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阿德勒疗法

案例-阿德勒疗法
案例-阿德勒疗法

一、基本资料

小乐,男,18岁,高三学生,初中成绩优异而被免试免费到重点高中,但学校有新政策:一旦成绩倒退严重,不能全免学费。后小乐因最近考试倒退到500名而不愿上学,在家中已有两个多月。父母对其多次劝说无效,父亲放弃,母亲因此绝望而自杀,幸被小乐及时发现自杀未遂。后小乐因此为了母亲保证返校,但数日之后又回到家中不愿上学。

父亲报告:父亲认为小乐从小就比较聪明,且个性就比较好强。小时候在跟弟弟下象棋一旦输了,就会默默流泪,并不愿意再下象棋。父亲认为高考前每个人都是有压力的,认为小乐的这次不愿上学不是压力造成的,是在逃避紧张的学习。

母亲报告:母亲认为小乐从小也是比较聪明的,成绩一直非常棒。对小乐这次不去上学很失望,给其打击比较大。同时,母亲认为小乐的父亲在多次劝说之后已经放弃,并感觉无能为力。学校一直催促母亲做决定(小乐是上学还是休学),在学校的再次催促下,母亲在绝望中选择自杀。

小乐报告:小乐承认自己虚荣心一直很强,也曾多次尝试着改变,并觉得很难。给自己做的压力分析中,自己给自己的占所有压力50%,家庭占30%,学校20%。父母曾多次对他说家中几代人未出过大学生,而弟弟成绩比较差,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小乐还认为自己比较聪明,应该在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不能接受最近考试倒退到500名,因此放弃上学。

二、案例分析

虚荣心没得到满足,个人挫折承受能力差,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条件差,父母给其压力,自己对压力的认识,

1、自卑心理: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个体向自己和他人暂时表面自己无力以社会有益的方式解

决具体的困难。小乐在面对成绩倒退的时候有暂时的无能力,不敢面对,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卑,自己不能解决这个困难。并且小乐一直都没有面对自己的自卑,比如在其小时候跟弟弟下棋输了之后,自己逃避下棋,逃避自己在下棋中的困难。在这次考试倒退之后,前10名的同学都被老师叫去照相,他都觉得同学们都在看他,此时他是很自卑的,很在乎同学对他的看法。

2、追求优越:

3、生活风格:在阿德勒看来,对于优越和完美的追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达到目标的过

程中,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涉及个体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有关生活风格的问题。阿德勒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小乐的生活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其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即是成绩要优越和稳定,对这个目标的看法给其带来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过大,以致于选取一种逃避的方式。

4、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根植于每个人的潜能之中,因此

要先发展起社会兴趣,才能形成有用的风格。在小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兄弟俩的期待不同,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小乐身上,从而让小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忽视了对其社会兴趣的培养。

三、诊断

1、从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2、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3、从阿德勒理论进行分析

四、咨询构想

1、建立合作的咨询关系

2、探索个体内在的动力(分析与评估) 3 通过解释解释顿悟

4帮助来访者重新定向

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来访者主要信息: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一、问题探索阶段 来访者只有一位好友,而且高一后关系开始冷淡,自己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他敏感的认为好友总是在打击他,但他又很在乎好友,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并且在生活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从以上来访者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心理自卑,面对挑战主要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自己不自信,害羞,敏感,焦虑。 来访者主要表现出: 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②除了至亲之外,只有一个好朋友或知心人; ③行为退缩; ④心理自卑; 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⑥过多的忧虑及担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二、目标设定阶段 针对来访者,通过以上分析,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来访者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努力了就好。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让来访者相信自己。

箱庭疗法课程

箱庭治疗师必修之箱庭实操技能课程招生简章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掌握一套拿来就能用的模板?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工作中自由挥洒游刃有余? 您是否希望去参透一套理论深厚,变化非凡奥妙无穷的咨询技艺? 您是否希望见证到箱庭理论的实践,能够应用处理心理冲突实现自我的整合? 您是否希望能独立操作箱庭疗法来解决常见的各类问题,让周围的人们因你的箱庭疗法而获益? 【课程定位】 一站式成为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补充完善整个箱庭课程的操作流程、理论落地。 课程定位/种 类张日升老师箱庭初级张雯老师(张日升老师钦 点弟子)箱庭实操 张日升老师箱庭中级 课程意义带你走进箱庭世界,感受 大师风采,助你打下坚实 基础。 非常具体得教会怎么做, 箱庭疗法理论和技巧的 细化、流程化、规范化。 传授更加深奥的箱庭技巧与 理论基础,帮你打开心门, 迈入新境界。 课程定位箱庭/沙盘打基础必学课 程希望用箱庭实际操作,问 题解决的必学课程 想要深入研究咨询,应用箱 庭技艺的必学课程 课程收获了解箱庭世界的“道”, 理论学习,专业提高,实 务技术。 一套完整的箱庭技术操 作模板,系列问题解决的 参考方案。 箱庭应用报告,个案督导, 精神分析、无意识理论与箱 庭的精髓探索。

