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心理学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心理学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心理学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心理学系

名师寄语:

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的科学,是一门综合使用行为测量和最先进技术手段的、文理交叉的科学,是一门进可研究艰深科学问题、退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学问。

——方方教授(系主任,麦戈文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习心理学,了解他人,理解自己,创造幸福人生。

——韩世辉教授(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选择心理学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和最重要的决策。我强烈建议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心理学,很可能你会爱上她!

——谢晓非教授(副系主任,工业与经济心理学教研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院系简介

国内最早的心理学系:北京大学是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本科教育始于1900年。1917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倡导下,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即心理学系的前身。

列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科:近年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一直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开展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培养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唯一

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学科。

雄厚的师资力量: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汇集了一批心理学科顶尖学者,现有教授11人,研究员6人,副教授16人,讲师9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973课题组长4人,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1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国际学术刊物副主编、编委10人),人均发表的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超过了北京大学平均水平,在全国心理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科研条件:心理学系教学条件良好,科研设施齐备。2014年,迁入北京大学王克桢楼,总空间达到9300多平方米。搭建了包括EEG、眼动仪、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DCS、近红外功能脑成像FNIRS等设备和24间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教学设备和科研仪器共计1600余台。2011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400万和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200万的资金支持,全部用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

二、专业设置

北大心理学系专业设置

三、课程设计

实验心理学是了解心理学的必经之路。课程侧重介绍经典的实验程序,展示如何用精巧的实验设计来探讨心理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研究方法,充分体现心理学的魅力。

变态心理学带你了解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世界。课程主要介绍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

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神经活动和我们的所思所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生理心理学将带我们踏上神经科学之旅,领略实验设计的逻辑魅力,解析思维与行为背后的神经之谜。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新闻与传播学院

院长寄语:陆绍阳教授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改革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政治素质强、知识积累宽厚、通晓媒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理念的新一代人才。

一、历史渊源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

二、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国家战略,为社会培养和造

就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传播活动规律及制度、通晓新技术、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

三、学院发展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学科群。目前,学院已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2人;全日制学生7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6人(含港澳台),硕士研究生174人(含港澳台),本科生47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共13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经过十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四、专业设置·

研究生专业方向

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

包括新闻学、国际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掌握国家政策法规,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网络时代的传播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编辑出版学

培养具备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具有全面素质的网络时代新型编辑出版人才。

注重基础课教学与广告实务课教学的结合,广告专业课教学和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的结合,使学生成长为复合型、国际性的广告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学

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专业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广播电视等新闻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学高级专门人才。

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腾讯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工信部、教育部、地方党政机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海洋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保利地产、恒大地产、华润置地、宝洁公司、联合利华

六、名师寄语

1、新闻与传播专业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拓展的学科,也一个富有生机、挑战的职业。

——俞虹(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视听传播媒介研究)

2、这既是一门职业,也是一种充满新鲜感的、富有创意的生活。新闻传播--记录时代,书写未来。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

3、聚焦媒介,探索传播,追求真理,贡献知识

——杨伯溆(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4、新闻与传播学科是一个青春飞扬的学科。在互联网革命的激发下,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科的思想、学术与实践,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空间。

——陈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CCM)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广告研究》杂志总编辑兼编委会主任)

七、校友风采

为新传人,要眼光放远,力争上游,向优秀的新闻传播人看齐,把职业当事业,成为国家一流、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为北大人,要在继承老北大光环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光环,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超越前人。为人,即为君子,要将仁、义、礼、智、信谨记心头。

——杨虎(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博士生)

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并深深扎根于我

们每个人灵魂之中。但同时,新闻传播学的严谨性又让我们多了一些稳重。是这些渗入灵魂的东西让我们毕业后继续受用,坚守原则、抵制诱惑、尊重他人、思维广阔……

——保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级本科生)

学院教给我们更重要的,是面对社会、大众、人生、理想的一种价值取向与态度。不论从事何种工作,不论最终是否投身传媒行业,我们都需要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和不断追求“正义、爱心、良知”的执著。

——赵耀(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学院在努力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也在努力交给我们做事的方法:做事要踏实、务实、求实,不弄虚作假。这些东西对以后无论是做学术研究,是去工作还是去出国,都是一种收获和不可多得的财富。

——朱宏祥(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本科生)

