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全册教案

学年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名称

任教年级一年级(上册)

任教科目科学

教师姓名

2017年9月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观察西瓜~比较积木与足球、足球与乒乓球的形状~颜色~轻重~软硬~找出身边事物的异同点。给物体分类~在搭积木时有什么发现。

单元目标

1.观察认识西瓜~外形通过看、听、闻、动手摸一摸~知道眼、耳、鼻、舌、手感官的作用~以及如何去保护。

2.比较积木和足球以及乒乓球的形状、颜色、轻重、软硬~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会给身边的事物分类~发现他们的特点。

单元重点:

1. 在操作交流中体会感官能够观察到哪些信息。

2. 怎样比较常见物体的异同点。如何给身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 玩积木选什么积木更容易搭~才能搭出漂亮的建筑。单元难点:如何给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单元教法学法:

1. 通过观察、听、闻、感受、比较物体的异同点。

2. 在玩中发现积木怎样选材更容易搭。

单元教学时间:

走进科学观察西瓜.........1课时

保护感官..................1课时

找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课时

给物体分类................. 1课时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观察西瓜总课时课题

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的发展历史~走进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观察西瓜开始~通过看、听、闻、动手摸一摸~了解西瓜的特点。知道眼、耳、鼻、舌、感官的作用。

3.如何去保护感官器官。

4.了解昆虫记的由来。

5.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如何利用我们的感官器官观察西瓜的外形及特点。难点:学会保护我们的感官器官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图片、西瓜模型、实物西瓜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课件出示宇宙飞船、指南针、搭高层的积木,想知道宇宙飞船是怎

样飞上了天空,指南针为什么总指向南方,土里为什么能种植物,搭积木怎样搭不容

易倒~而且有趣,这就要讲科学~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在科学王国里遨游~会知

道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大家有兴趣吗,,有,大家可要用我们的眼睛认真观察~耳朵、鼻、舌、手也来帮忙我们学习~就要从观察开始了—板书课题让我们从观察开

始二、探究新知

1.观察西瓜模型~

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2.出示西瓜实物让学生观察:闻一闻~用手敲一敲~每人发一小块~尝一尝。

同桌讨论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气味怎样,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3.同桌互相讨论说说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助我们发现什么,自

由汇报说一说。

生:用耳朵听音乐、听鸟叫~听歌。

生:用眼睛看到黄色的像蝴蝶一样的花~其他颜色的花。生:用鼻子闻饭菜香

~闻气味。

3. 总结:眼、耳、鼻、舌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手也能帮助我

们观察。

4. 保护感官方法~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不要乱揉眼睛~不要乱抠

鼻子、耳朵。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了解昆虫记:法国科学家法布尔,1823——1915,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昆

虫的很多秘密。

五、练习作业:科学练习册第一页上的内容。

板书设计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眼看东西不要乱揉眼睛

耳听声音不要乱掏耳朵

鼻用鼻子闻饭菜不要乱抠鼻子

手用学习和生活常洗保持干净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总课时课题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敢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难点: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较物体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法~交流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药丸盒,,白纸、笔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猜游戏导入

1.左右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棍~展示给学生看~再问哪根棒更长?,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段~观察另一端是否对齐,为什么, 板书课题: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二、探索新知

1.每组出示相同积木和轻重不同的球比一比

,1,比较形状。

,2,比较颜色。

,3,比较轻重。

,4,比较软硬。

每小组交流说一说~然后自由回报

2.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

,1,师先找同桌相邻的两个同学~在体重秤上称一称比较~从外貌长相方面比较~先找不同~再找相同。比较不同的时候~可以整体比较~如高矮、胖瘦、说话声音、体重等,也可以是二人身体相同部位的比较~比

如彼此的头发长短~眼皮的单双~手脚的大小等。头、眼、耳、鼻、嗓音、口、手等观察比较。

,2,观察完后自由说说~看谁观察的仔细认真。

(3)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总结概括说说找身边事物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

课后反思

从身边常见事物找相同点和不同的~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参入性强。都能认真观察和比较。但是观察很粗心~不细心认真。学生的常规习惯较差~今后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题让我们发现更多给物体分类总课时总课时课题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做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做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

能力。 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地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出既高又好看的作品。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训练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时间的乐趣~激发他们上科学课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交流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喜欢玩积木吗,,喜欢,将一组几名成员积木凑在一起~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板书课题:让我们发现更多

二、探索新知

1.提问题: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容易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猜测填写在第9页的记录单“猜想”一栏中。

