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Architecture)

课程编号:

学分:2.5

学时:45(其中:理论学时:41 实践学时: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部门: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实践性知识的汇集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内容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两大部分,主要阐述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通过对建筑构造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简单了解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最终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特色:

该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多而杂,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混合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各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缩减实用性较弱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多视角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2.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对建筑构

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以及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要求和依据;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及子系统特征及相关关系;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建筑

设计要求和依据。

重点:建筑物构成系统特征及相关关系;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

难点:建筑物主要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模式:课堂授课、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知识点: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物的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要求。

能力:培养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以及平面组合设计的原则和组合方式。

重点: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难点: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教学模式:课堂授课、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知识点: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平面组合设计。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3)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建筑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的常用方法。

重点:建筑体型组合和建筑立面设计的处理手法。

难点:建筑体型、立面的设计方法。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建筑物体型和立面设计应满足的要求,影响体型及立面的因素,建筑体型组合方式,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体型及立面设计方法。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4)建筑剖面设计

确定房间剖面形状应考虑的因素;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方法;建筑剖面空间的利用。

重点: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房屋层数的确定。

难点:房屋剖面的组合方式,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房间剖面形状、房间高度及建筑物层数的确定,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原则和组合方式。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5)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及作用、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及表达方式。

重点: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难点: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建筑构造的详图表达方式。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和基本原则,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6)基础

基础的基本构造:地基与基础关系、基础埋深确定、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重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类型。

难点:基础类型选择。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类型。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7)墙体

墙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掌握砖墙构造、砖墙材料、砖墙厚度、砖墙细部构造(勒脚与防潮、明沟与散水、窗台、门窗过梁、圈梁、构造柱);空斗墙构造;组合墙构造;砌块墙构造:砌块类型和组合;砌块墙细部构造(增加墙体整体性措施);隔墙构造:立筋类隔墙;条板类隔墙;活动隔墙;非承重外墙板及幕墙的基本构造。

重点: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细部构造。

难点: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细部构造。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砌体墙的基本构造;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非承重外墙板及幕墙的基本构造。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8)楼、地层及阳台、雨篷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种类;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布置;楼地层的构造做法及其选用;阳台的构造处理。

重点: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及地层构造。

难点: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及地平层与地面构造。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楼地层的设计要求、组成和构造方法;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阳台和雨篷的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楼板层各层的构造做法。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9)屋面

屋盖系统的设计要求;屋面的分类;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

重点:平屋面的构造及设计。

难点:平屋面的设计。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平屋面和坡屋面的基本知识;屋面的排水设计。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0)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的设计要求、组成和构造;室外台阶、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基本知识;楼梯各部分尺度确定及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楼梯设计:楼梯设计要求、楼梯表达方法及设计步骤、台阶坡道。

重点:楼梯主要尺度确定和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构造。

难点:楼梯设计及构造。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楼梯的组成、结构形式;楼梯常用施工工艺;楼梯设计要求;台阶、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构造。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1)门和窗

门窗的设计要求、类型及各类门窗的特点和构造方法;常用门窗的构造组成和构造做法。

重点:门窗的一般构造方法。

难点:木门构造及铝合金和塑料门窗的构造要点。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门窗的组成、开启方式;门窗的安装;门窗的防水构造及热工性能控制;特殊门窗的构造。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2)变形缝

变形缝种类和构造;掌握设变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了解变形缝盖缝构造。

重点: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和构造处理。

难点:各种变形缝的不同之处及变形缝的构造做法。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变形缝的类型;伸缩缝构造、沉降缝构造、防震缝构造。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3)民用建筑工业化

通过民用建筑工业化的学习,学习各种工业化建筑的发展状况、模数制度及模数尺寸协调。

重点:模数制度及模数尺寸协调。

难点:民用建筑工业化的结构体系类型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预制装配式的建筑;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配套设备的工业化;模数制度及模数尺寸协调。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4)工业建筑概论

工业建筑的分类;单层厂房的组成;单层厂房的结构形式及组成;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及要求;厂房内部起重运输设备;建筑外墙防水构造、建筑地下室防水构造及建筑室内防水构造

重点:单层厂房的组成。

难点:单层厂房的结构形式及组成。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工业建筑、结构形式、起重运输设备。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5)单层工业建筑设计

总平面设计;单层厂房平面形式;单层厂房的平面形式;柱网的选择;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

