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健身休闲FITNESS AND LEISURE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07月上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动能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新兴特色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特色小镇应运而生。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以体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且多以户外运动为主。2017 年5 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正式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从小镇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脱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1、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两年来学术界已经兴起了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随着该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本研究旨在梳理出该议题相关研究的脉络、侧重点和主要内容,总结出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将来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献资料。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超新、独秀等学术搜索网站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66篇文献。本研究参考其中21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10篇,1篇硕博士论文,进而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读、逻辑分析与整理归纳。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目前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现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6年以前,特色小镇建设刚刚起步,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的数量较少,围绕体育旅游展开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2017年起,对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部分学者以国外著名的体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一部分学者从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多维视角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分析;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促进了学术界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进一步研究,研究集中于对小镇的概念、功能定位、创建路径的讨论,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较之前都有了提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正成为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

3.1、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研究

卢春宏以丹东市五龙背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龙背镇时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钟秉枢等以北京张坊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小城镇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模式;宋迪涛等以海南省万宁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地民俗体育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本研究发现,对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将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与小镇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在2017年以前屈指可数。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通过对丹东市五龙背镇、北京张坊镇、万宁市和乐镇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开发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可以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以运动休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具体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为后续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基础,证明体育特色小镇不是对“特色小镇”的生搬硬套,而是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内生的模式选择。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的研究处于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的萌芽阶段,在体育特色小镇概念形成之前,就在运动休闲资源开发与小镇发展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尝试。

3.2、对国外体育小镇的研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各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一些世界知名的体育小镇历经百年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我国小镇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抄国外模式,但是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陈磊等对新西兰皇后镇、瑞士达沃斯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体育小镇具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特色主题,小镇内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共生发展,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特点;瞿昶以新西兰皇后镇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资本、市场三方面分析了小镇的成功经验;叶小瑜等对法国沙木尼高山户外运动小镇、爱尔兰香侬高尔夫球小镇、达沃斯冰雪运动小镇、法国依云小镇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陈国强对美国尤金、莱克星顿、布鲁明顿三个体育特色小城进行研究,发现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运动历史积淀和特色运动项目。国外体育小镇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如达沃斯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绝佳条件。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小镇重点开发最具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单项运动项目为核心引爆小镇知名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邹昀(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摘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也成为了学术研究

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

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本研究认为,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

径的探讨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现有研究与小镇建设实际的联系不紧密,显得较为宏观和泛泛而谈,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07-WQ

209

典型案例: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不仅能够带动小镇所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与健康?文化?科技?养生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构建与本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近年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各大部委悉数加入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顶层指导,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如何创建和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重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充分挖掘传统体育人文资源,合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在欧美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他们不仅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和品质,还吸引众多消费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我国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应该如何创建?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先从发达国家知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创建案例中寻找经验与启示?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还处在起步阶段,各个地方都在积极申报和创建,特别需要借鉴国外一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创建经验?在欧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建筑肌理?人文风情?商业形态?传统工艺?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代表着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传承?为此,本文在阐述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以国际知名的法国霞慕尼小镇为例,来探索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借以寻求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1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生的背景 1.1按行政划分,欧美国家是以小镇为基本单位的国度 欧美国家政府是三级划分,国家(federal),州(state)和城市(city)?国家(federal)相当于中国的国家(country);州(state)相当于中国的省(province),州下面的派出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 建设工作指南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 2019年3月

为指导和规范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各试点项目现状基础上,针对整体进展、存在问题和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遵守刚性约束 (一)严守“四条底线”。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以及《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采取有效工作措施,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二)避免“五种类型”。正确理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打造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和人民群众健身休闲有效载体,不能盲目把体育场馆、体育基地、旅游景区、美丽乡村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帽子”。 二、坚持合理布局 (三)注重“三边一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选址应以临近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以及交通轴沿线为宜,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的中心,便于满足家庭出

行健身、休闲以及自驾游的需求。 (四)构建“两区格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可规划核心区,范围约3-4平方公里,最好集中连片,集中提供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体育文化展示;核心区周边可规划拓展区,可集中连片,作为户外运动及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 三、培育产业核心 (五)聚焦“两大引领”。一是核心运动项目引领,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做精、做细、做强龙头运动项目,避免产业定位过于宽泛;二是精品赛事活动引领,培育或引入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交流合作,力争打造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体育赛事活动品牌。 (六)打造“三大链条”。一是延伸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体育+”的产业生态圈;二是提升价值链,以专业体育赛事活动为引领,增加群众体育赛事、民族特色体育活动以及节假日赛事供给,培养体育消

