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

1.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及地均占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2. 什么叫农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用水等大农业的生产用水,目前,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900×108m3/a。

农业灌溉用水是指种植业的灌溉用水,是农业的主要用水和耗水

3. 什么叫土壤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4. 什么叫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水输送过程中蒸发漂移、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等损失大小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内,田间实际灌水面积计划湿润层内土壤中得到的净水量与灌区末级固定渠道供给田间总水量的比值。

5. 什么叫灌溉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从水源引水到田间形成土壤水过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从渠首引进灌溉水量扣除渠系和田间损失水量后与总引水灌溉水量的比值,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6. 地面灌溉一般要经过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消耗水3个过程,定义

输配水主要通过各级渠道来实现,对土质渠道而言,一般从水源到田间进水口约有50%的水量会渗漏损失掉。

田间灌水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以后,将分配到一定灌溉面积上,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水会形成深层渗漏损失,一部分水会通过土壤蒸发损失,还有一部分水量可能会从地表流失。如果田间灌水方法不当,用水管理粗放,田间水量损失可以占到进入田间水量的30%—40%。

作物消耗水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层中吸取水分供其生长,并最后形成作物产量的过程。如果灌水过多,棵间蒸发量大,作物腾发量过多,也会造成水量损失。

7.平整土地的作用

土地平整的作用一方面是使田块满足灌溉要求,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有利于作物生长以及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增强农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及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沟、渠、路的重新规划和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以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及加快农田水利以及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8. 土地平整方法包括常规土地平整措施和激光控制平地技术。

9. 平整土地的基本要求

整后的土地应满足灌溉水能均匀输送于田面各处,并能节省灌溉用水为目的的最佳坡

度。

保证灌溉水进入田面后能均匀地在田面内畅通流动。

要使平整土地过程中的土方移动量最小,使土地平整费用投入最少。

使平整的土地不降低原有耕地的肥力,确保当年平地,当年受益。

10. 畦田改造在我国有两种方案:一是大畦改小畦实施小畦灌溉;另一种方案是采用激光平整土地技术,对土地进行精平,进行水平畦灌。

11. 水平畦灌为什么要精细平整土地

平整的农田表面有利于人渗水分的相对均匀分布、田间深层渗漏水量损失的有效减少;起到改善地面灌溉系统性能、提高田间灌水效率和灌溉均匀度的作用。

土地精细平整还有益于田间农机耕作和栽培措施的实施,增加作物出苗率和种植密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便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达到节水增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田间水分的均匀人渗还可减少残留在土壤中的盐分,水量渗漏损失的减小也使得肥料的淋洗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12. 波涌灌溉比连续灌溉具有以下特点。

⑴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且节水效果与土壤质地、耕作条件和灌水次数等有关。节水率随畦长的增长而增大,两者间为线性关系。

⑵对井灌区和抽水灌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其节能率大小与节水率相同。

⑶波涌畦灌田面水流推进速度快,其平均推进速度为同条件下连续灌的1.2—1.6倍,所以波涌灌溉也具有省时、浇地效率高的优点。

⑷波涌灌溉能减小深层渗漏和提高灌水均匀度,提高肥力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所以波涌灌还具有保肥和灌水质量高的优点。

13. 波涌灌溉的灌溉机理

波涌灌溉采用的是间歇式灌水方式,当第一次灌水停止后,田面表层土壤的结构状态发生了改变,地表形成较为光滑的土壤致密层,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导水率和入渗率及土壤孔隙度减小。这似乎不利于土壤疏松和透气性能,但因波涌灌产生的土壤致密层多在2—5cm的地表层,表层以下与常规连续灌基本一致,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间歇一定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波涌灌水,其田间水流界面流畅,犹如渠中输水,灌水进度要比上次明显加快。

14. 什么叫膜上灌溉技术

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过去的地膜旁侧流水改为膜上流水,通过水在地膜上流动过程中,利用其自身的重力,从放苗孔或膜缝慢慢地流人到作物根部土层,进行局部浸润灌溉,防止土壤无效渗漏,以满足作物各自生育期最优的需水要求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15. 膜上灌溉技术的优点

