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电生磁选择题

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电生磁选择题
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电生磁选择题

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

电生磁选择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四种表示通电螺线管极性和电流方向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C

2.奥斯特实验的重要意义是它说明了().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3.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a、b间用柔软的导线相连.当S闭合时,两线圈将().

A.互相吸引靠近

B.互相排斥离远

C.先吸引靠近,后排斥离远

D.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答案:B

4.要使通电蹄形螺线管正上方的小磁针指向符合图甲中的情况,图乙中正确的是()

答案:B、C

5.如图所示,通电环形导体中间和上部各有一小磁针,当通以如图电流后,小磁针的N极将分别().

A.a的N极向纸外指,b的N极向纸里指

B.a的N极向纸里指,b的N极向纸外指

C.a和b的N极都向纸外指

D.a和b的N极都向纸里指

答案:A

6.如图所示,有A、B两只线圈套在玻璃管上,可以自由滑动,原先A、B 两线圈靠在一起,两只线圈接通电源后由于互相排斥,两线圈分开到图示位置,这时如果将铁棒C插入B中,那么().

A.A、B将分别向左、右分开

B.A、B将向中间靠拢

C.B不动,A将被推开

D.B不动,A将被吸引

答案:A

A、B两只线圈接通电源后互相推斥,当铁棒C插入B中后,磁性大大增强,推斥作用更大

7.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a、b、c、d,当它们静止时极性正确的是(N为黑色)()

答案:A

电生磁-带知识点初三物理

----- 第20.2讲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实验表明:导体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切断电流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位置,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相反。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直导线的方,开关闭合的时间要短(因为实验电路为短路);2奥斯特实验中应注意两点:1向应与小磁针平行,避免通电直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时,其周围的磁场方向与小磁针指向一致,因而小磁针不偏转,造成通电导线周围无磁场的假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2.螺线管通电后在其周围就存在磁场,比单根导线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强的多。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两个磁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极。通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S极的,在其内部是从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方向是从极到指向S极指向N极。N 安培定则3.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极),安培定则又叫右手定则。(N

A 、1课堂上教师做了如图的演示实验,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D.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B 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C 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D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N ----

2021年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电生磁(I)

2021年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电生磁(I) [教材优化全析]全析提示 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电和磁是互不相干的.到了19世纪初,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物理学家在潜心研究物理规律的同时,也非常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细微变化.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Oersted)在课堂上做实验时,一个偶然的现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进一步试验,从而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 实验:如图8-2-2所示,在磁针上面平行放一根直导线,当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本节从历史事实出发,引出了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要知道奥斯特实验的现象以及影响磁场方向的因素. 要点提炼 很多发现乃至发明、创造就是在偶然之中寻求必然,从而获得成功的.我们要留意身边的现象,力求发现新的问题. 甲乙 图8-2-2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不再指示南北方向,磁针方向发生了偏转(如图8-2-2甲所示),N极向纸外偏转;改变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小磁针偏转是因为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方向改变导致磁 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时,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N极向纸内偏转(如图 8-2-2乙所示). 这个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我们把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针偏转方向变化,说明电流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导学案新人教版 教具:电源、磁铁、铜丝、滑动变阻器总课时数19 上课班级 5、6班教材分析: 对磁现象,教材所用的篇幅较小,原因是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学过,他们的体验也较丰富。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为学习磁场知识做准备。教学中可以采取组织学生边实验边回忆或边回忆边实验的方式进行。 学情分析: 对于磁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有接触,且他们的感性体验也较丰富,学习起来不困难。课标要求: 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学习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3)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突破方法:动手实验、老师讲解实验器材准备: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磁针等。学习过程: 一、引课:(小组讨论展示) 1、条形磁铁会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思考: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2、除了条形磁体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令小磁针发生偏转?引导学生研究:“电”能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教师进行适当补充,使其更为完整。 二、学习新课:讲述奥斯特实验的名称的由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奥斯特实验(丹麦),如下图所示。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对比甲、乙两图)b、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线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对比甲、丙两图)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奥斯特实验的意义手电筒通电后有没有产生磁场?那它能不能吸引铁钉(不能),那是为什么呢?①用手演示导线的绕制方法,②让学生熟悉两类绕制方法。通过实验展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分相似;(实验展示)(3)、磁极的分布与螺线管内的电流方向有关。(探究实验) 4、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①N、S极分布与电流的方向有关;②N、S极分布与电源的“+、–”有关③N、S极分布可能与绕制的方向有关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④进行归纳:标识出电流方向。现在同学们观看P70图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生磁练习题

