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15、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15、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第十五章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熟悉文化艺术对旅游的作用;了解如何利用文化艺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用于旅游的特殊性

群众性感染力产生资源渗透传播知识

鉴赏力陶冶情操灵活性

●文化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

新项目必备条件宣传手段

第一节文化艺术用于旅游的特殊性

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极强的感染力

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小说、散文、游记、传说、舞蹈、戏剧、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品、电影、电视等。它们都有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但是同其他人文因素一样,它们也可以为旅游业所用,并且较之其他旅游资源,文化艺术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更充满作者的激情,因而更易于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在形式上更直观,更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同一题材常可以利用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小说可改编为戏剧、电影、舞蹈等;诗词可改编为舞蹈、音乐、绘画等;绘画、雕塑、工艺品又常取决于神话、传说、小说等。这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进行观赏选择的可能。

所以,文化艺术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感染力极强的旅游资源。

二、导致旅游资源的产生

1.文化艺术自身即为旅游资源

著名的摩崖题刻、雕塑、文艺节目、影视作品、工艺品等,其自身可能成为旅游者极感

167

兴趣的旅游项目,或成为在旅游地观赏的重点。到海南三亚旅游,人们最留恋的是“天涯海角”刻石。到泰山,也决不会放过观赏“纪泰山铭碑”。桂林叠彩山因桂花成林、刻石遍布而被称为“桂海碑林”。石鼓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对其“石鼓文”的研究已持续了多少世纪。宁夏贺兰山和广西花山等地的岩画这种原始艺术也独具魅力。

古书院、古藏书楼,都是著名旅游点。河南嵩山嵩阳书院(一说为湖南石鼓山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山岳麓书院和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又名应天府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海南琼台书院因相传是著名戏剧故事《搜书院》的发生地亦声名远播。宁波天一阁以“天下第一藏书楼”而著称于世。

2.借助文化艺术的魅力而产生旅游资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因而湖南省桃源县一个风光优美的旅游地便被逐渐按照该文的描写修建成了“桃花源”,将作者的理想世界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于是近年北京、上海各造了一座“大观园”,河北正定建了“荣宁街”。人们还流传着北京恭王府就是曹氏写荣国府与大观园的蓝本,甚至认为它就是大观园,因而成为旅游点。虽然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建造时间晚于此书的写作。

现今中外主题公园中,绝大多数都源于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

类似的情况在外国也有。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情节曲折离奇,广有读者,于是马赛的伊夫岛古堡便被指为该书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成了旅游点。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使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这两个家庭的住宅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史蒂文森以英国古老海港布里斯托尔的兰杜格特洛酒吧为背景写了《金银岛》;笛福也在此采访了远航归来的塞尔柯克而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遂使这个酒吧名声大噪,至今仍依原样保存下来。

更有甚者:三国时赤壁大战实际发生于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赤壁;而苏东坡贬居黄州(今黄冈市)时,常在黄州的赤鼻游憩,此地断崖临江,形势险要,引起了他的诗兴,写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杰作。以至黄州赤鼻竟名在真正的赤壁之上,人们不得不名蒲圻赤壁为“武赤壁”,名黄州赤鼻为“文赤壁”或“东坡赤壁”,以示区别。

从以上数例可看出,旅游与历史学的要求有所不同。对旅游者,只要在某些方面可以引起联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实现了精神享受,也就满意了。旅游允许一定程度的想象与虚构,从这一点上说,它更接近于文学艺术。而历史学则不允许有半点含糊之处。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旅游便可以毫无依据地凭空臆造。

168

3.著名文化艺术家故居

几乎所有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故居和其他遗迹都已成为旅游者参观游览、吊古凭今的地方。有的一个人便有多处,又为旅游业增添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资源。例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乐山的“三苏祠”,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及北京和上海的鲁迅故居,北京的郭沫若、齐白石、梅兰芳、徐悲鸿故居等。游客可借此全面了解这些巨擘的经历、情操与成就,研究他们的创作活动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当然,这一类旅游资源须具有历史真实性。

4.文化艺术专题旅游路线

以上都是仅涉及某一个旅游点者。另一类则涉及许多旅游点,形成以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名著为主题的专题旅游项目,如“三国旅游”、“堂·吉诃德旅游”等。以“三国游”为例,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及众多有关三国的戏剧早已名扬中外,使人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倍感亲切。三国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还使许多企业家(特别是日本的)悟出了经营之道,因而中国旅游界一直在筹划并已局部推出“三国旅游线”。其范围包括四川、湖北直到江苏、浙江等省,涉及旅游点数十个。

5.文化艺术节

文化艺术节是因某部文学名著或某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隆重节日。这些文化艺术同时也是重大旅游活动。意大利因《木偶奇遇记》一书而形成了木偶节,泉州因木偶制作与演出技艺蜚声海内外而举行木偶节,潍坊因风筝制作技艺超群而形成国际风筝节,维也纳以素有音乐传统及许多世界乐坛巨星都曾在此活动而形成盛大的国际音乐节。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其影响的日益深入,仅定期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即不下数十处。其中规模大、荣誉高者如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评奖活动、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俄罗斯莫斯科电影节(金奖)、上海电影节等。这些都是世界电影界的盛会,举办期间就成为有关城市的旅游高潮。戛纳是只有3万人口的海滨小城,而电影节期间游客达20万人以上。可以说这一小城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皆有赖于此电影节。

三、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之中15.1.3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之中.ppt