重点:柱网的选择。

难点:柱网的选择。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单层厂房设计影响因素、柱网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识图及软件绘图能力。

(16)单层工业建筑构造

单层厂房外墙;单层厂房天窗;单层厂房屋顶;单层厂房侧窗、大门及其他;轻型钢结构工业厂房。

重点:单层厂房外墙、单层厂房屋顶。

难点:单层厂房屋顶。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

知识点:外墙、天窗、屋顶、侧窗、大门、轻钢结构厂房。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17)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定义、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绿色建筑的评定。

重点:绿色建筑的评定。

难点:绿色建筑的评定。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知识点:绿色建筑的定义、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评定。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的能力。

(18)建筑节能

概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基本构造。

重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难点:建筑节能基本构造。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知识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45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1学时,实践讲授4学时,共15周,每周3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表1。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1. 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

达成课程目标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当客观真实的体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大脑机械的储存多少知识。同时,加大过程评价比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包括实践型作业、小组协作学习、开放性作业、翻转课堂等。

结果评价是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达成课程目标的措施

(1)教师引导

教师作为课程主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讲透基本概念、捋顺逻辑关系、区分重点难点,把握最新技术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问题任务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2)学生为主体

开展“线上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1)线上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老师课前在线发放的课程资料,包括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点等,通过提前查阅文献、研读教材、研读授课课件、观看慕课视频等方式,完成相关在线测试作业,发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教师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反馈和交流。

2)翻转课堂

课堂上由教师抛出实际问题,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课堂上开展问题探究,交流讨论,提问、主题汇报、学习成果分享及展示等活动。教师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充当引导者、指导者、对话者。

六、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1.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评价方式由2部分构成: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占总成绩30%,结果评价占总成绩70%。

(1)过程评价及标准

平时成绩占30%: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实践成果汇报展示,平时作业评价标准见表2。

(2)结果评价

课程结果评价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70%,课程考试评价标准见表3。

表3 课程考试评价标准

注:按照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三项得分满分分别是:40、60,满分为100分。

2. 课程考核各环节的综合计分

课程考核各环节的综合计分见表4。

表4 考核环节综合计分

注:各考核项均按百分制评分,总评时按比例折算各项实际得分。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

《房屋建筑学》(第2版)

撰写人:审定人:

批准人:执行时间:

.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教学大纲的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修习,使学生掌握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根本方 法,掌握建筑物构造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根本方法。 3.本课程注重学生对所学原理和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 修习,使学生能进展简单功能建筑物的建筑设计。 〔二〕本课程的根本要求 1.了解建筑的含义,构成建筑的根本要素,建筑开展的根本规律。 2.了解房屋建筑的完整过程,了解建筑与结构、建筑与施工之间的密切关系。 3.掌握房屋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根本原理,建筑设计的根本内容和方法步骤。 4.掌握建筑物各组成构件的构造要求,房屋建筑构造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5.根据建筑要求,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得最合理结构效果;运用先进结构技术,使其更适合于建筑物的用途和满足建筑艺术要求;有效地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考虑现代建筑的构造和施工条件。 6.能进展简单功能建筑物的建筑设计。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民用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与立面设计,建筑空 间组合,建筑防火设计。 2..建筑物各组成局部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设计。 3.工业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 〔四〕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应用型课程,是在学习《土建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的根底上开设的,同时也为后继开设的结构课程、施工课程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五〕学时、学时分配安排 本课程共4学分,64学时,全部进展课堂教学。 〔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采用通常的教学方式进展。每一章完毕后配备小结和思考题,并配备作业练习题,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根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中问题,加深对课程根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完毕后进展课程设计。 三、教学大纲 〔一〕民用建筑设计〔3学时〕 概论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二〕建筑平面设计〔8学时〕 平面设计的内容总平面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交通联系局部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防火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 一、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为教学支撑,传授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着重阐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介绍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案例,引导学生熟悉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全过程。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新材料、新结构、新科技的运用,为各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提供较全面的知识和广博的信息。 二、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按照高等学校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是从事建筑设计或建筑施工等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同时是训练绘制建筑施工图的重要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是本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在学习《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同时也为后继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 民用建筑概论,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 『重点』 建筑平面设计 『难点』 建筑剖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 『基本要求』 1、识记:民用建筑概论相关知识,建筑剖面设计相关知识; 2、领会: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设计方法; 3、简单应用:能进行小型民用建筑竖向空间的组合; 4、综合运用:能运用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进行单个房间的设计以及常见小型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 第二单元建筑构造设计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 《房屋建筑学》 教学大纲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课题组:《房屋建筑学》课题组 参考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

