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受损的现状分析

糖耐量受损的现状分析
糖耐量受损的现状分析

糖耐量受损的现状分析

(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患病率;危害;自然转归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

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 %,个别地区超过5%。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作为糖尿病的后备军一一糖耐量受损的人群超过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1]。葡萄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ee ,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种过渡阶段]2],属于糖尿病前期。1999年WHO 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新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

(FPG 7.0 mmol/L,口服75 g 葡萄糖后 2 h 血浆血糖(2 h PG 7.8 mmol/L且11.1 mmol/L :3]。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阶段,这一阶段是目前了解到的糖尿病前期唯一有可能转回正常的阶段。因此,IGT人群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点对象,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改善IGT患者预后,也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1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

一般来说,IGT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肥胖比例较低人群和体力劳动者,IGT患病率较低。另外,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肥胖、家族史、胎儿期营养不良、环境生活方式如体力劳动、饮食等也是影响IGT发生的主要因素。

我国IGT的患病率存在如下特征:(1)IGT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与IGT患者剧增。1986年至1997年,我国IGT患病率不断上升,从

0.54 %上升到4.76 %,增长了近10倍[4?7]。(2)IGT 患病率存在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以全国资料为例,20岁、30岁、40岁、50岁、和60岁的IGT患病率分别为1.98 %、3.25 %、

5.74 %、7.84 %和11.62 %,北京市、河南省的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8, 9]。近年来,40岁的成年人群IGT患病率升高幅度增大,IGT发病趋于低龄化,因此,老龄人口增多和IGT发病年轻化将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3)IGT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调查显示,城市的IGT患病率为

6.71 %,农村为5.37 %。其中深圳IGT 患病率为11.74 %,上海为4.26 %,而粤北山区仅为1.79 %。地区分布的差异提示经济收入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热量的过多摄入,不良生活方式与IGT的患病率有密切联系[10]。(4)不同职业人群IGT患病率不同。干部、知识分子IGT患病率高于企业员工,提示长期有规律运动能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耐量[11]。

2糖耐量受损的危害

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已证实:IGT人群进展为临床糖尿病的危险显著高

于正常糖耐量者(NGT,是临床糖尿病的主要后备人群;IGT是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相比血糖正常

者,IGT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高出3倍。

IGT除了本身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外,往往还同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等,这就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资料还证明,IGT患者已经存在一些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眼底微血管瘤、微量白蛋白尿以及24 h血压改变等。糖尿病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性并不依赖于糖尿病病程,而是发生于

糖尿病前期,即IGT阶段,也就是在未诊断糖尿病前,心血管疾病已经开始发生了。

3糖尿病受损的自然转归

IGT的转归分为三种情况:(1)转变为糖尿病;(2)保持不变;(3)恢复正常。IGT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年转化率约为2%?14%[12]。我国大庆市调查结果显示,每年IGT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7.7 %[13]。

研究还提示有一些因素影响IGT转归,空腹血糖水平影响IGT

的转归。IGT存在胰岛素抵抗,且随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抵抗性逐渐增强,促使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的IGT向糖尿病转变[14]。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孤立性IGT(FPG6.1mmol/L,2 h PG7.8 mmol/L 但11.1 mmol/L)的糖尿病年转变率为11.5 %,IGT (FPG7.0mmol/L,

2 h PG7.8 mmol/L 但11.1 mmol/L )的糖尿病年转变率为14.1 %,空腹血糖受损(IFG)与IGT合并存在的糖尿病年转变率为20.2 %

:15]。提示未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同时具有IGT和IFG的人群中最高。

综上所述,IGT人群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点对象,在医务人员中也已引起高度重视,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改善IGT患者预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釜底抽薪”,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和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中华护理杂志,2004, 38(10):729.

2赵铁耘,李秀钧.糖尿病整治研究新理念.中国实用内科杂

志,2005,25(4): 302.

3 World Health Orga ni sati on .Defi niti on ,diag no sis ,and classificati 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 on s.report of a WHO con sultati on .Part 1:Diag no 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1999.

4王克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8, 19(5):282.

5 PanXR Li GVyHu YH et al.Effects 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 nce:the Da Ding IGT and Diabetes Study.Diabetes Care , 1997, 20:537-544.

6向红丁,王坦,孙琦,等.1989年山西忻州、北京和辽宁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1993,1:16.

7徐耀初,喻荣彬,沈靖,等.江苏省社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特征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9,18(4):228-230.