文化艺术对其他各类旅游资源的渗透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有形的,即文化艺术内容通过具体的表象出现于各类旅游资源之中。匾额、楹联、书画、题刻等是中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都置于最醒目处。其本身便是造诣很高的书画艺术精品,其内容或精辟深邃富于哲理,有箴世规人之用。如杭州岳王庙岳飞墓之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成都武侯祠之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或以高度凝练的诗的语言概括了建筑的意境和周围的

169

形胜,指明了美的所在。如武汉黄鹤楼之楹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因此都可以作为极好的导游资料。其素材则往往取自神话、传说、诗词、戏剧、小说。北京颐和园长廊之为人所道,不仅因为其为中国古代园林中最长的游廊,还因为其琳琅满目的彩绘。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精华,甚至被视为“诲淫诲盗”的《水浒传》、《西厢记》中的情节也明目张胆地出现于皇家禁园之中。这种现象在紫禁城(即故宫)中也存在。昆明大观楼形胜固然极佳,然而人们更经常提到的则是因为那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孙髯翁的180字的楹联。实际上其字数绝非天下第一。青城山山门对联长达394字。成都望江楼对联长达212字。还有长逾千字者,如重庆江津区发现钟云舫所书之对联长达1612字。但是以写史绘景之真切、气势之宏伟,还是大观楼楹联为佳。还有一些奇联奇碑,颇耐人寻味,姑且不说有的用字极古怪冷僻,竟没有一个能从字典、词典上查出来的。常被人提及的山海关孟姜女庙之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便有6种读法。有的从字的写法到读的顺序都别有机巧,竟类似智力测验,例如湖南桃源洞的遇仙桥诗碑(见图15.1。提示:本诗为“回文诗”;前句末字之一半为下句首字),虽然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但是其构思的巧妙,写景的贴切,也有独到之处。摩崖、题刻、碑石等是自然风景区不可少的点缀,有的也以此为特色。桂林山水美,但不应忘记“桂林碑海”。泰山雄伟,然而有了经石峪、纪泰山铭、无字碑、“ノ虫二”石刻(意为风月无边)、“五岳独尊”石刻,才更增加了攀登情趣。至于西安碑林,则以书法艺术及其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资料而成为独立的旅游点。一些街道(如北京琉璃厂)和城市(如安徽屯溪,今黄山市),也是因为文化特色而吸引人的。

欧美各国的城市与建筑中,雕塑是必不可少的。一座城市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有数十至上百处雕塑,它们也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哥本哈根市郎厄里尼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被视为丹麦国家的标志,来源于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罗马的城徽是母狼哺婴图,来源于古代罗莫洛的传说。布鲁塞尔最驰名的“第一市民塑像”,取材于市民群起反抗侵略、保卫城市的历史故事,至今游人还常常献上一套童装,披在那个天真、机智、正在撒尿的小孩身上,以表示对该城市民的敬意。

二是潜在的,即虽然没有具体形象来体现有关的文艺作品,然而它们早已深入人心,正是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激发了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愿望,或是在游览过程中必然会想到它们而增加游兴。此种渗透范围较前者更广泛,其影响也更为久远。“文以景生,景以文名”。杰作的艺术生命不似某些客观实体那样容易受侵蚀、易遭破坏,反而常常是愈久弥新,经受得住时间的

170

考验。

一些作品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某个地区的景色特征,因而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所描写的对象也声誉远播。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寥寥数语,杭州西湖千变万化的景象尽在笔端。虽然“天下西湖三十六”,有此一诗,能美如西施者非此湖莫属。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而不失其实,故天下瀑布不可胜数,而庐山瀑布名声极大。后人描述其他瀑布也多用此诗,有意无意间宣扬了庐山瀑布。苏州寒山寺并不大,钟也是佛教寺院常见之物,而且该寺之钟难与北京大钟寺之“钟王”相比。但现在每年春节前后寒山寺的“撞钟旅游”却人潮如涌,应接不暇,皆赖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桂林山水美,讲到它是如何之美时,总要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碧莲玉笋世界”。前者出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后句出自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字虽不多,却足以勾起人们前往桂林的游兴,置身其地更能体会到比喻的贴切。北宋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早已为洪水和兵燹所湮灭,但是后人对其并不陌生,皆因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将其精确地描绘下来了。现今建设的“宋城一条街”和“清明上河园”也借助于此图。

一些作品不仅写景出色,更创造了典型的意境,抒发了高洁的情怀,因而文垂千古,景亦流芳。号称“江南三大名楼”的武汉市黄鹤楼、岳阳市岳阳楼和南昌市滕王阁,建筑既非寻常,又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创作了多少诗文杰作。尤其崔颢的《黄鹤楼》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都非同凡响。其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可谓千古绝唱。以至黄鹤楼、滕王阁虽曾多次被毁,然而其名声却不稍减,故又多次重建。1983年以来,二楼再次重建。这对于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另一些诗词,并非描写某个特定地点,只是写出了一种景象,创造了一种意境,但是也正因此,一旦人们的处境或心境与其有某些相似之处时,便会生出许多联想,因此这类作品的影响更为广泛。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三尺学童皆能背诵。凡此种种,只要留意,便会发现文艺作品中的这类例子俯拾皆是。

