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基础知识及题库汇总

茶艺师

目录

第一章职业道德 (1)

第二章礼仪 (2)

第三章茶文化基础知识 (5)

第四章茶叶知识 (11)

第五章茶具知识 (22)

第六章品茗用水 (27)

第七章茶艺基础知识 (29)

第八章茶叶主要成分与科学饮茶 (36)

第九章调饮红茶与冰茶 (38)

第十章茶叶标准与法律法规 (39)

职业道德、礼仪、茶文化习题 (41)

茶叶知识习题 (44)

茶具及品茗用水习题 (47)

茶艺习题 (51)

国家标准和礼仪习题 (53)

模拟题1 (58)

模拟题2 (63)

模拟题3 (68)

模拟题4 (72)

模拟题5 (81)

结课试题 (84)

第一章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2、茶艺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应包含这几方面主要内容: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

3、开展道德评价对提高茶艺服务质量的作用,在于茶艺师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和帮助。

4、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职业良心、职业观念和职业自豪感。

5、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为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慎独”,检点自己的言行。

6、开展道德评价具体体现在茶艺人员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

7、开展道德评价时,自我批评对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

第二节职业守则

1、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2、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

3、尽心尽职具体表现为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第三节如何做个好员工

1、作为一个茶艺师,我们本身就是茶的代表,茶的体现,茶的文化精髓,同时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是向所有人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让所有人喜茶,爱茶,喝茶。做好一名优秀的茶艺师首先要在专业知识上泡茶技术上,有过硬的扎实理论和技术技巧,其次还要向我们的客人进行茶的推销,因为一个好的茶艺师也是一名好的销售人员,只有做好这些我们才能为我们的公司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价值。

2、专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表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熟练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3、茶馆茶艺师对销售中的茶叶要掌握“八知道”指的是要知道茶叶的产地、价格、质量、性能、特点、用途、冲泡方法、保管措施。

第二章礼仪

第一节茶艺师仪容仪表要求

1、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语言、行为表情、服饰。

2、茶艺表演者着装应具有民族特色。

3、不符合茶艺表演者发型要求的是长发披肩。

4、茶艺表演者的发型不可与表演的内容相冲突。

5、茶艺师在工作时不能使用有香气的化妆品。

6、女性茶艺表演者如有条件可以戴一只玉镯,可平添不少风韵。

7、茶艺师应有优雅端庄的站姿,给人已热情可靠、落落大方之感。

8、茶艺师坐姿要求挺胸立腰显精神,两腿交叉叠放显优雅、坐正坐直显端庄。

第二节接待礼仪与技巧

1、在茶艺服务接待中,要求以我国的礼貌语言、礼貌行动、礼宾规程为行为准则。

2、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眼睛看着目标方向,并兼顾宾客,面带微笑,语气温和,手

指明确指向目标方向。

3、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应手心向上,面带微笑,眼睛看着目标,并兼顾宾客是否意

会到目标。

4、在服务接待过程中,目光应正视对方的眼鼻三角区。

5、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不能使用向上目光,因它给人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

6、在一般茶艺服务接待中,当规范的茶艺接待方式不适应宾客时,可适当运用他们的礼节、

礼仪,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和友好。

7、接待身体残疾的宾客时,应安排在适当位臵,遮掩其缺陷。

8、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时,应尽可能将其安排在离入口较近的位臵。

9、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10、冲泡茶的过程中,奉茶时将茶汤溢出的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11、茶艺师在接待外宾的服务中应以“来者都是客”的真诚态度对待。

12、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要以中国茶文化传播大使/民间外交官的姿态出现,特别要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