【成长之路】 箱庭实操技能课程是: 一站式成为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学员成为箱庭疗法治疗师可实现: 用箱庭基础理论理解与用箱庭思维表达作品; 独立完成箱庭个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独立完成箱庭团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解决箱庭疗法在个体咨询、学校咨询、家庭咨询的常见问题; 箱庭疗法咨询案例的总结与汇报、箱庭疗法针对不同类型问题与案例的解决方案。 学员成为优秀的箱庭疗法治疗师的关键: 理论+技艺+实战+领悟 三次课程分别可帮你实现的: 箱庭疗法初级:入门+理论+部分技艺 箱庭疗法技能:技艺+实战+应用 箱庭疗法中级:深化技艺+应用+点拨助你领悟 【课程对象】 心理咨询师;学校德育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医院心理医生;箱庭疗法爱好者。 箱庭疗法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老师获得单位认可、学校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 箱庭疗法也是心理咨询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每个咨询师都应该学习的技术。 箱庭疗法技术实操课程也会帮助医院的心理医生、爱好者切实掌握实用技术 【学员收获】 个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团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能够立竿见影得实现咨询技能操作的突破; 箱庭实施操作中常见问题的提醒、汇总、解答; 学会在咨询中恰如其分的使用不同形式的箱庭疗法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行为治疗方法系列之三:行为塑造法

行为治疗方法系列之三:行为塑造法(shaping)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级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即强化),以促使增加出现期望获得的良好行为的次数。有人认为最有效的强化因子(即奖励方法)之一是行为记录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时所取得的进展正确记录下来,并画成图表。这样做本身就是对行为改善的一种强大推动力。根据图表所示的进展,治疗者还可应用其它强化因子,当作业成绩超过一定的指标时即给予表扬或奖励。此外,还可采用让患者得到喜爱的食物或娱乐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新的行为,以取代旧的、异常的行为。为了使治疗效果得以保持和巩固,在应用这一治疗方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帮助患者把在特定治疗情境中学会的行为转换到家庭或工作的日常生活现实环境中来。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孤独症儿童说话,改善或消除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肥胖症及其他神经症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改善或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和工作的行为;在社会教育中,可用于对低能者的训练以及用于治疗某些性功能障碍等。 案例: 对教养方式不良引发孩子行为偏差的矫正——家庭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对心理咨询的一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母亲管教方法太随意和期望值太高,造成孩子不良行为。报告的内容主要为来访者的一般资料、主诉和他人陈述、检查所见以及对该案例的诊断与评估、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的过程与效果评估等。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作者主要使用了认知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解释,让来访者家长明白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改变管教态度及方法;运用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理论,通过儿童学习能力训练和使用“代币制”的方法进行儿童行为矫正,重塑孩子正确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使她的性格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教养方式行为偏差矫正 一、背景资料 一般人口学资料:田某,女,7岁5个月,小学二年级。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原理与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摘要:人本主义疗法,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而创立,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应当注重提供良好的咨询气氛,给来访者以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和准确共情,调动来访者自身的潜力,开放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经验世界,从而迈向自我实现的境地。人可以独立自主、自我引导自己的生活,无须凭借心理分析和行为指导即可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的中心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动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疗法理论方法 一、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概述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该治疗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做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进一步发展,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由此形成了社会工作领域重要的治疗模式。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是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二是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

