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音标

闽南语音标
闽南语音标

闽南语国际音标

●一、基本的韵母是: a i u e o 注:1)a i u都和普通话类似; 2)e发音如“一个两

个”的“个”字之韵母,同英

●语发音/e/一样; 3)o这个音与普通话韵母o相近,有相近的多种发音,像“搁再”的“搁”

字的韵母,“降落”的“落”字

●的韵母,等等;4)这些韵母可以组合成大多数的韵母,像iu,in,ing,ang,规则和汉

语拼音类似; 5)介音:不同的是,

●汉语拼音的/ao/,应该写成/au/ 普通话以/u/为介音的(只有ui是例外),比如哇/ua/,

应该把/u/改成/o/,也就是/oa/ ,

●换句话说,o跟u的用法根普通话相反了:for example: 我/goa/,多少/loa-choe/;6)

鼻音:我们语言的特色就是有些字

●是带鼻音的,如“天/tiN/”和英文字母T,就不一样了,凡是有鼻音的,在音节最后

加大写字母N;7)“黑”字的音,有

●点像英语的order的第一音节,这个普通话里没有,但是蒲语里面有,我们写成/ou/

8)入声韵母:闽南话的入声可以说是

●全国方言中保存最完整的。也是外地人学闽南话最困难的部分; 9)关于/i/ 、/it/ 、

/ik/ 、/ip/、/ih/等音:/i/

●和普通话的衣类似(肯定有区别,但具体什么区别我不知道)/it/就是我们闽南话“一

二三四”的“一”,发音后能感觉到舌

●根紧了/ik/就是厦门话的“力/lik/”字的韵母。/ak/给花草“浇水”的“沃”字,

读/ak/,(泉州话的“力”是/lat/)

●/ip/就是最后嘴巴闭起来的i /ih/就是缩短的i,发音很短促。(泉州话说“鸭子”的“鸭”

字)二、声母部分:

●和汉语拼音的声母很不同,但符合国际习惯,外国人容易看懂。基本的有p 相当

于汉语拼音的b,如果是汉语拼音的p

●,就是加上h,变成/ph/ b 普通话没有,外地人以为是m,比如闽南话老婆“某”(本

字为"姥")/bou/,发和普通话的mou不同。

●t 相当于普通话的d,如果是送气音,就加上h,变成/th/,读汉语拼音t 的音。ch 相

当于普通话的z(有时相当于j,

●比如ji,jiu,我们写chi,chiu)。送气音加h s 和普通话s一样,普通话的xi、xiu我们写

成si、siu l 和普通话一样

●m 和普通话一样n 和普通话一样ng 就是“误会”的“误”的声母。g 汉

语拼音里没有,“我”/goa/的韵母。

●关于/t'/ 和/t/ 我们汉语普通话是没有浊音的(其实泉厦的闽南话也是)。也就是说,

我们普通话的,特(t')的(t)都

●是清音。英语里的/d/我们的话里没有。/t'/和/t/的区别是在于嘴巴有没有送气,只要

说这两个字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上感觉

●一下就知道。(t/和/d/的区别是在于喉咙有没有震动,/d/是有震动的,/t/没有)

●闽南语教会罗马字

●(白话字Peh-oe-ji)<一>字母Aa Bb Cc Ee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Ss Tt Uu

<二>子音(声母)

●p-ph-b-m--t-th-l-n -[p‘]--[m]--[t]-[t‘]-[l]-[n] 卑-披-未-棉--知-耻-离-尼

k-kh-g-ng-h-ch-chh-s-j

●[k]-[k‘]-[g]-[?]-[h]-[ts]-[ts‘]-[s]-[dz] 基-欺-疑-硬-希-之-痴-诗-儿(1).子音j今仅见于

漳属各县市(漳浦县除外

●)和台湾,泉属的惠安、永春以及厦门的同安区偶有见到。今厦门、泉州大多并入子音l, 漳

浦并入g. (2).h, p, t, k兼用作入

●声韵尾符号,做入声韵尾符号时,只有成阻动作,不发出声来。(3).中括号内为国际音

标。<三>母音(韵母) 1.基本

●元音 a e o o?/ou i u ee ir er [a] [e] [o] [?] [ i ] [u] [ε] [ш] [γ] 阿鞋窝乌衣

污哑猪锅

●(1).前六个为厦门音基本元音,漳州音增加ee;泉州音增加ш和γ 2.介音韵ai au ia

oa iau oai [ai][au][ia][ua]

●[iau][uai] 哀欧耶蛙妖歪oe ui io iu iou [ue][ui][io][iu][i?] 话威腰

尤(喏) 3.鼻尾韵

●m ng an in ian un oan am im [m][?][an][in][ian][un][uan][am][im] 呣秧安因烟

温弯庵音iam eng ang

●ong iang iong (oang)(om)[iam][i?][a?][??] [ia?] [ua?] [?m] 阉英红汪央央

(风) (森) (1) “风”

●是同安音,“森”是漳州音 4.鼻化韵aN iN eN oN uN iaN oaN (oeN)[a~] [i~]

[e~] [?~] [u~] [ia~] [ua~]

●[ue~] 馅圆婴恶囗营鞍(糜) iuN ioN uiN auN aiN oaiN iauN [iu~]

[i?~][ui~][au~][ai~][uai~][iau~]

●杨羊黄嗷闲(关) 喵(1).aN=a?; iN=i?; eN=e?;…,其余同理; (2). “糜”“羊”“黄”是

漳州音;“闲”是同安音;

●(3).“囗”“嗷”“喵”是象声词 5.入声韵ah-eh-oh-ouh-ih-uh-iah-ioh

[a?][e?][o?][??][i?][u?][ia?]

●[io?] 鸭-嗝-学-(膜)-(鳖)-(嗍)-页-药iuh-oah-oeh-uih-aih-auh-iauh-oaih

[iu?][ua?][ue?][ui?][ai?][au?]

●[iau?][uai?] 匊-活-狭-(血)-鸭-(雹)-蛲-囗ahN-auhN-ihN-ouhN-aihN-ehN-oaihN-mh

[a~?][au~?][i~?][?~?]

