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2016、5、11

教学内容:P58例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ABC层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AB层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AB层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填一填

2元5角=( )角 45角=( )元( )角

1元9角=( )角 75角=( )元( )角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挂图,教学例7

周末,妈妈与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瞧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瞧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您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妈妈的话就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例7主题图

您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不?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探究问题,寻找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2)学生汇报

方法:算一算

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

(3)小结

三、课堂检测

1、P58“做一做”

A、B、C层学生全做

2、练习十三第4题

A、B、C层学生全做,C层学生说说理由

3、练习十三第8题

A、B层学生必做,C层学生选做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知识您学会了不,学到了一些什么?愿意与我们分享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在让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体现关键词“正好”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重点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尝试——调整、有序罗列,尤其就是当数据较大时,这两种策略会非常有效。通过练习来瞧,学生都已掌握,也顺利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人民币教学反思

反思一: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逐个出示每张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它们各是多少,并说说辨认的方法,加深他们的印象,既而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我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学生同桌讨论结果,合作交流。继续使用情境,利用情境中的营业员阿姨给出结果:10角就是1元,使学生明确1元=10角,元、角之间的进率。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角=10分。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可以和你换几张5角呢?如果老师要和你全部换2角的,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想想做做4。这一题提供了4种文具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购物的经验,进一步体会1元的实际价值。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1)1元钱买1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购物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出如果让你用1元钱买一件文具,你想买什么?怎样买?让学生说一说。(2)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着重强调是哪几件,让学生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提问1元钱能不能买2枝铅笔?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认钱,拿钱,付钱,购物等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 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反思二: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研究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在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

人教版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6元3角-2元=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3角=7元5角-2元4角=6元3角-1元1角=4元1角-1元1角=8元2角-1元2角=3元5角-1元4角=8元5角-2元= 13元9角-1元= 6元8角-2元8角=7元8角-3元= 5元6角-2元= 3元9角-7角= 5元1角-1元1角=9元3角-1角= 8元2角-4元2角=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3角=6元3角+5元4角=9元1角-9元= 3元6角-2元4角=6角+1元9角= 3元3角+4元2角=2元2角-1角= 6元5角-1元=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5角= 10元8角-7元8角= 6元3角-2元= 7元3角-5元=()元() 角 4元2角+5角=()元() 角 3元6角+3角=()元() 角 6元9角-6角=()元() 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二、简单的计算: 5分+3分= 分 5角+2角= 角 2元+10元= 元 5分+5分= 角 5角+5角= 元 13元+7元= 元 5分+7分= 角分 2角+9角= 元角 7元2角+3元= 元角 9分- 4分= 分 8角- 3角= 角 20元- 10元= 元

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 5分= 分 7元5角-1元5角= 元角1元2角+2元=

1元-5角= 四、计算 6分+3分=( )分 8角-4角=( )角 2角+4角=( )角 5分+5分=( )角 4元+5元=( )元1角-5分=( )分 3角5分+4角=( )角( )分 6角9分-6分=( )角( )分 4元2角+7角=( )元( )角 8元3角-5元=( )元( )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 70角=()元 3元6角=()角 23分=()角()分65角=()元()角 二、在 里填上“>” | “<”或“= ”。 50分 角 4分角 1元角 3角分 7元角 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 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65角=()元()角 3元6角=()角 70角=()元23分=()角()分 5、计算. 二、在()里填上“>”|“<”或“=”。 10分()1角54分()54角 1元()9角 3角()31分 70元()70角6元8角()7 元 .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以下是关于《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这一周多主要让孩子认识了人民币,没想到会这么困难!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还是晕晕乎乎的!好郁闷!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

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 电子教案(一下册)

1、使学生初步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和加、减计算。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复习 1元=()角 1角=()分

