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三大类型

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三大类型
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三大类型

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三大类型

一、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

第一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专业市场推动型”。该类型的集群内部,或者集群所在县(市)的内部,一定开办有专业市场。可以说,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在中国的服装行业是最有代表性的。

众所周知,有型市场是无数小生产者与小商人汇集的舞台。这些小企业在市场里销售商品,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传递信息。这一基本特征在服装专业市场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专业市场通过发挥有型市场的基本功能,承担起服装集群里生产与流通的组织者的角色。不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集群都存在着有型市场。一般来说,这些市场自发形成后,因为管理薄弱,会逐渐演变为非正规部门,成为限制集群发展的瓶颈。两者比较,为什么专业市场能够在中国半数以上有代表性的服装集群里,成功的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呢?这一问题必须与地方政府的角色联系起来进行讨论。中国的专业市场多数是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开办的,市场里一般设有管委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其中任职,对市场交易的软、硬环境进行改造、监督、管理。这导致专业市场与传统的有型市场相比,产生了两大创新性的变化。

(一)市场内部非正规的交易空间得到了改善。

专业市场的管理方常常在市场内推行划行规市,并引进监督市场交易的工商,技监等部门,还设立了金融,物流,电信,餐饮,住宿等设施。专业市场内部的交易效率由此大幅提升。

(二)将遍布国内各大市场的非正规的商人网络,改造成了正规的流通渠道。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中低档服装,日用品的销售,往往是由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贩来完成的。他们多来自浙江这样集群发达的省份。这些商贩们,为了追逐利润,在集群里的专业市场与各大消费地的市场里辗转,逐渐恢复了传统但非正规的商业网络。专业市场的管理方和他们支持的商人,借助这些商贩流动的机会,在集群和消费地之间,构筑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这使得不具备传统网络的商人,也能获得前往集群采购的渠道。专业市场开拓中低端国内市场的功能由此大大加强。

由于专业市场具备以上特征,开办有市场的服装集群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色。

(一)在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里,产品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服装集群通过专业市场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是这一类型集群的最重要的特点。

(二)这一类型的集群比其它类型开办服装展会的比率更高。

大多数展会都是专业市场的管理方主办的。展会汇集大量的买家和卖家,本质上与有型市场没有差别。但是,展会上往往有超越传统商业网络的优秀企业参展。积极的开办展会,说明由于有地方政府的介入,这类集群具有推动市场升级,确立区域品牌的强烈愿望。

(三)这一类型的集群比其他类型更多地形成了完善的服装产业链。

在有专业市场的集群里,与服装生产相关的面料,辅料,染色等各道工序的加工专业户一般来说比较齐全。专业市场汇集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服装产业链分工的深化。

参照每个集群的平均企业数和产值,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的平均企业数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但平均产值并不高。可以推想,专业市场焕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促使他们更好的创业。当然,这需要更严密的数据来证明。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以上数点,是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接下来讨论这一类型集群里企业发展的特征。

(一)这一类型的集群里,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区拥有龙头企业,还有5个地区有这样的可能性。这说明,专业市场不仅能促进小企业的创业,也能使得小企业获得质的发展。

(二)这一类型里,很多集群都拥有国家级品牌。通常,有型市场里价格竞争极其激烈,被认为很难实施品牌战略。但是,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即低端市场仍然存在对于品牌的需求,由于其准入壁垒较低,小企业推广品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刚开始,这些品牌或许没有名气,附加值很低。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会逐渐胜出,获取创建更高层次品牌的能力。

图表专业市场推动型服装产业集群一览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出口导向型集群

1、基本特征

第二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出口导向型”,最大的特征,是出口占服装产值的5成以上,却没有开办专业市场。如同全球价值链理论所设想的,此类集群是依靠国际代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集群整体的整体发展上具备以下特征。