●[ai~?][e~?][uai~?][m?] (趿)-(荥)-囗-囗-囗-囗-囗-(默) ngh-ap-ak-at-ek-ip-it-ut

[??][ap][ak][at][ik][ip]

●[it][ut] (蹭)-压-沃-遏-益-揖-乙-兀iap-iak-iat-ok-iok-oat-op-

[iap][iak][iat][?k][uat][?p] 叶-(煏)-

●谒-屋-约-越-囗- (1).“aih鸭”是同安音;“op”是漳州音;(2).“囗”代表各象声

词,有音无字闽南语声调

●调名: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调值:44 53 21 32 24 22 4 标调符:

不标调ˊˋ不标调^ —'

●代码1 2 3 4 5 7 8 例一kim k?m k?m kip kiâm kīm ki'p kim kim2 kim3 kip

kiam5 kim7 kip8 金

●锦禁级咸妗及例二kun kún kùn kut kûn kūn ku't kun kun2 kun3 kut

kun5 kun7 kut8 君滚棍骨

●裙郡滑例三tong tèng t?ng tok tông tōng to'k tong tong2 tong3 tok tong5

tong7 tok8 东党栋督

●同洞独例四pe p?apeh p?pēpe'h pe pe2 e3 peh pe5 pe7 peh8 飞把

秽伯爬倍白例五chan

●chán chàn chat chân chān cha't chan chan2 chan3 chat chan5 chan7 chat8 曾

盏赞节层赠实注:

●(1).第1声(阴平)和第4声(阴入)没标调; (2).本表设计不包含"轻声"啲内容。(3).本

表设计不包含"变调"啲部分。(4).第

●6声是形式上啲"阳上",实际上厦漳台并无"阳上"调("阳上"并入"阳去"),因此,无第6声

●闽南语声调变化

●一、本调 1.单独的一字读本调:漳(chiang)、州(chiu); 漳(chiuN)、浦(phou2);金(kim)、

门(mng5);台(tai5)、东

●(tang)。 2.词组的最后一字读本调:漳(chiang7)州(chiu); 漳(chiuN7)浦(phou2) ;金

(kim7)门(mng5);台(tai7)东

●(tang)。 3.轻声的前一字读本调:刘(lau5)先生、康(khng)家、行(kiaN5)出去、气(khi3)

死、买(be2)啲。二、一

●般变调(一)、非入声啲变调(1).第5声变第7声同(tong5)→同(tong7)学毛

(mng5)→毛(mng5)管(2).第7声

●变第3声洞(tong7)→洞(tong3)孔号(ho7)→号(ho3)码(3).第3声变第2声

栋(tong3)→栋(tong2)梁过(koe3)

●→过(koe2)去(4).第2声变第1声苦(khou2)→苦(khou)楚软(nng2)→软(nng)脚

(5).第1声变第7声砖

●(chng)→砖(chng7)仔头酸(sng)→酸(sng7)甜(二)、入声的变调(6).入声韵尾是

"-p/-t/-k",第8声变第4声;第4声变

●第8声淑(siok)→淑(siok8)女、法(hoat)→法(hoat8)国、一(it)→一(it8)流合(hap8)

→合(hap)作、罚(hoat8)→罚

●(hoat)钱、服(hok8)→服(hok)务(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4声,变调后第2声,同时塞尾

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

●雪(seh)→雪(se2)水、借(chioh)→借(chio2)钱歇(hioh)→歇岫(hio2-siu7) (7).入声韵尾

是"-h",本调第8声,变调后第3

●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学(oh8)→学(o3)堂、踏(tah8)→踏(ta3)水车

白(peh8)→白(pe3)色、狭(eh8)

●→狭(e3)细

●声母表:

●闽南话发音普通话拼音清浊送气(1表示送气) 塞音:p (玻) b 清0 p'(坡) p

清1 b (帽) 浊t (

●刀) d 清0 t'(拖) t 清1 k (哥) g 清0 k'(科) k 清1 g (鹅) 浊塞擦

音:ts(遭) z 清0

●ts'(操) c 清1 dz (日) 浊鼻音:m (姆) m 浊边音:l (罗) l 浊

擦音:s (梭) s h (

●河) h 注:1,括号内的例字是闽南语发音;2,/*/发音为英语发音;3,b,

g,l三个声母与后面的鼻化元音结合时

●,读成m,n,ng。声调表:调类: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调

值:55 213 53 11 33 32 14 例

●字:真秦振进尽质疾国际音标:tsin tsin tsin tsin tsin tsit tsit 归纳几个对应

关系:易混的声母:

●闽南话:p-ph-k-kh-t-th-l-n- b-m 普通话:B-P -G-K -D-T -L-N-无-M ch[z/j]=z或者

j,chh[ts]=q;(左为闽南语声母

●,右为普通话声母,以下同) s=x; b不等于普通话的B,普通话中没有,也不是m。

如‘母’bu.