减少深层渗漏

减少无效消耗

投资少

节水效果好

16. 膜孔灌溉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膜孔灌溉是低定额的局部灌溉,应注意满足灌水定额的要求。

⑵由于覆膜改变了地面原始状态,应用时应注意对作物灌溉制度、施肥等进行调整。

⑶较宽的膜孔宽畦灌溉时,田面横向应平整和纵向比降要均匀,这样才能提高膜孔灌溉质量。

⑷残膜应及时处理,否则将恶化农业生态环境。

17.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农田保蓄水技术、节水耕作技术、节水栽培技术、适水种植技术、水肥藕合技术、抗旱作物品种筛选、作物合理布局、培肥地力等方面。

18. 化学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包括吸水保水、抑制蒸发、减少蒸腾的作用,从而在干旱胁迫时提高了降雨保蓄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高效节水增产的作用,是一般常规节水技术难以达到和无法替代的。

19. 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保水剂用的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联物(简称淀粉接枝型);另一类是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简称聚丙烯酰胺型)。

20. 种衣剂的作用

种衣剂在土壤中遇水后,吸水膨胀,它具有透气性,而又不被溶解,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良好的状态。它还能使农药和化肥等物质缓慢释放,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止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发育、改进作物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和农药使用量、提高产量等功能,达到减少环境污染、防病、治虫保苗的目的。

21. 黄腐酸在农业上的作用可概括为

⑴能缩小植物叶片气孔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使植株和土壤保持较多的水分,同时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作物吸收较多的水分和养料。二者相辅相成,开源节流,达到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之目的,是一种较理想的抗蒸腾剂。

⑵提高多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使新陈代谢旺盛,光合作用加强,糖分和千物质增多,从而提高作物抗冻、抗病等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与农药形成农药黄腐酸复合物,既可降低农药毒性、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药效、提高对人畜的安全性,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农药缓释增效剂。

⑷络合微量元素,提高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能力,是一种优良的络合剂。

22. 什么叫水肥藕合

是指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与肥料这两个因素或水分与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因素之

间的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利用效率的提高。

23. 什么叫喷灌

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将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土壤上,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水分条件的一种先进灌水方法24. 喷灌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节水效果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提高耕地利用率;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避免土壤盐碱化;喷灌设备品种齐全,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喷灌可节省劳动力;喷灌适合于大面积灌溉、农业机械耕作技术集成的配套与实施

缺点:抗风能力差;蒸发损失大;消耗能源可能出现土壤底层湿润不足的问题

25. 滴灌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不误农时,一播全苗;节水、节能、省工;执灌水均匀;环境湿度低,病虫害发生率低;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产品品质;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

缺点:滴灌的主要缺点是投资较高,容易堵塞,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对水质要求高。且滴灌灌水量相对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26. 微喷灌技术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工作压力低,节约能源;不易堵塞;节水效率高;提高土质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避免土壤盐渍化;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性强;便于管理,明显节省劳动力;微喷灌灌水均匀、增产效果显著。

缺点:微喷灌技术对水质的处理及对系统的管理要求较高,投资也较大。一般用于灌溉水量不足、土壤透水性强、劳动力较紧张、其他灌溉方式成本较高地区的经济作物和观赏作物的灌溉。

27. 渗灌技术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节水、节能效果显著;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环境湿度,减少杂草和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增产效果显著;简化田间劳作,降低生产成本

缺点:对于微孔渗灌管,由于渗水孔径平均为0.6mm,所以堵塞是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渗灌管的堵塞有两种:一种是泥沙堵塞,另一种是生物堵塞。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每次灌水后通过高压冲洗可以克服泥沙的堵塞,而生物堵塞才是最大的威胁。

28. 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能够真正做到适时适量地控制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周期,从而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显著提高水的利用率;工作效率高,省力、省工、节约运行费,有利于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节省肥料、能量和杀虫剂等优点,可基本消除在灌溉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有利于灌溉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先进灌溉技术的推广。

存在的问题:由于滴灌自动化控制装置所使用的启动部件大多采用张力计,它的测量精确度很有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系统的投资惊人,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即使像美国、以