(1)出口导向型集群很少开办展会。由于国际代工中每次可以从发达国家的买家获取大量订单,该类集群没有进一步的动力开办展会,吸引更多的买家,或者确立区域品牌。

(2)这类集群中,有一半以上的集群形成了与服装生产相关的产业链。但其数字不及专业市场推动型那么多。这是因为除了一部分大企业,此类集群的组织者往往处于集群外部。他们可以选择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采购原料,外放加工。参照每个集群的平均产值,会发现出口导向型集群的数字要高出其它类型一大截。这是因为国际代工更容易获得大额订单。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平均出口利润仅有3%。可以说大量的订单,高额的产值,仅仅是为了弥补极低的附加值。国内常见的“中国不能一直做世界的加工车间”,“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之类的批判,主要就是针对出口导向型集群的这一特点而发的。但要看到,此类集群仅占三分之一不到,并不是中国服装行业的主流。

从企业的层面来看,出口导向型集群有以下特征。

(1)这一类型的集群里,企业创造出国家级品牌的案例极少。连有可能性的地区在内,总共不过4处。在海外畅销的品牌就更少了。这表明,在面向海外市场,进行OEM生产时,企业往往疲于应付国外买家对质量和生产管理的苛刻要求,没有充分的时间培养对于品牌的策划,设计能力。

(2)这一类型的集群中,龙头企业出现的比率要超过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这一点,要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集群里的中小企业靠出口市场为主,龙头企业却一直做国内市场。宁波是最典型的案例。宁波是一个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的集群。当地拥有国内最大的服装巨头雅戈尔和杉杉。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但另一方面,该集群8成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以及8成的产品都向海外出口,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第二种情况就是全球价值链理论所设想的,厂商在与海外买家的接触中,接受其生产和管理上的指导,逐渐发展壮大。这类企业一般都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可以从海外直接接单。在加工能力不够的时候,也会分一部分订单给集群里的其他小厂。但是,一般来说他们没有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与其比较,倒是下面介绍的外贸公司通过掌握的进出口权,真正的发挥着服装集群组织者的作用。

图表出口导向型服装产业集群一览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作为组织者的外贸公司

在中国,长期以来,只有集群内部一部分龙头企业,以及位于省,市,县的国营外贸公司,拥有进出口权。尤其外贸公司,因为不在集群内部,虽然作用突出,却很少受到关注。这里,通过江苏省最大的外贸公司X公司的案例,研究一下外贸这个隐身的组织者的具体功能。外贸公司的业务,一般是以单个或者少数业务员为单位进行的。

首先看外贸公司是如何寻找买家的。X公司一般通过参加国内的广交会,华交会,或者海外的巴黎,杜塞尔多夫的展会来结识新的买家。有的时候,通过客户介绍也是重要手段。一个业务员通常会和若干客户保持合作关系,不大会集中于单一的买家。O先生的客户中,6成来自日本,4成来自欧洲。

在与客户谈订单时,X公司的业务员会向其建议使用什么面料。面料成本占成品的6成,外贸公司可以通过对面料的建议提高他们相对于国外买家的谈判能力。江苏和浙江两省有众多的纺织集群,服装生产所需的9成的面料都可以在这两个地区采购到,这是外贸公司的优势所在。

X公司的业务员经常亲自去采购面料。面料集群中一般有专业市场,里面有非常专业的面料商。考虑到效率,业务员常常通过面料商与面料厂打交道。他们与面料商的合作非常稳定,有时甚至有十几年的交往。

X公司的辅料也是业务员亲自采购。在X公司的所在地,有浙江人开办的专业的辅料公司。客户下单以后,X公司的业务员会让本公司的加工厂,或者省内各大服装集群的加工厂来进行加工。O先生选择了金坛这个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不同工厂加工的产品会有所差异。O先生的衬衫放在3-4家厂,夹克放在3-4家厂,裤子放在若干家厂。一般来说,X公司的业务员会从一家工厂包下5-8条生产线,让其满负荷运转。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工厂有稳定的订单,又能保证稳定的加工质量。不过,外贸公司很少会把整个工

厂包下来。对于加工厂来说,从若干家同时接单,要比仅和一家做有更大的激励。X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质检(QC)队伍,成员都是服装加工厂出来的熟练工人。O先生常常将QC人员派到工厂,监督质量管理。