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11 健身休闲 FITNESS AND LEISURE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07月上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DUT17RW115] 作者简介:孙立艳,(1994-)女,河北唐山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讯作者:张婷,(197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孙立艳 张婷(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我国大力发展体育小镇的大背景下,剖析了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从而促进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体育小镇 发展路径 体育产业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07-WQ 1、前言 1.1、研究目的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运动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也是促进基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推动全面小康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探索[1]。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搭建新的体育发展平台,开拓新的体育市场,吸引企业投资,促进体育运动休闲、旅游与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促进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差距,从而加快经济与旅游事业的发展进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小镇”“发展路径”、“体育产业”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检索,查阅有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阅读与分析,梳理可借鉴的理论成果,为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1.2.2、调研法:采取实地调研与线上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走访国内发展较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并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了解体育小镇的开展状况,同时在我省延边延边州安图县明月镇九龙社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梅河口市进化镇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小镇进行走访调研。 1.2.3、数理统计法:通过线上及个案分析中国各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情况,对搜集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2、我国体育小镇发展背景 2.1、国家政策 2016年7月,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大约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的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 小镇。自此体育产业与体育特色小镇融合到了一起,体育小镇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燃起熊熊希望之火,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2.2、发展现状 不同于大城市灯红酒绿、人口拥挤的景象,小城镇依托于自身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建立起一个个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小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下来了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宣扬了本地的民俗文化。例如乌镇、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包括体育竞赛表演类小镇、体育观光类小镇、体育度假类小镇、体育养生类小镇等。现在建设比较完善的有张家口崇礼冰雪小镇、浙江德清的莫干山“裸心”小镇、浙江绍兴的柯桥“酷玩小镇”等等。 3、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 3.1、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撑 在健康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6年7月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至此,体育小镇应运而生。 3.2、有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既是一种注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也是解决供给不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策略,更是一种多因素共同治理社会的新模式。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以体育特色产业为主体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健身娱乐休闲的所占比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3、吉林省体育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吉林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地区,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丰富,非常适合冰雪项目的开展,不但可以建设专业化大规模的滑雪场、滑冰场,还可以开设冰球、冰壶,冰雕体验馆等特色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另外,吉林省少数民族众多,可以依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具有独特民俗特色的体育旅游。吉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以采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为满足群众的运动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推进体育供给侧改革、加快脱贫和落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全面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同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遴选出了96家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试点项目,山东省5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成功入围,包括临沂费县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潍坊国际运动休闲特色镇、日照滨海水上运动特色小镇、即墨温泉田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小镇建设进入快车道。山东省5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典型,它们的建设状况情况对于今后小镇的建设有重要影响。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状况的调查,发现其问题,探究发展对策,以期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梳理特色小镇和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文献资料,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收集小镇的数据材料,对小镇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重点业态、活动现状、运营管理、经营效益以及小镇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调研,进一步了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实际发展情况;再次,通过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软件的运用,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出小镇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小镇的发展对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经历了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两个阶段,其类型主要包括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康体度假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休闲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类。(2)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内的基础设施总体不完善,存在图文解说设施、餐饮购物以及住宿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小镇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和空间用地布局各具特色,空间功能区的划分布局与空间用地较为合理。(3)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重点业态特色不突出,创新程度较差;小镇活动开展较好,活动时间、空间、类型、质量等较好,但活动数量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小镇运营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较一般。 (4)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问题主要包括重点业态不突出、运营管理水平不高、产城融合不足、体育特色产业价值链未形成、特色规划定位不准确等五