色列这样的国家也极少使用。

29. 水分的大循环和小循环是指什么

地球上的水在地心引力、热力等多种外力的影响下,不断地运动着,由此产生了水循环。水分以水蒸气状态,由海洋带向陆地,通过降雨、降雪又还原为液态水,经过河流回到大海。这种现象称为水分的大循环。但是并不是所有以雨雪状态降落到地表的水都流入河道内,它的一部分从土壤和水面蒸发以及经过植物蒸腾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形成云层并重新降水,这叫大陆内的水分循环,又称为小循环。

30. 农田水分运行和存储的介质包括大气、土壤、作物、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存在和运行在这5种介质中的水分分别称为大气水、土壤水、作物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称为“五水”。

31. 农田水循环的形成

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的过程中,被作物冠层截留一小部分,穿透冠层的雨水落在地表,一部分渗入土壤,一部分沿土壤表面向低处流去,形成地表径流;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分,一部分存储在土壤中,一部分向下渗透,补给浅层地下水;留在土壤中的水分或者通过地表蒸发到大气中,或者被作物吸收在蒸腾作用下返回大气中;获得补给的地下水如果埋深很浅可在毛管力的作用下上升到土壤中,深层的地下水经过人工抽取灌溉农田;植物体内的水分在植物体内传输,通过叶气孔扩散到叶片周围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湍流交换。这一系列的水量转化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形成了农田水循环过程。

32. 在地下水埋深较浅时,水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内的运动过程包括什么

地下水面处的水分在毛管作用下向上运动至土壤;土壤水分在土水势梯度作用下由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根系附近的土壤水分在根—土壤水势差作用下由土壤迸人植物根系;植物体内的水分在体内水势梯度作用下从根系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叶中的水分在蒸汽压作用下向大气中扩散等。

33. 勒孟贵等人认为土壤水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1)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

(2)不易保存性(易耗失性)

(3)不可开采性与就地利用性

(4)可调控性

34. 农田水分调控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措施来调控土壤水—大气水界面和土壤水—地下水界面这两个界面的水分交换,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在土壤根区形成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的适宜土壤水分剖面和水势剖面,同时减少地下水和土壤水分的无效损失,促进水分的有效利用。

35. 秸秆覆盖的作用

(1)抗御旱灾

(2)稳定地温,抗御干热风

(3)减少流失、抗御风蚀、维护土壤耕层

(4)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产量等功效。

36. 根据山仑等人研究,地膜覆盖节水增产效应可归结为3个方面。

(1)增温保湿、保墒提墒、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2)促迸种子萌龙便作物出早苗和壮苗。

(3)彻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37. 秸秆还田的作用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作物产量

38. 什么叫非充分灌溉

就是在灌溉水源不能充分满足限定范围内作物需水要求时,制约作物正常发育,达不到最大单产的条件下,可通过抑制作物非关键生育期的需水量,允许水分亏损和降低单产,以一定量的水补灌限定面积内种植作物的需水,使群体统存并长,获得总体产量较大的一种灌水技术。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水乃生命之源。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占有水量仅列世界第88位。而淮河流域又属我国的缺水区范围之内,流域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尽管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在呼吁水不够用,可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内浪费水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在所有经济部类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且浪费也以农业为最严重!因此,发展节水型灌溉,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之一,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种植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大水漫灌的灌溉习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显然应该被淘汰。为了更好的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采用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新农业要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谁能在农业上做出有科技性的改革,自然会取得丰硕的成绩。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被用于灌溉,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我国农业灌溉用数量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量相去甚远。而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国年缺水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0亿吨,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我国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少生产的粮食达到了400亿千克。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同时也作为水资源浪费大户,应迅速采取节水措施,综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保障农作物产量。节水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获得最大农业产出时,而消耗的水量最少。就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运用多种农业技术,例如为了提升作物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结合地区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特点采用和改进地膜覆盖技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以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赖于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因而各地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水分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形势,建议 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南方水资源占总量的81%,但耕地面积仅占40%,全国旱地面积近10亿亩[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旱灾频繁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华北、东北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南方季节性、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A