一些文艺作品以具体地点、实有建筑作为故事背景,那么随着文艺作品的流传,其所涉及之处的知名度便相应提高。因元稹《会真记》、王实甫《西厢记》,使人们格外关注山西永济

171

普救寺。因施耐庵《水浒》,山东便在梁山泊发展旅游。人们到开封相国寺与五台山旅游也会联想起鲁智深。戏剧《苏三起解》长演不衰,山西洪洞县相传关押过苏三的监狱一直完好地保存了数百年,十年浩劫中曾被拆毁,后又得到恢复。雨果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写了同名巨著,使这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宗教建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几乎各旅游地都有相关的传说故事和名人轶事。长江三峡巫山十二峰,峰峰奇丽。最著名的要数神女峰,因为其峰有石形象似人,名神女,从而又与巫山神女的传说联系起来。云南石林(原路南)县石林峰林丛峙,象形者很多,诸如“万年灵芝”、“凤凰梳翅”、“母子偕游”等数十个,但是最引人注目者为“阿诗玛”,因为使人自然想到美丽的民间故事《阿诗玛》。蓬莱阁有八仙过海传说。扬州有隋炀帝的故事。承德避暑山庄有慈禧的故事等。

一些旅游地的名称来源于文艺作品,甚至因名人名作而更改了名称。杭州西湖又称西子湖,始于苏轼之诗,已如前述。一般认为九华山原名九子山,由于李白写了《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而改今名。其诗前半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虽不是“九华山”这名称的首创者,但却是其确定者。这一事实同样表明文学作品在命名中的作用。

四、传播知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包括目前常说的“旅游文学”,也包括一般不被视为“旅游文学”的其他文艺形式,乃至相关的文论、画论、美学理论,人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借以提高鉴赏水平,陶冶情操,从而增进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其利用价值会因此大大提高。

文学艺术中包含着许多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并以艺术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一般人常熟视无睹的美,以艺术的手法道出了一般人常言而不达之意。杭州西湖之美尽人皆知。有作家单单提出了一个“绿”字作文章,仔细品味,的确是一字道破“天机”。虽然峨眉山的佛光不常出现,但是有幸目睹者也为数不少,然而有几人能如范成大在《游峨眉山》一文中那样形象地描摹出来:“时雨点有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该文还比较了“小现”、“大现”、“清现”之不同。若是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作品,如郦道元《水经注》、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等,则不仅描述准确,还做出科学解释,故成为中国著名的地理著作。因此,文艺作品能帮助人们求知、明理、知人。

文艺作品往往即景生情,由情达理,阐发某种观点,不唯对旅游有教益,更含有人生哲理,发人深省。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至矣,不随以

172

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复有力而又不随以怠,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岂止是对旅游而发,而是鼓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奋进不息。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观景之法同生活哲理高度统一起来,故被人广为引用。

游记、山水诗词、山水画、风光摄影等,以景物为主,细加品味,必可提高鉴赏能力,自不待言。即如读小说、剧本,对此亦会大有帮助。《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虽意在表现贾宝玉的聪慧,荣国府的奢华,但是,它将大观园每一景致的特色及意境写得那样透彻,使今人竟可揣摩其意建造出实在的大观园,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篇极好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分析的文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记顾恺之的话:“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郭熙、郭思父子合著之画论《林泉高致》中颇多真知灼见。如“远望之以取势,近看之以取质”,“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等。凡此种种,可谓是顾、郭以及其他大画家、艺术家的体验,指出了什么是美,如何去欣赏美,大可供今日旅游者借鉴。

五、用于旅游的灵活性

旅游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地域的基本不可移动性,就使旅游资源只有在旅游过程中才能被利用。

相对而言,文化艺术之利用比较灵活。有的可以巡回演出或巡回展览,出版后更可广泛发行。人们无须“旅”便能欣赏它们,因此在时间上也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是其效果与身临其境有很大差别。人们可以在舞台上观赏到异国或异地的民间文艺演出,也会为其倾倒。然而由于缺少了原地环境的特殊背景,很难感受到置身于万众欢腾的现场所产生的陶醉。

第二节文化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

一、文化艺术是产生新旅游项目的动力之一

文化艺术对旅游的影响很大,仅举近几年的一些事例便足以说明。美国出版了小说《根》,又据此拍成了电影,立即在美洲大陆黑人中掀起了“寻根旅游”热。一时冈比亚等非洲国家游客骤增。小说和电影《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问世,使得美国艾奥瓦州小镇温特塞特一夜之间名声大噪。仅1995年10月,参加为期两天的第26届廊桥节的游人即达12万人。翻修时拆下的罗斯曼桥的废桥板以及桥下的泥土等,也都成了“旅游纪念

173

品”。一部电影《少林寺》使中国武术令世人倾倒,于是少林寺旅游盛况空前。旅游界人士深有感触地说:“是这部电影将少林寺和少林工夫推向了世界。”《末代皇帝》获多项奥斯卡金奖后,中国推出了“末代皇帝旅游”,将北京、承德、阜新、长春等有关旅游点组织成旅游线路,以使人们对清代宫廷生活、清末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历史有所了解。旅游事业促进了冰雕艺术的发展,冰灯节成为哈尔滨市的主要旅游吸引力。所以在冰封雪飘的时节,在东北三省各城市中,唯哈尔滨得以出现旅游业的小高峰。几年前武夷山办起了“兰亭书院”,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根据这里有元代御茶园和特产铁观音、大红袍等名茶的条件,1989年又建成了“茶观”,以继承与发展茶文化,使这一自然风景区具有了较浓厚的文化气息,深受美、日、澳等国游客的欢迎。近年修复的天津黄崖关长城游览区,建了开国将帅题刻碑廊,郑州黄河游览区也在积极筹建碑林、砖雕展览。这些都使它们区别于同类旅游点。