山东英才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64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较为系统全面介绍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构成、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技术课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也是该类专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最早全面而系统接触到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教材分为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三大部分。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构造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满足本专业相应岗位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 第一篇建筑概论 第一章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建筑的概念、建筑构成的基本因素,了解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建筑的类别和统一模数制 掌握民用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使用性质、规模、和数量、层数、结构类型分类;民用建熟悉建筑统一模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对于实践的意义,认识建筑工业化及其特征,了解工业化体系的类别 第二篇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章建筑设计概述 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程序和阶段划分,熟悉各阶段所需达到的设计深度和要提交的图纸文件,掌握影响设计的几方面因素和需要满足的设计要求 第四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了解建筑火灾的概念、火灾的发展过程与蔓延途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及高层建筑的防排烟问题,掌握有关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及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点第五章建筑的平面设计

掌握主要使用房间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以及建筑平面图的表达。 第六章建筑剖面、立面及体形设计 了解建筑的剖面设计,熟悉剖面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和层数,建筑的空间组合利用,以及剖面图中结构和构造关系。 第七章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掌握工业建筑设计要求和构件的组成,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及柱网选择。熟悉剖面设计中如何组织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定位轴线的标注,掌握立面处理方法。 第三篇建筑构造 第八章建筑构造概论 熟悉建筑构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影响建筑物构造的主要因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第九章基础和地下室 熟悉基础的分类、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定义及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掌握基础在建筑设计图中的表达方式,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等。 第十章墙体 掌握砖墙的设计原理,熟悉墙的防潮、防水、保温隔热的构造方法以及墙的加固措施,了解隔墙、砌块墙与幕墙的类型和构造特点。 第十一章楼地层 掌握楼板与墙或梁的连接方式,楼地面的防水、隔声的构造措施,以及楼板层、地坪层、阳台和雨蓬的结构形式及构造做法。 第十二章楼梯与电梯 掌握楼梯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熟悉台阶与坡道构造,了解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构造。 第十三章屋顶 熟练掌握屋顶的排水方式的选择和排水组织设计,掌握柔性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的做法及节点构造,隔热、保温设计原理及构造措施。 第十四章门和窗 掌握门窗的作用、形式、尺度及构造,以及中庭天窗、矩形天窗、矩形避风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课程设计总学时数:1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参观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要求如下: 1、时间要求。一般不少于1周; 2、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确定设计方案,并绘制必要的施 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建筑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设计能力及绘图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题目 单元式多层住宅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设计条件及要求 1)建设地点:中国某城市居住区,具体地点自定。 2)面积指标:平均每套建筑面积70~120m2。 3)套型及套型比由设计者自定。 4)层数:5或6层。 5)层高:2900mm。 6)结构类型:自定。 7)房间组成及要求详见任务书。 3.设计内容 1)单元底层平面图 1:100(布置家具设备、计算使用面积); 2)标准层平面图 1:100; 3)立面图:主要立面及侧立面 1:100; 4)剖面图1个 1:100(需剖到楼梯) 5)墙身节点详图3个1:10(墙脚即散水、窗台、过梁) 6)屋面排水图1:100 7)技术经济指标 平均套型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 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使用面积(m2)/标准层总建筑面积(m2)×100% 四、主要工具书 1.《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房屋建筑学》付云松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房屋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原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建筑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并能绘制构造详图。能进行建筑单一空间的设计和空间组合设计,能完成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第一章总论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筑的起源和历史沿革、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掌握建筑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框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建筑构造的表达,建筑模数协调。 教学难点:建筑模数协调。 第一节建筑的概念 第二节建筑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的分类及等级划分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二、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第四节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二、建筑设计的程序 三、建筑设计的要求 四、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基础与地基的关系,了解地基的分类,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掌握基础的类型与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基础的类型与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教学难点:基础的类型与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第一节基础构造 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二、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三、基础的埋置深度 四、基础的类型 第二节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一、地下室的类型 二、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构造 第三章墙体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墙身的类型,墙身的设计要求,熟悉砖墙墙身细部构造,掌握砌块墙的排列,了解隔墙的定义,了解隔墙的分类,了解骨架墙的定义和分类,熟记室内外装修的要求,了解墙面装修的分类,掌握墙面装修构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砖墙墙身细部构造,墙面装修构造。 教学难点:墙面装修构造。 第一节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一、墙体的类型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块材墙构造 一、块材墙材料 二、块材墙的组砌方式 三、块材墙的细部构造 第三节幕墙构造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学分:3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使用教材:房屋建筑学,主编:王万江、金少蓉、周振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6月(第3版) 二、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是土木类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必修知识。 