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

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各省申报政策及材料 近一年来,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在各部委发布关于特色小镇的各类政策后,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和特色小镇申报做出了指导性意见。截止目前,浙江、福建、河北、海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就如何申报特色小镇明确了相应的流程和导则。 体育小镇申报必然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综合各部委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建设区域做一个规划,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兼顾生活区、旅游区、文化休闲区等。大体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报告说明 一.标准创建流程 第一步:条件申报明确 产业定位、建设空间、投入资金、建设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建设进度、综合效益。 第二步:准备申报材料 规划方案、建设计划、业主情况、扶持举措、基本情况 第三步:执行申报程序 申报范围、申报时间、申报数量、申报方式 第四步:接受监督调整 定期监测、动态管理、年度评优、期权奖罚、联动指导 第五步:等待验收命名 验收条件、验收程序、命名公布。 二.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申报程序 根据2017年5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由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体育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盲目跟风。各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分别根据当地和运动项目实际向体育总局推荐小镇项目、进行业务指导。体育总局主要以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示范试点、制定完善政策的方式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其申报要求如下 1、报送程序 坚持地方自愿申报和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推荐相结合,按年度分批报送。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省(区、市)体育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健身休闲FITNESS AND LEISURE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07月上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动能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新兴特色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特色小镇应运而生。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以体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且多以户外运动为主。2017 年5 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正式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从小镇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脱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1、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两年来学术界已经兴起了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随着该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本研究旨在梳理出该议题相关研究的脉络、侧重点和主要内容,总结出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将来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献资料。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超新、独秀等学术搜索网站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66篇文献。本研究参考其中21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10篇,1篇硕博士论文,进而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读、逻辑分析与整理归纳。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目前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现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6年以前,特色小镇建设刚刚起步,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的数量较少,围绕体育旅游展开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2017年起,对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部分学者以国外著名的体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一部分学者从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多维视角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分析;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促进了学术界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进一步研究,研究集中于对小镇的概念、功能定位、创建路径的讨论,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较之前都有了提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正成为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 3.1、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研究 卢春宏以丹东市五龙背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龙背镇时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钟秉枢等以北京张坊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小城镇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模式;宋迪涛等以海南省万宁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地民俗体育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本研究发现,对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将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与小镇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在2017年以前屈指可数。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通过对丹东市五龙背镇、北京张坊镇、万宁市和乐镇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开发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可以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以运动休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具体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为后续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基础,证明体育特色小镇不是对“特色小镇”的生搬硬套,而是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内生的模式选择。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的研究处于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的萌芽阶段,在体育特色小镇概念形成之前,就在运动休闲资源开发与小镇发展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尝试。 3.2、对国外体育小镇的研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各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一些世界知名的体育小镇历经百年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我国小镇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抄国外模式,但是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陈磊等对新西兰皇后镇、瑞士达沃斯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体育小镇具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特色主题,小镇内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共生发展,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特点;瞿昶以新西兰皇后镇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资本、市场三方面分析了小镇的成功经验;叶小瑜等对法国沙木尼高山户外运动小镇、爱尔兰香侬高尔夫球小镇、达沃斯冰雪运动小镇、法国依云小镇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陈国强对美国尤金、莱克星顿、布鲁明顿三个体育特色小城进行研究,发现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运动历史积淀和特色运动项目。国外体育小镇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如达沃斯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绝佳条件。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小镇重点开发最具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单项运动项目为核心引爆小镇知名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邹昀(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摘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也成为了学术研究 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 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本研究认为,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 径的探讨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现有研究与小镇建设实际的联系不紧密,显得较为宏观和泛泛而谈,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07-WQ 209

体育总局公布首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目前已初步在全国选定了96个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 对于试点项目,体育总局将坚持宽进严出、动态管理、宁缺毋滥的原则,组织专业力量加强对项目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把关,整合体育系统的资源予以支持,同时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完善有关支持政策。对完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任务、达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评定要求的项目,体育总局将认定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附: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 1、广东 汕尾市陆河县联安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佛山市高明区东洲鹿鸣体育特色小镇 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中山市国际棒球小镇 2、江苏 仪征市枣林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体育健康小镇 太仓市太仓天镜湖电竞小镇 南通市通州区开沙岛旅游度假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3、山东 临沂市费县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

——————————————————————————————————————————————烟台南山运动休闲小镇 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 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 即墨市温泉田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4、浙江 衢州市柯城区森林运动小镇 杭州市淳安县石林港湾运动小镇 金华市经开区苏孟乡汽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5、河南 信阳市鸡公山户外运动休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版

2017年中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体育特色小镇定义及概述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从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色小镇”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有本质区别,是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特定生产、生活、生态区。 特色小镇建设与一般的产业园区、景区开发流程类似,主要分为规划咨询、要素导入、 EPC建造和后期运营四个阶段,但由于融合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万亿体育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政策助推,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 产业集群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一、特色小镇介绍 1.特色小镇在中国属于新生事物,发端于2000年左右浙江省,最初的雏形是“条 块经济”小镇,经历了4个版本:小镇+“一村一品”(1.0版),小镇+企业集群(2.0版),小镇+旅游休闲(3.0版),小镇+特色产业(纳入城市, 4.0版)。 特色小镇定义:特色小镇是新型精品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实行产城融合、服务配套、管理健全的发展模式。 (体育总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定义为: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 体育特色小镇是什么?它是特色小镇的下位概念,又是运动休闲小镇的上位概念,具体如何定义,有待研究。 2.特色小镇的特征:产、城、文、人、旅一体化。 3.特色小镇的要求: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 “活而新”。 3.体育特色小镇不同于运动休闲小镇,不同于体育综合体,必须具备“产业、居 住、文化、旅游”几大要素。 4.体育小镇的产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 (1)康复、康养、运动疗养 (2)体育运动文化、教育、培训 (3)体育赛事