不过,X公司极少用自主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服装设计和市场营销需要的技巧,与做贸易,做工厂差别很大,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X公司的案例,反映了服装外贸公司,通过参加展会,在使用面料时积极提出建议,控制加工工厂等方式,不断强化与海外买家的谈判能力。江浙地区广泛分布的纺织,服装集群,则进一步强化了外贸公司的竞争力。但是,因为长期以来仅仅与国外买家开展业务,即使X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没能很好的形成卓越的市场营销和策划,设计能力。

三、大企业主导型集群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第三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大企业主导型”。因为仅有11处,能否成为独立的类型,还有待商议。从表2统计结果和手头的资料来看,此类集群是以本土的大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销售。不过,由于没有成立专业市场,大企业不得不自主的组织生产和销售。由此,该类集群在反映企业成长的两项指标上十分突出。具体而言,

1、此类集群中大企业的成长十分突出。如同表2所示,所有的集群中都能观察到龙头企业的成长。另,虽然数据不太严密,根据平均产值和企业数计算,此类集群每个企业的平均产值最高。

2、此类集群中企业创建国家级品牌的案例相对来说最多。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大企业针对国内市场较高层次的消费群,积极的推行品牌战略。从反映服装集群整体发展的指标来看,大企业主导型集群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3、只有一个集群里开办展会。大企业主导型集群中,营销活动主要是大企业围绕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展开的。他们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开办展会,推动整个集群提升档次,推广区域品牌。

4、这一类型中形成服装产业链的集群最少。这是因为大企业能力较强,可以从外部直接采购中间产品,或者在公司内部一条龙生产。他们缺少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分工合作的动力。

图表大企业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一览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前景预测.讲义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一、服装行业总体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尤其我们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

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据有关近年来的数据统计,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而这些服装企业的生产形势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面对一直向好的国际国内市场和政府扶持力度,服装业如何把握好商机,把自己最好产品展现出来,使在长期的发展中做大做强,是

中国激光晶体材料细分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激光晶体材料细分市场研究报告 第一章:研究背景 激光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程度与激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激光晶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对激光晶体材料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晶体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激光频率转换,扩展激光的波长;用来调制激光的强度、相位;实现激光信号的全息存储、消除波前畴变的自泵浦相位共轭等等。所以,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高新技术和现代军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各发达国家都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列入各自的高技术发展计划中,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就激光晶体、器件及应用整个领域的科技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居于世界前列,从最初的原理提出、新材料的探索、器件的开发,他们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激光晶体材料的生产上,日本、中国、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侧重于非线性晶体器件及设备的制造。 激光晶体器件是三基色激光产品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劳动附加值。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是我国涉足该产品领域不可多得的良机。 在金融危机过去差不多过去俩年了,但其影响仍未远去。世界各国纷纷在寻找彻底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做为一个新的产业—激光晶体材料细分市场在复杂的情况下,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具体背景如下: 1:在货币宽松下的经济政策大前提下,中国激光晶体材料需求有所下降。 2:大量新的投产项目下,已有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 3: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激光晶体材料生产企业出口面临着巨大困境。 4:原材料大幅涨价,给生产企业采购带来影响。 我们将在以下的篇幅中对上述情况作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寻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法。