8杨泽,于普林,范钦颖.北京市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老年医学与保健,2001,7(3):142.

9刘国华.河南省自然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现况调

查.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4):499.

10向红丁.中国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医师进修杂志,2001,24 (12):21.

11陶玲玲.运动干预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作用.中国临床康

复,2004,8(15): 2912.

12钱玲.糖耐量低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02, 23(3): 230.

13潘孝仁.432例糖耐量减低患者两年的演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7(1):24.

14李玲.空腹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55.

15杜群,丁奇龙.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人群2年自然

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 (3): 223.

糖耐检查正常值

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试验前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3天。 (2)过夜空腹10-14小时。 (3)试验前禁用酒、咖啡、茶,保持情绪稳定。 (4)上午8:30以前抽空腹血,然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250-300毫升,5分钟内饮完.(若空腹血糖>15.0mmol/L或1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以100克面粉馒头替代,10-15分钟内吃完)。 (5)分别于饮糖水或吃完馒头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一次,测定血糖值。 4、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1)正常值:空腹3.9-6.1mmol/L,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11.1mmol/L,2小时下降<7.8mmol/L,3小时下降在空腹值。 (2)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 (3)了解血糖波动范围,分析糖尿病稳定程度。正常人空腹血糖波动范围为3.9-6.1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越小越稳定,反之则不稳定。 妊辰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会和正常人有些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8mmol/L;②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③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 ; ②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之间者。 妊娠糖尿病诊断参照上述标准。 糖尿病妊娠的胎儿常在胚胎发育7周之前发生先天性畸形,因此孕前早期诊断与处理非常重要。 1、病史及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比较重要,但往往是阴性的,因此出现下面高危因素时,应注意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 1)糖尿病家族史 2)经孕或产妇过去反复流产、不明原因死胎或死产、新生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畸形儿。对这些病人应进行尿糖、血糖及糖耐量测定 2、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妊娠期间还可以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及外阴念珠菌感染,症状重时出现酮症酸中毒伴昏迷。 2)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无三多一少症状。早孕时妊娠剧吐,或有念珠菌感染史,空腹血糖检查发现异常或尿糖阳性,糖尿病家族史,或不良生育史及本次妊娠过程异常而进行糖耐量试验发现

糖耐量受损

糖耐量受损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 6.1mmol/L~ 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 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 他们需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来降低血糖了.有逆转的可能. 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 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 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 吃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饭后4小时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有柚子、柠檬、西瓜、桃子、梨子、草莓。 轻微强度的运动项目有: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持续30分钟左右。步行、洗澡、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这种强度的运动和持续时间,相当于消耗80千卡的热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续10分左右。能消耗体内的热能80千卡。 大强度的运动有:长跑、跳绳、打篮球、举重、击剑等能持续5分钟左右,相当于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 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运动时间。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及迪斯科等。 每天运动至少要消耗160千卡的热量,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的目的。还要强调持之以恒。 要控制血糖,必须控制饮食,坚持锻炼身体, 定期监测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一、葡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 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医学教育网原创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

性试验。整个 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与对应的时间作图,绘制 耐量曲线。 二临床意义 1.OGTT对隐性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亦可OGTT,即只取空腹和服糖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 2.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疾病(如柯兴综合征) 有70%~80%病人有糖耐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线。 3.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 4.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低。 5.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这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二)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 1、通过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2、糖耐量受损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3、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基本因素()。 4、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5、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重要防治方法,而药物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方法()。 6、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并随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7、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保健食品或药品,一部分含有降糖药或激素,长期服用对糖尿病有好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应多吃糖尿病保健食品()。 8、糖尿病管理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其管理和教育应是连续和全面的()。 9、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0、1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 11、糖尿病的筛查首先要进行检测胰岛素和C肽()。 1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个体化()。 1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统一化()。 14、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主要由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来完成()。

15、糖尿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主要在一级医院完成;二级预防在二级医院完成;三级预防在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1、中国人糖耐量受损每年有约()转化为糖尿病患者。 A:5%;B:10%;C:15%;D:20%。 2、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糖尿病;D:特殊类型糖尿病。 3、通过筛查检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有()。 A:30%;B:40%;C:50%;D:60%。 4、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儿童;B:≥45岁的人,体质指数≥24;C:空腹血糖受损;D: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或有巨大胎儿出生史的妇女。 5、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医院的资源,而且要尽量利用()资源。 A:国际;B:国家;C:社会;D:家庭。 6、1型糖尿病的筛查主张()。 A:推荐筛查;B:推荐高危人群筛查;C:不推荐筛查;D:推荐儿童筛查。 7、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在()完成。 A:医院;B:家庭;C:社区;D:专科医院。 8、糖尿病防治管理和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

