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林语堂]

(一九三二年春在牛津大学和平会演讲稿)

此篇原为对英人演讲,类多恭维东方文明之语。兹译成中文发表,保身之道即莫善于此,博国人之欢心。又当以此为上策,然一执笔,又有无限感想油然而生。(一)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委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斗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者一变而为宣传者。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二)东方文明、东方艺术、东方哲学,本有极优异之点,故欧洲学者,竟有对中国文化引起浪漫的崇拜,而于中国美术尤甚。普通学者,于玩摩中国书画古玩之余,对于画中人物爱好之诚,或与欧西学者之思恋古代希腊文明同等。余在伦敦参观Eumorphopulus私人收藏的中国瓷器,见一座定窑观音,亦神为之荡。中国之观音与西洋之玛丽亚(圣母),同为一种宗教艺术之中心对象,同为一民族艺术想象力之结晶,然平心而论,观音姿势之妍丽,褶纹之飘逸,态度之安详,神情之娴雅,色泽之可爱,私人认为在西洋最名贵的玛丽亚之上。吾知吾若生为欧人,对中国画中人物,亦必发生思恋。然一返国,则又起异样感触,始知东方美人,固一麻子也,远视固体态苗条,近睹则百孔千疮,此又一回国感想也。(三)中国今日政治经济工业学术,无一不落人后,而举国正如醉如痴,连年战乱,不恤民艰,强邻外侮之际,且不能释然私怨,岂非亡国之征?正因一般民众与官僚,

缺乏彻底改过革命之决心,党国要人,或者正开口浮屠,闭口孔孟,思想不清之国粹家,又从而附和之,正如富家之纨NFDA4 子弟,不思所以发挥光大祖宗企业,徒日数家珍以夸人。吾于此时,复作颂扬东方文明之语,岂非对读者下麻醉剂,为亡国者助声势乎?中国国民,固有优处,弱点亦多。若和平忍耐诸美德,本为东方精神所寄托,然今日环境不同,试问和平忍耐,足以救国乎,抑适足以为亡国之祸根乎?国人若不深省,中夜思过,换和平为抵抗,易忍耐为奋斗,而坐听国粹家之催眠,终必昏聩不省,寿终正寝。愿读者对中国文化之弱点着想,毋徒以东方文明之继述者自负。中国始可有为。

我未开讲之先,要先声明演讲之目的,并非自命为东方文明之教士,希望使牛津学者变为中国文化之信徒。惟有西方教士才有这种胆量,这种雄心。胆量与雄心,固非中国人之特长。必欲执一己之道,使异族同化,于情理上,殊欠通达,依中国观点而论,情理欠通达,即系未受教育。所以鄙人此讲依旧是中国人冷淡的风光本色,绝对没有教士的热诚,既没有野心救诸位的灵魂,也没有战舰大炮将诸位击到天堂去。诸位听完此篇所讲中国文化之精神后,就能明了此冷淡与缺乏热诚之原因。

我认为我们还有更高尚的目的,就是以研究态度,明了中国人心理及传统文化之精要。卡来尔有名言说:“凡伟大之艺术品,初见时必令人不十分舒适。”依卡氏的标准而论,则中国之“伟大”固无疑义。我们所讲某人伟大,即等于说我们对于某人根本不能明了,宛如黑人听教士讲道,越不懂,越赞叹教士之鸿博。中国文化,盲从赞颂者有

之,一味诋毁者有之,事实上却大家看他如一闷葫芦,莫名其妙。因为中国文化数千年之发展,几与西方完全隔绝,无论小大精粗,多与西方背道而驰。所以西人之视中国如哑谜,并不足奇,但是私见以为必欲不懂始称为伟大,则与其使中国被称为伟大,莫如使中国得外方之谅察。

我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中国并不难懂。一方面,我们不能发觉支那崇拜者梦中所见的美满境地,一方面也不至于发觉,如上海洋商所相信中国民族只是土匪流氓,对于他们运输入口的西方文化与沙丁鱼之功德,不知感激涕零。此两种论调,都是起因于没有清楚的认识。实际上,我们要发觉中国民族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中国人民,固有他的伟大,也有他的弱点,丝毫没有邈远玄虚难懂之处。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的理想。中国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凡此种种,与英国民性相同。西塞罗曾说,理论一贯者乃小人之美德。中英民族都是伟大的,理论一贯与否,与之无涉。所以理论一贯之民族早已灭亡,中国却能糊涂过了四千年的历史,英国民族果能保存其著名“糊涂渡过难关”(“Somehow muddle through”)之本领,将来亦有四千年光耀历史无疑。中英民族性之根本相同,容后再讲。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

