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 述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志强*

(株洲市二医院,湖南株洲 412005)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所致死亡中胃癌占第二位。胃癌的治疗一直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70%~95%,但是胃癌早期发现率比较低,患者的生存率很低[1]。据研究资料显示,T3、T4或T x、N+的患者术后在瘤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残端和吻合口的总复发率高达60%,5年生存率仅25%左右[2]。局部或远处复发是胃癌治疗失败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局部病灶和全身系统性的治疗尤为重要。故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术前(后)放疗结合手术,术前(后)同步放化疗结合手术等,其中术前同步放化疗结合手术的方法为研究热点之一。现就该疗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

目前胃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研究大多为临床Ⅰ,Ⅱ期研究。最著名的是美国M.D.Ander son癌症中心2001年—2008年期间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以及同步化疗药物的选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3-10],均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不仅是可耐受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可以降低肿瘤分期,从而提高无残存肿瘤(R0)手术切除率,并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显著延长生存期。本综述在这方面不做赘述,主要谈谈术前同步放化疗对病理缓解和手术风险的影响。

1.1 病理缓解情况提示预后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2005年[7]报道称病理缓解情况而非治疗前的某些指标与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紧密相关。该项研究收录了41例患者,均为可手术的、局限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位癌。先行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氟尿嘧啶(5-Fu)+紫杉醇(PT X)+顺铂(DDP)],再接受以5-Fu+PT X为同步的放疗[总剂量(DT)45Gy]。最后40例(98%)进行了手术,R0切除率为78%,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0%。预后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完全缓解率(P=0.02)和病理缓解率(P=0.006)以及术后原发肿瘤(T)分期(P=0.01)、区域淋巴结(N)分期(P <0.001)为独立预后因素。而术前某些因素如性别、肿瘤位置、最初的T、N分期则与病理缓解率、OS和DFS无关。该癌症中心2006年[8]报告了类似的研究。将诱导化疗变为5-Fu+亚叶酸钙(LV)+DDP,同步放化疗方案不变,其结果与2005年的报告结果相似,但也提出了问题: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之间的疗效差异应进行进一步的随机对比。Wy dm an-ski等[11]2007年报告了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在入组的40例可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进行了术前放化疗,观察到的结果也是病理缓解率和R0切除率较高,局部复发率低,2年生存率高。D az-Gonz lez 等[12]在2010年做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分析在术前接受诱导化疗+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病理缓解率。他们收录了2000年—2007年间的61例胃癌患者(cT3-4/N+)在术前接受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放疗DT每5周45Gy)。在新辅助治疗完成后的4~6周进行手术,并进行病理缓解情况的评估。结果发现61例患者中58例(95%)进行了手术, R0切除率为87%,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病理部分缓解率为53%,T分期下降者为75%,平均随访时间为38.7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DFS)为36.5个月,在患者肿瘤或者治疗相关因素中唯一与病理缓解一致的是术前放化疗。获得病理部分缓解的患者,精确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63%。因此D az-Gonz lez等得出结论:术前放化疗后的病理缓解情况提示令人鼓舞的DFS。这种术前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值得开展。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病理缓解,而病理缓解程度可提示胃癌患者的预后。

1.2 术前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手术风险

?

607

?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8月第21卷第8期 

胃癌化疗后进展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余”于2018-08-23查胃镜提示贲门、胃体至胃窦见广泛溃烂及肉芽坏死,质硬,触之易出血,皱襞僵硬,活动度差。病理(本院,2018-08-23):(胃角)低分化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腺癌。2018-08-25增强CT提示贲门及胃体部胃壁广泛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局部网膜增厚,造影提示考虑为皮革胃可能性大。考虑患者全胃增厚,皮革胃表现,胃周淋巴结多发肿大,考虑转移可能大,故手术可能不能根治性切除,并且长期疗效差,建议行辅助化疗后复查决定何时手术治疗。2018-08-27始反复出现呕血,予输血、止血、生长抑素等治疗,2018-08-31行“经股动脉介入下胃血管栓塞术”,后未再出血,于2018-09-08、2018-10-04行“奥沙利铂0.25D1+卡培他滨2.0bidD1-14”方案化疗2次。2018-10查彩超:甲状腺双侧叶结节,TI-RADS3类,甲状腺右侧叶小囊肿,TI-RADS2类,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稍大。增强CT:1、胃癌化疗后;2、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局部网膜增厚;3、腹盆腔积液;4、右肾代谢异常;右侧输尿管扩张、下段增厚并异常强化,考虑转移; 5、双肾囊肿;肝血管瘤; 6、肝脏乏血供病变--转移不除外,建议随访; 7、两肺微结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8、甲状腺结节。10-30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250ml洗肉水样液体,腹水常规:单个核细胞比例0.27,多核细胞比例0.73,细胞计数4.100(*10^9/L),李凡它试验阳性+。腹水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269(U/L)↑,腺苷酸脱氨酶13(U/L),氯103.2(mmol/L)。腹水癌胚抗原159.8(ng/ml)↑。

