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

第一章薪酬系统总论

第一节薪酬的基本概念

一、识记

1、薪酬:是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服务及福利之和。

2、薪酬的分类方法:

(1)根据薪酬两,可分为计时、计件和绩效薪酬;

(2)根据是否采取直接的货币形式,可分为货币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3)根据薪酬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3、外在薪酬:是企业针对员工所做的贡献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收入。

内在薪酬:是指由于自己努力工作而受晋升、表扬或受到重视等,从而产生的工作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

4、基本薪酬: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职位价值、承担或完成的工作以及其所具备的完成

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自理,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特点:(1)例行性(2)稳定性(3)基准性

5、绩效薪酬:是根据员工是否达到或超过某种实现建立的标准、个人或团队目标公司

收入标准而浮动的报酬。

绩效薪酬的构成:业绩薪酬、激励薪酬、特别绩效薪酬。

6、间接薪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与服务、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与工作和生活相关

的物质补偿和服务形式。

二、领会

1、内在薪酬包括

(1)参与决策的权利

(2)能够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

(3)自主且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4)较多的职权

(5)较有兴趣的工作

(6)个人发展的机会

(7)多元化的活动

2、薪酬对企业和员工的意义

(1)薪酬对企业的意义:①提升企业经营绩效②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支持企业文化变革③控制经营成本

(2)薪酬对员工的意义:①维持和保障作用②激励功能

第二节薪酬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理

一、识记

1、早期的工资决定理论:(1)亚当斯密的工资决定理论(2)威廉配第的最低工资理

论(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基金

2、工资决定理论:(1)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编辑生产力理论(2)马歇尔的供求均衡工

资理论(3)马丁威兹曼的分享经济理论(4)效率工资理论

3、工资差别理论:(1)斯蒂格利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差别理论(2)西奥多舒尔

茨和GS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3)约瑟夫斯堪论的团体激励薪酬计划

4、行为科学与薪酬理论:(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4)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5)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1)

二、领会

1、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形式:(1)医疗和保健投资(2)在职培训投资(3)正规教育

投资(4)社会教育投资(5)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变换和迁移投资

2、权变理论给薪酬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1)他强调薪酬体系的设计应与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相关系(2)薪酬系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他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激励员工、还可以塑造强化企业文化并支持企业的变革(3)引导管理者树立整体

和系统的管理理念,并依据企业的发展调整薪酬政策。

第三节薪酬管理的发展历史

一、识记

1、巴比奇的理论分享计划:包括两方面(1)工人的部分工资要视工厂的理论而定(2)

工人如果能提出任何改进意见,那么就应获得另外的好处,即建议奖金。

2、怀廷威廉斯的工资权益论认为,从工人的角度看,工资是相对的,也就是说,重要

的并不是在于一个人所得到的绝对工资,而在于他所得到的相对工资。

二、领会

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标准(2)差别计件工资制(3)“把钱付给人而不是职位”

第四节企业薪酬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识记

1、企业薪酬系统要达到的三大目标:(1)有效性(2)公平性(3)合法性

2、可变薪酬:是在原来相对固定的基本薪酬基础上,根据个人或团队业绩来确定的有

条件的收入部分,是薪酬的补充形式。

3、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

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

4、胜任力定价的两种基本方式:(1)基于市场定价(2)基于绩效定价

二、领会

1、宽带薪酬模式的主要特征:(1)中业绩、轻资历,职位概念逐渐淡化(2)支持扁

平型的组织结构(3)有利于组织内同级职位调动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4)引导员

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5)能有效结合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控制员

工薪酬。

2、构建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的意义:(1)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

水平,促进组织核心能力的形成(2)有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

的认同程度(3)有利于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4)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章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战略导向

第一节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政策向导

一、识记

1、货币报酬属于有形的外在报酬,主要包括直接报酬和福利

非货币奖励属于内在的附加报酬,他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但不能直接获得的报酬,属于隐形报酬,分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

2、职业性奖励又可分为: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

等等。而社会性奖励由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因素构成。

3、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

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4、工时法: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强制规定企业员工每日和每周工作的最长限度。

二、领会

1、最低工资的特点:

(1)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包括劳动者赡养的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2)最低工资数额由最低工资率确定

(3)最低工资指确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所有单位在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或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数额时,均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率确定的最低工资

(4)最低工资率随着影响最低工资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

(1)协调原则(2)基本生活保障原则(3)民主协商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

3、工资支付的一般原则:

(1)货币支付原则(2)定期支付原则(3)直接支付原则(4)全额支付原则

(5)定地支付原则(6)优先紧急支付原则

4、薪酬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

(1)薪酬管理制度的不足(2)薪酬结构的缺失

(3)薪酬激励机制的缺失(4)薪酬体系缺乏沟通

三、应用

1、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政策导向原则:、

原则:(1)公平原则(2)激励原则(3)核心员工原则(4)适应性原则

(5)员工参与原则(6)隐形报酬原则(7)双赢原则

政策导向:(1)最低工资保障制度(2)工资支付制度

(3)工时法(工作时间、工作日种类、加班加时制度)

第二节薪酬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识记

1、职位评价:是指组织基于职位分析的结果,系统地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

为组织建立一个职位结构的过程。

职位评价主要朱总三项内容:工作职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工作环境

2、企业文化倾向与薪酬手段:由于企业文化倾向不同,所决定的薪酬手段的采用也

不同。

二、领会

1、实现薪酬管理公平原则的途径:

(1)通过职位评价实现组织内员工或自荐的薪酬公平

(2)通过薪酬调查实现组织之间的薪酬公平

(3)通过按能力付酬和绩效考核实现员工自身公平

(4)通过合理设计薪酬结构实现薪酬体系的公平。

2、薪酬系统设计的内部影响因素:

(1)企业发展阶段和组织结构(2)企业文化(3)企业战略

(4)企业价值观(5)员工素质(6)公会

3、薪酬系统设计的外部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系(2)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3)劳动力市场(4)行业行情和产品市场

第三节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系统

一、识记

1、企业战略的三种类型:

(1)稳定薪酬战略(2)快速发展薪酬战略(3)收缩薪酬战略

2、企业经营战略的三种类型:

(1)低成本薪酬战略(2)差异化薪酬战略(3)专一化薪酬战略

5、工作日志法:让员工以工作日志的方式记录每天的工作活动,作为工作分析的资料。

6、关键事件法:是分析人员、管理人员、任职者,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的加以记录。在大量搜集信息后,对职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工作体验法:指工作分析人员亲身参与体验所分析的工作,熟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领会

1、常用的标准化访谈的程序:

(1)说明访谈的目的

(2)为访谈设定结构

(3)控制访谈

(4)记录访谈

2、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1)应用广泛(2)比较简单,搜集信息迅速(3)加强沟通

缺点:(1)容易导致所提供的工作信息失真(2)分析人员对某一工作固有的观念可以影响对分析结果的正确判断(3)若分析人员和被调查者互相不信任,应用该方法具有一定风险。

3、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1)可在短时间内搜集到所需信息资料(2)不影响正常工作

