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中国哲学史笔记

张立文中国哲学史笔记
张立文中国哲学史笔记

哲学创新的三大标志:核心话题的转变,人文语境的转变,诠释文本的转换。

中国哲学的精神:

1)张立文: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笃行精神。

2)宋志明:自强不息,辩证思维,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

3)向世陵(传统):辩证思维(物生有二和一分为二和合与中庸,整体与有序,变化和发展),浓郁的社会情节(论道经邦,人道伦理本为,内圣外王,发现寓于解释和温故而知新,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忧患意识),独特的哲学基本问题(天范畴的含义,天人之际的两大命题,天人分和与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的阶段:

1)张立文:先秦百家哲学,汉唐三教哲学,宋元明清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2)向世陵:先秦诸子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

先秦百家哲学

一.天道自然

老子

1.道之为物

老子认为,天地之上更有其所至,其所至者,既是所谓道。

1)道是万物之本源,本根,道为万物之宗,天地根,不是谁之子。“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道只是一种在,一种纯粹的存有,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说他无,是指他无名,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说他有,是指他不虚无,是实实在在的,确然不虚的在。

3)道不断运动变化,周行而不殆

4)道是万物的存在根据,是事物的共同本质,同时又是事物的主宰。

2.道法自然

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完全无意作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自然只不过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之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叫自然。

2)道成就万物,完全自然而然,自然无为

3)道之本性就是自然无为

4)无为而无不为

3.辩证思想

1)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2)道所生万物,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

3)物极必反,事物由小到大,到一定程度,必然向相反方向发展

4)反者道之动,老子倡导贵柔

庄子

1.自然之性

1)人之本性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在自然状态,人的本性获得最充分的体现

2)圣人降世,制礼作乐,标榜仁义,人的自然本性遭到破坏,仁义实际就是残害道德之工具

3)丧失自然本性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五色,五声,五臭,五味,好恶之心。4)人之行为的善与恶关键在于其是"自得"之行,还是"得彼"之行

2.死生为昼夜

1)昼夜的交替是自然而然,生与死的变更也像昼夜一样,完全是自然现象

2)人对于死,关键应该有一种能够放得下的情怀,死生即为昼夜,人又何必悦生而恶死

3)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所以反对用厉害来对待一切,而厉害之中最大者莫过于生死

3.齐物论

彼此俱无,无以为对,无可无不可,就是所谓的“齐物”

1)以道观之,天下万物莫不玄同,故无贵贱;以物观之,每一物皆自以为贵,而以他物为贱,物皆自贵而相贱,而事物本身并无贵贱。

2)以道观之,天下万物皆归于一

3)齐万物,齐生死,并非为奇而齐,齐与不齐,是人本身的一种态度,物本身并不受此影响。

4)“心斋”(保守心灵的虚静空灵,剔除物欲)与“坐忘”(离形去知)

5)齐物,心斋,坐忘,最后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稷下道家

1.精气说(本体论)

1)继承老子道为万物之本源之思想,同时认为道就是气或者精气

2)精气不但是人得以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材料

3)用精气解释人的意思起源和人的精神活动

4)一切事物都是气变化的结果,但气在这些变化之中,其本身却不变

5)气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静因之道(认识论)

1)正名,以形(客观存在)务名,名行相符,强调实事名的基础

2)认识两方面因素: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认识主体分思维器官(九窍)和感觉器官(心)

3)心灵修养的两个方面:排除主观色彩和涤除物欲。前者为“因”,后者为“静”4)“因”的要求是“无益无损”,即是“舍己以物为法”;“静”就是保守心灵的清净灵虚;所谓“虚”就是涤除人的物欲之心;“一”就是心志的专一,“专于一,一于心,耳目端,

知远若近”

二.人道有为

孔子

1.仁学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悌为仁之本

2)“爱人”是“仁之本”的推演与泛化。

3)孔子主张的“爱”是“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就是“礼”

4)“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在于靠自己,克己复礼为仁。

5)仁还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仁者乐山”“仁者安仁”“仁者静”“仁者寿”

2.天命论

1)孔子所谓天命,已不是西周的那种发号施令,人们可以用德行来取悦的有人格的至上神,而是不能说话,而人又不能够改变他的命运之天

2)到孔子这里,命与人分离了,人只能接受,无力干涉天命

3)“知天命”是孔子人生修养的和人生自觉的一个重要步骤,统一于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知道自己的命运,实际上就是知道自己,“知天命”实际就是认识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一种积极的对待命运的方式。

