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

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核心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垃圾、扬尘、噪音等环境问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能够推进建筑业和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和传统建筑产业链条的重构;能够显著缩短工期,提升建筑产品品质,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是保障我市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系统规划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培育建设行业新产业新动能,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85号)有关要求,结合《重庆市主城区装配式建筑发展专业规划》各项指标,编制本规划,明确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

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5年。

一、发展形势与现状

(一)发展形势

1.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2015年,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鼓励建筑工业化等绿色低碳的建设模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国家公布《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修正案,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资源能源消耗重点行业,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重点领域。

2.政策引导力度逐步加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先后强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规划、土地、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2017年12月,我市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任务和系列激励政策。

3.建筑业转型发展急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筑业长期以来发展粗放,科技贡献率低,人均产值低,且资源能源耗费巨大,约占全社会能耗46%,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30%,建筑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4.建筑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绿色环保、优质安全的高品质建筑顺势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市发展现状

1.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任务和激励措施,出台钢结构房屋建筑补助30元/m2、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补助350元/m3的配套激励政策。同时制定《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发布实施6项地方标准和1本图集,开展25项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图集及技术文件编制工作,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试点示范建设成效初显。组织实施了68个564万m2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其中,钢结构示范项目42个,消化钢铁产能近30万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示范项目26个。建设完成10个项目,示范面积近92万m2,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建筑方面积累了工程经验。

3.支撑产业培育初见规模。组织实施5个市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区和24个市级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引入远大住工、杭萧钢构、中民筑友等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形成预制混凝土构件年产能43万m3、钢结构构件155万吨和轻质墙板1220万m2装配式建筑支撑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1.产业政策支撑不强。我市目前仅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有专项资金补助,尚未出台扶持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发展的产业激励政策,缺乏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部分装配式建筑企业,尤其是预制部品部件企业入驻园区还存在政策障碍。

2.项目激发需求不高。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

示范项目500余万m2,占比不到每年新建建筑面积5%。而且项目装配率低,达到我市装配式建筑要求的项目不足10万m2,每年预制部品部件实际需求量不足1000m3,对预制部品部件的需求量低,难以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提供有效市场需求。

3.产业门类不齐全。装配式建筑产业内涵丰富,包括装配式建筑智能产业、部品部件制造、物流运输服务等多种产业。我市已落地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多为预制混凝土部品部件、钢结构等部件生产企业,在物流运输、机械装备制造、内装部品以及构配件等产业领域仍为空白。

4.企业实施能力不强。目前我市装配式建筑企业数量少、实践经验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实施能力较弱,我市460家勘察设计单位中具有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的仅有12家,占比2.6%;2400余家建筑施工单位中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的仅有11家,占比0.4%;10家预制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中,年产能达到15万m3的仅有4家,占比40%。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8+3行动计划”,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以建筑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以激发有效需求促进供给升级和产业培育,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保障,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龙头骨干企业,打造门类齐全、产能合理、布局科学、技术含量高、辐射效应广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推动建筑业向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转型升

级。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激励开发、设计、生产等企业广泛参与,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

2.智能引领,创新驱动。坚持以建筑智能化为引领,推动智能化技术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应用,培育建筑智能化产业。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3.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坚持分区域推进,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工程建设量,控制产业发展节奏规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走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4.集群高效,龙头带动。坚持产业基地和园区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依托产业基础,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综合性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培育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上下配套的产业链。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达到15%,其中:重点推进区域达到30%,积极推进区域达到15%,鼓励推进区域达到10%。培育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个、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个、市级装配式建筑特色产业园区5个以及十亿级龙头企业10家、五十亿级龙头企业2家,减少建设领域碳排放量70万吨,初步形成涵盖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装备制造、物流运输、装饰装修和运行维护的

产业链,年产值1800亿元。

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其中:重点推进区域达到50%,积极推进区域达到30%,鼓励推进区域达到20%。培育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个、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0个、市级装配式建筑特色产业园区10个、十亿级龙头企业20家、五十亿级龙头企业5家、百亿级龙头企业2家,减少碳排放量150万吨,形成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协调发展、年产值3000亿元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逐步发展为西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地与技术高地。

三、发展重点

(一)做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产业内涵丰富,包括装配式建筑智能化产业、部品部件制造产业、施工安装产业、物流运输服务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产品研发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产业及教育培训产业等。我市着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化产业、部品部件制造产业以及施工安装产业等重点产业,同步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产品研发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产业及教育培训产业等延伸产业。

(二)做实装配式建筑重点产业

1.智能化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软件服务产业,研发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生产控制软件系统、智能化物流运输系统、智能管家系统、BIM设计与施工管理系统等软件。重点发展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门窗、智能遮阳、智能运动设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重点发展智能化建筑设备,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运输设备,部品部件智能化施工安装设备和建筑施工智能安防穿戴设备。重点发展信息化产业,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全过程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促进数据互通共享。