2.说说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

每小组交流说一说~然后自由回报

3.每小组学生在动手搭建自己喜欢的积木图案~便动手搭积木边动脑想想怎样搭的更高,还能用上更多的不同的积木。

,1,评一评~进行奖励。

,2,让搭的好的一组说说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绝招,说说怎么做即能稳定~又用到了不同的积木。

三、师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各种新怡建筑。

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物体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学会简单分类。 3.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教学难点:如何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渗透归纳、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每组5支不同颜色的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只,不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一支~未削的两只,

2.不带盖小塑料杯两个~带盖透明杯两个。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活动一认识分类

1. 出示准备好的5支铅笔~让学生在组内观察比较~找找它们的相同和

不同。

2. 让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将同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

一起~没有这一特征的放在一起。

3. 按是否带橡皮头和是否削尖了为标准~边梳理、边示范给铅笔分类的

过程。

4. 根据观察比较~学生可能会想到按照有无铅笔头、按照是否削尖等分

类。然后再自由汇报说一说,

生:带橡皮头的3支~不带橡皮头的2支。

生:削尖了的3支~没削尖的2支。

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就可以分类。

5. 表扬分类正确且标准有创意的学生。板书学生分类方法。板书: 给物体分类

带橡皮头3支不带橡皮头2支

削尖3支没削尖2支

活动二怎样分

每组4个容器:不带盖带把塑料杯两个~不带把带盖透明杯两个。 1. 鼓励学生根据材料特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比较、想出不同的分

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是按什么分的。 2. 总结归纳~板书: 塑料杯

按形状分不带盖带把塑料杯2个~不带把带盖透明杯2个。

按颜色分蓝颜色杯子2个橘红色杯子 2个

按高矮分高杯子2个矮杯子2个

了解指南车信箱

通过老师讲述、学生看图的方式~了解我国古代人们认识自然的历史~了解中国第一部《尔雅》中对动物的分类~从而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课外拓展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活动~并把自己是怎样分类整理的方法讲给家长听

1.帮妈妈整理一次碗柜让妈妈检查~。

2.整理自己的书包给父母看。

3.整理自己的衣柜让父母检查

板书设计给物体分类

铅笔

带橡皮头3支不带橡皮头2支

削尖3支没削尖2支

按形状分不带盖带把塑料杯2个~不带把带盖透明杯2个。

按颜色分蓝颜色杯子2个橘红色杯子 2个

按高矮分高杯子2个矮杯子2个

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

单元内容:

本单元让孩子初识大自然、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大自然中的发现。单元目标:

1. 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2. 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3.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什么植物、生活着什么动物。

4.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5. 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大自然。

6. 学习科学家达尔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单元训练重难点:观察、比较、分类、制定考察计划。单元教法学法:1.观察法、比较法、分类法。

2.通过观察、听、比较学会简单的分类。单元教学时间:三课时

初识大自然……1课时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1课时

大自然中的发现……1课时

课题初识大自然总课时

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和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

4.学习达尔文科

学考察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教学难点: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渗透归纳、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图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视频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科学主要研究大自然里的事情~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什么,先听听老师播放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认真听一听~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师出示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视频让学生认真听~把想象的画面记录下来。

2.说说你想到了哪些大自然的事物,哪些不属于大自然的事物。

3.让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给同学们说说。展示自己见到的风景图片给同学们看看。

4.总结:大自然蕴藏着很多的奥秘。

三、阅读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短文。

1.先让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正确流利地阅读一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2.读完这个故事~你学会了什么,

四、总结

1.大自然不但包罗万象~而且蕴含着无数的奥秘~以及达尔文考察自然用到的主要方法。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

勤记录、善坚持。下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步入校园~考察身边的大自然。

2.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对大自然进行研究吧:

板书设计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总课时课题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寻找校园中暑与自然世界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寻找校园中暑与自然世界的事物:

难点:安全、有效的教学组织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交流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大自然~了解了达尔文环球考察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像达尔文一样考察大自然呢?(想)今天我们就来考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板书: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从我们最熟悉的校园开始。二、新授

,一,考察前明确目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校园可能会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 生:树叶、树枝、草、花、蜗牛、蚯蚓、蚂蚁、小虫子、土壤、石头、雨水……

师:我们说到了这么多属于大自然的东西~那在我们的校园里~什么地方更容易找到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在教室里找行不行,能找到更多属于大自然东西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你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生:操场边、草坪上师: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认为那里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多呢, 生:那里有植物、植物周围就会有小动物。

