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文化的精髓

人参文化的精髓
人参文化的精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3452434.html,

人参文化的精髓

作者:徐文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4期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在长白山区,尤其是在农村,特别是种人参采人参的人们中,都过一个节日,就是人参老把头节。过去,在绵亘千里的长白山区,有很多地区都有山神爷老把头的庙宇,山里人每逢农历三月十六日这一天,都要搞祭祀活动。据有关资料记载,自从山参爷老把头孙良得到康熙皇封为长白山神后,他总是在山里显灵,扶贫济困,救苦救难,伸张正义,护佑一方百姓,所以,当时老把头山神爷的庙宇里香火鼎盛。

山神爷老把头,本来只是一位从山东闯关东来到长白山挖参的普通百姓,后来一起挖参的兄弟走散,他没有自己顾自己逃跑,而是在长白山里拼死拼活去寻找一起挖参的异姓兄弟,最后又渴又饿,累死在长白山里。后来得到康熙皇封,成为长白山山神,那是因为他成为正义和良善的代表,是一个“义”字成就了他的山神地位。

正义和良善,成为山神爷老把头的灵魂,也成为长白山人的精神图腾。因此,山神爷老把头,原来只管挖参人的事儿,后来他成为长白山的守护神,也就成了正义和良善的代表。

因为有长白山,所以才有人参,因为人参是宝贝,所以,逐渐形成了长白山的人参文化。

如今,长白山的人参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人参文化相对落后。虽然文化落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可我们不悲观,因为有一些地方的带头人开始意识到人参文化和人参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最近,我就接到长白山区的一些地方的邀请,他们要在本地大规模开展山神爷老把头的大型祭祀活动。这样的活动,不流于形式就好。但是,我们如果只祈愿山神爷的保佑,那还是走形式。我们应该考虑,把山神爷的思想精髓,融入到我们的人参产业发展中,融入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中。我们的产品,不仅自身品质要高,还要充满了诚信、良心、正义,我们以山神爷做榜样,去做人,去做事,去生产我们的产品,去发展我们的经济。

人参自古出自上当,现在的上当只有荒漠了,没有人参了。人参是有灵性的宝贝,她选择了长白山,是长白山的福气,是长白山人的福气。因为长白山,因为人参,成就了长白山的山神爷。我们如果学习了山神爷的正义、负责、善良,那我们的人参产业就会良性发展。我们开采的时候,想到子孙后代,而不是无度开采;我们种植的时候,本着负责的态度,本着为了人类健康长寿的态度;我们生产产品的时候,第一个食用的人是自己,是自己的家人,是为了自己的家人生产的产品……

长白山人参文化的主要支脉,靠神话的形式传播到今天,有他特定的历史意义。在我们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这种文化的精髓,并把这种文化精髓,真正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因为我们做了好人,做了好事,山神爷老把头才会保佑我们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人参行业分析报告精编版

人参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行业分析 目录 1.人参产品概述 人参可分为野山参、人工种植人参,其中野山参在国家药典里统指野外山间生长的人参,但实际上也分为纯正的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野山参(专业人士叫“林下参”),我们培植的就是林下参。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这种参就是园子参。而我们培植的林下参属于野播的,普通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或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采收以9月上、中旬为宜。 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我们的种子选用品相最好的长脖芦参籽。 人参是重要的中药材原料,2010年来无论是水参、干参还是红参的价格都有一倍左右的涨幅,吉林是我国人参主产地,由于山地栽参土地恢复栽树要30年以上,随着环境的要求,吉林的山地栽参规模在逐年减少,2011年砍伐森林栽人参规模预计将减少几百公顷,将控制在1000公顷的范围内,长期看由于供应的减少,人参将逐渐变得稀缺。 2.人参消费环境分析 我国人参主要消费以国外和国内两方面,人参总体国际规模为6000-6500吨,其中中国占80%到90%,韩国,朝鲜,日本共占20%-10%,人参是我国中药材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我国人参出口数量在1000-2000吨/

