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基光子学的2维相控阵真时延网络

基于硅基光子学的2维相控阵真时延网络
基于硅基光子学的2维相控阵真时延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1_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实验一 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一、实验名称: 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二、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 2.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 10km 1mbps 100bytes 0.840ms 10km 512kbps 500bytes 7.849ms 10km 1mbps 1kbytes 15.669ms 10km 10mbps 1bytes 0.840ms 10km 100mbps 1bytes 0.120ms 100km 1mbps 100bytes 0.440ms 1000km 1mbps 100bytes 3.660ms 10km 10mbps 1kbytes 1.160ms 100km 100mbps 1kbytes 0.440ms 100km 100mbps 100bytes 0.370ms 1000km 100mbps 500bytes 3.620ms

100km 100mbps 500bytes 0.400ms 1000km 512mbps 500bytes 11.389ms 1000km 1mbps 500bytes 7.579ms 1000km 10mbps 500bytes 3.980ms 1000km 1mbps 100bytes 4.379ms 1000km 1mbps 1kbytes 11.597ms 1000km 512mbps 1kbytes 19.199ms 1000km 10mbps 1kbytes 4.379ms 1000km 100mbps 1kbytes 3.660ms 10km 512mbps 1kbytes 15.669ms 10km 512mbps 100bytes 1.600ms 10km 1mbps 500bytes 4.040ms 10km 10mbps 500bytes 0.440ms 10km 100mbps 500bytes 0.080ms 1000km 512kps 100bytes 5.139ms 100km 512kps 100bytes 1.920ms 100km 1mbps 100bytes 1.160ms 100km 1mbps 500bytes 4.359ms 100km 10mbps 500bytes 0.760ms 100km 100mbps 500bytes 0.400ms 100km 10mbps 100bytes 0.440ms 100km 10mbps 1kbytes 1.160ms 100km 100mbps 1kbytes 0.440ms 100km 512kps 1kbytes 15.989ms 100km 512kps 500bytes 8.169ms 五、实验结果分析 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2当length和Packet size 一定时,Rate越大时延就越小当 3length和Packet size 一定时,Rate越大时延就越小。 由于所设参数不同,注意有许多种组合,在发送端还没有结束传播过程时分组的头部已到达接收端。

2016年硅光子领域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016年硅光子领域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材料,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的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在光通信,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以及生物,国防,AR/VR技术,智能汽车与无人机等许多领域将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美欧等国在硅光子领域已经有十多年的投入和积累,并业已形成了产业优势。Light Counting的测,仅硅光子在光通信领域的产品市场五年内就将达到10亿美元以上。未来一二十年内,硅光子技术的市场更将远远超过这一数字。有专家认为,现在市场上虽然硅光子的商用产品还不多,但是很可能厂商只是在等待别人先发布或是在评估不同的技术。现在只是爆发前的静默期。以下为2016年以来,硅光子领域的一些进展情况:1、Ciena收购Tera Xion磷化铟和硅光子资产 2016年1月,Ciena公司和私有企业Tera Xion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即Ciena将收购这家加拿大公司的高速电子元器件(High-Speed Photonics Components,HSPC)资产。Ciena 将支付大约4660万加元(约3200万美元)收购以下资产,包括磷化铟和硅光子技术以及潜在的知识产权(IP)。 Tera Xion在光网络市场最初是以其可调色散补偿器闻名。2013年,Tera Xion通过收购COGO Optronics的调制器资产跨足相干接收机和调制器领域。在该领域,Tera Xion开发出400Gbps 应用的磷化铟调制器。Tera Xion还开始发展硅光子;在ECOC2015展会上,该公司发表了一篇论文,表示它正在开发一款基于硅光子的针对PAM4传输的调制器。 对于这些模块,Ciena未透露是否有所规划。Ciena发言人Nicole Anderson在回复Lightwave 的一封邮件咨询时表示:“对于如何应用我们收购的这些资产,目前还没有细节。简单来说,这是一次战略性收购,是为了更好的掌控我们的WaveLogic芯片组,增强我们在调制格式能力方面的灵活性,以便公司继续展示从数据中心互连到跨太平洋海底链接等全方位应用方面的领先的性价比。” 与此同时,TeraXion总裁兼CEO Alain-Jacques Simard表示,出售HSPC资产只是让公司变回一家在色散补偿和各种滤波技术方面的专业公司。公司还将在光纤激光器和光传感应用方面保持活跃。 2、NeoPhotonics推出硅光子QSFP28光模块激光器 光学组件和模块供应商NeoPotonics宣布,推出了基于硅光子QSFP28组件的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大功率激光器以及激光器阵列。 NeoPotonics表示,该非制冷激光器和阵列将应用于数据中心光收发器。包括基于各种多源协议(MSAs)的光模块,例如CWDM4、CLR4以及PSM-4等。每种多源协议(MSAs)都需要磷化铟DFB激光器的支持。 该激光器支持的功率为40mW至60mW,温度范围也较广。 NeoPotonics表示已经与全球服务器和存储端到端连接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Mellanox Technologies合作,共同开发能通过倒装芯片技术粘合至Mellanox公司光学引擎的激光器阵列。最终研发出了一款高容量、低成本电子式100G PSM4光模块组件。 3、Mellanox发布首个200Gb/s硅光子设备 世界领先的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端到端互连方案提供商Mellanox在OFC 2016(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展示了全新的50Gb/s硅光子调制器和探测器。它们是Mellanox LinkX系列200Gb/s和400Gb/s电缆和收发器中的关键组件。本次展示的突破性成果对于InfiniBand和以太网互连基础设施具有里程碑意义,让端到端的HDR 200Gb/s解决方案成为可能。Mellanox公司商务拓展和互连产品部执行副总裁Amir Prescher表示:“硅光子技术是200Gb/s InfiniBand和以太网网络的使能技术。QSFP56模块可将下一代交换机的前置面板密度提升一