1元=()分 4角=()分 60角=()分 8元=()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5. 课件出示例5: 教师:这是几元几角?(1元2角)1元可以换成多少角(10角)那么1元2角是多少角? 这里可以让几名学生回答,答对了,可以问一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教师向学生引导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再加上2角,等于12角。 师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 问:你们见过用小数表示的物品价格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人民币的小数表示方法: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学生试着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 (1)做教科书第50页上“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师巡视,再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3题,看看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3)练习九第4题,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4、教学例7。 出示例7挂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试着列式。 教师提问几名学生5角加8角等于多少.可能大部分学生回答5角加8角等于13角.接着教师提问:13角是几元几角? 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提示。再请同学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题意,再独立完成填空,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5题:同桌进行合作,哪两件物品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课后练习:做练习九的第6~9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你们会了吗?以后买东西会算了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专项训练(40道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专项训练(40道含答案)1.一支铅笔9角,一支钢笔5元9角。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支钢笔8元,一个笔记本6元。李老师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 3.小伟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多少钱? 4.一支钢笔8元,一个笔记本6元。李老师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若李老师有12元5角,还差多少钱? 5.购物。 (1)买一个和一个,一共要付多少元? (2)买一辆比买一个要多花多少元? (3)乐乐想买一个,带了2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4)妈妈给可可买了一盒,付了50元,找回了10元,这盒多少元? 6.请问要将下图所有物品买下需要多少元?

7.1个打火机8角钱,请你在拿出人民币件数最少的情况下付款,并写出如何付款 8.一个篮球70元,一个足球25元,小明要买足球和篮球,请问带一张 够吗? 9.一本书5毛钱,请问一张能买多少本书? 10.一支笔3元5角,一个橡皮擦1元,小明要买这两样东西,请问带5元够不够? 11.小伟有4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4角,还剩多少钱?

12. (1)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2)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13. (1)1张可以换________张。 (2)1张可以换________张。 14.购物 (1)小猪选了最贵的两种零食,它要花________元________角。 (2)小乌龟选了最便宜的两种零食,它要花________元________角。 (3)米奇也买了两种零食,一共花了5元5角钱,它可能买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庐山路小学王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 =10 分。 2 .通过猜钱和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物品若干(标上不同的价格)。 每组一个钱篮(内装1 角、2 角、5 角、1 元面值的人民币)。生准备-5 元至一 分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猜他是谁》 二、情景引入,揭示和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看学生照片,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 ,钱在中国还叫“人民币” ,板书课题,生读课 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一)、认识人民币 1 、学生全班交流:孩子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啊?通过交流,使全班孩子对人民币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钱上有图案、颜色、花纹 2、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人民币上有“国徽” ,对孩子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用钱的教育。

3、猜猜我手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老师带着孩子逐步认识人民币上颜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汉 字,从而体会到认识人民币要找到主要特征。 4、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认识:5 元、2 元、一元、5 角、1 角、5 分、2 分、1 分、6 角、8 元、 一元5 角。在认识2 元时,看它的的背面,了解如果从人民币的背面来看,该怎么看?并对2 元和2 角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上不是有2 就是2 元。认识6角和8 元时,让孩子对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得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对人民币按照质地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 5、认识盲文 (二)、买橡皮擦,学习“元” 、“角”、“分” 1、出示橡皮擦和橡皮擦的标价签,认识商品的标价签,看得懂标价签的信息,知道商品 卖多少钱。 2、小组活动: (1)请组长一张一张地拿出来,带着大家认识这些人民币。 (2)然后小组内商量:要买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应该怎样付钱?关键是,怎么让你们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拿到合适的钱。 3、学生汇报,老师把4 种卖法都贴在黑板上。 (1 )用1 元钱 (2 )5 个2 角 (3 )2 个5 角 (4 )10 个一角提问:他用的是一元钱买到橡皮擦的,但那三个小朋友用的是10 角钱,为什么也能 买到 了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从而使孩子认识到一元=10 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观察老师一元钱的拿法。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及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算理。 教具学具: 模拟人民币课件商品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请你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生: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2分、1分。 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模拟人民币。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元、角、分。