闽南语

有闽南人的朋友,学闽南语很有用! 1.利厚—你好 2.厚家—好吃 3.电西—电视 4.挖—我 5.怡—他/她 6.安内—这样 7.利(你) 8.矮(爱) 9.我爱你(挖矮利)10.告啊(狗) 11·虾米(什么) 12.触定(屋顶)13·戴季(事情)14.弯来{原来} 15.弯来西安内(原来是这样)16·甲亏(吃亏)17.甲利厚(跟你和好)18.启迪(养猪)19.启告啊(养狗)20.抓(纸) 21.女冰友(女朋友)22.男冰友(男朋友)23.麦安内(不要这样)24.利共啊(你说呢)25.麦靠(不要在哭)26.西(是)27.甲献(很累)28.老定(楼上)29.老咖(楼下)30.利葱虾(你在干什么)31·秋季(戒指/手指)32.贫够(苹果)33.造(跑)34.迷路(美女)35.公高掐(公交车)36.低讨(猪头)37.派写(不好意思/对不起)38.低罗(哪里)39.熊厚(这样最好啦)41.夹崩(吃饭)42.亲才厚(随便就好)43.椅啊(椅子)44.秋(树)45.比旧(啤酒)46.电管(开/热水瓶)47.电钉(电灯)48.骂(奶奶)49.公啊(爷爷)50.季啊(姐姐)51.拔(爸/父亲)52.麻(妈/母亲)53·修怕(打架)54.醉(水)55.点(电)56.刚停(工程)57.厚厚共(有话好好说)59.鸟器(老鼠)60.厚碟(好茶)61.乌赢夹来着(有空常来坐/座)62·启啊(养鸭)63.西干(时间)64.修意素(小意思)65.主来醉(自来水)66.搜洗(钥匙)67.帕同关(打通关) 68.甲昏(抽烟) 69.挖兄利(我好想你)70.虾嘎秋虾献(写到手会酸)71.来挖刀(来我家)73.之(书)74.郎(人)75挖嘎利(我教你)76车系(找死)77叫(鸟)78滚坠(开水)79水当当(很美)80沙(衣服)81的啊(袋子)82求(手)83冥载(明天)84侯问(好运)85都贾(刚才)86头开啊(地上)87某(老婆)88肮(老公)89最刚(打工)90今麦(不好)91修利(想你)92轰今透(风很大)93今逃(枕头)94困啊(睡了)95之包(书包)96八斗腰(肚子饿)94艾考(爱哭)98受吓(宿舍)99敏(脸)100处赖(家里) 一、问候语 1.你好!=li(一声)褐; 2.大家好.=大(注,大的音只是相近,发音并不一样,闽南语的大有鼻音)A(英语字母音)褐; 3.早上好=灾key(英语)褐; 4.我是小陈=哇(音近而不一样)喜(意思为:是)喜儿(请快速地连读,意思为:小;但小有很多种读音,这个是用于人名)Dan(拼音,二声); 5.你是小陈吗?=li(拼音,一声)喜(意思为:是)喜儿(请快速地连读,意思为:小;但小有很多种读音,这个是用于人名)Dan(拼音,二声)

常用闽南语

序言 -------------给全体闽粤学员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你翻开这本教材的第一页,展现在你眼前的,不仅仅是我们精心编制的教材内容,也不仅是细致设计的页面版式,还有全体社服成员的欢笑和汗水,与我们对待本次活动兢兢业业和澎湃激情。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对你来说不仅是一次语言学习的经历,和对闽粤文化的探求和体验,它更将开拓你的视野,提升你的高度,打开另一扇生活空间的门。 在此,全体社服成员真诚地欢迎你们。 放眼远眺,闽粤大地是这样一片轮廓清晰,绿意融融的净土。这里有巍峨宏伟,秀丽神奇的清水岩,鸟鸣清幽,峰回壑荡的岱仙瀑;这里有荷香悠远的东湖公园,坚固优雅的安平桥,驰名中外的蔡氏古民居,唤起人们对远古的回忆;这里还有万家灯火,车水马龙的香港夜景,令人心驰神往。在这片土地上植根,被它滋养哺育的闽粤人文,正式带着这样一种气质,如绵延山丘般温柔沉静,如潺潺溪流般细腻灵巧,风俗淳,人情美,又不失青年的热情,活力和开放,同时又兼备长者的宽容,睿智和明达。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闽粤,融入闽粤,领略唐宋遗风,感受闽粤文化的悠久和深邃,体会这两个地区一日千里的迅猛腾飞。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当五彩斑斓的世界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十分期待。我们想象自己是电视剧中风流俏丽的港台歌星,追赶潮流和时尚,走在路上都品位着张曼玉展现在旗袍里的“花样年华”,邓丽君在《何日君再来》中的浅吟低唱。我们希望自己作为一

个异乡人可以象当地人一样和别人顺畅方便地交流,在这片闽粤大地上生活和事业都毫无障碍,如鱼得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语言是文化的灵魂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走进闽粤,从学习闽南语粤语开始。 作为社服的成员和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地想您所想,并在严谨的考证后将之付诸行动。 a. 我们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 1.总体课程按照交际类生活会话类兴趣爱好类大体分成3个部分。 2.每堂课被分成老师主讲,互动,答疑三个部分,以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热情为主。 3.授课过程中穿插对闽南文化,风俗,旅游,禁忌等的介绍。让你更有效地理解和学习语 言的同时,真正了解这个你即将度过四年的地方文化。 4.学习闽南歌曲。 授课时间:每周日晚7:00----9:00,共六周 授课地点:菲华楼201.202.203 你的收获和进步就是我们的成就和光荣。 更有俗语说,相聚是缘。我们社服全体人员更将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尽心尽力带着微笑为你们服务;同时,我们也愿意为你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掘自我潜力的平台,为你构架一座广交好友,增进情谊和沟通的桥梁。 虽然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将消逝在岁月里,但在社服语言培训班的大家庭里,这种团结,

最新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题目

“方志文献杯”首届闽南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赛) 1.闽南语“无头神”,普通话的意思是:(B ). A.一会儿 B.健忘 C.扒手 D.没力气 2.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斗宫宋元窑址位于( C )城东南郊. A.安溪 B.南安 C.德化 D.永春 3.( B )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A.南安纸织画B永春纸织画 C.德化纸织画 D.安溪纸织画 4.( D )是厦门历史最悠久的工艺品,集景德镇陶瓷、福建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于一体。 A.影雕 B.石雕 C.木雕 D.漆线雕 5.“阮淋着冷冷的雨水 无奈你已经无惦阮身边 不知你置叨位 甘有将阮放忘记”这段歌词来自于闽南语歌曲( B )。 A.小雨 B.雨水我问你 C.西北雨 D.车站 6.( C )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其石雕艺术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代。 A.南安 B.永春 C.惠安 D.石狮 7.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 B )”,