糖耐量测试及实用标准

糖耐量测试及标准 糖耐量什么是人体糖耐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对葡萄 糖的耐受能力。医院通常会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测试,如果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介于7.8至 11.1毫摩/升,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也就是说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比正常人差了。糖耐量减低无明显不适感但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定义 当人体糖耐量略有减低,大多数人可能并无明显的不适感,所以许多人不重视,也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有人说:“人上了年纪嘛,血糖肯定要高一些,又没确诊我是糖尿病,不痛不痒的干嘛要治?”对于这种侥幸心理,专家指出,糖耐量减低者虽然还不能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但往往意味着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不正常,他们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100倍,被称为糖尿病的后备军。这部分后备军最后将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正式加入糖尿病人的行列;另一种是维持现有状态不变;还有一种是通过积极治疗或饮食运动调理恢复正常。而研究结果表明,糖耐量减低者若不治疗干预,近67%的患者可转变为糖尿病。

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后超过7.8mmol/L,等于或小于 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试验法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具体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如下。

糖耐量降低诊断详述

糖耐量降低诊断详述 *导读:糖耐量降低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诊断依据:空腹血糖7.8mmol/L11.1mmol/L 由于多种疾病或因素均可引起葡萄糖耐量降低或空腹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与原发性糖尿病相鉴别。 (l)肾性糖尿:大多因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或由于先天性肾小管细胞功能缺陷,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障碍,肾排糖阈下降,病人血糖虽正常,但尿糖却为阳性。不过其葡萄糖耐量均正常,血胰岛素也正常。一般无“三多一少”症状。肾性糖尿多发生在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少数妇女在妊娠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暂时性肾糖闭低下也可出现糖尿,但须与原发性糖尿病加以鉴别。 (2)饭后糖尿:因糖类在胃肠道吸收过速,如胃空肠吻合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严重肝病等,进食后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尿糖。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正常,半小时和l小时血糖超过正常,2小时和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除肝病外,静脉注射葡萄糖田量试验正常。 (3)应激性糖尿:在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等疾患时,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尿糖。 (4)继发性糖尿病:胰源性糖尿病,如胰腺炎、胰腺切除、胰腺

癌;内分泌性糖尿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氏综合征等,可从病史和临床表现予以鉴别。 (5)慢性疾病长期体力活动减少或卧床休息者,会使葡萄糖耐量减低,但空腹血糖一般正常。饥饿及营养不良:者,体内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故也可有葡萄糖耐量降低,偶有糖尿出现。 (6)药物:某些药物可影响葡萄糖耐量,故应在试验前停药3~7天。甚至一个月以上。升高血糖的药物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生长激素、儿茶酚胶、咖啡因、速尿、胰升血糖素、消炎痛、异烟肼、尼古丁、女性口服避孕药、酚妥拉明、噻嗪类利尿药和苯妥因钠等。降低血糖药物有:他巴唑、心得安、乙醇、水杨酸盐、磺腮类药等。 IGT的干预治疗有非药物性和药物性两方面.非药物性包括饮食干预,如限制饮食摄入的总热量及脂肪成分,限制饮酒,少吃糖, 鼓励多食含铬,镁等微量元素的粗粮及新鲜蔬菜,高纤维食物.运动干预,一般应采取中度体力活动,使热量消耗增加,体型过胖者应使体重减轻7左右.事实证明,长期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有可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药物干预治疗正在世界多国积极施行之中.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磺脲类降糖药等.这些药物主要是分别通过改善胰岛素 抵抗;增加IGT患者的葡萄糖移出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并降低 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通过减慢双糖和淀粉类多糖转变为葡萄

