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 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九 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九 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道德内涵,理解道德的历史本质和规范本质以及个体道德结构。

2 掌握德育内涵与外延,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3 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能够对当前我国德育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

第一节道德的内涵与本质

一、道德的内涵

(一)从词源上考察

(二)几组概念辨析

1 “道德”与“品德”

2 “道德”与“政治”

3.道德与法律:法律以显性成文的形式存在,与国家伴随。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公平的保障。

4 .“道德”与“礼仪”:在古代农业社会,一定程度上道德等同于礼仪。

二、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的社会历史本质

1 道德的产生

首先,道德是人类自身生存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次,道德是人性的需要。

2 道德的流变:道德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表现为阶级性、时代性、地域性、超前(滞后)性及相对独立性等相关特征。

综上所述,关于道德的历史本质需要把握两点:

第一,经济的发展是“轴线式”前进,道德的流变是“曲线式”变化,但是二者保持一致。

第二,虽然道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但是道德在总的过程中是进步的。(二)道德的规范本质

1 道德规范的形态:(道德规范的形成也经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从早期的图腾禁忌到当代的义务责任,反映了人们对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到自律性的转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1)图腾(totem):印第安语,一是指亲属。二是指标志。

(2)禁忌:是指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 (3)礼仪: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4)箴言:箴言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

(5)准则:准则是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原则或是行为准则,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服从的约束条件。

(6)义务:义务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进行的价值付出,是法律对公民或法人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7)责任: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分内应该做好的事;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2 道德规范的特征

道德规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他律性和自律性。

第二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二)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应该指品德教育,包括道德教育

大德育与小德育

大德育:指的是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德育。

小德育:指道德教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相对的概念。

二、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德育的必要性

1 德育是人性的需要

2 德育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调和的需要

3 德育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德育的可能性

1 政治、法律、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准则是可以学习的

2 规范的学习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

德育具有哪些意义?

(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学记》“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二)德育在学校工作中起导向和保证作用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

体育沒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三)德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起定向和奠基作用“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三、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德育目标

德育任务

1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并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

2 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 培养具有思想道德思维、判断和评价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德育内容

1 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 家庭美德教育

3 集体主义教育

4 爱国主义教育

5 民主与法制教育

6 理想和信念教育

1 如何理解道德本质及其内涵与外延?

2 道德和利益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案例简要分析。

3 在“大德育”和“小德育”问题上,你更倾向哪种说法?为什么?

4 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德育目标?

5 当今时代,你如何处理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第九章德育实践

1 了解德育三种模式,并能结合我国实践进行评价。

2 识记德育原则与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3 能综合运用德育理论,对当前我国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德育模式概述

(一)德育模式的概念

德育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德育专家理查德·哈什提出。他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为过程的方式,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德育模式——指在一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德教育范型。是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结合方式。

二、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性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道德教育进行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柯尔伯格

(L.Kohlberg)

道德判断的重要假设

两难故事:海因兹与治癌药

1、主要观点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按阶段有顺序地发展;

(3)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4)倡导“道德两难法”和“团体公正法”。

评价

(1)忽视道德情感的陶冶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2)忽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区别;

(3)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顺序固定不变,否定了可能出现的“倒退”现象;(4)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

(二)体谅模式

该模式属于情感性发展模式,由英国道德教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同事首创。他们于1964—1971年以问卷和访谈方式对英国13~18岁的男女生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调查,提出了一些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教材。

理论假设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

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

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

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2、主要观点

(1)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

宿;

(2)建立《生命线》和《学会关心》系列教

材及其教师参考书。

3、评价

(1)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

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础,并使其在课堂

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教材《生命线》和《学会关心》别具一

格,内容逼真,对道德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有启示作用。(3)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4)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教育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关心周围的人与世界。从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关心其他的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学习,也关心自己与自己的健康. . . . . .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缺陷:第一,麦克费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2-18岁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产阶级子弟,他关于社会反应的道德分类的普适性值得怀疑。

第二,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理论假设不完全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 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三)社会行动模式

该道德教育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各国,主要倡导者是美国道德教育学家弗雷德·纽曼(Fred Newman)等,其代表作是《公民行动教育:对中学课程的要求》、《公民行动教育技巧》。