方案预案:________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我县是典型的资源性贫水地区,又是农业大县,切实抓好农业节水事关我县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和社会发展稳定,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为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步伐,根据《中共张北县委、张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立足县情资源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转变“农民用水观念、农业节水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为重点,以膜下滴灌为主要模式,以中东部富水区为主要区域,以蔬菜种植为节水重点,按照“分区发展、分类实施、多措并施、综合增效”的建设思路,综合集成应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技术节水”等各项节水措施,加快改造低效落后灌溉方式,全力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积极培育节水型、高效型发展模式,力争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双赢的目标。 2、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政策激励、整体平衡”的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原则。 ——坚持“工程建设、机制创新、结构调整、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统筹兼顾、高效节约”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第 2 页共 10 页

通过综合采取工程建设、机制创新、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节水措施,到xx年底,全县重点用水区域大面积推行高效节水模式,初步建立起与我县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灌溉节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加快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到xx年底,全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高效节水面积3万亩,露地蔬菜高效节水面积5万亩,甜菜种植高效节水面积1万亩;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提高到80%,综合灌水定额从350m3/亩减少到180m3/亩,亩均增产25%-30%。 2、积极推进节水机制创新,到xx年年底,全县农业用水重点区域推广实行以“定额管理、阶梯电价、建立基金、协会管理、合作服务、普惠于民”为核心的农业用水新机制。 3、加大结构调整及节水技术推广力度,重点压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以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为重点的高效节水新品种、新技术;3年内,发展设施化种植3万亩,其中xx年新建设施蔬菜种植大棚1200个、食用菌大棚200个。 三、实施步骤 为保证方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农业节水工作紧跟形势发展要求,本方案工作安排期限定为xx年—xx年。具体时间安排及实施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xx年5月1日—xx年5月20日) 1、成立张北县农业高效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负责全县节水农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 2、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结合县情,研究制定《张北县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工作实施方案》。 (二)动员部署阶段(xx年5月21日—xx年5月31日) 第 3 页共 10 页

节水农业意义

节水农业意义 (一)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与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相当,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不但水量缺,水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2005年初监测显示,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Ⅴ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在西北地区则占到90%,其中90%用于种植业灌溉。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北方供水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本身的需要,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用水观念,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供水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水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属于科学灌溉。 (二)大量节约灌溉用水是实施节水农业的主要目标 节水农业适宜于在所有从事农业的地区推行,但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在保持农业生产以正常速度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大幅度地减少灌溉用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平衡。 (三)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多个方面,其科学技术目标可以概括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工程、农艺、生物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各类节水技术的结合,以及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的互通,对于成功地实施农业节水、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标是必须的。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土、肥、水是农业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中水是最短缺的农业资源,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破解水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结合”理念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增加投入,研发和推广了高效节水农业9大技术模式,带动了节水农业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尤其是全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技术率先在西北地区突破,带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各地初步形成了分区分作物发展新格局,例如,“三北”旱作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全膜覆盖双垄集雨保墒主推技术格局;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形成了测墒高效节水主推技术格局;西南季节性干旱地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半膜覆盖和集雨补

灌主推技术格局;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生产为主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主推技术格局等。节水农业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新进展。尤其是旱作区,节水农业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0年,甘肃省全膜覆盖玉米技术推广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4,生产出的粮食却占了全省的近一半。 在近些年各地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节水农业的工作理念越来越清晰,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客观实际的“四结合”的之路。 农田节水与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必须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宗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把节水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节水型农业的突破性发展,才能赋予节水农业更强大的生命力。 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发展节水农业,不管是蓄水、保水、集水、用水,还是滴灌、喷灌、渗灌、微灌,都必须依托一定的工程设施,这是基础保障。但节水农业首先是农业,必须把工程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县是典型的资源性贫水地区,又是农业大县,切实抓好农业节水事关我县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和社会发展稳定,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为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步伐,根据《中共张北县委、张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立足县情资源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转变“农民用水观念、农业节水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为重点,以膜下滴灌为主要模式,以中东部富水区为主要区域,以蔬菜种植为节水重点,按照“分