3.中庸

1)中庸是知天命的一个方法原则,孔子常常告诫人们要合乎中道,孔子自己也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故,毋我”。

2)“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时中”的观念,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3)时中即变通趋时,但是这个变并非没有标准,其标准就是礼,礼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

4)从中的层面理解礼,则礼的实质可以谓之和。

孟子

1.孟子之前的人性讨论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孔子弟子:世硕,人之本性,对于一个主体而言既可以为善,也可为为恶,关键在于统治者的引导;宓子贱,性有善有恶,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

3)告子,“生之谓性”无所谓善恶,“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强调客观引导的作用;“仁内义外”“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仁,内也”

4)孟子对告子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生之谓性”和“仁内义外”。性是事物特有的性质,不能混淆人性和兽性。

2.孟子性善论

1)孟子通过思维器官“心”的作用,把“天生之德”与“为仁由己”统一起来,构建自己的性善论。

2)人的行为体现道德之天的意志,人的行为由人所固有的善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故有之)发显出来,所以仁义礼智称为“天爵”

3)“心”,在孟子看来,既是理性认识的器官“思则得之”“反身而诚”,也是人性善端的总根。“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为人之为人的最本质根据。

5)人们行为的恶主要是人们忘掉了或者失去了“本心”。个人修养,“放其心”,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最后不动心,成就大丈夫。

3.性与命(天命观)

1)对命下定义:“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

2)命运是指外在于人并能影响人的力量,是人无法预料左右的一种力量,命运主要是人的主观因素所无法干预的力量,孟子把它称作“外”

3)属于人的,他主张尽一切努力去探索,凡是不属于人的,他主张尽可能的去顺应。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人要培养身心,顺应命运的安排“尽人事而待天命”4)性与命本是一个东西,都是上天赋予的

5)正名

荀子

1.天道观

1)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对各种怪异的自然现象作出解释。

2)人世的治乱,与天无关,乃是为政者之所为。

3)“天人有分”是天人各有职责,作用,范围,二者互不相同。“明天人之分”“修道而不二”“制天命而用之”,人在天面前,有其主动性,认识和顺应天。

4)讨论天命问题,,认为“节遇,谓之命”,以“时”论命,同时主张“修身端行,以俟其命”

2.人性论

1)荀子理解的性就是天生之性,人之性恶就是人天生有各种欲望,认为“其善者伪也”。

2)道德或者善并不是人天生的,而是出于圣人的化性起伪。性或者恶是天生的,伪或者善是后天的。性伪之分就是天人之分,性与天想通

3)“伪”如何可能?人有认知仁义礼智的“具”,所以无需人性中求善端,由认知即可通达人伪之途。

4)心和五官是认知的主要器官,其中心为一身之主,特别突出强调心的认知功能。

5)心何以知?虚壹而静。

3.礼学思想

1)“礼”源于差等之爱和宗法等级。人们的各种欲望纷争,必须用礼规范。“制礼以分之”“明使群分”,实现人的社会分工

2)礼是治理国家的总纲,同时又是人之行为的规矩和做人的原则

3)礼与法。“隆礼至法则国常”,认为礼比法更根本“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4)与宗教相关的礼的新认识,宗教祭祀并不神秘“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三.道德利益之争

儒墨对待与分歧

1)儒家认为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而墨家则是用“力”即是人的劳动和智能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2)墨子的“分事”论,强调社会各阶层都有其“从事”或者“所从事”,每个人应该尽其所能完成其“分事”,相对于此,儒家亦有其名分思想,但是儒家的是道德评价。而墨家的是功力评价

3)墨子批判儒家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厚葬,重礼乐,以命为有

4)对人人的仁义行为,孔孟认为这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化的外化体现;墨子则以以利释义,认为这是根植于人对行为厉害结果的理智权衡的基础之上5)政治上,孔孟认为实施教化才是政治的根本要务,而墨子则主张节用,节葬,

为人民提供衣食息的条件

墨子

1.宗教观(天志,天意“天之所欲所恶”)

1)天志体现为“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天主持正义,予人赏罚

2)天对所有人都是兼相爱

3)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国家的形成,君主官员的设置,皆出于天志

4)天志是一个用以审视,衡量,评价人的德行,言谈,刑政以及仁义有否的客观标准

5)监视天下,主宰一切的具有人格意志的至上神。天是一个“贵且知者”