√一个沙盘疗法治愈典型焦虑症的真实案例

一个沙盘疗法治愈典型焦虑症的真实案例 紧张、心慌、如坐针毡、手心出汗……两个月前,28岁的公务员小赵一坐到办公桌前,就开始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看到领导时,就更加烦躁得想逃。 在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有一间沙盘治疗室,里面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面被刷成蓝色,四边用木条包围起来,里面装满白色的细沙。这就是沙盘。治疗室三面墙壁有三个书架,上面摆满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各种人物、动植物、武器、运输工具、房屋模型等,这些小东西,是供咨询者在沙盘里摆设用的。 最终治好小赵焦虑情绪的,是沙盘测试疗法。心理医生介绍了小赵前来治疗的整个过程 第一次:9月25日 那天小赵犹豫着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四下里张望了一下,才进来。 黑眼圈,暗暗的皮肤,头发干净却凌乱,身高1.75米左右的小赵看起来一点也不挺拔,弓着腰坐到我的面前。 “我最近不知怎么了,一走进办公室就眼睛发花、胸闷心慌、手心出汗……”小赵显得很不安,不停用手掌来回搓着大腿,眼神飘忽。 “领导老是叫我加班,占用我周末休息时间……”他眉头紧锁,想表达,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急得站起来在治疗室里焦虑地来回走。 “对不起,我坐不住,我现在浑身都不舒服。” 当时小赵给我的初步印象,是有很强的焦虑情绪,坐立不安,缺乏安全感。 他这样的情况,很适合进行沙盘治疗,这是一种非语言表达自我的方式,对引起他焦虑的事件不直接涉及,又能通过沙盘的摆放来将他的内心投射到外界。 我把小赵带到沙盘治疗室,请他自由发挥,在沙盘里摆下自己想摆的场景。(进行沙盘治疗的咨询者,第一次摆的沙盘很多时候并不能反映他的内心,可能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会带着伪装,摆放出一个很和谐美好的场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治疗,因为沙盘的摆放并不是“一摆定终身”的。) 小赵摆放的第一次沙盘,是一副惨烈战争场面,沙盘被篱笆隔成两边,两边放满了凶狠的猛兽、面目狰狞的男人、持枪打仗的战士和翻倒的飞机与船只。 小赵的这次摆放并没有刻意掩饰。 我尝试着问他,是不是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像是场战争。我想,假如我的判断能得到他肯定的回应,那他的情绪就会像泄洪一样倾吐出来。

认知行为疗法及案例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与案例分析 尹童20120403006 一.概述 认知行为治疗师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有以下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认知改变,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行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二、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简称(CBM)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CBM假设痛苦的情绪通常是来自于适应不良的想法。然而,与合理情绪疗法之间也存在区别。合理情绪疗法在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和更具有对抗性。梅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则更多地注意帮助求助者察觉他的自我谈话。治疗过程包括交给求助者做自我陈述与训练他矫正给自己的指导,从而使他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练习自我指导和期望的行为。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一些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强迫和攻击行为、考试恐惧和演讲恐惧。 在梅肯鲍姆的疗法中认知重组起着关键的作用。梅肯鲍姆认为认知结构是思维的组织方面,它似乎监督和指导着想法的选择。认知结构就像一个“执行处理者”,它掌握着思维的蓝图,决定什么时候继续、中断、改变思维。 梅肯鲍姆提出,“行为的改变是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及随之而来的结果。他区分了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这个三个方面都相互交织在一起。他认为只关注一个方面将被证明是不够的。 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积极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幻灯片1 性梦非真——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某男,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从没有和哪一个女孩子特别亲近。然而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梦中居然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 梦醒后他愧疚不已,感到犯了乱伦的罪过,无颜面对他人。后来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和班中的女团支书发生了关系。潜意识中似乎在证明什么,他不相信自己道德如此败坏,竟这样下流无耻,担心团支书因此受到伤害,以至于不敢面对她,只要她在教室,他就看不下去书,如果单独与她不期而遇,一天便会心神不宁,强烈的罪恶感使他不能安心学习。他担心自己要变成性犯罪分子,有时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为什么会如此不正常。心理的负荷使他不敢入睡,生怕“旧梦重温”,讲又讲不出口,想也想不开,忘更是忘不掉,万般苦闷中他走向咨询室。 幻灯片2 ●[原因分析] ●使这位大学生苦恼不已的梦叫做性梦。这位大学生之所以不能自拔的原因 是荒诞怪异的梦中带有乱伦性质和不存在的可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内疚心理,以至于怀疑自己,害怕睡觉。人之所以会做性梦,是生理和心理综合活动的结果。梦中的情景,都与梦者平时经验和思想活动有关。由于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过程,所以性梦不免荒诞离奇。在性梦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性恋动作与性对象既不表明其人格特征,也不表明性梦者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因而性梦之后完全没有必要自责。 幻灯片3 ●[解决方法] ●1.用认知领悟疗法,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和内疚。并对他的性梦做个性分析。 ●从他的情况看,青春期后唤起了对异性的亲近感,而社会规范又使人们必然 约束性欲,生理欲望受到心理自律的压抑后,往往会以性梦的方式得以实现。性梦仅仅是梦而已,并不是现实的,既不受梦者的控制,也不会伤害所涉及的人,更谈不到人的人格、道德。 ● 幻灯片4 ●2.加强性格基础的培养,使自己的生命能量得到积极合理的宣泄。平时行动多注意以 下方面: ●第一,积极扩大人际交往。 ●第二,保持和正常的异性交往。 ●第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多阅读有关生理和心理的书籍,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增加心理的认识、 判断能力。