师:你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真棒: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到这些地方来考察一下。

,二,考察提示

师:考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考察过程的两个任务:

1.首先~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没有我们提到的这些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你可以把有趣的的发现记录先来。待会儿每人都会发这样一张记录卡。卡上的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有发现的在前面画?~没有的画?。

2.带回2,3样你喜欢的大自然的东西~如:落叶、石子等。下节课我们还要把自己带回的东西与大家进行交流~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精心挑选。

另外~我们在考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爱护校园环境。一定要注意保护校园的环境~爱护校园内的动植物~不能随便破坏植物。

2.注意安全。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追跑打闹~不能做危险的事儿。

,三,排队外出进行校园考察活动,活动时间15,20分钟,。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记录、安全提示~找物品说理由。

,四,集中交流发现的有趣事物。你在校园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拿着你的卡片跟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排队回教室。教师小结:今天咱们的收获特别大~大家在校园中很多有趣的发现~并且都精心挑选了2,3样东西~下节课与全班分享。老师在这里提示大家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物品妥善保管~千万不要弄丢了。

大自然中的发现总课时课题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2.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教学难点:如何分自然界的物品是否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分类能力、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教师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现讲达尔文考察活动的故事。谁来说说我们学习达尔文的什么观察方法,现在我们要用这些方法来观察采集回来的物品。

2.板书课题:大自然中的发现

二、新授

活动1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1.先让学生学习使用放大镜。

2.结合搜集的岩石~叶片、小虫子等~引到学生比较着说说使用放大镜前后对同一个物体观察的差异和收获。

3.组内分享自己带来的大自然物品~讨论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哪些特征~怎样观察~什么情况下使用放大镜。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组内成员分工~示范如何做记录,

4.组织学生按计划观察。要引导学生如实描述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2给他们分类

1. 给自己小组的大自然物品进行整理分类。

2. 仔细观察比较搜集来的物品~观察他们的特征~确定分类的标准。

3. 利用投影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把物品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两大类。

活动3考察交流会

1. 户外考察搜集~教室中的观察分类。

2.对中书中的图~学会对组内自然物品进行科学的提问题~认真观察发现。

三、扩展活动

师出示自己做的叶画、石头拼图展示给学生看。提示~要充分利用叶子、石头原有的特征~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尽可能体现天然的、不加人工雕铸的美。大家回家后做一副艺术品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

单元内容:1.多样的天气 2.天气的影响

单元目标:

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4.培养坚持性~激发关注天气的兴趣~初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单元重点:

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单元难点:

1. 天气及其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影响。

2. 本单元重点让学生观察、比较、描述、记录。单元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描述法、记录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多样的天气……1课时

天气的影响……1课时

多样的天气总课时课题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2.初次经历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3.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了解人们的监测、获取天气信息方面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初次经历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分类描述能力、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师展示阴、晴、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的图片。看完后~让学生说说天气对你有什么印象,,多样的、可变的,

2.板书课题:多样的天气

二、新授活动

活动1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1.出示雨天和晴天的实景图~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些情景下的同种天气~引导学生比较该种天气现象在不同情境下的异同~找出共同特征~归纳关键特征天气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比较用简洁的图形符号表达出来~画在活动册上。

3.依次类推归纳和表达其他天气现象。

4.师出示不同的天气符号~让学生说出表达了什么天气~让学生熟悉天气符号和天气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5.同桌讨论交流~还有那些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

三、课外拓展:

1.观察一周中午的天气~做好记录~写在记录卡上。

2.在班级记录表中“天气日历”观察一个月的天气~在课代表的带领下用简洁的图形符号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多样的天气

晴天雨天多云雷阵雨雪天

课题天气的影响总课时

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影响的事例。

2.多角度分析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像资料。

3.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并有助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影响的事例。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观察法、比较、分类描述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活动一、天气与我们

1.师课件展示教材中的6幅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说出每幅图表示什么样的天气,人们在干什么,人们还适合干什么,

2.板书课题:天气的影响

3. 出示晴天~农民忙收割,雨天抢收庄稼~行人走路困难~搬运工人忙着搬运物资,雾天~慢慢行驶的汽车~不幸发生了车祸,雨天~暴风雨中倒塌的房屋~被冲毁的桥梁等图片。

4.引导学生从利与弊、适合与不适合、利用与预防等不同角度~分析天气活动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让学生体会了解、收获~甚至预测天气的意义。