(3)调查范围广(4)可以促使员工思考

缺点:(1)技术要求高,设计难度大,成本费用较高

(2)会产生信息资料的误差(3)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4)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4、观察法的工作分析程序:(1)初步了解工作信息(2)进行面谈

(3)对工作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观察(4)合并工作信息(5)核实工作描述

5、编制岗位工作描述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4)规范性原则(5)公开性原则

6、编制岗位工作描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描述职位目标(2)确定职位职责(3)致命关键要素(4)规定核心能力(5)描述用于规范、准确

三、应用

1.工作分析的常用方法:(1)访谈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工作日志法(5)关键事件法(6)工作体验法(7)技术会议法

2、岗位工作描述的编制内容:(1)工作名称(2)雇佣人员数目(3)职位概况(4)任职条件(5)职责(6)管理结构(7)工作环境(8)工作关系(9)操作技能

第三节岗位价值评估与员工定位

一、识记

1、岗位价值评估:是一组评价人员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价值模型的评价标准,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2、职业定位的物种模式:技术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性、自主性、创造性

二、领会

1、选取岗位价值评估要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能广发地用于大多数岗位

(2)相互独立而不重叠(3)能清晰划分不用层次(4)能被员工和领导双方接受(5)要易于分辨及评估

2、岗位价值评估的三个特点:(1)岗位价值评估衡量的是企业所有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2)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3)岗位价值评估衡量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技术和手段

3、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1)对岗不对人(2)适宜性原则

(3)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的统一性(4)过程参与的原则(5)结果公开的原则

4、岗位价值正式评估:(1)岗位价值模型设计与选择(2)成立评估小组

(3)岗位价值试评估(4)岗位价值评估数据处理(6)岗位价值评估数据的应用

三、应用

1、岗位价值评估的事实要点:(1)评估要素个级别的定义和对应的分值组成了岗位评估方

案(2)所有岗位均包含输入、过程及输出的组成因素(3)第一评价要素均有明确定义并划分了清晰的级别层次(4)评估人员必须事先详细阅读评估岗位描述

(5)岗位评估小组由高管人员参与,评估过程保持客观公正且不进行自评

(6)评估岗位时采用“空位子”原则

第四节薪酬调查与薪酬定位

一、识记

1、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通过该搜集信息来判断其他企业所支付的薪酬状况这样一个系统过

薪酬调查的分类:从调查方式分,正式、非正式;从调查组织者分,商业性、专业性、政府2、薪酬定位:是指在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相对位置

的决策过程

3、薪酬定位的三种基本形式:领先型、追随型、滞后型。

二、领会

1、薪酬调查的目的:(1)调整薪酬水平(2)构建或调整薪酬结构(3)估计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4)了解其他企业薪酬管理时间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

2、薪酬定位的主要目标:(1)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2)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3)控制劳动力成本(4)塑造组织形象

3、因素比较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标尺性岗位(2)选择岗位之间的报酬因素(3)编制因素比较尺度表(4)将非标尺性岗位同标尺性岗位的标准因素逐个进行比较(5)将标尺性岗位在各种标准因素上应该得到的报酬金额加总得出这些非标尺性岗位的基本工资

4、评分法的步骤:(1)进行工作分析(2)确定报酬要素(3)指定要素量表

(4)根据重要性确定要素权数(5)评分

三、应用

1、岗位评估的主要方法:(1)岗位排序法(2)岗位分类法(3)制定要素量表(4)根据重要性确定要素权数(5)黑点法

2、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岗位评估指标:(1)反应岗位的重要性或影响力度的指标(2)反应岗位的责任范围和程度的指标(3)反应岗位监管难易程度的指标

(4)反应岗位的内部和外部工作关系的指标(5)反应任职者技能要求的指标

(6)反应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的指标(7)反应工作环境或条件的指标

3、因素比较法的优缺点:

优点:(1)使各种不同岗位获得较公平的岗位评估(2)能够遵循此法来制定何用的尺度(3)简化评价工作

缺点:(1)因素定义比较含混,适用范围太广,且不够精确(2)很难避免不公平现象发生(3)此法建立比较困难(4)会使标准岗位失去代表性作用

(5)岗位比较尺度的建立步骤复杂,难以向员工说明。

第二节岗位评估方法的替代

二、识记

1、技能工资制:按照员工所具有的只是谁频繁和技能程度来确定工资的一种薪酬制度

2、工资集体谈判:指在国家发露保护和约束下,通过企业(代表雇主)与工会(代表工人)

之间的谈判来决定工人工资的一种工资决定方式。

3、工资集体谈判的相关理论: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等久注意过来自交涉对工资决定的

影响。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工资集体谈判决定的理论才多起来,比较有嗲表性的是英国的皮古和美国的克拉克

(1)皮古曾具体分析和论述了集体谈判决定工资的过程,他认为工会和雇主双方代表在进行工资谈判时,都有自己交涉的上下限,工会的上限和雇主的下线形成

了集体谈判的范围

(2)克拉克把劳资谈判与工资据诶的那个联系起来。他认为与劳动力买方垄断市场相对应,出卖劳动力的一方也必须建立组织,节制工人见的彼此竞争,与企业

主相抗衡。只有经过集体组织交涉,单个佛南方人才有希望抵抗住工资标准下

降的压力,也只有经过集体谈判,才能使工资公平合理。

三、领会

1、以技能为基础的薪酬结构的目的:(1)支持工作流程(2)公平对待员工(3)根据组织目标指导员工行为

2、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开发原则:(1)基于战略(2)源于工作

(3)结果导向(4)牵引导向

第六章奖金管理

第一节奖金的定义和重要性

一、识记

对奖金含义界定的三种思路:(1)强调薪酬与绩效挂钩产生的可变性和激励性。以整个绩效工资体系体现“奖金”的全部含义(2)将绩效工资纳入到基本工资范畴的意图,而以激励工资作为奖金的主要含义(3)不仅仅将奖金的激励性体现在薪酬与绩效挂钩上,还进一步认为薪酬可以通过与能力、技术、知识等因素挂钩来体现激励性。

二、领会

奖金制度的特点:(1)灵活性(2)激励性(3)及时性

第二节奖金的类型

一、识记

1、奖金的基本类型:(1)单项奖与综合奖(2)个人奖与团队奖

(3)一次性奖励和定期奖励

2、生产工人的激励计划:一般分为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其中计件工资制又分为:简单计件工资制、梅里克多计件制、泰勒差别计件制;计时工资制又分为:标准工时制、哈尔西奖金制、罗恩奖金制。

3、团队激励计划:是一种给予群体绩效激励的奖励薪酬项目,规定只有当团队成员完成团队目标后,才能获得实现确定的奖励。

4、三种形式的团队:平行团队、流程团队、项目团队

5、股权激励:是公司将本公司发型的股票或者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介意促进中高层人员与公司利益的结合,进而改善公司治理并推动公司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6、股票期权: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

7、销售人员薪酬方案的四种类型:纯佣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制、基本薪酬家奖金制、基本薪酬家佣金加奖金制。

