防洪排渍问题。在1955~1959年编制“清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