5.师出示晴朗的天气让学生说说可以从事那些活动,,放风筝、开运动会、大人可以干农活等,

活动二、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1.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读蝴蝶的行为变化~变化的意图。说明蒲公英

的形态变化、变化的原因、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对动物、植物会产生影响。

2.学生自主阅读“蜜蜂与天气”同桌交流不同天气下蜜蜂选择的活动方式~然后在班内汇报说说。

拓展活动:

1.师出示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影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引导学生读天气谚语的儿歌。

板书设计

天气的影响

晴天雨天雪天

第四单元常见的材料

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1.生活中的材料。2.纸。3.塑料。共四个活动。2个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

1.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2.观察、比较材料的特性~并用语言描述特性。

3.初步学会通过做实验得到结果~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应合理使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分析、简单对比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比较、分析、简单对比常见的材料。

单元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时间:

生活中的材料…………1课时

纸…………………… 1课时

塑料………………… 1课时

课题生活中的材料总课时

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课走进科学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 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 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 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 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眨眼睛,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二、初步认识“科学”。1、今天学习什么 课?(指定学生回答:科学课) 2、什么是科学? (1)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 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 密? (2)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 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 究的兴趣)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三、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1、科学课上做什么? 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 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3)教师做第4页 中的水溶实验。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拓展活 动 1、给学生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2、学生回家让父母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走进科学课》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的“小问号”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鼓励儿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2、引导儿童乐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创造、发明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儿童爱动 脑筋,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启蒙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喜欢的玩具1个。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老师布置让大家挑一个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大家都带来了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块来玩吧! 二、活动一:玩一玩,提出“小问号”。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 师:这些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提出了哪些有趣的小问号呢?让学生说一说。2、提出 自己的小问号。

最新最全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1课时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 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 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 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 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学科学的好帮手 第1课我的五个好帮手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 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教学方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 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 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 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2. 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3. 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4. 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5. 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小组讨论:用什么发

现答案) 活动二: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小组进行 小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板书设计: 1 我的五个好帮手 眼、耳、鼻、舌、手 教学小结: 第2课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用五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仔细去感受。 2. 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3. 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体温计)、(指针式温度计)等,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记作(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记作(100℃)。 4、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 5、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6、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1632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革,发明了(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7、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8、(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 9、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火时要(斜向上)点火,灭时要用(灯帽盖灭)。 10、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①安装地板砖时留缝隙;②夏天电线变长;③被踩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会鼓起来;④架设高压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容易断裂;⑤在铺设铁轨时要在铁轨间留缝隙;⑥啤酒瓶或饮料瓶中的啤酒、饮料不能装的太满,夏天受热容易使瓶子胀破。 11、热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甚至真空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或是从一个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12、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13、为什么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会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要穿厚一点,会感到暖和? 答: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是为了(加快热的传递),所以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穿厚一点,是为了(减少热的传递),所以感到暖和。 14.传热比较快的材料有(铁、玻璃、铝)等,如:炒菜用的锅大多用(铁)或(铝)制成;传热比较慢的材料有(木头、陶瓷、塑料)等,如: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 15、保温设备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弱)的材料,散热器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强)的材料。 16、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晴天、下雪天、阴天、下雨天、雾)等现象来描述天气。冬季,我国北方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下雪、雾凇、大雾)等;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是(炎热多雨)。 17、我知道有关天气的成语有:风雨交加、风和日丽、狂风暴雨、骄阳似火、滴水成冰。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溶解 第一课它溶解了吗 1.科学知识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是溶解。 2.科学探究 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寻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 1.科学知识 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 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 第三课自制泡泡液 1.科学知识 知道制作泡泡液的简单配方。 2.科学探究 通过不断调制和比较,用不同的原材料找出多种泡泡液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对比找到最优方法;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第一课观察兔子的反应 1.科学知识 知道兔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2.科学探究 初步发展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第三课有趣的动物反应 1.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应。 2.科学探究 能观察、比较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应的情况,并进行如实描述,力求准确;发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应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应资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 第一课发光发热的太阳 1.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2.科学探究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获取太阳发光发热的证据;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梳理关于太阳发光发热的影响的认识。 第二课看太阳认方向 1.科学知识 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是有规律的。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 划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安排了“走近科学”“探访大自然”“认识天气”“常见的材料”“常见的工具”5个主题单元,共计14篇课文,设计了33个探索活动。 教学目标 “走近科学”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为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学生,设计了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系列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学习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开启探究技能和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之旅。 “探访大自然”“认识天气”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的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有目的、较细致地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物体的异同,提出探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学习分类的方法,认识到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为后面有