2021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全文)

2021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全文) 摘要 在我国,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中,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占大宗。D2根治性手术及其术后辅助化疗已取得了普遍的共识,该治疗策略明显改善了LAGC患者的预后,但是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50%~80%),致使远期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特别是术前新辅助治疗(NAT)能否提高LAGC疗效,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AT主要定义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旨在使肿瘤临床降期,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减灭微小转移灶,并检测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然而,对于LAGC患者能否从NAT中生存获益,仍存有争议并缺乏高度共识。本文回顾与分析了LAG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特别列举了诸多高水平临床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围手术期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成效。当我们继续实施NAT并期待更多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必须再次强调R0根治性手术才是治愈LAGC 患者最重要的手段。 本世纪初始,胃癌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模式逐渐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其中,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意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既往,在施行D2胃癌根治性手术后予以辅助性化疗已获得普遍共识。多项大

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业已证实,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与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1,2,3,4]。近20年来,对于LAGC患者开展术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关注,但尚缺乏普遍的共识。NAT临床获益之处可能包括:(1)使原发癌灶或转移淋巴结缩减,达到临床降期;(2)减灭隐匿转移灶,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3)术前患者体力及其对治疗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较好,有利于完成治疗计划;(4)能客观地反映治疗方案对肿瘤的敏感性,为后续治疗提供自体药敏参考。而存在的主要分歧则包括NAT的适应证、治疗方案选择、能否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等。鉴于各项研究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期不一,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不同,治疗方案各异,由此呈现的开展NAT的疗效结果差异较大,从而产生的争议较多。本文就NAT在LAGC综合治疗中的现状进行评述。旨在探索NAT 的合理指征,以求进一步提高LAGC的临床疗效。 一、LAGC围手术期治疗模式 针对LAGC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呈多元化模式,主要有三类。 1.围手术期化疗: 2006年,英国学者Cunningham等[5]发表的MAGIC随机对照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能显著提高R0切除率、肿瘤降期率和5年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1月第21卷第11期(下)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Nov.2012.Vol.21.No.1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居全世界首位。但全世界胃癌的5年生存率并不乐观,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40%。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分析统计显示[1]:进展期胃癌(AGC)占整个胃癌发病率的60%-80%。胃癌超过2/3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即使可行手术切除其复发率也相当高。因此,综合治疗各种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AGC的治疗状况总结如下。1新辅助治疗 1.1新辅助化疗: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AC)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如果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能够降低分期,其术后3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后,能达到 R0切除者其生存优势更为明显[2] 。但作者认为胃癌是否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目前还缺乏一个设计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NAC的效果。 1.2新辅助放疗:Fiorica等[3] 荟萃分析了9个试验,其中4个术前放疗试验共832例,对照单纯手术,得出结论认为术前放疗组比单纯手术组其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可以取得一定 效果。但作者认为: 胃癌大部分为腺癌对放疗不敏感,而且放疗仅为局部治疗,部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已出现转移。 因此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3新辅助放化疗:Reed等[4]回顾性分析了149例术前接受放化疗者,结果104例接受了R0手术,其中65例先接受诱导化疗再行同步放化疗,4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3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3%(14例),病理CR为23%。我们采用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对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后手术,对比同期单纯手术者,3年无复发生存 率分别为56%和32%(P<0.001)。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胃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2辅助化疗2.1单药化疗:单药5-氟尿嘧啶、顺铂、蒽环类抗生素等都曾广泛用于胃癌的治疗,综合文献资料显示有效率为15%-30%。近年来,新药也已广泛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Ajani等报道以紫杉醇(PTX)210mg/m2或多西紫杉醇(DOC)100mg/m2,iv,21d为一周期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AGC),连续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7%-24%,中位生存期(MST)为6.5~7.5个月。Koizumi及他的同事报道:希罗达828mg/m2每天2次,连服3周,停药1周为1周期,共2~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19.4%,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8个月;几组临床II期实验研究显示S-135mg/(m2·天)~80mg/(m2·天)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率为26%-49%;Lin在2000年美国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发表的文献报道CPT-11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总有效率为14%-23%。