年,出口额在1500-3200万美元之间,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10年来,我国人参累计出口17963吨,20869万美元。在出口额上,纵观十年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呈上升趋势,出口量在1999年以前维持在1000吨左右,之后在2000吨左右。出口金额则以2002年为分界点,2002年之前出口金额维持在1500万美元左右,2002年以后,出口额维持在3000万1997年和1998年出口量最少,维持在700吨左右,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也不高,尤其是1998年,出口额仅为1306万美元,是10年来的最低值;2000年,出口数量达到了2490吨但由于出口单价较低,出口仅有1648万美元;2003年,受"非典"影响,出口数量、单价、出口金额,均大幅上扬,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711t、3121万美元。(见下图) 我国的人参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但欧美、日本市场对人参中农残及重金属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对进口的人参原料要求必须是低残人参,这对我国人参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困难,也迫使我国人参产业采取措施,生产低残、无公害的人参产品。 表一 表二 国内的人参环境,中国GDP从08年到11年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保持在9%以上(见表三),我国十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高,“十五”时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比“九五”时期的%高出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集安的人参文化

集安的人参文化 一、集安人参的栽培史 人参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为我国东北特产名贵中药材,同时也是名贵的天然保健品。本草书《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我国人参栽培史可追朔至西晋末年《石勒别传》记载曰: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据此记载,人参栽培距今已有1680余年。我国人参栽培情况,在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明确记载。特别在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我国的人参栽培迅速发展,到了同治年间人参栽培达到繁盛时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参企业。人参栽培经历了1680余年。 经考证,集安园参栽培历史,起源于清朝部落时期,至今最少有400余年,其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集安新开河流域(也是满族的故乡。“新开”满语字音“兴格别”,口语兴该,意译为多、丰富),有9条支流和河谷组成,域内山高坡陡,杂木林纵生,流域面积766.4平方公里,河长70公里通向浑江联结通化县,横长50余华里,方园内均系椴树、桦树、榆树等本木林。林中多有开垦遗迹,建国初期,这些开垦遗迹经林业部门技术员鉴定确认480余年的历史,即公元1522年(明嘉靖年)。 二是地名的起源。明末清初集安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中原明朝的统治,归属清朝部落通领,其地名是根据其历史、自

然形态、物种、人居等的衍生派生出来的,如境内诸多的八宝、山、沟,即为采到八两以上的山参,或换取八个元宝而得名;爬宝山、村、坡、沟,棒槌园子等则是种植人参而得名;挂牌岭、大路则是封禁之前,进入区域验明身份的关卡;腰营则是对挂牌营参的兵营统称。这些名称的产生几乎多在清天命之前(161年),清朝部落通领,即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后),集安市这样的名称18个之多。 三是集安山参移植园田栽培,有史可考的是从顺治末康熙初开始。到了道光20年(184年),新开河的下游(如霸王朝、财源子、花甸子、柞树村)、苇沙河流域(如头道崴子。苇沙河、粒子沟和腰营一带)相继出现了新的参户,并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参园,有东升村郭俊清、东明村姜三爷(绰号)、光明村杜永吉、兴安村曲武南等共有园参13,700帘。十年之后,即道光30年(1850年),又出现了一批大参园,有东升村田少玉、荒崴村马绍明、李俊思、张白毛(绰号)、裕盛东(商号),兴安村蔡克绍、同仁堂(安东支号)等共有人参9,500帘。到了光绪6年(1880年),新出现六家人参户,共有人参13,100帘。 四是《奉天通志》(卷一百十)载:“亦有下山移植参营者,名日移山参营。俗呼棒槌营,乃种参区。所产,名秧子参。道、咸前,参营亦在禁例,往往官役带兵清沟,用火焚毁,自征税后无此患矣。”道光年间,我通化属兴京厅,沿

人参行业分析报告

人参行业分析报告 名目 1.人参产品概述 (1) 2.人参消费环境分析 (2) 3.人参行业战略分析 (5) 4.人参产业要紧企业介绍 (7) 紫鑫药业 (7) 通化东宝 (8) 康美药业 (10)