8、股票分享计划:指公司再特定时间内直接授予员工公司的股票,对员工进行激励

9、利润分享计划:指根据对某种组织绩效指标的衡量结果来向员工支付报酬的一种绩效奖

励模式。

10、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宗员工分享企业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质量提高而

带来的收益的绩效奖励模式。

11、成功分享计划: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来为谋一份经营单位制定目标,然后对超越目标的情况进行衡量,并根据结果来对经营单位提供绩效奖励。

二、领会

1、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所要达到的目标:(1)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2)管理者的奖励具有足够大的变化幅度(3)降低管理者取之风险(4)使股东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下

2、利润分享计划的优势及缺陷:

优势:(1)有助于促使员工关注企业,责任感、身份感、使命感会增加

(2)有助于企业控制劳动力成本,为组织和员工孩子间的财富分享提供方便缺陷:在直接推动绩效改善以及改变员工或团队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

三、应用

1、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1)股票期权(2)业绩股票(3)虚拟股票(4)股票增值权(5)限制性股票(6)延期支付(7)管理层收购(8)账面价值增值权

2、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主要区别:(1)收益分享计划的激励性可能会比利润分享计划的激励性更强(2)收益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通常比利润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周期更短,更为频繁(3)收益分享计划具有真正的自筹资金的性质,它不会对组织的收益存量产生压力。

第三节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

一、识记

1、绩效考核方法的分类:(1)按考核的特点分为:综合型、品质基础型、行为基础型、效果基础型(2)按考核方法的性质分为:客观考核法、主观考核法(3)按考核标准分为:特征导向评价方法、行为导向评价方法,结果导向评价方法。

2、排序法的几种具体方法:(1)直接排序法(2)交错排序法

(3)成对比较法(4)代表人物比较法(5)强制正态分布法

3、几种主要的绩效考核方法:(1)排序法(2)关键事件法(3)行为对照表法(4)等级鉴定法(5)行为锚定评分法(6)目标管理评价法(7)图纸考核法

4、我国企业奖金来源的四个渠道:(1)从奖金基金中提取(2)从节约的资金中提取(3)从企业基金中提取(4)由守将机关拨给经费

二、领会

1、SMART原则:即具体目标、可测量、可接受、相关的、时间

2、目标管理评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1)便于发现具体的问题和差距,有利于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有利于员工提供建议反馈和辅导(2)这种评价法较少出现评价误差

缺点:(1)不便于为奖金的分配提供依据,也不便于为员工体后的晋升决策提供支持(2)成本高,设计过程本身也很困难(3)当市场环境在目标设定之后发生意

外的变动时,将影响员工目标的完成情况。

3、典型的绩效考核表应包括那些内容:(1)员工基本情况(2)绩效考核原因(3)考核时间(4)考核等级说明(5)绩效考核要素(6)填写打分说明,考核人签字

4、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1)绩效考核的目标(2)使用成本的大小(3)被考核者的职务层次和类型(4)方法的简便、精确性

第七章福利管理

第一节员工福利的定义和功能

一、识记

1、员工福利:是企业居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洋气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

员工福利的特点:(1)补偿性(2)均等性(3)集体性

2、员工福利的类别:(1)从属性上可分为:个人福利和集体福利(2)从性质上可分为:强制福利和非强制性福利

二、领会

1、员工福利的内涵:(1)员工福利是基于广义的福利与企业所支付的整体报酬的交叉概念(2)员工福利的给付形式多样(3)员工福利中某些项目的提供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约束

2、福利已经成为了某些制度化的东西员工福利的功能:(1)吸引人才(2)节约成本(3)提升企业形象

第二节法定福利

一、识记

1、法定福利的概念及内容:政府通过立法形式,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和待遇,成为员工的法定福利。主要包括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项目以及各类休假制度。2、社会保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法》颁布,最初的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救济的性质。

3、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在遇到风险和灾难之时,可以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为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系统,各系统又包括不同的保障项目。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5、杨老板线制度:是国家为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依法建立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是当劳动者或社会成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由社会提供养老金,保障其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6、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主要模式及代表性国家:(1)普遍保障模式(英国、北欧)(2)收入管理按摩师(德法美)(3)强制储蓄模式(新加坡、智利)

7、失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形式,几种简历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终端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期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8、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1)失业保险覆盖的范围是多有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失业职工(2)失业保险基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3)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4)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5)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6)失业保险金的标准(7)由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失业保险的管理工作

9、工商保险:是国家立法建立的,对在经济活动中因工商致残,或因从事有损健康的工作患职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及对职工因工作死亡后无生活老远的遗属提供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10、工伤保险原则: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和无责任补偿原则

11、我国生育保险的主要内容:(1)产假(2)生育津贴(3)生育医疗服务

12、社会保险统筹的三种方式:(1)现收现付式(2)半积累式(3)完全积累式

二、领会

1、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1)强制性(2)保障性(3)互济性(4)差别性(5)防范性2、衡量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范围的四个角度:(1)企业或用人单位(2)劳动者范围(3)保险种类和保险项目(4)地域范围

第三节企业补充福利

一、识记

1、企业制定健康保险计划的原因:(1)伴随着企业健康福利成本的不断上升,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控制医疗成本,统筹员工的医疗费开支(2)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

(3)员工对健康需求方式多样

2、企业年金计划的三个层次:(1)国家法定的养老金(2)企业为员工指点的养老金计划(3)员工个人参加的商业性养老保险项目

3、员工服务计划的内容:(1)员工援助计划(2)员工咨询计划(3)家庭援助计划

(4)家庭生活安排计划

二、领会

1、企业补充福利的原因:(1)规避政府监督(2)公会的认同(3)企业利益需要(4)规模效益与降低成本(5)政府的鼓励

2、企业补充福利的内容:(1)健康保险计划(2)年金计划(3)住房计划(4)教育培训计划(5)员工服务计划(6)特种福利和特困福利

第四节福利的管理

一、识记

1、福利成本控制的途径:(1)通过控制雇佣人数(2)通过有目的地设计企业的福利计划以及对平均薪酬水平的调整

2、企业福利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1)“一揽子”薪酬福利计划(2)“自助餐式”的福利管理方式(3)“低成本,高收益”的福利项目(4)企业和员工“双受惠”的福利项目三、领会

1、员工福利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平等性(2)激励性(3)经济型

(4)透明性(5)先进性(6)动态性

2、员工福利的目标:(1)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2)提升员工的士气(3)降低流动率(4)激励员工(5)增强企业凝聚力(6)更好地利用资金

四、福利管理的内容:(1)福利的目标(2)福利的成本控制(3)福利沟通(4)福利调查

(5)福利实施

第八章薪酬系统的实施

第一节薪酬系统的实施

一、识记

薪酬制度渐进性变革的几个主要方面:(1)奖励性调整(2)生活指数调整

(3)工龄调整(4)效益调整

二、应用

薪酬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及对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时间的启示:

