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培养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满足航空服务与管理中高端人才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现代航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航空服务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以现代航空服务行业知识、技能和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积累为基础,系统学习空中乘务专业知识,接受空乘服务、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文化素质课程、专业英语和专业实习环节等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文化素养高、专业技能强,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和培训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采用职业技能导向型培养模式。在第一、二、三学年进行航空服务专业通识课程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在第四学年依托航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以期能够依据行业要求、并且充分的考虑学生个体的学科基础、兴趣偏好、职业生涯设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

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

1.素质结构要求: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较强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突出的团队意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敏锐的现代意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民航及空中乘务专业技能、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管理类知识、文化类知识、民航服务类知识和外语知识。熟练掌握民航系统专业知识,重点掌握空中乘务专业知识,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素养。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2.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5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16学分,选修34学分;课堂教学113.5学分,实践教学36.5学分。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52.5学分,其中:必修38学分,选修14.5学分;课堂教学44.5学分,实践活动8学分。

学院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16学分,其中:必修16学分,课堂教学16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81.5学分,其中:必修62学分,选修19.5学分;课堂教学53学分,实践教学28.5学分。

具体课程与学分详见本计划的课程设置部分。

三、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民航服务英语、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服务礼仪、民航客舱安全管理、民航客舱设备操作实务等。

五、授予学

管理学学士。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每学年设置2个学期,共40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每学期18周),考试时间4周(每学期2周)。

七、课程结构比例

课堂教学共113.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75.7%;实践教学(含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学分)共36.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24.3%。

1.课堂教学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共24学分,其中专业实习18学分,学年论文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5学分。

3.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

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共6.5学分,其中包括专业技能训练学分,学术科技实践学分,学科竞赛学分,科技实践学分,社会实践学分,资格认证学分。(详见“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模块”学分修读说明)

八、周学时分配表

九、课程设置

(一)学校平台课程(普通教育课程)

1.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模块

本模块课程共20学分,其中,必修18学分,任选2学分,课堂教学16学分,实践教学4学分。

(2)大学外语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12学分必修课程)

(3)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学分必修课程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学生自主锻炼为主,四年不断线,学校每学年集中组织一

次测试,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具体要求见《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

法(试行)》。

(4)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2学分必修、2.5学分限选课程)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加强

实践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考试评价方式。

(5)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2学分必修课程)

2.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修读至少2个系列,完成10学分任选课程)。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52.5学分,其中:必修38学分,选修14.5学分;课堂教学44.5学分,实践活动8学分。

(二)学院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必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16学分必修课程)

以上所列学院平台课程的学分修读要求如下:

必修16学分,共计16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6学分。

(三)专业平台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38学分必修课程)

2.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至少完成15学分任选课程)

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学分数修满专业任选课程学分,不能用修读其它课程的学分代替。

3.实践教学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24必修学分)

4.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5学分)

备注1:主持或参加学术科技实践、学术科技活动(如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万名英才计划等),院级加2学分,校级加3学分,省级加4学分,国家级加5学分;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D类成果加2学分,C类成果加3学分,B类成果加4学分,A类成果加5学分。可累加。

备注2: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规划设计大赛、英语竞赛、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等),院级奖励加1学分,校级奖励加2学分,省级奖励加3学分,国家级奖励加4学分。可累加。

备注3:参加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等,院级加1学分,校级加1.5学分,省级以上加2学分;参加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等获院级奖励加1学分,校级奖励加2学分,省级以上奖励加3学分。可累加。

备注4:考取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导游资格证等加2学分。可累加。

以上所列专业平台课程的学分修读要求如下:

必修62学分,任选19.5学分,共计81.5学分。其中课堂教学53学分,实践教学24

学分,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4.5学分。

十、课程简介

76001401 旅游学概论(Tourism Introduction)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现代旅游兴起的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概念、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对象、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旅游业以及政府对旅游的调控与旅游组织,同时也论述了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细分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最后阐述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书目:

[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基础旅游学》,谢彦君,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

[3]《旅游学原理与实践》,克里斯·库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001402 管理学原理(Management Principles)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课程,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属于应用科学范畴。管理理论和和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各种社会组织都有基本的指导作用。本课程讲述管理学概论、管理思想史、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计划、激励、沟通、创新)等,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参考书目:

[1]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贾良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管理学》,《管理学》编写组,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

[3]《管理学》,斯蒂芬· P·罗宾斯 (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 (Mary Coult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Drucker.P.F.),许是祥译,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9年。

[5]《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76001403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 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微观经济学》,杨长江、陈伟浩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哈尔·R·范里安、费方域、朱保华,格致出版社,2015年。

[4]《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 (N.Gregory Mankiw),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76001404 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消费者行为的表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揭示消费者行为规律和产生的原因,预测和引导消费者行为等。具体讨论消费者的感知、动机、态度、决策、群体、文化、营销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辅之以大量的典型案例,以及在实践方面的运用。通过授课,使学生能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营销与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1]《Consumer Behavior》,Michael R.Solomon.2017年。

[2]《Consumer Behavior》,Leon G.Schiffman.2017年。

[3]《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卢泰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76001405 中国文化概论(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 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系统而有重点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融中国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与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就介绍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等理论探讨为一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主体多元格局的形成、融合与演变、冲突与反省、转型与重构为大线索展开论述,对中国文化的结构、特征、现代价值、各时期主要的文化成就和文化特征等问题特别给予重点讲述。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国历史文化》,蔡宗德,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3]《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2007年。

[4]《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5]《古代文化基础》,郭维森、柳士镇主编,岳麓书社,1995年。

76001406 服务运营管理(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运用运营管理方法研究传统服务业、制造服务业和非赢利组织服务以及政府服务的主要问题;遵循由理论基础到操作方法再到科学前沿的思路,从服务战略、服务管理及服务未来三个方面介绍运营管理方法运用在服务领域的主要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经典案例的阅读分析,结合所学的理论方法,学会如何运用服务运营管理方法和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书目:

[1]《服务运营管理》,舒伯阳、徐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服务运营管理》,赵海峰,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年。

[3]《服务运营管理》,(美国)罗伯特·约翰斯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022431 专业导引课(Guide courses)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18学时(讲授18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引导学生认知本专业和关联产业,为学生专注于本专业的学习进行相关的知识与心理储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定位、知识体系、教学目标、培养定位等相关内容,旨在使学生尽快调适自身的身心状态、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定等,让学生在对所学专业和关联产业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以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从而能够对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良好的筹划,确定充实、有效的学习目标。

76022432中国民航发展史(Civil Aviation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36学时(讲授28学时,合作讨论8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和具体表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围绕民航的发展背景、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变迁,对民航全行业经济影响、行业文化沿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1919年至2010年间的中国民航大事迹,总结了中国民航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展示了中国民航走向世界民航强国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脉络是本书的重点讲解内容。

参考书目:

[1]《民航简史》,李永,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年。

[2]《中国民航发展简史》,刘莉、王勇,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年。

[3]《世界民用飞机手册》,张庆伟、林左鸣,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

[5]《民航基础知识教程》,李永,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年。

76022433综合英语Ⅰ(An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Ⅰ)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 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性必修课程,也是重要的语言应用类课程。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综合英语Ⅰ》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涵盖了听力训练、课文讲解以及针对课文的语法及词汇练习,在课堂讲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语言基本功。

参考书目:

[1]《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秦秀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2]《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教师手册》,秦秀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3]《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吴晓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教师手册》,吴晓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76022434民航服务礼仪Ⅰ(Service Ceremony of civil aviationⅠ)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18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旅游管理(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介绍乘务员发型的设计、妆容的塑造、服饰搭配的原则及乘务员登机前、迎客时、客舱服务时需要运用的礼仪规范进行讲解。学生在掌握民航服务礼仪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参考书目:

[1]《服务礼仪教程》,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服装穿着与搭配技巧》,陆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形体训练基础》胡凌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服务礼仪标准培训》,纪亚飞,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

76022435 综合英语II(An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 II)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3总学时:54学时(讲授5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为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为一体的课程。主要是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和课文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语

言知识和技能,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基本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以及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参考书目:

[1]《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II》,秦秀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2]《大学英语语法手册》,张成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霍恩比(A.S.Hornby)著,赵翠莲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