(4)运动体验、参与运动挑战极限 (5)体育器材、设配生产 (6)休闲与健身 (7)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基地 (8)体育传媒、体育中介 5.体育小镇的主体产业必须与其他相关配套产业融合 二、问题意识——选题 1、理论上: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索和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规划 路径、政策协调、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盲区和难点,理论体系不完善,体育特色小镇更是理论论证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总局对体育特色小镇本质认识不足,申报小镇更是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一拥而上,导致建设中缺乏理论指导,困难重重。 从评价体系而言,国家出台了《特色小镇认定标准》,从5个指标进行笼统模糊认定,定性指标为主,科学性较差;浙江省2018年1月出台了《特色小镇评定规范》,1+X,即共性指标+特色指标,但目前还没有体育小镇相关的评价标准或体系。 2、实践上:出台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后,2017年体育总局共批准了96个建设单位,据了解,很多小镇是在指标分配政策下,盲目申报,有些小镇根本不具备特

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及建议

体育赛事是指在竞赛规程、规则约定下,人们以体育为主题内容,以竞赛的方式和以技能展示、交流和锦标为目标的集众性活动。体育赛事具有强烈的人群聚集效应。2019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培育或引入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交流合作,力争打造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体育赛事活动品牌。由此可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体育赛事会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四川省有4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体育赛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对于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期继续建设发展可提供参考条件。 1、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开展现况 通过对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体育赛事进行调查,发现其举办赛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以此来增添小镇的体育活力,因此本文根据其参与主体的情况,将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体育赛事进行分类整理分析。 表1四川省4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情况一览表 根据宣传报道数据统计,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举办体育 赛事较少,且参与人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部分赛事都属于运动参与型,观众导向型较少,缺乏大型赛事带动消费者聚集。 2、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体育赛事SWOT 分析2.1、优势(strength ) (1)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体育赛事特色创新。 四川省4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各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的昔日三国古战场、“飞越古蜀道”的文化底蕴、汽摩运动基地ATV 专用赛道等;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的多山多水的自然资源;渠县賨人谷以奇山、秀水、幽洞、丽峡、飞瀑、湖泊、涌泉、怪石、古栈、茂林著称;朝天区曾家镇拥有丰富的山地户外资源,建成了全地形车越野、丛林穿越等13个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曾家山山地户外运动休闲环线。这些独特的资源也打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赛事品牌,如:白马关的“2017、2018中国全地形车(ATV)锦标赛”、尚腾新村的中国·内江“大千杯”全国钓鱼高手PK 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赛曾家山挑战赛等各具特色且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2)政策红利促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正向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 施意见》明确指出,丰富赛事活动,大力推广市场接受度高、简便易行的台球、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健步走、健身跑、自行车、棋类、信鸽、武术、攀岩、极限运动、马术、游泳、空海模等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涵盖各类人群、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竞赛水平、各具项目特色的赛事。积极开展“一地一品牌”、“一行业一品牌”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赛事活动在四川省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发展体育赛事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正向发展,可为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劣势(weakness ) (1)举办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大赛事信息层出不穷,而四川省多 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及建议 □赵宗恒包涵瑞李中庆罗萌(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针对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体育赛事开展情况进行SWOT 分析,对其突出问题进行整理,研究发现:体育赛事开展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开发的体育赛事IP 较少等问题是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现阶段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认为,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要发展:政府应加强体育赛事的供给;积极探索体育赛事IP 的建设路径;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互联网垣新媒体”宣传矩阵。以此来推动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的发展力度,助推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四川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9)-09-032-2-JF 项目基金:四川旅游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911552027。 作者简介:赵宗恒(1997-),男,汉族,四川凉山州,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旅游、体育赛事、休闲运动。 地区 赛事名称 类型 参与人数 达州市渠县龙潭乡賨人谷 无 无 无 2019年全国老年人门球系列赛(广元朝天站) 运动参与型 500 2017中国·朝天曾家山国际越野赛 运动参与型 1500 四川省第十三届省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 观众导向型 150 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举重比赛 观众导向型 350 2013年、2015年、2017年连续举办三届朝天区全民健身运动会 运动参与型 5000 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赛曾家山挑战赛 运动参与型 2000 广元市朝天区 连续两届“明月峡杯”川陕甘渝嘉陵绿道山地自行车赛 运动参与型 800 2019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罗江站) 运动参与型 600 2018罗江白马关第三届全国山地自行车精英挑战赛 运动参与型 600 2017罗江·白马关全国山地车精英挑战赛 运动参与型 600 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 2017、2018中国全地形车(ATV)锦标赛(罗江站) 观众导向型 600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 中国·内江“大千杯”全国钓鱼高手PK 赛 运动参与型 200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