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二小“阳光少年”自编校园健美操图解组合三

火星二小“阳光少年”自编校园健美操图解组合三

火星二小“阳光少年”自编校园健美操图解组合三

体育课笔试答案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 [日期:2011-05-20]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健康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2.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 运动性昏厥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叫运动性昏厥。 4. 运动处方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 5.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世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 二、填空题(30分):每个空格1分 1.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 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2.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个性化原 则,动态性原则,体制的基础性,安全和有效性原则。 3.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为了保持有价值的负荷量而不间断地在连续进行运动的 方法叫连续锻炼法。 4. 处置运动中挫伤的“RICE”步骤是指:Rest(休息)、I ce(冷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和Elev ation(抬高肢体)。 5. 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层面的健康。 6. 我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

Vol.28No.4 Ap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下) 2012年4月1 研究目的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它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必修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武术课考核的科学性,对武术在高校的传播、推广和武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武术公共课的考核现状找寻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对武术课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考核,可以为进行武术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促进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的书籍、论文、报刊以及对中国 期刊网数据库等的检索,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加以整理,从中获取重要的理论依据.2.2 访谈法 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家进行走访,对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问 题向他们进行咨询,同时对工作在高校一线的武术教师进行访谈.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现场发现发场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发放专家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份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为94.5%,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0.8%.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5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合理建议.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从事武术教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 在对从事武术教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 王 莹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普通高校公共武术课的教师队伍、教师与学生对现行考核模式的满意度、对考核模式需要完善内容情况、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考核评价作用的认识情况、对当前考核评价主体及现行考核评价结果的呈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找寻高校公共武术课考核过程存在的问题,为进行武术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促进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武术课;考核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100-04 性别年龄(岁)教龄(年) 男女20-3030-3535-4040-4545-5050以上1-55-1011-2021-3030以上12 8 4 13 3 00 5 11 4 表1 教师的性别与教龄 教师职称 教师学历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 03 12 5 17 2 1 表2 教师的职称与学历 100--

大众健美操一级教案(1)

大众健美操一级教案(1) 教学1、学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一 内容 2、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健美操基本步伐,并能在音乐伴奏下完成; 教学 2、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健美操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一; 目标 3、通过健美操学习,培养学生对健身运动的热爱;通过专项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 质得到加强和提高。 重点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一 难点动作的协调 练习密度部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分时次 准一、课堂常规 2分织队形:全班四列横队集合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钟 人数; 2、师生问好,课堂点名; 备 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目标和要求; 4、教师检查着装,安排见习 生活动。 部 要求: 分 1、学生背风、背光、被干扰; 2、教师精神饱满,口令清晰; 3、学生服装整洁,利于运动; ? 4、见习生随堂见习。 7

分二、准备活动 5分组织队形:全班四列散点横队钟 1、活动手腕、脚踝和膝关节钟 , 2、热身操 3、拉伸韧带 要求: 1、教师口令指挥; 2、师生共做; 3、跟上节奏,动作到位。 练习密度部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分时次 一、复习健美操基本步伐 10 组织队形:四列散点横队 分 钟 基教师教法: 1、教师用语言和手势提示法让学生回忆基本步伐动作; 本 2、检查学生课后练习情况; 3、教师点评,并选择几位跳得好的同学出列表演; 4、教师分解讲解动作,尤其是学生练习情况偏差的动作,并带领学生巩固各个动作组合; 5、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完整复习; 部要求: 1、教师讲解精炼; 2、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示范、讲解角度; 3、教师纠正及时,从完整性着手,在提高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分学生学法: 1、学生集体进行练习; 2、分组练习后进行集体练习; 3、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教师点评; ? 4、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完整性练习。 30 要求: 分 1、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做到不懂就学,钟不会就问; , 2、动作节奏与音乐配合要恰当; 3、要在提高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动作质量与动作规格; 4、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公共体育课参考答案