倘使我们一检查中国民族,可发现以下优劣之点。在劣的方面,

我们可以举出:政治之贪污,社会纪律之缺乏,科学工业之落后,思想与生活方面留存极幼稚野蛮的痕迹,缺乏团体组织团体治事的本领,好敷衍不彻底之根性等。在优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历史的悠久绵长,文化的一统,美术的发达(尤其是诗词、书画、建筑、瓷器),种族上生机之强壮、耐劳、幽默、聪明,对女士之尊敬,热烈的爱好山水及一切自然景物,家庭上之亲谊,及对人生目的比较确切的认识。在中立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守旧性、容忍性、和平主义及实际主义。此四者本来都是健康的特征,但是守旧易致落后,容忍则易于妥协,和平主义或者是起源于体魄上的懒于奋斗,实际主义则凡事缺乏理想,缺乏热诚。统观上述,可见中国民族特征的性格大多属于阴的、静的、消极的,适宜一种和平坚忍的文化,而不适宜于进取外展的文化。此种民性,可以“老成温厚”四字包括起来。

在这些丛杂的民族性及文化特征之下,我们将何以发现此文化之精神,可以贯穿一切,助我们了解此民族性之来源及文化精英所寄托?我想最简便的解释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因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此人文主义的精神。

人文主义(Humanism)含义不少,讲解不一。但是中国的人文主义(鄙人先立此新名词)却有很明确的含义。第一要责,就是对于人生目的与真义有公正的认识。第二,吾人的行为要纯然以此目的为指归。第三,达此目的之方法,在于明理,即所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spirit of human reasonableness),即儒家中庸之道,又可称为“庸见的崇拜”(“religion of commonsense”)。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自信对于人生真义问题已得解决。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真义,不在于死后来世,因此基督教所谓此生所以待毙,中国人不能了解;也不在于涅NFDD3 ,因为这太玄虚;也不在建树勋业,因为这太浮泛;也不在于“为进步而进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生真义这个问题,久为西洋哲学宗教家的悬案,中国人以只求实际的头脑,却解决得十分明畅。其答案就是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及在于五伦的和睦。“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或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村”。这样淡朴的快乐,自中国人看来,不仅是代表含有诗意之片刻心境,乃为人生追求幸福之目标。得达此境,一切泰然。这种人生理想并非如何高尚(参照罗斯福所谓“殚精竭虑的一生”),也不能满足哲学家玄虚的追求,但是却来得十分实在。愚见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因其异常简单,所以非中国人的实事求是的头脑想不出来,而且有时使我们惊诧,这样简单的答案,西洋人何以想不出来。鄙见中国与欧洲不同,即欧人多发明可享乐之事物,却较少有消受享乐的能力,而中国人在单纯的环境中,较有消受享乐之能力与决心。

此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秘诀。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疑实疑虚之功名事业。所以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之精神大相径庭。主静者,其流弊在于颓丧潦倒。然兢兢业业熙熙攘攘者,其病在于常

患失眠。人生究竟几多日,何事果值得失眠乎?诗人所谓“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髯”。伍廷芳使美时,有美人对伍氏叙述某条铁道建成时,由费城到纽约可省下一分钟,言下甚为得意,伍氏淡然问他:“但是此一分钟省下来时,作何用处?”美人瞠目不能答复。伍氏答语最能表示中国人文主义之论点。因为人文主义处处要问明你的目的何在,何所为而然?这样的发问,常会发人深省的。譬如英人每讲户外运动以求身体舒适(Keeping fit),英国有名的滑稽周报《Punch》却要发问“舒适做什么用?”(fit for what?)(原双关语意为“配做什么用?”)依我所知这个问题此刻还没回答,且要得到圆满的回答,也要有待时日。厌世家曾经问过,假使我们都知道所干的事是为什么,世上还有人肯去干事吗?譬如我们好讲妇女解放自由,而从未一问,自由去做甚?中国的老先生坐在炉旁大椅上要不敬地回答,自由去婚嫁。这种人文主义冷静的态度,每易煞人风景,减少女权运动者之热诚。同样的,我们每每提倡普及教育,平民识字,而未曾疑问,所谓教育普及者,是否要替《逐日邮报》及《Beaverbrook》的报纸多制造几个读者?自然这种冷静的态度,易趋于守旧,但是中西文化精神不同之情形,确是如此。