以上几组数据显示,包括紫杉醇(PTX)在内的新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均显出特有的疗效,均有一定的生存优势。 2.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和最佳支持治疗(BSC),总有效率为30%~50%,但至今胃癌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化疗方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5-FU为基础的FAM(5-FU、ADM、MMC)方案一度是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标准方案。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FAMTX(5-FU、ADM、MTX)方案,WilsJA等比较FAMTX和FAM的一个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率(41%vs.9%),中位生存时间为42周vs29周。故FAM逐渐被淘汰。后来Schipper汇总报告了637例应用FAMTX方案,显示有效率仅为26%;故目前FAMTX方案在国内外都已经少用。铂类药物的出现,大大改善和提高了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Rougier等以FP(DDP、5-FU)方案设计的一组临床II期试验总有效率为44%,(其中CR5%),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不良反应可耐受。近年来,Lordick等报道应用FUFOX(OXA、LV、5-FU),其RR为54%(包括2例CR),MST为11.4个月,作为一线治疗效果明显,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研究。EAP(Vp-16、ADM、DDP)方案的 研发是试图找到比含5-FU方案更有效的联合化疗来治疗进展期胃 癌。Kelsen等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EAP方案总有效率幷不高(RR20%,MST6.1个月)。目前基本放弃。ELF(Vp-16、CF、5-FU)是针对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或不适合用阿霉素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胃癌病人设计的。Schulze-Bergkamen等报道有效率在31.7%-52%,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10%。显示该方案比较温和,疗效尚可,不良反应轻,目前仍被广泛应用。2001年以来有多篇文献报道TCF(PTX、DDP、5-FU)方案以及加用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达46.2%~70%,Ajani等在一个大型随机III期临床试验中比较DC (DOC、 DDP)和DCF(DOC、DDP、5-FU)方案,报道RR分别为26%和43%,TTP为5.0个月和5.9个月,MST为10.5个月和9.6个月,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形成了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发展的基础。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CPT-11在进展期胃癌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的联合方案有DDP+CPT-11,5-FU+LV+CPT-11,OXA+CPT-11。这些联合方案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否有更优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3辅助放化疗 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主要部位为:残胃、吻合口、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因此术后行局部区域放疗也十分必要。2001年美国INT0116对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研究(556例可切除胃癌病例),结果无远处转移的II-III期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总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50%vs41%,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27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8%和30%(P﹤0.001),此研究确定了 放疗在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的地位。罗文广等[5] 进一步研究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单纯放疗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年生存率分别为92.8%和86.7%(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6.7%(P﹤0.05)。副反应可以接受。进一步说明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疗可以提高疗效。4预后影响因素 进展期胃癌目前已探讨出很多治疗方式,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乐观。李英男等对44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经COX模型分析结果: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韩国Ahn等对9998例胃癌患者接受第7版TNM分期,统计各期5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提示各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95.1%(IA),88.4%(IB),84.0%(IIA),71.7%(IIB),58.4%(IIIA),41.3%(IIIB),26.1%(IIIC)。5结语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综合结果。随者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诊疗手段不断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较前已有了明显提高。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指标日益增多的应用于临床,对进展期胃癌的预后评估必将不断跃上新台阶,进展期胃癌的诊治状况必将得到明显的改观。 [参考文献] [1]Park in DM.Intemational variation [J].Oncogene ,2004,23(38):6329-6340.[2]Persiani R,Picciocchi A ,Biondi A ,et al.T-downstaging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l.Supppl Tumori,2005,4(3):S88. [3]Fiorica F ,Cartei F ,Enea M ,et al.The 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suivival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of literature data.Cancer Treat Rev,2007,33(8):729-740. [4]Reed VK,Krishnan S,Mansfield PF,et al.Incidence natual history and pattern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vs,2008,71(3):741-747. [5]罗文广, 张红雁,赵于飞,等.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21):1704-1706.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戴立群,赵素娇,冯建军,赵换敏,乔胜军,谷军旗,高立哲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 河北邢台 054300) 通讯作者:赵素娇,女,1975年出生,本科,主治医师,临城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56 DOI:10.15909/https://www.360docs.net/doc/8e4150047.html,61-1347/r.2012.16.414