第一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体育运动,已达到满意的锻炼效果 答:1、确定体育锻炼目标 2、选择体育锻炼内容 3、知道体育锻炼计划 4、遵循体育锻炼原则 第二题:简答运动疾病,结合自己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有过的运动疾病情况,分析器原因和处理办法 答:运动疾病: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体内某些机能紊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一般出现在竞技运动中较多,健身运动中出现的很少。常见的 的运动性疾病有:过度训练、过度紧张、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运动 性低血糖、运动性晕厥、中暑等。 (一)过度训练原因:(1)训练安排不当(2)带病参加训练和比赛(3)比赛过多, 休息不足(4)生活规律遭到破坏 处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处理重点是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安排 或改变训练方法,以及进行对症治疗。 (二)过度紧张原因:过度紧张多发生在训练水平较差、生理机能状况不良,缺乏锻 炼、比赛经验不足,因故长期中断训练或患病的运动员中。 处理:病情较轻者,要保持安静平卧位,注意保暖,并予以必要的对症处理。 症状较重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措施直至送医院。 (三)运动中腹痛:原因(1)因肝脾血郁肿胀而使腹膜上的神经受牵扯而疼痛。 (2)运动中胃肠道缺血、缺氧,造成胃肠道痉挛或蠕动功能 紊乱引起腹痛或绞痛。 (3)因呼吸肌痉挛而产生与呼吸节奏有关的腹痛 (4)原腹腔脏器有病变。运动时诱发了疾患或病变部位产 生病痛 处理:若运动中出现腹痛,则适当减慢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做几次深呼吸。如上述措 施不起作用,则应停止运动,口服解痛药,按摩或请医生处理。 (四)肌肉痉挛原因:由于平时运动基础差,突然加大了运动量而造成局部肌肉失血, 或长时间进行单调的重复动作,以及练习中,大量排汗导致体内 水、盐代谢失调。天气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等也会造成肌肉痉 挛。 处理:牵引痉挛的肌肉是常见缓解方法。例如,小腿腓肠痉挛时,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缓解用力将足部背伸,或点按承山穴。游泳时发生痉挛,不要惊 慌,要先深吸一口气,再做动作。 (五)运动性低血糖原因: 在饥饿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时间过长。 处理: 轻者平卧休息,口服温热糖水或少量含糖流质饮食,症状短时间便可消除。症状较重或出现昏迷者,应迅速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点掐人中、涌泉、合谷等 穴,配合按摩,并迅速请医生前来处理。 (六)运动性晕厥原因:精神过分激动、长时间下蹲后突然站起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 晕厥。如果跑后立即停止不动,容易造成回心血流量和心输出 量的减少,使脑部供血不足,就可引起晕厥,也称作“重力性休 克”。 处理:当晕厥症状出现后,应减轻或停止运动,进行慢走、蹲下或平卧休息,症状就可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 学模式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1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

“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构成。我们考察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可否适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核心就是考核其能否实现现代体育的功能,即学生全面身心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符合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 2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衔接 2.1 俱乐部制学习的递进性,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大众一级健美操教案全套

健美操教案1

准备部分1.慢跑一圈 2准备活动 健美操的组合动作与拉 伸 头部 肩部 腰腹 膝关节 前压腿 仆步压腿 弓步压腿 弹动 一.组织形式 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通过 对动作的简讲,领做,口令提 示,身体语言的提示等教法充 分让学生活动开身体各部位。 要求: 1学生认真做作,认真听老 师的讲解提示 2.注意力集中,认真听音乐 3.动作幅度要求由小到大, 积极认真参与 4.教师示范准确,动作和音 乐节奏一致 易犯错误: 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动作幅度 小 纠正措施: 给予身体语言的提示,手势的 提示,口令的提示 15min

