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对腈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生产工艺对腈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生产工艺对腈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合成纸详细介绍资料与市场情况分析(精心整理)

合成纸介绍 一、合成纸的种类 合成纸(synthetic paper)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曾被称为化工薄膜纸、聚合物纸、塑料纸等。它是以热塑性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有机或无机微粒(如碳酸钙),通过不同的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而制得不同类别的产品。 在成形加工过程中,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白度、不透明度、印刷性和书写性,根据所采用的原料不同,而加入各种无机填充剂(如粘土、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铁、硫酸钡等).、增粘剂、稳定剂和防老化剂等。纸张成形后,还要经过水、无机酸溶液、磷酸盐溶液、硫酸铝、消石灰溶剂处理,再经氧化剂+过氧化氢、氧化钠、臭氧、空气等. 氧化处理,方能应用 合成纸的种类,按生产原料的不同,分为PP合成纸、HDPE合成纸、PS合成纸、PVC合成纸、PET合成纸、ABS合成纸等。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压延法(如柔软型PVC)、流延法(如CPP)、吹膜法(如HDPE)、双向拉伸法(如BOPP、BOPET)等。按填充剂的不同,分为填充CaCO3(calciumcarbonate)型,粘土(clay,主要成分SiO2、Al2O3)型,SiO2(silica)型,云母(talc)型,TiO2(titanium dioxide)型及复合(两种以上填充)型等。 注:PP:聚丙烯(Polypropylene)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E:聚乙烯 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 PET:聚对苯二甲酸(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BS: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二、合成纸的优点 1、强度大 经纵、横两个方向压廷处理的合成纸,其拉伸强度、耐破强度、耐折度、湿强度等均比相同厚度的天然纸好。 2、优良的印刷效果 3、耐水、耐油、耐化学品性能突出 4、尺寸稳定性好。温、湿度变化时,不收缩也不伸展 5、粘着性好。合成纸独特的热封性,能适应水基、溶剂基等各种胶粘剂的使用。 三、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生产合成纸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延法 其设备主要由意大利制造,生产以PP为其材的合成纸。即通过配料、混料、在线密炼、挤出造粒、开炼、压延,分切为合成纸产品。关键设备是由意大利POMINI生产的挤出机,一次完成,连续进行,效率高、质量好。压延法工艺的缺点是工艺复杂,一般用于生产0.1mm以上的合成纸,产品比重较大,设备价格昂贵,但产品表面光滑,适用于印刷高级样品及书籍封面等产品。 2、流延法 流延法合成纸的混料、密炼、混炼等工艺过程与压延法相似,只是由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流延法的特点是模头挤出速度与流延辊的旋转线速度存在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不一样,生产出的合成纸厚度也不一样,在模头挤出的弯月形和冷辊之间形成单向性,因此,合成纸产品的纵向、横向物理性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流延法合成纸的一大特点。流延法产品主要用于印刷。与压延法一样,流延法合成纸的母料也是PP。其产品变形性稍大,但刚性、韧性较好。 3、吹膜法 吹膜法生产合成纸用的基材是HDPE,不同于压延、流延法用的PP基材,吹膜法合成纸母料的供应商Shchulman公司提供的合成纸配方也是以LDPE为基础。国外,吹膜法生产合成纸大部分采用三层共挤设备,并应用内冷装置,泡膜直径,泡膜厚度在纸检测及闭环控制系统,保证合成纸的厚薄均匀度一致,吹膜法工艺过程实现了纵向及部分横向拉伸,工艺设备比较简单,德国ALPINE公司首先推出了单层吹膜法生产合成纸,使用50%HDPE及50%的舒尔曼母料(Shchulman)做为原料。我国扬州华南合成纸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

腈纶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腈纶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腈纶(PAN fiber),学名又称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还称为“人造羊毛”,在国外则称为“奥纶”、“开司米纶”。腈纶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与第二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可以用来制作套衫、毛毯、地毯、童装以及诸如旗布、遮阳篷等户外产品,在纺织上有很大的用处。 腈纶的用途 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高分子长链合成聚合物形成的人造纤维,其丙烯腈含量至少占85%。它表面平滑,具有良好的悬垂性能,可以生产保暖但是很轻的织物。它的弹性和回弹性具佳,并具有优异的耐阳光和耐气候性能。这种纤维可以水洗或干洗。但是聚丙烯腈纤维的强度一般,湿态时强度约降低20%,但是干燥后即行恢复。这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回潮率为1%),常发生静电和起球现象,其耐磨性能一般。 有着人造羊毛美称的腈纶,又有着便宜的价格,所以成为了羊毛和棉花的最佳替代品。在我国化纤工业中,聚酯纤维主要用于仿棉或仿丝型织物、而仿毛型织物以腈纶为主要原料。腈纶外观蓬松,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耐光、耐气候、其弹性和保暖性可以和羊毛媲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毛纺及人造毛皮所用原料中腈纶占最主要地位。腈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服装、服饰、产业三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聚丙烯腈纤维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可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 腈纶的生产方法及生产工艺 生产方法:聚丙烯腈纤维对原料丙烯腈的纯度要求较高,各种杂质的总含量应低于%。聚合的第二单体主要用丙烯酸甲酯,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目的是改善可纺性及纤维的手感、柔软性和弹性;第三单体主要是改进纤维的染色性,一般为含有弱酸性染色基团的衣康酸,含强酸性染色基团的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对甲基丙烯酰胺苯磺酸钠,含有碱性染色基团的甲基乙烯吡啶等。 腈纶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聚合→纺丝→预热→蒸汽牵伸→水洗→烘干→热定形→卷曲→切断→打包。 ①聚合聚合工艺分为以水为介质的悬浮聚合和以溶剂为介质的溶液聚合两类。悬浮聚合所得聚合体以絮状沉淀析出,需再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溶液聚合所用溶

