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张帆

有关我国加入WTO的必要性和意义,舆论界宣传很多,但对风险或挑战的宣传较少,又不很具体。出于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一下我国入世所面临的巨大风险,顺便也提出一些原则性对策。

一、必须高度重视风险和经济安全

隔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流,加入WTO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然而WTO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成员国既可获利,又必须付出代价。WTO并没有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必然能够得到利大于弊的结果。所以,趋利避害,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性原则。加入WTO的风险来自以下四个原因:

(一)WTO协定对发牵连家最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虽有所照顾,但是这种差别待遇不足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8条规定:“在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第11条第1款规定:“不得设立和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叵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或向其他缔约国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发展中国家一旦拆除了非关税壁垒,很难以略高于发达国家的关税抵挡发达国家商品大规模地占领它们的市场。当然,WTO协定中还有《保障措施协议》,成员国的幼稚工业,商品和服务贸易受到严重侵害,国际收支发生严惩逆差时,可以向WTO提出申请,暂不执行某些已经承诺的义务。但是这一申请必须由发达国家操纵的WTO批准,否则会受到“交叉制裁”(商品,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投资的多方面制裁)。例如,当美国、日本汽车大规模出口到中国,中国汽车工业难以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申请提高关税,或者实行进口配额,WTO是否会批准呢?我认为,批准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已经相对高一点,取消进口配额是各成员国的一致行动,入世后的中国不可独自实行任何商品的进口配额。如果中国未经批准便采取行动,美国、日本肯定会施行全面的“交叉制裁”。我们应注意到,WTO与GATT不同之处就在于WTO是法人国际机构,具有硬性约束力。可以断言,贸易投资愈是自由化,发达国家就可以获得愈大的好处,而发展中国家就愈益难以维护自己的经济独立性。其原因十分简单,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技术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加入了世界市场,经济都有增长,但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其支柱产业被跨国公司所控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依靠进口,新科技和生产效率差距愈益扩大。其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组装商品,

跨国公司在当地制造环境污染的商品,石油等自然资源商品。所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市场的发展的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依附式的经济增长。这一客观事实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后南北经济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更加扩大了。以上全球两极分化的客观事实应当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入WTO的我国,不仅着眼于经济发展和增长,也要吸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教训,务必避免依附式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风险,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加入WTO所追求的经济发展的增长应当是独立自主,排除依附性的经济发展的增长,应当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发展与增长。

(二)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来自全球经济自由化的高门槛。在19世纪,德国和美国一面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一面高度保护国内市场,而当他们强大以后便像英国一样,着重鼓吹贸易自由化和世界主义;同时,一刻也不放松保护国内市场。关贸总协定成立于20世纪的1948年,直到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在这47年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共经历了8个回合的谈判。其结果是:关税从50年代的40%—50%降到2000年时的发达国家平均为3.8%,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2.3%,俄罗斯东欧等“转型国家”平均为6%;(《WTO成员的关税水平有多高》,《人民日报》2000年1月14日)非关税壁垒措施从1000项左右到完全撤消;商品贸易自由化扩展到与商品贸易相关的投资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关贸协定并非法人机构,成员国对一切协定只要不签字就可以不执行,而WTO是法人机构,又实行多数决定原则,成员国对一切决定必须执行,甚至需要修改国内法以便适应WTO的要求。这一切都说明,现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门槛大大加高了。所以,我国不能像20世纪50或60年代加入GATT的国家那样,可以灵活运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效地保护自己。

(三)加入WTO后,我国的风险也源于我国自身的弱势竞争力。我国面对的竞争对手是资本、技术具有巨大优势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99年的销售额高达1766亿美元,大于全球90%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工业500强大企业与世界工业500强大企业的差距太大,1998年中国500强的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的0.88%和1.74%,平均资产利润率相当于24.62%,人均利润相当于12.31%。(《中国工业500强要强在何处》,《人民日报》2000年1月13日)再从我国工业结构来看,入世后我国可望获得大发展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行业,诸如纺织、服装、制鞋、皮革、玩具、金属制品,橡胶制品、食品加工和制造等。这些行业并不能带动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提高,所占工业增加值也较低。而我国的支柱产业,诸如: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石油化工、冶金、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等都处于劣势地位。入世后,我国这些行业和企业将遭受巨大冲击。恐怕相当多的企业将丢失很大市场份额,脱困后再度亏损,被跨国公司收购、兼并、控股乃致破产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增

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我国支柱产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

(四)我国已跃入世界第七经济大国,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入世后不应当变成依附式的经济大国,不应当放弃社会主义,不应当把国有企业所有权大量拍卖给西方国家,把商品市场大量让给西方国家。

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美国]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页),其基本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美国通过WTO西化我国的野心是有目共睹的。前总统克林顿就说过:“WTO将产生使另难以控制的自由化”(愿意)。美国把我国国有企业作为竞争对手,妄图打垮它们,制造大量失业,以便实现“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国内外新自由主义者们都想利用WTO,加速中国私有化进程,使中国溶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他们看中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还不完善;国有企业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机制不灵,付出了巨大改革成本,刚刚总体上脱困就要重上擂台,与世界级对手竞争。所以,国内外新自由主义者妄图扭转我国我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显然中国经济一旦在事实上放弃社会主义,就必然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的附庸。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二、美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我国加入WTO的代价

中国从1986年7月10日便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0多年的复关谈判无进展。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我国继续进行了入世的旷日的持久的谈判,主要受到美国的牵制。

美国支持中国加入WTO的直接动机有三点,其一,不想看到中国经济日渐崛起和壮大,妄图用WTO的规则约束中国经济,使中国经济接受全球市场自由化原则;其二,提出十分苛刻的入世条件,与欧盟、日本争夺中国市场,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其三,通过苛刻条件和其他手段,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向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这三点体现了美国对中国的接触,遏制和扩张政策。