7大因素会影响糖耐量结果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通过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增加患者的糖负荷,观察不同时间点血糖浓度的变化,同时测量血中胰岛素和c肽浓度,了解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推测胰岛分泌功能及对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糖代谢异常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目前,ogtt是糖尿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其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然而,某些因素会影响ogtt试验结果,需要我们重视并规避。 一、限制饮食 ogtt试验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小于250克/天),可使ogtt减低而呈假阳性。因此,应在试验前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对严重营养不良者应延长碳水化合物准备时间(1~2周)。一些人害怕自己被诊断为糖尿病,所以会在试验前几天尽量少吃主食,而如果主食摄入过少,可能造成结果为假阳性。所以大家在做ogtt试验前几天,要保持正常饮食量。 二、没有真正空腹 部分人觉得只要早上不吃东西测得的血糖值就是空腹血糖。而实际上空腹状态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比如说,在早上8点抽空腹血,那么就得保证前一天夜间12点后不吃东西。 三、体力活动 长期卧床不活动的人可使糖耐量受损,试验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明显升高,所以做ogtt试验前应静坐或静卧至少半小时。 四、精神因素 情绪激动可使血糖升高,因此在试验期间应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刺激。 五、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可使血糖升高,如发热、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手术等,所以大家做ogtt试验时要保证身体健康,没有发烧、感染等情况。 六、疾病 肝脏、心脏、肾脏、胰腺以及内分泌的疾病均会导致血糖的变化。为防止恶心、呕吐,可将葡萄糖稀释成25%的溶液。呕吐、腹泻都会影响试验结果,不宜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改成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七、药物 为排除药物对ogtt的影响,检查前以下药物应停用3天以上。 1.使血糖增高的药物:噻嗪类、糖皮质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利尿酸、消炎痛、氯丙嗪等; 2.使血糖下降的药物:磺脲类、双胍类、对氨水杨酸、异烟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水杨酸、心得安、丙磺舒等。 如果不清楚正在服用的哪些药物会对血糖造成影响,最好把目前服用的全部药物跟医生说一遍,来确定这些药物是否会对ogtt试验结果有影响。 说了那么多影响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哪些人需要做ogtt试验: 1.年龄大于45岁,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者; 4.反复早产、死胎、巨婴、难产、流产的经产妇; 5.屡发皮肤疖肿、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者。

糖耐量实验解读

糖耐量试验(OGTT)解读 试验程序 1、晨7~9时受试者空腹(8~10h)到检验科抽第一次血,查空腹血糖,C肽, 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2、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3-5分钟内喝完,从喝第一口开始 计时。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 3、计时30分钟时到检验科查第二次血糖。 4、计时60分钟时到到检验科查第三次血糖。 5、计时120分钟时到检验科查第四次血。 6、计时180分钟时到检验科查第五次血。 注意:1.试验前一晚至少空腹8小时。整个试验过程不要进食、进水,下午待所有结果出来后找内分泌科医生看化验单。 2.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无须绝对卧床。 3.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4.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5.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血糖参照结果:

服糖后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52.43%,以恶心最为常见,其它有胃肠不适、饥饿感、头晕头疼、呕吐、口干口麻、心慌、出汗、胸闷等,85%者症状于2h内消失,多经休息,进食后逐渐缓解,严重者给予50%葡萄糖20-40ml口服。 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1、性别(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2、服糖水速度(口服葡萄糖时间≤2min者显著高于3-5min者); 3、溶解葡萄糖水量(250-300ml 发生率低),水温; 4、其他:禁食时间,胃肠道疾病的存在、血糖水平等。 建议:服糖水速度以3~5min为宜;糖水温度应低于40℃;禁食时间以14h左右为佳;溶解葡萄糖水量250-300ml。 临床意义:1.用于糖尿病的诊断;2.用于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的判定;3.用于糖尿病的鉴别诊断(有多种非糖尿病因素及疾病可引起糖耐量减低或空腹高血糖,须与原发性糖尿病相鉴别);4.用于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相关问题请咨询内分泌科医师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_百度文库(精)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 , 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异常 (IGT,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众所周知, 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以美国为例, 从1990年到 2001年, 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 61%, 2005年糖尿病患者达 2100万。 2型糖尿病发生的增加,和超重、肥胖、体育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通过遗传易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 血糖升高。高血糖状态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有关。从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 进展到典型的糖尿病,可能需要经过好多年的时间。有数据显示,大约70%的 IFG 和 IGT 患者,最终都会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防止糖尿病前期状态进展为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医学研究课题。从 1997年到 2006年,已有 6项临床研究,来评价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能否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出现。所有临床试验的结果都显示,这些干预措施,可使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 25%-60%。其中,减轻体重和增加体育运动,或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使糖尿病发生率下降 60%。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向每一个空腹血糖受损(IFG 和糖耐量异常 (IGT 的患者都推荐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治疗?如果不是,那么,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呢? IFG 和 IGT 的定义 IFG 是指,空腹血糖在 100~126 mg/dL,而 IGT 是指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小时的血糖水平在 140~200 mg/dL。这两种糖代谢异常情况,可单独出现,也可重叠出现。很显然,根据定义,这两个疾病状态包含了两个不同的人群。 IFG 和 IGT 的发生率不一样。美国的临床数据显示, 在成人中,前者约为 26%,后者约为 15%。这两个数据在将来都会有所增加。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 这两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都有差异。例如,女性 IGT 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观察研究显示,在 3~5年后,约 2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50%患者保持在原来的血糖水平,还有 25%的患者,血糖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些胰岛素