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已是各国扩大影响、招徕游客的常用手段。

二、文化艺术修养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条件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旅游业经营者才能正确了解每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合理组织旅游路线。某一个旅游点表面看起来也许极其平凡,甚至是不值一看的。例如峨眉山白龙洞,寺庙已毁,仅留一洞。洞既不深又不广,外仅有楠木几株,初看索然无味;但是,若知道这洞据说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修炼得道处,将其与家喻户晓的白蛇传联系起来。又若知道明代别传和尚曾按照《法华经》,口诵一字即植楠木一株,共植69777株,那么对这洞、这楠木便不会小觑了。

导游人员更有努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必要。眼前的景物,旅游者同导游人员一样可以看得到,但是要讲出其美之所在,就要看导游人员的文化艺术修养了。对存在于事物以外的因素,包括历史背景,特别是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游人看不到,也往往了解较少。尤其是文化背景不同的游客,则主要依靠导游人员的讲解,而这些内容又是很生动、很有感染力的,讲得好便会被游客称为是一名“增长知识的导游”。这是很高的评价。在西安汉、唐皇宫遗址,能看到的不过是或隐或现的台基,偶然露出的残砖碎瓦,有的导游员却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两个多小时,广征博引有关诗词、戏剧、掌故、绘画,竟使游客流连忘返。

文化艺术修养还直接影响一个人的风度。而风度对于旅游从业者工作极其重要。旅游从业者与旅游者的接触时间一般较短,彼此之间难以有很深的了解。因此旅游者往往主要根据旅游从业者的风度给他们造成的第一印象,来决定他们对他的态度。

三、文化艺术是旅游宣传的重要手段

旅游宣传要具有艺术性。但是,对于广告等常见宣传形式,人们常抱有逆反心理,宣传效

174

果受到影响。而对于文化艺术,便易于接受。所以当要推销某一旅游产品时,若能够推出相关的文化艺术作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综合性的、有很高普及性的文化艺术作品,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舞剧《丝路花雨》问世后,“丝绸之路旅游”人数大大增加,是以证明,文化艺术作品的宣传效果之巨大。

案例分析

香格里拉今何在

中国有个理想世界——桃花源。无独有偶,外国也有个世外桃源的梦想——香格里拉。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神秘的峡谷,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阔的草原,喇嘛寺,尼姑庵,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人与大自然和谐并存,多民族、多宗教和平共处,秩序井然,有的是金矿,但人们只是适度开采……

此作品一经问世,即得到强烈反响。“香格里拉”成为西方世界的“世外桃源”。1937年,好莱坞据此拍摄的影片风靡一时。五星级饭店也被命名为“香格里拉”。

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不知道这个理想的世界究竟在哪里。直到1997年9月,根据数十位专家学者的考证,云南省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此消息立即吸引来了众多的探索者,凡到云南的旅游者,几乎都希望先睹为快。尽管目前还有交通、旅游接待设施等种种不便,但是大批专家和新闻记者已经踊跃地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可以预见,必将有更多的旅游者紧随其后。

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同于湖南桃花源的世外桃源。

文化艺术为旅游业的开拓提供了广阔空间。

复习与思考

1.举例说明文化艺术对旅游的影响。

2.旅游从业人员为什么应当努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如何提高?

175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刘莉信息学院2010202455 [摘要]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开展的短短十几年里,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其迅速、健康和持续地发展,必将在林业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并提出一个结论:从目前来看,建立森林资源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是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好方法。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 1 关于森林旅游资源 1.1 森林旅游资源的定义 森林旅游资源,系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和旅游功能,并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1】简言之,森林旅游资源指存在于有林区,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能被森林旅游者群体重复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2】 1.2 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定义的“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各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2年1月,中国共有37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森林公园 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747处(包括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总面积1706.31万公顷。【3】 (3)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

河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对策研究报告

XX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日益突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为此,本文从XX 省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出发,着重阐述了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的意义,提出森林生态旅游如何做到开发与保护的并重,实现有序开发、永续利用的若干建议以供商榷。)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日益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公园承担着保护国家森林风景资源和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户外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的特定场所的责任,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森林公园建设也成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 1森林生态旅游现状 1.1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繁多。从80年代开始,以森林公园建设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获得长足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各级森林公园有800余处,其中国家级270处,总经营面积达720

万公顷,年接待游客达5000万人次,基本上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从XX的北极村到XX的尖峰岭,我国森林公园跨越了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5个气候带,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类型的森林景观资源,为人们进行观光、避暑、野营、度假、科考、探险等活动提供了适合场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发展到1276处,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44%,还拥有1亿hm2的森林公园,并已建成了近1100个森林公园。同时我国广袤的林区内,分布的高等植物达32万种,还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近2千种。还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再加上登山野营、骑马打猎、采集标本、游泳钓鱼、绘画摄影、休息疗养等,这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内容是其他大众旅游所不能替代的。 1.2 XX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XX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5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2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6.19%。在有林地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主体的天然林面积为109万公顷,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0%。截止2004年,已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5个,省级森林公园51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10个,经营面积25万公顷。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为骨干的森林旅游业发展框架,在XX省已经基本形成。而依托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开发并兴起的森林旅游已成为XX旅游业的生力军,2004年,XX森林旅游收入已达1.53亿元,并带动相关的交通业、餐饮业、加工业等产业收入12亿元。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一批重大林业工程的实施,特别是生态省工程的全面建设,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被全社会