据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媒体公布的协定内容来看,美国对我国入世的要价很高,条件十分苛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1997年3月26日,40国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美国要求中国加入这一协议。40

国包括29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11个满足于依附式发展无力开发信息产业的较小发展中国家。显然,美国以全球第一信息大国优势,要求中国以零关税进口美国信息产品,妄图扼杀中国的信息产业。

而加入《信息技术协议》并不是加入WTO的条件,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加入这一协议。

(二)美国要求中国加入1997年2月15日WTO68个成员国达成的《全球基础电信协议》。这个协议也并不是加入WTO的条件,还有60多个WTO成员国没有加入。在中国双边协定中,美国要求在合资电信公司中,外方股权占51%,经过十分艰苦的谈判,最后确定外方股权49%,经营一年后可达50%。通讯电信行业是各国最重要的行业。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外方股权也并不高。美国的《联邦通讯法》规定,在美国通讯公司中外国只能占有20%的股权。法国规定,非欧盟成员国不得持有法国通讯的20%的投票权股份。(转引自董有德博士学位论文《跨国公司并购研究》第114、116页)日本在其最重要的KDD和NTT电信公司中,只允许外国股权占2%。在发展中国家中,相应比重为印度49%,印尼35%,韩国49%,菲律宾40%,泰国20%,马来西亚30%。(余永定、郑秉文主编:《中国入世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495页)显然,美国限制外国资本控制美国通讯公司,却执意要控制中国电信公司。

(三)根据1999年4月10日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定》,美国要求中国在2005年以后,农产品进口关税为17%。这是一种超前的苛刻要求。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1995—2000年内,发达国家减税36%,发展中国家减税24%。由于西雅图会议失败,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进口税还没有统一要求。美国得寸进尺,还要求中国对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如牛肉、葡萄酒、干酪、家禽、猪肉进口税只达14.5%,为美国的这些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为20%。

(四)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的“税率配额”,允许对重要农产品保留进口配额,但必须实行低税率,即在0—23%之间。而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美国要求中国这一税率仅为1%—3%,还要求我国在小麦、玉米、棉花、大米、大麦进口配额中给美国较大配额。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允许成员国将非关税折合成关税,实行混合关税。据联合国贸发会计算,现在发达国家的某些农产品进口混合关税十分高。加拿大税率:黄油360%,奶酪289%,鸡蛋236.3%;日本税率小麦制品388.1%,小麦352.7%,大麦制品361%,欧盟税率:牛肉213%,小麦167.7%,羊肉144%;美国税率:糖244.4%,花生173.8%,牛奶82.6%。我不相信以上这些高关税能在2005年同中国一样降至17%或对美国关注农产品的14.5%。

(五)中国已向美国承诺,在2005年时,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而欧盟和日本现在都有大量农产品出品补贴。欧盟的出口补贴现在占欧盟友(作为整体)预算支出的60%。美国国虽无农产品出口补贴,但美国政府通过税收,货款等各种方式对农业支持很大。我不相信到2005年欧盟和日本能够像中国一样,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我国小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许多农产品国内价格已高

于国际价格,例如在1995年时,二者之比为:大米166%,玉米138%,小麦116%。到2005年时,我国的小农经济不会有重大改变,届时无出口补贴,农产品如何出口?农民卖粮难,收入下降的局面很可能发生。

美国还要求中国在2005年前农业出口补贴按发达国家标准制定,即补贴率为5%。这是绝对无理要求。当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补贴率为10%。据说,经过艰辛谈判,2005年前我国出口补贴率为8.5%。

(六)美国超越WTO规则,用它的国内法压制中国对美国出口。根据中美双边协定,美国可以根据它的《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把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对中国可以进行反倾销制裁。换言之,美国这项法律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有效,而无视WTO的一般规则。

美国还用它的《特殊保障条款》,无视WTO的《安全协议》对中国进行单方面制裁。美国的,特殊保障条款》在中国入世后12年内有效。反观中国,中国不得以任何国内法制裁美国,美国要求中国修改国内法,以适应WTO的规则。

WTO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中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可以延至2005年,而美国对中国这一配额将延至2008年底。这就是说,美国获得三年特权,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实行进口配额。

(七)美国要求中国政府不得直接和间接干预国有企业根据原则与美国企业的销售和购买。这就要求政府与国企完全脱钩。

(八)美国为了推销其价值观,还特别要求中国在入世后就进口美国电影40部,三年后达到50部,其中20部为分账制。

(九)在中美协定中,美国还要求美国财政部的一个机构将成为中国证券发行的咨询者(目前只有香港咨询者)。其意图是什么,请看1999年11月16日《华尔街时报》的评论:“巴尔舍夫斯基说:‘我们达到了目标:今后中国发展证券市场,将保证向美国财政部的一个机构进行咨询,我们将能够参与对中国对证券市场的调控,包括市场进入’”。“自从萨莫斯访华后,中美之间资本市场的对话建立起来,涵盖了全部金融领域和证券的调控领域。换句话说:华尔街及其政治代表将对中国的金融结构的决定有直接发言权。”金融业属于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证卷业感兴趣,一定要插一手,我想是因为美国特别关注我国国企的产以变动,上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改组,兼并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向。

三、加入WTO后,我国主要产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入世对我国各待业影响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望获得长足发展,而风险较大的行业是农业、支柱产业和金融业。