偏差:(1)钱是万能的(2)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

启示:(1)制定全面薪酬战略并保持其动态性(2)认清个体差异(3)保证薪酬给付的分平行(4)不能忽略金钱的因素(5)薪酬体系的实施要循序渐进

第二节薪酬满意度调查

一、识记

薪酬满意度:指人才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取决于人才从特定工作环境中实际所获得的报酬与其所预期硬的价值间的差异

二、领会

1、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方法:(1)要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估(2)要设计出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程度(3)在人才逐步市场化的请鲁昂下,企业制定薪酬制度和确定薪酬水平,还需要参考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薪酬水平(4)为保证薪酬制度长期、有效实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薪酬体系和薪酬水平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三、应用

怎样才能让员工从薪酬上得到最大的满足:(1)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2)重视内在报酬(3)把收入和技能挂钩(4)增强沟通交流(5)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第三节薪酬系统的成本控制

一、识记

1、人工成本: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制度劳动力方面的全部费用

二、领会

常用的薪酬成本控制的方法:(1)通过控制量进行薪酬控制(2)通过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进行控制(3)利用薪酬技术进行潜在的薪酬控制

第九章薪酬制度

第一节薪酬制度诊断与分析

一、识记

1、企业管理诊断: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改善方案的过程

二、领会

1、以激励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的特征:(1)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

(2)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3)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2、薪酬诊断的内容:(1)薪酬体系是否符合经营战略(2)薪酬模式是否适合企业类型(3)薪酬模式是否依据内外部平衡而设计

(4)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3、对企业薪酬体系整体诊断的内容:(1)对企业薪酬制度的诊断(2)对企业奖金制度的

诊断(3)对企业福利制度的诊断

4、对企业奖金制度诊断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1)员工的努力程度是否与奖金有直接的

关系(2)奖金对员工是否具有吸引力(3)获得奖金所必须的工作量是否通过员工通过女里可以达到的(4)奖金计划是否明了、易于计算(5)奖金的标准是否是固定的

5、健康有效的薪酬制度应满足的要求:(1)符合企业战略需要(2)间距内外公平性(3)

成本节省,富有效率(4)特殊行业的薪酬制度还应考虑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限制

三、应用

企业薪酬诊断的必要性及诊断方式

对薪酬制度进行诊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现金的薪酬管理理念对现存的薪酬理念体系的冲击(2)如果企业员工工作热情不高,没有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而只是在应付差事时,对企业薪酬制度进行诊断也就势在必行了(3)企业的薪酬制度固有的稳定性,使其适应变化时有很大的惯性。但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油的薪酬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可能就变得不合时宜,这同样需要通过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诊断来判断。

企业薪酬诊断主要方式有:(1)薪酬体系的自我诊断薪酬体系的自我诊断时针对企业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扥西,找出原因,提出可改进的方案(2)薪酬满意度调查。

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然后确定调查方式,通常的方式是发放调查表,最后确定调查内容

第二节薪酬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程式

一、识记

1、年功序列制剂实施依据:员工的工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贡献也越大。工资与劳动的之恋和数量是一种间接关系

2、技术等级工资制:按照员工所达到的技术等级标准确定工资等级,并按照确定的等级工资标准记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制度

3、基于工作的薪酬制度:指以员工担任的工作所要求的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所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依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获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基于工作的薪酬制度具体形式有:岗位薪酬制、职务薪酬制

4、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是典型的以劳动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来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

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的计件薪酬制、佣金制(提成制)

5、基于能力的薪酬制度的三种具体形式:技能薪酬之(2)只能薪酬之(3)能力资格制

二、领会

1、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2)竞争原则(3)激励原则(4)经济原则(5)战略原则

2、企业薪酬制度的四种类型:(1)基于人的薪酬制度(20基于工作的薪酬制度(3)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4)基于能力的薪酬制度

第三节薪酬制度的文本化

识记:

薪酬制度文本化:即薪酬制度的文本写作过程。制度文本化是制度化管理的基础

第四节薪酬制度的实施与反馈

领会:薪酬制度实施包括的主要内容:(1)薪酬制度实施的组织和人员落实(2)物资统筹(3)思想宣传(4)实施过程的监控

自考06091薪酬管理-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复习资料 薪 酬 管 理 (任正臣主编) 课程代码:06091 [20XX年版]

第一章薪酬与薪酬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包括员工付出的脑力、体力、时间、技术、创新以及实现的绩效),所给付的相应的报酬或答谢。 2.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 3.报酬:是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作为个人贡献回报的货币性报酬和非货币性报酬。 4.薪金:又称薪俸、薪给、薪水,一般劳心者的收入为薪金,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5.基本薪酬:是指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报酬。 6.可变薪酬: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7.薪酬管理: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影响因素,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 二、填空 1. 三、简答 1.薪酬的形式: (1)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 (2)物质薪酬和非物质薪酬 (3)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 (4)全面薪酬 2.薪酬的结构: (1)基本薪酬 (2)可变薪酬 (3)间接薪酬或福利与服务 3.薪酬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薪酬管理是管理者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 (2)薪酬管理战略是企业的基本战略之一 (3)薪酬管理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

4.薪酬的影响因素: A企业外部因素 (1)国家法律法规 (2)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物价水平 (3)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 (4)其他企业的薪酬状况 B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 (2)企业的发展阶段 (3)企业的财务状况 C员工的个人因素 (1)员工所处的行业和职位 (2)员工的绩效表现 (3)员工的工作年限 5.薪酬管理的目标: (1)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外部竞争性 (2)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内部一致性 (3)绩效报酬的公平性 (4)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 6.薪酬管理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3)合法性原则 7.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步骤: 薪酬制度设计的要点:在于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1)职位分析和评价 (2)薪酬调查分析 (3)设计、确定薪酬结构 (4)确定薪酬水平 (5)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05963绩效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于绩效的评价与分析应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得到有关绩效的真实评价,这体现了绩效的( ) A.多因性B.多维性C.静态性D.动态性 2.世界一流企业推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理论的绩效管理方式为( ) A.“德能勤绩”式B.“检查评比”式C.“共同参与”式D.“自我管理”式3.系统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系统的( ) A.层次性B.集合性C.相关性D.动态性 4.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过程的理论是( ) A. 控制论B.系统论C.反馈论D.信息论 5.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激励模式是( ) A. 需要激励模式B.动机一目标激励模式 C.权衡激励模式D.强化激励理论 6.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战略是( ) A.目标与手段的结合B.基于核心能力的选择 c.问题及其解决方案D.差异化的选择与定位 7.将战略形成看成是一个通过分析而选择竞争优势的过程的学派是( ) A.设计学派B.计划学派C.企业家学派D.定位学派 8.制定公司战略时,企业高层对下属部门不做具体硬性规定,而要求各部门先积极提交战略方案,在此基础上,企业最高管理层加以协调和平衡并最终形成公司整体战略的方法称( ) A.自上而下法B.自下而上法C.上下结合法D.总分层次法 9.在绩效计划的各主体中,职责主要是宣传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各部门的任务;引导并推动不同系统的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与下属员工共同制定员工绩效计划的人员是( ) A. 直接上级B.公司高层领导 C.员工本人D.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10.企业制定绩效目标时,要遵循SMART原则,其中S表示目标是( ) A.可衡量的B.相关的C.可达到的D.具体的 11.绩效评价指标构成中,为了便于管理、一目了然,通常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号,以方便查询和管理,称为( ) A.指标名称B-指标编号C.指标定义D.指标维度 12.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要求和要项,这体现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 ) A. 一致性要求B.测量性要求C.独立性要求D.针对性要求 13.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时,主要由决策者根据历史数据和他们自己的直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的方法,称为( ) A. 经验判断法B.重要性排序法C.对偶比较法D.倍数加权法 14.用许多文字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和级别差异的绩效评价尺度类型,称为( )