湿法亚铁生产工艺

湿法亚铁转晶工艺 1、副产七水硫酸亚铁的来源: 副产硫酸亚铁来源于钛白生产的酸解工段,钛铁矿与硫酸反应时制得Ti (SO4)2和TiOSO4,同时产生FeSO4和Fe2(SO4)3。 TiO2+H2SO4TiOSO4+H2O FeO+H2SO4FeSO4+H2O Fe2O3+3H2SO4 Fe2(SO4)3+2H2O 酸解生成的TiOSO4和FeSO4等混合物,经浸取和沉降除去20%左右不溶性残渣后,在溶液中加入废铁屑进行还原处理,使溶液中的Fe3+还原成以Fe2+存在于溶液中,TiOSO4以Ti2(SO4)3存在: Fe2(SO4)3+Fe 3FeSO4 2TiOSO4+Fe+ 2H2SO4Ti (SO4)3+ FeSO4+2H2O 经净化还原处理的钛液,通过真空结晶器使硫酸亚铁以FeSO4·7H2O形式结晶出来,含有结晶亚铁的钛液经过转台分离后,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因各厂家原料矿的差异,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杂质含量亦不相同,每吨钛白粉要产生七水硫酸亚铁3.5吨。 2、副产物一水硫酸亚铁的来源: 经过转台分离结晶亚铁的钛液,在通过真空浓缩、水解工序,形成偏钛酸粒子后送至水洗岗位进行液固分离,分离的酸性溶液――25%酸溶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已溶解的硫酸亚铁),通过空塔预浓缩器与转窑高温尾气进行热交换 来提高酸浓度后送至真空浓缩器再次进行浓缩,当酸浓度达到35~55%时,溶 . .

液中已溶解的硫酸亚铁以一水亚铁的形式析出来,,再经过相式压滤机进行过滤,把一水亚铁分离出来,每吨钛白粉要产生酸性一水亚铁1吨。 3、一水硫酸亚铁可作为饲料中铁的补充剂。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等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与造血机能,氧的运输以及细胞生物氧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禽类动物缺铁会造成严重贫血,显著降低血红细胞压积,羽毛的正常红色和黑色完全退色。仔猪缺铁可导至皮肤苍白,皮毛粗糙,食欲不振,生长速度缓慢。 1)、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A:补充畜禽对亚铁的营养需求,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并发症; B: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改善胴体品质,使皮肤红润、肉色鲜红; C: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 2)项目指标: A:Fe ≥30.00% , B:粒度[过0.45mm(40目)筛下物] ≥98.0 % C:砷含量≤5mg/kg, D:铅含量≤10mg/kg 二、用七水硫酸亚铁生产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的工艺: (一)工艺流程简述: 由一车间转台分离的七水亚铁(含游离水)通过皮运机(V7002)输送到亚铁贮料仓(L7004),再经溜槽进入打浆槽(F7101),七水亚铁(含游离水)在打浆槽用蒸汽进行加热打浆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调 . .

合成纸生产工艺

1.合成纸的原料合成纸的性能与所选用的原料有很大关系,而原料的选择又与制造方法有关。 (1)主要原料--合成树脂 选用何种树脂作为原料来生产合成纸,应从加工适应性、特性及价格等几个方面考虑,通常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一般树脂。其他树脂因价格较高而应用较少,但聚酯、尼龙等树脂也用于生产部分纺粘型合成纸、或表面涂布方式的合成纸。 (2)辅助原料 合成纸需用的辅助原料包括填充料、颜料和其他添加剂。 合成纸用的填充料或颜料有碳酸钙、硫酸钡、粘土、滑石、二氧化钛、硅酸、硅藻土等。为使合成纸具有"纸的性质",即在白度,不透明性、印刷适应性和书写性等方面达到要求,这些无机物的白度、粒径、折射率、遮光能力、稳定性等指标都很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价格因素。 表面涂布方式合成纸所用的粘合剂与一般复合纸用的粘合剂基本相同,常用合成橡胶类胶乳及醋酸乙烯类胶乳等。 2.合成纸的制造工艺 不同类型的合成纸有不同的制造工艺。 (1)薄膜法合成纸的制造工艺 ①内部纸化方式合成纸首先将选择的合成树脂和填充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稳定剂及分散剂等。充分混合后,装到挤出机上进行熔融混炼。然后将熔融的料从T型模头的缝口中挤出,形成薄膜。合成纸生产中所用的成膜化方法通常有两种。 a.无拉伸薄膜成形法此法是将从T形模狭缝中挤出的较薄的熔融薄膜,在牵引过程中同时冷却固化成膜,然后卷取。冷却方式可以不同。一种是流出的熔融薄膜流绕到表面镀铬的金属冷却鼓上,经急冷定型、切边,而后卷取;也可以将熔融薄膜引入冷却水中或其他液体中,进行急冷定型,然后除水、切边、卷取。 b.双向拉伸薄膜成形法此法首先用挤出机从T型模口挤出较厚的熔融薄膜,冷却后成为拉伸原片,再将原片加热到软化温度下,沿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拉伸成膜。拉伸分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与塑料薄膜的拉伸基本相同。用双向拉伸方法生产的合成纸可分为表层有微小孔隙的合成纸和没有微小孔隙的合成纸。前者可提高油墨的接受性,减小密度、降低成本。 与无拉伸薄膜成形法相比,双向拉伸成形法的生产线规模较大(但是,与天然纤维纸的造纸生产线相比要小得多)。因此,设备投资要大些。然而,经过双向拉伸后,杂乱排列的聚合物分子取向变得较有规则。一般经定向处理后,聚合物分子的排列与薄膜表面平行,从