1. 人参产品概述 人参可分为野山参、人工种植人参,其中野山参在国家药典里统指野外山间生长的人参,但实际上也分为纯正的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野山参(专业人士叫“林下参”),我们培植的确实是林下参。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治理的,这种参确实是园子参。而我们培植的林下参属于野播的,一般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或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采收以9月上、中旬为宜。 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宝点。我们的种子选用品相最好的长脖芦参籽。 人参是重要的中药材原料,2018年来不管是水参、干参依旧红参的价格都有一倍左右的涨幅,吉林是我国人参主产地,由于山地栽参土地复原栽树要30年以上,随着环境的要求,吉林的山地栽参规模在逐年减少,2018年砍伐森林栽人参规模估量将减少几百公顷,将操纵在1000公顷的范畴内,长期看由于供应的减少,人参将逐步变得稀缺。 2. 人参消费环境分析 我国人参要紧消费以国外和国内两方面,人参总体国际规模为6000-6500吨,其中中国占80%到90%,韩国,朝鲜,日本共占20%-10%,人参是我国中药材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我国人参出口数量在1000-2000吨/年,出口额在1500-3200万美元之间,是我国出口额最大

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10年来,我国人参累计出口17963吨,20869万美元。在出口额上,纵观十年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呈上升趋势,出口量在1999年往常坚持在1000吨左右,之后在2000吨左右。出口金额则以2002 年为分界点,2002年之前出口金额坚持在1500万美元左右,2002年以后,出口额坚持在3 000万1997年和1998年出口量最少,坚持在700吨左右,要紧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阻碍,出口额也不高,专门是1998年,出口额仅为1306万美元,是10年来的最低值;2000 年,出口数量达到了2490吨但由于出口单价较低,出口仅有1648万美元;2003年,受"非典"影响,出口数量、单价、出口金额,均大幅上扬,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分不达到2711t、3121万美元。(见下图) 我国的人参出口市场要紧集中在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但欧美、日本市场对人参中农残及重金属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对进口的人参原料要求必须是低残人参,这对我国人参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困难,也迫使我国人参产业采取措施,生产低残、无公害的人参产品。

人参枸杞红枣泡酒好不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人参枸杞红枣泡酒好不好 导语:人参是大家认为都很贵重的药材,当身体极度虚弱时可以食用人参,补气,能调节患者的气血等,有起死回生的好功效,当然这也是夸大的说法,但 人参是大家认为都很贵重的药材,当身体极度虚弱时可以食用人参,补气,能调节患者的气血等,有起死回生的好功效,当然这也是夸大的说法,但是也能看出人参对身体的益处。人参的使用方式是非常多,煎汤药饮用,泡茶、泡酒都是可行的。如人参枸杞红枣泡酒,那么人参枸杞红枣泡酒好不好呢?要了解其好处,可看下列文章的讲解。 人参枸杞红枣三种药物可以同时泡酒,其功效主要是补气血,益精填髓,聪耳明目。可用于气血不足,少气懒言,视物昏花,动辄乏力等症,是非常好的药酒。 其中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通过人参对动物脑电活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均有影响,但主要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由于同时作用于抑制过程,故使抑制趋于集中,使分化加速且更完全。人参可调节神经功能,使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过程得以恢复。人参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有双向性及成分依赖性。大鼠口服人参浸膏20mg/kg,连续3天,易化了大鼠Y-迷宫实验中30分钟学习获得和24小时记忆保留,但是剂量加大至100mg/kg,则学习记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损害了某些学习记忆指标。 对于女性而言,常吃枸杞还可以起到美白养颜的功效。不仅如此,枸杞也已悄然走进国外的超市,原先对枸杞一无所知的西方人逐渐了解到,枸杞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铁含量比牛排还高。更吸引人的一点是,枸杞所起到的壮阳功能令西

关于人参文化

关于人参文化 一、人参文化潭子人参之乡 一定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现象,正象茶文化源于茶乡,酒文化源于酒乡一样,人参之乡首先产生反映参乡人思想感情的人参文化; 中国的人参,开发利用最早的是太行山系?上党?人参和?紫团?人参;公元107口124年许慎著《说文解字》载:参,药草,出上党,参者也;?这是目前所知对中国人参原产地最早的记载;可以说,当时上党,或太行山是人参之乡;对于上党人参,有许多神奇传说。如《广五行记云》:〃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去宅一里讯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呼声遂绝;?又如苏颂曾说:?相传欲试上党人参,但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四五里许,其不含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其参乃真也;? 从梁代到清代,赞美人参的诗篇也有许多;如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人参诗:五叶初成根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需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晶第己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又如清代杨宾在《柳边纪略》中亦留有人参诗篇:土产参为最,今时贡帝京:….〃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