中国服装企业存在的经营问题全解析

中国服装企业存在的经营问题全解析 一、引言 品牌化是企业竞争的尚方宝剑,品牌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品牌化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打造中国著名服装品牌乃至世界著名服装品牌是中国众多服装企业家的梦想。海尔、长虹、格兰仕、TCL等已站在了通入世界品牌的跑道上。他们引领着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就是中国企业梦想的伟大实践。中国加入WTO,这个梦想的实践就更加紧了。然而,中国企业名牌战略的实施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中国服装企业品牌经营的诸多问题 1、急功近利,没有长远和科学的品牌战略。 许多服装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以后的事,目前企业要以生存为主,再图发展,眼光紧盯着短期利润,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更不会为品牌工程的建设而大把"破费"。 2、忽视产品质量的建设。 质量是品牌创立、发展的根本,是品牌的生命。放眼全球,著名的跨国大公司无一不是以产品质量打牌子、创市场、建信誉,同时十分重视产品的创新,以超前的眼光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从根本上保证品牌永葆青春。与此相反,我国一些服装企业或因片面追求产量而放松质量管理,或因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使企业的无形资产贬值,企业的信誉受损。据调查显示,我国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为713%,优质率为24%,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98%、74%。 3、将名牌等同于品牌。 名牌仅是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名,而品牌则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和价值,它是商标、包装、价格、历史、声誉、文化、创意、广告风格等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知名度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名牌可以通过高额广告费造就,而要建立一个品牌,则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品牌管理者长年累月、兢兢业业的用心经营。可见,名牌与品牌的内涵相距甚远,否则,为什么许多在国内已家喻户晓的"中国名牌服装企业"会急如星火地搞二次创业、请"空降兵"、换领导班子,而许多国际服装品牌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中都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将做销量等同于做品牌。 国内很多服装企业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扩大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他们常常片面追求销量、品牌知名度,而忽视品牌的其它要素如美誉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等的建设,最终导致品牌的崩溃。当年的许多的服装品牌广告十分凶猛,销量十分惊人,然而,庞大的销量并没有支撑起不倒的品牌大厦,在广告的背后只是一时的销量,而得不到更多的忠实的顾客。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 集群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完成销售收入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了%和%,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出了名企、名牌、名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集群以企业集聚为基础,加速形成集群内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形成了地方品牌、省名牌、中国名牌以至中国世界名牌梯度发展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2009年底,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的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个,江苏名牌300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的品牌就占其中80%以上。同时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了区域品牌建设。常州湖塘镇、张家港塘桥镇、吴江盛泽镇、常熟古里镇、梅李镇、江阴顾山镇组织集群内的企业整体出击,以参与江苏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名镇的形象。今年新推出的南京高淳县、宿迁泗阳县、徐州睢宁县、苏州临湖镇等一批特色名镇也通过江苏国际服装节的平台,组织重点企业集体亮相,进行新兴区域品牌的塑造。

论中国服装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中国服装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杨楠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 刊名: 商场现代化 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05,(3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6条) 1.Gini Stephen Frings Fashion from Consumer 1996 2.Lemon Katherine N;Roland T Rust;Valarie A Zeithaml.What Drives Customer Equity 2001 3.路长全软战争 2002 4.迈克尔·利维;巴顿·弗茨零售学精要 2000 5.白光品牌文化--中外品牌案例 2002 6.黄桂芝零售营销 199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郑鹏.刘庆华.王磊.郭秋娜.ZHENG Peng.LIU Qing-hua.WANG Lei.GUO Qiu-na从消费心理角度浅析服装业品牌构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2) 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了品牌构建已成为服装业重要的营销策略,服装企业应当在掌握顾客消费心理的前提下,从服装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宣传等方面构建服装品牌. 2.学位论文顾聪妤宁波服装业贴牌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2007 宁波服装业在中国服装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是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引领着男装和男士衬衫的潮流。在宁波服装发展的近300年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如宁波申州织造集团,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贴牌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国外知名品牌的贴牌生产,中国男装领域的领军企业如宁波雅戈尔集团,宁波杉杉集团等等。然而,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宁波中小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只从事贴牌生产。从长远来看,这将成为阻碍宁波服装业发展最大的观念上的障碍。 本文通过引用申州集团的案例,和对雅戈尔集团、杉杉集团在品牌国际化方面的比较,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宁波服装业的现状,探讨宁波服装业的出路。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宁波服装业的概况。介绍了宁波服装业的背景,定义了贴牌生产并简要回顾了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宁波四个服装大区鄞州区、宁海县、象山县和奉化市的介绍,阐释了宁波服装业贴牌生产和出口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贴牌生产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贴牌经营模式的三个特点、委托方和受托方采用贴牌经营方式的动机以及在经营活动中各自的地位。借助宁波申州织造集团的案例,对贴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申州集团背景、主要客户和重点产品的介绍,从委托方和受托方两个角度,分析了贴牌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第三部分提出了宁波服装业未来发展的两条出路:企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基于对申州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本文提出了作为只从事贴牌生产企业,要想在贴牌的基础上具有竞争力,进行内部结构和技术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雅戈尔集团和杉杉集团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不同战略的比较,提出宁波服装企业在为国外品牌打工的同时,走自创品牌之路是宁波服装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提到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深入探讨了宁波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应该引起企业重视的三个方面和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上建议采取的措施。比如进军国际市场建议采用的宣传策略,企业内部的人才战略和当地政府在建设服装大市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工作等等。总之,对宁波服装企业来说,不同的服装企业应该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摆脱OEM模式的束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期刊论文任宁.Ren Ning我国服装业奢侈品牌培育探析-山东纺织经济2009(4) 我国服装业奢侈品牌的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要以培育服装自主品牌为基础,以推进服装品牌自主创新设计为支撑,以推动品牌营销为依托,以提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为目的,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本文通过例证分析,结合国际先进的品牌理论,对我国服装业品牌战略隐患进行揭示,并就此提出我国服装品牌发展需要改进或规避的策略建议. 4.期刊论文王玉娟服装业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商业时代2009(4)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出口遭受重创,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品牌竞争已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核心,民族服装品牌建设刻不容缓.对于服装业来讲,品牌管理的三要素,即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 5.学位论文梁建芳对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2003 该文以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结构的外部影响及制约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在分析现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中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作了理论界定.文中以波特的国际竞争力四阶段说为理论依据,通过回顾中国服装业对外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服装业尚处于第一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然后,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以及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服装业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服装业的贸易现状,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对其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以"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中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突破口,分析了国内服装品牌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提升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行品牌专业化经营.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并给出了服装业品牌专业化经营的建议,为服装企业实行品牌专业化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6.期刊论文陈孝仁服装业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4)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出口遭受重创,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品牌竞争已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核心.民族服装品牌建设刻不容缓.对于服装业来讲,品牌管理的三要素,即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0-2015年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8c7990216.html, 1