系统稳定性意义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系统稳定性意义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一、引言: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系统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加工、变换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由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是在指定的时刻或时序对信号进行加工运算,所以这种系统被看作是离散时间的,也可以用基于时间的语言、表格、公式、波形等四种方法来描述。从抽象的意义来说,系统和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序列。但是,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是不同的。人们研究系统还要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系统还需要其它方法进一步描述。描述系统的方法还有符号、单位脉冲响应、差分方程和图形。 电路系统的稳定性是电路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稳定是控制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保证电路工作的基本条件;不稳定系统不具备调节能力,也不能正常工作,稳定性是系统自身性之一,系统是否稳定与激励信号的情况无关。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可以用几点分布来判断,也可以用劳斯稳定性判据分析。对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则比较复杂,劳斯稳定性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二、稳定性定义: 1、是指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偏离平衡状态后,当扰动消失,系统经过自身调节能否以一定的准确度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性能。若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称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称系统为不稳定。 稳定性又分为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如果控制系统没有受到任何扰动,同时也没有输入信号的作用,系统的输出量保持在某一状态上,则控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1)如果线性系统在初始条件的作用下,其输出量最终返回它的平衡状态,那么这种系统是稳定的。 (2)如果线性系统的输出量呈现持续不断的等幅振荡过程,则称其为临界稳定。(临界稳定状态按李雅普洛夫的定义属于稳定的状态,但由于系统参数变化等原因,实际上等幅振荡不能维持,系统总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不稳定。因此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看,临界稳定属于不稳定系统,或称工程意义上的不稳定。) (3)如果系统在初始条件作用下,其输出量无限制地偏离其平衡状态,这称系统是不稳定的。 实际上,物理系统的输出量只能增大到一定范围,此后或者受到机械制动装置的限制,或者系统遭到破坏,也可以当输出量超过一定数值后,系统变成非线性的,从而使线性微分方程不再适用。因此,绝对稳定性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1.1 过程控制系统管理要求 1.1.1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日常维护 (1) 每日按时巡检,检查主机、硬件系统、冷却风扇的运行状况,检查机柜室温度和湿度,并如实认真填写《机柜室巡检记录》。 (2) 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各设备的清洁工作。 (3) 每日检查系统状态画面(或设备故障记录),检查运行中模块及卡件的指示灯状态,检查系统的网络通讯状况,具备自诊断功能的系统要检查系统诊断情况是否正常,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记录。 (4) 系统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要有足够的备品备件,依据系统厂商所提供的维护手册,按照使用周期和使用年限,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定期更换系统风扇、过滤网、冷却风扇、供电单元、硬盘、后备电池、显示单元、键盘、鼠标等易损易耗件。 (5) 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台帐》,对每套过程控制系统