电和磁练习 一、选择题 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麦克斯韦 B.赫兹 C.奥斯特 D.法拉第 2.放在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小磁针中心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3.(多选)如图所示,螺线管的左下方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向右作 匀速直线运动.当铁块从螺线管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过程中,同时滑片逐渐 向上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 B.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C.铁块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铁块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4.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

5.如图所示,把一根包有绝缘层的导线绕在铁钉上,把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刮去,接上干电池后,铁钉( ) A .有磁性 B .会熔化 C .有电流流过 D .两端对小磁针北极都有吸引力 6.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电磁体,虚线是表示磁极 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 、B 、C 、D 四个磁 极依次是( ) A .N 、S 、N 、N B .S 、N 、S 、S C .S 、S 、N 、S D .N 、N 、S 、N 7.法国科学家阿尔贝和德国科学家彼得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GMR)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 1、S 2后使滑片P 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右端为N 极 B .滑片P 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D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减小 8.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 当滑片P 从a 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C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9.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中小磁针N 极(黑色端)指向错误的是 二、填空题 10.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之前,人们早就发现电和磁之间有许 A B C D GMR 指示灯 S 1 S 2 P 电磁铁 A a b P S S N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生磁教案1

电生磁教案1 八年级物理教案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发现电生磁和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 过程中有目的的使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起到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作用。教学中不出现知识练习与检测,以淡化知识评价,加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 2. 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 3. 通过奥斯特实验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现象信息,并会处理这些信息。 5.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电生磁的发现过程和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过程,能描述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2?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 3?在探究中学习使用转换法认识电流的磁场。 4?在讨论、评估、交流中能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初步有评估和听取别意见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电生磁的发现和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说明:本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本节教学实际中所能安排的各项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身心智能发展的实际,在探究过程中应该达到且能够达到的基本的能力要求”确定的。) 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教材简析:

八年级物理电生磁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电生磁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电生磁 二. 规律方法指导: 1. 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其外部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N、S极,其内部也存在磁场,且内部磁感线的方向由S极指向N极。也就是说: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静止的小磁针N极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与外部从N极到S极的磁感线组成闭合的曲线。 2. 使用安培定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决定通电螺线管磁极极性的根本因素是通电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而不是通电螺线管上的导线的绕法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当两个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一致时,它们两端的磁极就相同。 ②四指的环绕方向必须是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③ N极和S极必须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 3. 电磁铁磁性的有无、极性的变化,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和电流方向来控制。 4.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和螺线管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来决定。 三. 知识点分析: 学法点拨 1. 认识奥斯特实验的物理意义。 奥斯特实验的物理意义在于,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