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 二,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 三,人是可以信任的。 (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 三、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特征 一,人本主义所持的态度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注; 二,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是摈弃医学模式的,不把来访者当做患者,而是平等的主体对象; 三,治疗作用:仅限于当前的人体验和感受; 四,注意的重心是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 五,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成功的标志是病人态度发生改变真实体验自己的情感; 六,治疗模式的动力基础就是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 七,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关心的问题是人格改进,而非人格结构; 八,人本主义治疗模式适用于各种患者(来访者)。 四、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 一、是真诚交流的技术。它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真诚、平等的主体间交流; 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要求工作者要对案主进行无时无刻的尊重和重视,这是促进患者心理积极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是共情的技术,即要求社工与案主实现情感共通。 五、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林,女,22 岁,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一个月服安眠药自杀,被室友发现,送医院抢救,自杀未遂,由辅导员和室友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

精彩团体沙盘案例分析—《和谐》概览

团体沙盘案例《和谐》(初稿) 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因共同的成长需要大家一起来体验团体箱庭,一方面想通过箱庭体验呈现潜意识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让团体成员中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团队的凝聚力更加紧密。 小组成员一共有六个人,分别为A 、B、L1、 D、S、L2(为了方便,以下依次简称为A、B、C、D、E、F)。六人均为女性,箱庭治疗师为Z,记录员为H。 制作的顺序以抽签形式决定,此次体验大家决定做四轮,制作顺序为:A、B、C、D、E、F; 箱庭制作地点在XX箱庭治疗室,准备工具为箱庭产品一套,记录笔、纸等。 指导老师要求记录员在箱庭制作结来后报告制作时间,并对每轮的作品和最终的箱庭作品拍照保存。 一、咨访关系的建立 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次箱庭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成员,均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指导老师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原则,与队员建立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咨访关系,此次团体箱庭体验活动为首次活动。在以后的时间,成长小组将定期开展系列的箱庭团体活动。 二、介绍团体箱庭疗法的制作原则 1、箱庭疗法坚持保密原则,个案的研究及发表都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 2、不做人身攻击,只对物品的喜好阐述自己的态度,不对置放物件的人品头论足。 3、自我开放的程度由团队成员自己掌握,治疗师根据现场互动情况控制局面,但不轻易的插话和打断互动场景。 4、造型、抚沙、放玩具算一次制作次数。 5、不同类的玩具,一轮只能拿一个;相同类的玩具可以一次拿几个。 6、移动别人的玩具一次,就减少一次自己摆放玩具的次数。 7、每一轮的最后一个人放完玩具后,要告知记录人。 8、照相应从东、南、西、北、上五个角度拍摄。 9、团队成员要提早把自己想要摆的玩具看好,但不要提前拿在手里,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不干扰别人按顺序拿到自己的玩具。 10、成员在置放玩具前,要相对固定一个方向,不要随意变换位置。 11、团体箱庭以抽签的方式排序,遵从弱者优先,排到最后的一个人,可以调整到第一位(也可以不调整,按抽签顺序进行)。 12、团体箱庭的体验应该是持续的,成长性的。一般按照团体疗程3-5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 1.认知行为疗法结构化强,体系清晰,应用广泛,因为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针对案主的行为判断出其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的焦虑和自伤行为发生,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从预估、干预和评估三个步骤,采取ABC模型、量表、基线数据等一些模块化评估方法进行介入治疗,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按照认知行为疗法体系结构进行实施的,所以相对较为方便。 2.认知行为疗法可操作性强,方法简洁,它可直接为案主提供使用技巧,从而应用这些技巧方式迁移到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同时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案主关注自身个体和可以随时调整急需改变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例如在此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主共同描绘ABC模型,同时要求案主自己填写量表,这些都是操作性强,也较为简洁的方法,同时也便于案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不足 1.太过于强调意识。认知行为疗法必须要案主自愿参与进行