76022436民航服务礼仪Ⅱ(Service Ceremony of civil aviationⅡ)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14学时,实践22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旅游管理(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从地面服务中经常涉及到的问询服务礼仪、要客服务礼仪进行讲解,针对民航服务人员面试技巧及面试流程进行指导。为提高民航服务人员礼仪修养对主要客源国礼仪风俗、主要客源国礼俗禁忌,宗教礼仪知识做以介绍。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参考书目:

[1]《服务礼仪教程》,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服装穿着与搭配技巧》,陆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形体训练基础》,胡凌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服务礼仪标准培训》,纪亚飞,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

[5]《礼仪全书》,于立文,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0年。

76022437民航乘务员基础教程(The basic courses of flight attendants)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30学时,实践探讨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民用航空概况及空中乘务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乘务员所具备的内外兼修的良好专业形象,通过学习民航运输的相关知识、国内(国际)主要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特点及民航前沿实事,探究民航发展走向趋势等,这是一门交叉性课程,融

合了中国民航发展史、民航服务礼仪、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课程。

参考书目:

[1]《航空运输经济理论与实践》,杨玉芹,中国民航出版社,2017年。

[2]《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崔祥建,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年。

[3]《民航飞机电子电器系统与仪表》,马文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年。

[4]《民航简史》,李永,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年。

76022438英语听说I(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2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属于重要语言应用课程,是将英语语言的读写技能有效转化为听说技能的重要实践课程。本课程有助于让同学们与国际接轨并将语言技能有效地运用于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工作中,课程通过大量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听力及口语技能,并将这些技能有效地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同时辅以精要的语法、单词和文化背景的讲解。

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听说1-学生用书》,虞苏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大学英语专题听力-新闻》,王敏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

[3]《新东方·剑桥实境英语1》,克拉文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英语听说》,索洛萨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76022439英语听说Ⅱ(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Ⅱ)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将英语语言的读写技能有效转化为听说技能的重要实践课程。此课程有助于让同学们与国际接轨并将语言技能有效地运用于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工作中;课程首要目标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即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能力。因此,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本着这样的宗旨,课堂上应精讲多练,采用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听力及口语技能,并将这些技能有效地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同时辅以精要的语法、单词和文化背景的讲解。

参考书目:

[1]《新视线国际英语听说教程1》,Nicola Gram编著,张秋娟改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2》,(美)Susan Stemp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2》,201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4]Crazy English(Speaker),疯狂英语杂志社。

76022440《民航服务英语Ⅰ》(Civil Aviation Service English Ⅰ)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从民航服务英语中地勤服务角度入手,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术语,使学生重新认知地勤服务详细内容及相关规定,掌握售票服务、通用服务、值机服务、行李服务、安检服务、联检服务、引导服务和特殊情况下的英文表述能力,为今后从事国际机场地勤工作从理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1]《民航专业英语:地面运营与客舱服务》,张艳玲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2]《空乘英语》,王远梅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

[3]《机场、空乘服务实用英语对话及词汇手册》,李文静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76022441《民航服务英语Ⅱ》(Civil Aviation Service English Ⅱ)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取航空乘务服务英语口语的基础技能。通过大量的空乘服务口语素材和英语对话实例,帮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基础上提高空乘服务英语口语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用英语进行沟通,在航空公司的相关岗位从事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1]《民航服务英语》,李洪勇、姜一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

[2]《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李春尧,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3]《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黄华、吕娜、翁英,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022442民航服务英语III(Civil Aviation Service English III)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19学时,实践17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与英语语言有密切的关联,如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等,并与空乘行业也有交集,所以是跨越两学科的一门实用课程。课程主要结合民航服务的工作及民航服务一线员工所需用的英语和为国际乘客服务的实际,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

参考书目:

[1]《民航服务英语》,李洪勇、姜一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

[2]《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李春尧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3]《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黄华、吕娜、翁英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民航专业英语:地面运营与客舱服务》,张艳玲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5]《机场、空乘服务实用英语对话及词汇手册》,李文静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76022443民航服务英语IV(Civil Aviation Service English IV)