密切联系的,这一发现激发了各国科学家探索电磁本质的热情,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深入研究。 2.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进行探究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实验。一是怎样显示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二是如何显示磁场的方向。三是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表述这一关系。 问:什么是奥斯特实验? 答: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这个实验被称为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的条件是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当给直导线通电,原来沿南北方向静止的小磁针立刻偏转一个角度;切断电流后,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问: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及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 答: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定,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方向也可以用安培定则判定。对通电螺线管是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与条形磁铁类似。判定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办法是用右手握住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直线电流的磁感线是以直线电流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与通电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问: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还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反映其磁性的大小? 答:要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还可用吸引大头针的办法,若吸引的大头针个数越多,则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也可用在弹簧的下端挂一铁块来判别,若弹簧伸得越长,则表明电磁铁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典型例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案例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案例解析 第三节电生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这些是我们已经了解过的知识,大家还想知道关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有关磁的其他知识。 二、新课学习 电流的磁效应 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二自然段,然后再演示,要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在小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 结论:看来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螺线管也叫线圈,它能使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实际中用途就大,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我们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我们每组还是先提问题,再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已了解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 学生们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动手做实验。现在把你们记录下小磁针指的方向在图中标出.还有是把你们的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通电,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把一些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记录下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每个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描出磁感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这样就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两极。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别通电螺线管的N、S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20.2 电生磁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 电生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周围a、b、c、d四个位置画出的小磁针指向正确的是() A.a、b B.b、c C.c、d D.a、d 2.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的附近,闭合开关S时,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 B.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 D.小磁针N极逆时针转动 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当给导线通电时发生的现象是 () A.螺线管静止不动

B.蜾线管转动,最后A端指向地理的北方 C.螺线管转动,最后A端指向地理的南方 D.蜾线管转动,最后A端可能指向任何方向 4.在这次疫情期间,小明经常在家中做饭,一天他在冰箱中找东西拿来做饭,但他还没有把冰箱门完全关闭时,冰箱门却被吸过去紧紧关闭了,他想到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于是他做了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 B.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 C.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 极均指向右端 D.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 极均指向左端 5.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 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的GMR是巨磁电阻,在电源电压U不超过指示灯额定电压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1、S2,则() A.电磁铁A端是S极

B.向左滑动滑片P,指示灯会变亮 C.向右滑动滑片P,GM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磁铁产生的磁感线不管外部还是内部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6.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与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如图所示,他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螺线管通电,看到的现象是() A.通电螺线管转动后停在任意位置 B.通电螺线管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C.通电螺线管不停地转动下去 D.通电螺线管转动后停在南北方向上 7.如图,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放一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接触,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这一实验主要是研究()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D.电磁继电器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生磁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2《电生磁》教案设 计】 20.2电生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点:知道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绘磁场的分布。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磁场的存在。三、学生情况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新的知识。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演示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让学生讨论描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四、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磁针演示实验:学生电源,螺线管,小磁针 【篇二:【初中物理】20.2电生磁】 20.2电生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生甲]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生乙]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还想知道关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生甲]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吗?[生乙]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 [生丙]电现象和磁现象有联系吗?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在以后的学习中仍需要这样.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第三节电生磁[板书] [师]先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再演示,要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演示]在小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生乙]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生丙]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生丁](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生戊](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电生磁选择题

物理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 电生磁选择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四种表示通电螺线管极性和电流方向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C 2.奥斯特实验的重要意义是它说明了().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3.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a、b间用柔软的导线相连.当S闭合时,两线圈将(). A.互相吸引靠近 B.互相排斥离远 C.先吸引靠近,后排斥离远 D.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答案:B 4.要使通电蹄形螺线管正上方的小磁针指向符合图甲中的情况,图乙中正确的是() 答案:B、C 5.如图所示,通电环形导体中间和上部各有一小磁针,当通以如图电流后,小磁针的N极将分别(). A.a的N极向纸外指,b的N极向纸里指 B.a的N极向纸里指,b的N极向纸外指 C.a和b的N极都向纸外指 D.a和b的N极都向纸里指 答案:A 6.如图所示,有A、B两只线圈套在玻璃管上,可以自由滑动,原先A、B 两线圈靠在一起,两只线圈接通电源后由于互相排斥,两线圈分开到图示位置,这时如果将铁棒C插入B中,那么().