(一)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根据中美协定,我国农产品进口平均关税将从现在的21%,降到2004年的17%,美国关注农产品税率为14.5%,入世后5年内取消所有进口配额;逐步取消出口补贴,但增加税率配额,允许私人进口商从该配额中得到一定份额。这个协定对我国畜产品、水产品、食糖不会有较大冲击,因为这些产品在产量的价格方面我国均具有优势。预计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赖、豆油、羊毛的生产和销售会受较大冲击。中美协议中规定,中国谷物进口量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左右增至2005年的2500万吨,(《中国入世研究报告》,第138页)其中小麦从681.8万吨(1992-1998年平均量)增到2005的930万吨,玉米从85.3万吨(同前)增到720万吨,稻米从53.4万吨增到530万吨。(同上书,第40页)由于我国粮价较高,进口谷物将使我国农民减少几百亿元收入,仅小麦农损失就达55亿元人民币(同上书,第10页)豆油从74万吨增加330万吨,棉花从46.3万吨增到89.4万吨。(同上书,第40页)以上增加量均为税率配额,进口税仅为1%-3%,海关税收也将大量减少。据外国估计,将使960万农民失业,我国预测数字也在1000万左右。其中稻农减少244.9万,麦农减少540.7万,棉农减少497万,羊毛生产减少10.1万。(同上书,第5、75页)入世后北方粮棉产区将受较大冲击,而南方沿海地区由于进口相对得益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协议中,我国取得了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和烟草的国家专营权,由国家指定的公司经营。这对于控制大量盲目进口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农业的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1、要考虑1000万农民流入城市,寻找工作的问题。研究农民因入世减少收入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影响,务必采取其他措施使农民从其他渠道增加收入,否则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内需不足很难克服。

2、我国家庭小规模经营日益与世界农产品价格下降不适应,应扩大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多生产优质价高的大量出口的农产品。

4、减轻农民负担,费改税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信息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按照中美WTO双边协议,中国的信息产品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13.3%降到2005年的零关税,取消合资企业中外方向中方转让技术的的义务,取消外商的出口配额,外国资本可在电信企业中拥有49%的股权,一年后增至50%,外国可投资于因特网,参与卫星通讯业务。

零关税使中国幼稚的信息产业处于完全无保护的状态,美国、日本的商品可以长驱直入。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们认为,加入WTO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弱,发展将非常困难”(同上书,第491页)我认为,独立自主发展将非常困难。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增长20%,2005年比2000年市场规模翻一番。看来,我们面临的风险是中国用自己技术生产的信息产品将占很小的市场份额。信息产业可能被外国所主宰。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产业的许多重要方面已被外国资本控制,或者外国商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我国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还没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需要进口。1998年国产集成电子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例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8英寸以上亚微米集成电路、高性能基础软件(国产低档软件只占我国软件市场的32%,主要为中文处理软件和应用软件),芯片、晶片、计算机整机和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文字处理机、某种静态变压器、显示板、印刷板电路、解码器、路由器等等均依赖进口。如果说8—12英寸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我国短期内难以掌握的话,那么其他技术都有独立自主的可能,至少在中期内具有可以开发出来的可能性。可是零关税刺激人们大量进口,我国信息产品如何开发生产和销售?太困难了!不仅美日欧产品大批涌入,连台湾、南韩、新加坡产品也将大量涌入!另一个重要负面影响是已经控制了我国信息市场的外资企业将扩大独资比重,将在合资企业中争夺控股地位。到1998年上半年,我国信息产业部门公司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共6581家,占我国IT企业总数的23%,但其销售收入占46%。利润总额占52%,出口创汇占60%以上。(同上书,第445页)在移动通讯产品市场,外国独资和合资企业占领了90%的市场,仅天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独资)年产手机50万部,占全国产量50%。集成电路市场基本上被境外跨国公司所控制。外资在我国办了15家独资或合资的半导体企业,外方资本占81%。在计算机行业中,外资占合资企业股权约2/3,中方约1/3。美国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的IT企业“已经控制了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市场75%”。(同上书,第448,此数字应包括进口产品)目前,德国西门子公司占有我国的市场份额是,电话程控交换机技术20%,传播技术30%,光纤电缆35%,数字通讯设备20%;美国VTEL视讯公司现在已占领了我国会议电视市场70%以上份额。“我国微波通讯,卫星

通讯,传真机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占有”。(同上书,第4445页)当前我国信息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美日欧争夺市场的竞争。零关税将推动他们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技术,兼并中国企业,减少中国股权比重。

在基础电信方面,一旦外方股权达到50%,再加上他们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他们完全可能控制合资的电信公司,网络公司。

如果以上情况继续下去我国信息产业虽会有大发展,有发展也不过是依附式的发展,民族信息产业的独立自主很难实现。

对于上述风险的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1、既然已经入世,就不必满足美国的无理要求,可在适当时候退出零关税协定。美国

可能对中国报复,但是,由于美国在中国信息技术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它不会走得太远,把市场拱手让给日本和欧洲。

2、统一组织,集中人力、物力,实行联合攻关,务求在关键信息技术上突破,获得自

主的知识产权,打破外国的垄断地位。我国已拥有巨型银河计算机,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可以生产这种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国产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技术已经掌握。

1999年浪潮集团开发出,128颗处理器集群计算机系统,又在2000年开发具有128位加密算法的信息安全服务器的IA64服务器“超能2000”,“曙光3000”达到国际水平,有些技术达到领先水平,为人类基因研究奠定技术基础。其结果是浪潮集团、曙光信息产业公司,长城、联想、方正、海信等10几家公司生产的服务器的市场占有量从1997年的15%猛增至2000年的41%,打破了惠普、IBM、康柏的垄断地位。(《人民日报》,2001年4月21日)

3、信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龙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工农业服务业现代化,国

防和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行为列国务必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务必克服仅靠单纯引进技术和办合资企业来发展信息产业的过时思想和决策。

4、拿出一两家电信公司,一外国合资让他们占50%股权。其余不合资。合资不合资是

我国的自由。这样做,外资不可能在全行业控制50%股权。

(三)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风险。

根据中美双边协定,中国入世后汽车进口关税由现在的80%—100%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零部件关税降至10%,取消进口限额,美国有在中国的分销权,直接办销售汽车的公司网点、站点。根据协定,我国整个工业品平均进口税,将由目前的17%降到2005年的9.4%,对美国优先商品降至7.1%。所以,汽车关税25%,就算是保护幼稚工业的照顾了。无疑,从80—100%的汽车关税一下降到25%,进口车一定大降价,国产车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个风险不能说不大。汽车产业将受到极大冲击。受到冲击的还有与汽车工业紧密相关的产业,诸如钢铁、像胶、轮胎、汽车电器,电子,塑料,玻璃、喷漆等行业。美国汽车工业在90年代前是经济的三大支柱,现在信息产业产值虽然超过汽车产业产值,汽车产业仍不失为极其重要的支住产业。汽车产业每一个人就业就可带动相关产业10个人就业。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决不低于美国。