2.三表法

1)何谓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2)后面墨子在圣王之事前面加了“考之天鬼之志”,替换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征以先王之书”

3)最先明确提出真题标准的中国哲学家,考虑多方面,比较客观全面,;但是急于确立一个标准,流于简陋,粗疏,荀子认为其“蔽于用而不知文”

墨家逻辑思想

1.墨子的逻辑思想

1)取名予实。实是第一性,名取决于实,是第二性。因此,墨子主张仁之名必须有仁之实相符,行为检测言语,言行合一。

2)察类知故。察类区分事物类的同与义,从而进行类比推理。明故探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及事物的所以然之理。

2.后期墨家逻辑思想

把外部世界作为一个唯一的研究对象认为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对象相“当”,全面考察认识过程。

1)肯定人有获得外部知识的知觉和认识能力“知,材也”“知,接(与客观事物接触)也”“知也者,以其知遇物能貌之”

2)将知识分为三类。闻知(通过耳目感官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说知(又演绎推理得出的知识),亲知(自己直接观察亲身经验的知识)

3)把“名”分为三类:达(泛指一切物体),类(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一类物体),私(个体事物的名称)

4)“以名举实(用概念反映事实),以辞抒意(用判断表达意思),以说出故(用推理解释原因)”的论辩方法

5)论辩的方法和类比推理的具体形式“效(设立事物评价的标准,即为取法)”“辟(引证一事物,解释另一事物)”“侔(两个判断进行类比)”“援(援引对方的论据,观点证明自己的主张)”“推(利用对方不赞同的但是与对方主张观点同类的命题进行推理)”

3.后期墨家对于墨子思想的维护和阐发

1)以“周”释“兼”,认为兼爱就是普遍爱一切人

2)同意以“利”释“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可以归结为趋利避害的理性准则四.名实之辩

1.名家邓析发琦辞,“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2.惠施“历物之意”,“合同异”

十个命题: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今日适越而昔来

3)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4)“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5)“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8)“南方无穷而有穷”

9)“连环可解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认为世界没有绝对对立的东西,任何相反的概念彼此都具有相对性,依存性和转化性。

3.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

1)白马论(白马非马)

这个问题属于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a.“白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b.“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非马之审矣”

c.“马固有色,固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2)“离坚白”与“指物论”

“离坚白”是指“坚”和“白”两种属性不能共存于同一具体事物中,两个概念是各自独立的。公孙龙一共有两个论证:

a.“视不得其所坚而的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的其所坚者,无白也”,我们在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某一时刻只注意到一种性质;

b.“物白者,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坚和白两个不同的性质不具体只在一个事物之上,很多事物都可以同时具有。一事物也可以单独具有其中某个性质。

“指物论”讨论的是事物和概念的关系,“指”为一般概念,“物”即万物之物,“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事物都是一般概念的显现,而一般概念则是独立存在的,不再是别的概念的显现。

3)名实论

a.天地以及天地所产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物,物确实是他那个物而没有一点差错,这就是“实”

b.“名,实谓也”,名是用来称谓实的

c.名当实,强调名实一致

d.过分强调概念的独立自存

4.荀子的名实论

1)什么是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制名以指实”“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

2)名的形成过程。同类的事物,人们形成了相同的观念,经过人类的类比沟通,约定俗成给一个名称以表示同一类事物

3)名的分类。单,兼,工,别。单兼是从语言构成形式的来做的区分,单名一

个音节,兼名不止一个;共名是较大的概念,别名是较小的

4)对其他人名实论的批判。“惑于用名以乱名(,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否定概念后期墨家杀盗非杀人)”“惑于用实而乱名(个体现象否定概念,惠施的山渊平等)”“惑于用名以乱实(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五.治道的构建

1.治道理念之综合创新

1)法家都涉及法术势,但是各有偏重。慎到重势(权利,权势,权威,由君子都操而不可与人),申不害重术(君主驾驭臣下,督课用人的方法和政治手段),商鞅重法(法典,法律,法制)

2)韩非对于法术势的新见。

A.法治,前期法家重变革,韩非一面讲变,同时有主张贵静;此外前期法家目的是富国强兵,后期则是加强军权,以法禁奸。

B.术。认为君主治吏比治民更重要。认为术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考课监察臣下,二是阴谋权诈之术。