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有鲜明的行动取向。

该模式既不鼓励学生去“反思”公共事务,也不鼓励他们去“关心”公共事务,而

强调每个公民都有对公共事务施加影响的权力。

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应具备三种环境胜任能力(环境能力乃是对环境造成特定后果的行动能力):

1、物质能力(影响物体的能力)

2、人际能力(对人的影响能力)

3、公民能力(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能力)

例:1、行动能力:审美能力(绘画)

2、人际能力:培养关系能力(关心朋友)

3、公民能力:公共决策过程中的能力(帮助候选人选举获胜)

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不能说我国学校不重视学生社会实

践能力的培养,但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缺少办法。社会行动模式展现的是西方“民主制度”下社会行动能力培养模式,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它具体的课程内容,但它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社会行动模式与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的比较:

社会行动模式并不像它名称所显示的那样,只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习惯,它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同样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它确实是一种重行的模式,这不同于重知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也不同于重情的体谅模式。

共同点它们都不主张、不提倡甚至反对脱离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它们都力图把学校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且都按照各自的理论假设,对学科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梳理和重构,以适应间接德育的要求。

所不同的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道德两难情境为教材,体谅模式以人际和社会情境为教材,社会行动模式却没有十分有特点的教材或活动素材。正因为如此,它不如另外两个模式那么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它们在方法上也各不相同,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重视道德讨论,体谅模式偏爱角色扮演、摹拟表演、社会剧创作,社会行动模式则强调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直接干预公共事务的社会行动。

三、国内德育模式简介

(一)“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

(三)对话性德育模式

(四)生活型德育模式

四、当代德育模式的人本化趋势

(一)目标指向: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性”

1.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2.强调学生道德情感体验能力的培育

3.注重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4.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二)出发点:满足学生的需要

1.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

2.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

(三)实施途径: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四)实施过程: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

(五)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总结:不同的德育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德育问题进行分类研究,有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注重道德情感体验等是当代德育模式构建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划分

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学习者,使之转化为学习者思想品德的过程。它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塑造的过程,又包括受教育者本身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一)教育者提出要求的过程

(二)学习者受外部影响的过程

(三)学习者内部心理矛盾运动的过程

(四)学习者内部道德环境形成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人的品德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的结果。其次,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其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其中主要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次,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最后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一时的改变还不能长久坚持,就需要反复提醒,不断巩固达到稳定的效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

第三节德育原则

(一)方向性与理论联系实际

该原则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的是道德内容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德育方法要亲自践行,在实践中获得认知和情感,进而提升个体道德品质。

(二)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三)长善救失

长善救失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例: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级同学外出活动,在马路上看到一个个子高大的小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突然,他班的张小兵同学窜出队伍,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拳头便把那个大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他们班经验丰富的李老师没有贸然地加以斥责和批评,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做法是处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小张同学听了老师这样评价,脸刷地红了。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了:“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张小兵不时地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

这一案例还体现了什么原则?

(四)循序渐进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教育要根据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进行,不能人为拔高,也不能过低,最好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关怀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例: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偷照镜子。与是,快速轻步地走上前,一把缴过镜子,朝讲台上一丢,口里讽刺道:“不要照了,够漂亮的了!”话音未落,小圆镜“啪”地一下,从讲台上摔到了地上,破了。

这位老师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你将如何修复与这位学生的关系?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

(七)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指在德育过程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教师要

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也称疏导性原则:

例: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查出来要处分。可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但老师没有责任他,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楞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回答。老师接着说:“我们乐队缺一名鼓手,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扑扑地掉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再也不敲桌沿了。(八)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二、德育方法