中国汽车工业在以“市场换技术”的片面口号诱惑下,走上以合资为主,并被外国控制的依附道路。现在跑遍中国大地的本土生产车绝大多数是外国品牌。国产车(自已有知识产权)仅有奥拓、云雀、红旗和某些中型货车。我国汽车工业像巴西汽车工业一样属于“典型的2类装配点级产品”(一类装配点级在加拿大,比利时,墨西哥)。国际上生产30万辆/年才能称得上规模生产,200万辆/年才能能力开发系列产品,而我国汽车大厂一般年产15万辆,上海桑塔纳也只年产23万辆,与此同时全国还有200多个整车生产厂家遍布各省。

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如何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1)必须统筹规划,必须联合,不能再自建山头;必须把产、学、研三结合,变成国家在与的四结合,生产民族品牌的小汽车。国家应在不远的将来组建我国年产100万辆的汽车厂,发行汽车厂国债卷筹资,暂缓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把节省下的钱投入汽车工业。我国已经有了自主设计整车的能力,一汽车红旗,上海汽车,云雀,奥拓,还有向意大利买来整车设计。我们应该而且有能力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红旗轿车的零部件基本国产化,上海桑塔纳国产化率已达85%。具有90年代水平的通用别克,其国产化率也即将达到60%。经过努力,联合攻关,我们可以生产出性能价格比有优势的汽车来。

(2)既然我国汽车产业已受外国制约,入世后进口汽车与本土汽车的竞争只不过是美日欧全球汽车寡头厂商之间的竞争和它们各国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我国投入汽车的国有资本不可避免地遭致重大损失,而通用公司战胜上海的别克,雪铁龙战胜东风神龙,德国大众战胜上海大众,战胜奥迪、日本大发战胜天津夏利只不过是自我调整。2005年后,当外国汽车大批量涌入时,我国合资汽车厂的外国资本有些可能撤资,有些可能增资扩股,进行规

模化生产。我国不必固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规定的我国股权不得低于50%的原则,大可不必继续在合资企业中投资,继续处于依附地位。让外资单独去增资扩股,去对原有合资企业控股。我国应把相应资金投入自主开发的汽车厂中。这一点极端重要,否则,我国汽车工业将走上不可挽回的依附道路。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比我国晚,但由于重视创新,独立自主,从70年代起仅用了15年就发展起来强大的汽车工业,现在是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韩国能办到的,我国也可以办到。

(四)石化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根据中美双边协定,到2006年,石化商品进口关税将从现在的11.1%降至5.5%和6.5%,大大低于当时的工业品平均关税率9.4%。此外,还取消进口配额等一切非关税壁垒。给外因公司贸易权和分销权。

我国石化产业技术落后,成本高,品种少,精细化工品种更少,长期以来进口大于出口,处于逆差地位。我国有炼油厂116个,平均规模184万吨/年,而全球只有671家炼油厂,平均规模553万吨/年,美国规模是1000万吨/年。我国浙江镇海炼油厂规模1600万吨/年,是唯一一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炼油厂。而世界最大炼油厂规模为4000万吨/年,超过2000万吨/年的有16家。乙烯是合成纤维、俣成橡胶、合成树脂的基本原料。我国共有18家乙烯生产厂家,其中30万吨/年的只有7家,其余均在20万吨/年以下,而国外规模一般是60万吨/年。国产合成树脂只占国内市场435(1997年)我国至今不能生产洗衣机内桶、家电、汽车等专用塑料。合成纤维国产品占国内市场71.3%(1997年),涤纶异型丝等产品主要从韩国、台湾、日本进口。合成橡胶的市场占有比重是58.7%(1997年)。这些事例说明,我国石化工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入世后,我国石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下降。

我们曾记得,当走私猖獗时,我国石化工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到2006年,当外国商品以低关税涌入时,我国石化工业很可能陷入全行业亏损状态,不少企业可能破产。据石化系统的专家报告,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如以1998年产销量计算,加入WTO后,该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将减少113亿元人民币,将发生巨额亏损;(《中国入世研究报告》,第286页)

简言之,石化工业有较大可能发生全行业亏损,这便是该行业在入世后所面临的最大风险。石化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上缴利税最多的行业之一。全行业亏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我们有什么对策呢?加强管理当然重要,除此之外,关键之点是对我国石化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现代化。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否则我国无法与外国大公司竞争。当前技术改造的重点是改造乙烯装置。我国每吨乙烯成本价比外国高400元,由此决定,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树脂,橡胶)及其下游产品的成本也相应高昂。

(五)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

我国在入世前,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1999年2月底,外资金融机构在国设立的营业性机构达191家,总资产360多亿美元,外资银行总资产占我国境内银行总资产3%(日本1.8%,墨西哥1.2%,法国3.9%,韩国5.1%,台湾省4.7%)。1999年7—8月又宣布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不受地域限制(这在全球也为数不多)。

根据中美协议。我国入世后二年内,外国银行可与中国境内企业黑暗行人民币业务往来,5年内可与居民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入世后外国银行营业性机构不受地理限制,给外国银行国民待遇;在保险业方面,人寿保险在5年内取消地理限制(现在仅限于上海和广州经营)。财产和伤亡保险在中国入世后便不受地理限制。入世后外国保险公司可拥有50%的合资股权,一年后拥有51%的股权;外国金融公司可在基金管理公司持33%的股权,入世三年后增至49%;外国证券公司可以合资证券公司中持有33%股权。(资料见《华声报》。,1999年11月16日。该报有基金和证券公司的外资股权比重)