基本部分一.健美操基本手型 1.拳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 扣在食指、中指的第二节指 骨上。 2.开掌 五指充分张开,五指 平行。 3.并掌 五指并拢伸直,大拇 指与食指平行,特别区别武 术里的掌。 4.花掌 五指充分张开,小拇 指与手掌垂直竖立。 二.健美操基本步伐(大众 一级) 1.并步 2.交叉步 3.后背腿 4.一字步 5.小马跳 6.V字步 7.跑跳步 8.开合跳 三.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 (1)第一个组合(八个8拍) 1*8拍原地踏步(右脚开始) 组织形式: 教师通过口令整队,让学生由四 列横队边两列横队 (图一) 重点: 基本步伐的时候,躯干和头颈向 上顶直,似乎有一种向上拔的感 觉(健美操对姿态的基本要求), 这对表现良好体态、精神风貌很 重要。 难点: 开合落地瞬间落地时的缓冲,多 用脚踝(脚前掌)发力,而非膝 关节和髋关节(脚尖方向和膝关 节屈伸方向一致,向外45度左 右)。落地时动作外观是膝髋微 屈,脚下有弹性,重心起伏有控 制。 教法: 1.直观法:完整示范 2.讲解:分解讲解,先讲脚上 动作,再讲手上动作,手脚 配合的完整讲解 3.练习法:在老师的口令提示 60min 2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年级动作分解完整版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年 级动作分解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级动作分解 组合一 预备姿势?站立? 一?1-4?:下肢步伐:右脚开始向侧迈步后屈腿2次,呈L型,2时右转90度4 step curl?;上肢动作:1-2右臂摆至侧上举,左臂摆至胸前平屈,3-4同1-2,但方向相反。 5-8:下肢步伐:向左后迈步后屈腿2次,6时转体180度2 step curl;上肢动作:双手叉腰 二1-2:下肢步伐:1/2V字步 1/2 V step;上肢动作:1右臂侧上举,2左臂侧上举。 3-8?:下肢步伐:向后6拍漫步,8左转90度 baby mambo bwd?;上肢动作:随脚的动作自然前后摆动 三1-8?:下肢步伐:右脚开始交叉步2次,左转90度呈L型 2 grapevine;上肢动作:1双臂前举,2胸前平屈,3同1,4击掌,5-8同1-4。 四?1-4?:下肢步伐:右脚并步跳, 1/2后漫步cha cha 1/2 mambo bwd;上肢动作:1/2双臂侧上举,3-4右臂摆至体后,左臂摆至体前。 5-8?:下肢步伐:左转90度左脚开始小马跳2次 2pony;上肢动作:5-6右臂上举,7-8左臂上举。 第五至八个八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组合二 一?1-4?:下肢步伐:右脚向右前上步吸腿2次 step two knee;上肢动作:双臂自然摆动 5-6?:下肢步伐:交换步 ball change;上肢动作:双臂随下肢动作自然摆动 7-8?:下肢步伐:右脚向右前上步吸腿 step knee;上肢动作:双臂自然摆动

体育理论课答案

公共体育理论作业题答案 一、概念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健康的新概念 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要道德健康,同时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 2.亚健康 亚健康也称第三状态,现代医学根据人的健康状况,把健康人称为“第一种人”,把患病者称为“第二种人”,把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人称为“第三种人”,又称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功能失调,会造成精神紧张综合征、疲劳综合征和疼痛综合征等。 3.平衡膳食 答:所谓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有的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平衡膳食由多种食物构成,它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 4.行为 答: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 5.运动处方 答:运动处方是指医师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现代健康生活的理念? 答: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现代人的健康危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⑴环境破坏和污染 ⑵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 ⑶运动不足和运动过量 ⑷紧张和压力 3.促进和危害大学生健康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答: ⑴吸烟 ⑵酗酒 ⑶吸毒 ⑷不良性行为 ⑸网络成瘾 ⑹不良的饮食习惯: ①无节制的饮食 ②盲目节食 ③偏食 ④不卫生的“共餐” 4.适量运动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 ⑴适量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①对运动系统的影响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③对呼吸系统的影响④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⑥对胃肠机能的影响 ⑦对身体成分的影响⑧防治疾病⑨延缓衰老 ⑵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机能的影响 ①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③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④有助于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防治 5.健身跑的锻炼方法? 答: ⑴间歇跑健身法⑵重复跑健身法⑶慢速跑健身法 ⑷定时跑健身法⑸变速跑健身法⑹倒退跑健身法 ⑺沙滩赤足慢跑健身法 6.简述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 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的结构特点设计的:从塔尖到塔底依次㈠油25-30克、盐6克㈡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㈢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㈣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㈤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