湿法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湿法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一、生产生产工艺及流程 1.玉米贮存与净化 原料玉米(要求成熟的玉米,不能用高温干燥过热的玉米)经地秤计量后卸入玉米料斗,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进入原料贮仓,经振动筛选、除石、磁选等工序净化,计量后去净化玉米仓。由玉米仓出来的玉米用水力或机械输送去浸泡系统。水力输送速度为0.9—1.2m/s,玉米和输送水的比例为1:2.5—3。温度为35℃—40℃,经脱水筛,脱除的水回头作输送水用,湿玉米进入浸泡罐。 2.玉米浸泡 玉米的浸泡是在亚硫酸水溶液中逆流进行的。一般采用半连续流程。浸泡罐8—12个,浸泡过程中玉米留在罐内静止,用泵将浸泡液在罐内一边自身循环一边向前一级罐内输送,始终保持新的亚硫酸溶液与浸泡时间最长(即将结束浸泡)的玉米接触,而新入罐的玉米与即将排出的浸泡液接触,从而保持最佳的浸泡效果。浸泡温度(50±20)℃,浸泡时的亚硫酸浓度为0.2%—0.25%,浸泡时间60—70h。完成浸泡的浸泡液即稀玉米浆含干物质7%—9%,pH3.9—4.1,送到蒸发工序浓缩成含干物质40%以上的玉米浆。浸泡终了的玉米含水40%—46%,含可溶物不大于2.5%,用手能挤裂,胚芽完整挤出。

其酸度为对100kg干物质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中和,用量不超过70mL。 3.玉米的破碎 浸泡后的玉米由湿玉米输送泵经除石器进入湿玉米贮斗,再进入头道凸齿磨,将玉米破碎成4—6瓣,含整形玉米量不超过1%,并分出75%—85%的胚芽,同时释放出20%—25的淀粉。破碎后的玉米用胚芽泵送至胚芽一次旋液分离器,分离器顶部流出的胚芽去洗涤系统,底流物经曲筛滤去浆料,筛上物进入二道凸齿磨,玉米被破碎为10—12瓣。在此浆料中不应含有整粒玉米,处于结合状态的胚芽不超过0.3%。经二次破碎的浆料经胚芽泵送二次旋液分离器;顶流物与经头道磨破碎和曲筛分出的浆料混合一起,进入一次胚芽分离器,底流浆料送入细磨工序。进入一次旋流分离器的淀粉悬浮液浓度为7—9Bé,压力为 0.45—0.55MPa。进入二次旋流分离器的淀粉浆料浓度为7—9 Bé,压力为0.45—0.55MPa,胚芽分离过程的物料温度不低于35℃。 4.细磨 经二次旋流分离器分离出胚芽后的稀浆料通过压力曲筛,筛下物为粗淀粉乳,淀粉乳与细磨后分离出的粗淀粉浆液汇合后进入淀粉分离工序;筛上物进入冲击磨(针磨)进行细磨,以最大限度地使与纤维联结的淀粉游离出来。经磨碎后的浆料中,联结淀粉不大于10%。细磨后的浆料进入纤维洗涤槽。

合成纸材料汇总

环保石头纸——应用前景 石头纸(Rich Mineral Paper, RMP),也叫环保纸。就是用磨成粉末的石头为主要原料,加上20%无毒PE做成。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 石头纸产品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可应用于一次性生活消耗用品,比如垃圾袋、购物袋、食品袋、密实袋、餐盒、脚套手套、台布、雨衣、防尘罩等;也可应用于文化用纸,比如印刷纸、书写纸、广告装潢纸、道林纸、涂布纸、膜造纸、图画纸、招贴纸、打字纸、邮封纸、香烟纸、格拉辛纸、新闻纸等;还可应用于建材装饰,比如装饰壁纸等;还可应用于工业包装等领域,比如化肥袋、水泥袋、米面袋、服装袋、各种手提袋、纸盒纸箱等;还可应用于特殊用纸方面,比如野外作业用纸、水下作业用纸、矿下作业用纸、军事特殊用纸等。可以说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且随着石头造纸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升级,应用领域还将更大。石头纸产品的成本比可替代产品低20%-30%,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石头纸是以储量大、分布广的石灰石矿产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碳酸钙含量为70-80%),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辅料(含量为20-30%),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高分子改性的特点,经特殊工艺处理后,采用聚合物挤出、吹制成型工艺制成。无机粉体环保新材料石头纸产品具有与植物纤维纸张同样的书写性能和印刷效果。同时具有塑料包装物所具有的核心性能。 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大、产出高、能耗低;不采用植物纤维、不砍伐树木,可节省大量木材,保护自然生态;不需要添加强酸、强碱、漂白剂等化学原料,不排放废水、废渣和有毒有害气体,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产品具有机械性能好、防水、防潮、防蛀、耐折、耐撕、耐油、无毒、无味、无污染、几何尺寸稳定、印刷清晰度高、效果好,用弃后可自然降解为粉末回归自然等特点。 石头纸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系列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替代传统塑料包装物系列产品;主要有工业包装材料和生活包装材料两大系列,

湿法亚铁生产工艺样本

湿法亚铁转晶工艺 1、副产七水硫酸亚铁来源: 副产硫酸亚铁来源于钛白生产酸解工段,钛铁矿与硫酸反映时制得Ti(SO4) 和TiOSO4,同步产生FeSO4和Fe2(SO4)3。 2 TiO2+H2SO4TiOSO4+H2O FeO+H2SO4FeSO4+H2O Fe2O3+3H2SO4 Fe2(SO4)3+2H2O 酸解生成TiOSO4和FeSO4等混合物,经浸取和沉降除去20%左右不溶性残渣后,在溶液中加入废铁屑进行还原解决,使溶液中Fe3+还原成以Fe2+存在于溶液中,TiOSO4以Ti2(SO4)3存在: Fe2(SO4)3+Fe 3FeSO4 2TiOSO4+Fe+ 2H2SO4Ti (SO4)3+ FeSO4+2H2O 经净化还原解决钛液,通过真空结晶器使硫酸亚铁以FeSO4·7H2O形式结晶出来,具有结晶亚铁钛液通过转台分离后,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因各厂家原料矿差别,所得硫酸亚铁晶体杂质含量亦不相似,每吨钛白粉要产生七水硫酸亚铁3.5吨。 2、副产物一水硫酸亚铁来源: 通过转台分离结晶亚铁钛液,在通过真空浓缩、水解工序,形成偏钛酸粒子后送至水洗岗位进行液固分离,分离酸性溶液――25%酸溶液(溶液中具有大量已溶解硫酸亚铁),通过空塔预浓缩器与转窑高温尾气进行热互换来提高酸浓度后送至真空浓缩器再次进行浓缩,当酸浓度达到35~55%时,溶液中已溶解硫酸亚铁以一水亚铁形式析出来,,再通过相式压滤机进行过滤,把一水亚铁