区发展、分类实施、多措并施、综合增效”的建设思路,综合集成应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技术节水”等各项节水措施,加快改造低效落后灌溉方式,全力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积极培育节水型、高效型发展模式,力争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双赢的目标。2、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政策激励、整体平衡”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原则。——坚持“工程建设、机制创新、结构调整、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统筹兼顾、高效节约”的原则。二、目标任务通过综合采取工程建设、机制创新、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节水措施,到2013年底,全县重点用水区域大面积推行高效节水模式,初步建立起与我县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灌溉节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加快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其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012-2015年)

前言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干旱频繁,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 多年来,各地围绕发展节水灌溉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东北三省和某区(以下简称四省区),近年来根据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节水增产的显著成效,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四省区党委、政府相继做出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决定,组织编制了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计划。黑龙江、吉林省委、省政府专门致函国务院领导,表达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粮食

稳定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为支持四省区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四省区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四省区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以雨养农业为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尤其是春旱严重,制约了当地粮食生产,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为此,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更大规模的灌溉面积,是充分发挥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财政部经商水利部、农业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建议结合四省区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更好地指导四省区实施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0754911.html,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张鲁婧崔引娣张立华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9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农业节水的现状,指出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所面临的问题,并对节水农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如何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业节水;问题;建议 中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旱缺水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少,灌溉节水、管理水平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发展农业节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节水的基本情况 中国灌溉方式以地面灌溉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灌溉为主。全国耕地灌溉面积6454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3.8%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019千公顷,其中喷灌、微灌面积7843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8271千公顷。中国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节水工程,按照区域性、规模化推进的模式,开展了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已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2.9万个,成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8.34万家,当前农业节水工程的主要管理主体有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 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等形式。由于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农业用水粗放、用水效率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硬伤。 二、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1、节水工程总体上标准较低 中国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质量较低,加上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许多设施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渗漏跑水,农业用水损失较大。农业节水工程设施覆盖率还不高,由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较完善、配套率较高,支渠以下输水工程不配套,测水量水设施较少,管道灌溉、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较少。农业节水工程中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较少,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2、农业节水的管理水平不高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节水农业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培育耐旱品种等;二是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三是灌溉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 1.节约了土地以往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水通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的,而在田间还要挖大量的埂、畦、沟渠,这样真正有效的种植面积只有70~80%,而采用喷、微灌取消了田埂、沟渠,可增加种植面积15-20%,这就节约了土地。 2.经济效益好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节约的水能扩大可灌溉的农田面积,以此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有利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灌溉,因为采用节水灌溉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到需求按时按量进行灌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因此总的说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显著增加农业产量。当然由于节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普遍能取得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群众总结节水灌溉有"三节、三省、二增"的显著优点。如:河南省平舆县在7.8万亩项目区内打1575眼井,配套喷灌机1000套,与非项目区相比每亩净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资90%,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每投资1元钱,可以增产2公斤粮。你们看这效益有多显著。 3.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采用传统的地面 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 采用喷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 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4.有利于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 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缓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总之,节水农业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下的供水能力,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来达到农作物最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节水不是最终的目的,准确的说法是高效用水。而节水灌溉是