健美操三级教案

第三套大众三级健美操教案 教 材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本课目标1、学习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级组合一 2、加强基本功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吃苦耐劳的精神 顺序 与时间课的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开始 部分 25分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内容 3.检查出缺席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形式: ⊕⊕⊕⊕⊕⊕⊕⊕⊕⊕ ●⊕⊕⊕⊕⊕⊕⊕⊕⊕⊕ ★ 要求:快、静、齐 准备活动 1、热身操 2、拉伸韧带、活动关节 3、踢腿、摆腿 方法: (1)讲解示范 (2)语言提示 (3)观察法 1.健美操常见基本步伐及组合 练习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要求: 动作幅度由小到大,注意充分活 动身体各关节,避免受伤。 基本部分 50分1动作说明: 1*8 1-4右脚开始向侧迈步后屈腿 2次呈L型,1-2右碧摆至侧 上举,左臂摆至胸前平屈3-4 同1-2但方向相反。 5-8向左后迈步后屈腿2次,6 时右转体180度;双手叉腰。 2*8 1-2 1/2V字步;1右臂侧上举, 2左臂侧上举 3-8向后6拍漫步,8右转90 度;手臂随脚的动作自然前后 摆动。 3*8 1-8右脚开始交叉步2次,左 转90度呈L型;1双臂前举, 2胸前平屈,3同1,4击掌, 5-8同1-4 。 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重点:准确掌握基本步 伐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动作方 向的同时,熟练记忆动作 1、讲解技术要领、方法、 重点和难点 2、教师完整动作示范 3、上、下肢分解讲解示范 并练习 4、完整练习,纠正错误 5、师生间交流 组织: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O 1、认真听教师讲解 2、统二学习动作 3、分组练习 4、互相纠正动作 5、与教师、同学交流 要求: 1、听从指挥 2、认真听讲,熟记动作要领 3、互相观察,促进提高

高校公共体育课试讲教案

体育(公共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正面扣球技术)教案类型:自主制作 姓名:赵宗俊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6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扣球技术分类:扣球技术可分为正面扣球、扣快球、单脚起跳扣球、自我掩护扣球、后排扣球等。 正面扣球:它是扣球中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由于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并且挥臂动作灵活,能根据对方情况,随时改变扣球路线和力量,便于控制球落点,因而进攻效果好。在比赛中应用较多的为正面扣球技术。 单脚起跳扣球:单脚起跳扣球是指助跑后第二只脚不再踏地面直接向上摆动帮助起跳的一种扣球起跳方法。由于单脚起跳下蹲较浅,又无明显的制动过程,故比双脚起跳速度更快,而且还能在空中移动,网上控制面积更大,具有很大的突然性,有时在来不及用双脚起跳扣球时也采用单脚起跳的方法。一般多用于扣快攻球。 后排扣球:后排扣球是从进攻线(3米线)后起跳,冲至进攻线前上空扣球的技术。 扣快球: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的同时起跳,把二传传来的球以前臂手腕快速挥甩将球击入对方场区的扣球方法。快球的特点是速度快、时间短、突然性强、牵制性大,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争取主动,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常用的快球有:近体快球、半快球、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调整快球。 自我掩护扣球:自我掩护扣球是指用扣各种快球的假动作,掩护自己实扣的半高球进攻,都叫自我掩护扣球。自我掩护扣球可分为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

大众一级健美操教案

体育学院试教教案 专业体育教育 班级 2013级1A班 姓名郭英 学号 20130841139 指导教师颜春秀

2016年3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结合公共体育的特点及该专业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健美操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增强自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表现出学生不同的气质美,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健美操》教材第十章和《第三套大众锻炼标准》成人一级操视频和图解的内容。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项目,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本节课学习第四个组合动作。第四个组合动作难度适中,音乐节奏较慢。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可以增强大学生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提高协调能力,培养乐感。 三、学情分析: 本班授课对象是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学生。个别学生参加过学校健美操比赛,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的协调能力较好,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创编中来,让他们多学多练,充分的表现自己。通过引导、体验、交流、评价等教学过程,变“学会”为“会学”,最后“会创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次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还可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可以使学生享受创编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陶冶美的情操。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术目标:通过《第三套大众锻炼标准》成人一级操第四个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该组合动作的特点,基本掌握该组合动作和节拍。 2.能力目标:《第三套大众锻炼标准》成人一级操第四个组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身体姿态。 3.情感目标:通过《第三套大众锻炼标准》成人一级操第四个组合的学习和创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培养学生互助互学,互相竞争