参晶绝贵,闻说可长生; 上述这些传说、诗篇,都属人参文化现象;由于历代人们对上党紫团人参开发最早f采挖频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这里人参绝迹;正如明代《清凉山志》记载;自永乐年后,伐木者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如雨、喊声震山;川木既尽,又入谷中,深山之林亦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 森林资源破坏了,就等于断了人参的生蹴人参的绝迹,使太行山系人参文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从明代起,人参主要出产在东北,逐步集中在长白山区;大批河北、山东等地破产农民涌向东北,挖参谋生,这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挖参人,成为人参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人类对人参的需求茧越来越大,而自然生长的野山参数量 越来越少,这就迫使人们把山参变为家植一一这就是今天的园参;园参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近四百年来,园参的发展受到制约,仅吉林省长白山区和黑龙江,辽宁两省部分地区发展了园参;人参文化现象,在这些产参区形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参乡抚松县文艺爱好者把流传在民间的人参故事搜集整理编辑成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和世界一些画家产生了影响,为人参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泡酒用什么人参好呢

泡酒用什么人参好呢 用人参泡酒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保健酒,而且我们都知道人参的保健价值都非常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强身健体,预防和解决更多的疾病危害,还可以很好地治疗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的问题,也有助于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而下面就是关于用人参泡酒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才够更好的发挥人参保健酒的保健功效和价值。 一、人参功能主治 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不仅含有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二、大药房的人参我不敢说它们是假的,不过即使是真的,充其量不过是1-2年的生的,泡酒的营养价值不是很大。 三、将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一般1瓶1000ml左右的就放1-2棵人参即可,每日斟情服用。 四、在挑选人参时,应选择中间枝体部分平直光滑、内紧、

纹理清晰的为好。由于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条件不同,故在具体选购人参品种时也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红货类(即包括红参、石柱参),性温,适宜于体弱怕冷和贫血的人服用;生晒参,其性凉,适宜于高血压患者和内热者服用;白人参(吉林人参)和糖参,性平温除有糖尿病患者外,一般都可以服用。 其实在现在人们对于保健酒问题都比较熟悉,因为合理的服用一些保健酒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而且又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的副作用问题发生,也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那么就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泡制这些保健酒。

人参的人性文化

人参与人类的关系 人参的人性文化, 即人参所具有的像人的本性文化。当人从自然界脱离出来, 第一次把头伸到自然界之上来看世界, 并且能够制造和使用符号信息起, 就成了万物之灵。这万物之灵的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逐渐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同时又改造着自然, 为人类服务, 使人类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不断走向文明。 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认识了人参这种神奇的植物, 逐渐开始利用她、研究她、改造她, 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这块神州大地是人参的发祥地, 更是人参的宗主国。 千百年来, 人参这种神奇的植物, 随着祖国的医药起源和发展, 世世代代同中华民族一起繁衍与兴衰, 同炎黄子孙相互携手息息相关。以其对人体具有独特的医药疗效和滋补强化抗衰老之功效, 由中国进入亚洲逐渐走向了世界, 被世人公认为??东北之宝, 百草之王??, ??中药之王??。人参用事实和史实证明了她是延年益寿之佳品, 是人类滋补保健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人参发展过程中, 许多化学家、药理学家、医学家、生理学家, 潜心探索, 辛勤地研究人参的奥妙, 使人参的作用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我认为, 人参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医药和保健方面, 已经深入到了人参艺术, 人生哲学方面。为什么呢? 因为人参的神奇还在于她的人性化4000年, 我认为人参是不会说话的人, 就是要把人参看成是人。人参的人性文化就是人参具有的人性。我是参乡之子, 参农的儿子, 我就是长白山人参的代言人。 人参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密切了4000多年, 而且,人参越来受到人类的重视, 越来越得到更多的世人喜爱。这不仅是人参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神奇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人参具有人性, 人参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甚至超过了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 何以见得? 一、从人参的称谓看 1、人参的异名, 可谓极其繁多。 <神农本草曰>: 一名人衔, 一名鬼盖。吴氏本草曰:一名土精, 一名神草, 一名黄参, 一名血参, 一名久微, 一名玉精。参谱曰:一名皱面还丹, 一名金井玉阑。人有大名, 乳名、笔名、艺名、别名等诸多。且不说这些名的来历, 总是和人类间的称谓相似。 2、按人参成长阶段其称谓 一年生(三花)、二年生(巴掌、五个叶)、三年生(二甲子)、四年生(灯台子)、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等。人有胎儿、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 3、按着生长环境 人参有山参、园参之分。人有城里人, 乡下人之 别。 4、人参有红参、白参, 按支头分有10支、16支、20 支等。人有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按学历有博士、硕士、学士等。 5、人参有人参市场, 还有礼品参。人有人才市场, 也有公关人。人参的称谓虽然都是人类命名的, 是有其渊源的, 说明了人参与人的密切关系。 二、从人参的生长、形看 1、野山参可活上百年, 人能活上百岁。 2、人参形态很奇特, 有许多和人相似之处: 人参的主根像人形, 人参的艼像人的胳膊, 人参的叶子似人的手 掌, 人参的果实似人的肾脏。 3、人参有长、短、粗、细, 人有高、矮、胖、瘦。 4、人参主根有的如龙、有的像牛、似羊, 有的象仙女、如人形, 有的如字: 天、人、大、美、神、众等等, 有 的如母子, 似恋人, 像侍女, 有的在跨跃、在舞蹈, 踩高跷等多姿多彩, 千姿百态。 5、人参有形体健壮的, 有缺须少尾的, 人有英俊健康的, 有多病残疾的。 6、人参是由物质、能量、精华(也是物质、特有的皂苷)。人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特指智慧)。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人参泡酒配方大全