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农业技术 一、工程节水 与农艺节水相比,工程节水虽效益明显,但需要一定的投资。在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形势下,应讲求经济效益,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水制定、量力而行,发展适合本地的节水工程措施。目前我国采用的工程节水措施,包括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 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是一种输水节水潜力较大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投资少、易管理、节水、节电、节地和省工等优点。其输水效率为9 2.1%,适合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小白龙”技术费用低,输水效率高,能大大提高单井的灌溉面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2.渠道防渗技术。这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通过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渗漏损失,加快输水速度和提高灌溉效率。与土渠相比,浆砌石块防渗减少渗漏损失60%-80%,混并行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80%-90%,塑料薄膜防渗可关副省长渗漏损失90%以上。 3.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节水灌溉技术,既可灌溉农作物又可用于喷洒肥料、农药和防霜冻、防干热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喷灌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机组移动式。试验结果表明,喷灌的输水效率为93%(其中水分漂移为 4.5%,道路喷水等损失2.5%),比地面灌溉输水效率提高20.8%。但喷灌投资耗能较大,应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效作物和适宜土壤上优先推行。 二、生物节水 生物节水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使作物适应干旱环境,以生物机能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据预测,随着节水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的全面实施,生物节水将成为节水农业的核心和潜力所在。 1.适水适作。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作物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很大差异,C4植物的水分利用率比C3植物高2-3倍。因此,在节水农业中,要适水适作,按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现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选用需水和降水耦合性好、耐旱、水分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根据总降水量及其季节分布确定种植制度也十分必要。南皮实验站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港地区的复种指数与灌溉率呈负相关,水热条件不能满足一年两熟,干旱年份尤为严重,而三年两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这样,因水制宜,适当调整复种指数,注意用地和养地结合,可达节水降本增产的目的。 2.抗旱品种。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能差距明显,优质小麦“高优503”的总根长可达18/km平方米,其它试验品种总根长一般在10km/平方米左右,并且在灌水量减少时深层根量明显增加,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储水渡过干旱期。但由于作物的抗旱性与丰产性和高水分利用率不易结合,抗旱育种工作者应利用常规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以高水分利用率为主,抗旱和增产相结合为育种目标,力争有所突破。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具有紧迫性。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 abstract: for water shor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he overall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work is urg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o further the determine the focus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establish complete water metering system and long-term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mechanism, tak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s a strategi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establish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节水;农业;方法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agriculture;method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1-02 0 引言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我们知道,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目前中国有16个省(区、市)重度缺水,有6个省、区极度缺水。尽管缺水,但是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十分低下。除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浪费外,上海华维认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是加重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要因素。2014年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分论坛“博鳌夜话生态?新型城镇化”上表示,“我国农业用水量高达全国用水总量的62%,水的利用率、转化效率为51%,但美国为62%左右,以色列为80%,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农业用水利用率之所以如此低下,是因为我国农业灌溉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浇地”)方式,田间的放任自流导致50%以上的水流失浪费。2004年,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指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70%,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从上述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经过十年间节水灌溉(“浇作物”)技术的推广,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但利用率显著提升。因此,华维坚定地认为,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最直接的方式,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就是我们这些灌溉企业所要肩负的责任。 但这仅靠哪一家灌溉企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根本在于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的灌溉方式,需要灌溉企业共同推广普及灌溉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诚如华维董事长吕名礼先生的座右铭“灌溉人、吃灌溉饭、做灌溉事、交灌溉友、立灌溉业、布灌溉道”一样,华维在提供高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完善的售后保障等服务的同时,更不遗余力地向用户、灌溉关联行业、政府部门及全社会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知识、提升行业知名度,以一己之力影响农业灌溉方式的转变,积极地做一名灌溉行业的布道者。 然而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节水,更主要的是为了同步施肥打药等,提高单位水资源的综合产出效率。只灌水不同步施肥便大大浪费了灌溉系统的功能,用户无法强烈感受到投入与多重经济效益回报的巨大差异。因此从创建伊始,华维就坚持把大家叫惯了的“节水灌溉”,称为“高效灌溉”,即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大量减少,“遍地撒肥”的传统施肥方式导致肥料大量浪费且利用率低下、诸如“太湖蓝藻”等水体面源污染问题频发,这势必需要更为高效智能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水文气象条件,自动化地“按需供给”水和肥,真正实现省工、省肥、省水、省电、省地、省心、增产、增收、低碳环保,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节水灌溉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农业节水灌溉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1制定有利于发展节水灌溉的投入产出政策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 策。 灌溉工程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适当补贴,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及表彰会,有利的促进了河北省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农业节水的实施是以各种节水技术的实施为前提的,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投入。在目前的国家财力有限条件下,这样大的投入完全由国家承担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多渠道积累发展节水灌溉的资金,如基建及房地产开发占用耕地要对