师: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1元=10角 1角=10分 师:真棒!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尝试探索 教学例5 师:棒棒糖1角钱一个,思思用1元2角钱可以买到多少根棒棒糖?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生:因为1元=10角,所以1元2角=12角。可以买12个棒棒糖。 明明的存钱罐例有18个1角的钱,他想换成整钱,明明可以换到几元几角呢? 生:因为18个1角就是18角,18角里面有一个10角,和8个1角,10角就等于一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非常好。在我们生活中像这种换钱的情况非常多。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去看看。 练习:我会换 1.做一做第一题 2.练习十三第一题 教学例6 师:我从超市买了一些小礼品,请同学们帮我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出示:蓝气球 5角红气球 8角

师:我一共要付多少钱?用什么方法做? 生:用加法5角+8角=13角 师:板书5+8=13(角) 13角=1元3角 出示黄花1元,红花6角。 师:黄花比红花贵多少?在比较商品价格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生:注意单位的统一。 师:那在这里我们怎样将单位统一呢? 生:黄花1元=10角黄花比红花贵 10—6=4(角) 出示问题:买一朵黄花1元和一只小鸟3元1角,一共花了多少钱?师:这一题我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运算时单位的统一。 师:我们在做运算时必须保证单位的一致性。只有相同单位的量才能做运算。所以这里1元应该加到3元里。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三、内化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 9角-2角=()角 7角+6角=()元()角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怎样计算商品的价格,那我们就去商场里逛逛买点东西好不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换算人民币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换算人民币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 教学过程: 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 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看,它是谁? 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播放音乐) 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它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货币,一直使用到唐朝。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不在使用五铢钱,而是铸通宝钱,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到了宋代,商业发达起来,为了方便购买货物,人们希望出现携带方便的货币。于是在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这就是最初的纸币。到了清朝,纸币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长得差不多了。 (设计意图: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翁晓娜 2016年4月“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这个经验都是零散的。记得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基于这样的理念,备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前,我又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不仅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还发现多数学生在买东西时付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较难。就这样,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准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还不错。把成功之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学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课人:李曼曼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前面的学习,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以及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⒊情感目标: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购物中简单

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应该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人民币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因此,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空空无物,需要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以情景教学法、模拟活动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而学习简单的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求知欲,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活跃,根据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学法:自主合作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充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倾听为辅”的教学理念,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法: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黎家勇 一年级同学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

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根据人民币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活动准备: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照片,情境图,人民币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由照片导入 教师出示照片。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一看图片里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分别说一说图片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教师: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用到钱,谁能说一说,钱有什么作用呢?什么时候需要用到钱呢? 幼儿交流讨论,说一说都什么时候会用到钱。 二、探索新知,认识人民币 1.了解人民币 教师:你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元、5角、1角的纸币,1元、5角、1角、1分、2分、5分的硬币) 教师:我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人民币,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小朋友听,看看谁认识得最多。 幼儿分组交流。 教师:哪一组的小朋友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认识的人民币? 小组代表介绍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并将其展示在黑板上。(对人民币上的繁体字,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要正确地识别人民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你们真棒,我们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3.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强化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谁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呢?然后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分类的? 幼儿分组尝试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类的交流并进行总结。 教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对,将人民币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课人:李曼曼尊敬得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得内容就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得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就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得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人民币得商品功能与在社会中得重要作用。经过前面得学习,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得单位以及进率得基础上进行教学得,通过这部分知识得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数得概念得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得密切联系,从而为后面得学习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得作用。 二、说学情。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得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得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得人民币得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得简单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得过程,积累解决问题得方法与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⒊情感目标:沟通生活与数学之间得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得应用价值。 为了能使学生比较顺利得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得重点与难点 本课得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得人民币知识解决购物中简

单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就是理解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得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得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得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得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得学习热情,就应该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人民币就是瞧得见摸得着得特殊商品,因此,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空空无物,需要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得就是以情景教学法、模拟活动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得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得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得简单计算,进而学习简单得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得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得积极状态,培养学生得思维能力。 2、学法 一年级得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求知欲,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活跃,根据学生们得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学法:自主合作法改变学生得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得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充体现了“以学生得学习活动为主,教师得组织、引导、倾听为辅”得教学理念,对新型师生关系得建立有重要意义。给学生充足得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法:让她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得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得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得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下面以的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认 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见过人民币,根据学生的生活 实际,所以我把认识的重点定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 比较难理解的,教材中人民币的兑换是用文字题方式出现的,而 我则把它容入学生的购物活动中,其实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方法付钱,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先学会小面额的,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标》指 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 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 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