北大新传是我学习和战斗六年的地方。对个人而言,这六年毫无疑问是一段极其重要的经历,是我目前生命里的一座轻狂的丰碑。我们互相看着对方长大,以年轻的名义摸爬滚打,试图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留下自己的一知半解。感谢北大感谢新传,这里虽然不提供答案,不提供一劳永逸的出路,但它从不吝惜给出松快的土壤、适宜烘焙的温度和呼吸的机会。

——吴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八年来,学院交给我的不仅是一些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看待或判断事物的思维和观念,是一种思想,就是既有理想主义,也要从现实出发。新时代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创新,如何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如何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知,怎样做新闻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平稳的、迅速的向前推进,这些东西是从老师

的言传身教上得来的。

——樊敏(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2020年北京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2020年北京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20xx年北京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篇【1】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你们的到来,为北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古老的燕园正焕发出青春的风采。刚才的五位师长,也是北大五个学部的主任,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心中的北大,期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发现北大、融入北大。北大正如一个大家庭,学生、教师、员工、校友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彼此真诚相待,代代薪火相传。让我们再次感谢他们! 你们心中一定充满了疑问。大学是什么?许智宏老校长常把大学比作百花园,把同学比作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恰当的养分,让大家不受干扰、不受压抑、自由发展、茁壮成长。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上也刻有认识自己(Learn to know yourself),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大学,就是让你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的地方。在北大,你可以领略各领域最优秀学者老师的言传身教,选择启迪心智的课程、聆听深邃前沿的讲座、投身洞察社会的实践、倾情探索未知的研究、参与拓展视野的国际交流、沉浸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所有这些都将是你成长的养分和创造力的源泉。 三十多年前,瑞典的哥德堡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但事先并没有告知阅读的目

的。在事后访谈中他们发现,一些学生会在阅读中尽可能寻找可供记忆的事实、单词,努力猜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为考试做好准备;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去挖掘和思考文章背后更深的含义,试图与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质疑文中的事实、推理和观点,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催促他们随时随地进行智力的探险。 考试和文凭只是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方式,并非教育的终极目的。过度关注考试,会使人沉迷于分数、奖励、名气这些虚荣和诱惑中,禁锢你的好奇心。大学,应当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自我发现之旅,追随你的好奇心,以继承、批判、创新去丰富自己、去探索奥秘、去挑战自我的极限;大学,应当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自我发现之旅,倾听并追随自己仁厚之心,摈弃骄傲与狂躁,学习倾听、学习分享、学习选择,学习放弃,学习如何变得更加聪明、也要学习难得糊涂;大学,就是要不断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才华、禀赋,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这是一个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是发现自己、雕塑自我的旅程。 或许你觉得,现在选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这不要紧。北京大学中的良师益友、设备条件和宽松氛围,将为你的志趣提供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江南是化学系的毕业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英达和英壮分别毕业于北大心理系和物理系,但这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文化名人。我认识一个外语学院法语系的学生,选择了化学第二学位,本科毕业后,进入化学学院读研究生。事实上,在专业

北京大学主要景点介绍

北京大学主要景点介绍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主要景点介绍) 1946 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现在大家穿过的门正是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朗润园建筑群,该建筑群自成一体,是典型的皇家四合院风格。这里现在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学办公地,是经济学家云集的地方。所以这里经常举办一些政治经济领域的高级讲座,皇家四合院也经常迎接像美国前总统卡特、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这样的贵客。好,我们接着往前走,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个塔叫博雅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北京大学主要景点介绍) 在博雅塔的旁边,可以看到一个大湖,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湖吗?是的,它就是著名的未名湖,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

北京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北京大学校门 [2] 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3] 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4] 排名与招生方面: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北大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超过国内其他院校录取人数的总和[5]。 院系专业方面:学校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360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有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专业、201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63个。 教师学生方面: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大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6]。 学校基础设施:学校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北大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藏书量和电子期刊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 【高考热讯】 DepartmentofInformationManagement 社会科学部——信息管理系 信以通达管则治世 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其前身为图书馆学系,始建于1947年,1992年更现名,是我国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图书情报学与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机构之一。 本系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图书馆学(本、硕、博),情报学(硕、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编辑出版学(硕、博士点为自设)两个本科专业与三个硕、博士点以及图书情报专业和编辑出版专业两个专业学位点。图书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本系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已继物质、能量之后,成为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本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着重培养领导型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多年来,本系就业率接近100%,为全校就业率较高的几个院系之一。 人才培养 1)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本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兴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秉承优良学科传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②培养领导型复合型专业人才;③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讲,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能从事IT、文化事业机构、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咨询等各类组织机构的数据分析、信息产品设计、信息产品开发以及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综合性专门人才,满足数字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 2)教学改革 我系借助“创新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对教学体系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改革。 ①梳理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②按照“按需选择,按趣发展”的教育理念,实现课程模块化教学;③把数据分析、信息设计、信息行为分析、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⑤开设大班教学小班讨论课程,鼓励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外交流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和国内各种合作与交流活动。我系已先后与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海外十余所高校建立有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4)精品课程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信息组织●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信息资源建设●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WEB信息构建理论与实践●信息存贮与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简介