A.布袋 B.嘉礼 C.杖头 D.药发 8.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它是( C )。 A.讲古 B.善书 C.答嘴鼓 D.讲鉴 9.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D )妈祖圣诞之日举行。 A.十五 B.十三日 C.初三 D.二十三日 10.因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有功,而被漳州人尊为“开漳圣王”的是( C )。 A.陈政 B.朱熹 C.陈元光 D.颜思齐 11.妈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生于( A ) A.莆田 B.福清 C.厦门 D.晋江 12.1621年,漳州月港成衣匠颜思齐以诸罗山为根据地,开拓疆土,分设10寨,被众拥立为( A )。 A.开台王 B.开漳王 C.开闽王 D.开泉王 13.九龙璧石(华安玉)与水仙花、( D )、片仔癀并列为漳州四宝。 A.农民画 B.灯谜 C.剪纸 D.八宝印泥 14.( B )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A.泉州 B.漳州 C.厦门 D.莆田 15.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A)补天。 A.煎堆 B.听香 C.吃粽 D.除尘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半生蜡熟——半生不熟 半死半活——半死不活 扒头控耳——挠头抓耳 报鸡城狗——照顾一人,引起众人追逐,喻指牵一发动全身放刁吹鳖——威胁恐吓。同“放刁拳比”差不多 捧碗甩筷——甩碗扔筷子。 饱狗占屎——喻指贪得无厌 变面变孔——脸色说变就变。喻指喜怒无常 拼死拼活——拼老命做事 盘山过岭——翻山越岭 盘屎过瓮——把事情重新做一遍。形容越弄越糟糕,毫无意义的重复 笨脚笨手——形容手脚不灵活 傍神福绿——靠神获取福绿,指乘机沾点好处 傍官靠势——依仗官势。 搬嘴搬舌——四处传话,挑拨离间 搬嘴小姑——像小姑仔爱学舌,指爱搬弄是非

撇手掠脚——捋袖挥拳,摆出打架姿势 歹款歹制——性格暴躁,性格偏僻 歹心毒幸——心地阴险,手段残忍 歹声歹嗽——声音严肃,说话严厉带有责备之义歹铜旧锡——破铜烂铁歹囝浪荡——浪荡公子,行为不检 扶脚蒱手——扶手抬脚 骗请害饿——说要请客让人饿肚子空等 鼻流澜滴——鼻涕口水任随流淌。同“鼻流汁滴” 欲吃唔做——光吃不做 欲长倒短——同”想长倒短 欲死欲活——要死要活 无影无迹——同“无影无只”形容没有根据的事 无闲无工——没有闲工夫 无暝无日——没日没夜 无嘴无舌——不会讲话,形容不善交际 无即无或——没这没那 无眠损神——缺少睡眠有损精力

无闲切切——忙着做事 无头无面——面目不清 无鼻无目——事情未清楚 无大无细——不讲礼貌 无声无说——没人说话,没有声音。喻指音信全无无性无块——没有性子,好脾气 无拍无算——毫无打算,缺乏计划 无天无地——无法无天 无相输赢——不相上下 无顾体面——不顾面子 无囝无儿——没儿子也没女儿 无空倘钻——无孔可钻,无懈可击 目白舌吐——目瞪口呆 目淆无扣——不识时务,不知道危险 名声透屎——臭名远扬 卖龟买鳖——徒劳无益 掠龟走鳖——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在台湾亦称为"台湾话、台语、河洛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最接近古代中原河洛话属汉语族。主要的语言应用范围: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适用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海陆丰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 一、移——移民语言,移民群体中形成的方言种类,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避乱:公元四世纪晋朝人移居入闽,部分初级泉州话的形成。二次: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漳州话的初步形成第三次:第九世纪后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统治福州、泉州等,泉州话形成。通过上述历史可以看出,闽南语的历史发展中,更多的沉淀了中原的移民文化,尤其是中原河南的古汉语发音。 二、复——分类和体系复杂,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潮汕话、台湾话、浙南闽语、海陆丰话、雷州话、电白黎话、电白海话、龙岩话、峇峇话、马来西亚槟城福建话、新加坡福建话。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闽南话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三、佛——佛教盛行期,恰逢中原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因此

很多佛经诵读中其发音为闽南语的音词语调。因为闽南语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也就是那时的中原话。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语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语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四、歌——提到闽南语歌曲,在语言历史文化中是丰富多彩的一笔。闽南语歌曲兴起自台湾,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1933年出现了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的闽南语歌曲经典之作《望春风》,在全球闽南人中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闽南语歌曲更是自福建起,传唱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例如,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歌曲中唱到“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等等。这首歌鼓励了多少人勇敢地继续前行,人们被这种拼搏开拓精神一直鼓舞着。 闽南语方言的研究在语言学中有重要意义,对闽南语方言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闽南语方言更好的传承发展使用,还可以维系台湾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华人群体,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及海峡文化的深厚历史沉淀。 1.移民文化对闽南语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2.闽南语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有哪些作用?

旅游与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复习题(附带部分答案)