其次,所谓人文主义者,原可与宗教相对而言。人文主义既认定人生目的在于今世的安福,则对于一切不相干问题一概毅然置之不理。宗教之信条也,玄学的推敲,都摈弃不谈,因为视为不足谈。故中国哲学始终限于行为的伦理问题,鬼神之事,若有若无,简直不值得研究,形而上学的哑谜,更是不屑过问。孔子早有未知生焉知死之

名言,诚以生之未能,遑论及死。我此次居留纽约,曾有牛津毕业之一位教师质问我,谓最近天文学说推测,经过几百万年之后太阳渐减,地球上生物必歼灭无遗,如此岂非使我们益发感到灵魂不朽之重要;我告诉他,老实说我个人一点也不着急。如果地球能再存在五十万年,我个人已经十分满足。人类生活若能再生存五十万年,已经尽够我们享用,其余都是形而上学无谓的烦恼。况且一人的灵魂也可以生存五十万年,尚且不肯甘休,未免夜郎自大。所以牛津毕业生之焦虑,实足代表日耳曼族的心性,犹如个人之置五十万年外事物于不顾,亦足代表中国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可以断言,中国人不会做好的基督徒,要做基督徒便应入教友派(Quakers),因为教友派的道理,纯以身体力行为出发点,一切教条虚文,尽行废除,如废洗礼,废教士制等。佛教之渐行中国,结果最大的影响,还是宋儒修身的理学。

人文主义的发端,在于明理。所谓明理,非仅指理论之理,乃情理之理,以情与理相调和。情理二字与理论不同,情理是容忍的、执中的、凭常识的、论实际的,与英文commonsense含义与作用极近。理论是求彻底的、趋极端的、凭专家学识的、尚理想的。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此庸字虽解为“不易”,实则与commonsense 之common原义相同。中庸之道,实则庸人之道,学者专家所失,庸人每得之。执理论者必趋一端,而离实际,庸人则不然,凭直觉以断事之是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片断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而事理之是非已失其固有之面目。惟庸人综观一切而下以评判,虽不中,已去实际不远。

中庸之道既以明理为发端,所以绝对没有玄学色彩,不像西洋基督教把整个道学以一般神话为基础(按《创世记》第一章记始祖亚当吃苹果犯罪,以致人类于万劫不复,故有耶稣钉十字架赎罪之必要。假使亚当当日不吃苹果,人类即不堕落,人类无罪,赎之谓何,耶稣降世,可一切推翻,是全部耶稣教义基础,系于一个苹果之有无。保罗神学之理论基础如此,不亦危乎?)。人文主义的理想在于养成通达事理之人士。凡事以近情近理为目的,故贵中和而恶偏倚,恶执一,恶狡猾,恶极端理论。罗素曾言:“中国人于美术上力求细腻,于生活上力求近情。”(“In art they aim at being exquisite,and in life at being reasonable.”见《论东西文明之比较》一文)在英文,所谓to be reasonable即等于“毋苛求”、“毋迫人太甚”。对人说“你也得近情些”,即说“勿为己甚”。所以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每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恕、容忍,而易趋于妥洽。妥洽就是中庸。尧训舜“允执其中”,孟子曰“汤执中”,《礼记》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白话解释就是这边听听,那边听听,结果打个对折,如此则一切一贯的理论都谈不到。譬如父亲要送儿子入大学,不知牛津好,还是剑桥好,结果送他到伯明翰。所以儿子由伦敦出发,车开出来,不肯东转剑桥,也不肯西转牛津,便只好一直向北坐到伯明翰。那条伯明翰的路,便是中庸之大道。虽然讲学不如牛津与剑桥,却可免伤牛津剑桥双方的好感。明这条中庸主义的作用,就可以明中国历年来政治及一切改革的历史。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评以再思可矣,也正是这个中和的意思,再三思维,便要想入非非。可见中国人,连用脑都不肯过度。