人参泡酒配方大全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参、棒槌、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人参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人参的食用方法很多,一般而言,最常见的是用人参泡制药酒。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泡制人参药酒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的人 参药酒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人参泡药酒的选用和注意事项 一、泡药酒的选用 (1)一定要是真正纯粮食酒,酒的选用是泡药酒最为关键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据媒体接连报道,说市场上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的,很多打着纯粮酿造旗号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这两种酒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如此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兑酒的本身添加成分对人体就不是很好,更会影响破坏药材的功效,所以选择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好药材配好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养康纯粮酒,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才能达到药酒的最大功效。 (2)度数: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纯粮食白酒最佳,从中药材分析,不论中草药,还是动物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数才能杀死细菌和病菌,还有,药材水分的渗出会稀释酒精度,所以选择度数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适的。而酒度数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后,从保质角度来看,低度酒,再加上药材的稀释,含水量过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另外,酒的存放随着

浅谈中国古建筑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

人参肽——肽营养学

《肽营养学—人参肽》 人参——具天地之灵气,纳纳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奇植物,是我国甚至全世界珍贵的中药材。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寻求人参的奥秘所在,对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千百年来对于人参的神奇功效并没有被据示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随着肽营养学的发展和各种制备技术的进步,肽类物质尤其是低聚肽类物质引起学者的特别关注。因此,学者试图从人参中找寻肽类的活性成分,尝试从生命物质的角度揭示其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理理。随着小分子肽类的研究给肽营养学注入了的新鲜活力,学者们试图从低聚肽的全新角度重新审视天下奇药——人参,以便进一步揭示和解释传统人参的传奇,赋予人参这一古老的生物以新的生命活力,促进人参乃至人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推动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人参蛋白及多肽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人参肽的提取方法。人参中肽类物质存在相对较少,但其组成却很复杂,从单个氨基酸到二肽、三肽…十五肽甚至分子量更大的多肽都有不同文献记载。1963年,德国的Gstirnor等人首次从人参根中检测出多种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等;1966年他们又采用电泳的方法从高丽白参的甲醇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5个小肽,但未能确定出一级结构。1980年,日本人Ando和Okada等将人参水提取液经过分离,检测得到一个14肽,其氨基酸组成为2Asp,Thr,Ser,3Glu,3Gly,Ala,Val,Leu,Ile,但未能分析出一级结构。1994年,Yagi等人从人参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四肽,其成分为:Vaa-D-Gilu-D-Arg-Gly。魏俊杰等人从生晒参中分离出两种人参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k的11肽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3k的12肽。Chen等人利用水醇提取法,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到六种含α-氨基酸酸的小肽。随着对人参肽的研究深入,从人参中提取制备出另外一种14肽,其结构为:Glu-Thr-Val-Glu-Ile-Ile- Asp-Ser-Gly-Gly-Asp-Ala。 由于人参肽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被证实,人参肽的研究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热度。其中研究较早的14肽现已应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了重组表达。将已测序人参肽重组构建成表达质粒pPIC9-Gsp,经电穿孔将该质粒转化为毕赤酵母GS115(His4-Mut+),挑选His+Muts型菌株进行重组蛋白胞外表达研究,表达蛋白经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确定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正确性,其氨基酸测序显示与天然肽类序列一致。另外,很多人参肽也已经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生物活性肽可来源于各种生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人参肽即通过现代制备技术从人参中或其人参蛋白质分解产物中获取的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成分,包括:人参多肽及小分子的人参寡肽,又称为人参低聚肽。 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它由氨基酸构成,作为基础营养物质,多肽比氨基酸更易吸收,生物利用度更高。某些低分子的肽类,还还同时具有防病、治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几乎涉及人体的所有生理活动。 据测定,人参中蛋白质含量达6%,而人参肽类含量则不高。不同种类的人参中多肽含量不同,并且人参中多肽含量随着产地和生长年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报道关于中国吉林省部分地区人参中多肽的含量的分析,就生晒参品种,汪清、敦化、通化、抚松4年生的人参多肽含量