C.势,一分为二,一为自然之势(君主生而再为所有之权利);二为所得而设之势(君主通过人为努力而设立,包括聪明之势和威严之势)。韩非更看重后者2.政治哲学

1)结合理来阐释道,理是事物的属性规律和特点,而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自然万物的存在根据

2)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做了明确的阐释和限定,认为人天生就有认识能

力,凭借感官和思维器官认识,但是不能过度运用,否则就会导致盲聋错乱3)“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得事理则成功”

4)政治哲学目的是为了给现实的君主提供一套以道为体而以法术势为用的治道理念,

3.矛盾论,人性论,历史观

1)承认自然社会普遍存在着矛盾对立的现象,韩非通过寓言表达,事物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将事物之间的矛盾绝对化,解决矛盾,就是一方把一方彻底灭绝

2)人性论以及依人性论进行统治

a.讲人性归结为好利;

b.认为人与人之间品性的差别是天生的,具有不可改变性;依照人的品性和行为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类,特立独行,品性极高,洁身自好不为赏劝,第二类,赏足以劝,罚足以禁,第三类“毁廉求财,犯刑求利,忘身之死”,第一二类人不可操控,第二种人数多,可以操控;

c.人性好利就是对于中性而言,这种人性是可以被利用的,统治者抓住这一点,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以人情之好饿即好利恶害为基础立法禁,社刑赏。对于特立独行,洁身自好的贤者最好是杀了

3)社会历史观

A.将历史分为三个或者四个阶段:上古,中古,近古,当代。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慧,当代争于气力”,人性不过是一个

历史的范畴,随时代而变化。

B.世异则事异,治道必须因事而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自己的问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C.对孔孟仁义之学说进行尖锐的批判。

D.主张法制是最适合当代社会的治道

汉唐三教哲学

一.究天人之际

1.秦及西汉初年的天人关系论

1)杂家的天人关系论

主要是依托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吕氏春秋》:

a.人和人以外的万物都来源于共同的太一之道

b.人与天地本源上同于道,在变化运行中遵守一样的道,人类违反统一接走,那么天就会给人以灾祸

c.提出人道效法天道的“法天地”论,从人道的根据上讲,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从人道的内容上讲,人道应该遵循自然的理和数

《淮南子》:用天的风雨寒暑类比人的喜怒哀乐,以说明天人感应;天道无为,人道有为,

就是顺应天道,遵循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去做事办事

2)儒家的天人关系(陆贾)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其无为就是有为,通过提倡仁义礼乐教化达到社会政治的和谐,自然。

3)黄老道家的天人关系论

黄老道家主要是以老子道家学说为主兼容他家的结果,黄老并称是汉人的习惯说法,实际是战国秦汉之际的一种学术思潮

A.以道为宇宙本源和根本规律,主张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像天道一样自然无为,同时又强调人道有为的一面(依时势采取对策)

B.主张天道人道一致,提出“道生法”的命题

C.黄帝内经一书中以天人同道,天人感应论作为构成其医学理论的基础

2.儒家经学的天人关系论(董仲舒)

1)天人大一统

A.主张包括天人在内的宇宙是统一的,统一于共同的本源,这个本源叫做元

B.从宇宙构成轮论述天人的同一性,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天之内,包括人,阴阳,五行等等

C.以元作为天地万物最高本源,以元率天,以天率王,以王率天下

2)天人感应

A.通过类比推理论证天人之间的感应关系

B.相互感应的天人之间的中介联系的是气

C.天人感应也就是帝王的政治活动和主宰之天的感应关系

D.把天描述为一个人格神

E.天人感应论的目的固然有很大一方面是为了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但是同时又具有批判现实政治的一面

3)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所有的事物都分为阴阳两类,并且阳尊阴卑,君臣,父子,夫妇,德刑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C.重德轻刑,德为阳,刑为阴,主张行教化,施仁政