故如西洋作家,每喜立一说,而以此一说解释一切事实。例如亨利第八之娶西班牙加特琳公主,Froude说全出于政治作用,Bishop Creighton偏说全出于色欲的动机。实则依庸人评判,打个对折,两种动机都有,大概较符实际。又如犯人行凶,西方学者,倡遗传论者,则谓都是先天不足;倡环境论者,又谓一切都是后天不足。在我们庸人的眼光,打个对折,岂非简简单单先天后天责任各负一半?中国学者则少有此种极端的论调。如Picasso(毕加索)拿Cézanne(塞尚)一句本来有理的话,说一切物体都是三角形、圆锥形、立方体所拼成,而把这句话推至极端,创造立体画一派,在中国人是万不会有的。因为这样推类至尽,便是欠庸见(commonsense)。

因为中国人主张中庸,所以恶趋极端,因为恶趋极端,所以不信一切机械式的法律制度。凡是制度,都是机械的、不徇私的、不讲情的,一徇私讲情,则不成其为制度。但是这种铁面无私的制度与中国人的脾气,最不相合。所以历史上,法治在中国是失败的。法治学说,中国古已有之,但是总得不到民众的欢迎。商鞅变法,蓄怨寡恩,而卒车裂身殉。秦始皇用李斯学说,造出一种严明的法治,得行于羌夷势力的秦国,军事政制,纪纲整饬,秦以富强,但是到了秦强而有天下,要把这法治制度行于中国百姓,便于二三十年中全盘失败。万里长城,非始皇的法令筑不起来,但是长城虽筑起来,却已种下他亡国的祸苗了。这些都是中国人恶法治、法治在中国失败的明证,因为绳法不能徇情,徇情则无以立法。所以儒家倡尚贤之道,而易以人治,人治则情理并用,恩法兼施,有经有权,凡事可以“通融”、“接洽”、

“讨情”、“敷衍”,虽然远不及西洋的法治制度,但是因为这种人治,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国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所以二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至于今日,这种通融、接洽、讨情、敷衍,还是实行法治的最大障碍。

但是这种人文主义虽然使中国不能演出西方式的法治制度,在另一方面却产出一种比较和平容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之下,个性发展比较自由,而西方文化的硬性发展与武力侵略,比较受中和的道理所抑制。这种文化是和平的,因为理性的发达与好勇斗狠是不相容的。好讲理的人,即不好诉诸武力,凡事趋于妥协,其弊在怯。中国互相纷争时,每以“不讲理”责对方,盖默认凡受教育之人都应讲理。虽然有时请讲理者是因为拳头小之故。英国公学,学生就有决斗的习惯,胜者得意,负者以后只好谦让一点,俨然承认强权即公理,此中国人所最难了解者。即决斗之后,中外亦有不同,西人总是来得干脆,行其素来彻底主义;中国人却不然,因为理性过于发达,打败的军人,不但不枭首示众,反由胜者由国库中支出十万元买头等舱位将败者放洋游历,并给以相当名目,不是调查卫生,便是考察教育,此为欧西各国所必无的事。所以如此者,正因理性发达之军人深知天道好还,世事沧桑,胜者欲留后日合作的地步。败者亦自忍辱负重,预做游历归来亲善携手的打算,若此的事理通达,若此的心气和平,固世界绝无仅有也。所以少知书识字的中国人,认为凡锋芒太露,或对敌方“不留余地”者为欠涵养,谓之不祥。所以凡尔赛条约,依中国士人的眼光看来便是欠涵养。法人今日之所以坐卧不安时做噩梦者,正因定凡

尔赛条约时没有中国人的明理之故。

但是我必须指出,中国人的讲理性,与希腊人之“温和明达”(“sweetness and light”)及西方任何民族不同。中国人之理性,并没有那么神化,只是庸见之崇拜(religion of common sense )而已。自然曾参之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之中庸,立旨大同小异。但是希腊的思想风格与西欧的思想风格极相类似,而中国的思想却与希腊的思想大不相同。希腊人的思想是逻辑的、分析的,中国人的思想是直觉的、组合的。庸见之崇拜,与逻辑理论极不相容,其直觉思想,颇与玄性近似。直觉向来称为女人的专利,是否因为女性短于理论,不得而知。女性直觉是否可靠,也是疑问,不然何以还有多数老年的从前贵妇还在蒙地卡罗赌场上摸摸袋里一二法郎,碰碰造化?但是中国人思想与女性,尚有其他相同之点。女人善谋自存,中国人亦然。女人实际主义,中国人亦然。女人有论人不论事的逻辑,中国人亦然。比方有一位虫鱼学教授,由女人介绍起来,不是虫鱼学教授,却是从前我在纽约时死在印度的哈利逊上校的外甥。同样的中国的推事头脑中的法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制,而是行之于某黄上校或某部郭军长的未决的疑问。所以遇见法律不幸与黄上校冲突时总是法律吃亏。女人见法律与她的夫婿冲突时,也是多半叫法律吃亏。