自考-薪酬管理复习题教学提纲

薪酬管理复习题 1.建立战略性薪酬体系需要遵循哪些步骤?答:全面评价组织说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其对薪酬的影响;制定与组织战略和环境背景相匹配的战略性薪酬决策;将薪酬战略转化为薪酬实践;对薪酬系统的匹配性进行再评价。 2.对于企业而言,薪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促进战略实现,改善经营绩效;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变革;控制经营成本。 3.组织的薪酬管理必须注意达到哪些要求?答: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外部竞争性;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绩效报酬的公平性;绩效管理过程的公平性。 4.与企业传统的薪资结构相比,宽带型薪资结构具有哪些特征和作用?答:宽带型薪资结构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宽带型薪资结构能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宽带型薪资结构有利于职位的轮换;宽带型薪资结构能密切配合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宽带型薪资结构有利于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宽带型薪资结构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 5.职位评价法中排序法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获取职位信息;选择报酬要素并对职位进行分类;对职位进行排序;综合排序结果。6.职位评价工作的主要步骤? 答:挑选典型职位;确定职位评价方法;建立职位评价委员会;对职位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对职位进行评价;与员工交流,建立申诉机制。 7.整个经济或社会中的劳动力供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劳动力参与率;人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数;员工受过的教育训练及其技能水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水平。 8.实施宽带型薪资结构有哪些要点?答:审查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和战略;注重加强非人力资源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鼓励员工的参与,加强沟通;要有配套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计划。 9.企业通过薪酬调查要达到什么目的?答:调整薪酬水平;调整薪酬结构;估计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了解其他企业薪酬管理时间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 10.在薪酬调查的准备阶段有哪些工作内容?答:根据需要审查已有薪酬调查数据,确定调查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式;选择准备调查的职位及其层次;界定劳动力市场的范围,明确作为调查对象的目标企业及其数量;选择所要收集的薪酬信息内容。 11.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实施要点?答:企业必须认识到,绩效奖励计划只是企业整体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奖励计划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及其文化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并且与其他经营活动相协调;要想实施绩效奖励计划,企业必须首先建立起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有效的绩效奖励计划必须在绩效和奖励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绩效奖励计划必须获得有效沟通战略的支持;绩效奖励计划需要保持一定的动态性。 12.为了确保员工实现优良的绩效,企业必须做好哪些重要工作?答:企业必须雇佣知识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员工并设法让他们留在企业中;持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做到人尽其才;强化员工的工作动机。 13.宽带型薪资结构设计中有哪些关键决策? 答:薪资宽带数量的确定;宽带的定价;将员工放入薪资宽带中的特定位置;跨级别的薪资调整以及宽带内部的薪资调整。 14.在考虑到底设立什么样的福利计划时,企业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答:了解国家立法;开展福利调查;做好企业的福利规划与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了解集体谈判对员工福利的影响。 15.企业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实施员工福利呢?答:政府的法律规定;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集体谈判;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员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提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 16.在企业员工福利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答:企业和员工在对福利的认识上存在一些混乱;福

江苏自考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模拟试卷

薪酬管理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D )就是将各种形式的薪酬包括在内,不仅包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外在的经济性薪酬,还包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组织特征等所带来的非经济性的心理效应。P4 A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 B物质薪酬和非物质性薪酬 C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D全面薪酬 2.( B )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P9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 D福利与服务 3.( A )处于第一象限,具有高刚性和高差异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4.( B )处于第二象限,具有高差异性和低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5.( C )主要指津贴,它处于第三象限,具有低差异性和低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6.( D )处于第四象限,具有低差异性和高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7.( B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薪酬水平的首要因素。P13 A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B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 C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费用 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8.根据国外的经验,薪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一般保持在1:( B )之间为宜。P13 A 0.3-0.5 B 0.5-0.7 C 0.1-0.3 D 0.7-0.9 9.( C )指的是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职位所得到的薪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的是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问题。P18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0.( D )是指员工所得到的总薪酬的组成成分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P18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1.( A )主要涉及企业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企业的薪酬制度、薪酬水平是否保密的问题。P18 A薪酬管理政策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2.( A )是指企业领导者凭借自己的行政权威和管理经验,依据市场行情,规定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界定该企业的薪酬体系。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初创时期或者人数不多、规模较小的企业。P23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3.( B )是指企业通过与员工的协商确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确定企业的薪酬体系。P23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4.( D )是指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企业和特定员工就薪酬问题进行个别洽谈,以此确定这些员工的薪酬。P24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5.( A )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环节,它明确了企业薪酬水平在市场上的相对位置,直接决定了企业薪酬水平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P27 A薪酬定位 B薪酬结构 C薪酬水平 D薪酬体系 16.( B 是指员工薪酬的构成项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P27 A薪酬定位 B薪酬结构 C薪酬水平 D薪酬体系 17.( D )是指组织的薪酬战略所贯穿的思想理念。P36 A薪酬基础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文化 18.( A )的企业强调雇员的劳动生产率,更容易采取旨在激励劳动投入的计件工资制度,薪酬制度主要与劳动数量挂钩,忽视对雇员创造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P45 A最大产值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D最小成本价值观 19.( B )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位薪酬水平,忽视对雇员学习性的投入,忽视雇员心理报酬的满足。P45 A最大产值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D最小成本价值观 20.( A )企业更倾向于推行基于职务和技能的等级薪酬制度。P46 1

江苏自考06091薪酬管理2015年10月真题试卷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6091薪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薪酬对企业的功能是( ) A.社会信号功能 B.塑造企业文化 C.经济保障功能 D.激励功能 2.在薪酬结构中,基本薪酬具有的特征是( ) A.高差异性和高刚性 B.高差异性和低刚性 C.低差异性和低刚性 D.低差异性和高刚性 3.员工所得的总薪酬的组成成分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称为( )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4.在企业的经营价值观中,企业谋求资本收益和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平衡,将提高雇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当作企业的重要目标的是( ) A.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最大产量价值观D.最大产值价值观 5.属于米尔斯和斯诺提出的组织经营战略类型的是( ) A.差异化战略 B.集中化战略 C.防御者战略 D.成本领先战略 6.被称为效率工资理论开山之作的是( ) A.《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B.《效率工资假说、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 C.《财富的分配》 D.《工作与激励》 7.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亚当斯 B.梅奥 C.勒温 D.赫茨伯格 8.组织根据某岗位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而赋予该岗位的决策范围、层级与控制力度称为( ) A.工作权限 B.工作职责 C.工作范围 D.工作关系