体育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体育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体育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1×20) 1、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6、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8、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

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简答题 第一题、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5、社会适应 第二题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 第三题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体育课进行重大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第四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三、问答题

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oc

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及对 策的研究- “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普通高校;现状;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建议,即: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和贯彻新的教学目标;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提高实践课教学中理论含量;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以期能为高校体育公共课的改革提供建议和帮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高校体育教学受全球化大趋势以及中国体育格局调整的影响,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时期催生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中已达成共识。然而普通高校体育公共课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从新的观念提出发展与创新的思路,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l、关于“体育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的理解 体育课程的含义不仅包括运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运用体育手段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及精神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培养与发展,既包活体育课、眼保健操、课间操,还包括学校体育竞赛和现代竞技运动、社会体育等。另外,体育课程还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它根据学校体育的目

标,规定了一定层次及类型的应教、应学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的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不仅和体育院系的专业课程有区别,而且和高校教育中的其他文化类课程有区别。体育院系的专业课程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存在的。它是科学性与人文性兼备的综合学科,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虽然它也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门技艺类学科。所以说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与“情意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 公共体育必修课是由国家教育部规定,各个教学单位必须要开设的体育课程。但是各个高校开设的方式却有很大区别,出现了多种类型,比如: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调查表明,只有8.9%的大学生喜欢普通体育课,而喜欢选项体育课的却占到32.1%,所以在普通高校中,学生更加喜欢的是选项体育课。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与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还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另外,体育课程结构还是比较单一的、形式不够灵活,与新《纲要》提出的“课内外一体化”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 2.2体育实践课内容相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各高校对体育课程内容都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增加的幅度还是太小,并且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运动项目还是偏少。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项目普遍集中在