个合作者和引导者、 质疑解难者,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 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自学重点的出示方式可以多样, 如小黑板、幻灯片等,要让 每一位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另外,课文的中心思想, 不能在自学 重点中出示,而应该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方法, 个人自学、 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之后,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所感悟到的, 其感受则因人而异。 的话语,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生满脑子的“为什么”,所以,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环节,我为学 生创造机会,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进入更深的境界, 也许有的问题是老师都解决不了的,这不更加体现了学无止境 吗,或许还是吸引学生永住直前,不断探索的动力呢。 细读新课标,发现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式学习, 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 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 另外一个就是人人都来动手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 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在 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 对于每个孩子的真情告白, 都给 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 “你们真了不起! ”等充满激情 信心十足。学无止境,进入了最佳学习习状态的学生, 往往会产 节课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研讨课教案_15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人民币换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元角分一一一一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5角4分角1角3角31分 7元7角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5、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6、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7、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8、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9、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0、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1、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1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13、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4、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5、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6、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8、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9、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2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21、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22、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四、看你能写出几种付钱的方法。(如:3张10元+2张2元=34元或画表格(没讲过)选择) 一个台灯65元可以怎样付钱?一个足球37元可以怎样付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培智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时俱进,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为此,在培智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1至10的加、减法,了解1至10的数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认识人民币》这一课。 一、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智障学生特点和理解水平,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为目标,以便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弱智儿童一般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且发展速度缓慢,大都不善言谈;这些孩子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吃,吐字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缺陷,有羞怯心理表现或者任性、多动的毛病。在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过程中,有的智障儿童认真观察,有的却在用手搓人民币玩,教师发现并没有狠狠批评他,他在玩人民币证明他对这节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只是没有按老师要求来,教师只是轻轻摸摸他的头,指指别的同学怎样观察人民币的,然后和他一起观察。 三、陶行知根据“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是—“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智障教育的教学原则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情景性原则。它

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情景,而且也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育活动。因此,二者都强调“用生活来教育”,“小银行游戏”,“猜猜看游戏”,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气氛很活跃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弱智儿童也不例外。在教学活动开始时笔者就出示一套人民币,学生很快反应出这就是钱,以吸引弱智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这有利于补偿他们反应迟钝,感官范围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陷 五、认真关注个体差异,给以这部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教案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二节简单的计算。 教科书第57页例5例6的内容,做一做第2题,及教材59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在购买不同价格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3、培养生活技能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例5、例6主题图,口算卡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生活用品及文具图片。 学生准备: 学具钱 教学重、难点: 1、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2、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0+3=10+4=50+7=26-6= 30+5=70+2=40+3=84-4= 2、口答(ppt出示) (1)、3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3)、18里面有1个()和8个()。 (4)、1元=()角40角=()元 1角=()分30分=()角 回答正确的学生全班鼓掌表扬,不仅可以吸引大家的眼光,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提问:一共是多少钱? 引导学生说出并在黑板板书:1元2角 师提问出示:1元2角=()角(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想:1元=10角 10+2=12(角) 所以1元2角=(12)角(全班齐读) 2、出示:18角=()元()角 指名学生填空并说说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即时练习 2元5角=()角34角=()元()角 4元7角=()角28角=()元()角 指名上台填写,其余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都完成后全班交流总结。 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例6 出示例6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逐题解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⑴5+8=13(角)13角=1元3角 ⑵1元=10角10-6=4(角) ⑶1元+3元1角=4元1角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等式,小结并强调:进行元、角之间的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板书:角加角,元加元 三、当堂检测 1、基础练习 完成书上第57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帮助分析题意,并引导学生逐题解答;第(3)小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3+9=12(元) 2元2角—1元=1元2角 2、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59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