2.部品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梁、柱、板、墙、阳台、楼梯等预制混凝土部件,着力研发高、大、新混凝土部品部件;重点发展梁柱重钢结构部件和组合轻钢结构部件;重点发展装配化集成

3.施工安装产业。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构件安装施工、节点连接施工、防水及保温节能施工。重点发展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以干式工法为重点,围绕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吊顶系统、门窗系统、收纳系统等重点发展工业化装修产业。

(三)做优装配式建筑设计咨询

大力推广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方法,提高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PC部件深化设计、现浇结构铝模深化设计、模具设计、墙板排版设计水平。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咨询,做优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前期可研、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管理、竣

工验收及运营保修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引导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四)做精装配式建筑科技研发

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检测、运维等全环节的成套技术体系研发,推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做细预制混凝土部件、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等各类装配式建筑产品的研发,建设标准化、通用化、工业化产品体系。重点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信息化、智能化软件,提前布局装配式

(五)做专装配式建筑检测物流

检测物流是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重要配套服务产业。重点发展预制部品部件质量检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检测、预制部品部件接缝构造检测、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等。重点发展特种运输车辆、可移动工具式防护架等。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为重点,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部件、钢结构部件、木结构部件等部品部件以及配件的物流运输,建设集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仓储于一体的物流基地,培育第三

方物流运输产业。

(六)做广装配式建筑对外贸易

大力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立项目带动产品,产品促进项目的对外贸易机制。充分发挥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以及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连接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集仓储、物流、贸易于一体的国际化商贸中心,预制混凝土部件等大型构件可沿陆路辐射“成渝城市群”,沿水路辐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中心城市;智能化产品、装饰装修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更可以沿“渝新欧铁路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向西亚、欧洲辐射,真正做广对外的辐射贸易。

(七)做强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

坚持龙头引进与本地培育并重,重点引进国内外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EPC总承包企业、智能产品研发生产企业、物流运输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整体厨卫企业等各类龙头企业3~5家。着力培育本地预拌混凝土企业向预制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集成服务企业转型,培育本地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全产业链和EPC总承包企业转型。启动龙头企业绿色通道,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完善配套产业,形成一批专业化的配套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益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八)做大装配式建筑特色园区

以现有产业基础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要素,以两江新区为重点,打造集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和部品部件生产、展示、集散、服务、交易等为一体的西部一流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以研发设计为引领的全产业链集聚型产业园、以智能家居为

突破的智慧产业园、以装修部品为支撑的装配式装修产业园、以钢结构部件及围护部品为重点的钢结构产业园、机械装备制造及物流运输产业园等9个特色产业园区,突出差异化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形成地理上集约、产业上集群的发展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发展动力变革

1.创新理念机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要改变建筑行业以往碎片化、固定式思维模式,坚持解放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深刻认识到建筑业就是制造业的本质,引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理念,以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建筑行业创新性变革,由建造向制造、智造转型。

2.创新业态模式。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链,引导预制混凝土部件、钢结构部件等行业骨干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安装施工、建设维护和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转变。建设装配式建筑产品线上展示交易平台,引导行业由线下交易向线上平台转型。提高企业供应链协同水平,推动网上供应链、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装配式建筑”、“大数据+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新模式。

3.建设创新平台。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落户两江新区和组建重庆建筑

产业现代化研究院为契机,培育一批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完备的创新平台,构建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贯通产学研用各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产业

(二)加快智能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1.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深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装配式建筑产业中应用。重点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实现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重点推进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物流运输全天候、全过程信息化跟踪监控。重点推动建立二维码、无线射频(RFID)等部件质量追溯系统和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和项目信息大数据。重点推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全过程应用。

2.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建设,开展智能生产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企业管理等环节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

3.逐步推广智能运维。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探索智能监测、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建立智能监测信息系统,衔接建造阶段与运行阶段的数据信息,打破参建单位与运营维护单位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运营状况“一张图”管理,有效解决建筑运营安全、养护决策等技术难题。普及物联网技术在建筑产品终端中的应用,加强智能化应用系统与建筑功能的协调配合,建设智能建筑设备体系、智能安防体系,深化智能家居产品

应用,提升居住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发展绿色产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装配式建筑产品设计、生产、运输等各环节,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绿色产品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编制装配式建筑绿色产品目录,推广绿色多功能复合材料。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低能耗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技术装备,研究完善绿色生产标准,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鼓励企业研究利用尾矿、粉煤灰、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推进生产环节“近零排放”。

2.发展绿色施工。加强节地、节水、节能与噪音、扬尘污染的管理,鼓励企业优先选择国家与行业中推荐使用的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与机具,通过对能源的使用结构进行合理改善,将施工当中的能耗进行有效控制,并且按照施工当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组织施工流程,开展新型绿色施工技术及工艺研发,改善施工环境。