我国入世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多是外国金融机构占领一部分市场,夺去我国金融业部分人才和利润,不至于造成金融危机的混乱局面。原因是我国一定要控制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具体讲,外国银行要夺去很大一部分信用证结算业务。目前它们已占去30%份额,未来可能增加到50%(某业内人士估计,下同)外币贷款将从目前的23%,扩大到5年后的50%—60%。人民币的存款贷款比重将从目前的0.4%-0.5%升到25%—30%。外资将在保险、基金管理、证券承销方面获得大发展,但究竟占领多大市场,目前尚无资料可资引用。

为了加强竞争,我国金融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剥离呆账和坏账。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比美国商业银行资产少得多,但员工比美国多3倍。我国四家独资商业银只有一家达到8%的资本资产比率。戴相龙近日说,在2—3年内务必实现8%的比率。外国银行必将向我国银行争夺信誉好的贷款客户,这将扩大我国银行的“存差”(存款大于贷款),挤压我国银行利润。

为了防止外国银行的冲击,主要应注意两点:

第一点,一定要控制金融自由化进程。在条件不成熟时绝对不能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抓住这一条,外国投机资本就不可以在我国制造金融危机。其次利率市场化也要逐步实现,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在利率未放开以前外资银行不得以较高利率争夺存款,不得以较低利率争夺贷款。

第二点,高度重视再度出现呆账坏账的风险。目前国蚋文献关于金融业面临的风险的读者讨论只限于金融业本身的营业方面。其实,金融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外国商品大量进口所速写为的对金融业的间接冲击。入世后我国将在大量企业破产倒闭,(估计将有7000多家国有企业破产,《华尔街日报》1999年11月16日)有不少企业不倒闭也会发生亏损。我国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传统的客户。这些客户的破产和亏损很可能再度引起银行出现大量呆账和坏账。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分析未来客户的经营前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贷款质量,防止呆账坏账的大量出现。

四、结束语——两个重要问题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谋攻》),“因利而制权”(《始计》,根据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制定灵活的权变或策略),“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务可信”是目标可以达到之意),“能自保而全胜”(《军形》)。孙子这些思想对我们有很大启迪意义。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和外国竞争者的优势和弱势,趋利避害,在自保的前提下获取全胜。在利弊得失分析中强调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重要问题是,我国入世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决不能削弱乃至基本上消亡国有企业。

我们加入WTO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果做这种选择,那就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中国应当拒绝走资本主义道路,私有化决不是富民强国的道路。有人会说,入世后,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将发生大面积亏损,因此形势所迫,不想私有化也得私有化。如果事态发展果然如此,我则认为,我国应断然暂放弃WTO 的某些义务,首先应当调整国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待到竞争力加强之后,再履行WTO

的某些义务。我国即使不履行某些义务,也能以成员国资格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至少可以开展双边贸易。如果美国因此而制裁我国,我国也不怕制裁。在减少对美国出口的同时,可

以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中国大市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巨大吸引力。据此,我国可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能自保才能获得全胜,自保是基础,是前提,全胜是目标,是结果。

1994年GATT第19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0条都规定,当一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时,该国可以申请暂缓履行某些义务。甸也可以利用这些条款,争取最好的结果。

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我国入世后决不应当走上依附式发展道路。

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私人企业。国有企业是抗衡西方国家大企业的主力。一旦国有大企业基本实现私有化,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利益冲突,不能调动工人、农民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因而无能力抗衡外国巨大垄断资本。其发展道路必然是依附式发展道路。所以国有大企业不搞大规模私有化是避免依附发展的首要保证。

要避免依附式发展,还必须避免外国大资本在我国支柱产业的大企业中普遍取得控股或控制地位。多年以前,我们就指出,外资控制普遍化的危险性。国有企业与外资的适当合作是无可非议的,少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中被外资控制恐怕也难以避免。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最初外资并不控股,但由于中方资本不足,在增资扩股中,外资取得了控股地位;一家国有大企业改为合资企业,同行业大企业生怕在竞争在失利,也改为合资企业。这种合资的羊群效应极易导致国企的普遍合资。我国入世后迫于竞争形势,再加上新自由主义者所谓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鼓噪,我国国有大企业存在着被外资普遍控制的危险性。对此,我国应有就足够的警惕性,务必避免这一可能的风险。

要避免依附式发展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采取强有力措施,走自主开发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我国品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商品。主要靠亦步亦趋引进技术不行,靠组装外国零部件不行,因为这样做并不能使我国摆脱依附地位。支术产业大企业控制在国家手中,这是独立自主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足条件。充足条件是科技创新。当代各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我国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一要坚持社会主义,二要成为科技创新大国。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一、挑战 1. 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中 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在WTO的贸易争端案件数量也在增加。这些贸易争端常常涉及到市 场准入、补贴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给中国的外贸形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 遵守规则与义务 3. 反倾销调查和贸易保护主义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经常面对其他国 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救济调查,这些调查不仅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影响,也使得中 国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 4. 贸易顺差与汇率问题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这也导致中国在国 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一定的质疑,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贸易紧张气氛。 5. 外部环境变化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贸易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包括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倾向加剧、全球价值链调整、地缘政治影响等,都对中国贸易形势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 1. 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争取更多的话 语权和利益。中国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共同挑战,取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2. 加强WTO内部改革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WTO的内部改革,争取扩大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需要通过WTO渠道解决贸易争端,维护自己的贸易权益。 3. 改善贸易环境 中国需要积极改善自身的贸易环境,包括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外商投资和贸 易便利化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措施。