改变不良的认知和问题行为,通常在最初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介入,一旦案主自主接受后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因此,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案主未认识到问题的时候强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实施改变想法、感受和行为的介入。

在本次案例中,一旦案主自我意识太过薄弱,那么认知行为疗法就无法进行下去,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案主要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完成构建描绘ABC模型和填写量表,这些过程严格来说都是要根据案主的自我意识来完成的。 2.只注重行为发生当前的原因。认知行为疗法往往只关注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而在特定情况下,案主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等一些潜在问题才导致的这么一个行为发生,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注意潜在或过去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此案例中,案主因为“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学校的任务”、“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导致其自伤的结果,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模型分析出因素B(“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高度才算是一个“成功者””、“我无用,在工作中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再根据因素B来进行纠正行为,而没有真正探究其潜在的原因导致的这么一个结果,比如过去的经历或问题等。 3.关注的是个体本身。认知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关注个体及自身的想法、感受及行为,忽略了环境及文化等社会层面的因素,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问题时要适当视人在情境中,要将案主的文化和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应给案主提供一个赋权的环境,避免剥夺的情况发生。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关键词:焦虑、恐惧症、失眠、疑病症、惊恐发作。 作者于飞,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综合正心疗法创立者,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疗愈。 一、综合论述 01、焦虑情绪的解析 焦虑情绪是指向未来,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担心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犯错、失败、被质疑、被否定、被贬低、被嘲笑、被冷落、被疏远、生病、意外、死亡...... 以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思维逻辑推理、画面想象的形式存在,引发焦虑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同时也在推动着上述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和情绪感受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02、焦虑症状的解析 焦虑反映在思维上: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焦虑反映在情绪上:紧张、不安。 焦虑反映在身体上:胸闷、呼吸短促、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失眠多梦......