北京大学地简单地介绍 北京大学(英文名:),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地独特地位.作为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地文科、理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大学教育,享有极高地学术声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地命运紧密相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百年来地历史进程. 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地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地开端.[] 大学堂匾额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名称)建立地学校,也是近代最早地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地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地大学,最初也是当时地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地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地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地名声和地位.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地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地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地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地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地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也是第一所招收研究生地中国大学.[] 北京大学西门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家首批“工程”和“工程”系列地重点大学,是国家“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地名牌大学,亦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九校联盟()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地成员. 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地中心和五四运动地发祥地、中国最早地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地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地活动根据地之一, 北大为民族地振兴和解放、国家地建设和发展、社会地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地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地进程中起到了重要地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地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地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现任校长周其凤院士、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

北大的历史名人

北大的历史名人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北京 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适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 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 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茅盾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常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著有《茅盾文集》10卷集等,并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马寅初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于1919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 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1913年始,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大学教授。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杂感,力主“文学革命”。

中国最具影响力10大经济学家北大占4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于10月18日正式揭晓,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名列第二,而被称为小股民代言人的郎咸平教授排列第三。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前三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有5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目前而言, 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目前处于边缘状态, 世界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学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或中国经济规模小, 而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经济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本科生带博士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经济学教育而言,中国甚至还远远不如经济非常落后的印度,英语优势使得印度大学生可以尽快尽早地阅读西方经济学原著。要改变经济学家“数量多,质量次”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经济学界至少还要努力15-20年!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观点事无巨细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大政、行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其中还不乏一些经济学家明星,他们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并充满人格魅力。而我们最关心的是哪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站在世界的前沿?谁是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谁是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谁是商务生活中最有权威的风向标? 为此,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主编的《世界商业评论》对500位经济学人、财经记者、高级经理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https://www.360docs.net/doc/8e2703676.html,世界经理人网站网友投票,从15位候选经济学家中选出“ 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指标包括3个方面: 学术影响力(60%)、经济影响力(30%)、社会影响力(10%)。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在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详细分析报告将刊登在《世界商业评论》今年第11期上。世界经济学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e2703676.html,还将为每个经济学家建立个人网站,以方便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查阅。 《世界商业评论》以翻译和报道世界级商学院教授、世界级企业CEO以 及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文章为主,揭示企业在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同时从全球最具权威性财经和管理出版物中萃取领先管理思想和财经话题。《世界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为高级经理和经济学人。