旅游与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复习题(一、填空题) 1.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___昆曲____和___古琴_____(回答两项即可)。 2. 印章的刊治分为____朱文___、___白文_____、朱白文混刻三种。 3. 传统戏曲中常见角色有生、_ 旦 _______、___净_____、丑四种类型。 4. 梅兰芳的主要京剧代表剧目有__霸王别姬______、__贵妃醉酒______。 5. 中国绘画的四大基本画料是山水画、__花鸟画__________、____人物画______和界画。 6. 结婚一周年纪念被称为____纸______婚;结婚三十周年纪念称为___珍珠_______婚;结婚五十周年纪念称为金婚。 7. 宋代中国陶瓷进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后人常用五大名窑和六大瓷系来表述宋代瓷业的繁荣,五大名窑是指__汝窑_____、___官窑_____、___哥窑_____、钧窑、定窑。8. 玲珑瓷又称“米花”,日本人称为“米通”,西方人把它叫做“嵌玻璃的瓷器” 玲珑瓷器的产生源于__产品缺陷___。建盏的名贵品种有__鹧鸪斑_______、____兔毫____和曜变三种。 9. 通常认为紫砂壶的创始人是__龚春________。 10.华佗曾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运动姿态,编成__五禽戏__作为自己和弟子锻炼身体的方法。 11.王羲之的__兰亭序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__祭侄文稿_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世称“天下第三行书”。 12. 京剧表演中常见的程式化动作主要有起霸、__趟马___、走边、__圆场__四种。 13.黄梅戏的主要代表剧目有天仙配、__牛郎织女__、__女驸马__。 14.中国绘画历史流派中吴门画派又称吴门“明四家”是指____唐寅__、沈周、仇英、___文征明__。 15. 珠宝玉石的计量单位通常是克、克拉、格林。1克拉等于____0.2___克。1珍珠格林等于___0.25__克拉。 16. 粉彩瓷器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_玻璃白_,它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具有乳浊效果。使得红色变成为粉红色,绿色变成粉绿色,这些温润的中间色给人以粉润柔和的感受。 17. 雁荡山属于_流纹岩_类型的山地景观。岩溶地貌又称_喀斯特地貌_,广西桂林山水、张家界天门洞,云南路南石林,四川黄龙石灰华、都属于岩溶地貌。 18. 每年的农历_八月十八日_是钱塘江口全年最大潮发生的时间。蜃景分为“上现蜃景”_下现蜃景_和_侧现蜃景_。 19.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为__囿__。我国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是__都江堰__。 20. 中药的四气指寒、热、____温___、____凉__。 21. 故宫太和殿联上联为“乐乐乐乐乐乐乐”。下联是_朝朝朝朝朝朝朝_ 意思是_皇上每天早上上早朝__ 。 22.上海豫园万花楼联:上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下联是:_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_(也可自对一联) 23.中国四大名砚是__端砚___、__澄泥砚__、__歙砚__、__洮河砚__。 24.中国四大年画产地是_山东潍坊_、_四川绵竹_、_江苏桃花坞_、_天津杨柳青_。 25.一首《酒干倘卖无》曾经在祖国大陆大街小巷传唱,闽南语“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___有空酒瓶卖吗___。 26.___新修本草__是中国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7.神农架药材传奇的“四个一”分别是_七叶一枝花_、江边一碗水_、_文王一支笔_、_顶上一颗珠_。各自有着自己的动人传说。 28.“堂”——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同仁堂,九芝堂,同济堂等等。这个典故出自名医_张仲景_。 29.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是_尼亚加拉大瀑布_,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是_德天瀑布_. 30."轩尼诗VSOP"、"人头马XO"、"人头马路易十三"这些法国白兰地酒名称里的V、S、O、P、X的含义分别是_very_、__superior__、_old__、_pale__、_extra__。 旅游与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复习题(二、判断题)

闽南语的发展趋势

语言学作业 结合语言学理论,谈你认为闽南方言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国家推进闽南生态保护,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推进闽南语的保护? 闽南语(Manlam ngy;白话字:Bân-lâm-gú),在台湾亦称为Hō-ló-ōe(台湾话、台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东南亚,港澳,海外)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学术上泛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南本地之闽南语。 一、闽南语形成和发展趋势: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三摆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佮避乱,这同时体现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第一摆:第四世纪晋朝人移居闽→泉州话的形成 五胡乱华时期(304-439),异族入侵中原,伫西晋永嘉二年(308)的时阵,中原的「衣冠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开始避难到福建的泉州一带,in1共上古汉语(比如,有身、新妇、斟酌、鼎、箸、失礼)顺sua3带过来,后来成做「泉州话」。所以「泉州话」就是第三、四世纪的中原音参「吴楚方言」(比如,水薸(phio5)、手ng2、鲎hia)佮当地的「越语」(比如,loo3(高)、san2(瘦)、lim(饮)、hiu3(洒))滥做伙而成的,这就是「白话音」主要的来源,伊比「读书音」较早。 第二摆:第七世纪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福建泉州佮广东潮州之间「蛮獠啸乱」,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接近安徽省)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南下平乱,平乱了后屯兵伫即马的漳州一带,即批人带来七世纪的中古汉语。 第三摆:第九世纪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亦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三兄弟统治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朝末年,中国发生「黄巢之乱」(878),朝廷派河南固始县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南下平乱,平乱了后王潮被封做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即批人阁带来九世纪的中原汉语。 前后即两批的移民大多数是河南光州固始人,in用固始的方言教福建人读四书五经,后来成做「漳州话」,这就是「读书音」主要的来源。伊保存了真济唐朝人读册的音。 明末学者对于当时闽南语进行系统整理,著有《汇音宝鉴》,十五音因而诞生。

导游业务知识要点

导游业务知识要点 一、导游业务概述 1、世界导游业简史 (1)1841年7月5日英国的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 (2)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他也被称为世界旅游业的鼻祖。 (3)1846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导游员陪同的旅游活动。 2、中国导游业发展简史 1.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有专门为外国游客服务的民间旅游组织。 2.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游企业陆续占领中国市场。 3.1923年,银行家陈光圃先生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内设立了”旅行部”,1925年2月组织第一个国际旅游团——赴日本的”观樱团”,1927年春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游杂志——<旅行杂志>,标志着中国人自己旅游业的开始。 3、新中国成立后旅游业发展情况 1.华侨服务社和中国旅行社的成立标志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及游客构成的重大变化。 2.打破高度集中的旅游业管理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一是企业化;二是实行多元化的经营体制;三是简政放权。 4、导游工作的性质:1.政治性(中国导游员只有在这一属性上与西方国家导游员存在区别); 2.社会性; 3.文化性; 4.服务性; 5.经济性; 6.涉外性。 5、导游工作的特点:1.独立性;2.复杂性(表现在:工作对象复杂、工作面广、工作流动性大、讲解内容繁杂、立场复杂、涉外性强政策性强);3.脑体高度结合;4.跨文化性;5.面对物质诱惑和精神污染。 6、导游服务原则:“宾客至上”原则、“服务至上”原则、“等距离”原则、“合理而可能”原则。 三、导游员 导游员的概念:导游员是指按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并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和旅游服务的人员。 7、导游员的类型和职责 (一)按业务范围分类 出境领队(简称领队),主要职责:(1)介绍情况、解答疑问、全程陪同;(2)监督境外接团社旅游计划的实施,维护游客的权益;(3)做好组织、协调工作;(4)联络工作;(5)维护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全程陪同导游员,主要职责:(1)实施旅游计划;(2)联络工作;(3)组织协调工作;(4)维护安全、处理问题和事故;(5)做好宣传和调研工作。 地方陪同导游员,主要职责:(1)具体安排当地旅游活动;(2)做好接待工作;(3)导游讲解和翻译;(4)维护安全、处理问题。