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贸易系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刘楠楠 学号: 0707010327 完成日期:2011年3月25日

试析城市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成功的旅游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对这种文化的培育和树立,还需要有成功的 营销策略。因此,在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旅游文化如何开展文化 营销显得迫切而紧要。本文通过针对西安旅游文化营销的路径分析,提出相应的 营销实施具体策略。分析旅游产业在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找出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产品结构等问题, 研究投资导向 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 必须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多元创新,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 推动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西安营销策略 【正文】 一、目前国外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城市旅游研究方面, Stansfield (1964)首次阐述了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城市旅游研究至今,西方学者纷纷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探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细致,基本上已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但国外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文化概念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概念的广泛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目前仍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定义解释。笼统地说,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在国内,旅游文化概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界的足够重视,对课题的研究也已经作了许多工作。但从总体上说,静态的片面研究颇多,系统、动态的全面研究较少。在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构成要素、文化特点等问题上,专家学者们也难以达成共识,所以,旅游文化课题的理论体系还有待在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旅游文化现象表征之一的城市旅游文化的专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知识讲解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澳门虽小,但她素有东西饮食文化合壁典范之称,各种世界名菜俱全,令东西方食客无不神往。无论是国内的粤、湘、川菜,还是西式餐饮及葡国菜式或日本、美国、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风味及菜式,在澳门各大酒店均可品尝到。此外,澳门的海鲜菜式更倍受食客的欢迎。 二、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影响概论 (一)澳门饮食文化的特点 澳门美食文化“学贯中西”、“通古博今”,有举世无匹的菜式,“土生葡菜”堪称一绝,一方美食天地令人向往。古训有道:民以食为天。但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对于吃如此青睐,如此讲究。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时尚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在澳门的大街小巷,除了到处可见的粤菜酒家外,还能尝到京菜、川菜、淮扬菜、法菜、葡菜等中外名贵菜肴,特别是经澳门人改良的“土生葡菜”,堪称一绝。澳门菜已经变成最能体现文化包容的美食谱系,更成为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的旅游特色项目。 第一,汇聚中西南北特色:许多外地人对澳门人有句评价,叫作“澳门人不怕请客”,意思是说澳门人请客人吃饭,决不会为请吃什么饭而发愁,保证会让你吃到独具特色、别处没有的菜肴。因为,澳门可谓荟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还可以吃到澳门菜、广东菜、上海菜、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如果还是偏爱中国菜的话,澳门的很多酒楼都应有尽有,从传统的烧鸡、蒸鱼,到特色的北京填鸭、鱼翅汤、烧乳猪,还有虾饺、烧卖、粉果之类的点心,尽可大快朵颐。 酒吧、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可算是另一种选择。在午餐后,不少人喜欢到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喝一杯浓浓的咖啡驱赶倦意。有时间的游人在咖啡和闲情的伴随下度过一个慵懒的下午,真是让人羡慕。例如在板樟堂街就有不错的葡式咖啡室,里面还有种类繁多的葡式甜点、糕饼。或者到著名的葡式蛋挞店去,在这里经常看见人们不顾烫嘴,津津有味地吃着香酥带脆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名字 引言: 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不同观点的具体剖析,阐明两者间的 关系及实质,并从现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城市和旅游资源是具有相关性的。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城市逐步成为历史烙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并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的要求,古代人一般又在江河湖海之滨形成群落。这就是为什么城市普遍具有旅游资源的缘故。只是不同的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各有所长,这也说明了旅游资源与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关规律性,城市的发展沉淀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市,就是因以张家界等武陵源世界罕见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吸引了数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1994年国务院批准更名而成立的新型旅游城市。目前该市已兴建了一级国际机场,开通了全国17条航线,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网;兴建了国际国内直拨和移动电话网,以及水电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了旧城区,使张家界向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发展。该市的武陵源管理区,就完全是因武陵源旅游资源开发而新建立的崭新城市。所以,认识城市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在当代演变特点,对我们自觉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职能分工,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蕴藏的旅游资源,在当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源。由于自然

饮食旅游开发

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饮食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开封历史悠久,饮食 文化丰富,本文在对开封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总结评价的基 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饮食文化是旅游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旅游的深度发展。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性饮食已经成为吸引游客出游和提高城市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是我国其他菜系的摇篮——豫菜的发源地,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开封饮食文化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同时也对促进开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用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封饮食文化的特色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先后七次成为中国的国都。其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以下特点: 1、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官、商、寺、民肴馔的完整体系。七代王朝在开封建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名流高士、富商大贾云集汴京,从而使官府肴馔应运而生,官府之肴馔,高雅清淡,鲜奇滋补。商业性质的中小型店铺遍布全城,提篮推车的串街小卖更是不计其数。汴京佛寺、道观百所之多,素馔斋食是寺庙观庵的主要饮食。民食的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官府的肴馔是开封的精华,那么市肆、民间的肴馔则是开封肴馔发展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清两代,开封是“中原首邑”,民国时期,开封又是河南的省会,开封仍然是南北商贾交流贸易的热闹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仍在继续,具有鲜明特色的开封肴馔四处传播,成为中国著名菜系之——豫菜的代表,又被誉为“汴梁风味”。 开封地处中州,烹饪方面则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中规定的评价体系及计分方法,森林风景资源采用打分、分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由调查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完成。 ?一、评价原则 ?1、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 ?2 、通过定量评价,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3、评价应能反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善和环境特征,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位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二、评价内容 ?1、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30分) ?2、对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10分) ?3、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0分) ?三、评价方法 (一)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满分值为30分 (由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组合状况分+特色附加分构成) 森林风景资源类型: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天象。 ?评价方法: ?第一步:计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 ?先通过对五类风景资源的评价因子(包括典型度、自然度、多样度、科学度、利用度、吸引度、地带度、珍稀度、组合度)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满分26.5分)。 ?每类资源各包括五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风景资源评价因子: ?(1)典型度:指风景资源在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典型程度。 ?(2)自然度:指风景资源主体及所处生态环境的保全程度。 ?(3)多样度:指风景资源的类别、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4)科学度:指风景资源在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5)利用度:指风景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难易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6)吸引度:指风景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7)地带度:指生物资源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典型特征程度。