D.利用五行相生比附父子相继,把子对于父的孝道说成是天经地义

E.社会历史发展也与天道同一,提出三统论,黑统,白统,赤统,历史按此顺序展开,认为新王必改制,天不变,道亦不变

3.经学思潮下的天人关系新论

1)司马迁对天人感应的质疑

a.历史人物的个人成败与天无关,纯粹是个人的问题

b.善未必能得善报,恶未必能得恶报

2)王充对天人感应的批评与其天道自然观

A.把天作为本源,但是其所说的天却是客观存在物质实体

B.人生命运论,把人的命分为三类:正命(自然得福,无需努力),随命(行善得福,行恶得祸),遭命(行善得祸,行恶得福),王充只承认前两者,不承认随命,因此,其实际主张认为努力与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必然联系。在这里,王充由反天人感应走向宿命论

C.把天看作无生命的物质实体

D.王充把天道自然推演到人生的无情无义,同时还推衍到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也是一

个无情无意的过程,即国家的变化归结于天道变化的“时数”

3)东汉末年荀悦,仲长统的天人关系新论

A.荀悦总结出天人关系的“三势”,即三种类型:完全由天决定与人无关;需要人参与的;人事参与也没用的。

B.仲长统:主张顺应自然,又反对汉代经学的天人感应;认为天道包含两个方面,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和神学意义上的天命。对于前者,我们顺应天命,对于后者,以人事为主,天道为末;社会历史大势不外乎是治乱循环,任何朝代必须经历三个大的阶段,王朝建立阶段,王朝稳固到王朝腐败,王朝灭亡。

二.通有无之辨

1.名教自然之辩

1)名教本于自然(王弼)

A.道是自然的实体化存在,自然则是对道的本性的规定,道生自然,万物由道而生,因而被自动赋予自然的属性,人道是天道离散的结果

B.各种各样的道德品行和具体事物都是道之离散的产物,圣人据此立官长,定尊卑,社会产生,名分等级出现

C.名分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运转,具有相对性和有限性,不能违背自然,必须要“知止”,知道自己活动的界限

D.自然为母,名分为子,需区分本末,末之从本,名教从自然,不离名教而说本源,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A.不论是从本源还是从现实来看,名教都必须要超越,名教取代自然开启了社会之混乱,本身不合理,价值亦是否定的

B.仁礼刑教都是与自然天性不合的东西,与大道无关,没有肯定的价值

C.人类的发展距离大道越来越远,社会在整体上是退化的

D.上古圣人是天下的典范

E.朝代更替,除了农民起义之外,有两种方式,一为革命,二为禅让,但是其改变不了改朝换代的实质。所以其认为君道自然,无是无非,君子应当越名教而任自然,从礼法中摆脱出来

3)名教与自然相冥(郭象)

A.所谓自然,即物之自尔,就是意味物的存在自身。物非为他造,自然就是天然,君臣上下的名教关系,也是天然生成德自然社会秩序。

B.人为是否天理自然的关键,不在于人为自身,而在于人为是否被自然接受,只要接受就是天命,就是自然。人为可以符合自然,天命人为皆可归于自然。

C.“任其自为”与“性命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D.“必游外以经内,守母以存子,称情而直往”,名教规范本为性情所有,人当循性直往,仁义在郭象不再外于自然,而就是人自身的一部分。“游外冥内之道”

E.仁义必须变,只有变化,才有可能真正的使内外相冥。

2.有无之辨

1)王弼的贵无

A.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息末”,本末有主次之分,但又能得到恰到好处的发展,“息”不应当限制于止息,而应该解释为生息

B.“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就是崇本,“物得至,而无辙迹”就是举末或者息末

C.王弼不仅要确立以无为本,而且还论证主体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也是无,有的世界的一切都由无来决定,无所不在的无还不可以被确切的规定和体认

中国服装史讲义

《中国服装史》目录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 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装制度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二章:秦汉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袍服与冠履 第三节:女子深衣、襦裙下佩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第三节: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第四节: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衤两衤当 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第三节:女子冠服与妆饰 第五章:宋辽金元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七章:清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第八章:民国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长袍与西服 第三节:女子袄裙与旗袍 第九章:20世纪后半叶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装 第三节:女装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节人类早期服装 一、概述: 旧石器时代 据考古,四百万年以前,云南元谋县已有人类生存,继后有陕西兰田人、北京周口店人、山西丁村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前已自制骨针、项饰)、以及内蒙古河套人等创造早期生产工具。 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一万年左右,种植、用火、定居、饲养、制陶、缝衣,原始纺织业开始和发展(大约六千年前出现纺织品),基本确立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上衣下裳形制。(如甘肃辛店彩陶纹饰,可见贯头衫样式) 二、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 生体保护说气候适应说 (个体、生理)身体保护说 人体装饰说护符说 (社会、心理)象征说 审美说 吸引异性说 羞耻说 第二节先秦服饰 一、概述: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周朝分为西周(都设陕西丰镐)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东周(定都河南洛邑)春秋770年B.C.~476年B.C. 战国475年B.C.~221年B.C. 二、冠服制度: 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绣绘十二章纹饰。 十二章纹内容及寓意: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稚鸟)取其文丽; 宗彝(祭祀用器皿)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向上;粉米取其滋养;黼(斧头)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三、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的常服和礼服: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其形制为:续衽钩边,不开衩,衣襟加长,使其形成三角绕至背后,以丝带系扎。 胡服特征: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衣身紧窄。