(四)狠抓项目落地,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1.推动城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初设与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建立有效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主导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装配式建筑发展专业规划中的建筑工程项目,噪声敏感区域的建筑工程项目以及桥梁、综合管廊、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等4类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研究出台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激励政策,加大试点示范和宣传培训力度,引导社会投资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激发市场需求。

2.推动村镇房屋装配式建筑发展。抓住国家“乡村振房屋发展机遇,充分对接我市农房改造实施计划,制定村镇房屋装配式建

筑实施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村镇房屋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建设,开展预制部品部件轻量化研究,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农民新村、特色小镇与农民自建房中的应用。同时,加快编制装配式乡村建筑标准图集,形成标准化户型与通用化预制部品部件。建立部品部件信息超市,健全部品部件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线上选型、交易与线下安装建设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标准化建设,打造通用化产品体系

1.完善产品标准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和山地建筑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应用地方标准。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强化建筑材料、部品部件、工程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构建

2.鼓励标准化设计。鼓励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模数化、集成化设计方法,统一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模数,简化连接方式,少规格、多组合。开发部品部件模块、建筑基础功能模块、标准户型模块、标准层模块、标准楼栋模块,搭建模块信息库,并内置到设计软件中。统筹建筑、结构、设备、水电、装饰装修等全专业,运用系统工程理念,统一各专业接口,实现最优化设计。

(六)培养专业人才,快速提升实施能力

1.培养产业紧缺人才,支撑产业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学科,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联合办

学培养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开展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技术培训,在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人员岗位考试和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内容,提高行业管理人员和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专业人员的实施能力。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建筑工人转型。建立有利于现代化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长效培训机制,形成以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考核发证的岗位培训考核体系。增设装配式建筑技术工种,规范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制度,开展技术技能提升、岗位操作与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建筑业“工匠精神”,着力提升一线建筑工人责任意识与技能水平,推动农民工转型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

3.建立国际化智库,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找准产业需求,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尖端人才的引进步伐,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有机融合,以人才链带动产业链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七)深化开放合作,提升重庆品牌效应

坚持把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作为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竞争

力的根本要求,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培育,推进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质量保险制度试点。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措施,探索生产制造主体备案、生产档案、质量追溯、产品标识、市场准入等监管手段,确保产品质量。深化开放共享,加强区域合作,瞄准重点国家地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围绕大型公共建筑、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强化产融合作。通过行业技术交流、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强化地区间技术、产品、贸易交流。鼓励利用外资及引进相关先进技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战略合

作,逐步建立“重庆制造”品牌效应。

五、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区域原材料资源、建设体量、部品部件运输半径以及用地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我市《主城区装配式建筑发展专业规划》各项指标,围绕重点推进区域与积极推进区域,规划建设10个特色产业园区与100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形成“10+100”产业布局。

(一)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布局

产业园区的布局着眼于“产业”和“特色”,针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上智能化产业、部品部件制造产业、物流运输服务产业、施工安装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产品研发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产业及教育培训等产业,结合各个区县的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工业用地情况等,布局1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

根据我市装配式建筑重点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各区县的产业基础情况,在全市布局建设装配式建筑智能化产业、部品部件制造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及教育培训产业等各类产业基地100个,作为对产业园区布局的补充与完善,带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目标任务考核。建立由市城乡建委牵头,市发改、国土、经信、财政、税收等单位协调推进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产业培育。各区县相关单位要建立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

和目标任务,强化主体责任,统筹协调,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组织实施。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纳入区县装配式建筑发展年度考核。

(二)完善产业支持政策

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部件生产纳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产业目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化预制混凝土及钢构件等超大、超宽部品部件运输审批服务,研究制定相关部品运输车辆高速路通行费优惠政策措施。设立“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市外装配式建筑产业龙头企业来渝投资建厂行政审批。对装配式建筑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建筑业企业,在资质升级、增项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加强规划执行引导

强化规划引导控制作用,健全规划引导机制,建立市城乡建委与各区县政府、园区互相联动的产业培育工作机制,严格按照规划布局各类生产型企业,控制发展节奏与规模,避免重复性建设。未按照规划要求建设的企业不得被评为示范基地,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建立科学统计体系

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统计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统计范围、产品种类、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分析方法和数据上报要求,明确市区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分级统计工作内容、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和依据。

(五)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全过程工程质量追溯制度机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招投标、设计审图、造价管理、质量安全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

全过程监管,建设和监理等相关方应采用驻厂监造等方式加强部品部件生产质量管控。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六)强化对外宣传交流

采用多渠道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网络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和优秀企业及技术产品。通过举办城市博览会、装配式建筑技术推广会、装配式建筑现场工作会等,向社会推介优质、诚信、放心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强化业内交流与合作,推动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

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