破坏的节水灌溉设施进行补偿,对于工业及城市用水大户要征收水资源费,投入发展节水灌溉。另外,从已建工程运行看,节水工程措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这种投资若不能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机制,单纯由国家来承担这笔费用,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有利于节水农业发展的合理投资政策。节水农业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水费的负担,这部分效益 30元, 目、效益情况进行相应的投资政策。 从河北省近几年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建立多元投资运行管理机制也不失为解决农业投资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年来,由于许多水利工程是政策投资兴建,老百姓无偿使用,造成管理维护不善,工程设施损坏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来,政府通过积极应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按照“股

份制建设,企业化管理,商品化使用”的原则,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活化国家和集体水利工程存量资产,鼓励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家、个体承包大户独资和合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并纳入行业规范化管理,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得节水灌溉投资运行管理又前进了一步。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和市场调研分析报 告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的分析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农业用水危机显现 (5) 一、我国濒临水危机边缘 (5) 二、农业水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 (7) 三、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可实现水资源保护和农业增收的双赢 (9) 第二节政策聚焦农业节水,水价改革“多点开花” (12) 一、政策聚焦农业节水,提升至方向性、战略性新高度 (12) 二、发挥价格杠杆节水作用,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 (14) 三、建立合理水价分担机制,实现精准补贴节水奖励 (16) 第三节节水市场扩容提速,区域龙头开始发力 (19) 一、节水灌溉行业处于成长期,竞争同质化市场集中度低 (19) 二、节水推广方兴未艾,千亿市场大有可为 (20) 三、土地流转助推规模化节水,水肥一体化PPP模式为发展新方向 (22) 四、区域拓展模式创新正当时,区域龙头厚积薄发开始发力 (24)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 一、大禹节水 (26) 二、京蓝科技 (26)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设计研究院 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目录 项目提要 (4) 1、项目背景 (7) 2、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8) 2.1项目区概况 (8) 2.2项目区气候 (8) 2.3土壤 (8) 2.4水资源和灌排情况 (8) 2.5交通、供电和通讯 (9) 2.6项目社会经济技术支撑条件 (9)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9) 3.1项目建设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9) 3.2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 (10) 3.3项目建设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10) 3.4专用马铃薯市场情况 (11) 4.项目建设 (11) 4.1建设方案 (11) 4.2项目技术要求 (12) 4.3项目布局 (14) 4.4项目建设内容 (14)

4.5建设实施计划 (16) 5.组织管理和技术培训 (16) 5.1管理机构 (16) 5.2经营方式 (16) 5.3技术培训 (16) 6.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17) 6.1概算编制依据 (17) 6.2项目投资 (17) 6.3资金筹措 (18) 7.经济效益 (18) 7.1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18) 7.2成本和收入 (18) 7.3经济效益 (19) 7.4财务评价 (19) 8.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 8.1社会效益 (20) 8.2生态环境效益 (20) 9.结论 (21) 10.建议 (21) 11.表格及附件……………………………………22及以后

