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

浅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8c11921330.html,(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c11921330.html,/jiaoxue/yingyujiaoxue/0429234F2010.html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历程。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和发展者,韩礼德更侧重于对语言学的纯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把语言学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比较少。本文介绍了其他应用语言学家把他的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去发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及其语言学理论对于外语教学实践的深远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实践应用 1.理论概述 1.1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韩礼德,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致力于研究语言功能,并阐释了语言本身与语言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功能语法导论》(1994[1985])的出版标志着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作为伦敦学派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弗斯的学术思想,对乔姆斯基的形式理论提出异议。他的理论和

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和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 1.2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三大宏观功能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侧重于语言的语用研究,从对人们语言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完成了由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反映功能(interactional)、表达功能(informative)、个人功能(personal)、启发功能(heuristic)、想象功能(imaginative)向“概念(ideational)功能”即语言具有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发生的进程,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交际(interpersonal)功能”即语言具有建立、维系和反映人际关系的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即语言具有组句成篇,并根据交际语境组织信息并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三种纯理功能的凝练[1]。这三大纯理功能的语法构成分别是“及物系统”、“情态系统”与“衔接手段”。“及物系统”是语言中承载过程的系统包括物质过程、联系过程与心理过程,它代表了语言中的逻辑与经验意义;“情态系统”表示语言表述者的身份,以及其态度、评价,实现语言的人际沟通的功能;“衔接手段”使语言实现语篇的衔接包括文内衔接或文外互文,它实现语篇的意义连贯[2]。 在系统理论中,语言被看作是用来实现其交际和交流功能的包含三个层次的社会符号系统:包括语义系统(semantic system),词汇—语法系统(lexico-grammatical system)和语音系统(phonological system)。每一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M. A. K. Halliday,1925--),英国语言学家。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我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 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他的学术思想,受弗思和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深,在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系"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韩礼德的代表性著作有《语言功能探索》(1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和《功能语法导论》(1985/1994/2004)。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我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从韩礼德对语言学和语言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贯穿于他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核心,最主要有六点: 1、纯理论功能的( metafunctional )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与其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ideational) 功能。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 功能。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textual)功能。语篇功能使语言和语境发生联系,是说话人只产生与语境相一致的语篇。 上述三种功能用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只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衔接性)。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资料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 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