我国中小学德育常用的方法有说理教育、情感陶冶、榜样示范、实际锻炼与奖赏、惩罚等。

(一)说理教育

◆1.说理教育的类型

(1)讲解(2)谈话 (3)报告(4)探讨 (5)参观。

◆2.说理教育的要求

(l)目的明确。 (2)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

(3)把握好时机。 (4)以诚待人。

例:园艺家米丘林在科学实验中培育了许多鲜美诱人的水果,果园附近的一些小孩子常常爬进果园来偷果子。一天,米丘林在他们中间抓住了一个“小首领”。张当孩子垂头丧气地等待惩罚的时候,米丘林和蔼地对他说:“这果树是做实验用的,摘去一个果子,也许会毁掉一项重要的实验。”米丘林说罢把这个孩子领回家,拿出好东西给他吃,并对他说:“等你长大了,你可以培植出这样的果子。到那时,你会懂得我今天所讲的道理的。”从此,这群顽童不来偷果子了。15年过去了。一天,一个25岁的农学院园艺系的毕业生来访问米丘林。他就是当年偷果子的“小首领”,名叫雅可乌列夫。从此,米丘林十分精心地培养他,使他当上了生物学博士,成了米丘林事业的继承人。

(二)陶冶

◆1.陶冶法类型

(1)人格感化 (2)环境陶冶 (3)艺术

◆2.陶冶法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讲解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月夜散步归来,碰上了一个小偷从茅屋出来,禅师知道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吧!”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禅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第二天早上,禅师一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放在门口,禅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三)榜样示范法

◆1.榜样的类型

(l)典范 (2)示范 (3)优秀个人

◆2.榜样法的要求

(1)榜样人物要具有权威性。

(2)榜样人物要生活化。

(3)不断用榜样强化学生。

(四)实际锻炼

◆1.锻炼法内容

(1)练习(2)制度

(3)委托任务 (4)组织活动

◆2.锻炼法的要求

(1)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一以贯之的坚持。

(五)奖赏与惩罚 -

◆1.奖赏

在运用奖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奖赏的分量要适度

②奖赏频率要适中

③奖赏要针对具体问题

◆2.惩罚

首先,进行惩罚的事件必须是有关道德的事件。

其次,惩罚必须由权威来施行。

再次,惩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六)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第四节当前学校德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体系内部诸环节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目标:相对于“高、大、空”有所缓解,但仍然与实践脱节

2. 德育内容:相对贫乏,缺少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道德规范

3. 德育途径:比较单一,且有些流于形式

4. 德育方法:形式陈旧,效果不明

5. 德育管理:水平较低,评价不科学

(二)德育师资队伍难以胜任

1. 德育主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2. 师资队伍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甚至放弃教育的责任

3. 德育工作者观念守旧

4. 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三)家庭、社会、学校教育脱节

1. 学校周边微环境比较混乱无序

2. 社区德育活动基地少

3. 问题学生管教不到位

4. 家庭教育失当,父亲缺位问题突出

二、应对德育问题的基本措施

(一)与时俱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1. 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目标层次

2. 创新学校德育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

3. 拓宽德育途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 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通过系统师资培训或校本培训,改变教师德育观念

2.优化教育结构,让更多的教师和人员参与到学生品德成长中来

3.加强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4.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工作能力。

(三)构建家、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德育模式

1. 加强多方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共同体

2.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三、当代学校德育困惑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遭遇的难题

(二)学校德育发展趋势

第一,学校德育的重心从道德知识的传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动能力。

第二,学校德育方式和途径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道德教育。

第三,学校德育内容从封闭的学科型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强调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

第四,学校德育目标从“高、大、空”的务虚转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务实状态。第五,学校德育评价由单一、模糊、经验性评价转向多元、科学性、理性评价。思考题?

1. 简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

2.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 请列举我国中小学德育常用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4. 谈谈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如何应对学校德育遭遇的难题。