第三节交谈礼仪与技巧

1、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热情友好。

2、茶艺师与宾客对话时,应站立并始终保持微笑。

3、茶艺师与宾客交谈时,应在听顾客说话时,随时做出一些反应。

4、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婉转表达自己的不同看

法。

5、当宾客对饮用什么茶叶或选用什么拿不定主意时,茶艺师应热情为宾客推荐。

6、在茶艺的接待服务中,遇到宾客提出无理要求时,耐心解释,当宾客意识到失礼时,以

宽容的姿态对待最为妥当。

7、当顾客要离开时,茶艺师道别必不可少,不分对象、不失真诚。

8、当顾客要离开时,对待在店里询问了很久但没有消费的顾客也应该道别。

9、茶艺师与宾客道别时,可通过巧妙利用些特别的情景,加上特别的问候,让人倍感温馨,

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如果尚购买了一些名茶准备节日消费,可说祝您节日快乐。

10、从心理学基本知识来看,茶艺师与宾客的交流特点是直接交往和言语交往。

11、当顾客提出要重新泡一壶茶时,顾客属于信息沟通过程四要素中的信息发送者。

12、当茶艺师在为顾客送上所需的茶时,以下属于信息沟通过程四要素中的“接受者”的是顾客。

第四节茶艺馆的接待程序

1、顾客接待的10个基本环节是:待机、接触、出样、展示、介绍、开票、收找、包扎、递

交、送别。

2、顾客接待环节中的四个重点是:待机接触、拿递展示、介绍推荐、成交送别。

3、在商品、服务的成交阶段,茶艺师应注意的六点是:协助挑选、补充说明、算帐准确、仔细包装、帮助搬运、致以谢忱。

4、在茶艺馆完整的顾客接待概念是指茶艺师代表茶馆,向宾客提供服务与销售的过程。

5、在茶庄实行柜台服务的场所,当有两位茶艺师时应站立在柜台两侧的位臵。

6、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美好的语言和可亲的面容使

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7、在茶馆接待服务时,茶艺师从下列表现四处环顾后,寻找相对安静的位臵;消费中途有

意识寻找洗手间;询问消费项目和品种可以判断顾客是第一次来消费。走进茶馆,直接找到位臵坐下则为老顾客。

8、在商品服务介绍时,茶艺师应善于观察顾客心理,着重做到引起顾客的注意、培养顾客的兴趣、增强顾客的购买欲、争取达成交易。

9、茶艺师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提议的问话和有针对性的回答等方式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

10、茶艺师为顾客推介商品时重点要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使顾客自然而然地决断,与顾客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不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夸大介绍商品的性能。

第五节VIP宾客的服务

1、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每天都要了解VIP宾客的预定情况。

2、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应提前20分钟,将茶品、茶食、茶具摆好,确保茶食的新鲜、

洁净、卫生。

3、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艺师应根据VIP宾客的等级和茶艺馆的规定配备茶品。

第三章茶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国茶发展史

人类利用茶叶的三个阶段是药用、食用和饮用,其中饮用又分为唐煮、宋点、明泡。

一、药用

1、我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茶而解之”这部书是《神农百草》

2、《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

二、食用

1、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黄豆、芝麻、姜、盐、茶.

2、擂茶在宋代为茗粥之称。

三、饮用

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第二节饮茶方法的演变

茶叶的悠久历史演变:西周时期(祭品)→春秋时代(菜食)→战国时期(药品)→西汉时期(商品)→南北朝(禅品)→唐代(大众饮品)→当代(礼品)

一、唐代

1、世界上第一本茶书的作者是陆羽,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是《茶经》,其作者是陆羽,字鸿渐,被世人誉为茶圣,陆羽《茶经》中写道“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2、唐代中叶百丈怀海禅师撰写“百丈清规”,将茶融入禅宗礼法。

3、唐代饮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鼎盛。唐代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唐代饼茶的制作工序是蒸、煮、滤。在唐代饮茶已经形成系统。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煎茶的技艺。

二、宋代

1、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点茶法是宋代主要的饮茶方法,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2、宋代斗茶之风,使茶会更趋于一种茶艺比高下的竞赛形式。

宋代斗茶风盛,要求“茶叶色泽贵白”所以要求茶盏色黑色。

3、《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宋代黄儒的《品茶要录》属于茶书中专题类著作。

三、明清

1、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明代以后,茶馆(室)的茶挂主要是书法字轴。

2、清代出现乌龙功夫茶品饮艺术。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是清朝。

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指出“至茶品之四等”的从低到高等级的顺序是“香、清、甘、活”。

第三节中国茶文化精神

1、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精神财富。

1、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4、雅志、敬客、行道是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5、茶的名称很多,有“荼,槚,茗”等,现已不经常使用。

6、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有一首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

第四节中外饮茶风俗

一、中国茶俗

1、擂茶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根据地区的不同,擂茶可分为桃江擂茶、桃花源擂茶、安化擂茶、临川擂茶和将乐擂茶等。

擂茶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客家人聚居地;将乐擂茶常在配料中加一些淡竹叶、金银花,其作用是清热解暑。桃江擂茶为甜饮,不仅是桃江人的日常饮料,还是桃江人待客的佳品。

2、酥油茶的制作是将砖茶或沱茶煮沸,加一些酥油和少许盐巴,经充分打制而成。酥油茶是将茶和佐料一起放在打茶筒中捣打。打制酥油茶时,加进核桃仁、牛奶、鸡蛋、葡萄干,使酥油茶更加柔润清爽,余香满口,为茶中上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藏族的饮茶习俗。

3、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油炒茶两种。秦岭的羌族同胞,有喝罐罐茶的风俗,是用陶瓷瓦罐烧的茶。其中面罐茶用两只大小不等的瓦罐熬制而成的。大罐用于熬煮面浆,小罐用于煮茶,将茶叶兑入面罐,再倒入小碗,参炒好的腊肉、核桃、花生米、豆腐和鸡蛋等佐料,即成面罐茶。