《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部分,民用建筑部分又分为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两类内容。其中空间设计部分介绍一般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体型及细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建筑构造设计部分介绍建筑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方法, 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另外,对建筑学设计人员、设计师的工作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建筑师的一些想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比较顺利的和建筑师沟通思想,有利于与建筑专业人员配合,协同工作,可以使整个工程比较顺利的进行。再有就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程宜安排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Architecture) 课程编号: 学分:2.5 学时:45(其中:理论学时:41 实践学时: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部门: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实践性知识的汇集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内容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两大部分,主要阐述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通过对建筑构造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简单了解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最终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特色: 该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多而杂,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混合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各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缩减实用性较弱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多视角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2.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对建筑构 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以及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要求和依据;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及子系统特征及相关关系;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建筑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英文名称:Building construction 课程编码: JZZB0050,JZZB007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 54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 ` 开课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突出新材料、新结构、新科技的应用,并从理论和原则上加以阐述,力求为建筑学以外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提供较全面的知识。着重阐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吸取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经验,体现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全过程;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可为选讲、讲座、选读等,通过较多的国内外工程实例的介绍,求精、求新、突出重点,讲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掌握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全过程,也使学生的科学方法素质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 教学内容: 建筑的构成要素;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 知识点: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阶段的划分;主要使用房间设计中的朝向;采光。 、 重点: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难点: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平面设计的内容;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房间的面积、房间的形状、房间的尺寸、房间的门窗设置;厕所设计;浴室和盥洗室、厨房、走道、楼梯、电梯、扶梯及坡道门厅;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平面组合形式;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知识点:平面设计的内容;交通联系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等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建筑物如何争取好的朝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如何确定。 重点:平面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及民用建筑中平面设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主要使用房间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难点:主要使用房间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教学内容:使用要求、结构和施工及材料的影响、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房间的净高和层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度;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和材料及施工的影响;建筑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防火要求、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空间的利用。 知识点:房间剖面设计中形状的确定;建筑物层数的确定方法;建筑物层高与净高的确定方法;确定层高、净高应考虑的因素;建筑空间组合的处理方式。 ! 重点:剖面设计的内容;房间剖面设计中形状的确定和建筑物层数的确定方法;建筑物层高与净高的确定方法;建筑物的剖面空间组合。 难点:房间剖面设计中形状的确定和建筑物层数的确定方法;建筑物层高与净高的确定方法。 第四章: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教学内容: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体型的组合;体型的转折与转角处理、立面设计。 知识点:建筑造型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体型的组合,建筑体型的转折与转角,体量的联系与交接,建筑立面设计等方面的处理方式。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ouse Architecture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学时64,学分4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工程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及构造要求,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是毕业设计必不可少的基础,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工程管理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建筑设计 掌握建筑平面设计和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和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建筑提体型设计的方法。 (二) 建筑构造 了解房屋各部分的组成和建筑构造的内容,熟练掌握各种墙体的构造,掌握房屋楼地层、地下室、基础、楼面的细部构造,熟练掌握楼梯的种类、构造和设计,掌握变形缝的构造,了解房屋的装饰构造,掌握屋顶构造,了解门窗的构造。 (三) 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 了解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方法,熟练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平面布局和轴线定位,了解单层工业厂房剖面和立面设计,了解多层工业厂房的设计原则。。 