焦虑反映在表现上:坐立不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焦虑反映在人际上:敏感、多疑,猜忌、回避...... 思维形式推动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引发身体不适和外在的不良症状表现,影响着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影响着情绪变化...... 思维形式和内容、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外在表现、外界人际关系评价等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新的诱发因素,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举例:自己担心某人会怀疑、否定自己,从而感到情绪紧张,从而身体僵硬、胸闷、呼吸短促、表情不自然,感到不舒服,他人看到自己紧张不自然,感觉自己心里有鬼、不真诚...... 03、常见的焦虑形式 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肌肉紧张,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是习惯性的对事物的消极预期和灾难化联想,以及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和回避做法。是一种谨小慎微、严防意外发生的身、心状态。 躯体症状:焦虑情绪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很多当事人一开始的时候会以为是躯体疾病,跑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医生往往会给一个轻微病症的诊断,有的医生会建议去看心理科,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的躯体症状。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应用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朋俭丰0715******** 一.个案介绍: 我大学同班同学孙某,大四学生,22岁,男,从初中开始接触电脑,网龄10年之久,平时上网爱打网络游戏,以去网吧为主。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大一因为才进学校还不熟悉环境所以还保持着高中时候的态度,按时上课少去网吧,进入大二开始与同寝室同学邀约打游戏,寝室的网速过慢就一同去网吧,起初也是玩玩到点就回学校,后来频率增加有时还通宵,逃课,玩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泥足深陷,一旦离开了网络,会变得焦虑不安,时刻想着去上网。大四面临毕业,多科成绩挂科,学校辅导员提出如果想拿到最后的毕业证从现在起必须每节课都去上课,补考必须全过,大四的课程不能挂科,如若不行必须重修。 二.理论分析 从精神卫生学角度对沉迷作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某物,以取得满足感(如兴奋、快感)或避免不满足感为特点的精神和生理病理状态。网络游戏沉迷就是网络沉迷中的一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已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和家长们对此忧心忡忡,我们不必视网络如“洪水猛兽”,沉迷网络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业和课业,并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但曾经有一批电脑高手传授经验时说:“学电脑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因此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我们要尽量将这个开端转变成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将网络沉迷的学生引向提高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正途。 辅导方法 1.在家里,家长应给予该生积极的关注,家长在生活中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决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任何让孩子觉得你不再信任他的眼神和话语,要给予时刻关注。要适当的选择时机和孩子加强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多交流才能更加彼此了解。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偷偷上网事件要给予谅解,有条件最好能尽量多花时间陪孩子,组织一些家庭亲子活动等等,和孩子一起来努力,帮助孩子戒网。多给予鼓励,少打骂。 2.在学校,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帮助他形成固定的业余爱好,组织各类球赛,安排该学生积极参加,使他体验到现实生活其实比网络更丰富多彩,而且有事可做,有成绩可出,进一步增进他的成就感,让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3.在学习上,让他多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首先要帮助学生把拉下的功课赶上去,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多关心他的学习,帮助他在学习上查漏补缺,不要操之过急给学生一个努力的过程。经常找他谈谈心,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4.在班集体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更多的同学去关心他,帮助他,在学生自己制订的21天戒网计划中,给予其支持,鼓励其与别的同学加强人际交往,让他树立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够自己战胜自己。 5.该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有特别浓浓的兴趣,学校这一头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 (一)基本理论观点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来的,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其哲学的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被称为心理学中有别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传统的第三势力。一般说来,这一学派理论具有四个共同的认识: 1、强调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反对还原主义,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 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和主动性,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反对把人看作是简单的生物人、自然人,而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它认为人的行为不象动物,并不全是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而是自由的、能够独立自主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能分析自己的行为;也能作出抉择并对此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处于具有良好成长氛围之中,例如有温暖和同情支持的父母以及家人,每个人就都会发现他的真正的自我,实现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 但是,一个人如果遭到虐待或受到重大的生活经历中的挫折与否定时,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内在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受到损害。这样,人们就不会是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而可能是一个自我防御和心理失调的人。 马斯洛(A. H. Maslow)、罗杰斯(C.R.Rogers)均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罗杰斯还提出了“自我概念”,认为它是在人自我发展过程中,在与环境或别人的接触与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和看法。自我概念包括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其它客体的区别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价值标准的认识。 罗杰斯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总是愿意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就会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但如果外界的要求和评价(价值条件)和他的个人体验相抵触,可能会得不到尊重与关注时,他就有可能采取歪曲和回避真实自我体验的办法,歪曲自我概念,以缓和受人关注的需要与个体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惜改变自身的标准,使自我概念发生歪曲,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混乱,这个过程就叫做“价值条件作用”。自我概念歪曲得越严重,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罪恶感和精神错乱等就表现得越明显。