目录 2010-2015年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分析 (4) 第一节江苏省服装产业运行现状 (4) 一、行业生产情况 (4) 二、行业规模现状 (4) 三、行业发展特征 (5) (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5) (二)产、供、销集群特征 (5) (三)对外程度高 (5) (四)品牌结构优化 (6) 四、行业发展方向 (6) 第二节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整体态势 (6) 一、产业集群特点分析 (6) 二、产业集群认证动态 (7) 三、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7) 四、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8) (二)提高江苏省服装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8) (三)提升江苏省服装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 (9) 第三节江阴服装产业集群运行分析 (9) 一、服装产业规模分析 (9) 二、服装产业竞争优势 (9) 三、服装生产企业实力 (10) 第四节常熟服装产业集群运行分析 (11) 一、服装集群成长路径 (11) 二、服装产业规模分析 (12) 三、服装品牌建设状况 (12) 2

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12) 3

4 2010-2015年江苏省服装产业集群分析 第一节 江苏省服装产业运行现状 一、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 1:2010-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服装行业产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二、行业规模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江苏纺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66亿元,201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6亿元、利润总额349亿元,主营业务规模和效益水平领先全国。 经过十多年发展,江苏已拥有服装产业集群77个,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业绩突出的百亿特色名镇,既形成了密切协作配套的企业生态圈,还培育出一批特色化专业市场。 根据统计局统计显示,2014年1-9月,江苏规模以上服装企业2518家,其中亏损企业428家,亏损面达19.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3.72亿元,同比增长8.53%;实现利润总额175.74亿元,同比增长19.86%。 目前江苏拥有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30多个,江苏省名牌300多个,“品牌江苏”取得丰硕成果。除了波司登、阳光、雅鹿等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服装企业物流的三大“硬伤”(一)