西洋服装史考研笔记

西洋服装史讲义 服装史概论○3 1.为什么要学习西洋服装史? 首先,许多流行现象,包括现代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以及着装讲究和常识大多来自西方服饰文化,主动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的“洋为中用”。其次,不断的反复或重复是服装流行的一般规律。服装史不仅是一部人们穿衣戴帽的历史经过,而且蕴含着许多创作灵感。薇薇安伍埃斯特伍德曾说:“过去的服装中凝聚着许多刺激我去创造的东西”。 2.中西服装史的区别? 中国服装史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伴随着文明的进展和朝代的更替而形成的,属于个体发生性,西洋服装史则是伴随着文明的移动,跨越亚非欧,最后落脚到西欧诸国,属于系统发生性,其历史背景更加错综复杂,文化形态也极为丰富多彩。 3.东西方服装的差异? ○1材质:东方普遍采用透气吸湿性好的纤维材料,如丝绸、棉、麻。 西方更多采用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 ○2造型:东方多采用平面,西方多采用立体。 ○3审美:东方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在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和性别,故在服装中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异。 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大第二性征。 ○4裁剪:东方一直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保持宽松飘逸。西方多用立体剪裁。 ○5功能:东方多为散热,西方多为保暖。

服装起源学说○1 保护说:○1服装的御寒作用;○2服装的保暖作用;○3保护皮肤的作用。 羞耻说:○1圣经中的夏娃;○2《五经要义》云:“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瘦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 护符说:装饰品的使用被解释为对神秘力量的崇敬,是原始的图腾崇敬或巫术现象。 装饰说:动物的本源性冲动,希望引得异性注目,炫耀自我。○1文艺复兴德意志风时期,男子布里齐兹(breeches)上的科多佩兹(codpiece)。○2文艺复兴以后,女子紧身胸 衣,裙撑和臀垫的使用。 古代服装 服装史上的“古代”是人类进入有史时代后,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在那里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古代东方世界,主要指埃及和西亚;另一块是地中海北岸,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古代服装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其服装的总体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或做简单的裁剪和缝制。古代诸国的衣服大多是用一块宽大的衣料披挂、缠裹在身上的多来帕里(drapery)。 地理环境 埃及东西两侧由细长的山脉和沙漠包围着,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可以保持其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平静地发展着。 两河流域(西亚)被平坦的沙漠包围着,没有天然的防护,民族间攻防无常,争斗不断,形成一种激烈的、动荡的、不安分的民族性格。 希腊文化圈指的是巴尔干半岛南部以及周边岛屿。有着航海国家特有的开放。 古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鼎盛帝国时期,地中海为其内海。讲究等级制度。 文化性格(民族特点) 古埃及和古西亚的两河流域这两个地区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一种是平静的,一种是跃动的。从文化形态上看,希腊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而罗马人只不过是对希腊文化的承袭。但是罗马人却发展了这种文化,取得了希腊所不曾有的成就。如果说希腊的服装文化特性是“艺术性和多样性”,那么罗马的服装文化特性则是“社会性和统一性”。 古埃及是同一个民族在同一个地域中经营一个相对固定的国家,是一个相对“静”的历史。在古埃及,宗教意义特别重要,也是理解其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唯一钥匙。埃及人专心致志地为神服务,崇敬太阳和尼罗河(对太阳的崇拜反映到衣服上如17页L9、k5 loin cloth的发射状图案)。 古西亚是由多个民族形成的许多城邦国家,它不断地进行着战争,不断地更换着主角。双方的文化性格截然不同:古埃及文化高深、华美,但较为封闭;两河流域的文化则是鼓噪、热烈、响彻西方,但余韵不长。(西亚文化性格反映到衣服上如卡乌娜凯斯(kaunakes)颇有动感的流苏装饰。)这种凶暴与柔和,激情与宽容,完全对立的双重性格表现在服装方面:紧身的丘尼克外缠裹着好几层大型流苏装饰的卷衣,紧张与迟缓、平静与跃动、抑制与夸张这种极度对立的因素共存于他们的服装当中。 希腊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化那现实与理想、精神与肉体巧妙的均衡关系。古希腊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 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 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 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 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 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 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 《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 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 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 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 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是1999年04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梅。本书按时代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现代的服饰艺术发展演变史,包括服饰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等。 华梅同志编著的《中国服装史》,运用了大量古代服装资料,系统地揭示出我国历代服饰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从艺术出发,从美学出发,分析了服饰的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把握服饰的发展规律,使我们从服饰艺术中看到了一个美的世界”。 本书特别注重考古科学的成果,与历史文献图籍相印证。附有插图1036幅,内容丰富,史料确凿。看看古代服装的大胆前卫,再看看今天人们着装色调与款式上的保守单调,阅读者必然会感慨万千。 目录: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中国早期服饰 第3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 第4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5节小结 第二章秦汉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袍服与冠履