分离出来,每吨钛白粉要产生酸性一水亚铁1吨。 3、一水硫酸亚铁可作为饲料中铁补充剂。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等各种氧化酶成分,与造血机能,氧运送以及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禽类动物缺铁会导致严重贫血,明显减少血红细胞压积,羽毛正常红色和黑色完全退色。仔猪缺铁可导至皮肤苍白,皮毛粗糙,食欲不振,生长速度缓慢。 1)、它重要作用如下: A:补充畜禽对亚铁营养需求,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并发症; B: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改进胴体品质,使皮肤红润、肉色鲜红; C:增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 2)项目指标: A:Fe ≥30.00% , B:粒度[过0.45mm(40目)筛下物] ≥98.0 % C:砷含量≤5mg/kg, D:铅含量≤10mg/kg 二、用七水硫酸亚铁生产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工艺: (一)工艺流程简述: 由一车间转台分离七水亚铁(含游离水)通过皮运机(V7002)输送到亚铁贮料仓(L7004),再经溜槽进入打浆槽(F7101),七水亚铁(含游离水)在打浆槽用蒸汽进行加热打浆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加入少量25%稀硫酸调节打浆料酸度,然后加入少量铁粉。用液下泵将溶解七水亚铁泵至1~3号湿法转晶槽(C7101A/B/C)进行加热转晶,七水亚铁在湿法转晶槽内逐渐脱水

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合成纸的生产工艺 国外生产合成纸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压延法 其设备主要由意大利制造,生产以PP为其材的合成纸。即通过配料、混料、在线密炼、挤出造粒、开炼、压延,分切为合成纸产品。关键设备是由意大利POMINI生产的挤出机,一次完成,连续进行,效率高、质量好。压延法工艺的缺点是工艺复杂,一般用于生产0.1mm以上的合成纸,产品比重较大,设备价格昂贵,但产品表面光滑,适用于印刷高级样品及书籍封面等产品。 二、流延法 流延法合成纸的混料、密炼、混炼等工艺过程与压延法相似,只是由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流延法的特点是模头挤出速度与流延辊的旋转线速度存在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不一样,生产出的合成纸厚度也不一样,在模头挤出的弯月形和冷辊之间形成单向性,因此,合成纸产品的纵向、横向物理性能有较大的区别。这是流延法合成纸的一大特点。流延法产品主要用于印刷。与压延法一样,流延法合成纸的母料也是PP。其产品变形性稍大,但刚性、韧性较好。 三、吹膜法 吹膜法生产合成纸用的基材是HDPE,不同于压延、流延法用的PP基材,吹膜法合成纸母料的供应商Shchulman公司提供的合成纸配方也是以LDPE为基础。国外,吹膜法生产合成纸大部分采用三层共挤设备,并应用内冷装置,泡膜直径,泡膜厚度在纸检测及闭环控制系统,保证合成纸的厚薄均匀度一致,吹膜法工艺过程实现了纵向及部分横向拉伸,工艺设备比较简单,德国ALPINE公司首先推出了单层吹膜法生产合成纸,使用50%HDPE及50%的舒尔曼母料(Shchulman)做为原料。我国扬州华南合成纸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层共挤吹塑法合成纸生产线,并使用了自行研制的合成纸母料,对我国合成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HDPE为基料的吹塑法合成纸,可以用普通印刷纸张的油墨,避免了使用专用油墨的缺点。 香港一家公司也采用以HDPE为基料的吹膜法合成纸生产工艺并自行研制母料,为了使产品更具纸化特性,该公司在配方中加入了纤维及特殊的助剂,由于该公司自行研制母料,又自己生产合成纸产品,这家公司又是一家包装材料、彩印、制袋公司,实现了产品的配套,成本低、产量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台湾风纪铁工厂有限公司开发了三层共挤合成纸的专用吹膜机及母料生产设备,可以为吹膜法合成纸提供成套设备。 Shotlulman母料用于HDPE吹联法,为合成纸产品增加了新系列产品,但Shchulman母料售价较高,影响了其推广使用及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已转向自行研制合成纸母料。 四、双向拉伸法 台湾台塑近年来推出了“双向拉伸珠光纸”,其基材也是PP,双向拉伸法的原料混配与压延、流延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使用的设备是双向拉伸机,在双向拉伸过程中,基材塑料的分子链纵横向比较一致,因此合成纸纵横向的物理机械性能也基本相同,在双向拉仲过程中,基材塑料与填充料CaCO3之间会形成一些小间隙,从而降低了合成纸的比重及成本,由于这些小间隙对光的折射作用,形成了珠光效果,所生产的合成纸有较好的外观,在包装、印刷、广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向拉伸法合成纸的设备昂贵,工艺配方技术也较复杂,广泛推广应用沿受到一定限制。 五、其它生产工艺 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无纺纸”生产工艺。杜邦公司是最大的无纺布生产的生产工艺推广到合成纸生产过程中,即将合成纸的基材——主要是聚丙烯经过熔融、抽丝、成网、挤压、最后生产成“无纺合成纸”。无纺合成纸由于是用塑料纤维纺织而成,因而具有较高的毛细管效应,更具有纸的特性,比重轻,渗透性强,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着色强度好,变形性低,除了一般合成纸的应用范围外,还可广泛的用于家具包装、装修等行业。但是“无纺合成纸”的价格相当昂贵,生产工艺、设备很复杂,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的推广应用。