北大孙东东教授

北大孙东东教授:填报志愿应首选学校次选专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为家长介绍了如何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相关问题。以下为孙东东教授的讲话实录:各位家长大家好,以前是站在宏观层面上,针对所有的考生,今天主要是针对北大来讲。在外面家长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是海淀哪个中学的,一模考多少分,西城考多少分,你看上什么学校。这样的问题没办法回答,你总得有条件,你说我这个姑娘挺漂亮,你看嫁给谁。这种问题的答案我也没法回答。现在每年大量的学生,不光是北大,所有的高校都有这种现象,学生来了以后不知道报什么志愿,我问当初谁给你报的志愿,他说我爸报的,中学老师报的,这两年还有一个新鲜现象,是舅舅给报的。我们就找原因了,为什么舅舅给报志愿,后来找到原因了。舅舅在家里的地位很高。北京有很多家庭的爸爸都是从外地倒插门的女婿,在家里没地位,包括我的外甥也是我给报的志愿。我想报志愿有一些原则,我们只针对好学生谈了,因为是在北大。有关我的这些内容,在北大招生网上有一篇文章,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报得好,报得巧。家长这段时间要跟孩子聊一聊,看看他能学什么。知己里面第一个问题,要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了解,刚才说了报志愿非常盲目。家长也不知道学什么,对于学生来讲,如果他有志向,比如说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工程师……你尽量尊重他的意见就行了。如果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明确的想法,这时候你要帮他分析分析,一般来说,在理工类的学生当中,动脑能力比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数学物理难题做得比较好的学生适合学理科,学数理化。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手很巧,在家里面修个自行车,弄个水管子这样的,适合学传统的工科,机械,自动化,材料学这些。形态学观念比较强,对自然观察的比较细,突然跟你讲,咱们小区里今年的树叶3月份一个星期的时间,突然间就变绿了,往常都要两个星期以上,今年一个星期就变绿了。咱们家的狗怎么样了,驴怎么样了,这样的学生适合学生物医学。人尽其才,千万别走错门,适合学理科的学了工科,他没有兴趣,而且到了后期,整天泡在实验室、工厂里面,他进哪个实验室、哪个工厂,哪个就爆炸。如果学工你让他学理,越往后越难,都是数学,你要了他的死。文科也一样。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阅读量比较大,有的问题考虑的很深的学生,适合学人文学科,学历史、哲学、文学。对社会比较敏感的,关注社会,在家里能给你辅导李克强的工作报告,解读叙利亚局势,学政治、经济、法律学,一定别走错门。你说我分不清他学什么,各科都差不多,在语数外这三科不变的情况下,理工类的学生当中,相对来说,物理好一点,就按物理类的学科偏,物理、力学、机械、自动化。相对来说化学好一点的,就往液体类的学科偏,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文科也一样,相对来说,历史好一点的就往人文学科上偏。相对来说政治好一点的就往社会科学上偏。你说我还分不清,再问中学班主任这学科发展的问题上,中学班主任往往比家长了解多,为什么?因为他跟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我们班主任也分不清楚,我们家孩子没个性,整个一个软体动物,你爱往哪儿扭就往哪儿扭,这样的北京没有,那都出在生源大省,北京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如果你的想法跟孩子的想法有冲突怎么办?只要他的想法不荒谬,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你就尊重他。如果你强行,他高考的时候恶作剧那就麻烦了。什么叫荒谬原则错误,比如说他想的太离谱了你要纠正,或者站的高度不够,你要纠正。我老举一个例子,07年北

2017北大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2017北大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批准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2008年开始招生,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地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全日制MTI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作为我国专业硕士之一,MTI不仅面向英语专业的考生,同时也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时间经验者报考,其中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更受到报考院校的欢迎。 北大翻译硕士日语口译专业方向学费总额为8万元;日语笔译方向学费总额为5万元;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学费总额为8万元。 北大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双语转换与语言技术实用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服务管理经验,成为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符合语言服务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语言服务管理专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日语口译方向; 日语笔译方向; 这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 1.思想政治理论 2.翻译硕士日语 3.日语翻译基础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 考试科目为: 1.思想政治理论 2.翻译硕士英语 3.英语翻译基础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北大的翻译硕士专业: 一、北大翻硕研究方向 翻译说以的细分研究方向大体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要求在英语和汉语方面同时提高,加强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互译能力。会开设英汉、汉英的翻译课程,同时英文写作和关于中文素养的课程也会同时开设。目的是可以在翻译各种文体的文本时,采用恰当的方法以及准确的用语进行翻译工作。口译在交传和同传方面都会有相应的课程开设,同时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视译、带稿同传等各种方式。口译更为注重实战经验,培养过程中,模拟回忆或实际回忆的次数非常多。 二、北大翻译硕士考研难不难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名录

胡启立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至1951年在北 京 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任建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946-1948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 朱光亚 全国政协副主席,1942年至45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5年至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50年至52 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罗豪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56年至1960年在 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北京大学教授 周铁农 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9月至1960年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孙孚凌 全国政协副主席,1938年至1940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学习 吴阶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1933年至36年在燕京大学学习, 46至47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讲师 彭佩云 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前国务委员。1945至47年在西 南 联合大学社会系学习,1964年至1966年任北大党委副书记,1975至1977年在北 京大学政治部宣传组工作 周光召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生毕业,1954年至1957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 丁石孙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1952-1989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校长 何鲁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民革中央主席,1957年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钱其琛 十四、十五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北大国关院长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卸任) 毛泽东 中国国家主席,1918-191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北京大学旁听 张国焘 第二、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届政治局常委,第六届政治局委员。1916-1922年 在北大学习 邓中夏 第二届中央局委员,1927年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17-1923年在北大学习。 高君宇 第二届中央局委员。1916-1922年在北大学习 张太雷 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15年在北大学习 罗章龙 “三大”中央局委员。1918-1924年在北大学习 谭平山 第三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届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1920年北大哲学系毕业。 陈希同 十四大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在北大中文系学习 陈独秀 第一届中央局委员,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第四、五届中央总书 记。1917-1920年在北大任教 王汉斌 政治局候补委员,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 邓力群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北平学联执委 周建人 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 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曾任浙江省省长,中科院浙江分院、江西分院院长, 1920年在北京大学学习。 费孝通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雷洁琼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丁学良教授北京大学讲演:何谓世界