闽南语谚语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節氣 一年:365天 一年:72候 一年:24節氣 一季:6節氣 一節氣:15天;3候 一候:5天 春諺:6節氣;1月─3月 立春(12/27;2/4)、雨水(1/12;2/18)、驚蟄(1/27;3/5) 春分(2/12;3/20)、清明(2/28;4/5)、穀雨(3/14;4/20) ……………………………………………………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獲減少。)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雲)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 夏諺:6節氣;4月─6月 立夏(3/29;5/5)、小滿(4/15;5/21)、芒種(5/2;6/6) 夏至(5/17;6/21)、小暑(6/3;7/7)、大暑(6/19;7/23) ………………………………………………………………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獲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雲是颱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颱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 秋諺:6節氣;7月─9月 立秋(7/5;8/7)、處暑(7/21;8/23)、白露(8/6;9/7)

闽南语常用字表

闽南语常用字词表https://www.360docs.net/doc/8d6777144.html,/ 2007-4-21 16:18:54 马来西亚佳礼中文论坛网 友kaiah 闽南语常用字词表我,我们(不包含说话对象): 我,阮、我侬。我们(包含说话对象): 咱。lan2 你,你们: 汝,恁、汝侬。他,他们: 伊,因、怹、尹、伊侬。大家: 逐个、逐家、大家。tak8 e5/tak8 ge5/tai7 ke 的: 的、啲、兮、个。e5 不: 毋、呣、唔、伓、吥。m7 不要: 勿、嘪、「勿爱」。mai3 不(+可以、行): 袂、抹、未、昧。be7/boe7 不用、不必: 免、毋免。bian2/m7 bian2 不屑做: 抹婩。be7 gian3 不过、可是: 毋(呣)过、嘢呣过、抑呣过、野毋过。m7 ko/ia2 m7 ko 不过: 不而过。put ji5 ko3 不一定: 无得确、无定著。bo5 tik khak/bo5 tiaN7 tioh8也许、说不定: 氾势、减采。hoan7 se3/kiam2 chhai2 不得已: 姑不衷、姑不得已、姑不而终。kou put chiong/kou put tik i2/kou put ji5 chiong 不小心: 无细腻、无注意。bo5 se2 ji7/bo5 chu3 i3 无关: 无伫代、无关系。bo5 ti7 tai7/ bo5 koan he7 反正: 横直。huiN5 tit8/hoaiN5 tit8 万一: 万一、万不二、万不幸。ban7 i t/ban7 put li7/ban7 put heng7 如果: 假使、若、若是、换准。kha2 su3/na7/na7 si7/oaN7 chun2 好像: 亲像、若(那)像、若、假那(假若)、袂输。chhin chhiuN7/na2 chhiuN7/na2/ka 2 na2/be7 su 好像(长相): 亲像、成(seng5)、siang5 面。只、只有: 干但(干那)、独独。ka n na/tok8 tok8 没有: 无、呒。bo5 就: 著、啅。tioh8/toh8 才、刚刚: 则、才。chiah 和(and): 佮(kah)、参、掺(chham)、唅(ham5)。或: 益、抑。iah 还: 益、犹、夭。iah/iau 仍然、还是: 员仔、犹原、原在。un5 a2/oan5 a2,iu5 goan5,goan5 chai7 本来: 本底、自本、生本、本来。pun2 te2/chu7 pun2/seN pun2/pun2 lai5 自然、当然: 应(当)然、该然、生成(seN seng5)、自然、当然。人: 侬、人。lang5 被: 予、互、乎。hou7 把: 共、咖。ka7/kang7 又、再: 搁、阁、佫。koh 较、更: 较、咔、卡。khah 再来、然後: 搁来、绁(soa3)落来、续落来。也: 嘛、吗。ma7 都: 拢。long2 全部: 全然、拢总。choan5 jian5 /long2 chong2 一起: 同齐、斗阵、做夥(做伙)、做阵。tang5 che5/tau2 tin7/cho2 hoe2/cho 2 tin7 却: 煞、煞来。soah 反而: 颠倒、反倒转、反倒。tian to2/hoan2 to2 tng2/hoan2 to 2 否则: 嘢若无(抑若无)、若无。iah na7 bo5/na7 bo5 难道: 敢讲。kam2 kong2 难怪: 莫怪。bok8 koai3 总之、总的来说: 总讲一句。chong2 kong2 chit8 ku3 换句话说: 徛算讲..会使讲.. khia7 sng3 kong2/e7 sai3 kong2 A归A,B归B: A氾(hoan7)A,B氾B。一边...,一边...: 哪(na2)...,哪(na2)... 要: 卜、唛、欲。beh/boeh (动词+)得: 甲、呷。kah 到(地方): 遘、到。kau3 曾经、认识: 捌。bat/pat 经常: 定定、习习、常定(我家的)、不时、不管时。tiaN7 tiaN7/chiap8 chiap8/chhiang5 a7/put si5/put koan2 si5 偶尔: 有当时仔、有时阵。u7 tang si5 a2/u7 si5 chun7 甚少: 罕咧、真罕。han2 leh/chin han2 忽然、无预料: 雄雄、忽然间、无张持。hiong5 hiong5/hut jian5 kan/bo5 tiuN ti5 想不到: 无想著、想袂遘、无疑、无张持。bo5 siuN7 tioh0/siuN7 be7 kau3/bo5 gi5/bo5 tiuN ti5 可以: 通、会使、会当(冻)、会用得、会做。thang/e7 sai2/e7 tang3/e7 eng7 chit/e7 choe3 太、过於: 太、伤、伤过、过。thai3/siuN/siuN koe3/koe3 很、非常: 真、足、诚、介、有够、不李仔。chin/chiok/chiaN5/kai3/u7 kau3/put li2 a2 最: 上、上介。siong7(siang7) kai3 最後: 上路尾、路尾手、到尾、煞尾。siong7 lou7 boe2/l ou7 boe2 chhiu2/kau3 boe2/soah boe2 稍微、有点: 淡薄(仔)、小可(仔)、略略仔。tam7 p