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 综述

25 首都医药 2014年3月(下) 摘要:目的 针对胃癌的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或是研究试验、总结新技术及新型药物情况,综合分析目前对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国内外关于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新技术及新型药物的相关资料,对胃癌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结果 胃癌综合治疗仍然是医生追求的治疗策略。尽管迄今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道有限,但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益处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被NCCN治疗指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而新型的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出现、腹腔镜和功能影像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等均会为胃癌综合治疗研究提供新的契机。以胃癌新辅助化疗为例,继续进行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以及在术前有限的时间内,应用现有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来进一步提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是今后胃癌研究的主要方向。结论 我国在应用新技术、新型药物治疗胃癌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充分利用病例资源优势,开展规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借鉴基础研究的成果,积极探索术前分期手段和分子水平预测,是改善胃癌疗效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57(2014)03-0025-03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00853)李涛Δ 梁美霞 冯道夫 李婷 陈凛 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 恶性肿瘤性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根治性、规范化外科手术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仍无法显著提高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近年来,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希望,但依然面临着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特异性不高的问题。如何实现个体化综合治疗将是胃癌患者未来临床诊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胃癌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1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病例约38万,占世界胃癌新发病例40%;死亡病例16万,居我国癌症死亡第一位。从病变部位观察,我国胃癌仍然主要集中于胃窦癌和胃体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从发病年龄分析,具有年轻化趋势,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逐渐上升。从性别进行区别,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年轻患者中女性患者居多。我国胃癌患者现状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转移率、死亡率高;早诊率、 根治性切除率、5年生存率低。2 我国胃癌患者诊治特点 2.1 早期胃癌诊断率 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我国有超过9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患者不足10%。胃癌诊断依赖于胃镜检查,但由于多种原因,胃镜检查并没有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致于许多患者未能及早发现。 2.2 我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差 与日本相比,我国胃癌患者预后较差。主要原 因在于日本胃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分期较 早,II期和IIIa期患者占大多数,而我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分期较晚,II期到IV期患者占胃癌总数70%~80%。2009年日本资料显示胃癌切除率为91.9%,5年生存率超过50%,而我国胃癌总体生存率约30%,显示出两国胃癌患者预后的差异。 2.3 D 2手术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术式 胃癌根治性切除是指彻底切除原发病灶、所属区域淋巴结及侵犯组织,做到无癌残留。对于部分早期胃癌(Ia)可以进行内镜下黏膜内癌切除。但对于Ib以上的胃癌则需要进行外科手术。2010年Lancet杂志发表了著名的荷兰Dutch实验结果证实进展期胃癌行D 2淋巴结清扫相比较D 1手术后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由胃癌本身引起的死亡率。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于D 1、D 2手术更好的争论将结束,并达成统一意见,D 2手术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2]。D 2手术要求足够的切缘(我国要求切缘至少>5cm)和标准的淋巴结清扫(日本标准),清扫数目不得少于15个。 2.4 辅助化疗仍然是我国胃癌患者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 自1968年以来,有超过30余项随机对照研究及10个以上Meta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究竟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至今未能行形成术后辅助治疗标准方案,且仍存较多争议。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许多II期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肿瘤分期T 2以上的胃癌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最著名的是《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日本ACT-GC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行S-1辅助化疗显着提高了3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3]。基于多个RCT研究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目前正逐步趋向共识的是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是有益的,能够提高5年生存率[4]。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综 述 Δ 通讯作者:litbj301@https://www.360docs.net/doc/8e4150047.html,

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新进展

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新进展 【关键词】胃癌;化疗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10~150/10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93.4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每年死亡约70万人,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2位(占10.4%)[1,2]。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疾病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变,全球范围内的五年生存率仍仅为7%~14%。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进展期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即便是早期诊断的患者,虽有超过50%的人数接受了手术治疗,但这些人当中的60%仍然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不佳,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在提高该类人群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 传统化疗:单药和联合化疗 在进展期胃癌的单药治疗中,有效的制剂包括:5FU,顺铂,蒽环类药物(阿霉素及表柔比星),丝裂霉素C和依托泊苷。这些药物的单药有效率不高,仅在10%~20%之间。然而这些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试验结果仍有可能高估计了它们的疗效.由于单药治疗疗效不理想,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便应运而生。在传统的联合化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案有FAM,FAMTX,ECF,ELF和FUP。在一系列二期临床研究中,它们的总有效率在20%~60%之间。然而报告的有效率却存在着早期较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样本大小和范围的增加