的硬件组成、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以及软件构成、软件版本号等信息进行全面、仔细地记录。 1.1.2 过程控制系统日常软件管理 (1) 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包括系统软件、组态工程文件、授权盘、其他相关软件等)必须有双备份,分别存放在班组和仪表车间,软件备份要注明软件名称、使用装置、备份日期、备份人,并建立软件备份管理台帐。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年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一次备份。 (2) 过程控制系统组态变更后,必须及时进行软件备份,并对软件备份台帐进行更新。 1.1.3 过程控制系统密码管理 (1)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包括DCS系统、ESD系统、PLC系统、机组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工程师组态密码须由所在班长和技术员掌握和操作。 (2) 仪表班组人员须掌握SOE站密码,用于联锁事件查寻、故障判断及处理。 (3) 软联锁密码管理:机柜间内各控制系统及DCS系统

(完整word版)传输时延计算

从通信原理可以知道: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时延是评价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些实时性业务,如IP电话、会议电视等,过大的时延有时会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通。 时延按帧转发方式分为存储转发(S&F)和比特转发2种方式,目前MSTP 上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对于存储转发方式,时延是指输入帧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口到该帧第一位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间间隔。一个端到端的时延主要由串行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3个部分组成。 在低带宽时,串行时延对端到端时延的影响最大。 a)串行时延是指一个帧或信元在它能被处理之前完全被一个收端节点接收所需要的时间。比如MAC帧必须等CRC全部接收后才能被处理。MAC帧最小为64 Byte,采用100 Mbit/s以太网链路传输时,串行时延为51.2 ms;MAC帧最长为1 518 Byte,采用100 Mbit/s以太网链路传输时,串行时延为1.214 4 ms。可见,串行时延和传输速率成反比,速率越高,接收一个完整帧的时间越短,同时,串行时延也和帧长有关,帧越长,时延越大。 b)传播时延是指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从发端到收端所需的时间,它和传输距离以及传输介质有关。例如光在单模光纤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200 000 km/s(即0.005 ms/km),因此传播时延等于光缆长度×0.005 ms/km (5 us/km)。光纤越长,传播时延越长。

c)处理时延是指信号经过光-电-光设备时,从入设备到出设备所需时间,对于MSTP设备,处理时延包括SDH的处理时延以及以太网的处理时延。根据YD/T 974-1998,SDH的处理时延对于VC12级别,应小于125 us,对于VC4级别,应小于50 us。以太网的处理时延根据以太网板CPU的处理能力不同而不同。 因此,一个端到端的时延应该是串行时延、传播时延以及处理时延之和。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串行时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时延主要表现在传播时延以及处理时延上。可以看出,时延和带宽、距离都有关系,不同的网络结构会有不同的时延。时延包括处理时延,因此,在进行时延测试的时候,系统或设备的负荷情况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系统或设备的负荷不同,测得的时延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只测试负荷为吞吐量90%情况下的时延,即在非拥塞情况下的时延。另外,由于MSTP封装以太网可以采用虚级联,VC通过不同的路径,在收端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延,因此,建议配置VC的时候,尽量安排在同一路径,以减少时延。测试时需采用7种典型的字节长度来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0 s。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谢希仁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MES对过程控制系统(PCS)的数据采集