4.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等方式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发生。 5. 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中国应该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构建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在WTO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WTO内部改革、改善贸易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中国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试论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摘要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面临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 挑战。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在加入WTO后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包括政府政策、企业行为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调整策略的效果和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变化。 引言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开放市场 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进一步扩大出口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本文将讨论中国在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1. 政府政策调整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政府减少对传统产业 的扶持和补贴,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其次,政府加大研发和创新支持,通过引进外国投资和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此外,政府还提供财税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然而,政府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政策执行存在不足,地方政府往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对结构调整的要求不高。其次,政策的效果难以衡量和持续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政府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一些地区和企业可能受益更多,而其他地区和企业可能错失机会。 2. 企业行为调整 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着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 提高竞争力,企业需要进行自身结构和行为的调整。首先,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其次,企业需要加大对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然而,企业行为调整面临一些难题。首先,有些企业缺乏转型和创新的意识, 仍然依赖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其次,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需要在利益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此外,企业还需要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需要更好地把握机遇和挑战。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这期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本文将分析中国在WTO中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如提高关税、限制市场准入等。这对中国的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中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和公平的贸易环境。 加强自身贸易便利化工作。中国可以通过降低关税、简化进出口手续等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加国际贸易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吸引外国投资和提高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 中国还面临着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创新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中国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速推进产业升级。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还可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人才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资源。中国可以加大对技工培训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还面临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排放国之一,需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环境挑战。为了解决这一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国可以加大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对污染排放的处罚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可以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还可以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第一章:引言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角色。这次历史性事件为中国的 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并帮助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将对 中国加入WTO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 第二章:中国加入WTO的经验 2.1 强制进行经济改革 中国加入WTO后,WTO以其规则和制度迫使中国进行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包括降低关税、缩减政府干预、开放市场和促 进技术创新等。这些措施让外国投资者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并 降低了中国的贸易壁垒。 其次,WTO成员国也加强了对中国的贸易规则监管,强制中 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包括在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这些 措施推动了中国进一步改善法治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 2.2 获得更多的外资 中国加入WTO后,外国投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汽车、航空、电信、金融等领域。这些投资大大促进了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

新,提升了中国的国产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同时,这些投资还大 大带来了技术、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的跨国企业的先进经验。 2.3 加强参与全球治理 加入WTO让中国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让中国拥 有更多的话语权,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也时 常提出一些重要的倡议和方案,如“一带一路”等,这些方案有助 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国家间合作,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实现全球经济发展。 第三章:中国加入WTO的教训 3.1 社会和经济深度转型急需加速 尽管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和GDP增长了很多,但是中国 的社会和经济深度转型仍然进展缓慢。由于制度等问题,中国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及城乡收 入差距等。中国必须加速改革和转型,从而更好地适应并引导全 球化发展。 3.2 对贸易壁垒的监管不够 加入WTO后,中国实现了许多国际贸易规则的开放和调整。 然而,同样存在许多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这些壁垒有时是由 于地方保护主义或一些企业的刻意行为而出现的。如果不能及时

中国参加WTO的利弊分析

中国参加WTO的利弊分析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参加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远,既有利益也有损失。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参加WTO的利弊,并探讨当前应采取的策略。 1. 利益 1.1 打通国际市场 中国参加WTO,承认并接受了WTO的规则和制度,有利于打通国际市场,促进产业结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外国市场,促进出口和贸易额的增长。同时,中国的市场也将更加开放,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和贸易。 1.2 优化产业结构 WTO的规则要求成员国为所有来自WTO成员国的产品提供平等待遇和市场准入,这将迫使中国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加快优化

产业结构。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外国产品的竞争,一些传统行业受到了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产业。例如,WTO加速推动了中国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全球出口份额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地位也更加重要,从原来的制造加工岗位向高端技术、设计和创新环节转移。 1.3 经济增长 参加WTO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加入WTO后,中国的领先工业和服务业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从5306亿美元增长到2651.66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0.44%。同时,加入WTO还有助于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 2. 损失 2.1 市场准入压力

参加WTO对中国来说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市场准入的压力,一些中国企业面临着不利竞争条件,尤其是国际上有专门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本国公司、产品和服务。例如,中国的国企和私企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一些行业成本高、效率低,或基于国内市场运营惯例,缺乏全球市场经验,因此在WTO规则下有时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 2.2 商品定价 在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也受到了价格压力。由于不同产地、品牌、低成本和高品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上会面临价格竞争。这意味着外国品牌可以在中国销售其产品,而中国却无法通过定价等手段保障其本土市场。不仅是产品,外国服务行业的崛起,中国也可能失去一些本国服务行业岗位,例如银行、保险、零售和物流等。 2.3 知识产权保护 加入WTO对中国还有一个挑战是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水平低,这使得外资和外国企业的利润损失增加,影响了国际投资者在中国的信心,也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不稳定。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前言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成立于1995年,旨在 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并规范国际贸易规则。加入WTO对任何一个成员国都会产生 各种影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汽车工业的国家来说,也不例外。本文将探讨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开放市场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要遵守WTO的贸易规则,其中包括汽车行业的开放市场。根据WTO的规定,我国需要逐步减少汽车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例如限制 进口配额和技术壁垒等。这将导致我国汽车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内汽车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技术合作与转让 WTO的规则鼓励成员国进行技术合作与转让。这将促使我国汽车工业与国外 汽车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吸引外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虽然这可能带来技术进步和创新,但也可能加剧我国汽车企业技术上的依赖性。 市场准入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条件。外国汽车企业 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而我国汽车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这可能会对我国汽车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 对策与建议 尽管WTO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时,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工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政府 应加大对汽车工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汽车工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提高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 在面对国外汽车企业的竞争时,提高产品质量是我国汽车工业提升竞争力的重 要方面。政府应加强对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汽车企业应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费者,提升市场份额。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汽车工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和 合作平台,推动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跨行业合作,促进汽车工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入WTO后,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合作与转让,我国汽车工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结论 WTO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同时也为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机遇。政府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政策,以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可以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市场开放程度提高 我国在加入WTO前,金融市场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市场准入门槛也很高。但加入WTO后,我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加入WTO无疑会极大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空间增加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在国际市场上开展金融业务。目前,我国银行的“走出去”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主流,加入WTO后,将促使我国金融机构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推进国际业务拓展,提升我国金融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技术进步加速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我国金融机构必须在竞争中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技术压力和应用难度,但同时也会推动我国金融机构技术进步的加速,在整体竞争力上提升我国金融产业的格局。 二、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 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增加了外资投资的机会和竞争压力 2. 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空间增加,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 技术进步加速,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二)挑战 1. 传统体制和思维影响下的体制和制度改革压力