《闽南语》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闽南语 1.闽南语概况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闽南语的使用情况。 2.了解闽南语的渊源和特点以及表现形式。 3.激发文化自豪感和方言保护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激发文化自豪感和方言保护意识 三、材料预备 学生分成4组ABCD,A组对年段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闽南语的现状并进行分析BCD组分别从闽南语渊源、特点、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书籍、上网、实地考察获取相关资料。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闽南语的调查了解闽南语方言在厦门地区学校的现状,让学生明白方言的危机意识。厦门从很早开始就提倡普通话,外来人口逐渐融入到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伴随着闽南语在很多学校和家庭中的逐渐消亡。90后和00后不会说闽南语,甚至听不懂。闽南语作为闽南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消亡意味着闽南文化的日渐式微。不加重视,久而久之,闽南文化将成为纸上谈兵。 很多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开设了闽南语课程,让当地和外地的小朋友都能了解和学习闽南语文化。初中生已经初步具有判断和探究能力,可以进行课后研究性学习,包括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自我实践和体验将有助于他们更直观、更主动地感受闽南语文化。 五、活动流程 (一) A组展示闽南语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二) B组展示闽南语的渊源和分布地区; (三) C组展示闽南语的特点,举例说明; (四) D组展示闽南语的表现形式,应包括童谣、诗歌、歌曲、俗语、地方戏剧等; (五)ABCD组车轮点评对方:我从你的展示中学到了什么。如,D组评价A组的调查让他们学到什么,A组评价B组, B评C,C评D; (六)结合你所学到的,谈谈如何保护闽南语和闽南文化。

2. 闽南语和外语 一、教学目标: 1、从历史的角度了解闽南语的发展和一些外语的关系。 2、激发文化自豪感和方言保护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激发文化自豪感和方言保护意识 三、教学建议 1、设计思路 闽南语比较接近古汉语,因此很多在历史上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语言中都有闽南语的痕迹;而闽南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向其他语言借词;甚至闽南语的音标也是传教士所创造,为闽南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 2、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一段无字幕的日语和韩语视频剪辑,学生看完分享他们所听到的词(世界、新妇等); (二)教师分享日语、韩语、越南语、马来语、印尼语、法语等中的闽南语借词;* 日本语之中来自闽南语的借词: ビーフン米粉mí-hún レンブ莲雾(オオフトモモ)lián-bū サバヒー虱目鱼(和名)sat-b a k-hî レンヒー鲢鱼(レンギョ之别名) ヌンチャク两节(棍)n n?g-chat * 韩语中的闽南语借词: ??新郎sin-l?ng,??新娘 sin-bu(), * 法语中的闽南语借词:thé茶 (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闽南语中的外来词借词 * 英语借词:park车(停车)等。 * 日语借词(主要在台湾地区):便当(盒饭),阿萨里(干脆) (四)教师展示闽南语国际音标的来历以及其在闽南语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闽南语据说是中国方言里沿用古汉语现象最为明显的一种方言,现在保留的很多字词,包括字音字义,都相当耐人寻味呢。 吾 wa=我 汝li=你 伊yi=他,她 这三个常用人身代词只是开胃菜啊~ 更多称呼: 兄=哥 姊=姐 妗=舅妈 翁妇 ang bbo =夫妻《古乐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太平广记》卷483《獠妇》“称为产翁。。。” 姨丈=姨父“丈”是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人=岳父 囡仔=孩子 大官=公公古语中“官”的涵义比较广,如妻子可称丈夫“官人”。现在的“官”啊,你懂的。 大姑音“大家”=婆婆古语中“姑”有“婆婆”的意思,今日“姑”读成“家”是闽南语沿用古读音。 契父=干爹“契”字简直太神了,把“契父”和“契仔”关系中的情谊之相投都表现出来了。当然,还有“契母”。 生=老师如“张生”=“张老师”。小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姓张姓李的老师叫成“张姓”“李姓”云云。 名词,包括吃穿住等: 糜=粥 芫荽yan sui=香菜(这就是为什么“香菜”用闽南语说听起来很像“盐酸”)箸=筷子李白“举杯拔箸心茫然”。我们“举箸”吃饭对不对! 鼎=锅汝家吾家伊家都有“鼎”。这不是寺庙里的鼎,是炒菜的“鼎” 裳=衣 厝=房“厝价”天煞的,真高。是不是啊是不是! 崁=台阶 册=书我们不“读书”,我们“读册”是不是! 身躯(我怀疑“躯”字古音为shu,有没有道理?)=身体如“洗身躯”=洗澡 溺=尿 地理=风水!如“地理仙”=懂风水的人。闽南语中的“地理”不只指研究地表环境的科目,还有“风水”这个意思,有趣吧? 生理=生意!闽南语中的“生理”其实不是Physiology,是business。 表示时间的词:

学闽南话

学闽南话 1.学点闽南话是个不错的主意,至少买菜的时候菜场阿姨不会多算你钱。&shy; 2.话说学闽南话要从骂人开始,比如常把“塞林母”“干林梁”挂在嘴边,人家以为你是泉州土著,不过要注意素质。&shy; 3.在泉州打的,起步价6块。很多司机不会找你5毛钱,而且要多交一块钱燃油税。&shy; 4.泉州城不大,打的满城绕一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不会超过15块钱。&shy; 5.泉州的公交车很慢,我看还是走路比较划算,不然被小偷偷一次够你打几百次的士。&shy; 6.外地人尽量不要坐中心站的摩的,还不如多走几步路去打车,差不了几块钱,曾经有外地人从中心站雇个摩的到悦华酒店被绕了一大圈收了N多钱。&shy;