A.A、B将分别向左、右分开 B.A、B将向中间靠拢 C.B不动,A将被推开 D.B不动,A将被吸引 答案:A A、B两只线圈接通电源后互相推斥,当铁棒C插入B中后,磁性大大增强,推斥作用更大 7.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a、b、c、d,当它们静止时极性正确的是(N为黑色)() 答案:A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生磁》

《电生磁》 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 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学习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式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与 媒体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教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弓I入新课(5min) 〖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但很多年都没发现。直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一个实验开始,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板书课题一电生磁)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电流的磁效应(10mi n) 1.【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课本图8 2—2所示。 【分析】 (1)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 (2)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 (3)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即通电直导线产生了磁场

八年级物理 第九章 电与磁 第三节 电生磁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导学 案 电与磁 第三节电生磁第课时授课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设计人导学目标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什么的磁场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关系学习要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定则安培定则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关系知识链接课前导学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发现。该现象说明: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来判断。 3、安培定则的内容: 课中导学 【小组活动】

一、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允许学生提出实验失败的结论,并展开讨论,归纳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 (归纳此现象为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的由来和重大意义。) 【小组活动】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介绍螺线管的由来。 2、演示实验:把小磁针均匀的分布在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把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投影出来,让学生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用磁感线描绘出来。思考:描绘出来的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什么磁体的磁场相似? 既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它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3、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4、为了能方便的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安培发明了安培定则。逐步讲解安培定则的使用方法 【小组活动】 三、完成以下训练题 1、如图,在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有一静止的小磁针,请把线圈绕制完成。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生磁》精品教案

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螺旋管的磁 场 会探究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 磁体的相似.会判断通电螺旋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新课引入 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 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 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 来揭开这个谜!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流的磁效应 活动1:针对导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 些实验器材? 总结:选取电源、导线和开关、小磁针。将电源、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将小磁 针放在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根据实验现象,阐明你的猜想。 总结: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活动3:要想让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然后如何操作?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这又说明说 明什么问题? 总结:通电导体电流的方向改变,周围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拓宽延伸: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联系。 活动4: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播放视频! 探究点二:通电螺旋管的磁场 活动1:看了这个视频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小组之间交流、发言。 总结:在实验中利用短路获得较强的电流来增加磁性。 活动2: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一般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 总结:展示每个小组制作的螺线管。 活动3: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看哪一个螺线管吸引的铁屑最多。学生实验。教师巡查,不能吸引铁屑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让学生内心明了用铁钉的实际意义)。 活动4:小组之间根据自己的实验,试着讨论、交流一下,螺旋管的磁场特点。 总结:螺旋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活动5:如何改变螺旋管磁场方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生磁教案1.doc

电生磁教案 1 八年级物理教案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 ,改革以书本为主 ,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发现电生磁和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过程中学习科学 方法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使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起到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作用。教学中不出现知识练习与检测 ,以淡化知识评价 ,加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 ,了解奥斯特实验。 2.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 3.通过奥斯特实验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现象信息,并会处理这些信息。 5.了解什么是电磁铁 ,学会制作电磁铁 ,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

1.经历电生磁的发现过程和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过程,能描述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2.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 3.在探究中学习使用转换法认识电流的磁场。 4.在讨论、评估、交流中能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初步有评估和听取别意见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对电生磁的发现和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2.通过本节学习 ,培养学生 ,尊重事实 ,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说明 :本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 ,结合本节教学实际中所能安排的各项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身心智能发展的实际,在探究过程中应该达到且能够达到的基本的能力要求”确定的。 ) 标准要求 : 通过实验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教材简析 :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生磁

电生磁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l 认识电流的磁 效应。 l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 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l 理解电磁 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l 观察和 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l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 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重、难点: 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教学课时:2时教学 过程:一、前提测评: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 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 叫极,又叫极。 2、同 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 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 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 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 场?进行新课: 1、