课程类型:学院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16学时,实践20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英语为媒介教授空乘专业知识,使学生能通过地道的专业英语,学习空乘知识,掌握空乘专业词汇,提高空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以便在乘务员服务过程中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在《民航服务英语I&II&III》的学习基础上,本课程将更加侧重于学生对于专业领域语言基础技能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学生为主导的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等将课本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训练。

参考书目:

[1]《民航地勤服务实用英语》,刘丽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2]《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李春尧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3]《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黄华、吕娜、翁英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民航专业英语:地面运营与客舱服务》,张艳玲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5]《民航服务英语》,李桂兰、陈磊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76022444民航客舱设备操作实务Ⅰ(Th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Ⅰ)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24学时,实践12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航客舱服务的先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以波音737-800型飞机和空客A320型客机两款机型为例,介绍这两款飞机的基本参数、客舱布局、飞机地板高度出口、自备梯装置、客舱厨房设备、卫生间设备、客舱行李架、旅客服务组件,乘务员控制面板等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及模拟实操,CBT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系统的掌握飞机客舱内部的组成设备并学会操作方法。

参考书目:

[1]《民用航空客舱设备教程》,周为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张丽,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何佩,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年。

[4]《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

76022445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实务Ⅱ(Th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Ⅱ)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22学时,实践1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空客A320型飞机的乘务员控制面板的操作,娱乐系统设备功能的操作,并重点讲授客舱供氧设备与应急医疗设备、客舱灭火设备、紧急撤离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讲授过程中分解各设备的构成组件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视频观摩及设备模型的观察,使学生意识到飞机上应急设备的重要性,并学会操作。

参考书目:

[1]《民用航空客舱设备教程》,周为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张丽,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何佩,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年。

[4]《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

[5]《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

76022446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Ⅰ(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 cabinⅠ)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讲授22学时、实践1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民航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解了乘务人员在航前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空中服务阶段、航后讲评阶段,简称“飞行四阶段”的服务工作流程及要点,本课程第一学期主要讲授航前个人业务及物品的准备及注意事项,起飞前客舱设备、机上卫生、机供品、餐食等的检查。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操模拟演练,练就学生的服务技能,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及水平。

[1]《航班时刻表》中的相关信息简介。

[2]《民用航空服务与操作》,周为民、杨桂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民航服务心理学》,李永、张澜,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4]南航北方分公司乘务员网上准备系统内部资料。

76022447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Ⅱ(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 cabinⅡ)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2 总学时:36(讲授22学时、实践1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服务中的很多技巧。本学期进行经济舱餐饮服务、机上娱乐服务、特殊乘客及不正常航班服务、服务提升与管理,四个项目的授课建立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并设计情景模拟发挥学生自主创新,按空中服务的四个工作阶段在课堂中模拟乘务员在直接准备阶段中的所有服务工作,主要是突出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的服务技巧。

[1]《民用航空服务与操作》,周为民、杨桂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民航服务心理学》,李永、张澜,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3]南航北方分公司乘务员网上准备系统内部资料

76022448民航客舱安全管理(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 cabin)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必修

周学时:3 总学时:54学时(讲授50学时,合作讨论4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结合中国最新的CCAR-121-R4运行规章和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以国际及国内安全运行规章为主导,进行详尽地诠释。课程主要介绍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国际民航组织对客舱安全运行的要求、中国民航规章对客舱乘务员的要求、客舱乘务员安全职责、客舱安全运行程序、客舱乘客安全管理、航空器内的非法行为及处置、机上急救等。对客舱安全运行规则结构、客舱应急处置等问题特别给予重点讲述。

参考书目:

[1]《民航安全管理体系》,Alan J. Stolzer Carl D. Halford John J.Goglia

中国民航出版社,2012年。

[2]《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及应用》花迎春,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2010年。

[3]《论客舱安全与管理》,李宣,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年。

[4]《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管理手册》,2006年。

76022631西方文化(Western culture)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任选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重点分析地理大发现之后,以耶稣会传教士为主要媒介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事实和意义。通过专题讲授,辅以基本的理论分析,借助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大量的课外阅读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到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引发相关问题的哲学思考,以期获得对于西方文化及其交流的重新思考与认识。

参考书目:

[1]《西方文化述要》,蔡申,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2]《西方文化导论》,刘银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3]《西方文化概论》,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76022632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任选

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引导学生将文化人类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于旅游学领域。

参考书目:

[1]《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约翰·奥莫亨德罗,张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3]《文化人类学》,林惠祥,商务印书馆,2011年。

[4]《文化人类学概论》,蒋立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76022633客源国概况(World Major Countries)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任选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世界旅游业概况和中国目前的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全球六大洲主要客源国或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教育、民俗风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东亚太旅游区、欧洲旅游区、美洲旅游区和港澳台及华人华侨旅游市场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习俗,掌握各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生活习俗、礼仪禁忌等知识以及当地名胜古迹和文化内涵。

参考书目:

[1] 《旅游客源国概况》,金丽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旅游客源国概况》,刘长英,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年。

[3]《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王兴斌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年。

76022634 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 Course)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任选

周学时:2总学时:36学时(讲授36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既是语言实践类课程又是专业理论类课程。该课程目的在于既要进一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立了五个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分别为旅行社管理与国际领队方向、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度假地规划与管理方向、高尔夫管理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设第二外语(日、韩、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英文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建立港澳台及国外教学实习基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学生旅游相关服务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四、培养规格 (一)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具备良好的形体与礼仪,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 (1)具备从事航空地面服务和空乘服务的技能; (2)具备从事机场和机上安全检查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4)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5)具备符合空乘要求的气质形象和礼仪规范; (6)具有世界主要客源国和国内主要地区的礼仪习俗和人文地理知识并能运用其待人接物的能力。 (二)知识要求 掌握航空业中机场、航空公司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与技能,了解国内外航空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相关产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1)掌握航空业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 (2)掌握旅客需求,了解航空服务业发展趋势; (3)熟悉票务、值机、问询、机务等部门的业务知识; (4)具有分析和解决服务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能力; (5)具备文字处理、信息收集与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礼仪风范; (2)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一定文学艺术赏析水平,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娱技能,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5)具备基本的安全及法律法规意识。 五、毕业标准 (一)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7学分,其中必修课127学分,限选课、任选课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课10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培养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满足航空服务与管理中高端人才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现代航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航空服务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以现代航空服务行业知识、技能和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积累为基础,系统学习空中乘务专业知识,接受空乘服务、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文化素质课程、专业英语和专业实习环节等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文化素养高、专业技能强,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和培训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采用职业技能导向型培养模式。在第一、二、三学年进行航空服务专业通识课程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在第四学年依托航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以期能够依据行业要求、并且充分的考虑学生个体的学科基础、兴趣偏好、职业生涯设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 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 1.素质结构要求: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较强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突出的团队意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敏锐的现代意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民航及空中乘务专业技能、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管理类知识、文化类知识、民航服务类知识和外语知识。熟练掌握民航系统专业知识,重点掌握空中乘务专业知识,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素养。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为了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旅游航空系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将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充实内涵,实现学院“校企合作、实现多赢”的目标,特制订如下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我院的办学理念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 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旅游行业,围绕旅游,瞄准服务类大企业,紧跟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培养适用型高技能人才。 具体讲就是:面向各旅游社、景区景点及旅游酒店,拓展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以行业和大企业为依托,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同沈阳市海外国际旅行社、辽宁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大型知名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同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等著名景区景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企业资金,设备和师资的投入,建立较强大的校内实训基地,把学院办成大企(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拓展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1。校企合作,营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教学水平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与培养特色 (一)培养规格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民主和法制观念,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必备的管理、操作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3.对有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有能力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适应新的岗位。 4.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技能,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相关体现其应用能力的证书(如导游资格证书、领队证、酒店中级服务师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驾驶证等)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 1 安康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二)培养特色 1.本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等专业方向,每届选开两个专业方向。 2.本专业强调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从业的岗位能力培养。 3.本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科交叉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现代旅游管理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熟悉旅游政策法规和国际旅游惯例,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具备较强的旅游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从事经营管理、导游、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人才类型、特色 本专业培养旅游行业中、高层应用型人才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较强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 知识结构 具有扎实的旅游经营管理知识,熟悉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拥有管理潜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 能力结构 拥有娴熟的旅游服务技能,熟悉一线工作,能较好地胜任领班岗位,经参加工作以后的岗位实践锻炼,能成为主管、部门经理直至高层管理人员;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旅游经营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备旅游科学研究能力;掌握旅游专业外语,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务口语交流和应用笔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计算机实际处理旅游业务;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社会服务能力。 . 素质结构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养和一定的法律、安全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敬业乐业。 . 职业资格要求 鼓励获得导游资格证、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旅游酒店经理助理等职业资格证书。