保护森林资源 发展生态旅游

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乐清市桉树良种繁育站谷西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生态旅游日益受到重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已成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因素。开展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达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展林业产业方面来讲,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可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获取远高于生产木材的经济效益,对保护森林资源,帮助贫困林场的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可以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开发,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分割。 雁荡林场域位乐清市东北部,东临乐清湾,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雁荡山境内,2004年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雁荡林场经营总面积13733亩,其中林业用地12759亩,占总面积的92.9%;非林业用地974亩,占总面积7.1%。现有干部职工132人,下属六个行政业务科室、五大林区(净名、灵峰、灵岩、大龙湫和雁湖)、一个景区、一座山庄、一座茶厂、—个度假村和若干个旅游服务项目。森林覆盖率94%,林业蓄积量39042立方米,固定资产2130万元,林业资产4200万元。林场范围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按等级与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资源:野生陆生动植物资源;森林旅游风景资源;生态公益林资源;用材林与薪炭林资源;经济林与特产林资源。 国家对林场累计投资3480万元,其中事业费2400万元,基本建设790万元,历年累计经营收入1480万元。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以林为本,多种经营,永续利用,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的精神,林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林场1979年创办招待所,1990年建立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雁荡山庄竣工。与此同时,相继在灵峰、灵岩、大龙湫等景区创办旅游服务项目——旅游商品服务部、茶座等。此外,利用招商引资,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1996年开发公园一期项目——净名景区,净名景区充分利用自然地貌优势,建筑规划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景区内除观看旅游景点外,还特邀云贵少数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净名景区内开发的攀岩、滑道、绳梯等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参赛项目。雁荡山庄、净名景区、净园度假村以及各景区旅游服务部的创办,使森林公园真正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让游客感受到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感受到旅游与休闲为一体的共同乐趣。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沙河市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为沙河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从分析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分析制约和影响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出解决措施,为沙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河市;文化旅游 沙河地处河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沙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我国近几年将发展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备受政府层的关心。 沙河市号称“中国的玻璃城”,但是这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沙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沙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提升沙河形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沙河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绵延不绝的太行山,风景优美。同时沙河市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隋开皇16年置沙河县,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1987年2月经国务院撤县立市,1988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沙河市旅游资源丰富,秦王湖、宋璟碑、乾隆御笔真迹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一)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 沙河市西邦太行山脉,既能欣赏到层峦叠嶂的高山,感受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能享受绿树丛荫,小桥流水的秀丽,让人好不快活!另外,朱庄水库隆冬季节可见“鼎梅晴雪”,北国风光让你尽收眼底;秦王湖更有“三峡四沟五十景”之说,让你一饱眼福;另外,北武当山、小西天的传说更是让人想解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二)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沙河市有着1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先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后到隋朝时期置县,是燕赵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涌现了一大批名人,宋璟、张文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留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传承人由后人参鉴。 1.宋璟碑、梅花赋 在沙河市十里铺村内有一座梅花亭,是明正德年间修建,因唐代名相宋璟作“梅花赋”而得名。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武侯垂拱三年,宋璟25岁,在沙河的东川馆舍随其叔父读书,作《梅花赋》,在序中赞梅,实以此自喻。其赋曰:“垂拱三年……”。《梅花赋》全篇共计五百六十字,以花喻人,词丽言切,备受历代文人所称道。之后,颜真卿爱慕前贤,又受宋璟之后所托撰下碑文,故宋璟碑又名为“颜鲁公碑”。宋璟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备受珍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看到已有残破的宋璟墓碑时,不禁感叹“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学者赵明诚著《金石录》首载是碑,称其为上品。 公园1750年,乾隆皇帝及其皇后大臣们巡幸河南返京时,路过十里铺,听说这里是宋璟的故乡,便“停驾驻跸”。乾隆好大喜功,又善于舞文弄墨,因读《梅花赋》羡慕前贤,故在此挥毫行书《梅花赋》,随之,又御笔《东川诗》赞颂前贤。后人将赋、诗、画刊刻于石,此之谓“乾隆御书石刻”。《梅花赋》与《东川诗》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现沙河市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已将《梅

饮食旅游开发思路探究

饮食旅游开发思路探究 一、文献综述 作者通过对CNKI实行检索,发现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 数量相对较少,一共14篇,这说明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还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根据作者统计CNKI搜索结果,近几 年国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基于旅游需 求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磊,2010),以淮安为例,认为淮安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终端市场的需求为核心,使用主题化、 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开发策略;《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 建忠,2009),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有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 方向与途径;《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杨丽,2001),认为中华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 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要适合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 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提升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动餐饮业 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樊玲、洪锋,2007),认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 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可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动饮食文化的进一 步繁荣,要充分利用饮食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展开旅游活动,以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的思考》(胡一旻,2009),认为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分析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宁波传统饮食文 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发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实行了初步探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黄继元,2005),认为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 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四川佛教饮食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毛震,2007),认为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