5. 请创设一个道德两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比较德育研究

比较德育研究 一、孟子与荀子德育思想比较。 孔子在道德起源问题有二种倾向:一种是明确提出“天生德于予”,即个人的德是天生的,把自己的道德看做是上天赋予的,陷入了“道德先验论”;第二种是肯定后天学习在道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性相近,习相远”。这两种倾向是互相矛盾的,直接影响了孟子和荀子。 孟子继承了“道德先验论”,发展了“性相近”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们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德,分别产生于人天生所具有的恻隐、羞恶、恭敬、事非。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并发挥了孔子的道德社会价值论,他提出:“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没有比道德教化更重要的,把道德同国家存亡,个人安危联系在一起。 孟子的突出贡献:一是把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政治化,提出了仁政的系统理论。二是把孔子的“义”应用于规范君臣关系,提出了君臣有益的命题,从而使儒家伦理政治观更为鲜明。 对于社会上道德的表现,先秦儒家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强调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听其言,观其行”。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认为考察个人的德行不能满足于少数人的意见,而应该依据国人的议论并亲自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倾听多数人的意义的基础上自己再做进一步考察,这比起孔子所说的“观”似乎更慎重些。但孟子的观点也有不足之处,“观其眸子”在一定程度有作用,但陷入主观唯心主义错误,与孔子比是倒退。 荀子认为道德是后天习演的结果,发展了“习相远”的思想,人可以为不同的人,是因为后天的学习、礼仪积累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命题,用礼仪法度化导人的自然本性。礼仪、礼义是后天人为的结果,相对相对于孟子的“道德先验论”更为合理。荀子的道德价值论与孔子、孟子一致,突出“礼”的社会作用,道德教育的力量是用军事的手段所无法达到的。荀子着重发挥了“礼”、“义”,他明确提出:“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其一是出于反本成末的需要,在他看来,“礼”是实践“仁”、“义”之德的前提条件;其二是出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孔子所主张、恢复的“礼”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和礼节仪式,荀子的“礼”则是新兴地主阶级借以打破奴隶制旧秩序的工具。 荀子也是一位重“行”的思想家,他认为评判一个人的德行关键在于察其所行,学至于行而止矣。 二、试比较德目主义模式与全面主义模式的特点,并说明这两种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的影响(启示)。 (一)德目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德目主义关于正直、亲切、勇气之类应用所表达的带有道德价值的名词,将正直、真诚、勇敢、善良等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或形成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教育的系列内容,并以条目的形式排列出来,注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德目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根本的特征:开设独立的道德课程。 主要的具体的特点: 1、德育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在德目主义模式中,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自成系统的相对独立的体系,有道德教育的系列内容,有系统的德育课程和专门的德育教材,教学也具有系统的理论性。 2、德育教师的主导性: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由教师承担,师生关系上自然以

奥鹏教育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试

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 答: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 答: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方法 答: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民主性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即现代德育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猪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现代德育管理者的监督,要求被管理者积极参与德育管理活动,做到全员管理;要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开放性学校德育管理,既要做好内部的计划、组织等工作,更要考虑到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外界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现代德育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要求注重现代德育管理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现代德育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三)科学性现代德育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现代学校德育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办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必须一句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德育管理的时代性。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一)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德育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看作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学会自律,自主的重要保证,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开展。 (二)注重显示问题的解决。美国学校德育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学生生活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美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显现出多元化,

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

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 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就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这不仅是一切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更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政治课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就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志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对党的信念和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这不但是一切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更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在教学过程,广泛展开案例教学,促成德育内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案例教育教学实践,既有利于对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追求和培养上实现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

实例一:在讲“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时,引入案例1:“赤潮现象的产生”,并配以有关录象,把赤潮现象的产生与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联系起来(原因),再引出赤潮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如:海中鱼类的存活,海产品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等现象(结果)。案例2:“沙尘暴的肆虐”及相关录相,把人类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沙尘暴对人类的威胁联系起来分析起前因后果。通过此类案例,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品德养成的自主性上,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行为品质方面的自我修正能力,以实现其德育教育的目标。 实例二: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时”,引入案例1982年7月11日,西安军医大学的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一名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一段时间一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讨论,并有人认为:张华救老农无异于拿金子换取等量的石子儿,是不值得的。通过学生多方面参与,广泛发表其见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老师从整体高度作好点评升华,把所学知识纳入人文背景中去。从主导地位的角度加以概括:张华的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的,是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1)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所践行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是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对社会的贡献行为,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3)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