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运 营的管理人才。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使学生 具备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了解旅游发展趋势和特点,掌握旅 游市场营销、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经济与管理等基 本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置: 1.旅游概论: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和趋势。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的特点和规律。 2.旅游市场营销:讲授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产品设计与定价、 旅游推广与销售等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案例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3.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介绍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包 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考核与激励等。通过案 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4.旅游规划与管理:讲授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旅游目的 地的规划、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管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项目,培养学 生的规划和管理能力。

5.旅游经济与管理:介绍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旅游的经济效益评价、旅游投资与融资、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等。通过实践案例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6.旅游政策与法规:介绍旅游政策和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旅游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三、实践环节: 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了解旅游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旅游项目的策划和管理,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四、评价标准: 1.课程成绩:通过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习实训成绩:通过企业的评估和学生的报告,评价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表现的情况。 3.实践项目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报告,评价学生对项目的策划和管理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身体健康,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面向河南省及某市、郑州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在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外联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行社门市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业务培养要求 掌握旅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外联与管理等行业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一必备的知识结构; 较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旅游概论,饭店概论、旅游管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扎实的掌握旅导游实务、会展旅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景区营销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经营和管理、旅游

礼仪、餐饮服务和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必备的能力结构; 具有胜任旅游公司导游、业务外联、计调经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票务接待、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营销策划、公关策划等旅游企业的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能力,毕业生要求获得导游资格证,前厅高级服务员证书,餐厅高级服务员证书; 毕业生具有一定地阅读和分析本专业书刊、技术资料的能力;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工作;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三必备的素质结构 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毕业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毕业生普遍身心健康;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1、三年 2、初中、高中毕业生 四、毕业要求 学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1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学科门类划分标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参照其他兄弟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情况,制定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和旅游营销与管理特长,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具体如下: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方法 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进行基本