在欧洲各国中,我认为英国与中国民性最近,如相信庸见,讲求实际等。但是英国人比中国人相信系统制度,兼且在制度上有特殊的成绩,如英国的银行制度、保险制度、邮务制度,甚至香槟跑马的制度。若爱尔兰的大香槟,不用叫中国人去检勘票号(count the

counterfoils),就是奖金都送给他,也检不出来。至于政治社会上,英国人向来的确是以超逸逻辑,凭恃庸见,只求实际著名。相传英人能在空中踏一条虹,安然度过。譬如剜肉医疮式补缀集成的英人杰作——英国的宪法——谁也不敢不佩服,谁都承认它只是捉襟见肘顾前不顾后的补缀工作,但是实际上,它能保障英人的生命自由,并且使英人享受比法国美国较实在的民治。我们既在此地,我也可以顺便提醒诸位,牛津大学是一种不近情理的凑集组合历史演变下来的东西,但是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世界最完善最理想的学府之一。但是在此地,我们已经看出中英民性的不同,因为必有相当的制度组织,这种的伟大创设才能在几百年中继续演化出来。中国却缺乏这种对制度组织的相信。我深信中国人若能从英人学点制度的信仰与组织的能力,而英人若从华人学点及时行乐的决心与赏玩山水的雅趣,两方都可获益不浅。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

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传统文化对调动员工在职场中的积极性、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员工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的态度;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敬业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精华更多的体现在了中国人的性格及对待事物坚韧不屈的精神上,也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主线。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如《尧典》里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功业的颂扬,《无逸》中对成王尽忠尽职的谆谆告诫。《公刘》、《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等。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于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由于农业耕种的需要,中国很早就有天文历算的发明,由此引发人与自然的学说。“天人和谐”精神即所谓“自然”精神,主要来源于道家学派。道家经典《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即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道家学派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摘要】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因为它的古老,更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中国文化经历过高潮、低潮的起伏,并且屡次面临挑战,但是,它却一次次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中绝的古老文化,在当今时代仍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功能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文化之独特个性、文化体系之特殊价值素质,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文化精神”。它隐含在人的心灵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挥着作用,其所具有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只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体的物质形式上。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自古以来,中国的哲人都极力提倡有为、勇于进取,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孟子“舍生而取义”的豪言表现了他坚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这种不畏强暴、不受诱惑、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贵和尚中精神。“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结构、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维,“和合”成宇宙万象。“和合精神”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比如宋明“理学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民族凝聚功能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全面了解这些功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今天的新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这些,都是与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 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还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坚持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观,反对片面求同或乱斗一气;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观念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春秋》大一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作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主流的诸子百家学说,尽管各是其说,有的甚至形同水火,但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却有共识,可谓相反相成。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实际上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是它的折射。不仅如此,“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还成为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这种大一统观念,经过儒法两家从不同思维路向的论证,特别是经过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实践,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社会心理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刚健有为”,《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 “崇德利用”,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论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创意版】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文化精神.docx