MES对过程控制系统(PCS)的数据采集1 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使企业深刻地认识到走信息集成化道路的重要性。实施信息集成化技术,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流程制造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位于底层车间进行生产控制的是以先进控制、操作优化为代表的过程控制系统(PCS),PCS强调的是通过控制优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位于上层的企业计划系统(ERP),强调的是企业的计划性。尽管这两类系统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忽略了两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导致企业上层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实时信息支持、下层控制环节缺乏优化的调度与协调。为此,将经营计划与生产过程统一起来的生产执行系统(MES)应运而生。 2 MES系统功能及构成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执行系统,俗称生产执行系统。MES位于企业信息计划系统(ERP/SCM)和过程控制系统(PCS)的中间位置,过程控制系统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安全仪表系统(SIS)等。ERP作为业务管理系统,DCS/SIS属于控制系统,而MES则是生产执行系统。MES与上层ERP等业务系统和底层DCS等生产设备控制系统一起构成企业的神经系统,一是把业务计划指令传达到生产现场,二是将生产现场的信息及时收集、上传和处理。MES不单是面向生产现场的系统,而是作为上、下两个层次之间双方信息的传递系统,连结现场层和经营层,通过实时数据库传输基本信息系统的理论数据和工厂的实际数据,并提供企业计划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功能,是应用于企业的重要信息系统。其具体功能如下: 2.1 资源分配、状态及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设备、工具、人员物料、以及其他生产实体,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对其所作的预定和调度,用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资源使用情况的历史记录和实时状态信息,确保设备能够正确安装和运转。为单位提供每个人的状态,通过时间对比,出勤报告,行为跟踪及行为(包含资财及工具准备作业)为基础的费用等为基准,实现对人力资源间接行为的跟踪管理。 2.2 工序详细调度及生产单元分配 提供与指定生产单元相关的优先级(Priorities)、属性(Attributes)、特征(Characteristic)以及处方(Recipes)等,通过基于有限能力的调度考虑生产中的交错、重叠和并行操作来准确计算出设备上下料和调整时间,实现良好的作业顺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准备时间。以作业、订单、批量、成批和工作单等形式来管理生产单元间的工作流。通过调整车间已制订的生产进

长时延丢包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长时延丢包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江卷,朱其新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南昌(330013) E-mail:broading@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322438.html,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在传感器为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为事件驱动的前提下,提出了在综合考虑网络诱导时延、时序错乱和数据包丢失时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并得出了网络控制系统模型。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长时延;数据包丢失;建模 1.引言 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简记为NCS)是指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是控制科学和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NCS与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系统相比,减少了复杂的物理连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操作与控制、具有高的诊断能力、安装与维护简便、能有效减少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等诸多优点。正因为这些优点使得网络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控制问题也得到了国际控制科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网络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NCS)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于网络加入控制系统中,给控制系统带来优点的同时,也给控制系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阻塞和连接中断,这又会导致网络数据包的时序错乱和数据包的丢失。NCS中的网络诱导时延会降低系统性能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现在时延系统的分析和建模近年来已取得很大发展。文献【1, 2】提出了通过在系统的数据接收端设置一定长度的缓冲区的方法将ICCS的随机时延转化成一确定性时延,从而将一随机时变的系统转换成一确定性系统,并基于该确定性模型设计了ICCS的多步时延补偿器,并检验了系统模型中含有不确定参数时该补偿算法的鲁棒性。文献【3】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ICCS的时延补偿算法,并将使用下一步预测的标准环路传递再生方法推广到多步预测的情况。由于NCS的确定性控制方法人为地扩大了网络诱导时延,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因此很多学者研究了NCS的随机控制方法。文献【4】分析了ICCS的网络诱导时延,在时延分析中考虑了信号丢失(message rejection)和无效采样(vacant sampling),并基于控制器的离