的会话和写作 6.掌握文献检索、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科主要课程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地理学、饭店管理原理、会展概论、景区管理、会计学原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心理学等。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该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177学分,授予管理学学士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2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515”战略关于旅游人才工作的重点举措,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了“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对于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吸引、汇聚优秀人才进入旅游业将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旅游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业所面临的宏观、微观环境的变化,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质量型人才提升将更显迫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第一,高度重视,着眼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具备良好的知识转化能力、沟通能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素质要求 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知识要求 掌握哲学、法学、社会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艺术、职业发展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系统掌握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等旅游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鼓励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了解旅游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专业能力要求 具备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技能;具有旅游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具备信息处理操作和应用的一般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创新创业要求 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环境、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 三、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四、学制 四年 五、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核心课程 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 二、修业年限及毕业学分要求: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在3-8年 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75学分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管 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熟悉旅游管理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旅游学学科 发展前沿的,具备一定外语交往技能,具备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具备文献 分析与解决问题水平的,能在旅游行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从事经营管理工 作的,具备较强实践水平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五、毕业要求。 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富有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水平。 1.知识结构 知识1:掌握哲学、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艺术、职业发展与教育的通识 性知识; 知识2:掌握数理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 知识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旅 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等旅游管理类专业 理论知识与方法; 知识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知识5:熟悉我国旅游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旅游惯例; 2.水平结构。 水平1:旅游规划、旅行社导游、计调、景区讲解、景区策划、会展服务等一 线业务的操作水平,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具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 康乐等一线业务的基本操作水平; 水平2:熟练掌握1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水平,具有一定的写 作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良好的沟通交流水平; 水平3:具备旅游企业各部门的运营管理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水平,并在其中某 一方面有所专长;初步具备旅游行业新业态及关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水平4: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 作水平。具有使用现代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水平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持续学习和适合发展的水平。 3.素质结构。 素质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遵纪守法; 素质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 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分析批判精神; 素质3: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服务意识; 素质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时代发展意识及基本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修业年限、招生对象 基本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招生对象:全日制高中毕业生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它以旅游发展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一般规律研究以及适用性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为根本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较强的实践性和涉外性。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以管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酒店管理、旅行社业务和旅游与文化创意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采用“阶段学习、阶段工作”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及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者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在酒店、旅行社、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基本要求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好的职业素养; 2.系统掌握管理学及旅游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与酒店管理、旅行社业务及旅游与文化创意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 4.具备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茶吧,旅行社外联、计调、门市、导游及旅游产品研发等部门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 5.具有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研究并解决旅游业发展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6.了解政治、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民俗、美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7.具备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水平、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英语会话能力和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资格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68学分,其中课程教学必修课最低103学分、选修课最低29学分、实践教学平台最低28学分和能力拓展模块最低8学分,通过校内外语综合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低于二级乙等,德、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旅游管理专业,代码:640101。 二、招生对象 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符合招生条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旅行社、景区企业等现代旅游服务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旅行社和导游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旅行社管理、导游讲解、接待服务等技能,从事导游、计调、外联、旅行社、景区等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②人文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③心理素质 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健康平和的心态。 ④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2)职业素质 ①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②具有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独立精神。 ③具有亲和友善、坦诚团结的合作态度。 ④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⑤具有言行一致、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2.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①掌握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②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③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④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知识。 ⑤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 (2)专业知识 ①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②掌握旅游法规知识。 ③掌握导游接待和服务知识。 ④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知识。 ⑤掌握必要的旅游策划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 ①掌握酒店前台、客房、餐饮相关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文物鉴赏、美学等方面基础知识。 ③掌握一定的中外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 ④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及营销等相关知识。 3.能力结构 (1)职业方法能力 ①自我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查阅专业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自学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技能。 ②信息处理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120901K)

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旅游管理类120901K) 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自2010年起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立足东北地缘实际,根据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校企合作,教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本专业强化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理念,依托教师留学访学 背景,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支队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教书育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方 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经济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大庆精神特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能够从 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 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 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坚定的政治素质,具有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业务能力; 3.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升解读与运用政策法律能力; 5.了解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具备洞察把握发展趋势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职业素 质和技能的关键性文件。它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制定合理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的全 面发展,培养具有旅游服务技能和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而言,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5、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课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服务基础知识: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理、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旅游服务技能:包括导游服务技能、酒店服务技能、旅游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旅游市场营销:包括旅游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旅游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有关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540101 【学制】全日制,五年 【招生对象】符合招生条件的初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 【简史与特色】我校旅游类专业于2013年起正式招生,并于2018年正式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自办学以来坚持“校企双轨导学、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完善了创造性的“2+0. 5+0. 5”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三学年全年深入企业,即学即练,用工作实践巩固课堂知识,再用课堂知识提高工作实践,形成理论实际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并帮助学生提前积累工作经验,实现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获得了学生、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专业背景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旅游收入达到5.13万亿,同比增长12. 25%, 旅游人数上升至55.4亿人次,同比上升10. 80鉴。从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根据旅游发展委员会 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我省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83亿人次,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年 提高3.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5083. 10亿元,同比增长29. 2%,增速比上年提高3.9个 百分点;累计接待入境游客775.41万人次,同比增长13. 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5.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近年来,随着“清新福建”品牌的打响,以及“一路一带”建设与自贸区建设 的推进,福建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旅游人才供给的总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 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人才总晟不足、结构分布不均、素质有待提升等依然是制约福建旅游人才发 展的瓶颈。为此,福建旅游部门着力推进“人才强旅”战略,通过搭建供需平台、政策助力以及 各类专题培训等方式,多管齐下填补旅游人才“缺口”,助推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推动“清新 福建”走出全国、走向世界。 (二)专业发展历程与特色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创办于2015年的新专业,为了抓住国家大力推广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经管学院通过对于本省各大旅游企业的多方考察和衡量,与多家本土旅游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本专业采用联合招工招生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半工半读、学做结合”的课程体系,学校企业融为一体,工作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