糖耐量实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临床上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如下: 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度与对应 结果分析 (1)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口服葡萄糖30min~60min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dl);120min时基本恢复到正常

水平,即<7.8mmol/L(140mg/dl),尿糖均为(一)。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2)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200mg/dl);120min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140mg/dl)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且尿糖常为阳性。 糖尿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醇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 (3)糖耐量受损(IGT):此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在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6.11~7.Ommol/L(110~126mg/dl),120min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140~200mg/dl)之间。IGT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糖尿病。而且这些病人不易发生糖尿病所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或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出现失明或肾病,而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症,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病(冠心病或脑卒中)。 (4)其他糖耐量异常 1)平坦型耐糖曲线:其曲线特征是:①空腹血糖水平正常;②糖负荷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高。不出现血糖高峰,曲线低平;③较短时间内(一般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可由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 2)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特点是服糖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1.1mmol/L,而2h值又低于空腹水平。这是由于胃切除病人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2h血糖明显降低。 结果判断 服葡萄糖后各时限血糖或空腹血糖、高峰值与2小时血糖值大于相应年龄的正常上限者可诊断为糖尿病。如一点或一点以上血糖值超过正常上限,而未达到糖尿病标准,则为糖耐量异常。各时限血糖均在正常上限内,属正常。 临床意义 1.OGTT对隐性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亦可简化OGTT,即只取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

OGTT实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和意义 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 口服葡萄糖30min~60min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dl); 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140mg/dl), 尿糖均为(-)。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病人口服75g葡萄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适应葡萄糖的能力,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160mg/l)。这是由于血糖升高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2小时血糖接近正常,3小时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始终为高峰值,持续时间过长。 糖耐量试验的意义在于它能尽早发现轻型糖尿病病人。 试验的方法及正常值:WHO标准化的OGTT: 成人75g葡萄糖,孕妇100g,儿童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75g用250ml 水溶解,5分钟内口服。服糖前抽空腹血,服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共四次。采血同时每隔1小时留尿测尿糖。根据各次血糖水平绘制糖耐量曲线。 1、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之前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三天。 2、试验前过夜空腹10~16小时,可以饮水。 3、试验过程中禁止吸烟。 4、取得空腹血标本后,饮用含75g葡萄糖的水300mL,5分钟内饮完。 5、分别于服糖后0.5、1.5、2小时抽取血标本。 6、若血糖测定不能立即进行,血标本应放在含有氟化钠的试管中,每mL 全血可用氟化钠6mg。离心分离血浆,血浆可冰冻待测。 7、正常的血糖水平。空腹不超过6.0mmol/L,服75g葡萄糖0.5、1.5小时都不超过11.1mmol/L,2小时不超过7.8mmol/L。 8、葡萄糖耐量减低。应具备以下三条:即 ①空腹血糖<7.0mmol/L; ②OGTT中服糖2小时血糖>7.8mmol/L,低于11.1mmol/L; ③OGTT中,服糖后0.5、1、1.5小时三点中至少有一点血糖≥11.1mmol/L。 9、空腹血糖≥7.0mmol/L,临床已诊断糖尿病,则不再作OGTT。 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可超过7.8mmol/L,可等于或大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糖耐量受损(IGT) 糖耐量受损(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进展