人参枸杞熟地泡酒功效

人参枸杞熟地泡酒功效 人参,枸杞,熟地,是三种不同的药物,也都是可以用来泡制酒的药物,用这三种药材来泡酒的话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更加的强壮,选择这个人参,枸杞还有熟地来泡酒的话就可以让自己得到这些药材的相关功效,吃这样的药材对身体也有滋补效果,男人吃的话壮阳非常的不错,那么人参,熟地,枸杞泡酒的功效到底有哪些呢?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参、棒槌、血参、人衔、鬼盖、神草、 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人参主要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 枸杞则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是补肾之剂,性味平和,滋阴养血,益睛明目。古代文献中早已记载枸杞子是一味延缓衰老及治疗老年病的药。现代研究指出,枸杞子对

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胃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另可调节免疫,防治肿瘤;并减轻化学疗法引起白血球降低的现象。 人参枸杞酒是一种在中国民间相传甚久的药酒。采用人参、枸杞、白酒和冰糖等原料泡制而成,味纯而香飘逸。长期服用有益气安神、生津补血之功效。 人参枸杞酒的具体做法如下: 食材准备 人参3克,枸杞子35克,熟地黄10克,冰糖40克,白酒1000克。 制作步骤

1、将人参去除芦头,用湿布润软,切片;枸杞子与熟地黄除去杂质、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 2、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清水加热溶化至沸,微炼至黄色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 3、将白酒装入酒坛内,将药袋放入酒中,加盖密闭,每日翻动搅拌1次,浸泡10~15天; 4、泡至参杞色淡味薄,用细布滤除沉淀,加入冰糖搅匀,再静置过滤,澄清即成。 以上就是对人参枸杞熟地泡酒的介绍,人参枸杞熟读泡酒的话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还可以养身。每天喝一点效果更好。 通过上面内容,让我们知道了关于人参还有熟地,还有枸杞三种药材来泡酒的功效,这样的酒泡制的话大家一定要先重视用

中药鉴赏之人参

人参文化对人参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415406014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张高琴 目录 摘要 1.人参文化与人参产业概述 1.1人参文化概述 1.2人参产业概述 2.人参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机遇挑战 3.人参文化对人参产业的作用 4.发展人参文化对人参产业作用的对策 4.1加强宣传人参的科普文化 4.2经理论研究、人参文化课、人参网站以及人参频道等温载体,挖掘人参文化 5.参考文献