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摘要: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每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要学习的必修课之一。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明白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点,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之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但更多地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关键词: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1.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 “中国精神”是勇敢、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善良、热爱、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觉自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自信、自觉、自强、自豪的民族性格,继承、追求、弘扬、创造的一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精神家园。“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可以涵盖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以及自由、平等、博爱;是中华民族现代的勇敢、坚强、正义、敢于担当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一马当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精神”的本质;任劳任怨、勤恳实干、勇敢自信、刻苦认真是“中国精神”的特征,爱憎分明、自觉自愿、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中国精神”的关键。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就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责任、知道自己追求、敢于民族担当的自觉自愿的最伟大精神。中华民族总能焕发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它是中国跨越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精神”的精髓。 2.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国家的灵魂,是凝聚力和生命力。崇高伟大民族精神,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精神的大写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理想、是信仰、是操守、是品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60多年中华民族不断取得进步、发展、成就、荣耀,是亿万人民弘扬和光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精神力量,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传承中国精神的“火炬手”,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就是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这就是“中国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使“中国精神”源远流长。“中国精神”是一部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见证。 二、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意义 1.什么是中国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要做到的应该是了解中国精神,身为国家的一份子就应该一爱国为先,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0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何为中国精神,这不得不要我们深思,国家辛辛苦苦培育我们,而我们却没有以国家为先,因此当代大学生了解何为中国精神是首要的,我们应该在课后之余多看一些国家政治方面的书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好政治思想课。 2.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深处校园的我们怎么去弘扬中国精神呢?或许是我们每个人的疑惑,的确,由于身份的限制,我们并不能像员、运动选手为国家直接奉献,然而,梁启超的少年说中曾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雄于地球,中国雄于地球。中国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却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学历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学历,有较广泛的知识面,我们了解的要比一般人多,所以我们能够更好的传播和弘扬中国精神。再者,身为大学生,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楷模,我们的所作所为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要求自己,在校外帮助他人,不做不文明的事情,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中华民族 专业课件1

中国文化精神与使命

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使命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孙熙国课程内容: 文化是一个大话题也是热话题 简述三件大事: 1、2004 农历甲申年《甲申文化宣言》:世纪之交,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是什么样子 王蒙,许嘉璐,杨振宁,季羡林 官方既没表态拥护,冷处理,个人理解:学者民间官方对中国文化是犹豫的举棋不定 2、2011年1月11日天安门广场东北角,竖起孔子像,整整100天,树立与撤退,对中国文化态度不明朗,纠结的态度,与毛主席遥遥相对,分别代表反文化传统的人和拥护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当西方文化遭遇中国文化会如何 3、2011年年底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炙手可热;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精神 一、文化本质与内涵 1)什么是文化, 人文: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刘向《说苑》,圣人之知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 “化”最早见于金文,化生,变革和造化 朱方圃:化像人一正一倒之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十八大) 中国文化,教化,与西方文化不同 黑格尔,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像一座庞大的庙宇没有神像。 一个人需要精神的家,物质的家 文化是识别码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仁义礼智信 狭义的文化,仅仅指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与西方不同,中国人所讲的文化的内涵,最初只停留在精神生产的层面 2)文化的内容与载体 学界: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程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 文明不等于文化 文明史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文化的本质是思想 思想对象化——器物文明 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 制度文明 器物,行为,制度等文明的载体,他们本身不是文化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论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0公管10080330 朱跃东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它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思想观念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它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具体涵义不尽相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但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在中国哲学中,天有自然实体与精神实体之分,有人格化,神性之天与物质性之天的区别,故对“天人合一”历来存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解释。

《中国文化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派:老子、庄子、孟子重直觉,墨家、名家重观察、分析,《周易大传》等兼顾重直觉和观察分析。 老庄思维方法的精义是主张以一颗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作为万物本根的道。老子把“为学”和“为道”对立起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没有价值,应当“绝学”,“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损”的功夫,也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功夫。有了一个无疵的“玄览”,就能“不窥墉,见天道”,即直觉万物本原的道。老子此说,至庄子更得到发展。庄子主张以“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方法去“见独”、“体道”、“睹道”,认为“无思无虑始知道”。这就是要去掉一切知识、感情、欲望、思虑,去直接感觉万物本原的道。 孟子思维方法的精义是“尽心”,尽心即尽量发明此心。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也是一种直觉法,这种直觉方法与老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反省内求,而不是冥而直往的外求;它不废弃思,也不完全反对博学,不过其“思”的功夫是用在“内省”上。 老庄和孟子的直觉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陆九渊、王守仁“明心尽性”的方法即祖述孟子,而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的方法中,则有老庄方法的成分。 墨家颇致力于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从他们断言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可知他们也注重实验。但他们对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如何实验的具体方法,则未做论述。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把此种方法当作神秘的技术秘而不宣之故。名家中的惠施,也很注重外物的观察与分析,史称他“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散于万物而不厌”。名家中之公孙龙则特别注重分析。公孙龙有“离坚白”的命题,认为一块石头的坚性和白性是相互分离的。墨名二家注重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是发展了自然科学和逻辑学。墨名二家之学的中绝失传,使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派别。虽然后来的科学家比较重视实测,如张衡、僧一行、沈括等,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哲学家也提出过一些重视观察和分析的理论,如明代哲学家方以智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命题,即认为哲学寓于实证的自然科学之中。但总的看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缺乏关于观察的系统理论,对分析也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docx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效用 民族凝聚效用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效用。全面了解这些效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今天的新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效用,是民族凝聚的效用。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这些,都是与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 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还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坚持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观,反对片面求同或乱斗一气;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观念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春秋》大一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作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主流的诸子百家学说,尽管各是其说,有的甚至形同水火,但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却有共鸣,可谓相反相成。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实际上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是它的折射。不仅如此,“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还成为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这种大一统观念,经过儒法两家从不同思维路向的论证,特别是经过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而带来的民族融合、配合发展的历史实践,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社会心理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硪,也是它的思想核心。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族类的精神纽带,它逻辑地要以文化基本精神为思想依托。没有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存在,没有它的感召力量,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还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民族凝聚力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因此,不同时代民族凝聚力的内容会有所变化,或增强,或减弱,或者更新自己的形态。因此,人们就必须用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文化基本精神去充实、改铸民族凝聚力,丰富它的内涵,增强它的力量,推动它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形态,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精神激励效用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还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效用。 如前所述,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影响广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特点。文化基本精神代表着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它应该而且必然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健康的发展方向,能够鼓舞人民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都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用。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维系全民族配合心理、配合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 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者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了“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正是打着“自然新政”的旗号出台的。严复强调,中国要自强,必须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自强之本”上下功夫。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也以《易传》的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孙中山领导的