而逐渐下降的趋势[4]。同时,这些方案的三期实验结果同样是无法令人满意的。这些令人难以信服的结果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晚期胃癌患者能否从姑息性化疗中受益。随后的三个三期临床试验打消了这种疑虑,同时也为系统性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这三个用FAM,FEMTX,ELF与最佳支持治疗相对比的独立试验中,试验组的总体生存时间(8~12m)均明显高于支持治疗组(3~5m)。后来,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出一种最佳的标准方案。然而近年的若干个对比联合化疗方案的三期试验中,并未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的方案[4]。2000年,由Vanhoefer报告的比较FAMTX,ELF,FUP 的三期临床试验指出三种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在9%~20%,同时并无任何一个方案优于其它[5]。而被给予厚望的ECF方案在随后的两个随机试验中,并无明显证据证明其优于其它。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试验为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这些传统方案总体上的低有效率及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2 新一代化疗药物及联合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尽管5Fu和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仍被公认为晚期胃癌治疗的基本方案,初治患者其有效率为40%左右,总体生存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而对于耐药和复发患者,该方案疗效差。因此,有待新的化疗药物和联合方案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目前,涌现出的新药主要包括多烯紫杉醇、紫杉醇、依立替康、卡培他滨、S1及三代铂类如奥沙利铂等。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及联合脏器切除术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及联合脏器切除术疗效分析 李 柱1,李 亮2,吕国庆2,隋 梁2,彭 安1,童刚领1,刘 铮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肿瘤科;2.胃肠外科,广东深圳518036) 摘 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1999~2006年局部进展期胃癌50例,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手术情况分为3组,A组(n=15):新辅助化疗肿瘤缩小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方案为mFOLFOX6;B组(n=6):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同A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DCF;C组(n=29):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或进展未联合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同B组。结果 A、B、C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20.7%(P=0.000)。A和B组虽然有少数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但经保守治疗后可痊愈。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且并发症可控制。 关键词:胃肿瘤;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2.21.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48(2012)21-2160-02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multivisceralresect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Li Zhu1,Li Liang2,Lv Guoqing2,Sui Liang2,Peng An1,Tong Gangling1,Liu Zheng2△(1.Department of Oncology;2.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Guangdong5180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for the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with the therap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mutivisceralresection.Methods Selected the 50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cases,had been divided into 3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wether or not had multivisceralresectionfrom 1999to 2006,The A group had 15cases,which the tumour became small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had been takenmutivisceralresetion,the chemotherapy plan han been continued after oparation.In which,the preoperative neodjuvant an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plan was mFOLFOL6.The B group had 6case,which the tumour did not became small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had been taken mutivisceralresetion,after the operation.In this group,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Agroup and the chemotherapy plan were DCF.The C group hand 29cases,which the tumour did not became small after neoadjuvantchemotherapy and patients`families had refused been taken mutivisceralresetion,In which,gived the same chemotherapy with Bgroup.Results In A group,B group,C group and 1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100.0%,83.3%and 20.7%(P=0.000).The A and Bgroups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cases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fistula.But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an be cured.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multivisceralresection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gastric cancer,and the complications can be controlled. Key words:locally advanced gastric;neoadjuvant chemotherapy;multivisceralresection 局部进展期胃癌是指胃癌侵犯周围器官,如肝脏、胰腺、横结肠等周围器官,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局限于肿瘤周围,但无远处淋巴结转移。