腈纶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腈纶的合成及生产工艺腈纶(PAN fiber),学名又称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还称为“人造羊毛”,在国外则称为“奥纶”、“开司米纶”。腈纶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与第二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可以用来制作套衫、毛毯、地毯、童装以及诸如旗布、遮阳篷等户外产品,在纺织上有很大的用处。 腈纶的用途 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高分子长链合成聚合物形成的人造纤维,其丙烯腈含量至少占85%。它表面平滑,具有良好的悬垂性能,可以生产保暖但是很轻的织物。它的弹性和回弹性具佳,并具有优异的耐阳光和耐气候性能。这种纤维可以水洗或干洗。但是聚丙烯腈纤维的强度一般,湿态时强度约降低20%,但是干燥后即行恢复。这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回潮率为1%),常发生静电和起球现象,其耐磨性能一般。 有着人造羊毛美称的腈纶,又有着便宜的价格,所以成为了羊毛和棉花的最佳替代品。在我国化纤工业中,聚酯纤维主要用于仿棉或仿丝型织物、而仿毛型织物以腈纶为主要原料。腈纶外观蓬松,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耐光、耐气候、其弹性和保暖性可以和羊毛媲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毛纺及人造毛皮所用原料中腈纶占最主要地位。腈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服装、服饰、产业三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聚丙烯腈纤维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可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 腈纶的生产方法及生产工艺 生产方法:聚丙烯腈纤维对原料丙烯腈的纯度要求较高,各种杂质的总含量应低于%。聚合的第二单体主要用丙烯酸甲酯,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目的是改善可纺性及纤维的手感、柔软性和弹性;第三单体主要是改进纤维的染色性,一般为含有弱酸性染色基团的衣康酸,含强酸性染色基团的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对甲基丙烯酰胺苯磺酸钠,含有碱性染色基团的甲基乙烯吡啶等。 腈纶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聚合→纺丝→预热→蒸汽牵伸→水洗→烘干→热定形→卷曲→切断→打包。

湿法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是将聚氨酯湿法树脂中加入DMF 溶剂及其它填料、助剂制成混合液,经过真空机脱泡后,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水中,溶剂(DMF)被水臵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习惯上称为贝斯(英文BASS的译音),其含意是基材(半成品革)的意思,贝斯经过干法贴面或表面经整饰后,如表面印刷、压花、磨皮等工艺后,才能成为聚氨酯合成革成品。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滑爽丰满的手感,优良的机械强度,特别是从结构上近似天然皮革,湿法合成革贝斯的生产工艺可分为单涂覆法、浸渍法和含浸涂覆法三种,所用基布有纺织布和无纺布两类。 (一)、单涂覆法聚氨酯贝斯 1、生产工艺流程 基布开卷经储布架进入浸槽浸湿,再通过挤压辊将水挤出大部分,通过烫平轮除去部分 水分,同时将基布烫平,然后在涂布机上涂覆配合浆料,再进入凝固槽成皮膜,再充分水洗、烘干定型、冷却成大卷贝斯。 2、主要原料 A、聚氨酯树脂:通常为普通湿法树脂,磨皮专用,含浸专用及耐寒树脂等,树脂的模量(100%)从2.0MPa至30.0MPa不等。根据贝斯软硬度,选用高低模量牌号树脂,单涂覆贝斯由于泡孔小、密度大,

往往加入大量木质粉及其他填料,故当产品用于寒冷地区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耐寒性能,采用耐寒性能好的树脂。 B、木质粉:在单涂覆贝斯中使用一定量的木质粉,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在凝固过程中起到骨架的作用,不同型号厂家的木质粉,其膨胀系数不同,这样便在同等其他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其粘度值均不相同,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相应的成本,木质粉的细度要求一般要达到400目以上。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70,C-90):又称为快速渗透剂,具有亲水性。主要起到加快DMF与水的交换速度,提高生产速度,同时使泡孔细密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生成球形泡孔结构,增加回弹性、透气性、透湿性。一般加入量在0.5%—2.5%之间,如加多,涂层易反卷,平滑性下降。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80):具有疏水性,可推迟表面的凝固速度,因而可使内部的DMF与水更快地交换,可生成针状的泡孔结构,加入量为1%—3%,过大生产速度受影响。 E、溶剂(DMF):DMF用于溶解及稀释聚氨酯树脂。直接配合树脂,调整配合液的粘度,DMF用量大时,在凝固过程中,提高凝固速度及增大泡孔结构。 F、色浆:应选用单一溶剂DMF体系之产品,通常加入量为5%—8%。 G、基布:单涂覆贝斯所用基布主要以平织布、单面起毛布为基础,其纱支含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与水浸透的时间。