三、讲授内容 绪论 0.1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0.2 课程的学习方法 0.3 建筑的意义、概念和属性 本章重点: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本章难点:建筑的意义、概念和属性 第1章建筑设计概论 1.1 民用建筑分类 1.2 建筑的发展和构成要素 1.3 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本章重点:建筑的发展和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本章难点: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2.1 平面设计内容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2.3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2.6 地下室设计 本章重点:平面设计内容,各种房间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本章难点: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3.1 房间剖面组成形式 3.2 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3 房间层数的确定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本章重点:房间剖面组成形式,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本章难点: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第4章建筑立面的设计 4.1 立面个性的表达 4.2 立面轮廓的设计 4.3 立面虚实的设计 本章重点:立面轮廓的设计,立面虚实的设计 本章难点:立面轮廓的设计,立面虚实的设计 第5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5.1 建筑构造对象与目的 5.2 建筑构造组成与目的 5.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5.4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本章重点:建筑构造组成与目的,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本章难点: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第6章墙体设计 6.1 墙体构造 6.2 隔墙构造 6.3 建筑热工与节能 6.4 幕墙构造 本章重点:墙体构造 本章难点:墙体构造 第7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7.1 基础构造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20413Z11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for Constructional Architecture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1周 先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教材: 1.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 同济大学等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三版). 余志武,袁锦根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教学参考书: 1. 阎奇武,刘素梅. 砌体结构.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 沈蒲生,梁兴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有效的完成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设计任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地完整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1)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 2)提高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熟练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3)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6)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⑴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学时: 32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建筑及建筑构造的综合学科,其側重点在于建筑构造方面。学好本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建筑功能的全面了解,掌握建筑物的各部分构造。对于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设计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过程、内容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建筑中基本的构造节点,使学生能对建筑设计全过程所需的各程序步骤有清晰的概念。为之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任务 (1).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功能要素,熟悉建筑设计的各个过程、内容及必需的环节,使学生对建筑单体基本具备了方案设计能力。 (2).使学生对建筑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如何设计和绘制建筑构造节点图的方法。 (3).在熟悉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的基础上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从事土木类相关工作作好准备,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民用建筑设计 绪论 0.1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0.2我国的建筑方针和建筑的构成要素 0.3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0.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0.5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 教学重点:《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 1.1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1.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3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1.4民用建筑的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教学重点:轴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以及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 2.1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2.2基础的埋置深度 2.3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2.4地下室构造 教学重点:基础的分类及其构造。 教学难点: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第三章墙体 3.1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3.2砖墙构造 3.3砌块墙 3.4隔墙与幕墙构造 3.5墙面装修 教学重点:砖墙的细部构造识读、墙体材料选择以及墙体详图绘制方法教学难点:砖墙细部构造的识读。 第四章楼板层、地坪及阳台、雨篷 4.1楼板层的构造、类型及设计要求 4.2钢筋混凝土楼板 4.3.楼地面构造 4.4顶棚构造 4.5阳台与雨篷 教学重点: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楼地面的细部构造识读 教学难点: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楼地面的细部构造绘制 第五章楼梯 5.1楼梯的组成和类型 5.2楼梯的尺度和设计 5.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5.4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5.5楼梯的细部构造 5.6室外台阶与坡道 5.7电梯与自动扶梯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授课性质、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装饰类专业的入门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原理,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能绘制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动时,懂得如何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悉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熟悉有关建筑绘图及识图的知识; 3、掌握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方法。 本课程与室内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等课程有关,联系密切。 三、课程的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 、房屋建筑学课程概述 2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类与分级 3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4、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 重点:建筑的构成。 第二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重点: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 1、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2、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3、地下室构造 重点:基础的构造 第四章墙体 1、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砖墙构造 3、砌块墙构造 4、隔墙构造 5、墙面装修 重点:砖墙构造及墙面装修 第五章楼地层 1、楼地层的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2、钢筋混凝土楼板 3、楼地面构造 4、顶棚构造阳台与雨篷构造 重点:楼地面、顶棚、阳台与雨篷构造第六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1、楼梯的组成及类型 2、楼梯的尺度及设计 3、楼梯的细部构造 4、室外台阶与坡道 重点:楼梯的尺寸及细部构造 第七章屋顶 1、屋面排水设计 2、平屋顶防水屋面 3、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4、坡屋顶屋面 重点:屋面的防水与坡度 第八章门与窗