传统上以上情况一般放弃手术切除,单纯做胃空场吻合术或不作处置单纯关腹,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仅20%以下[2]。因此改变治疗模式以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对5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学治疗与联合脏器全切除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术前增强CT诊断胃癌侵犯肝左叶、横结肠、胰腺患者50例。根据新辅助化疗情况及术中是否联合脏器切除分为3组。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缩小,术中采用联合脏器切除术15例为A组;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术中采用联合脏器切除术6例为B组;术前化疗稳定或进展,术中探查后家属要求放弃进一步手术切除共29例为C组,化疗 方案与B组相同。所有患者年龄介于28~70岁,随访至患者死亡。手术中切除范围符合癌症根治的标准,术前、术后的化疗由肿瘤科医生完成,手术由胃肠外科医生进行。 1.2 治疗方法 (1)A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mFOLFOX6,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氟尿嘧啶0.4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46h;每2周重复1次,2~3周期CT评价病灶缩小的患者休息2周后进行手术,手术中有腹水患者,抽取腹水进行离心处理后,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无腹水患者,用5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对生理盐水进行离心处理,对未发现癌细胞者,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胃、肝左叶(或左外叶)、胰体尾部、脾脏、横结肠,切缘按所在器官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原则进行,横结肠1期吻合,结肠吻合方式采用强生公司75mm切割闭合器进行逆蠕动侧侧吻合,术中留置4 0 6 1 2重庆医学2012年7月第41卷第21期 △ 通讯作者,E-mail:liliang00860@163.com。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 述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李志强* (株洲市二医院,湖南株洲 412005)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所致死亡中胃癌占第二位。胃癌的治疗一直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70%~95%,但是胃癌早期发现率比较低,患者的生存率很低[1]。据研究资料显示,T3、T4或T x、N+的患者术后在瘤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残端和吻合口的总复发率高达60%,5年生存率仅25%左右[2]。局部或远处复发是胃癌治疗失败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局部病灶和全身系统性的治疗尤为重要。故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术前(后)放疗结合手术,术前(后)同步放化疗结合手术等,其中术前同步放化疗结合手术的方法为研究热点之一。现就该疗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 目前胃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研究大多为临床Ⅰ,Ⅱ期研究。最著名的是美国M.D.Ander son癌症中心2001年—2008年期间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以及同步化疗药物的选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3-10],均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不仅是可耐受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可以降低肿瘤分期,从而提高无残存肿瘤(R0)手术切除率,并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显著延长生存期。本综述在这方面不做赘述,主要谈谈术前同步放化疗对病理缓解和手术风险的影响。 1.1 病理缓解情况提示预后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2005年[7]报道称病理缓解情况而非治疗前的某些指标与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紧密相关。该项研究收录了41例患者,均为可手术的、局限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位癌。先行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氟尿嘧啶(5-Fu)+紫杉醇(PT X)+顺铂(DDP)],再接受以5-Fu+PT X为同步的放疗[总剂量(DT)45Gy]。最后40例(98%)进行了手术,R0切除率为78%,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0%。预后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完全缓解率(P=0.02)和病理缓解率(P=0.006)以及术后原发肿瘤(T)分期(P=0.01)、区域淋巴结(N)分期(P <0.001)为独立预后因素。而术前某些因素如性别、肿瘤位置、最初的T、N分期则与病理缓解率、OS和DFS无关。该癌症中心2006年[8]报告了类似的研究。将诱导化疗变为5-Fu+亚叶酸钙(LV)+DDP,同步放化疗方案不变,其结果与2005年的报告结果相似,但也提出了问题: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之间的疗效差异应进行进一步的随机对比。Wy dm an-ski等[11]2007年报告了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在入组的40例可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进行了术前放化疗,观察到的结果也是病理缓解率和R0切除率较高,局部复发率低,2年生存率高。D az-Gonz lez 等[12]在2010年做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分析在术前接受诱导化疗+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病理缓解率。他们收录了2000年—2007年间的61例胃癌患者(cT3-4/N+)在术前接受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放疗DT每5周45Gy)。在新辅助治疗完成后的4~6周进行手术,并进行病理缓解情况的评估。结果发现61例患者中58例(95%)进行了手术, R0切除率为87%,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病理部分缓解率为53%,T分期下降者为75%,平均随访时间为38.7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DFS)为36.5个月,在患者肿瘤或者治疗相关因素中唯一与病理缓解一致的是术前放化疗。获得病理部分缓解的患者,精确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63%。因此D az-Gonz lez等得出结论:术前放化疗后的病理缓解情况提示令人鼓舞的DFS。这种术前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值得开展。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病理缓解,而病理缓解程度可提示胃癌患者的预后。 1.2 术前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手术风险 ? 607 ?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8月第21卷第8期