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估算及补偿

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估算及补偿 摘要: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由于带宽等原因,各个节点在交换数据和通信时会出现时延,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通过时延预估的方法,运用时间戳法估算出时延,将时间戳法和Smith预估补偿控制相结合。通过仿真可观察到比较稳定的输出响应。关键词:网络时延;时间戳法;预估补偿;Smith预估器 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通过网络交换数据时,由于带宽和数据流量变化不规则等原因,会出现网络拥塞等现象,导致节点与节点间的信息交换出现时间延迟。这种由于网络介入而使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产生的时延,称为网络时延。网络时延的产生使得系统控制品质降低,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网络时延由几个部分组成[1]:(1)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以及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时间。(2)传感器节点竞争发送权等待的时间和传感器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3)控制器节点计算控制量、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时间。(4)控制器节点竞争发送权等待的时间和控制量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5)执行器节点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研究方便,将设备时延和通信时延合并考虑,即传感器到控制器时延τksc和控制器到执行器时延τkca。则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为τk=τksc+τkca。1 时延的计算方法网络控制系统由于时延的存在,会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影响。预估控制可以对网络系统的时延进行预先计算,然后对下一步控制做出修正以补偿时延所带来的影响。假设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与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则G(s)为不包含纯滞后的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C(s)为控制器,D(s)为干扰信号。。系统传递函数为:有多种方法可估算出τksc和τkca值,例如往返时延动态估计法、平均窗口法[2]、均值法等。本文采用时间戳法对时延进行估计[3]。所谓时间戳法就是将数据产生的时间和数据一起发送出去。在网络间传输的数据包中既有数据信息,也有时间信息。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把测量值及其时间放在一个数据包中,使得控制器在收到测量值的同时也得到了时间戳,并将该时戳值与本地时钟比较,很容易计算出时延值。2 时延补偿由于时延会给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指标带来一系列影响,可以使用预估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修正,补偿时延带来的影响。比较流行的算法有预估模型算法控制、广义预测控制[6]、内模控制[7]等。本文运用Smith补偿算法,将Smith预估器加入网络控制系统中[8]。 从仿真图中看出,在网络环境下加入史密斯预估器,对时延进行补偿,无论系统里是否有随机干扰,都可使输出响应较为稳定。在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的存在会降低控制的品质,甚至会使系统瘫痪。本文将时间戳法和Smith预估补偿法结合起来,运用时间戳法来估算时延。通过仿真,得到的响应较为稳定。由此,只要采用适合的网络时延动态补偿器,并对网络进行补偿,网络控制系统是可以实现稳定的。

过程控制作业答案2014[精品文档]

第一章 概述 1.1 过程控制系统由哪些基本单元构成?画出其基本框图。 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过程、检测与传动装置、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 1.2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三类? 定值控制系统、随机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1.3 简述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单项品质指标,它们分别表征过程控制系统的什么性能? a.衰减比和衰减率:稳定性指标; b.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动态准确性指标; c.余差:稳态准确性指标; d.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反应控制快速性指标。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习题2.10 某水槽如图所示。其中F 为槽的截面积,R1,R2和R3均为线性水阻,Q1为流入量,Q2和Q3为流出量。要求: (1) 写出以水位H 为输出量,Q1为输入量的对象动态方程; (2) 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G(s),并指出其增益K 和时间常数T 的数值。 (1)物料平衡方程为123d ()d H Q Q Q F t -+= 增量关系式为 123d d H Q Q Q F t ??-?-?= 而22h Q R ??= , 33 h Q R ??=, 代入增量关系式,则有23123 ()d d R R h h F Q t R R +??+=? (2)两边拉氏变换有: 23 123 ()()()R R FsH s H s Q s R R ++ =

故传函为: 232323123 ()()()11R R R R H s K G s R R Q s Ts F s R R +=== +++ K=2323 R R R R +, T=23 23R R F R R + 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1. 有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物料,到物料达到所需温度后排出。试问: (1) 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如果要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你认为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应选谁?为什么? (3) 如果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凝结,据此情况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 的正反作用? 解:(1)物料进料量,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蒸汽流量 (2)被控变量:物料出口温度。因为其直观易控制,是加热系统的控制目标。 操作变量:蒸汽流量。因为其容易通过控制阀开闭进行调整,变化范围较大且对被 控变量有主要影响。 (3)由于温度低物料凝结所以要保持控制阀的常开状态,所以控制阀选择气关式。控制 器选择正作用。 2. 如下图所示为一锅炉锅筒液位控制系统,要求锅炉不能烧干。试画出该系统的框图,判断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简述当加热室温度升高导致蒸汽蒸发量增加时,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克服干扰的? 解:系统框图如下:

1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

计算机网络设计实验报告 09012211 孙磊 实验一: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 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环境 实验之前先了解链路长度、链路传输速率和分组长度。链路长度可以分为1000km、100km、10km,速率可分为1Mb/s、10Mb/s、100Mb/s,分组长度可选择100B、 500B、1Kb。 2、设置参数 Length = 1000km, Rate = 1Mbps, Packet size = 100 Bytes 设定好各个参数之后按“Start”键,分组即开始传输。图中显示链路长度为1000km、传输速率为1 Mb/s,分组长度为100B,发送端开始通过链路传输分组。