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看广告语

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看广告语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的.表现为语言的互动性,评价性,认知性.只要能体现人际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都是体现语言人际功能的手段。本文联系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来分析广告语的语用特点。 关键词:韩礼德,人际功能,广告语 韩礼德(M. A. K. Halliday,1925--),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我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这种功能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其中有着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更具概括性的功能,这就是“元功能”(metafunctional),或称“纯理功能”。“元功能”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是语言的普遍特征。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1)“概念”元功能。 (2)“人际”(interpersonal)元功能。 (3)“语篇”(textual)元功能 上述三种元功能用较为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指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 人际功能是充分运用语言来表达社会的和个人的关系,包括讲话者进入语言情境的形成。子句并非仅仅局限于及物性的表达系统,而是在成人的语言系统中同时存在着非概念性的要素。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语言的人际功能,从而涵盖了语言的各种特殊用法。 人际功能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语气表明讲话者选择了某种言语角色,同时也赋予了听话者一种言语角色。讲话者选择了命令语气,就承担了发出命令的角色,同时置听话者于预期的遵守命令的角色之中。情态则说明讲话者有否作出论断。语气由两部分组成,即主语和限定成分。主语可以是名词,名词词组,或者从句。 韩礼德认为,在各种言语角色中,有两种是最基本的,即:给予和求取。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对象也可以分为两类:物品或服务与信息。由此,言语角色和交际对象的组合产生了四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 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他的观点后来在弟子韩礼德手上获得发展。尽管弗斯的学术思想在很多方面有深刻见解,给人启迪,但他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对韩礼德这一代人来说,任务之一是把弗斯的学术观点建立成一个能解释“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韩礼德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用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建立一个能把语言中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解释清楚的语言学理论。 2.阶和范畴语法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Halliday 1956)一文中,韩礼德建立了一个能比较好地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这篇论文代表韩礼德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他在文中提出,语言中有三个语法范畴,即:单位(unit),成分(element)和类别(class)。在这个分析框架中,“系统”从属于“类别”。韩礼德用汉语例子解释了单位与成分和类别之间的关系。他还讨论到汉语小句中“旧”(given)信息与“新”(new)信息的区别,并谈到“系统”选择中的“盖然”(proba-bilistic)问题。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初步理论框架为以后的系统功能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礼德虽然在上文中已提出一个能很好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式,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见Butler 1985: 14_15,王宗炎1985:136_148)。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进行研究,从那之后,韩礼德的研究开始真正进入普通语言学理论领域。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Halliday 1961);一般认为,这是一篇能代表韩礼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关键词]功能语义语境 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创立的,由“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这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语境与语言意义或功能的关系问题。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的功能语言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和弗斯(J.R. Firth)的语言功能观。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语言观 语言的“功能”概念早就出现在捷克语和俄语的语言学中,但却是布拉格学派的学者赋予它更加全面的阐述。该学派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遵循说话的顺序,即“从讲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会去考虑具体应用什么语言形式,因此在研究语言时也应按照这一顺序,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然后再去研究语言的形式。该学派对日常话语分析提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因此,语言可以用语言单位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交际功能来分析。该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用功能分析法分析话语,他修改了传统语法中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的提法,提出主位(theme)、述位(rheme)两个术语。马泰休斯把这种功能分析法称为“句子的实际切分”(actual sentence division),后被称为“句子功能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它研究句子各个部分各自传达多少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用“交际动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表示。 “交际动力”理论是布拉格学派Firbas 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也是句子功能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研究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句子各成分对交际的展开所做出的贡献。句子中各成分交际力的大小就是它对交际展开过程的贡献大小,即推动交际向前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成分越能把交际向前推进,越接近交际的结点,其贡献就越大,交际动力值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动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Firbas 根据句子成分所承载的交际力的大小,将其分为已知信息和待传信息。已知信息的交际力很小,而待传信息的交际力最大。 交际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境思想。Firbas认为,“交际单位从语境方面看可能是语境制约的,也可能是语境独立的。”如果受到语境的制约,则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在上下文中出现过,就是已知信息;反之就是待传信息。此外,Firbas对语境概念做了进一步区分。他把语境分为一般语境、直接语境、上下文和语境依赖四种。一般语境是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经验知识;直接语境是交际双方正在进行时的语境;第三种是刚刚出现的上下文;第四种是语境依赖。它们的范围呈依次递减形式。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著名的功能人类学家,他曾在新几内亚东部的岛上研究当地人的原始文化。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他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广泛的语境,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单词的意义,不能从对这个单词的消极的冥思苦想中得出,而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对单词的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1921330.html, 语言功能观之辨析 作者:叶丹敏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3期 摘要:布拉格学派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都有功能主义的思想。从语言功能的分类及相互关系、功能观的体现形式及突出贡献这两个方面探讨两者的一致性和相异性。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系统功能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061-02 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语言学派,作为功能结构主义学派,它不仅继承了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传统,而且融合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语言学研究者的理论和观点,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国际性特征,提倡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来研究语言结构。而作为20 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和地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可能不受到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学家们非常重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研究,他们把语言看作一套与语境相联系的供人们选择的“意义潜势”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继承、发展和超越。本文拟从语言功能观之角度,从语言功能的分类及相互关系、功能观的体现形式及突出贡献两个方面对两者的异同展开讨论。 一、语言功能分类及相互关系 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由捷克英语语言文学教授马泰休斯担任主席,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Mathesius)、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有两个代表组织:语言学协会和现代语文学会,称为新布拉格学派,成员主要有丹奈什(Danes)、费尔巴斯(Firbas)、斯卡尔(Sgall)等。 布拉格学派认为,研究语言应从功能入手,然后研究语言形式,即从说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查语言。[1] 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主要有马泰休斯的二功能说、比勒的三功能说和雅各布森的六功能说。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是一个服务于交际的表达手段的系统,语言研究应从功能到形式,即从一个功能概念出发探究其实现形式,从语言所执行的任务出发,研究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以布拉格学派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欧洲功能主义的核心是语言手段的目的性,他们所指的功能是表现手段在实现目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任务,研究语言功能归根结底是为了形式服务的。 反观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伦敦学派的继承人,韩礼德承袭了英国传统语言学重视意义研究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功能并加以分类,其目的是揭示体现在各种用途中的意义潜势的组成部分。他划分了情景语境的三要素: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三要素的配置制约着三大元功能,即“语场(话语范围)制约影响着概念功能;语旨(话语基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1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 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 2.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 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system); 系统这个东西,其实就是选择。说多一点就是说在语言的语法当中,可以用来选择的一系列选项。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 数的系统:人称的系统: 在数的系统当中,我们要在这个系统当中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在人称的系统当中也类似。用一个句子来说就是: He eats the apple. 在这个句子里面,He 遇到了人称的系统,需要在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选项当中选择一个;同时它也遇上了数的系统,需要在单数和复数之间选择一个。Eat 根据He 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是复数They的时候就要变成了eat 了。而apple 也遇上了数的系统,不过不一定随He 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系统的几个基本的特征了: 1. 在一个系统里面,选项都是排他的;或者说,选择了一个就不能选其它了。就好像是选择了单数,就不能够选择复数了。 2. 系统的选项是限定的而不是无限的;或者说,一个系统有多少个选项我们是可以列举出来的,就好像数的系统里面有单数和复数两个。 3. 有的情况下,一个系统选项的改变会导致另外一个系统的选项的改变。例如上面那个句子,如果He 从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We 了,eats 也需要改为eat 了。 一个系统当中,左边的叫做入列条件(entry conditions), 例如上面的“人称”;右侧是可选项(options), 例如上面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系统大概理解这么一些就够了;而系统语法就是围绕系统这个概念的语法。 这个系统语法啊,主要是用来描述功能语法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就是说,韩礼德的这两把武器——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的密切关系就在于此了。系统语法是描述功能语法的。 Part II. 功能语法 语言有什么作用什么功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此都有相似但不尽一样的见解。韩礼德的