摘要 摘要:人参文化包涵了人参医疗、人参保健、人参栽培、人参加工、人参史考、人参科研与其成果推应用的全过程。本文浅谈人参文化对人参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人参产业的发展道路中,如何以人参文化为背景,提高公众的人参文化素养;提出了继承与弘扬人参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现实性和操作型方法、措施。 在如今社会,仍然有许多民众对人参的故事及传说不是十分了解;较多的人对于人参的用途及鉴别不了解;对于读人参故事集和人参题材的影视片则更少。总的来说,公众对于人参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人参文化对于人参产业潜在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人参文化了解较多的人中,对人参的常识和用途比较了解,且愿意购买的人数较多。 因此,我们应把人参文化与发展人参产业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发展。做到研究文化同时,为人参产业服务;人参产业要融入人参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提高人参产品的文化品位,而二者互为互动、互相融洽、互为促进,使人参文化与人参产业和邪恶发展。 关键词:人参文化人参产业作用对策 1.1人参文化概述 人参的历史文化 人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汉代纬书和本草中关于人参最早的记载,如《春秋纬·运斗枢》提到:“摇光星散而为人参,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1]。这是因为人参的形态似人形而引起的神秘联想。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首次以药物物质将人参收入其中,但是该书并没有关于如何服用人参的具体说明。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共记载了113个药方,其中21个药方用到人参,这是首次对人参药用价值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把人参和治病救人紧密联系起来。到了唐朝,人参更是被奉为“草妖”、“地精”,称它是可以医治“鲁钝”,并且能够延年益寿的“褐衣老翁”。关于人参的神秘感以及许多古老的传说,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得到了认同,她还强调“参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参神草。”此外,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其他的其他药学著作也对人参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记录。在《本草纲目》中涉及的人参的名称和人参发明中的人参博物学研究,开拓了人参文化研究的新视野[2]。 人参的种植文化 人参适宜在北纬40-45度、东经117.5-134度之间的高山峻岭中生长,我国人参产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部。[3]人参的种植对林地土壤的要求很高,要选择30年以上未曾栽种过人参的肥沃土壤,将森林采伐。人工将土刨成大块,称为土坯。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一) (一)天文 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整个宇宙有至高无上的主宰,则帝或上帝。一方面,人们把他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另一方面,我国的晨耕生产对晨耕季节的要求使古人对天象的观测十分精准,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了解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鑺。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因为光色亮白,亮度特强,在古代称为明星,又叫太白。木星古名岁星。水星名叫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互相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龙,南方朱雀,叫做四象。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很相类似。 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古人对二十八宿很熟悉,有的星宿成为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有的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 而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因此,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古代对星空的划分,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璣、天權、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辩方向,定季节。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 关于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号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兴宿的界限一致。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以纪年。 关于分野。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星宿的分野,一般按照列国来分配。星宿的分野有以十二次为刚,配以列国的。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吉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然而,这是一种迷信说法。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占星家也以某种星所赋予的含义占卜。 (二)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古人很重视置润,殷周时代已经置润,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再为“十三月”。当时置润尚

人参枸杞泡酒配方

人参枸杞泡酒配方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参、棒槌、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人参主要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 枸杞则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是补肾之剂,性味平和,滋阴养血,益睛明目。古代文献中早已记载枸杞子是一味延缓衰老及治疗老年病的药。现代研究指出,枸杞子对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胃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另可调节免疫,防治肿瘤;并减轻化学疗法引起白血球降低的现象。 人参枸杞酒是一种在中国民间相传甚久的药酒。采用人参、枸杞、白酒和冰糖等原料泡制而成,味纯而香飘逸。长期服用有益气安神、生津补血之功效。 除了上面这种药酒就以外,人参和枸杞都可单独或者共同泡制其他药酒。泡制配方以及比例不同,药酒的功效也就不同。下面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泡制这些药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药酒配方,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裨益。 泡药酒的选用和注意事项 一、泡药酒的选用 (1)一定要是真正纯粮食酒,酒的选用是泡药酒最为关键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据媒体接连报道,说市场上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的,很多打着纯粮酿造旗号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这两种酒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如此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兑酒的本身添加成分对人体就不是很好,更会影响破坏药材的功效,所以选择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好药材配好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养康纯粮酒,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才能达到药酒的最大功效。 (2)度数: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纯粮食白酒最佳,从中药材分析,不论中草药,还是动物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数才能杀死细菌和病菌,还有,药材水分的渗出会稀释酒精度,所以选择度数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适的。而酒度数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后,从保质角度来看,低度酒,再加上药材的稀释,含水量过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