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中职学校的目标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在新时期下,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在中职学校中,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问题,教育制度不是很完善,加强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是当前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文本针对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关乎学生的成长,只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才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的重点在于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全面教育发展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其主要的动力与源泉,德育工作对其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职高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队伍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只重视专业课教师,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德育教师。 (二)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队伍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但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个别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责任感不够强,没有教育的意识,在进行德育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就直接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三、新时期职高实现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等,学校实施德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实现主体化德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单纯地进行课本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化教育,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以学生的需求为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效能优化的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效能优化的途径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陈汉清215021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途径、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把“德育效能”的理念贯穿全过程,以最有限的德育资源和德育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德育效果,实现德育效能的优化,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坚持“五化”;德育效能优化;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既具有很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功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包括对工作的成年人和现在正在就读的学生,当问到他们最不喜欢的学科时,很多人肯定地回答:政治课。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是值得每一个政治老师探索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政治课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立足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坚持“五化”(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途径、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把“德育效能”的理念贯穿全过程,以最有限的德育资源和德育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德育效果,实现德育效能的优化,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

小学德育理论

小学德育理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4、德育方法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总体印象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回想与综合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印象作为总体价值评定。 3、写实测评法,又称记实法。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的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其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捉搜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期末整理后,概要的计入到有关栏目中。类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 方案 1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她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中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她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作业习题 第一章德育范畴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 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 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 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 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 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 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 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

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 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 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 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 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8、阅读东西方道德哲学思考,道德哲学和人性假设德育目的的影响。 第五章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现代与传统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和综合化模式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4、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5、查阅有代表性的德育过程理论资料,思考传统与现代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及其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6、结合耳闻目睹的德育现实和自身经历,谈谈德育过程最关键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

Theory Researc h 学论 理★★★★收稿日期:2012-10-27 作者简介:赵阳(1985-),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初探 赵 阳 (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110001)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指与现代道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显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精神。它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的 肯定。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型的,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发奋图强的群体本位思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具体特色表现如下: (一)强调伦理本位所谓伦理本位,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情观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伦理关系和封建纲常为原则,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伦理问题。孔子的教育 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伦理教育。具体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理次序和规范的遵守。在此过程中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始终体现着和谐人生、稳定社会的基 调。孔子德育内容博大精深, 而核心则为“仁”与“礼”。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孝是仁之人伦之根本,因此儒家伦理体系中最大特点是注重家庭,伦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国,家国同构,十分注重国家和家族观念。 与此同时,儒家道德教育还强调礼教,所谓“克己复礼”。礼是指遵守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这样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律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律化了。使道德具有了政治与法律的强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治政、治国的政治指导。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培养具有“仁”和“义”的“内圣外王”的君子。所谓内圣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身养性;所谓外王主要是指为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内圣的目的和行为化。因此按儒家的人格设计,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本,知识是人的外化凭借,政治则是人由内通向外,用道德和知识来改造、美化现实社会的途径。因此,这种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如何实现理想人格的达成呢?那便是克己修身。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的自省,反映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体现出道德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信念来外化,是一种以自觉和自律为基础的要求。但如果这样自省的方式变成了硬性的约束,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成为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性、进取性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指从中国吸收而来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克服“非人 化” ,实现人的价值,培养世界公民精神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德育,对以后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忠诚”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忽视 “仁”而强调“忠”,应该被认为是韩国儒学所独有的特征。“忠”和“孝”本来是儒教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但是中国和韩国的具体阐释和侧重点不同。中国儒家主张“忠”、“孝”两全,韩国虽然也将“孝”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但对孝的理解仅仅是孝顺父母。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下,孝 摘要:比较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去比较,应该对两国道德教育的传统进行 深层的挖掘和解剖。因为从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旧的传统德育中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可比较性。其传统的道德教育依然隐藏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下,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深层的旧物,“是隐匿于现在活 着的文化背景下的” 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文章着重分析中国和韩本的传统道德教育特点,进而分析两国传统德育的差异,进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关键词:中国传统德育,韩本传统德育,特点,比较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98-02 198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模式创新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模式创新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系统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经历了六十多年艰难曲折的过程,才逐渐从政治说教工具和德育教育的二律背反中走出来。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凸显其德育教育的本色。 一、教育者的德、才、学识、内在气质、人格力量具有无形的渗透力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政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采的舞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典雅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二、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

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宏观载体,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求一系列灵活多变、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它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实际所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知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此外还有边讲边议、讲议结合模式等。 如此实施教学,势必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其一,课堂氛围和谐,学生思维活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其二,教师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诱导、启发、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悟中明白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辩论模式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诸如:“在校生应不应该带手机”,“人生幸福的标准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吗”,“网络用语是汉字的繁荣还是克星”等问题,在讨论、