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和糖耐量实验

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对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β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既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1、C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它的临床意义是: (1)测定C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 (2)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3)可鉴别低血糖的原因。若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手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原因所致。 (4)C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胰岛素瘤血中C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组织,若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空腹1h 2h 3h 正常 0.38±0.15 1.38±0.47 1.06±0.58 0.52±0.25 1型DM 0.06±0.04 0.13±0.11 0.18±0.23 0.09±0.11 2型DM 0.62±0.35 1.11±0.77 1.33±0.79 1.08±0.81 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本试验做法与注意事项均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同。已确诊为糖尿病可吃含面粉100克的馒头,未确诊者用75 克葡萄糖。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随血糖的上升,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迅速上升,高峰一般在服糖后1小时出现且为空腹值的5-10倍,然后逐渐下降,至3小时应接近空腹水平,即胰岛素释放试验与糖耐量试验同步。 1、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三种类型: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 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临床上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一、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度与对应的时间作图,绘制糖耐量曲线。 二、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不同年龄段糖耐量结果的血糖值上限(mmol/L)【时限(分)年龄】 40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空腹 6.9 6.9 6.9 6.9 6.9 30′11.111.111.411.5511.9 60′10.5410.5411.111.5512.2 120′8.338.338.68.889.16

护士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十五届护理大赛初赛理论试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心绞痛是主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的变性、渗出和增生,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被动体位是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为减轻痛苦而被迫采取的某种姿势。() 4、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因对消化道有刺激,应在饭后服用。() 5、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称为每分钟肺通气量。() 6、长期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 7、有伤口的破伤风病人应严格隔离。() 8、瞳孔呈垂直椭圆形散大是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之一。() 9、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 10、孕妇血液中存在IgG血型抗体即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11、传染病房的隔离衣、口罩、帽子应每天更换1次。() 12、新生儿的长骨骨髓腔、骨松质的网眼内全是红骨髓。() 13、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是护士的三级预防任务之一。() 14、嗜铬细胞瘤病人如诉头痛加剧,往往是血压突然升高的前兆,应检测血压。() 1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是:空腹抽血1次,口服葡萄糖75G后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180分钟时各抽血1次测血糖及胰岛素。() 16、输血不畅时适当调整针头位置或挤压输血器以通常静脉通路。() 17、静脉补钾的原则中不宜过多一般以每日不超过5克。() 18、在药物保存时对于氯化钾的存放要求单独存放用红笔醒目的标清以防出现严重的差错。() 19、在抢救患者时因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 20、治疗室的空气培养需每月进行一次。() 21、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如遇有家属不满意时超出自己解决能力范围应及时报告护士长或科主任。() 22、输血最好在领出血液30分钟内输注并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 23、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应先抽取长效的在抽取短效的。() 24、青霉素过敏时应在护理记录、体温单、病历夹、床头卡上均体现。() 25、新标准规定一级护理的患者应每小时巡视一次。() 26、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和空气栓塞。() 27、、护理操作前后洗手可避免病原菌经过操作者的手传播,以达到保护患者和护士自身的目的。() 28、压疮发生的压力因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29、.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30、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应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A、12g B、10g C、8g D、6g E、4g 2、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5次 B、10次 C、18次 D、20次 E、25次 3、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收缩压高低的是() A、每搏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弹性 E、循环血量/血管容量比例 4、关于食管的狭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糖耐量受损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糖耐量受损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群胰 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袁国跃,周丽斌陈名道 【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 人群1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28例、IGT者31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1例,均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微小模型技术结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FSIGTT),分别用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 , △ I30/ △ G30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AIR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 微小模型技术结合FSIGTT检测;同时测定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 和腰臀比(WHR)检测空腹状态下血脂、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结果:(1) 2型糖尿病组的AIR[27.4(-2.5?76.5)mU/L]显著低于正常组(270.5 士128.3) mU/L 及IGT 组(213.3 士 154.4)mU/L(P0.01),正常组与IGT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 2 型糖尿病组的厶I30/ △ G30(1.1 士0.6),HBCI(3.8 士 1.0)显著低于正常组(分别为 2.7 士0.9,4.2 士 1.0)及IGT 组(分别为 2.5 士 1.0,4.9 士 1.7)(P0.01),而后两组间△ I30/ △ G30,HBCI均无显著差异。(3) AIR