9.薪酬平均率是企业提供的实际平均薪酬与薪酬幅度中间数的比值。当薪酬平均率的数值小于l时,说明( ) A. 实际平均薪酬越接近于薪酬幅度的中间值,薪酬水平越理想 B.大部分职位的薪刚水平在薪酬幅度的中间值以下 C.企业支付的薪酬总额过高,企业的人工成本过高 D.用人单位所支付的薪酬总额符合平均趋势 10.适合于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策略是( ) A.领先型薪酬策略 B.跟随型薪酬策略 C.滞后型薪酬策略 D.混合型薪酬策略 11.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衰退阶段,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策略是( ) A. 高激励、高福利B.低保障、高激励 C.个人一团体激励、高保障D.奖励成本控制、保障为主 12.通常用来表示员工实际获得的基本薪资与相应薪资等级的中值或者是中值与市场平均薪资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是( ) A.薪酬变动比率 B.薪酬区间中值 C.薪酬比较比率 D.薪酬区间渗透度 13.在与组织结构相匹配的薪酬结构类型中,具有薪酬等级数目较少,相邻等级之间以及最高与最低薪酬之间的差距较小等特征的薪酬结构类型是( ) A. 平等式薪酬结构 B.等级式薪酬结构 C.垂直式薪酬结构 D.网络式薪酬结构 14.在薪酬结构设计的原则中,按照市场价格付薪的原则是( ) A. 经济性原则 B.外部竞争性原则 C.动态原则 D.战略导向原则 15.员工在较长时间内在组织工作中卓有成效,为组织做出重大贡献后,组织以提高基本薪酬的形式支付的报酬称为( ) A. 基本薪酬 B.绩效薪酬 C.成就薪酬 D.综合薪酬 16.在职位薪酬体系的形式中,比较适用于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流水作业、工作技术比较单一和工作等级比较固定的行业及工种的薪酬形式是( ) A. 一职一薪制 B.多职一薪制 C.一职数薪制 D.复合职薪制

人力资源本科自考-《绩效管理》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5963《绩效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163) 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识记: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分析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 1、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

自考人力资源本科《薪酬管理》要点

1.内在薪酬:挑战性、趣味性的工作;个人成长与发展机会;个人成就感;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和 谐的人际关系;弹性的工作时间等。外在薪酬:分为直接薪酬(基本薪酬;业绩薪酬;激励薪酬;特别绩效薪酬;津贴和补贴)和间接薪酬(社会福利;企业福利;个人福利) 2.核心薪酬的基本形式: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 1)基本薪酬:又称基本工资,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向员 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特点:(1)常规性(2)固定性(3)基准性 2)可变薪酬(浮动薪酬、奖金) 3)间接薪酬主要指福利,有”柔性薪酬”之称 3.薪酬的功能:①政府视角下薪酬的功能:薪酬是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信号;薪酬是宏观环境运行的参考因素;薪酬是衡量社会公平 的标准;薪酬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企业视角下薪酬的功能:薪酬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薪酬是绩效激励的杠杆;薪酬是企业战略的导向器;薪酬是企业的成本要素。③雇员视角下薪酬的功能:薪酬是员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薪酬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体现;薪酬是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形式;薪酬体现了员工的需求满足层次。 4.薪酬公平理论(J·斯达西·亚当斯)这一理论认为,决定员工对薪酬认可的往往不是绝对薪酬,而是相对薪酬以及本人对薪酬的认 识。如果员工感到不公平,这会影响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可分为: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员工个人公平 5.薪酬管理目标:1.公平性;2.有效性;3.合法性。 6.薪酬管理原则:1.同步组织战略原则2.公平效率统一原则3.体现薪酬功能原则4.先进适用原则5.合法合理原则6.清晰易用原 则7.经济及时原则8.分享利益原则 7.战略性薪酬管理的作用:1.对提升组织绩效的作用:①降低人工成本;②吸引和留住人才;③引导员工行为;④促进劳资和谐。 2.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①价值性;②难以模仿性;③有效执行性。 8.全面薪酬战略的主要特征:①战略性②激励性③灵活性④创新性⑤沟通性 9.建立全面薪酬战略的步骤:①全面评价组织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其对薪酬的影响②制定与组织战略和环境背景相匹配的战 略性薪酬决策③将薪酬战略转化为薪酬实践④对薪酬系统的匹配性进行再评价 10.薪酬体系类型:(4种)A.职位薪酬体系:是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最为稳定的薪酬体系类型。以职位为核心要素,建立在对职位 的客观评价基础之上,对事不对人,能充分体现公平性,操作简单。一家企业如果职位明晰,职责清楚,工作的程序性较强,那么就比较适宜采用职位薪酬体系。1. 职位薪酬体系是根据每个职位的相对价值来确定薪酬等2. 优点:①实现同岗同薪,突现公平性②便于按职位进行系统管理,管理成本较低③为员工的发展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有助于员工发展3. 缺点:①容易错误引导员工盲目地追求职位的晋升②职位薪酬体系直接与岗位挂钩③忽视同一岗位存在的绩效差异,可能会挫伤许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④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组织缺乏灵活性和弹性现象4. 操作流程/设计步骤:①环境分析②确定薪酬策略③工作分析④职位评价⑤等级划分⑥制度保障⑦市场薪酬调查⑧确定薪酬结构与水平⑨实施与反馈5. 常用职位评价的方法:1.排序法2.归类法3. 因素比较法4.计点法5.海氏评估法(海氏三要素: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要素、问题解决能力要素、责任要素)B.技能/能力薪酬体系:是以员工所掌握的与职位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为依据来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水平的制度。C.绩效体系属于高激励薪酬模式,薪酬数额会随着既定绩效目标的完成而变化。绩效薪酬体系缺点:①对员工行为和成果进行准确的衡量非常困难②如果绩效薪酬设计不合理,绩效薪酬会演变为一种固定薪酬③不利于团队合作。D.薪点薪酬体系:薪点工资将岗位、技能、绩效等要素都作为员工点数确定的因素,从而扩大了基本工资确立根基。 11.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1.企业外部因素:①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②政府的政策法规调节③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④物价 变动⑤工会组织作用⑥地区差异2.企业内部因素:①企业薪酬政策和经营价值观②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③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薪酬支付能力3.个人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①个人特征②个人绩效③工作因素 薪酬平均率=实际平均薪酬/薪酬幅度的中间数 12.薪酬水平决策类型: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综合型。 13.薪酬调查目的和作用:①把握市场薪酬水平,了解竞争对手的薪酬策略,为薪酬水平的调查和结构的优化提供信息资料。②调整 薪酬水平和优化薪酬结构,实现外部竞争性和内部一致性的统一,实现控制劳动力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统一。③完善薪酬策略,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④获悉薪酬发展趋势,借鉴成功经验。 14.薪酬调查实施过程:确定薪酬战略;确实薪酬调查的范围和对象;进行薪酬调查(调查方法:面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形成调查 报告;应用薪酬调查结果; 15.薪酬变动比率=(最高薪酬值—最低薪酬值)/最低薪酬值*100% 薪酬区间渗透度=(实际所得基本薪酬—区间最低值)/(区间最高值—区间最低值)*100% 16.薪酬结构设计的原则:1.战略导向原则2.内部一致原则3.外部竞争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激励性原则