国外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分析

国外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以国外有关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为视角,从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引入,对德育课程的内涵,德育课程的呈现形态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作了一定的梳理,得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德育课程和非德育课程作截然的划分,德育课程所具的各种形态正逐渐走向融合。 关键词:德育课程;内涵;形态;融合 2016年起,教育部规定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品德与生活》是之前我国小学一、二年级课表所列的德育课程,按此系列,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初中为《思想品德》,高中为《思想政治》。仅以法治教育内容为例,国外体现在哪些课程之中呢?列举一二。例如,美国小学社会科中以法律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体现的相关基本问题有:[1]什么是规则和法律?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和法律?谁来制订法律?如果我认为某一个规则或法律是不公平的,我应该怎么做?如果一个人触犯了法律,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一个公民,在遵守法律方面我要承担什么义务?法律如何来保护我和我的权利等等。在美国的公民教育课中,也有相关规则和自律的教育内容,通过公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规则可以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守规则就有可能使每人得到的利益相互抵消,还会承担违反规则的“成本”,使人不敢违反。又如,日本法治教育贯穿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始终。在内容上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树立规则意识,二是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意识,三是宪法意识。这些内容分别对应于特定的课程教学,在中小学的社会课、道德课、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学科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所体现。可见,同一个法治教育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涉及的课程可能有所不同,他们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吗?究竟什么是德育课程?其基本实现形态有哪些?本文意图从国外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这一视角对德育课程作一阐述。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

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有机贯穿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构建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 在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中,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每册安排18个德育实践活动;编制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要求与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养成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 体验教育是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体验性德育课程我们设置了学习形态、生活形态、实践形态、情境形态等四大板块13个小板块的体验性德育内容,每个板块都有具体规范要求。例如: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我们完成了语数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的编制,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使用。体验性德育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能效相对较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

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 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中,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我们通过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崇尚社会进步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完美人格 素养。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 A. 班杜拉 B.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 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 B.《德育鉴》 C.《训育论》 D.《德育原理》 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 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 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 B.萨沙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 A.对自我的关怀 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对世界的关怀 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 A.综合课程形式 B.活动课程形式 C.隐性课程形式 D.螺旋式结构 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 A.“符号”课程模式 B.“体谅”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 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非习俗水平 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 A、权威主义 B、中立主义 C、调合的立场 D、儿童中心主义 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最新国内外德育现状35597

国内外德育现状 宁波光华学校曹秋生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以至于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大多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扣分就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有带校卡会扣分;发型不合乎要求要扣分;校服穿着不配套要扣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分;在教室休息时,大声说话或下棋要扣分;饮料带进教室要扣分……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同时也让班主任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一疏忽就被扣分,每周的班级评比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累,老师也累。这样的扣分形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单是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更何况这些规定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中记载:“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因此,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 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 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明理养德·博学启智·树德育人 ——高新三中校本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推进德育课程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校本德育课程,旨在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资源保障 (一)人力资源 1、学生资源:七年级少先队、八、九年级共青团; 2、教师资源: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 3、社会资源:社区、家长委员会、家长。 (二)物力资源 学校在此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根据课程设置需要提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诗词、诸子百言》、《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让我们学会感恩》等新课标课外阅读经典丛书、教育影像资料等,并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推荐活动教育基地,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一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2、实施内容:

七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诗词、诸子百言 八年级: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七至九年级:感恩教育 3、实施要求: (1)活动通过学科课程德育、德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教育、社会环境育人等五个平台进行实施。 (2)学校成立此课程实施的项目组,协调各学科的整合、家长的参与和社会的资源的利用。 (3)各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整合和参与,并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计划。 (4)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段德育课程的推进,并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 (5)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团队的实践体验活动,并制定活动计划。 (6)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投入各项活动,协调各学科之间的活动,充分利用晨会课、午会课(周三、周五)进行专题教育,并将此课程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5、实施途径: (1)学科课程德育:全体教师根据各年级德育课程实施内容,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元素,以雏鹰争章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全员德育网络。 (2)德育课程教学:发挥品社、思品、政治、晨会、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