2. 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操作难度大、业务水平不高等制约国内金融业发展的问题 3. 国际巨头的竞争,对国内金融业带来的压力 三、应对策略 (一)优化管理制度,推动改革 1. 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对过度竞争的约束,实现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管理 2. 确保金融市场准入公平公正、包容性持续增加、行业标准逐步国际化,推进市场化监管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改革 (二)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1. 通过并购、战略合作和资本注入等方式,扩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机构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1. 加强对不良贷款和风险资产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2. 因应国际监管的趋势,引入先进监管方式,建立国际接轨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加强对外金融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 1. 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借助国际金融市场成熟的财务管理和营销方式,向国际化迈进 2. 充分利用多边国际机构、金融峰会、论坛等平台,吸取先进金融管理经验,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发展 带来了很多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加 入WTO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加入WTO的利益之一是市场准入的扩大。加入WTO后,中 国就必须根据国际贸易规则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国际商品和服务提 供更多市场准入机会。这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从而 拓展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对策是中国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外商在 中国的投资便利程度,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促进双向贸易。 其次,中国加入WTO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加入WTO后,中 国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迫使中国企业通过加强创新、提高产品质 量和降低成本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 市场上取得更大优势。对策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然而,中国加入WTO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中国的部分传统 产业面临着严重冲击。国际市场的开放使得中国的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来 自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了一些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对策是加强对 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新的高附加值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中国加入WTO也导致了一些资源和环境问题。由于对外开放, 中国的资源需求急剧增加,而资源供应有限。这导致了一些资源的过度开 采和环境的恶化。对策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资 源的依赖,并推动绿色发展。

最后,中国加入WTO还面临一些国际贸易的不平等问题。一些发达国 家往往设置了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中国的出口,而中国的市场准入相对较 开放。对策是加强对国际贸易的监督和维权,通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不平等的问题。 总之,中国加入WTO带来了很多利益,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利益,中国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加 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加强国际贸易的监督和维权。这样, 中国才能更好地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入WTO将 使外资保险公司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加剧国内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我 国保险业造成一定冲击。本文将分析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加入WTO将加剧市场竞争。外资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 市场的份额,与国内保险公司展开竞争。这将使得国内保险市场更加激烈,国内保险公司将面临着来自外资保险公司的直接竞争压力。这对于一些规 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的国内保险公司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其次,加入WTO将加大保险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加入WTO之前,中国 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较为严格。然而,加入WTO后,中国 将逐步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限制,使得外资保险公司更加容易进入 中国市场。这将使得我国保险公司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些外资保险公 司在技术水平、营销管理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对我国保险业构成威胁。 再次,加入WTO将对我国保险法律法规的制定提出新的要求。WTO成 员国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自主权、监管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我国在加入WTO后需要对自身的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满足WTO的要求。这将对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 了他们的工作量和难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保险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可以通过合作与其他保险公司共享资源,

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协商和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保险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 其次,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加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加入WTO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确保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行为合法、规范。同时,也应加强对国内保险公司的监管,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程度。通过加强监管,可以保护国内保险公司的利益,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等方式,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他们处理复杂业务和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总之,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保险业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加强合作、提升技术能力、加强监管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我国保险业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应对WTO的挑战,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论我国加入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参加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参加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一、从环境和贸易的“对立统一”中寻找主动进攻的策略中国参加WTO后,中国经济将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兴旺国家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高筑贸易的技术壁垒,试图以苛刻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环保标准就是其中严厉的措施之一。环境与贸易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假如统一起来,开展环境贸易,却可以产生宏大的经济效益。 1.“环境标准”可以成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技术含量作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很少考虑其它标准。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全球化趋势,进出口产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兴旺国家一方面不惜投入巨资开展环保产品,施行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法规、环境标志、绿色标准等制度,为其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政策和措施大大地进步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学习兴旺国家的经历,将产品的“环保标准”作为竞争力要素,在我国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优势:其一,环保产品兼有带动高新技术开展和促进企业改革的双重特点。它针对有关企业

技术程度低、资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目的明确地要求企业从解决环保问题入手,促使产品消费向技术程度高、资利用率高、污染尽可能少、经济效益好等方面改良,使环保产品的消费成为促进产业构造晋级的'切入点;其二,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防止所谓“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之类的无端刁难。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修改后的国际补贴与反补贴规那么,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因此,我国既可以名正言顺地对环保产品提供专项补贴、低息贷款,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劳动力本钱低的优势,大大进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内需促外贸”的途径,大力开展环保产品,促使出口产品符合环保标准。要消除那种“产品不外销就不能促进外贸开展”的错误观念,要让企业家明晰“绿色壁垒”问题,辨识高增长中的潜在危机和宏大的内需市场的关系,引导我国企业开发比拟绿色环保产品,迎接WTO挑战。据世界银行1997年一份报告说,中国每年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8%,也就是说根本抵消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为此,我国在21世纪初方案的环保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面对如此宏大的市场,外国企业必将以中国“入世”为契机大举进入,我国企业假如无动于衷,就会坐失开展的良机。