关观察并认识事物的特征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工具的结构与功能的活动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从情感、技能上做好了准备。 “常见的材料”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区分材料,描述材料的特征,强化技能的培养的同时,通过对纸、塑料这些材料某些特征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初步经历了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常见的工具”单元,重点训练学生操作、使用工具的熟练程度,体会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选取不同的工具,为发展学生对技术的认识,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课时安排 走近科学1~4课4~5课时 探访大自然1~3课3~4课时 认识天气1~2课2课时 常见的材料1~3课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课题1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通过滚小球得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3、感受科学得本质、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科学就是什么? 2.感受科学得本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您知道这些就是什么人不? 师: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了解科学就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得瞧法。 (2)瞧第2 页上面得插图,边瞧边说,把自己对科学得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学生瞧课本第2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您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她们就是研究什么得?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2)交流怎么实验、 (3)交流怎么记录,做活动手册第1页。 (4)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科学本质 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得问题答案。 (1)您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您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得? 三、总结本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2 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干什么,认识到工程师得工作与科学家得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得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得关系。 3.设计、制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工程就是什么。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得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得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

师:请您汇报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3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1、参观科学教室,并比较科学教室与她们平时上课得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动手做得过程中体验到科学课规则得重要性、 意识到遵守科学课得规则。 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学课得规则、 2。培养遵守科学课规则得习惯。 教学准备:实验室守则、上课常规、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参观实验室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 生:熟读规则小诗、 集体整队动作快, 列队做到快静齐, 参观途中不说话, 带好眼睛与耳朵。 二、学习新课 1.参观科学教室。 (1)讨论: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2)交流、 学生瞧课本P5插图,思考交流。 2。实验:比较水 (1)思考:怎么比较水得多少? (2)交流、 (3)实验 3.回想:在刚才得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思考-—交流——判断——完成科学活动手册—-制定科学课得规则。(填写活动手册第3页) 三、总结本课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教案-第1、2课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果刀、西瓜一个。 分组材料:橘子(自带或提前准备)。 三、教学重点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难点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出示西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西瓜,老师 带来西瓜可不只是给你们吃的哦。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观察这 个西瓜,了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西瓜。 2.板书“观察西瓜”。 二、活动一观察西瓜 1.“这个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用眼睛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西瓜的很多特点。这个西瓜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还可以什么方法呢? 2.指导学生观察西瓜 分别让学生上讲台来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活动,整体看形状、颜色、花纹等,用手摸一摸表面,轻敲时听声音;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闻气味、尝味道,描述西瓜的样子,为将来买西瓜时挑选好瓜积累感性经验。) 3.指南车教你挑选西瓜小密招:(课件出示图片) 一看瓜皮: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 二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 三看瓜脐:瓜脐越小越好,相反的,瓜脐越大皮越厚,越难吃。 四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 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 六掂一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 课间休息或课间游戏 4.小结:我们刚才观察西瓜时用到了哪些器官?眼、耳、鼻、舌、手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 5.小组讨论: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 6.小结各感官的作用(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完美版)

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7 课题新学期的话第1课时总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性。并懂得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中需准备的、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及早准备。 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重点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难点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入学教育 1、让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 2、重新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3、总结上期考评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发新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自备的材料 用具。 四、进行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选定课代表及组长,并明确其工作职责,根据班上 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一般为4-6人一组。 板书:后记:

第一单元溶解 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 28 课题1、它溶解了吗?第1课时总2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STSE 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 活的自主意识。 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把看 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 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 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 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 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 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 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 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 师相机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三、活动 2 :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 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 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始业课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 【教学重点】 通过小朋友们做实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为之努力。【教学难点】 常规养成。 【教学准备】 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 【教学过程】 一、 简单介绍评价表 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 二、教师自我介绍 三、 讲小故事 1.讲身边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 2.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 四、了解学什么 1.植物(展示很多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实验(如,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等等)。 3.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金鸡独立”或其他。

课 题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学生准备: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教学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 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上好科学课》说课稿