森林旅游规划与开发

创意大森林,运作绿资产 ——超越《旅游规划通则》与《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森林旅游与养生地产中心 2011年4月

第一篇背景篇: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概述 一、国外森林旅游概况 1、发展状况 1)拉美,占整个旅游收入的90%以上; 2)德国,森林医院,年森林游憩者近10亿人次; 3)日本,每年进行“森林浴”达几亿人次; 4)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森林旅游 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美国人均八分之一的收入都花在森林旅 游上。 点评: 人类具有“亲水”与“亲近森林(绿色)”的天性,而国外发达 的社会经济条件则保证了这种“天性”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 需求,形成了持续繁荣的森林旅游市场。国外森林旅游的今天,就是中国森林旅游的明天。 2、开发模式 1)生态观光模式,e.g.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红杉国家公园; 2)休闲度假模式,e.g. 日本箱根森林温泉、南非Earth Lodge 森林度假营地; 3)运动康体模式,e.g. 南美罗赖马山、塔斯马尼亚的圣克莱尔

河国家公园; 4)游乐狂欢模式,e.g. 西班牙萨鲁的冒险家乐园、德国鲁斯特的欧洲主题公园、英国国家森林迷宫。 点评: 可以发现,国外森林旅游开发模式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奇,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扎实的操作思路,1)重视规划设计;2)重视自然,旨在社会公益;3)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4)开展宣传教育,邀请公众参与公园策划;5)建设非常完备的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执法严格有效。 二、国内森林旅游概况 1、总体状况 1)我国目前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以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其中,森林公园是主体; 2)截至2009年底,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730处。 点评: 国内森林旅游大多脱胎于林场系统,最常见的操作手法是在原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森林公园,“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由林场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基本的旅游开发。 自张家界1982年作为第一个森林公园批建以来,整个中国的森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XX高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就XX高邮如何立足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特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文章对高邮城市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周边城市资源,寻找合作,拓展旅游产品;四是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搜寻特色,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邮旅游开发 Mining thoroughly advantages of city cultural resource, Advanc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reg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oyou,Jiangsu Content summary: This article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exploring a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istent with Gaoyou situation, by how Gaoyou bases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中国旅游资源鉴赏

中国旅游资源鉴赏论文------中国古典园林鉴赏及苏州园林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给游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古典园林从选址、布局和造景上都有着独特的讲究。就是因为这样我国古典园林既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又具有多方面的旅游功能。 我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绝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即: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或喧宾夺主。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苏州园林属于我国南方园林的代表和典范,它的选址和总特点都体现出中国园林的特点,特别是在布景和结构上体现出中国园林所独有的特点,自然和谐的处理好主景的布局与借景的关系,让面积不是很大的园林体现出扩大高远之景,同时以山水或楼廊相隔,相互造景体现出无限的园林景观和园林的深邃。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园林注意从园内各个角度观察都应能尽可能多地观赏园内景物,不留有死角,即使在屋内、院内通过窗户和漏窗等赏景,四面都可观景,使游览者不论在园内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完美的景色。 苏州园林讲究各种景物的布局,善于叠山理水,注意景物高与低,近与远的变化与层次。苏州园林设计如同美术作品一样,如同中国国画疏密有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布局不要太小巧玲珑,留白。 苏州园林巧于布局,善于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借景是因为本园受环境或资金所限,借用其它处的景物,使借用的景物与本园景物浑然一体。 在苏州园林中不同风格的景区有不同的特点,中间有分割和过渡,这个分割用一堵墙、一个院落或是假山,用一堵墙分开太楞,假山是最好的过渡空间,在苏州园林中假山也是起这个作用的。几乎没有一个园林没有假山。 在苏州园林中院落分割空间也是很多见的,比方在一个较大的空间,根据其大小在其中建一个方形或不规则的院子,最小的只有三五平米,在四面墙上都开

四川城市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成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以巴蜀文化为底蕴 摘要 本文一共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巴蜀文化为底蕴分析了成都文化旅游 资源的概况,并对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的不同类型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从 目前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出发,总结了成都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据此 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建议。 关键词:成都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发展 1.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1.1.成都文化旅游的背景 成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传承至今,积淀深厚。早在4500年前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就诞生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到3000年前殷周时期,成都产生三星堆青铜文明。秦汉时期成都成为世界漆器的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期的成都是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地方郡学,使汉代巴蜀文化比于齐鲁,与中原文化并肩发展。唐代,成都手工业盛极一时,是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宋元时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都也曾拥有领先世界1000年以上的深井钻探、采盐和制盐技术,闻名全国的川菜、川剧、川酒也得利于岷江所赋予的富庶的物质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岷江流域更显示出现代经济、文化的蓬勃生机,位于成都盆地的成都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具备了全国闻名的时尚、创新和休闲等适宜现代人类活动的流行元素,具备开展“城市游”的良好条件。传统的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提升了成都盆地及相关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竞争力。 1.2.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江源文明类、巴蜀文明历史古迹类、宗教文化类、名城古镇文化类、红色文化与英杰伟人故里类、民间文学艺术及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现代餐饮娱乐节庆民情风俗等7大类,1依此划分;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 1.2.1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文化旅游资源 岷江流域是古蜀人最早开发的经济文化区域,古称“江源”,为江、淮、河、济“四渎"之首2。古蜀人整治岷江经历了大禹治水、鳖灵凿金堂峡、李冰建都江堰与开锦江、文翁开湔江、高骈改道府河、今天的锦江和沙河整治工程等六个大阶段,从而以“江源”为源头,发展出如锦如绣的锦江文明。在这里