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 1.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一路狂飙。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2001年为6204.8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了4.6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对外投资也有了较大提升。 2.贸易模式的变化及地域布局的优化 中国国际贸易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加工贸易、代理贸易等形式发展到技术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等新型贸易形式。地域布局上,中国国际贸易向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也为中国贸易谈判赢得了更多资源和市场份额。 3.贸易摩擦的增多 但是,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WTO体系下的贸易摩擦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出口管制、反倾销、非关税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其中反倾销是目前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也日益加强。 二、解决中国国际贸易遇到的挑战的对策研究 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1.加大技术投入,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核心支撑和背书。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投入,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是迈向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国应该继续积极参与WTO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为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增长做出贡献,并与世界各国保持和深化合作,推动全球持续和平与繁荣。 3.加强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建设 在国际贸易中,法律问题仍然是制约和威胁贸易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中国也需要加强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法律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建立专业法律知识体系,提高法律团队人员素质,加强中国的国际贸易法律力量。 4.增强贸易谈判能力 贸易谈判是国家在贸易中发挥战略优势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中国应该大力加强贸易谈判的能力,在WTO中合理维护自身利益。中国还应该深化多边合作,增强对全球经济的掌控力,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 三、结论 近年来,WTO体系下中国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需要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技术投入,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加强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建设,增强贸易谈判能力,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规则,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互利的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与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与挑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一步。这一举动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文将讨论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并探讨中国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市场开放与外资流入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市场开放的压力与机遇。由于WTO成员 要求市场准入,中国必须放宽一些经济领域的管制,并对外国投资者 提供更好的环境。这使得外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经济注入了 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外资的流入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为中国企 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2. 贸易规则与国际竞争 加入WTO也意味着中国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与其他成员实现 公平竞争。中国必须逐渐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等。这些改革迫使中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速产业升 级和创新发展。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 输出与内需拉动 加入WTO后,中国贸易出口大幅增加。中国制造业以出口为主要 驱动力,迅速崛起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外贸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

国经济的增长,并促进了内需的拉动。通过稳定的经济增长,中国国 内市场迅速扩大,为全球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和投资机会。 二、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1. 结构调整与产业变革 加入WTO后,中国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重大挑战。由 于国际竞争加剧,一些传统产业面临严重的转型压力,必须进行结构 调整和产业变革。中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培养人才,并致力于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2. 市场准入与竞争压力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准入要求逐渐放宽,这给国内企业带来更 大的竞争压力。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可能对中国本土企业形成冲击。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产业监管,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加入WTO后,中国必 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和执行力度。并且,中国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国际经贸组织的 成员国数目增加到了164个。参与WTO为中国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下面将分析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扩大对外贸易 中国加入WTO后,能够享受到与其他成员国平等的待遇,包括减 少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等优惠政策。这使得中国外贸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已达到了12.8%,成为 全球第一大贸易国。除此之外,中国还探索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国际贸 易合作,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贸易规模和 地位。 2.促进技术创新 加入WTO能够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因为WTO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会带来技术资讯和人员交流,这可为中国创新提供 更多资源和市场机遇,从而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3.吸引外资 WTO入世后,中国不仅开放了更多领域对外资,还增加了对外国 企业的投资门槛和侵权保护。这些措施为外商投资带来更好的预期和

保护,促进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任和投资。根据2021年7月中国商 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8.7%。 二、劣势 1.国内产业面临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跨国公司的涌入,中国的国内市场受到 了巨大冲击。这使得一些国内产业面临生存危机,如传统手工艺等小 型产业。同时,外国品牌的进入也对中国同行业企业造成了竞争压力,可能导致国内企业利润下降、商业模式失去优势等情况。 2.知识产权争议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的活跃度不断提升,但也有一些国外 企业对中国商品侵权指责。此外,一些中国企业也被指控侵犯了国外 企业的知识产权。这些贸易争端给中国的外贸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使得中国被视为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国家之一。 3.对环境产生压力 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活动和国际分工带来的环境压力比WTO 加入前更大。由于中国以“制造业大国”而著称,其外贸规模庞大,但 会在未来对环境造成深远影响。此外,国内某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 订单和利润,只顾“生产”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给地球带来了极大的 危害。 综上所述,中国加入WTO后获得了不少的优势,如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吸引外资等。但同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国内产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张帆 有关我国加入WTO的必要性和意义,舆论界宣传很多,但对风险或挑战的宣传较少,又不很具体。出于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一下我国入世所面临的巨大风险,顺便也提出一些原则性对策。 一、必须高度重视风险和经济安全 隔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流,加入WTO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然而WTO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成员国既可获利,又必须付出代价。WTO并没有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必然能够得到利大于弊的结果。所以,趋利避害,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性原则。加入WTO的风险来自以下四个原因: (一)WTO协定对发牵连家最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虽有所照顾,但是这种差别待遇不足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8条规定:“在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第11条第1款规定:“不得设立和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叵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或向其他缔约国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发展中国家一旦拆除了非关税壁垒,很难以略高于发达国家的关税抵挡发达国家商品大规模地占领它们的市场。当然,WTO协定中还有《保障措施协议》,成员国的幼稚工业,商品和服务贸易受到严重侵害,国际收支发生严惩逆差时,可以向WTO提出申请,暂不执行某些已经承诺的义务。但是这一申请必须由发达国家操纵的WTO批准,否则会受到“交叉制裁”(商品,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投资的多方面制裁)。例如,当美国、日本汽车大规模出口到中国,中国汽车工业难以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申请提高关税,或者实行进口配额,WTO是否会批准呢?我认为,批准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已经相对高一点,取消进口配额是各成员国的一致行动,入世后的中国不可独自实行任何商品的进口配额。如果中国未经批准便采取行动,美国、日本肯定会施行全面的“交叉制裁”。我们应注意到,WTO与GATT不同之处就在于WTO是法人国际机构,具有硬性约束力。可以断言,贸易投资愈是自由化,发达国家就可以获得愈大的好处,而发展中国家就愈益难以维护自己的经济独立性。其原因十分简单,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技术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加入了世界市场,经济都有增长,但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其支柱产业被跨国公司所控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依靠进口,新科技和生产效率差距愈益扩大。其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组装商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