2019胃癌指南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2019胃癌指南解读 2019 年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2019-05-11 作者: 徐泽宽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 年 5 月第 35 卷第 5 期【摘要】胃癌诊治领域近年来进展迅速,《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也不断推出新的版本,以跟进最新的前沿进展。 2019 年 V1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修订: (1)更新了胃癌不可根治性切除的标准;(2)修改了胃癌的风险分析,新增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3)修改了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部分化疗方案;(4)修改了胃癌放疗的部分内容。 新版《指南》对胃癌的治疗理念更规范化、科学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系由 25 个世界知名的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和遵循。 1/ 3

2019 年 1 月,NCCN 发布了 2019 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通过Pubmed 数据库检索 2019 年 6 月 27 日至 2019 年 6 月 27 日收录的关于人类胃癌的英文文献,从检索结果中选择Ⅱ期、Ⅲ期、Ⅳ期临床试验和治疗指南、随机对照试验、Meta 分析、系统综述及效度研究等文献。 引进了新的临床证据和标准,对《指南》进行修订。 2019 年版《指南》在内容上基本与前几版保持一致,但新版《指南》重点突出了个体化治疗和系统化治疗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旧版《指南》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medically unfit)更名为不适合外科手术的病人(non-surgical candidate),包含了不能耐受手术病人和能耐受手术但不愿手术病人。 此类病人的重新分类,使临床治疗更具人性化,充分尊重病人个人意愿,体现了个体化的治疗模式;(2)对于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局部复发或存在远处转移的病人,把旧版《指南》中姑息性治疗方案中的化学治疗更改为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包含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等一系列的治疗,这一名称的更改体现了综合治疗的模式;(3)在既往遗传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大幅度修改了高风险综合征的评估标准,同时新增加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的修订为肿瘤

FLEEOX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年8月第19卷第8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 ol . 19, No . 8, Aug . 2012? 838 ? FLEEOX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 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张才华*, 李国立*, 范朝刚*, 王新颖*, 李宁*, 黎介寿* 【摘要】 目的 研究FLEEOX 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难以手术切除并进行了新辅助化疗的48例胃癌患者,利用机体组成分析仪测定化疗前、后机体组成成分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液相关营养学指标。结果 患者化疗后,体重、细胞内液、体重指数、蛋白质、体脂肪、体细胞群及上臂周长均较化疗前表现为略下降,而细胞外液、身体水分含量、无机盐、骨骼矿物质含量、非脂群、骨骼肌及上臂无脂肪周长较化疗前均表现为略轻度上升,但各项指标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液中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均较化疗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期间营养状况无明显变化,FLEEOX 新辅助化疗未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 R656.61; R735.2 【文献标志码】 A Impact of Neoadjuvant FLEEOX Chemotherapy on Nutrition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ZHANG Cai-hua *, LI Guo-li *, FAN Chao-gang *, WANG Xin-ying *, LI Ning *, LI Jie-shou *. *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Surgery ,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PLA , Clinical School of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02, Jiangsu Province ,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Guo-li , E-mail : drguoli@yahoo. com. cn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LEEOX regi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 Methods Forty-eight case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0 to October 2011 in this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to . The indexes of body composition and the blood related nutrition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determined . Result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body weight ,intracellular ? uid ,body mass index ,protein ,body fat ,body cell mass ,and arm circum-ference mildly decreased ;extracellular ? uid ,body water content ,inorganic salts ,bone mineral content ,non-fat group ,skeletal muscle ,and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mildly increased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 ? cant (P >0.05) . The blood albumin ,prealbumin ,total protein ,transferrin ,and lymphocytes decreased at different degrees down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 ? cant (P >0.05) . Conclusion Patients have no obvious changes in nutritional status during chemotherapy of FLEEOX regiment . 【Key words 】 Gastric cancer ;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 Nutritional status 【Foundation item 】 The Key Topics of Nanjing Military Region (No. 08Z028) 【基金项目】 △南京军区重点课题(项目编号: 08Z028)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2) 【通讯作者】 李国立, E-mail :drguoli@yahoo. com. cn 【作者简介】 张才华(1985年-),男,山东省淄博市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E-mail :zch1985724@ 163. com 。论著 胃癌是我国第二大肿瘤,由于早期诊断率低, 患者多为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1]。自 1989年Wilke 等[2]首次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后,新辅助化疗的研究发展迅速[3-7],为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根据2006年的MAGIC 试验[8]结果,2009年的NCCN 指南中建议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但在已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多注重研究化疗方案的有效性以及毒副反应,而对化疗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较少。及时、准确地评价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生物电阻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