科学《上好科学课》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上好科学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 进科学》的第3课。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课的焦点则集中在学生如何上好科学课。本课的教学基本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分为“熟悉科学教室”、“比较水的多少”、“制定课堂规则”三个板块,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慢慢地、细致地、一步步地引领孩子 深入到课堂中。 二、说学情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科学是一门新的学习课程,科学教室是一个新的学习场所,学生有必要对它进行大致的了解。科学课上实验多、讨论多、交流多,这些活动要想正常展开,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果学生没有规则意识,课堂就容易散乱、低效、出问题。为此,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参观科学教室,比较科学教室和其它教室的不同,关注它的独特之处,明白将要做哪些活动,比如研究动物植物、做实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等等。第二个活动,小组合作做一个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让学生采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比较。重点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他们的言行举止对课堂纪律实验效果等等有什么影响。第三个

活动是承接第二个活动来的,通过交流刚才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体会到遵守规则对上好科学课很重要,一起来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区别。 2.通过比较水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3.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这些规则。 教学难点 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新湘教版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教案

湘教版(新)小学二年级下科学 教案 第一单元推力与拉力 第一课推拉游戏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感受推力与拉力的作用效果。 2. 科学探究通过“推手”、“拔河”游戏,观察、体验推力、拉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更多推、拉活动的感受与体验,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归纳出推力与拉力的相同与不同。 3. 科学态度、STSE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建立力与改造自然之 间的关联。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拔河用的小木棍、弹簧、纸箱子及相关课件。学生准备: 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推一推,拉一拉,你推我拉做游戏,玩玩小弹簧,捏捏橡皮泥,变化之中寻道理。 (二)新课学习 1. “推手”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两个小朋友为一组,各伸出一只手,两掌相对并接触在一起。

宣布开始后,两人手掌都向对方用力推手,看谁最先被推动。游戏中脚后移动者为胜。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游戏并归位。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我推它,它也在推我!我们感受到的这种力叫推力。 2. “拔河”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同时分别握住同一根小棍的两端。宣布开始后,两人开始用力向自己这边拉。游戏中小棍后离开手或脚后移动者为胜。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又有什么感受? (4)小结:我拉它,它也在拉我!这种力叫拉力。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3. 感受生活中的拉力和推力。 (1)拿出一根弹簧,两手用力向外拉开,感受拉力。 (2)准备一个纸箱子,用力使纸箱子移动,感受推力。 (3)交流: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了推和拉? 4. 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 (1)课件展示教材P3 四幅图。(帆船在海上前进、动物拉雪橇等)并逐一分析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推力还是拉力。 (2)练习:课件展示活动手册练习题图片。判断推力和拉力。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力与形变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 科学探究通过对球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橡皮泥的挤压、拉伸,比较施力前后橡皮泥形状的变化,发现力有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的作用效果;通过对弹簧、海绵等更多材料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通过对橡皮泥和弹簧等材

《上好科学课》优秀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3.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 1. 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区别。 2. 通过比较水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3. 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教学重点】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这些规则。 【教学难点】 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装有红、蓝色水的瓶子各1个,同种瓶子1个,量筒或量杯1个,抹布1个【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参观科学室 1. 现在知道我们上的课叫(科学课),我们在哪上科学课了?(科学室)(出示科学室图片或观察科学)那你说说它与我们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1)桌子:(大桌子)大桌子可以做什么?(做实验、放东西…)大家一起来做实验。(2)科学器材。 (3)科学家的照片。 (4)一起商量怎么做。 (5)水池。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器材。 [设计意图]上好科学课应从熟悉科学室的环境开始,不同的布置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规则,让学生熟悉科学室,也是在熟悉不同的课堂规则。 二、实验:比较水的多少 1.(出示瓶子)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给水染了色。老师的问题是:这两杯水哪杯水比较多?你猜猜看?为什么这么想? 2. 那究竟谁多谁少,怎么办?(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再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二:再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瓶子进行比较;