呼伦贝尔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 马铃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呼伦贝尔******发展有限公司马铃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呼伦贝尔******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董事长、经理) 项目设计单位:呼伦贝尔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3、项目负责人:******(董事长、经理) 4、项目建设地址:呼伦贝尔市大雁矿区 5、建设规模:引进节水灌溉2000亩。 6、项目建设内容: (1)引进美国瑞克灌溉公司瑞克圆形喷灌机1台。 (2)购买进口马铃薯作业机械16台。 (3)机井二眼,配套水泵及其它配套设备2套。 (4)10KV输电线路7公里,双杆变压器2台套。 (5)农田水利配套。 7、建设计划:2004年建成,当年投产。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摘要阐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提出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合理规划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经济灌溉定额、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采用先进的输水节水技术及以肥调水技术、加强污染源防治力度等内容。 关键词农业节水;重要性;措施 1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1.1农业用水量大,节水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 160m3,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2%左右,可是在许多地区可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有限。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25%~40%,比发达国家低25~30个百分点,节水灌溉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不足10%。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大。 1.2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 194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约为1 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97.1%,到1999年,该比例下降到74.5%。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由2.9%上升到25.5%。如果仍以1949年的比例为基数进行估算,那么1997年约有1 216亿立方米水被转移到工业和城市生活,其中工业用水接受了993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接受了223亿立方米。因此,农业用水对保障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十分必要。 1.3解决人口粮食安全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来看,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节水来实现。据估算,如果科学的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可以达到60%~70%,水分利用率可达到1.5kg/m2,即在不到30年的时间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左右,按现有水4 000亿立方米计算,则可提高用水1 200亿立方米,按1.5kg/m2计,可增加1.6亿吨粮食,这对于保证未来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1.4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节全产业链布局,快速成长 (5) 一、股权结构 (5) 二、产品齐全,链条完整,注重研发 (6) 三、利润增长迅速,资产流动性强 (7) 第二节惠及万民,节水灌溉正当时 (9) 一、我国多地缺水,农业用水效率亟待提高 (9) 1.1 我国多地严重缺水 (9) 1.2 农业用水量大、效率低 (9) 二、高效节水灌溉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10) 三、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14) 3.1 国家政策支持 (14) 3.2 土地流转为节水改造创造条件 (15) 3.3 水权改革提高农户节水意识 (16) 四、PPP 模式解决行业痼疾 (18) 第三节资本助力成长,专注成就卓越 (19) 一、资金实力强助企业在竞争中胜出 (20) 二、踏实的管理团队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22) 三、公司资质齐全,技术领先 (23) 四、立足华北,辐射东北,进军西北 (24)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26)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收入、净利润增长迅速 (7) 图表2: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8) 图表3:全国21 个地区处于缺水状态 (9) 图表4:农业用水占比一直在60%以上 (9) 图表5:我国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 (10) 图表6:土地流转面积迅速增加 (16) 图表7:我国多地农业用水价格不到0.1 元/立方米 (16) 图表8:水权改革历程 (17) 图表9: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很低 (20) 图表10: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很低 (20) 图表11:公司销售毛利率一直较高 (21) 图表12:公司近年来收入增长迅速 (21) 图表13:润农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23) 图表14:2015 年,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收入占比增加 (25) 表格目录 表格1:润农节水股权结构 (5) 表格2:子公司情况 (5) 表格3:润农节水主要产品介绍 (6) 表格4:节水灌溉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11) 表格5:农业节水灌溉政策一览 (14) 表格6:农业水价改革使得农户节水意识提高 (17) 表格7:财政部入库节水灌溉PPP 项目(按实施阶段和发起时间排序) (19) 表格8:管理团队合作时间长 (22) 表格9:主要节水灌溉企业等级 (23) 表格10:四项节水重大工程规划 (24) 表格11:盈利预测表 (27)

《浅谈节水农业的发展》

《浅谈节水农业的发展》 【摘要】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节水农业发展;问题;方向 1.节水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1我国年水资源总量约 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若按亩均算每亩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截止xx年底,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全国农村有xx万人口饮水困难。所以,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1.2据预测,在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至7.2亿吨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立方米增长到6650亿立方米。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型农业发展是唯一的办法。

2.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节水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所以现状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2.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节水,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不相往来,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2.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显示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我国农业节水的需求,是

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淮北地区处在黄淮海大平原的南侧,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综合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要求,淮北地区农业生产必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将节水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为了实现节水技术服务于农业、有利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针对农业节水进行探讨,现结合淮北地区的水文地质、农业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及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将该地区节水的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及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对农业节水所发挥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认识[1]。对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实施农业节水过程中的的责任和义务及大中型灌区的法律地位和性质进行明确,并对水费制定的原则及计收方法进行确立。对一些经济法律方面的诸如节约水资源转让、农业节水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明确。各地按照政策法规尽快制订适宜该地的《农业节水管理办法》《农业节水工作条例》,以明确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增强其可操作性。 2、调整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过程中,应将农业节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并协调各地的水资源、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并在我国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业节水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2]。结合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自然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应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其成为事实上的节水主体,将节水与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融为一体,促进农民的增收。只有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提高其从事再生产、进行节水投入的积极性[3]。 3、推广普及节水技术 水资源的稀缺,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的。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而可供饮用的淡水总量就更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这种现象称为水资源短缺,其可引起农业的减产,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