与 A 130/ △ G30,HBCI,胰岛素,BMI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血糖、年龄、HbAlc胰岛素敏感指数(SI)显著负相关(P0.05?P0.01)。在校正年龄、BMI 后,与 A I30/ A G30,HBC、胰岛素(30,60,120,180 min)仍显著正相关,与各时间点血糖,HbA1c显著负相关。⑷ 以AIR 为应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有BMI, A I30/ A G30 进入最后的方程(r2=0.656, P0.01)。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AIR 显著降低,而HBC、特别是A I30/ A G30与AIR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是用来评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较为简易的方法。【关键词】糖耐量受损;2型糖尿病;急性胰岛素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first 拟phase insulin secretion i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and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Methods : A total of 90 subjects[twe nty 拟eight no rmal con trol(NC) subjects, 31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and 31 patients with n ewly diag no 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 un derwe nt 75g oral glucose toleranee test and insulin 拟modified reduced sample number(n=12) of Bergman ' s minimal model method with freque ntly sampled in trave nous glucose tolera nee test(FSIGTT)」nsulin secretion was determined by Homa [3 拟cell function index(HBCI), A I30/ A G30 and acute insulin resp on se(AIR)to glucose, respectively.Mea nwhile the anthropometr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body massindex(BMI) and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早相分泌在正常人中的生理意义 正常人体中葡萄糖刺激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包括基础(吸收后)和刺激后(餐后)两种状态,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它的双时相分泌。早在1968年,Donald等人在离体大鼠胰腺葡萄糖灌注1h的试验中就观察到这个现象: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速度快,从第3min开始持续约2min减弱,随后是胰岛素缓慢释放的第二时相,持续到葡萄糖灌注的结束。同年,Cerasi等用葡萄糖输注试验将健康个体同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现人体中也存在双相的胰岛素分泌,并观察到IGT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或完全消失。 在空腹的非糖尿病受试者中,胰岛素呈规则脉冲式分泌,每12~15min一次,葡萄糖是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因素。在正常人体中,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的信号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其动力学特征是胰岛素的双时相分泌。正

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快速分泌相包含不同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当静脉注射葡萄糖后,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min 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峰值很高可达250~300mU/L,持续5~10min 后减弱,即使通过静脉继续维持葡萄糖浓度也是如此。该快速分泌相称为第一时n相。第一时相在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可诱发,是较好地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其生理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抑制血糖的升高。第二时相为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min左右。持续数小时,直到刺激消失,或血浆葡萄糖回落至基线水平。第二时相释放的胰岛素大约占B细胞胰岛素储备的2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显示的是葡萄糖促使来自储存在B细胞中分泌胰岛素颗粒的迅速释放,第二时相分泌除了来自储存的分泌颗粒外,还包括不断新合成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消失,常低于 50mU/L,由于第一时相异常导致血糖升高,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分泌峰值时间向后推移。随着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第二时相可无峰值出现,最后基础分泌也逐渐消失。因此,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受损是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的最早标志之一。影响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 高热量饮食

糖耐量异常该如何注意饮食和运动

糖耐量异常该如何注意饮食和运动 一、血糖正常值标准:(以下血糖单位均为,餐后均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空腹(未进食超过小时,早晨点未进食前血糖值,建议起床后点检测) 正常值:;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以上 、餐后小时(建议饭前别喝汤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正常值:不超过;糖耐量受损:;糖尿病:以上 、餐后小时 正常值: 、餐后小时 正常值:恢复到空腹水平 空腹血糖和餐后小时为指导性监测数据,餐后小时,餐后小时为参考性监测数据,随进食地食物不同有比较大波动,如果进食了较易吸收地高糖食物餐后小时血糖较高,如果进食了较难消化地食物餐后小时地血糖较高也是有可能地,但再高也不能超过. 二、糖尿病判断标准: 以下情况之一,判定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于(应检测次以上确诊) 、餐后小时血糖大于(应检测次以上确诊) 、次以上随机血糖大于(应根据个人血糖峰值多次检测确诊,餐后小时,小时均属于随机血糖)

以下情况判定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值为 、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异常):餐后小时血糖值为 糖尿病前期饮食与运动应与糖尿病患者相同,数据统计糖尿病前期不加以控制年内将有一半以上转化为糖尿病. 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地饮食 、糖尿病应严格控制糖及淀粉类地摄入量,早餐不要吃稀饭,中餐及晚餐以大半小碗饭为宜.如果较饿,两餐之间可以加一餐水果餐. 、杜绝吃零食地习惯,尽量不吃甜食,不喝任何饮料.(副食、饮料均含有添加剂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抽烟,不喝酒. 、多喝水,可适当喝绿茶和补充维生素族及维. 、睡前半小时可以喝一杯牛奶,有效改善睡眠同时降低黎明反应引起地高血糖. 四、糖尿病吃水果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应该遵循一下原则: 推荐选用:每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克地水果,包括黄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猕猴桃、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 慎重选用:每克水果中含糖量为-克地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