BOPP合成纸的分类及其发展

BOPP合成纸的分类及其发展 BOPP合成纸是BOPP产品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合成纸过去曾被称为化工薄膜纸、聚合物纸等,它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其制成品在外观上与普通纤维纸相似,在性能上比木质纤维素纸张更为优越的一种新型塑料纸张。在70年代,日本人首先研究开发出了合成纸。因其兼有传统纸张的性能与塑料的特性,同时还可解决森林采伐、用水资源、“三废”污染等种种问题,故被誉为“环保纸”。产品投人市场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实践证明:合成纸在机械强度、耐水性和印刷适应性方面比普通纸(植物纤维)更具有优势。因此,合成纸作为一部分普通纸的替代品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1、合成纸的分类 ①从合成纸的发展来看,合成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为纤维型合成纸,另一类被称为薄膜系合成纸。纤维型合成纸是采用合成纸浆与普通纸浆配比后,在长网、圆网造纸机上完成,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混熔树脂聚合而成。此类产品多用于普通用途,如墙纸、茶叶袋、过滤纸等。薄膜系合成纸系采用双轴拉伸工艺将其表面纸化,在双轴定向的薄膜上形成空隙,从而得到表面具有多孔性结构,微孔极小,着墨性能良好的产品,同时产生普通加工纸那样表面平滑、不透明的效果。经双轴拉伸方法生产一类合成纸也即聚合物薄膜,其主要原料为聚烯烃、合成纸剂、色母料等。合成纸自投人市场以来,立即被高级印刷纸市场所接受,因为它能适应印刷工业各种印刷机(平版、凹版、转轮机等)印刷,并且最近开发出来的合成纸,除具有良好的机器印刷性能外,还可以用铅笔或钢笔直接在合成纸上面书写,多次拉扯也不会断裂,被誉为“撕不破纸”。 ②按其加工方式,聚丙烯薄膜级合成纸有以下几种:a、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单面、双面),其加工方式为将主料及添加剂分别加人主辅挤出机熔融混炼后拉伸成型,若要80um以上合成纸须两层复合制成b、压延合成纸,其加工方式为:主料和添加剂加人主挤出机经熔融、混炼和铸片,再通过在线层压机在纵拉处与主层压合,然后进人横拉成型。C、泡管法双向拉伸合成纸,其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与泡管法双向拉伸薄膜相似。 ③按加工处理方式可分为:a、涂布型合成纸;b、非涂布型合成纸。其中涂布型合成纸主要用于喷墨、喷绘用涂,表面必须涂布吸墨层和固墨层。 ④按其用途可分为:a、新雪铜合成纸;b,卡片合成纸;C,PP珠光纸。 2、合成纸的特性 合成纸具备以下优点:①强度高。包括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抗冲击强度。②通过对合成纸表面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合成纸甚至具备比普通纸张更优异的印刷效果。③耐水、耐油、耐化学品性突出。④尺寸稳定好,不易老化。但合成纸由于其材料组成不同于传统纸张,也存在它固有的缺陷:①抗热性差。②不耐折叠,折叠会产生难以消失的折痕线。 3、国际上合成纸的生产

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合成工艺(DOC)

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合成工艺 摘要:聚丙烯腈纤维由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质量百分比)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纤维。丙烯腈的聚合属于自由基型链式反应,通常有丙烯腈经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而成。其聚合方法根据所用溶剂(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一步法)和非均相溶液聚合(二步法)。 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合成工艺;均相溶液聚合;水相沉淀聚合 刖言 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是腈纶,由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质量百 分比)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极似羊毛,弹性较好,伸长20%寸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软,保暖性比羊毛高15% 强度比羊毛高1?2.5倍,有合成羊毛之称。因为聚丙烯腈纤维具有柔软、膨松、不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其纺织品被广泛地用于服装、装饰等领域。 二、聚丙烯腈的结构和特性 1、聚丙烯腈的结构 聚丙烯腈自问世,因其严重的发脆、熔点高,当加热到280?290 r还未熔 融就开始分解无法进行纺丝的缺点,应用受到限制。使用第二单体与丙烯腈共聚,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降低,克服了脆性并改善了柔性和弹性,使聚丙烯腈成为重要的合成纤维品种。以后随着第三单体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纤维的染色性,这样聚丙烯腈的生产才得到迅速发展。常用的第二单体有丙烯酸甲酯(CH2 = CH-COOCH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COOGH、醋酸乙烯酯(CH2= CHOOCQ等中性单体,第三单体有丙烯磺酸[CH2= C(SOH)-CH3]、丙烯酸(CH k= CHCOOH)衣康酸(CH M CHCOOH C OOH等。例:由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磺酸聚合成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结构如下: CH2——CH CH? CH CH CN COOCH3 第一单体第二单体 CH^SOjKa 第三单悻

石头纸生产工艺

1石头纸-碳酸钙纸性能及生产工艺流程 石头纸,也称碳酸钙纸。众所周知,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石头造纸这个生产工艺里面,主要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根据纸张厚度、精度的要求,配方也只有那么几种(因涉及到行业秘密已删除)通过这几种方法生产出来,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一滴水,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石头纸具有以下特点:吸附性:石头纸和油墨的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以及吸附性,在印刷时易着色,不易脱色; 1、防水性:在石头纸上书写的字、色墨在水中浸泡不会掉色; 2、柔韧性:具备很好的抗拉性和抗撕性,且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3、外观性:表面光洁、亮度好,分辨率高、三层结构组成; 4、环保性:在野外暴露的环境中可自动风化、无污染; 5、书写性:书写流利,易着色,书写感觉良好; 6、印刷性:可通用于平版、凹版、凸网版等印刷, 由于该技术生产的纸质量稳定、光洁度好,不易撕裂,易于印刷,不怕水,不会虫蛀等优势,在国际市场卖价非常高昂。 在生产过程中,工厂简化了一道粉碎工序,由于破石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因此,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一般由采石厂进行,采石厂把石头破碎后,采用煅烧的过程,生产出熟石灰或生石灰,这石灰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了,然后把石灰制成粉状装袋,目前市面上零售价大概在300元一吨;如石头造纸厂建在产石区,可以把破碎过程和生产过程分开来。如当地不是产石区,可以直接购买石灰粉进行石头造纸,成本也只是增加几百元左右。 工艺流程: 采用压延和流延结合法生产合成纸工艺流程示意图 石头纸的有机基料基本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以压延和流延结合方式替代单一的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更适于聚乙烯的加工,产品性能有所改进,产品生产范围更加广泛。 制作流程: 助剂- 改性-造粒-生产-测厚