第3节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第4节军事服装第5节小结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第3节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第4节北方民族的裤褶与柄裆 第5节小结 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2节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第3节女子冠服与妆饰 第4节军事服装 第5节小结 第五章宋辽金元暇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 第4节小结 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4节小结 第七章清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 第4节太平天国服装 第5节小结 第八章20世纪前半叶汉族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长袍与西服 第3节女子袄裙与旗袍 第4节小结 第九章20世纪前半叶少数民族服装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 一、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民族服装 (1)朝鲜族服装 (2)满族服装 (3)鄂伦春族服装 (4)迭斡尔族服装 (5)鄂温克族服装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第一讲: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 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1.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2.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 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 与儒家*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2. 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

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中国服装史复习题

一、单选20 1.<易。系辞下>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可能较典型的服式是( A )。 A上衣下裳制B冕服制度C深衣制D 女着男装 2.中国古装种类中最重要的礼服(D) A常服B公服C背子D冕服 3.下图所绘制的是何人(C) A秦始皇B司马炎C朱元璋D 忽必烈 4.皇帝冕冠中冕旒可为(C)冕旒 A九B七C十二D 五 5.皇帝冕冠中共用珠(B)颗. A 204 B 288 C 120 D164 6. (D)属于十二章纹之一。

A.麒麟 B.梅花鹿 C.鼎 D.星辰 7. 冕綖尺寸多为长( A ) A、一尺六寸 B、一尺五寸 C、一尺四寸 D、一尺三寸 8.方形领、圆形袖、下摆不开衩,“续衽沟边”是(C)的特点 A冕服B 玄端C深衣D 胡服 9 深衣水平的下摆线表明(B) A 做人要正直 B 处事要公平 C 要尊祖承古 D 要遵守规矩 10秦汉时期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 B )' b+ t4 x9 |3 a& v A、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后221年止 B、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止 C、公元前222年到公元222止 D、都不是( 11.(C)铠甲一般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筩状的甲身。 A 纸甲B裲裆铠C筩袖铠D明光铠 12.至少在(A)年前就有了质量较好的丝织物 A 4700 B 3000 C2500 D1800 13.(C)被誉为“织中之圣”。 A 蚕丝B丝麻C缂丝D 网衣 14服装按照用途分( D ), |4 t3 D# K3 o$ E3 O A、工作服、 B、居家服 C、运动服 D、都是 15.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A)时期的繁荣兴旺景象。 A北宋B唐C明D清 16.下图那种是元代女子首服“顾姑冠”。(C)

北京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49中国哲学史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onad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0397809.html,