箱庭疗法案例

一名遭受性虐待儿童的箱庭疗法案例 一、案例概要 1、C:7岁,女孩,样貌小巧可爱 2、家族:父亲51岁,母亲43岁,哥哥10岁,4人家庭 3、来访前: 根据儿童虐待报告进行了现场调查,被判断为受到身体、精神、性的虐待以及养育放弃,和哥哥一起被实施了远离父亲的分离保护措施。首次与咨询者进行了关于分离保护经过的面谈。在开往咨询中心的车子中,对于分离保护完全没有表现出不安,与哥哥高兴地聊天。着装虽然不清洁,但是可以看得出是精心打扮的一件带有蕾丝花边的短裙。 4、家族史 生于西南部A地都市。本来是家族4人一起生活,但是C四岁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家庭暴力导致母亲离家出走。母亲出走后,父亲离开A市,与哥哥一起搬到B市。在B市,3个人度过了2年的风餐露宿生活。之后,3人住进救助机构一段时间,然后就开始租房住。在这期间,父亲与住在C市的母亲再次见面,由于父亲的暴力再次致使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由于酒精中毒而患上了肺病。 5、问题史 父亲对C的暴力实施从脸部遍及全身。父亲很易怒,经常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反复地实施暴力性言语攻击。而父亲喝醉了的时候,更是经常不让C睡觉连续整晚进行暴力行为。住在A市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开始了对她的性虐待。在B市的救助机构居住的时候,这种行为被发现,C去了小儿精神科接受治疗。之后,继续受到来自父亲的性虐待。除去暴力和性虐待之外,父亲还经常不让C吃饭,只给她一些点心吃。分离保护时的生活环境是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和其他露宿生存者一起居住的。 二、咨询经过 1、心理判定 (1)社会面:由于家庭的解体,没有受到适当的养育,双亲的不合关系、来自父亲的暴力以及性虐待、养育放弃等等造成C不安程度很高。母亲的离家 出走导致C对与母亲的憧憬以及情绪上的缺乏陷于深度紧急状态。 (2)心理面:实施KEDI-WISC,HTP,KFD,SCT 在智力测验中得分93属于平均水平。其中,模型再构成能力、对抽象刺激 的视知觉能力比其他能力优秀。相反地,右脑的处理能力、对有意义刺激 的视知觉能力、集中力、对刺激群进行分析和分类的能力略低。 (3)性格测验:实施HTP,KFD, SCT, K-CBCL 内外紧张与不安度高,缺少自我统治力。对环境感到无力,并且显示出过 度的反应和压抑的反应(焦躁感、愤怒、哭泣等),情绪不安。另外,与他 人关系的形成和维持方面,不能顺利地进行,有难以克服自身情感的倾向。 作为结果,形成了C高度不安、依存性人格、不能与他人进行积极接触、 倾向于对他人施加强烈印象的性格。 所有测验都标志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诉之于一种令自己痛苦的状态(身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是格式塔疗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意识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交往。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这些未完成的事情终究会被设法去实现,当它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时,其个人会受到偏见、担忧、强迫行为及许多自我挫败(seff-dereating)行为的困扰。尽管未完成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很早就被完形治疗流派提出来了,但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真正把未完成事件作为课题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只有关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素质里边会提到心理咨询或者治疗师应该注意和处理好自己的未完成事件,以免这些未完成事件影响自己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怎么处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办法。本文拟结合一例因未完成事件引发焦虑的个案,讨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未完成事件引起的焦虑的解释与治疗策略,并报告此个案的治疗过程及要点,与同行分享因未完成事件而引发焦虑的理解与治疗经验,以 期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1、个案情况

来访者为女性,25岁,供职于某大型台资企业IT部门,为软件开发人员。主要困扰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同居男朋友对自己很好,但还是怎么看男朋友都不顺眼,总想着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但是又觉得分手是很不理智的想法,因此在分手与不分手这两种想法中反反复复,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让自己感觉很痛苦。来访者是二次寻求治疗,因为在一年前因为自己提出分手,男朋友做出开煤气自杀的过激行为而找一咨询机构陪男朋友去治疗,结果治疗师说问题并不在男朋友的身上,而是在她的身上,并和她进行了初步的同感和探索,但是因为300元/小时的费用,首次咨询后没有在继续。结果这次咨询后男朋友因为听咨疗师说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问题马上就好了,从此象没事的人一样了。而自己因为分手的想法一直盘绕在脑海,但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而十分焦虑和痛苦,以至于感觉生活和工作都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都没精神,十分痛苦。来访者再次求助希望通过治疗能消除自己莫名其妙的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减少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快乐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初次谈话中来访者显的有些焦虑,但整体情绪反应正常。来访者自述其莫名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从他们恋爱开始不久就有,持续快四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谈婚论嫁问题的日益紧迫,最近两年这种想分手的想法更加频繁和强烈。依据DSM一IV,把来访者的情况诊断为“因未完成事件而焦虑”,严重程度为中度。 来访者感觉最初无明显的起因。从小做事认真,并且因为自己父母是学校老师,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很优秀,因此常受到长辈的表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二)——社交恐怖症案例及治疗.doc

[案例简介] 元某,女,二十一岁,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她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个人意见]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

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 [分折诊断] 从柳某的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 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咨询与治疗]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

心理沙盘游戏分析培训课程

心理沙盘分析师培训课程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掌握一套拿来就能用的模板?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工作中自由挥洒游刃有余? 您是否希望去参透一套理论深厚,变化非凡奥妙无穷的咨询技艺? 您是否希望见证到箱庭理论的实践,能够应用处理心理冲突实现自我的整合? 您是否希望能独立操作箱庭疗法来解决常见的各类问题,让周围的人们因你的箱庭疗法而获益? 【课程定位】 一站式成为心理沙盘分析师、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补充完善整个箱庭课程的操作流程、理论落地。 课程定位种类张日升老师箱庭初级张雯老师(张日升老师钦点 弟子)箱庭实操 张日升老师箱庭中级 课程意义带你走进箱庭世界,感受大 师风采,助你打下坚实基础。 非常具体得教会怎么做,箱 庭疗法理论和技巧的细化、 流程化、规范化。 传授更加深奥的箱庭技巧与理 论基础,帮你打开心门,迈入新 境界。 课程定位箱庭沙盘打基础必学课程希望用箱庭实际操作,问题 解决的必学课程想要深入研究咨询,应用箱庭技 艺的必学课程 课程收获了解箱庭世界的“道”,理 论学习,专业提高,实务技 术。 一套完整的箱庭技术操作模 板,系列问题解决的参考方 案。 箱庭应用报告,个案督导,精神 分析、无意识理论与箱庭的精髓 探索。 【成长之路】 箱庭实操技能课程是:

一站式成为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学员成为箱庭疗法治疗师可实现: 用箱庭基础理论理解与用箱庭思维表达作品; 独立完成箱庭个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独立完成箱庭团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解决箱庭疗法在个体咨询、学校咨询、家庭咨询的常见问题; 箱庭疗法咨询案例的总结与汇报、箱庭疗法针对不同类型问题与案例的解决方案。 学员成为优秀的箱庭疗法治疗师的关键: 理论技艺实战领悟 三次课程分别可帮你实现的: 箱庭疗法初级:入门理论部分技艺 箱庭疗法技能:技艺实战应用 箱庭疗法中级:深化技艺应用点拨助你领悟 【课程对象】 心理咨询师;学校德育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医院心理医生;箱庭疗法爱好者。 箱庭疗法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老师获得单位认可、学校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 箱庭疗法也是心理咨询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每个咨询师都应该学习的技术。 箱庭疗法技术实操课程也会帮助医院的心理医生、爱好者切实掌握实用技术 【学员收获】 个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团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能够立竿见影得实现咨询技能操作的突破; 箱庭实施操作中常见问题的提醒、汇总、解答; 学会在咨询中恰如其分的使用不同形式的箱庭疗法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多样化箱庭案例报告的方法与示例,箱庭理论分解传达到技艺的具体方法; 在实践中提炼总结范式,将箱庭理论、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为撰写报告、论文研究、咨询总结做好扎实准备。 专业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例分析49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 例分析49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例分析49 运用贝克认知疗法治疗的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一例有交往障碍的女大学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贝克认知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贝克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贝克认知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案例事件 1、个人资料 1 杜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大约1.70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母亲曾是小学老师,后父母一起经商,家庭和睦,无老人同住。 2、症状详情 存在交往障碍,不敢与他人交谈,害怕集体活动,更愿意独处,对此感到十分苦恼、且情绪低落。自己在努力解除,但由于一直无法摆脱胆怯希望借助帮助尽快解脱;学习和日常生活照常,但有些妨碍。未查出幻觉、妄想及其他思维障碍。情感时而高涨时而低落。自知力完整,求治欲望强烈。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个性比较内向。 3、个人自述

入学后曾与本宿舍一名同学(称为C)关系不错,这位同学家庭条件优异,各方面比较能干,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很好。后来由于两人观点分歧,产生争执,不欢而散,自己感到受到了伤害,慢慢不敢与其交往。大概是从进入大学军训过后开始,求助者称自己开始感到严重的 不合群。宿舍的人都爱讨论买护肤品保养品,还时常约定好出去聚餐,自己家庭条件差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然后就受到了孤立。C家庭条件好且性格外向爱交朋友,并没有嫌弃求助者而是和她玩到了一起,但求助者很快就感觉到C有时候的言行是在刻意嘲讽她,让自己感到十分气愤。慢慢地, 2 求助者觉得与周围的人都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话题,甚至害怕和他人交谈,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 4、咨询过程 (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第一次咨询时,主要运用人本主义 的咨询原则,让求助者体验到被理解、被关怀、被温暖,建立信任关系。 (2) 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结束时我向她 简单介绍了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并且帮助患者明了自己的情绪及行为障碍,简要概括出目前的问题,并且设立咨询的具体目标。 核心理念:我无能(消极) 中间信念:我必须要很有能力,大家才会尊重我 自动思维:消极看待自己,我不擅长交往,大家都看不起我。行为目标:1.学会找出自己的优点,并列明出来。 2.学会以温和的方式对待同学,而不是敌对的、 情绪化的方式。 认知目标:1.纠正“我不适合交往”“大家都看不起我”“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