腈纶生产废水处理

腈纶生产废水处理 1、腈纶生产废水的特性 腈纶干法或湿法生产中除原料丙烯腈外,还加入了共聚单体引发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剂、聚合终止剂、纺丝浴中的NaSCN等多种原料,聚合反应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各种助剂和共聚物都不同程度的残留在污水中,污染物较多,且溶于水,这些可溶性物质生化性很差,且部分具有很强的粘连性,甚至对生物具有毒害性,又因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所用的共聚单体引发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剂、聚合终止剂等不一样,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要脱除这些污染物质,目前,国内的腈纶污水处理厂通常都是采用多级生化处理方法处理,但生物方法只能将部分可生化的污染物质脱除,剩余不易生化的物质采用生化方法无法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故国内不管是干法或湿法生产腈纶的污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达标。大庆石化公司腈纶污水在采用腈纶厂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又采用了“水解酸化+纯氧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再增加了“接触氧化—臭氧氧化”处理,由于污染腈纶污水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粘连性,把生物方法中的污泥包裹,使微生物膜遭破坏,使生物处理的能力大大减低,同时由于“水解酸化+纯氧曝气”后的污水中BOD非常低,即使在处理过程中添加了生物需要的碳元,证明“水解酸化+纯氧曝气”处理后再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对污染物质脱除作用不大。 所以腈纶生产污水处理中的难题主要是如何将生化处理后不易生化的污染物质除去,只能针对干法或湿法生产污水中残留的不易生化物的特性,采用物化法处理,才能达到国家规定COD<100mg/l的要求。 2、处理工艺流程 本公司采用选择“LPC法”(物理化学凝聚法污水处理方法),并针对大庆石化公司湿法生产腈纶污水处理委托、上海石化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干法生产腈纶污水处理委托,分别选用对干法或湿法生产腈纶污水中不可生化的污染物有特殊脱除功效的化学品,并采取微分多级凝聚过程,首先将溶解于污水中的较大分子量的污染物析出,再采用特殊功能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将这些析出的微细低聚物凝聚后沉降分离,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COD,使 COD<100mg/l或者更低。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丙烯腈—

石油化工学院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聚丙烯腈纤维文献综述 姓名:章耀华 学号: 041203230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老师:江献财、英晓光

聚丙烯腈纤维文献综述 摘要:腈纶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腈纶的用途已经多种多样。其产量大,价格便宜,质量堪比羊毛、棉花,在纺织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从聚丙烯腈的结构与性质,合成工艺进行简单的描述。 关键词:聚丙烯腈结构与性质合成工艺 引言 腈纶(PAN fiber),学名又称聚丙烯腈纤维,腈纶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与第二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可以用来制作套衫、毛毯、地毯、童装以及诸如旗布、遮阳篷等户外产品,在纺织上有很大的用处。腈纶在化学纤维中需求量一直身居显赫,并能保持此位置而抵住涤纶、尼龙汲取烯烃类纤维的强烈竞争,原因在于腈纶具有诸多非常有用而重要的优势。腈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服装、服饰、产业三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腈纶通过化学和物理改性,制成不少新的变性纤维,扩大了腈纶在民用和工业的用途,所以腈纶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纤维。 1 聚丙烯腈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1.1 结构 聚丙烯腈自问世,因严重的发脆、熔点高,当加热到280~290℃还未熔融就开始分解无法进行纺丝的缺点,应用受到限制。使用第二单体与丙烯腈共聚,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降低,克服了脆性并改善了柔性和弹性,使聚丙烯腈成为重要的合成纤维品种。以后随着第三单体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纤维的染色性,这样聚丙烯腈的生产才得到迅速发展。一般的腈纶是丙烯腈重量比高于85%的共聚体。常用的第二单体有丙烯酸甲酯(CH2=CH-COOCH3)、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醋酸乙烯酯(CH2=CHOOCCH3)等单体,第三单体有丙烯磺酸[CH2=C(SO3H)-CH3]、丙烯酸(CH2=CHCOOH)、衣康酸(CH2=CHCOOHCH2COOH)等。例:由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磺酸聚合成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结构如下: 1.2 性质 1.2.1 聚丙烯腈纤维的化学性质 腈纶对化学药品的稳定性良好,但在浓硫酸、浓硝酸、浓磷酸的作用下会溶解。耐碱性比锦纶差,在热稀碱、冷浓碱溶液中会变黄,在热浓碱溶液中会立即被破坏。 1.2.2 聚丙烯腈纤维的物理性质 聚丙烯腈为白色粉末状物质,密度为1.14~1.15g/cm2,在220℃~230℃软化的同时发生分解,聚丙烯腈中-CN的存在,使它具有优良的耐光性。成纤聚丙烯腈的分子量通常在10000以上,而且要求分子量分散性较小。 1.2.3 聚丙烯腈纤维的热学性能 腈纶具有特殊的热收缩性,将纤维热拉伸1.1~1.6倍后骤然冷却,则纤维的伸长暂时不能恢复,若在松弛状态下高温处理,则纤维会相应地发生大幅度回缩,这种性质称为腈纶的热弹性。腈纶有两个玻璃化温度,分别为80℃~100℃和140℃~150℃,无明显的熔点,

腈纶的用途和生产方法及工艺

B线项目 腈纶的用途和生产方法及工艺 摘要: 腈纶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期,缓慢期,进入21世纪发展速度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产量逐渐降低,而发展中国家产量不断走高。腈纶的用途多种多样,它产量大,价格便宜,质量堪比羊毛、棉花。在纺织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腈纶的生产工艺也多种多样,而氯化锌一步法又是其中比较成熟的工艺。 关键字:腈纶腈纶用途腈纶生产腈纶生产工艺 腈纶,学名又称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还称为“人造羊毛”,在国外则称为“奥纶”、“开司米纶”。腈纶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与第二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可以用来制作套衫、毛毯、地毯、童装以及诸如旗布、遮阳篷等户外产品,在纺织上有很大的用处。腈纶在化学纤维中需求量一直身居显赫,并能保持此位置而抵住涤纶、