4、油炒茶又名炒青茶或清茶,是将茶罐先烤热,加入茶油、白面翻炒后,放入细嫩茶叶和食盐,炒至茶香溢出,加水煮沸。

5、白族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俗称“三道茶”。

一苦二甜三回甘

6、傣族“三道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

7、打油茶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8、游客从昆明出发,先到楚雄、大理,然后到丽江、临沧、怒江、保山、德宏等地,沿途最先品尝到的是彝族的腌茶。

9、南疆的维吾尔族喜欢用铜制的长颈茶壶烹煮清茶。

10、湖南姜盐豆子茶如单以黄豆加茶叶冲泡,称为“豆子茶”。

11、品尝青豆茶,可以靠敲打碗边和碗口,使茶叶和配料移到碗边而食用。

12、将旅游与茶乡民俗风情结合,借助旅游来宣传,发展少数民族茶文化,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亚洲茶俗

1、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茶艺师为其服务时应注意泡茶规范。

(1)将中国茶传入日本的是荣西禅师和隐元禅师,形成了抹茶道和煎茶道的日本茶道分类。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2)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是和敬俭真。韩国茶道分为煮茶法和点茶法两种。煮茶法是把茶叶放入石锅里熬煮,然后舀到碗里喝。点茶法是把研膏茶研磨成茶末,投入茶碗,倒入开水,用茶筅搅拌形成乳花后饮用。韩国茶礼的过程,从迎客、环境、茶室陈设、书画、茶具造型与排列、选茶、喝茶到茶点,都有严格的规矩和程序。

2、香港的早茶一般为一壶茶配合吃少量的食物,称之为饮茶的“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两件”,多是粗糙的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

3、台湾茶艺的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

三、欧美茶俗

1、根据俄罗斯人对茶饮爱好的特点,茶艺师在服务中可向他们推荐一些花生酪茶点、甜味茶点、桔红糕茶点、冬瓜糖茶点。

2、美国人多数人爱饮加糖和奶的红茶,也酷爱冰茶。

3、英国人喜欢甜味牛奶红茶或柠檬红茶,茶艺师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糖。英国人泡茶用水颇为讲究,必须用生水现烧。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忌讳百合花。

4、法国人以饮用红茶的人最多,加糖冲饮,亦或柠檬汁、橘子汁,也有在茶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成为清凉的鸡尾酒。法国人爱饮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惯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配以糖或牛奶和糖等。饮绿茶,要求高品质。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惯用茶壶加沸水冲泡,推崇清饮。沱茶具药理功能,受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法国人忌讳黄色的花,意大利人忌讳菊花。

5、在茶艺服务接待德国客人时,可以向其推荐花生、开心果、果脯,德国人忌吃核桃(视为不祥)。忌讳玫瑰花,所以不要向德国宾客推荐玫瑰、针螺类的花茶。

6、在荷兰旅居的阿拉伯人喜爱饮红茶。在荷兰中国餐馆中,最受欢迎的茶是茉莉花茶。

四、非洲茶俗

1、摩洛哥人酷爱饮茶,甜味绿茶是摩洛哥人社交活动中必备的饮料。摩洛哥人在日常的社交鸡尾酒会上的三道茶的调制中,茶叶与糖的重量比一般是1:10.

2、接待印度、尼泊尔宾客时,茶艺师应施合十礼。接待印度宾客,敬茶时应用右手提供服务。

3、土耳其人喜欢加糖红茶,饮茶是土耳其一道颇具特色的生活景观。土耳其煮茶,一大一下两个壶,大壶烧水,小壶装茶叶放在大壶上面,水开后,大壶中水倒入小壶,煮片刻,再将小壶中的茶根据个人口味浓淡多少不均的倒入小玻璃杯中,再把大壶里的水冲到小杯里,加白糖,搅拌后可饮。

4、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牛奶红茶,而西北地区流行饮绿茶,多数配以糖和豆蔻。

5、马来西亚传统喝的是“拉茶”,其用料与奶茶差不多,制作特点是用两个距离较远的杯子将茶倒来倒去。当地人认为绿色具有宗教意味,伊斯兰教区喜爱绿色,但用于商业上并无妨碍。忌用黄色(死亡),一般马来西亚人不穿黄色衣服。单独使用黑色认为是消极的。喜欢红、橙以及鲜艳的颜色。

6、新加坡: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与他们谈话时,忌谈宗教与政治发面的问题,不能向他们讲“恭喜发财”。

7、埃及人喜欢喝在茶汤中加蔗糖的浓厚醇烈的红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