7.南俊巷打锡街中山中路东街是泉州美女出没的地方。&shy; 8.传说到了晚上,田安路百安居后面那里有很多站街女,美食街边上沿着津淮街,霞坏也有很多红灯区。&shy; 9.泉州盐浴水疗一条龙服务价格一般是350左右,三星级酒点乘1.5,四星乘2。&shy; 10.市区的摇吧推荐1801和DJ HOUSE,酒吧在状元街比较集中。&shy; 11.中山中路晚上10点前禁止小车行驶,泉州的右转一般也有红绿灯,不像别的地方不禁。&shy; 12.晚上上清源山天湖泡茶是个不错的选择。&shy; 13.天后宫晚上的烧烤很不错,注意是宫门口的那家,两老夫妻和他们的智障儿子开的,太早去了的话是在巷子里,李贽故居再进去。边上的四果汤很赞,去了一定要尝尝。&shy; 14.中山南路涂山街头泮宫对面的菜头酸和菜头酸水不错。&shy;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米的大茶树。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米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西南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由于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 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闽南话俗语

消失的泉州俗语系列——“吃穿行用”策划脚本 主题:俗语说“一吃二穿三行四用”,衣食住行(吃穿行用)是我们日常生活很普通,却也很重要的一部分。闽南语里面有不少关于“吃穿行用”的俗语,这些俗语很生动、形象,体现了闽南语的语言魅力,却又包含了很多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哲学。 不过近年来,这些俗语逐渐被淡忘,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闽南语不断流失,小孩子甚至不太懂得说闽南语,年轻一代也逐渐忘记“阿公、阿麽曾经说过的话”。本系列“消失的泉州俗语”,目的在于重温闽南俗语,在嘻笑之中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 一“食” “吃”的闽南语方言本字为“食”,“食”的俗语在“吃穿行用”中是最多的,因为“食”是人生存的根本。 我们在路上见到熟人,第一句话便是“你吃了没”、“吃饱了吗”,而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问答则表示“要请客”的意思,不过在中国则仅仅是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问候语。国人对“食”的重视,最能体现的便是一句“民以食为天”(普通话),这句俗语在闽南话里则有更生动的体现。 1、形容“食”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没食倥倥颠 饱暖思淫欲,枵饿起枭心 重辞生 枵腹肚无嫌好歹食(物)——破大灶无嫌好歹柴草——屎学蚊不嫌好歹尻川 食(勿会)饱,枵(勿会)死 食饱想食巧 食饱呣通(勿会)记枵时代 卜食着食菠伦,卜穿着穿绸裙 穷人想食饱,富人想食巧 闲时求食饱,过节求食巧 糜饭食伊饱,好物呣见巧 2、“食”的养生 腌(月赞)食腌(月赞)肥 腌腌吃,“旺旺”大 三顿食循,较好食(火君) 食饱穿烧强过榉急烧 冬节有食补,春来会打虎 冬食菜头夏食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食补呣值睡补 食饱困较肥土粪 畅较好食补 早食饱,午食饱,暗顿半枵饱 胀鸡肥,胀狗瘦,胀人成人丹 重病呣食药,早晚困破席 现食先行气 挑食会过饥,贪食会伤脾 食桃肥,食李瘦,食杨梅,睡杉板 鱼虾煮伊滚,食济也安稳 食困有分寸,各人要节准

影视作品翻译浅析

影视作品翻译浅析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的一种重要传媒表现形式,其相关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成为一时间的文化“热词”。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字原本意义的表达,同时又要兼顾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结合当下在青少年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及其中衍生出的“突っ込み——吐槽”一词,就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试做浅析。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背景;吐槽;词义变化 现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而在这一各种文化,各国语言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翻译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影视作品的台词、标题的翻译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内受众对该作品内涵乃至该国文化背景的理解。结合当下在青少年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以及其主要配音语种日语,就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试做浅析。 动漫作为深入青少年乃至更广大群体的一种传媒表现形式,其相关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成为一时间的文化“热词”。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字原本意义的表达,同时又要兼顾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故而就产生了大量音译,意译词,也有的译者使用方言或者赋予某些中文中已经存在的“旧词”以“新意”,使其重新进入全国范围的常用词。诸如“仙贝”,“乱入”,“写真”等等,屡见不鲜。 时下,“吐槽”便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但“吐槽”又有与其他译词的不同之处。“吐槽”一词在日语中为突っ込み,与我们现在所表述意义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义项为『漫才で、ボケに対して話を中心になって進める役』。即指在日本漫才中与捧哏相配合,掌握语流进度,增加相声喜剧效果的角色。如此,便又牵涉到了日本的漫才文化。 所谓漫才是日本民间艺能的一种,最早起源于新年里艺人们挨家挨户边歌舞边道贺的拜年仪式。艺人们多为两人一组,头戴乌纱,身着礼服,模仿唐朝的踏歌舞,相互配合,用风趣吉祥的语言向人们道贺。在镰仓,室町时代形成了千秋万岁的表演模式,通过江户时代的发展,到明治时代,艺人们将传统的《三曲万才》和《御殿万岁》相糅合,并由园辰在1887年将其作为舞台艺术搬上剧场。在之后更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万岁逐步演变成了漫才,并融合了口技,舞蹈,歌唱等更为丰富的表演形式。 前文提到的突っ込み,则正是漫才这一表演形式中的逗哏,与之相对应的便是ボケ,和中国的相声相似,ボケ就如同是捧哏。ツッコミ的作用在于从正面对事物和人物做出体现人类科学性逻辑性的描述,着重表现的是常识性的主体思维,相应的,ボケ就需要在ツッコミ正面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歪曲的,不合常理的见解和论调以达到制造笑点的作用。日本的お笑う用語辞典的解释便是『ボケ笑いのエッセンス。物事を违う角度から见たり、一般人が考えつかないような意表をつく発想やありえない勘违いなど。』 那么,如此一来便不难解释突っ込み一词想要表达的意义,而最初的译者又选用了闽南语中的“吐槽”来转述这一理解。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港台流行文化以及闽南语独特魅力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在于,“吐槽”一词原本的字面意思是“往人家碗里吐呕吐物”,可以引申出当面数落或揭穿,不留面子的意思。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结合日语中原本的词义,将之理解后转为国人较为可以接受的文化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