韩礼德的功能观

韩礼德的功能理论 韩礼德的“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语言系统的外部功能,二是指语言单位在语言结构中的内部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这种功能当然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元功能”或“纯理功能”(metafunction)。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是语言的普遍特征。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一)概念功能 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内容”的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因而可统称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应该译为“思维功能”或“心理功能”。) 体现概念意义的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包括行为者、过程、目标、环境等。类似于菲尔默的语义格。

及物系统包括6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决定不同过程的主要是谓语动词。如“修建、打破、离开”等表示物质过程,各种心理活动动词如“看见、知道、注意、喜欢、害怕”等表示心理过程,各种关系动词如“是、属于、有、在”等表示关系过程(包括归属、环境、所有),人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等属于行为过程,“说、谈、赞扬、批评、讨论”等表示言语过程,“存在、有、是”等表示存在过程。 不同类型的过程对参与者、目标、环境等有不同的要求。参与者包括动作者、行为者、感觉者、实体、讲话者、存在物、目标物、受益者、范围等。环境成分主要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因果等等。 (二)人际功能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因此它的功能之一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讲,它表示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地位和亲疏关系,交际者的口气、态度、对事物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频率的判断和估价等。这种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或译为“交际功能”。) 体现人际功能的有语气(mood)系统,包括语气和情态(modality)系统等。包括表现各种语气、情态的语言形式及其所表达的意义。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 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 2.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_江淑娟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江淑娟 戴卫平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 102200) [摘要]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关键词] 韩礼德(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6)11-0159-04 y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语言的功能性。其渊源于柏拉图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师承弗斯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了叶姆斯列夫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着眼于语言人本性、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确立为语言的探索对象,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背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沃尔夫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弗斯的语言理论。 这三方面理论可以看作是韩礼德理论的学术背景。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是由它自己本身来决定。沃尔夫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及其整个认知结构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弗斯也认为语言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发挥一种功能。语境不同,语言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弗斯用 系统 这一概念来描写其中的意义变化。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这一原则,并重新规定了 系统 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同时,韩礼德还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 语言环境 说(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并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这一理论。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类。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对语言功能的关注,从而相应地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视语言本身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它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具体而言,系统语言学对语言的探索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语言、功能、情 159 2006年第11期(总第13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11,2006 (Cumulatively,NO.137) y[收稿日期]2006-06-05 [作者简介]江淑娟(1964-),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戴卫平(1956-),男,福建莆田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教授。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关键词]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语言的功能性。其渊源于柏拉图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师承弗斯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了叶姆斯列夫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着眼于语言人本性、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确立为语言的探索对象,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背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沃尔夫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弗斯的语言理论。 这三方面理论可以看作是韩礼德理论的学术背景。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是由它自己本身来决定。沃尔夫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及其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发挥一种功能。语境不同,语言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弗斯用“系统”这一概念来描写其中的意义变化。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这一原则,并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同时,韩礼德还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语言环境”说(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 。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并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这一理论。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类。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对语言功能的关注,从而相应地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视语言本身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它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具体而言,系统语言学对语言的探索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 里予以阐述,并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里的子系统进行描写。 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的智者派尤其是普罗塔哥拉斯和柏拉图等人的语言观,带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倾向。这一学派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研究语言时重视人与社会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功能语言学的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它视语言在实际情景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将这些具体用途和功能概括、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观点、行为等,也包括用语言来表达发话人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外在世界思想等。语篇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组织信息,体现信息之间的关系,另外,它也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送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等。概念功能作用于主体与客体,人际功能作用于主体之间,而语篇功能则是对语言表达的概念与人际功能(意义) 进行组织,辅助上述两种功能(意义) 的实现。虽然三者的角色、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关于言语者之间基于一定的目的,围绕某个“内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 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 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 2.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 比较容易看出来,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system); 不是的话为什么叫做系统语法呢……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说 作者:江淑娟, 戴卫平, Jiang Shu-juan, Dai Wei-ping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102200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11) 参考文献(11条) 1.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2001 2.张德禄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内部条件 1998(04) 3.俞洪亮;朱叶秋英国现代语言学传统与伦敦学派的发展历程[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3(01) 4.武姜生从两种不同的语言共性论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期刊论文]-福建外语 2001(03) 5.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4(04) 6.朱永生功能语言学导论 2004 7.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主要差别[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02(04)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2005 9.Halliday M A K;Ruqaiya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1976 10.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94 11.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197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c11921330.html,/Periodical_gxshkx20061104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