可看出发送方将整个分组传输到链路上用时0.800ms,该时间长度即为传输时延,然后整个分组开始在链路中传输。分组中的一个比特从发送方出发到达接收方所需要的时间为传播时延。 3、设置参数Length = 100km,Rate = 1Mbps, Packet size = 100 Bytes 此时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到达接受方时最后一个比特还没有从发送方传输出来。 4、设置参数Length = 1000km,Rate = 10Mbps, Packet size = 100 Bytes 与上面3的情况相反,是链路长度较长而传输速率较低的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所设参数不同,有许多种组合,链路长度较长时,分组长度表现较短,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不变。传输速度越大,分组长度表现不变,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都变小。数据包越大,分组长度表现越大,传输时延变大,传播时延不变。

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研究综述

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研究综述 胡晓娅,朱德森,汪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武汉430074) 摘要:网络控制系统中由于通讯网络的引入而导致的网络时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就网络控制系统所带来的时延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根据两种闭环网络控制系统时延模型,对目前关于时延问题的常用分析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闭环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中针对时延问题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控制策略调度算法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使用专用或公用计算机网络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的点对点结构,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系统组件之间的控制信息可以相互传递的系统,不仅在部件散布在大范围区域的广域分布式系统(如大型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甚至在集中的小型局域系统中(如航天器、舰船以及新型高性能汽车等)都正在或者将要得到使用。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检测、控制、协调和指令等各种信号均可通过公用数据网络进行传输,而估计、控制和诊断等功能也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中分布执行。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简记为NCS)。NCS与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系统相比,具有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操作与控制、较高的诊断能力、安装与维护简便、能有效减少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等诸多优点[1-3]。另外,使用无线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用大量广泛散布的廉价传感器与远距离的控制器、执行器构成某些特殊用途的NCS,这是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但是NCS在通过共享网络资源给控制系统带来各种优点的同时,也给系统和控制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由于信道竞争、物理信号编码和通信协议处理等带来的额外开销,在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之间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不同类型的时延,这些时延统称为网络时延。根据所采用的网络协议和设备的不同,这类时延可能是确定的、有界的或随机的,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尤其当网络上存在多个控制回路时,网络时延会使各回路之间产生耦合,从而使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更加复杂[4,5]。因此,网络通信带来的端到端的时延是研究NCS的关键因素,既要减小时延降低其不确定性,又要克服时延对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020487023) - 1 -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内容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有关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读书报告 1.概述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网络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 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控制领域,网络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领控制系统的结构发生着变化。通过公用或专用的通信网络来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的点对点结构已越来越普遍。这种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NCSS)与传统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相比。NCSS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安装与维护简便、可实现资源共享、能进行远程操作等优点。若采用无线网络,NCSS还可以实现某些特殊用途的控制系统,这是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所无法实现的。NCSS的诸多优点使其在远程医疗、智能交通、 航空航天、制造过程以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通信介质。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丢包以及时序错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恶化系统性能以及导致NCSS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传统控制理论很难直接应用于NCSS的分析和设计。为保证NCSS稳定并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必须深入研究NCSS并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分析和设计理论。近年来,NCSS的研究得到了来自控制领域、信号处理领域、以及通讯领域研究人员的共同关注,相关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力图回顾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总结并指出这一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2.网络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2.1 时延 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网络时延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网络传输速率以及数据包大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数值变化可呈现随机、时变等特性。在NCSS的研究中,时延的数学描述主要采用以下3类模型: 固定时延模型、具有上下界的随机时延模型以及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的概率时延模型。 2.2 丢包 由于网络节点的缓冲区溢出、路由器拥塞、连接中断等原因,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会出现丢失现象;丢包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在NCSS的研究中,丢包的数学描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确定性方法: 该方法通常采用平均丢包率或最大连续丢包量来描述丢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教程文件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 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 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 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 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光通信硅光子学