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文秘1001 姓名:闫平学号:2010140010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远源流长,博大精深,特点显著,内涵丰富。博爱大众、天下为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兼收并蓄,求是务实、身体力行,追求理想、完善人格,尊老尚古,贵中尚和是其精神彰显。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 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 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2)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 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 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 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 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 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 境界和追求目标。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

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 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 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 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 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 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 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 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一、用“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天人合一”、“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这种思想在中国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充满了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二、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自强就是具有自觉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绝不退缩,能克服并战胜它,也就是说自强包括了自尊、自信、奋发、坚毅等精神和品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观的审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等。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内部所蕴涵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众体兼备,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形态。综观古代文学的发展全貌和诸文体的演进,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重视人的理性,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在古代文学中,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屈原、孔子,到曹雪芹,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关于道德和人格的传统。他们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在这样的人生观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着个体的生命价值。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已经明确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中,在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理想和个体人格才能实现与完成,人的心灵才能获得满足和安慰。这种精神使人们执着于此生此世的理想追求和人格塑造,不是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无限和快乐,而是让现实(社会和自然)与人得到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合而为一的思想内核与精神理念。因此,强调个体融入社会的理性精神在中国可谓古已有之。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到彼岸世界去寻找无限快乐的“来世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世致用”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建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先秦以来的古代文学创作。曾子就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墨子云:“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可见,对于要以“兴天下之利”为追求的仁人而言,他们不屈从于包括皇权在内的任何外在的权威秩序,只服从于崇高的道德追求及担负的历史使命。 既然个体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建功立业自然就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一个主题。曹植一生追求的就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中进士后,上书议政,图谋大业,“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废书畅怀古,负剑许良图”(《答韩使同在边》)[2]。屈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理想,《离骚》中的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构成了缤纷、深沉的情感想象世界,但是其立足点仍然是楚国政治生活的黑暗。《离骚》把毫无羁绊和极富多义性的浪漫想象与最为深沉炽热的个体的人格情操和价值追求,最完满地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虽然隐晦之至,但从诗的意境情绪中反映出来的正是他对当时残酷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的哀伤与慨叹。陶渊明对“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描绘,绝不是安享超然世外的天堂仙境,而是在对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表达他内心对上层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和虚伪的鄙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传统文化与学校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嘉兴高级中学薛万霖王永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其中“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 一、用传统文化解读诚信 《说文解字》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前者却是“从言成声”而后者则是“从人从言,会意”。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自信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他信、为他人所相信或信任。由此可见,所谓“诚信”其实乃是两个词并分别包含着对己与人、或我与人两个面相上的要求,即对己曰诚,对人曰信。诚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就是真实不欺,开心见诚。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宋代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就是要言行一致。韩非说:“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墨翟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就是要守信、有信。“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刘向说:“人背信则名不达。”晋朝隐士畅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诚信就是要“真”,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是中国文化的“魂”,是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四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