服装企业物流的三大“硬伤”(一) 我国的服装企业一般都过多重视包装和设计,不太重视物流的建设,基本上是到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效益时,才想办法对物流进行改革。笔者可以用“原始”这个词来形容国内服企物流管理的现状,它们没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的规划,信息系统落后,经常发生仓库爆仓、找不到货、送货延迟、作业效率低、交货不及时、配送途中经常被盗等物流管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服装行业的发展。 本文以H服装公司为案例,看看国内服装企业的物流管理究竟“伤”在何处,以及如何“疗伤”,希望给相关企业带来借鉴。 “硬伤”之一:物流模式落后 H服装公司1999年成立于广州,现拥有Ochirly、Five Plus、Love Ysabel等知名品牌,目前在国内各大重要商场和百货经营约3000家店铺,2014年销售收入90多亿元。 H公司的物流模式为中央仓模式,全国只有一个仓库,由广州中央仓收集全国70多个加工厂生产完工的产品,由广州中央仓发往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10大城市自营的门店。中央仓的模式仓储成本相对较低,但配送成本高,库容常年不足,物流时效低,旺季作业瓶颈严重,商品全国“漫游”造成门店缺货率高。

仓储成本低是因为全国只有一个仓库,因每个配送中心根据作业功能需要规划收货区、发货区、待检区、退货区等,且同时必须根据品牌、年份、款号等进行储存的规划,所以分仓模式的仓库面积比中央仓模式会大50%以上。但中央仓模式存在旺季收货和发货的瓶颈,每到“五一”“十一”和冬季销售旺季时,仓库都存在收发货瓶颈,经常造成客户的严重投诉,因为仓库爆仓,大量货品不能及时入库,而订单量是平时的5倍以上,又有大量的货品不能及时出库。这种情况从2010―2014年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配送成本高是因为约40%的外埠加工的产品运回广州,再由广州运往各地,产生两次的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随着销量的增加,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若是分仓模式运输只有一次。因H公司运输的成本大于仓储的成本,所以从总体成本来看,分仓模式的成本低于中央仓模式,但企业的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体现分仓模式的成本优势。 物流时效低也是由于中央仓模式所造成的。因中央仓模式全国只有一个物流中心,全国生产的产品必须运回广州,由广州运往全国各地,约有半数的货品产生回程运输。原本在华东生产的产品只需要1天的运输,但中央仓模式需要5天的时间,所以整体的物流运作效率很低,且大大低于同行的物流效率。 “疗伤”方案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_1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 1.打造一具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我区已被评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国家针织服装名城”。下一步,我们要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昌东工业区和民营科技园为平台,以招商选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以纺织服装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以提升服务业进展水平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手段,以优化进展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别断推动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要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的进展特点,制定产业进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纺纱、织布、缝纫、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使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二是要依托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经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三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壮大中基、邦盛、华兴、京东实业等一批企业。四是要加强宣传推介。注重园区的包装和策划,经过举办各种活动,大造声势,打响针纺基地那个品牌。 2.建设一具针纺大市场。按照起点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要求,我区很早就做了针纺大市场建设的规划,但向来没有启动,希翼区里尽快启动针纺大市场建设,打造集“商贸、科技、信息、文化”于一体的专业性轻纺物流配送基地。建成后,要紧从事纺织业相关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批发、零售、展示,并且具备研发、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可为针纺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 3.完善一条产业链。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能够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可以落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并且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依照全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进展现状,大力引进原料加工、漂染、印花、高档面辅料等上下游企业,弥补产业缺陷,促进产业集约。并且,要积极鼓舞企业拓展业务范围,进展配套产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积极引进雅戈尔、日本片山缝制等一批大型针纺服装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进驻,提升我区针纺企业的配套水平。单纯进展一具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落低产业灵便性和习惯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落、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落。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坚韧。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别够。 4.哺育和壮大一批规模企业。要降实好有关扶持措施: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协会在技术跨越、产业协调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实现相关产业链的联合股份制经营,消除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行业的竞争水平。二是加强企业治理。引导企业逐步改变传统封闭的家庭式治理模式,向现代企业治理和市场运作方向转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创造业进展资金的融资作用,帮助企业贷款融资,并且对有进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实行专项贷款、封闭式运作。四是哺育名牌产品。鼓舞企业加快调整技术和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在集群中别能被忽视。首先,领军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辐射能力和市场声誉带来更多的客户;其次,领军企业作为生产核心,可以带给关联企业更多的订单;第三,领军企业的市场行为、创新行为都将成为该区域企业进展的直观范本和进展目标。所以,一具区域扶植领军企业的进展壮大往往比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关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来说更加有效。六是环保部门要帮助漂染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改革污水处理工艺、落低污水处理成本。七是科技部门要向纺织企业推举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推动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尤其在印染、化纤行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并且鼓舞纺织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结论: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产业目前进展态势良好,是一具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有较大