过去一千年,是今天的大学从产生、转型到发展的完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个区域有一所世界著名大学,这所大学几乎就是这个区域兴旺发达的明确无误的标记。要想成为一个大国,必须有众多的大学,还必须有伟大的大学。“伟大”主要是就它的精神气质而言,即是要挑战世界,而又包容世界;立足本国,而又面向全球;传承过去,而又超 越过去;把握未来,而又脚踏实地。 如何兴办世界一流大学,如何衡量大学的素质,我对这个问题比较系统的关注开始于1980年代的前半期。那时候我在美国读研究生。我的认识,还受益于过去这些年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几个研究型大学中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对它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体制细节、程序合理与否、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细心观察。 一、关于大学的理念 从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到服务机构,有关大学的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世界上多数伟大的文明里,很早就有了高等教育机构。古希腊有柏拉图执教的“学院”。中国有“太学”、“国子监”等,后来还有“四大书院”。这些机构都不是今天“大学”的直接来源。今天的大学来源于中世纪末。公元11世纪,“大学”最亲近的祖先在意大利中部的Bologna出现。今天,Bologna大学还在那儿开着呢,有将近六万学生,国际上有影响的高等教育会议时不时在那儿举行,就是大家对这位“爷爷大学”高度敬意的表示。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大学”在法国和英国先后出现,然后逐步传播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中欧以及美国等地。 从大学在近代初期一出现直到今天,关于大学理念,没有停止过探讨和争论,其间的演变,至少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阶段。 “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在现代化刚刚起步时,西方对此问题回应的主导思想是:“大学应该是一个教化的机构,目的是培养颇有学问的青年绅士。” 到工业革命全盛期,大学的理念有了相应变化。当时,德国伟大教育家洪堡强有力地争辩说,现代社会里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从事教育,它还必须从事研究。根据他的理念于1810年建立的柏林洪堡大学宣称,它是“所有现代大学之母”。当年,蔡元培先生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回到中国。当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同时也是中国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这就深受洪堡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国家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三种大学的理念就提出来了。它指出,大学不单是教育、研究机构,还是服务机构,要为即将在非常复杂的行业和部门就业的人员,提供系统训练,为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公共部门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美国是这种理念兴起的主要地方。不过当时也有对这种观念和做法提出反对意见的,就连哈佛商学院的创建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这里插一句,欧洲越古老的大学,对开办专业学院越不热中,像牛津和剑桥,直到20世纪后期才开办商学院。牛津大学2000年创建沙依德商学院,许多教员对新学院很瞧不起,认为商业管理与牛津学术传统匹配不上。校方花了很多功夫,才平息了“造反”。商学院成立不到四年,就引来不少捐款,设立多个教席。不过,牛津校方至今还是不敢走得太快,他们虽然也开办了“大学发展办公室”,

北京大学特色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特色专业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 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系。本科现阶段设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里也是北大文科院系中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数量最多的院系,平均5个本科生就能拥有一位专业导师。中文系目前是按全系大专业招生,前两年不分专业,统一组织同学系统学习。第四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报名选择专业。 光华管理学院: 作为北京大学专门从事工商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独立的学术思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学院多年坚持文理兼收的原则,每年都有约五分之一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进入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财政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等六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院也是极为国际性、开放性的学院,国际交流十分广泛,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新闻与传播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早在1918年北大就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北大两度在全国率先开办新闻专业,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 法学:

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院学科齐全、名师云集,开展的法学教育涵盖法学本科、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等多个层面,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 学科。1998年,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法学院率先取消了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划分,只设立 法学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学生在4年内修满最低140分并完成 实习和学士学位论文后,准予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教授简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教授简历