【资料说明】 北大哲学系《849中国哲学史》近年来一般有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注重全面,考察考生知识面的广度,个别考题在教材上没有直接涉及,本资料从典型工具书中尽可能收集罗列、查漏补缺;简答题要求对学科的熟悉程度,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适当展开;论述题注重深度,强调考生对于本学科的融会贯通与领悟、表达能力。 北大哲学系专业课近几年不再指定参考书,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学科重点。对于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重要命题,甚至会连续重复命题,所以熟练掌握历年真题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去年的题或许就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在要点方面,第一,宋明理学几大思想家:张载、朱熹、王阳明最为重点,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直接看出。第二,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重要概念也是频繁出题。第三:魏晋玄学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也常常可能出高分值题。第四,佛教方面一般每年都会有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题。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目录 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4) 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装概论05333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高自考考试大纲格式内容与相关说明课程名称:服装概论课程代码:0533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服装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服装专业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学中一门非常基础性的课程。服装概论是一门学习和研究服装的基础性、框架性的专业理论教村,也是各类服装类专业学校的重点课程。 本课程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服装的诸领域进行概括介绍和简要分析,涉及服装的起源形制、文化理念、研究创意以及设计、工艺、生产、营销、理论研究等各个相关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考生对服装概论有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搞清楚服装的历史、设计、生产、销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为后续其它服装专业课程学习和从事与服装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每一章后有课后习题,它们可以起到提示重点、帮助回顾和总结本章的知识点的作用。本教材配有光盘,可供考生自学使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能够对服装专业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使考生掌握服装及与服装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使考生建立一个有关“服装”的理论知识系统,检验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全面掌握了服装概论的基本知识,是否能以所学知识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便培养服装知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服装的形制与分类、服装设计、结构、工艺、产业、生产、管理、营销、品牌与服饰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服装的发展、构成、设计的基础内容,并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并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服装概论》是服装专业中非常基础性的课程。本课程对服装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材料》,《服装心理学》,《服装结构》及服装设计类课程之前的必修课程。服装概论也是各类服装类专业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意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服装及其相关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对服装以及它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民俗意义有一定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的相关概念(重点)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无名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

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5.离坚白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一、夏、商、周时期服装(祭祀占卜、甲骨文诞生、好玉、曲裾服饰形成) 1、夏:冕冠服制度确立,上一下裳形成。服色多样(上玄下黄)且有纹饰,可用朱砂染色。“鼎”青铜文化王权的象征,贵族佩戴玉器。服饰特点: 衣:短衣齐膝、后裾齐足、前衣短、斜裙绕襟、领袖脚口宽沿边。形成“曲裾服”。 领:矩领、圆领、翻领、对襟。 腰带:束细腰、系宽腰带或用丝绸织物系蝴蝶结。 袖:小口大袖“琵琶袖”、袖长而小(袖头另附装饰如“长袖”,舞者袖管奇长)。有袖口为“袍”,无袖口为“衫”,男女不分。2、商:冕冠、玄衣、熏裳、赤舄(古代女子穿的鞋,赤色重底)、上衣下裳;配有黻、大带、革带、佩绶十二。 服饰特点: 玄衣:交领、右衽、大袖垂弧、袂、领口有缘、腰有大带、下裳熏色、前韨(蔽膝)、裳下有裙裾、符合“衣作绣,锦为缘”的古代制衣。 3、腰腹下系一片“斧”式装饰品即: a韦鞸:使用皮革涂朱或彩绘称之 b黻、韨亦作芾:以丝绸绘、织、绣、画、称之 c汉后期又称蔽膝(汉以前用皮革,魏晋后用丝罗)。

d用途:商至元朝是一种祭服系腰间为跪拜所用。加工精美,附有政治意义和权力的象征。天子: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候:菱形、用黄、朱色,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章。 e形状:东汉“”状,汉代误认为“U”状 f绣纹:为“”唐用于大袖,宋、明用于袍服中与龙旁或领口,金多用两龙、两兽对峙或相蟠,即为“蟠虺虯形象”。 4、面料; a全身着不同花纹,能织极薄的精细丝绸和提花织物。 b花纹:“”状纹、绮袔纹、云氣纹、龙兽相对或者相蟠图样、满地云纹、散点云纹、小簇花。 c工艺:印、绘、绣 5、胡服: 可能是商、周劳动人民以及战士一般的穿着。 6、珮: 成组列珮玉也于这个时期形成。 7、着衣分季节: 夏:着轻巧、长裙拽地、衣裳为黑白衫、多种领、袖、帽、结带领下。冬:领袖露白处面积大,丰厚蒙茸“皮毛出峰”。 8、衣服样式分类: 分大衣、中衣、小衣。小衣和中衣款式相似,但面料和工艺不同。如小衣素纱,中衣绣花等。 9、衣服按袖形分类: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权利财产私有化程度还不突出。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 “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或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