可以用量杯?用量杯怎么办?你的意思是要几个?可是老师只有一个,怎么办? 方法三:找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3. 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做实验)那各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有效讨论)(板书:做实验[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 4. 那说一说你们组用什么方法?学生汇报。(协调好各组的实验方法) 5. 大家都信心满满地说自己会做实验,那你们知道你们需要哪些材料吗? 6. 当我们设计好方案的时候,我们就要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7. 我们全部用了三种方法比较两杯里的水,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刚才为什么非要倒进相同的杯子中?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8. 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来看看。(出示行为统计表)你实事求是的来评价一下,会评价吗? 9.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比较水的多少,在看似简单的背后却蕴含着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知识与规则,一个简单的活动其实涉及到了科学的全过程,在实验室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活动的全过程。 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1. 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在做的地方打“√”,不对的地方打“×”。(及时引导小组建立好的行为) 2. 学生汇报。(对于不好的行为应该怎么办)(看看班级中有哪些好与不好的行为) 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材料轻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 不好的行为:声音吵杂,不听指挥,互相争抢器材,搞得桌上到处是水、没有人人参与…… 2. 如果老师让你再做一次实验,你会做实验了吗?你会上科学课了吗?那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规则,你觉得要制定哪些规则?(学生交流) 3. 将学生在明辨是非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记录下来,一一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还可以补充哪些? 4. 将所有的规则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并提醒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意遵守这些规则。(板书:守规则[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 5. 其实当我们守规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做实验,才能更好地上好科学课。(板书课题:上好科学课[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 [设计意图]规则的制定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引领学生遵守这些规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要有意无意中强调规则,从而为他们的科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是多样的。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第2课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手放在正在发声的锣上面,锣停止振动,声音就会终止。 第3课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4课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声音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就会听不到声音。 声音传播的应用:(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了听诊器 第5五课噪声控制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级”,单位:分贝。 噪声的危害: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 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方面控制噪声 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的方法:①戒挖掏耳道,以防发炎;②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③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④远离噪声。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 第1课我们的消化 1.人类对人体研究历史 从公元前500年开始,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用“解剖(pōu)的方法”来研究人体。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3课 上好科学课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学习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课堂展示:提示从课桌大小、水电、器材等方面展示。 4.特别提示:未经老师允许一定不能随便碰触电源 未经老师允许一定不能随便拿和抢玻璃等试验器材 试管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以防烫伤操作者。 烧杯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士均匀,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二.做比较水的多少试验 1.出示五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盛有不同量的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比较水的多少? 2.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3.提出问题并展示实验物品: 这一高一矮的两瓶水,哪一瓶的水多?哪一瓶水少呢? 4.准备想办法,量一量 准备的用品有:与盛水的一样的两个4.严格听取老师的嘱咐的事 项 图文结合,记忆注意的事项 以备今后实验课使用。 1.做一做,比一比,那个杯子 水最多,那个杯子水最少。 记录好自己观察对比的结 果。 2.按照水的多少我们给它们 排序是: (4)>(2)>(1)>(5) >(3) 思考:因为这五个水杯是完 全一样的,杯里面水的多少 只需要看水位的高低就能判 断 3.想一想,能不能判断出哪一 瓶的水多? 4.想一想:有几种对比的方 法?做一做 自主能动性 利用简单的同事 物对比逐步引入 比较复杂的事物 对比中,由易到 难符合小学生的 认知特点 想让学生想一 想,做亲子动手 做一做,让学生 获得真实的感性 材料 利用小组合作,

瓶子,量筒 5.展示交流——对比不同杯内水的多少的方法 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实验器材,不可以喧哗,抢夺等 6.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问题: 有没有人争抢实验器材? 小组里的声音是实验室里最大的吗? 有没有将桌上搞得到处都是水?实验结束后有没有整理好器材? 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1.说一说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好的和不好的做法 2.引导学生总结科学课上的规则5.展示自己的方法: (1)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 瓶子,比较两个高瓶子里的 水的多少 (2)将高瓶子里的水倒入矮 瓶子,比较两个矮瓶子里的 水的多少 (3)将两个瓶子里的分别倒 入量筒中,记录刻度,比较 多少 6.说一说,及时总结 1.说一说 2.说一说,读一读 (1)交流时要轻声。 (2)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 (3)取放器材注意安全。 (4)实验后要收拾桌子。 (5)未经老师许可不要尝 试。 发挥学生的能动 性 及时总结出现的 问题,让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说中学,说中完 善学习的内容 当堂检测 1.请列举出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的 区别? 2.请列举出科学教室的上课的规则 有哪些?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参观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教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第一单元水 科目科学年级一班级70 时间.3.13 课题1、认识水第 1 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物理性质,认识到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初步认识水占据空间。 4、在活动中能够细心观察;能够合作互助;能用证据说明问题。 重点观察水、辨别水,认识水的基本性质。 难点水无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 1号材料袋 演示材料: 1个透明塑料桶、石头、小石头、细沙、水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水 1、老师口渴了,带了一杯纯净水。水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水、认识水。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杯水呢?(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3、教师指导: ●用眼睛看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色、透明的) ●“闻”有种科学的闻的方法——扇闻法。大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闻一闻,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气味) ●“尝”,对于不明的物质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尝,今天我准备的是纯净水,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尝也有方法,我们用吸管蘸取一点放舌头上尝尝。大家用尝的观察方法又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味道) 4、小结过渡:我们通过看、闻、尝,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的)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形状,西瓜是球形,粉笔盒是方形……,那水有形状吗?我们把水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