最新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摘要】我国服装生产与制造在全世界有其大国地位的优势。虽大却不强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本文提出从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的培育,重视服装企业品质管理,政府规划引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等方面着手改善。 【关键词】服装产业困境对策 一、我国服装产业现状与困境分析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边界条件——生产要素和企业数目的总量充足,但素质不高,客观上限制了我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服装产业主要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在这类市场上总量很大,因此,各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来换取市场,造成整个产业成了微利行业,甚至因其低价战略还会遭遇欧美等国以反倾销为名的“特保”措施及其他保护措施。 在高端产品市场上,中国企业无能为力,出现较严重的市场缺失。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没有发言权。在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中国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主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因此,中国服装业目前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会不断削弱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使产业既强不了也大不了。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中国劳动力相对便宜。传统的劳动力的

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已经形成的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原本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二、我国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之路 1、加强服装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实现企业转型。作为企业的出路,引入设计管理、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是企业升级不可逾越的关键一步。一个合格成熟的设计管理人员是很难通过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对于理论的初步实践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同企业家一样是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通过自身努力、社会培养,在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服装企业中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生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都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高等院校培育的服装专业人才只有通过在企业中不断积累经验与实践和对自身有目的的培养,才能逐步磨炼成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 学院应定期聘请一些服装企业家与经营家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参与到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中,以便及时把服装行业中的新动态、新规范、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机制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这样的途径,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使培养“基础复合型、技术专门化”的服装专业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一文看懂中国激光行业竞争格局

一文看懂中国激光行业竞争格局 欢迎下载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闻说到激光,很多人对此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星球大战》的激光能量武器上。好在,近年来很多激光舞之类的表演,增加了人们对激光的认知,原来激光不只是存在于电影中的,还可以应用到现实表演之中。如果你对美容有所了解,应该会知道那些在韩国飞航班上头部被包扎的像个粽子似的美女们,其实就是到美容医院被韩国美容师欧巴割了几刀。只是这刀不是“金丝大环刀”,而是激光刀。当然,激光刀不只是可以用于美容,目前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为我们所熟知的用以做放射治疗的伽马刀其实就是一种激光,切近视眼的医疗技术也是用激光。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应用激光技术的科室,最少也不会少于10个。医疗激光也只是激光应用的一部分,在民用领域:能量激光、信息激光、激光防伪、敏感元器件、物联科技;机械、汽车、航空、钢铁、造船、电子、通讯等大型制造产业中,激光都被广泛应用,“光加工”工业革命已是全球趋势;在军事方面: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器,已成欧美军事大国定向新概念武器首选光源之一,“光对抗”很有可能推动全球军事变革。激光已经以“无所不能”之势,走进各行各业。7年前,美国GDP的50%都与激光相关产业有关。中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7年有望突破450亿中国

激光产业市场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的中国激光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10 年以来,因为技术的逐步成熟,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市场不断拓展,中国激光产业也逐渐驶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日趋增长。根据相关报告,2012-2016年,全球激光器行业收入规模从87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7%。事实上,至2015 年,中国已经取代欧洲,首次成为激光器最大的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增长至28亿美元左右,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29%。由于中国的企业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只要激光技术能应用到某几个行业,就能带来B端企业的大量应用,从而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是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业市场活跃,因此也是工业激光设备的主要市场。而在宏观经济发展、制造业产业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激光行业市场增长迅速。2016年,在工业、信息、商业、医用和科研领域的激光设备(含进口)市场销售总收入高达385 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预计2017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总收入有望突破455 亿元。中国工业激光产业,已成受高度关注的产业之一。2010-2017 年中国激光设备的销售情况国际巨头看好中国未来市场,大型激光企业纷纷入局欧美以及日本的激光企业在技术上相对 成熟,并逐步在助力各自国家的制造业升级之后,早在几年前也将目光瞄准了正在发展的中国市场。因为国市场因为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