《房屋建筑学》艺术系 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Architecture 课程编号:1000230 学分:2 学时:32 一、课程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五邑大学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该课程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其中以讲述大量性民用建筑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为主, 工业建筑中则重点讲述单层厂房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同时介绍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基本内容和程序,掌握房屋的设计原则和一般的设计方法;掌握建筑构造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客观条件,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中能熟练的运用所学构造知识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对学生进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和查找各种规范、构造图集和各类设计资料的技能;课程将同时讲述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相关方面的初步知识,为学习以后的课程作准备。 三、对先修知识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32)

注:知识点中粗体字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 (按照本课程知识体系列出知识模块及知识点,其中重点或难点用粗体字标注;要求按“了解(C )”、“熟悉(B )”、“熟练掌握(A )”三个层次描述学生对知识点应达到的要求;学习方式可分为课堂讲授、自学辅导、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等;课外学习要求可按照知识模块或知识点提出撰写专题论文、调研报告、完成综合性作业或设计等要求,一般性的课外作业不在此列) (五号字) 五、 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理论课教材: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房屋建筑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校. 房屋建筑学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裴刚,沈粤,扈媛. 房屋建筑学 .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绍如.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李必瑜. 房屋建筑学 [M].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陈保胜. 建筑构造资料集(上、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7] 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 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 —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六、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以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绘图作业综合评定成绩。 七、 课内实训环节及要求(12学时)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研究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建造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建筑科学。 通过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旨在使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其它工程设计专业能比较全面的了解熟悉建筑设计与建筑建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 2.设计思路: 通过课程讲授、课堂及课外小组讨论、习题课、作业等进行教与学; 通过完成作业、习题等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各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现场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逐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工程实践、专题训练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 1 -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过程及设计各阶段图纸的内容,掌握普通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能从事普通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工作。 三、学习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使学生对建筑设计所涉及的各类民用和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及环境规划等内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建筑造型艺术以及建筑的建造技术等设计内容。 四、教学内容 - 2 -

- 3 -

- 4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四校合编.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闭卷考试: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概念,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的基本应用。从而运用技术资料和各种标准图,完成一般民用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学生能看懂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进行建筑施工和工程管理,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虽然工业厂房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大多数房地产专业应用偏重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涉及相对较少,结合本专业特色,书中第13-15章工业建筑内容将淡化,只作相关专业概念的介绍。由于建筑构造一般按照从基础到屋顶的顺序,本课程将把教材第7章基础与地下室部分,提前到第6章墙体之前介绍。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部分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实践部分为建筑方案设计。 (四)考核方式 考试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以平时考勤、作业占(20%)、期末考查占(80%)给定最终成绩。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2.建筑的基本概念 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4.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5.建筑模数 说明和要求: (1) 通过讲授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2) 重点与难点:建筑模数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1. 平面设计的内容 2. 主要建筑使用房间的设计 3.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4.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说明和要求: (1) 通过讲授建筑平面设计,使学生掌握房间门数量、面积、具体位置影响因素;房间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时:1W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 屋建筑学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XX、1 一、课程简介《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 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备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的能力,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1・课程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熟练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2•课程目标2: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3•课程目标3: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

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序号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1课程目标 1、2、 39、团队协作: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 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9、4具备收集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信息的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1、单元1:动员会(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建筑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与先修课程的关系,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场地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等,其中以单体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设计为重点,兼顾其它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所要提交的设计成果要求。(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2、单元2:初步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31016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CONSTRUCTION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理论+实践):64 学分:4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选用教材:钱坤等.《房屋建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书: 1.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等四校和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中英文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BUILDING CONSTRUCTION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设计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一般性建筑的构造基本组成,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构造设计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建筑的功能、结构受力情况、建筑艺术、经济等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课程教学应结合工程实践,适应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作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以及必要的图示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建筑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在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工

程预算等人才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highly practical basic course in Civil Engineering. It is a technical discipline based on structu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inciples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building.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ould not only know about specifically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general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s, and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knowledge to make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based o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orce structure,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economic and other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spatial imagination,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drawings and necessary illustration capabiliti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adapt to new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Meanwhil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talented person with abilities of trai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budget and so on. 二、课程目的、性质与任务 《房屋建筑学》是本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型式和方法;了解常用结构的布置,有关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施工的可能性。 学完本门课程,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掌握建筑物分类、分级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内容、一般程序、设计阶段、要求和依据;建立建筑统一模数制等的概念。 2.了解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3.掌握基础的要求、类型,了解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掌握地下室的防潮、防水的原则和构造方法。 4.掌握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和构造方法楼地层构造。 5.掌握楼板层与地面的要求、组成和构造方法初步掌握建筑物装修构造;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原理和常用方法。 6.掌握屋顶的要求、组成、类型和常用坡度,掌握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构造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平屋顶柔性屋面做法的排水、防水有关构造问题。 7.掌握门窗的要求、组成、类型及一般尺寸。掌握变形缝的类型、作用及要求。掌握变形缝的设计原则和构造.。 8.掌握一般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