薪酬管理_自考历年考试题

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备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 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资本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出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要素量和 工人的努力程度取决于() A.实际工资B.名义工资 C.监督程度D.劳动力的供求程度 答案:A 2、在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相对位置的决策过程称为 () A.薪酬调查B.薪酬诊断 C.薪酬定位D.薪酬评估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5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 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企业奖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有()()()()() A.从奖励基金中提取B.从节约的资金中提取 C.从企业基金中提取D.从职工工资中进行扣除 E.国家或上级主管机关直接发给企业或企业某些职工的奖金 答案:ABCE 2、员工福利的主要功能有()()()()() A.吸引人才B.提高员工素质 C.节约成本D.提升企业形象 E.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答案:ACD 三、填空题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模拟考试试卷(二)

《绩效管理》模拟考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25%(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咨询公司总裁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称为( C )。 A.蓝海战略法 B.关键绩效指标 C.平衡计分卡 D.全面质量管理 2.工作产出必须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即在组织的价值链上能够产出直接或间接的工作产出,这是确定工作产出的( A )。 A.增值产出原则 B.客户导向原则 C.结果导向原则 D.确定权重原则 3.“破损率、独特性、准确性”属于关键绩效指标中的( B )指标。 A.数量 B.质量 C.成本 D.时限 4.要求考评者根据某一考核因素或绩效标准,一般是总业绩,将所有被考评者按业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业绩最高的被考评者排在最前面,业绩最差的排在最后的一种考核方法叫(A)。 A.排序法 B.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 C.配对比较法 D.强制分布法 5.解决组织绩效的问题有几种方式,其中(B)是指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应对客户的绩效差距。 A.愿望导向 B.需要导向 C.结果导向 D.行为导

向 6.绩效改进的AADIE模型是指( A )。 A.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B.设计、分析、开发、实施、评价 C.分析、开发、设计、实施、评价 D.设计、开发、分析、实施、评价 7.对于( C )下属,面谈策略应是以制定明确的绩效改进计划作为绩效面谈的重点,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办法予以考核,不能因为态度好就代替工作业绩不好,更不能用工作态度来掩盖工作业绩。 A.贡献型 B.冲锋型 C.安分型 D.堕落型 8.考核者对一组被考核者做出的考核结果相差不多,且都集中在考核标准的中间及偏高的位置,导致考核成绩拉不开距离,这是( A )。 A.趋中误差 B.逻辑误差 C.宽大化倾向和严格化倾向 D.对比效应 9.将绩效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分类依据是( B )。 A.考核形式 B.考核性质 C.考核主体 D.考核内容 10.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其中“跨形式的一致性”指标用( B )表示。 A.稳定系数 B.等值系数 C.一致性系数 D.标准系数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薪酬管理复习

第一章薪酬管理导论 1.薪酬:是指员工从事组织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福利、服务和待遇。 2.经济性薪酬:是员工从组织获得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收入和可以间接转化为货币或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其他形式的收入。 3.非经济性薪酬:是指无法用货币的手段衡量的由于组织的工作特征、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带给员工愉悦的心理效应。 4.薪酬的功能: A. 薪酬对员工的功能:保障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 B. 薪酬对组织的功能:增值功能、改善用人活动效率的功能、协 调组织内部关系和塑造组织文化的功能、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功能 5.薪酬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而进行的薪酬决策、薪酬服务、薪酬沟通和薪酬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管理的内同可以从薪酬工作的业务职能和薪酬管理工作的性质层次两个方面考察。6.薪酬管理的目标: A.含义:薪酬管理的目标是组织制定并实施薪酬管理的具体目的。 薪酬管理的目标服从并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 B.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a. 吸引符合组织需求条件的员工。b. 留 住符合组织需求条件的员工。c. 激励员工达到高工作绩效或高生产力。d. 让组织能生存、能成长、能获利。 7. 薪酬管理的原则(论述): A. 补偿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a. 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是外部竞争性。 b. 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内部一致性。 c. 绩效报酬的公平性 d. 薪酬管理过程和薪酬政策的实施方式也会影响员工对企业薪 酬制度的公平性看法。 C. 激励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E. 合法性原则 8. 影响薪酬管理的主要因素: A. 环境因素: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环境; B. 组织因素; C. 工 作因素;D. 个人因素 9.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10.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区分两种因素): A.激励因素: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工作的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B.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11. 伯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美国): A.基本观点:a.“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 b. 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所需要 完成任务理解得的深度。 c. 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奖励后有绩效,而必须是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 的奖励。d. 奖励措施是否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平。 B.伯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对员工薪酬管理有价值的建议: a. 建议管理人员善于发现员工对奖酬和绩效不同的反映 b.通过激励模型向管理人员表明,激励不仅仅取决于期望,还取决于关联性 c.把员工所希望的成果与管理人员所希望的绩效联系在一起。C.启示:要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奖励内容、奖惩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动的设置、管理水平、考核的公正性、领导作风以及个人心理期望等多种综合性因素。 12.公平理论(美国亚当斯) A.观点: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它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B.启示:a. 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是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b. 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 c. 在激

江苏自考06091薪酬管理2016年10月真题试卷

2016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薪酬管理试卷(通卡) (课程代码0609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理共2S小埋,每小埋1分,共2S分) 1.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报酬称为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间接薪酬 D.福利与服务 2.在薪明结构中,员工福利具有的特点是 A.高刚性和髙差异性 B.髙差异性和低刚性 C.低差异性和低刚性 D.低差异性和高刚性 3.员工所得的总薪S(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称为 A.薪酬体系B?薪酬水平 C.薪酬形式 D.薪酬结构 4.企业领导者凭借自己的行政权威和管理经验,依据市场行情,规定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界定该企业的薪酬体系,这一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模式称为 A.专家咨询模式 B.领导决定模式 C.集体洽谈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5.在企业的经营价值啤中,倾向于采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位薪酬水平,忽视对雇员学习性的投人和雇员心理报S1的满足的经費价值观是 A.生活质量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最大产量价值观 D.最大产值价值观 6.企业面临袞退的市场或失去竞争优势时,主动放弃某些产品或市场,以维持其生存能力的战略称为 A.稳定发展战略 B.快速发展战略 C.收缩战略 D.撤退战略 7.标志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最终确立的著作是 A.《财富的分配》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效率工资假说、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 D.《工作与激励》 8.笑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在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200企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深人访问调査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是 C.人性假设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D双因素理论 9.在工作描述的内容中,某岗位的任职者所能掌握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该岗位的活动范 围称为 A.工作概要 B.工作范围 C.工作职责 D.工作权限