成都大学体育参考答案

姓名学院星期第节课应交人数实交人数 一、简述我校公共体育课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该课程对考勤和考核的要求?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 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3节及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二、为什么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1,减少抽筋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几率; 2,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加大身体个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肌肉拉伤以及关节扭伤; 3,让身体尽快进入运动状态,可以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运动; 三、简述本学期太极拳所学招式名称,并按顺序默写。 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 四、冬季进行长跑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结合自己参加12分钟走跑练习,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1.正确的跑步技术动作。起跑后,两臂弯曲成90度,随着跑的节奏自然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前后摆动幅度不要太大,跑步中大腿后蹬要充分有力,前摆到45度左右,这样可使腹部肌肉处在紧张状态;脚尖要朝向跑进方向,落地要轻柔前伸,动作要放松。 2.脚的着地动作。应采取全脚掌外侧落地然后过度到前掌蹬地的方式。这种方式,腿的后部肌肉比较放松,跑起来省力,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多数人和初学者平时健身。 3.控制腹肌。长跑中腹肌应适度紧张,注意提气,这本身就是对呼吸器官功能的训练,也是对腹肌的锻炼。在跑动中,腹部压力增大。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起,它对保持身体的健美很有效。 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方式和节奏。一般情况下,可两步或三步一呼,两步或三步一吸,注意节奏不能起伏过大。吸气方式上,应尽量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呼吸。 长跑刚开始时,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因此会出现腿沉、胸闷、气喘等现象,特别是经常不锻炼的人感觉会更强,但这是正常的。如果感觉比较难受,应停下来,步行几百米,如感到特别不适,就要停止长跑。 长跑后,应及时进行放松运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跑后放松时,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来逐渐降低身体的负荷,排除堆积在体内的乳酸,从而恢复体力,减轻身体的不适应感。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总结起来,有几个不宜事项: (一)不宜在烟雾多空气质量不好的场所长跑,以免直接吸入灰尘和废气,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二)不宜张口呼吸,长跑时吸气最好用鼻不用口。冬季长跑时,可用舌头抵住上颚,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否则吞咽进冷空气易引起胃肠痉挛,导致运动性腹痛。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作者:戴卫平孙文倩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要本文从高校公共课的目的作用出发,了解高校公共课的现状,指出高校公共课的重要性,为以后开展高校公共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运动项目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素质、运动技能、终身体育习惯、社会意识等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新新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专家学者们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提出了大量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就促使我国的公共体育课从单纯的培养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逐步转向培养健康科学的体育健身习惯、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的方向发展。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现阶段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阶段,正在逐步走出老式的公共体育课套路,向更加人性、合理、充分结合实际的方向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讲述对公共体育课的理解。 一、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目的和作用 当今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时、掌握技能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习专业的运动技能、培养团结协助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社会体育的适应性。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用运动技能。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 (一)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体育专家学者经过大量的改革、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学生课程选择上,一般均以“三自主选择”为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中的重要一步。学生根据自身身心素质选择正确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体育习惯。 (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卷及答案上课讲义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体育运动。 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指标的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50米跑或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二十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4、现代体育的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促进了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至于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体育产业系统。 5、今年我国广州举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 二、是非题 1、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以强化训练为基本手段,既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T) 2、社会体育开展的广泛性和社会化程度,取决于全民体育意识和群众体育组的提 高。(F) 3、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造就骨干,指导普及。(T) 4、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明显地呈现出来:(一)自我意识方面;(二)情感方面;(三)意志方面;(四)性格方面。(F) 5、糖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一克糖完全氧化可以释放4.1千卡的能 量。(T) 6、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唯一组织形式。(F) 7、1000米跑过程中能量代谢完全是有氧代谢。(F) 8、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T) 9、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F) 10、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极量强度是的摄氧和耗氧能力,是心血管功能的最主要评价指 标。(F)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体育课程的概念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以锻炼身体为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还包括以竞争为目的的活动。大学体育就是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1、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局域目标。 ①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 ②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一)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一)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1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 “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构成。我们考察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可否适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核心就是考核其能否实现现代体育的功能,即学生全面身心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符合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 2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衔接 2.1俱乐部制学习的递进性,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对吉林大学2001级来自21省、市300名大学生在中学(初、高中)阶段体育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及对大学阶段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在来自21个省、市的288名学生中,在初中阶段学习体育的19个项目中14项均有接触,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篮球、田径、足球、排球、武术、速滑、乒乓球,而对休闲项目(网球、马术)要求场地条件较高的项目相对较少,反映初中阶段体育课教学的状况;而在高中阶段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项目,仍是休闲类项目较少,同样反映了在高中阶段,简单易学、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展较好。教学形式,每周2次体育课,每次50min,结果表明,中学阶段学生对体育项目虽然接触不同,但对一项或几项都有学习,入大学后,基本具备了专项教学的基础。 (2)对体育课内容、上课形式的评价表明:传统式,即以自然班上课、教学,以技术、能力为考试标准进行考核,同学对其评价最低,赞成率仅占11%;而俱乐部式教学,入学后即按个人兴趣选专业,按专项能力组织不同层次班进行教学,以个人学习为主,教师为辅,上课时间自己选择,依完成规定的锻炼时间、技能、体能评价体育成绩的教学形式,赞成率达61%。 (3)采用传统式教学与中学教学形式没有更大差异,普修课教学内容比较全面,是对中学所学项目的简单重复,学生既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又对一些动作难以掌握,接触运动项目多,如蜻蜒点水,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俱乐部制教学根据个人兴趣、体质及运动水平选择项目分

体育理论课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题 1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增进健康的途径?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 3亚健康状态及原因? 4力量素质的概念?力量素质练习方法及手段? 5 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应在饭后立即进行运动? 6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运动后如何补水? 7运动中抽筋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8 出现肌肉酸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9 什麽是有锻炼?有氧锻炼对心肺功能的价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一份有氧锻炼计? 10结合自己所选的专项谈谈该专项运动的运动特点、锻炼价值以及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建议。(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性建议等等,要求不少于300字) 注:作业可开卷或参阅体育学院网站提供的知识指南,要独立完成,手写无需打印。 1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 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 (9)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 (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增进健康的途径: 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健康的“1234”生活方式: 一个中心:健康; 两个基点:小事糊涂一点,对人大度一点; 三大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 危害:酒能损害口腔,胃,肠黏膜,诱发胰腺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酒对肺也有影响。吸烟能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能引起中风,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癌症,肺病及呼吸疾病,能使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吸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