尼龙汲取烯烃类纤维的强烈竞争,原因在于腈纶具有诸多非常有用而重要的优势。腈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服装、服饰、产业三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了解一下腈纶的用途和它的发展简史以及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对于化工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腈纶的用途 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高分子长链合成聚合物形成的人造纤维,其丙烯腈含量至少占85%。它表面平滑,具有良好的悬垂性能,可以生产保暖但是很轻的织物。它的弹性和回弹性具佳,并具有优异的耐阳光和耐气候性能。这种纤维可以水洗或干洗。但是聚丙烯腈纤维的强度一般,湿态时强度约降低20%,但是干燥后即行恢复。这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回潮率为1%),常发生静电和起球现象,其耐磨性能一般。 有着人造羊毛美称的腈纶,又有着便宜的价格,所以成为了羊毛和棉花的最佳替代品。在我国化纤工业中,聚酯纤维主要用于仿棉或仿丝型织物、而仿毛型织物以腈纶为主要原料。腈纶外观蓬松,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耐光、耐气候、其弹性和保暖性可以和羊毛媲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毛纺及人造毛皮所用原料中腈纶占最主要地位。腈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服装、服饰、产业三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聚丙烯腈纤维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可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 腈纶的发展历史

合成纸的主要技术特点简介

合成纸的主要技术特点简介 20 世纪末期出现以聚烯烃为主要材料的合成纸, 因其具备了纸张和 塑料的两种性能,以具有比重轻、刚性佳等优点, 可在许多特殊领域取代天然纸张。 人类文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对环境资源竭尽地使用, 造成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合成纸的出现和推广, 虽不能改变这一状况, 但它毕竟是一种可以缓解环境破坏的材料。 合成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史,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早较快的发展。天然纤维纸的原料来源及生产过程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改变和破坏,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 新的合成纸不断出现, 其应用范围也不断地扩大, 全球合成纸的销售量每年均以10%的速度在增长, 合成纸取代纤维纸的步伐正在加快。 据中国造纸协会预测, 到2010 年, 我国每年消费的纸和纸板量将达7000 万吨。我国纸的需求量有2/3 用于包装材料, 1/3 用于印刷,即使有5%的印刷和包装用纸被合成纸取代,其需求量也非常可观。 我国合成纸起步较晚, 市场开拓不足, 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年全国用量为3~4 万吨, 主要为进口, 基本上为聚丙烯合成纸, 用作服装袋、手提袋、编织袋、胶版印刷、丝网印刷、广告喷绘、书本、印刷商标等, 其中广告喷绘用量占40%, 印刷商标占15%, 编织袋、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用量各占10%, 手提袋、服装袋用量占10%, 书本用量占5%。按厚度规格用量划分, 40~50 微米用量占30%,90~150 微米用量占40%, 其它厚度用量占30%。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合成纸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下面就谈一下合成纸的一些主要技术特点: 一、合成纸的特点 1、环保: 聚丙烯合成纸原料来源及生产过程均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产品可回 收再利用, 即使被焚烧处理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二次公害, 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

湿法亚铁生产工艺

湿法亚铁转晶工艺 1、副产七水硫酸亚铁得来源: 副产硫酸亚铁来源于钛白生产得酸解工段,钛铁矿与硫酸反应时制得Ti(SO4) TiOSO4,同时产生FeSO4与Fe2(SO4)3。 2与 TiO2+H2SO4TiOSO4+H2O FeO+H2SO4FeSO4+H2O Fe2O3+3H2SO4 Fe2(SO4)3+2H2O 酸解生成得TiOSO4与FeSO4等混合物,经浸取与沉降除去20%左右不溶性残渣后,在溶液中加入废铁屑进行还原处理,使溶液中得Fe3+还原成以Fe2+存在于溶液中,TiOSO4以Ti2(SO4)3存在: Fe2(SO4)3+Fe3FeSO4 2TiOSO4+Fe+ 2H2SO4Ti(SO4)3+ FeSO +2H2O 4 经净化还原处理得钛液,通过真空结晶器使硫酸亚铁以FeSO4·7H2O形式结晶出来,含有结晶亚铁得钛液经过转台分离后,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因各厂家原料矿得差异,所得硫酸亚铁晶体得杂质含量亦不相同,每吨钛白粉要产生七水硫酸亚铁3。5吨、 2、副产物一水硫酸亚铁得来源: 经过转台分离结晶亚铁得钛液,在通过真空浓缩、水解工序,形成偏钛酸粒子后送至水洗岗位进行液固分离,分离得酸性溶液――25%酸溶液(溶液中含有大量得已溶解得硫酸亚铁),通过空塔预浓缩器与转窑高温尾气进行热交换来提高酸浓度后送至真空浓缩器再次进行浓缩,当酸浓度达到35~55%时,溶液中已溶

解得硫酸亚铁以一水亚铁得形式析出来,,再经过相式压滤机进行过滤,把一水亚铁分离出来,每吨钛白粉要产生酸性一水亚铁1吨、 3、一水硫酸亚铁可作为饲料中铁得补充剂。铁就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等多种氧化酶得成分,与造血机能,氧得运输以及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有着密切得关系。禽类动物缺铁会造成严重贫血,显著降低血红细胞压积,羽毛得正常红色与黑色完全退色、仔猪缺铁可导至皮肤苍白,皮毛粗糙,食欲不振,生长速度缓慢。 1)、它得主要作用如下: A:补充畜禽对亚铁得营养需求,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并发症; B: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改善胴体品质,使皮肤红润、肉色鲜红; C: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 2)项目指标: A:Fe ≥30.00% , B:粒度[过0。45mm(40目)筛下物]≥98、0% C:砷含量≤5mg/kg, D:铅含量≤10mg/kg 二、用七水硫酸亚铁生产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得工艺: (一)工艺流程简述: 由一车间转台分离得七水亚铁(含游离水)通过皮运机(V7002)输送到亚铁贮料仓(L7004),再经溜槽进入打浆槽(F7101),七水亚铁(含游离水)在打浆槽用蒸汽进行加热打浆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加入少量25%得稀硫酸调整打浆料酸度,然后加入少量得铁粉、用液下泵将溶解得七水亚铁泵至1~3号湿法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