5、在这几个容器里,水是什么形状?你还能制造不同形状的水吗?如何制造呢?(气球装水,可以变各种形状,材料袋里配有气球,可课后试试) 6、完成活动手册第一课涂色题。把水放入以下几个容器,水是什么形状的?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水的形状。 7、想一想: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8、看板书,总结水的特点。 9、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板书液体)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液体还有哪些? 二、活动一:辨水识水 活动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水的基本特征啦,让我们利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吧。 1、提出任务: (牛奶、醋、水、食用油、盐水) 师:每个小组桌上有五杯物质,分别标明了1、2、3、4、5号,其中就有纯净水,我们试着找找纯净水。大家在找的过程中觉得可能是纯净水的放桌面,觉得肯定不是纯净水的交上来。 2、分组活动:

(完整)湘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以“作用与变化、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内容为重点,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推力与拉力”“ 植物的生 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5 个主题单元, 13课。 选择儿童常见的橡皮泥、皮球、磁铁、折扇、人、动植物、四季等为探究对象,布设了28个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观察的 基础上,展开比较、小制作、小实验、照顾植物、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来认识推力、拉力、弹力磁力;通过探索阳光、水、冷热(气温)等因素对植物生长、人和动物活动的影响,发现植物生 长需要什么、春夏秋冬的特征和四季变化的影响;通过认识人工世界的物品特征、结构和功能,渗透技术思想,引导学生主动追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 (或作用条件),渗透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第一单元“ 推力与拉力”:教材按“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编排推、拉及其相互作用的认知顺序,从“ 推拉游戏”入手,让学生直接体验推力、拉力作用,引领学生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 认识常见的推力与拉力”;再让学生经历制作橡皮泥玩具和挤压、拉伸弹簧、皮球、皮筋等体验活动,引导学 生发现并归纳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作用效果,渗透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二单元“ 植物的生长”,按功能和认知层次布设“ 植物角” “ 植物在生长”和“ 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三课。第一课先让学生建植物角,观察、辨认植物,制订照顾植物的计划,旨在为本单元的后续活动提供多样本探究对象,为下一课设计实验和制订观察计划奠定基础;第二课引导学生边照顾植物边观察、测量并记录植物生长的信息,旨在为下课归因分析提供证据,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记录等技能;第三课旨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二课的观测记录,寻找植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分享交流照顾植物的经验,归纳得出植物生长需要 水和阳光。

一年级上册科学《上好科学课》教案

3、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 2.通过比较水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3.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遵守规则。教学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教具、学具准备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活动一:参观科学教室,比较与普通教室的不同 师:小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科学实验室,老师先带大家参观一下。教师引导并介绍实验室 师:实验室和我们平时的那个教室有一些不同之处呢?哪个小朋友是火眼金睛,先来说一说你发现的不同之处吧!(比较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科学教室,关注以下这些方面:课桌椅的摆放、橱窗里的物品、墙壁板报的布置以及通水通电情况。)尝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布置,期望学生能将实验室的环境布置与他们的科学学习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三、活动二: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室我们需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这两瓶水,到底是哪个多一点呢?(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高一矮两个瓶子,且两个瓶子里饮料瓶、水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色素给水染色。) 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预想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器材 实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如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有没有互相合作,有

没有人争抢实验器材,小组里的声音是实验室的量不是太大,有没有将桌上搞得到处都是水,实验过后有没有收筒、量杯可拾好器材等。(注意事项:比较出水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看在活动中比较水的多有没有规则意识。)师:同学们,其实不仅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是不一样的,科学课与其他课程也有许多不同,科学课上我们会面对各种材料进行观察或是实验操作。当面对实物材料时,有的小朋友会不自觉地处于兴奋之中,他们好奇心非常强烈,总是想触摸这些材料,或者提前去操作,比较前可先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怎么去比,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的多少的器了,想想如果我们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 学生填写活动手册,分辨图片上的这些同学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应该怎样做。 小结实验,可是这容易造成科学课堂的无序与干扰,所以同学们我们应该一起来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活动手册上的这张图。 四、活动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请同学们想一想图上哪些同学做的对,哪些同学做得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科学学习活动中,老师希望大家都能自觉主动地去遵守今天我们一起制定下来的规则。 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制定出一份有班级特色的上好科学课的规则。 【板书设计】 上好科学课 遵守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