会 员 委 班 金 习 基 讲 学 理 科 物 然 验 自 实 家 部 国 学 理 数
硅基光子学的新进展
Recent Progresses of Si-Based Photonics SiSi-Based
Three Major Inventions in Optics
Laser Laser Low-loss Optical Fiber Low-loss Optical Fiber Semiconductor photonic Devices Semiconductor photonic Devices
余 金 中
Jinzhong YU
Three “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 信息社会中的三“T” 信息社会中的三“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 O. Box 912, Beijing 100083, CHINA E-mail: jzyu@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322438.html,
12 “T”: tera (1012 ) 1. Calculation rate of computer 计算机计算速度 1T bit/sec. 2. Transmission rate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光纤通信传输速度 1T bit/sec. 3. Recordation density of optical disc 2 光盘记录密度 1T bit/inch2
2006-7-26
4
OUTLINE
Moore’s Law Moore’s
Itanium? 2 Processor Itanium? 2 Processor Itanium?
1. Introduction 2. Si-based light emitter
Microprocessor transistor count
Source: Intel Source: Intel
1,000,000,000 1,000,000,000
a. Stimulated emission from Si nanostructure b. CW Raman Si Laser a. SiGe/Si MQW RCE photodetector b. SOI-based InGaAs photodetector a. Optical modulator b. Optical filter c. Optical switch
1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3. Si-based photodetector
Pentium? III Processor Pentium? III Processor Pentium?
Pentium? 4 Pentium? 4 Pentium? Processor Processor
Pentium? Processor Pentium? Processor Pentium?
Pentium? II Processor Pentium? II Processor Pentium?
386? Processor 386? Processor 386?
486? DX Processor 486? DX Processor 486?
1,000,000 1,0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 10,000 1,000 1,000
4. SOI optical wave guiding devices
8086 8086
286 286
4004 4004
8080 8080
8008 8008
5. Summary
1970 1970
1980 1980
1990 1990
2000 2000
2010 2010
2006-7-26
2
2006-7-26
nd ~ 1 Billion transistors by 2nd half of decade
5
光子学
Tree Feature Sizes of Moore’s Law Moore’s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光子学是研究光子的产生和运动特 性、光子同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的一门前沿学科。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光子学是研究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 所赋予的特性、运动行为及其应用的一门工程技术。
信息光子学
固体光子学
在信息领域,将光子看作信息载体,研究光子的产生和运 动特性,这种专门研究光子的信息功能和应用的新型科学 便是信息光子学。 专门以固体材料为介质,研究光子载体在固体介质中的产 生、运动、控制、操作,研究光子同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 及其应用,这种专门研究固体中的光子性能的新型科学便 是固体光子学。
半导体光子学:以半导体材料为介质的光子学。研 究半导体中光的产生、传输、控制和探测特性。
2006-7-26
3
2006-7-26
6
1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有关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读书报告 1.概述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网络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 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控制领域,网络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领控制系统的结构发生着变化。通过公用或专用的通信网络来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的点对点结构已越来越普遍。这种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NCSS)与传统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相比。NCSS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安装与维护简便、可实现资源共享、能进行远程操作等优点。若采用无线网络,NCSS还可以实现某些特殊用途的控制系统,这是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所无法实现的。NCSS的诸多优点使其在远程医疗、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制造过程以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通信介质。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丢包以及时序错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恶化系统性能以及导致NCSS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传统控制理论很难直接应用于NCSS的分析和设计。为保证NCSS稳定并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必须深入研究NCSS并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分析和设计理论。近年来,NCSS的研究得到了来自控制领域、信号处理领域、以及通讯领域研究人员的共同关注,相关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力图回顾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总结并指出这一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2.网络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2.1 时延 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网络时延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网络传输速率以及数据包大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数值变化可呈现随机、时变等特性。在NCSS的研究中,时延的数学描述主要采用以下3类模型: 固定时延模型、具有上下界的随机时延模型以及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的概率时延模型。 2.2 丢包 由于网络节点的缓冲区溢出、路由器拥塞、连接中断等原因,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会出现丢失现象;丢包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在NCSS的研究中,丢包的数学描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确定性方法: 该方法通常采用平均丢包率或最大连续丢包量来描述丢包; 2)概率方法: 该方法假设丢包满足某种概率分布,如有限状态的Markov过程、Berno分布等,并采用相应的概率模型来描述丢包。 2.3 时序错乱 由于数据包传输路径不唯一、且不同路径的传输时延亦不尽相同,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的时序可能发生错乱。数据包的时序错乱是随机性网络时延的衍生现象,因而时序错乱亦能恶化NCSS的控制性能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 2.4 单包传输和多包传输 以数据包形式传输信息是NCSS有别于传统控制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根据传输策略不同,NCSS的数据传输分为单包传输和多包传输两种情况。单包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