江苏省2020年10月自考06091薪酬管理押题卷及答案

薪酬管理押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D )就是将各种形式的薪酬包括在内,不仅包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外在的经济性薪酬,还包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组织特征等所带来的非经济性的心理效应。P4 A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 B物质薪酬和非物质性薪酬 C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D全面薪酬 2.( B )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P9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 D福利与服务 3.( A )处于第一象限,具有高刚性和高差异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4.( B )处于第二象限,具有高差异性和低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5.( C )主要指津贴,它处于第三象限,具有低差异性和低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6.( D )处于第四象限,具有低差异性和高刚性。P11 A基本薪酬 B可变薪酬 C附加薪酬 D员工福利 7.( B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薪酬水平的首要因素。P13 A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B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 C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费用 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8.根据国外的经验,薪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一般保持在1:( B )之间为宜。P13 A 0.3-0.5 B 0.5-0.7 C 0.1-0.3 D 0.7-0.9 9.( C )指的是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职位所得到的薪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的是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问题。P18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0.( D )是指员工所得到的总薪酬的组成成分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P18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1.( A )主要涉及企业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企业的薪酬制度、薪酬水平是否保密的问题。P18 A薪酬管理政策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形式 12.( A )是指企业领导者凭借自己的行政权威和管理经验,依据市场行情,规定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界定该企业的薪酬体系。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初创时期或者人数不多、规模较小的企业。P23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3.( B )是指企业通过与员工的协商确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确定企业的薪酬体系。P23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4.( D )是指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企业和特定员工就薪酬问题进行个别洽谈,以此确定这些员工的薪酬。P24 A领导决定模式 B集体洽谈模式 C专家咨询模式 D个别洽谈模式 15.( A )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环节,它明确了企业薪酬水平在市场上的相对位置,直接决定了企业薪酬水平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P27 A薪酬定位 B薪酬结构 C薪酬水平 D薪酬体系 16.( B 是指员工薪酬的构成项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P27 A薪酬定位 B薪酬结构 C薪酬水平 D薪酬体系 17.( D )是指组织的薪酬战略所贯穿的思想理念。P36 A薪酬基础 B薪酬水平 C薪酬结构 D薪酬文化 18.( A )的企业强调雇员的劳动生产率,更容易采取旨在激励劳动投入的计件工资制度,薪酬制度主要与劳动数量挂钩,忽视对雇员创造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P45 A最大产值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D最小成本价值观 19.( B )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位薪酬水平,忽视对雇员学习性的投入,忽视雇员心理报酬的满足。P45 A最大产值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D最小成本价值观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资料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5963《绩效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163) 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识记: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自学考试_薪酬管理某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 单选题20个(20分),多选题7个(14分),名词解释5个(15分),简答题5个(25分),论述题2个(16分),案例分析1个(10分) 1.薪酬指员工因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 2.将一位员工因为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统称之为报酬。这种报酬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全部报酬或360度报酬。 3.报酬的分类:(1)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2)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4.薪酬可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 5.基本薪酬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6.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确定的基本薪酬增长被称为绩效加薪。 7.可变薪酬是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8.间接薪酬一般指非货币报酬,主要包括员工福利与服务。9.薪酬的功能:(1)从员工方面考察薪酬具有的功能。薪酬对于员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功能、激励功能以及信号功能。

(2)从企业角度看薪酬的功能。可分为:1、控制经营成本。2、改善经营绩效。3、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4、支持企业改革。10.薪酬分配的目的: (1)薪酬分配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分配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薪酬分配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4)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11.薪酬管理的概念: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过程。12.(案例分析)薪酬的社会比较: (1)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是外部竞争性。 (2)薪酬的部公平性或者部一致性。 (3)绩效报酬的公平性。 13.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指企业中各职位、各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平均获酬水平。 14.薪酬结构:薪酬结构指的是同一组织部的不同职位所得到的薪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论述)薪酬管理发展趋势: (1)、全面薪酬制度; (2)、薪酬与绩效挂钩; (3)、宽带型薪酬结构;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 薪酬管理4.doc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薪酬管理4 薪酬管理 第一章薪酬系统总论 第一节薪酬的基本概念 一、识记 1、薪酬:是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服务及福利之和。 2、薪酬的分类方法: (1)根据薪酬两,可分为计时、计件和绩效薪酬; (2)根据是否采取直接的货币形式,可分为货币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3)根据薪酬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3、外在薪酬:是企业针对员工所做的贡献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收入。 内在薪酬:是指由于自己努力工作而受晋升、表扬或受到重视等,从而产生的工作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 4、基本薪酬: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职位价值、承担或完成的工作以及其所具备的完成 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自理,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特点:(1)例行性(2)稳定性(3)基准性 5、绩效薪酬:是根据员工是否达到或超过某种实现建立的标准、个人或团队目标公司 收入标准而浮动的报酬。 绩效薪酬的构成:业绩薪酬、激励薪酬、特别绩效薪酬。 6、间接薪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与服务、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与工作和生活相关 的物质补偿和服务形式。 二、领会 1、内在薪酬包括 (1)参与决策的权利 (2)能够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 (3)自主且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4)较多的职权 (5)较有兴趣的工作 (6)个人发展的机会 (7)多元化的活动 2、薪酬对企业和员工的意义

(1)薪酬对企业的意义:①提升企业经营绩效②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支持企业文化变革③控制经营成本 (2)薪酬对员工的意义:①维持和保障作用②激励功能 第二节薪酬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理 一、识记 1、早期的工资决定理论:(1)亚当斯密的工资决定理论(2)威廉配第的最低工资理 论(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基金 2、工资决定理论:(1)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编辑生产力理论(2)马歇尔的供求均衡工 资理论(3)马丁威兹曼的分享经济理论(4)效率工资理论 3、工资差别理论:(1)斯蒂格利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差别理论(2)西奥多舒尔 茨和GS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3)约瑟夫斯堪论的团体激励薪酬计划 4、行为科学与薪酬理论:(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4)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5)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1) 二、领会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绩效:组织为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 绩效管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绩效管理: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 绩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者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各项目。 绩效评价尺度:用来将实际的绩效和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并确定实际的绩效处于绩效标准中具体位置的一种工具。 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绩效计划管理:为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对绩效计划所采取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 目标指标:正好完成公司对该职位某项工作的期望时,职位应达到的绩效指标完成标准。 挑战指标:评估者对被评估者在该项指标完成效果上的最高期望值。 绩效标准:在各个指标上员工绩效应该达到的水平,是一种被期望达到的水平,是对被评价员工在绩效指标方面应该完成多少,做的如何的一种描述。 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目标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的参照系。 绩效实施:紧跟绩效计划之后的环节,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 信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与真正的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它强调绩效考核方法测量人的能力和实际绩效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 预测效度:是指对个体现有的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与下一考核期的考核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构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量之间的对应程度。 绩效考核:它是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依据职位说明书和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工作潜力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和评价,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晕轮误差:又称为晕轮效应,指当评定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从而造成以偏概全,产生评价误差。 首因误差:也称第一印象误差,指员工在绩效计划实施初期的绩效表现对考核者考核其以后的绩效表现会产生延续性的影响。 近因误差,由于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不断有新信息提供,而原来的印象以渐渐淡忘,导致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