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6084346.html, 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作者:林育彬李慧新马海云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3期 [摘要]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呈现个性需求上升,旅游者的自主参与、自我挑战和文化等意识增强。目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普遍缺少独特的主题,产品的参与体验低下,游客 难以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因此,为了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我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应提炼体验主题,营造文化体验氛围,多设计“参与性”和“挑战性”体验项目。 [关键词] 体验经济体验旅游中华饮食文化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独特的体验。由此而导致旅游活动的范式和内涵发生改变,旅游经营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变化,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在这个体验经济时期,旅游带给人的,主要是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心理满足。所以,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集中体现在体验化进程上,这不仅是旅游市场的需求,也是旅游产品自然提升的需要。因此,笔者以为,基于体验层面的旅游产品开发需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体验主题。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合适的主题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记忆,是游客获得体验极为关键的一步。主题的确定必须突出地方特色与资源特色,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显个性,避免与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雷同,通过每一个细节来强化主题。 2.增加文化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升华,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旅游产品。而文化体验的设计通过“软包装”,打造诉诸游客感官系统的体验场景;同时也深入发掘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塑造令人难忘的意象,诱发深层体验,引起游客心理上的共鸣。 3.强调顾客的参与性。基于产生的背景角度分析,体验可分为简单观察或深入参与,主动创造或被动参与,深入参与以及主动参与能给消费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要求企业在旅游活动中让顾客有自主的活动空间,自由享受各种服务设施,体验参与产品设计的真实感受。当参与过程结束时,游客的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 4.适度开展“挑战性”体验。适度的挑战性活动能使游客真正忘却自我,发挥自己的潜力超越心理障碍。在克服种种困难后,游客有一种成就和舒畅的愉悦体验。为了使游客在挑战中获

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理解《森林公园设计规范》;掌握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要点。 [教学重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的内容 [教学难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一、森林公园概述 1、界定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观光、康体休闲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森林旅游区域。 2、功能 ?改善空气质量 ?调节气候环境 ?保护水土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美化净化环境功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类型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把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 按照地域分布与景观特色分 ?山岳森林型:最为普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海岛森林型:山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 ?冰川森林型:四川海螺沟森林公园

?溶洞森林型: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火山迹地森林型:黑龙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湖泊型: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草原型:内蒙古黄岗梁 ?城郊型(园林型)森林公园:地处市区或郊外,面积不大,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4、发展概况 ?森林公园这一名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37年.当时的陕西国民政府主席邵力子在德国顾问建议下,准备把西安近郊的骊山建成为森林公园,并作了初步规划,但终因战乱而未能实现。 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 2005年,全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其中国家级503处,规划面积1390万公顷。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亚洲环境审计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2005年3月28日) 2006年,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数达660处。 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18.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0%。---源自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2006年旅游收入超亿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超100万人次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生态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优良生存环境背景下,向往自然优美的休闲环境,寻求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旅游空间而形成的。其核心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森林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森林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既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追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林区旅游开发的普遍选择。白河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还处于初级利用状态,且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白河林业局(以下简称“白河局”)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提出的,“由于方法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学的诸多领域。”一个旅游区要确立其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必须根据行业竞争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有满足旅游者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的独到之处。本文采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理论对白河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全面分析,对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机遇、威胁深入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出调整旅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推动白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近原始性的林海是决定性基础要素。白河局辖区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18万公顷。近原始林多、珍贵树种多、林相结构复杂、植被群落多样、林果丰富是其森林资源的突出特点,森林覆盖率高达%。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白河地区森林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带,即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阔叶混交林带,集中分布的世界稀有树种长白赤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为森林景观一绝。林内动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野猪、鹿、狍子、野鸡、獾子、飞龙、松鼠和多种鸟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符合客观实际。 (2)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是辅助性条件因素。白河局地处长白山玄武岩高原台地,有构造方山———大戏台山,第三纪以前的古老山体———大孤顶子山、西奶头山,喷发火山———双目峰、西大顶子山等。地形地势受东北最高峰,海拔2 691米的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控制,平缓而波状起伏,平均海拔800米。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二道松花江横贯白河局北部,头道、二道、三道、四道白河,五道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第七讲人文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别和内涵 [教学重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与内涵 [教学难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价值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外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复习前面讲述的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分类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地域性、可创性、易损性 根据基本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予的、具有美学、科学意义的自然遗产。 一、人文旅游资源概念 1、概念: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的特点。 1、人为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科技、生产方式、文学艺术等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发展史的载体,是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主要资料。 2、时代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生产能力、审美标准和道德风范。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和建筑方式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3、民族性 人文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特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各民族都形成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景系(大类)。根据教学需要,本书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以下分为12个基本类型,72个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 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 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 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 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建筑、石窟碑碣、古代工程、陵墓、名人遗址、重要史迹、其它古迹) 古典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 文学艺术(游记、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书法、绘画、影视、戏曲、音乐、舞蹈)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 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乡村景观) 现代设施(现代建筑与大型工程、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休闲设施)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婚恋、节日庆典、礼仪) 饮食与购物(名菜佳肴、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特色市场、著名店铺)(2)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世界级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