————————————————————————————————作者:————————————————————————————————日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教授简历 龚六堂:专业:国民经济学,系别:应用经济学系,职称:教授,通信地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邮政编码:100871,Tel:(010)6275-7768,Fax:(010)6275-7764,Email:ltg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e2703676.html,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2年7月:武汉大学数学系本科,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4年7月:武汉大学数学系研究生,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武汉大学数学系研究生,199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1999年9月: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9年9月-2004年8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 2004年8月-至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

主要教学经历: 1.中级宏观经济学 教材:Macro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Branson, W 2.线性和非线性规划 教材:Introduction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Luenberger, D.E. The Theory of Linear Economy, Gale, D. 3.动态优化 教材:Dynamic Optimization, Kamien, M.I. and Schwartz,N. L. 4.消费者和厂商理论 教材:Microeconomic Theory, Varian, H. 5.市场和均衡理论 教材:Microeconomic Theory, Varian, H. 6.经济增长理论 教材:Economic Growth, Barro, R.J. and Sala-i-Martin,X. 7.高级宏观经济学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许多事情,有的人看着是宝贝,有的人看着则是粪土。从存在来讲,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但意义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境界的“气象”与“格局”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境界就表现为他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称之为“胸襟”“胸怀”,表现为他外在的言谈笑貌、举止态度、生活方式,中国古人称之为“气象”“格局”“胸襟”。“气象”和“格局”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 冯友兰先生说,当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校长办公室去见蔡元培先生,一进去,就感觉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这说明,一个人的“气象”,别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审美的层面就是超越个体的有限存在。食宿层面就不用说了,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活细节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巴尔扎克在《生活风雅论》中引用了当时法国的两句谚语,一句叫“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拿手杖的姿势便可知道”,还有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总之,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会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 人生境界从何而来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我们举两个例子。冯友兰在他90多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在写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他对学生说,我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想要翻找新的材料已经看不见了,但我还是要写书,我可以在我过去掌握的材料里头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这点很重要,很多书你过去看过了,也许它是经典的书,你还可以再看。为什么?因为你可以产生新的理解,冯先生说,“我就像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躺在那,把过去吃到胃里的草料吐出来,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草案2015072501

数据科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是运用概率统计、分布式计算、现代软件等综合知识探索来自商业贸易,生物医疗,金融证券,社交网络等众多领域的较大规模或结构复杂数据集的高效存储、高效管理、高效概括、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的科学和艺术。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运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分布式处理等技术,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意义的信息,以可视化等技术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给决策者,并创造出新的数据运用服务的人才。 三、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34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75学分; 2.选修课程41学分; 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 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2)大类平台课程:43学分,其中非本院系课程不低于8学分 必修:35学分 选修: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可以在下面由外院系开设的平台课程中选修8学分,其中在表1中至少选修3学分 表1 表2

3)学院课程41学分必修:8学分

4)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2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 5)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 6学分 每个学生在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里须参加概率统计系开设的毕业论文讨论班或者经批准的其它形式的科研训练,并在导师指导下写出论文、读书报告或实习实践报告,通过考核后获得6学分。 参加毕业论文讨论班的学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或者到经批准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学校实习实践至少100小时。进行科研训练或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不应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进行科研训练或实习实践活动。 五、其他 1.保研要求: 以下成绩按学分进行加权平均,作为确定保研资格和各方向招收研究生的参考:大类平台课程中的全部必修课,学院课程中的全部必修课,大类平台课程中的物理类课程中选一门,必选课程以及其它选修课程中选两门。 2.读研准备: 保送为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在硕士生入学前的两年内选修的数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且学分没有计入本科毕业学分的,可以计为研究生阶段成绩,获得相应学分。但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主管院长批准。这种成绩不能超过9学分。

北京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稿

北京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 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 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16年校史 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 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 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 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 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 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 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 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 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 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 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 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 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

各院系: - 北京大学教务部

关于申报2007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的通知 各院系、各精品课程申报人: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25号)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将在前几年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2007-2010年)的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作。 在2003-2006年的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累计有4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居全国高校榜首。2006年共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400门,我校有13门课程入选。2007年国家计划评选出600门精品课程,比去年增加了200门。希望各院系认真做好今年精品课程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建议各院系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做好未来5年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按照有关精品课程评审程序,市级精品课程评审将先于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进行,现将我校申报2007年北京市级精品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是本科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课程,必须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 2、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 .................. 参考文献目录 ......等材料以及课程负责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教学录像要反映教师风范、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往年未评上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可以参加2007年度北京市教委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但须重新提交北京市级精品课申报表和课程建设报告。连续两年经市教委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而未评上的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市教委将暂停此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格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