电流的磁效应:试验:53页 图8.2-2示,结果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 场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 似?(1)试验:54页图8.2-4 示 (对比条形磁体)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 相似。指出n极、s极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2)试验:54页图 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结 果:结 论: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电生磁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电生磁学案新人教版 1、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知道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 2、会用安培定则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重点: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预习] 一、电流的磁效应: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68页图 9、3-2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1、通过比较甲、乙,能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比较甲、丙,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演示实验:把小磁针(铁屑)均匀的分布在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把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投影出来, 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用磁感线描绘出来。 问题一:描绘出来的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什么磁体的磁场相似? 问题二:既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它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安培定则: 1、安培定则的内容 2、问题:如果条形磁铁的磁性减弱了,能用电流来使它增强吗?应该怎么办?<反馈> 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也就是电流有效应。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外部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分别是极和极。当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时,螺线管的两个磁极就会。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螺线管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安培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方向与磁极方向的 C、知道一个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就可判断出它的电流方向 D、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改变 4、判断下列通电螺线管的N、S极: 5、判断下列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6、根据N、S极和电流方向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反馈】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后反思】 1、通过学案预习、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课堂交流,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 2、你还想问哪些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教案新人教版

湖南省浏阳市赤马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教案新人教 版 科目物理主备人年级八时间 课题电生磁课时 1 教学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应 2、知道通电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掌握安培定则应用 教材分析重点:通电螺线管的判定难点:奥斯特实验 教法提示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磁和电有联系吗? 磁体带电体 我们发现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吗?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 科学家们基于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电与磁的联系。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法拉第评价这一发现时说:“它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如今充满光明。” 1.电流的磁效应 1.将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让它和小磁针相平行。 2.接通电源(短路),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以及转动方向。 3.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以上实验,再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当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小磁针转动的方向一致吗? ? 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 ? 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既然电能生磁,为何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上? 这是因为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设计实验: 1、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不同位置(从两端开始)记下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也就是该点的磁场的方向。 2.改变电流的方向重做以上实验,看一下当电流方向改变时,通电螺线管中的磁场是否改变。 3.用铁粉演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在玻璃板上撒铁粉时一定要均匀) ? 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通电电流有关。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实验结论: 能吸引磁性物质 吸引轻小物体 有南、北极之分 有正、负电荷之分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电生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三.电生磁 课标引领 1.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特点 3.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基础运用 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证明了电和磁之间是相互的.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形磁体外部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分别是极、 极.当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时,螺线管的两磁极 3.小丽同学利用如图9-7所示的装置研究磁和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比较乙、丙两图可 知:. 图9-7 图9-8 4.如图9-8,当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边的小磁针按如图所示方向偏转,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极,电源的d端为极;当图中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5.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帕斯卡 C.奥斯特 D.牛顿 6.如图9-9所示,是一根锰铜丝制成的软质弹簧,B是水银槽,槽内盛有水银,A的上端通过接线柱与电源相连,A的下端恰好与水银表面接触,开关S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A .弹簧伸长,灯持续发光 B .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 C .弹簧缩短,灯熄灭 D .弹簧静止不动,灯持续发光 7.下列四个例子中,采用相同的物理研究方法的是( ) (1)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2)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3)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4)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A .(1)与(2) B .(1)与(3) C .(3)与(4) D .(2)与 (4)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螺线管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 .安培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方向与磁极方向的 C .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就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 D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对调 9.如图9-10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其中正确的是 ( ) 10.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了到会科学家的兴趣.如图9-11,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 .通电螺线管仍保持原位置静止 B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 指向南,B 指向北 C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 指向北,B 指向南 D .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11.如图9-12所示,弹簧下吊一块软铁,下端有一个带铁心的螺线管,R 是滑动变阻器,如果将滑片P 向右端移动或者抽出铁心,则弹簧长度的变化应分别是 ( ) A . 伸长、伸长 B .缩短、缩短 C .伸长、缩短 D .缩短、伸长 12.如图9-13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通电螺线管会 ( ) A .相吸 B .相斥 C .先吸引,后排斥 D .先排斥,后吸引 图9-9 图9-10

“电生磁”教学设计.doc

“电生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节课,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要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的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电磁铁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既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涉取课外知识的兴趣;既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难点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准备】 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生磁教案2

电生磁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i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i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i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l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l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l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重、难点: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 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 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 什么物体? 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 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 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试验: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 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⑵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 (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